放管服知识范文

2024-01-24

放管服知识范文第1篇

典型经验做法交流材料

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县始终把“放管服”作为加强政府自身革命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坚持以开展“全面创优环境年”为抓手,着眼于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督的“加法”、优化服务的“乘法”,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着力以创优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先后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县”、“国家出口农产品(**州黄)质量安全示范区”、“省级低碳试点县”等多项具有示范性的国省级殊荣。这些亮点工作的取得,得益于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得益于简政放权的纵深推进,得益于“放管服”改革释放的发展活力。

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县以推动部门窗口向政府窗口、“给社会端菜”向“让群众点菜”、各自为战向协同作战“三个转变”为基本路径,以开展全程化、扁平化、精准化、信息化、协同化“五化服务”为工作重点,坚持“三个着眼于”原则,努力向三个方面要成效。

一是着眼于“放”,向精简行政审批宣战。县政府成立审改办,印发了《关于规范政府部门行动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套制度性、规范性文件。按照厘权、清权、确权、晒权“四个步骤”,编制完成“两单两图一平台”,最大限度减少审批,初步形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流程优化、廉洁高效、透明公开、人民满意”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全县44个部门、13个乡镇建立政府各部门权责清单运行机制,共审核确认行政权力3759项、责任事项25095项,制定权力运行图1906张,风险防控图1869张,查找廉政风险点24434个,制定防控措施24316条,全部实现网上运行。行政审批事项大幅精减,近三年承接行政审批事项省级12项、市级4项,取消12项;取消年检年审3项,工商前置改后置21项;下放乡镇1项,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0项。特别是按照省市要求,先行先试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研究制定了《**州经济技术开区简政放权方案》,将县发改、国土、经信、住建、环保、水利等部门26项权力下放到开发区,为激发企业投资兴业降门槛、减负担、创条件。

二是着眼于“管”,向事中事后监管宣战。县政府出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明确监管主体、监管内容、监管方式。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26个县直行政执法单位编制了“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检查事项清单671条,市场主体名录9395家,执法检查人员525名。针对监管缺失、检查任性、执法不力和一些领域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营造了公平正义的市场环境。今年以来,依据《联合执法检查工作方案》,累计抽查事项186条,抽查次数418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500人次。同时,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等改革要求,试行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目前,全县在册企业1428户,农业专业合作社1155户,共计2583户,其中已累计发出“一照一码”营业执照1333份,营业执照持照率达到51.6%。扎实推进登记制度便利化,全面实行工商登记前置和后置审批事项动态化管理,为企业登记注册提供便利。建立实行“双告知、一承诺”制度,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加大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和行政处罚公示工作力度,社会公众诚信意识日益增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进一步迸发。

放管服知识范文第2篇

严格按照相关文件,按要求取消和下放税务行政审批项目,明确税收执法权力项目,充分落实取消和下放税务行政审批项目,并对取消和下放情况开展自我督促检查,大力推进税费减免管理模式的改革,由纳税人自主对照适用、征前享受减免,事后由税务机关加强监管。既让企业自动享受到减免税、简化了手续,又增添企业政策福利、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

简政放权,帮助企业“轻装上路”、快速发展。然而这绝不是只放不管,更需要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接得住放下的权。我局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运用大数据,落实“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实现取消审批与事中事后监管的无缝衔接。

二、放管结合,让纳税人更有安全感

针对简政放权后的管理薄弱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监控,建立各部门分级负责、分工合作的齐抓共管机制,防止管理真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纳税申报、登记备案、优惠减免等涉税业务进行监控预警,做到时时有监控,事事有管理;规范税收执法程序,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开、公正,实施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一体化管理,将纳税服务贯穿于“征、评、管、查”各环节,促进管理与服务深度融合。

三、优化服务,让纳税人更有满意感

放管服知识范文第3篇

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放管服”改革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委四届一次、二次扩大会议精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紧紧围绕促进经济健康运行、保障民生事业发展、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公平的行政审批服务,实现政府效能和工作作风的大转变,创造全区经济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优化部门审批流程,推动部门所有审批事项向行政审批股集中,梳理可在政务大厅窗口一站式审批的事项,授权政务大厅窗口开展审批,实现部门向窗口放权,提高群众办事效率。(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科室: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二)承接落实国务院、省、市政府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持续清理精减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牵头股室:办公室、行政审批股,配合科室: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三)继续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更新,研究制定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制度,加强中介服务监管。(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四)推行清单化管理,继续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负面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等,及时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各级政府网站和相关部门网站公开发布,并实行动态管理。(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五)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重新梳理行政审批事项,制作办事指南,对列入权责清单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统一标准,实行统一编码管理,对受理、审查、决定各环节进行优化,制作标准化流程图,促进行政审批规范化运行。(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

(六)着眼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时限和环节、加快项目审批进程,建立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和操作流程。总结推广“区域评估”“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多评合一”“联合验收”等做法,完善与并联审批工作机制相适应的配套规则。(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七)在政务大厅设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综合窗口,实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模式。(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八)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抽查工作细则,确保市县两级实现双随机监管全覆盖。及时公开企业违法违规信息和检查执法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九)大力提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效果,加强对供水、供气、供暖等公用事业单位等服务机构的监管,引入社会评价,促进其提高服务水平,及时督促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快推进公用事业领域改革,打破不合理垄断,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以竞争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市供排水集团,供热办,燃气企业)

(十)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清理各种证明和手续,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明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对必要的证明要加强互认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举证。(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十一)配合完善市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平台与各县区各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经营异常名录、失信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做好信用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公示、社会披露工作,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牵头股室:行政审批股,配合股室:局属相关单位、局机关各股室)

三、相关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属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勇于担当、不等不靠,切实担负起推进本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职能改革的重任。要及时落实方案,将任务逐项分解到位、落实到人,确保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取得实效。

(二)注重统筹协调。局属各相关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协作、协调联动、相互借鉴,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任务整体推进。

放管服知识范文第4篇

一、推进“放、管、服”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改革,大幅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着力清理规范收费项目,有序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和廉洁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放管服知识范文第5篇

最适合本国的政治制度就是最佳的政治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关键举措,是政府的自身改革。按照组织发展周期是指通过对组织生命周期的研究,将组织发展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由于中国发展的跳跃性,政府部门的集体化、规范化和精细化阶段,往往处在一个混装的状态。尤其是对于处在信息爆照阶段的公安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往往成为了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如何更好的处置好规范化,成为核心,而如何处置好精细化发展则成为组织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理论解释:

1从2013年3月14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发布,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到十九大的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管理理论水平的提升,以及政府管理从建设到精细化的进步。

我们要如何去做呢?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2

所以,对于“放管服”,我们可以看做是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管理扁平化的具现化,更是建设新型政府的必由之路。究竟什么是“放管服”?为什么要“放管服”?为什么“放管服”能减员增效?

(一)什么是“放管服”?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放管服”,在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3

(二)为什么需要“放管服”?

“放管服”代表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新型政府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的社会由20世纪的高速发展、粗放型发展,逐渐转变为中速发展、规范化发展以及精细化组织发展,这中间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举几个例子:1在20世纪,我们可以鼓励生育,也可以计划生育,这其中的经历带来了许多部门的巨变,计生单位也成了组织必不可少的发展中产物,最后不可取代。2在90年代,初政府决定建立个人养老账户,有学者测算,需要30年才能建立,但最后中国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的创造性思路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但是却留下了空账的难题。3下岗制度,我国打破铁饭碗的创造性制度,这个制度在施行的最初,让许多双下岗家庭绝望,失去收入来源。这种政策的阵痛,确实导致很多悲剧的诞生。而类似的政策改革越来越多,政府的管理也越来越碎片化,行政难度直线上升,因此我们需要行政制度的升级。如果做个比喻,现在的政府对于同一件事情却可能存在不同的管理趋向性,某些事件九龙治水的管理浪费,同时竟然还会出现无人治水管理漏洞,而“放管服”正式补全了这部分发展的不均衡。所以,“放管服”也就是管理的必由之路。

12 引自《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引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 引自《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三)为什么“放管服”能减员增效?

这个问题,其实和上一个问题应该是另一个表达方式,因为“放管服”代表了政府管理的科学发展方向。这种方向是什么样的,就是计划型组织改良,这正是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的行政职能在近年来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诸如“证明”难题,“办证”难题,“鉴定”难题。这些难题都指向一个问题,我国的管理需要改革,这是一个需要从需求导向的整改。我们提供的服务往往对于群众就像是镜花水月一般,看的见却无法触及。举几个例子,1异地办理身份证,身份证必须到户籍地去办理。比如外来打工人员、旅游人员、随亲人员,对于这些人异地办理成本很高。2积分落户制度,代办的积分往往需要在城市居住20年并且加上一套房子。3房屋购买贷款资格审核。衣食住行用,这些问题和我们息息相关,但是却成为我们生活的牵绊。“放管服”恰好正是这些问题的解决关键。

二、目前成绩

2015年8月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不再开具亲属关系证明、健在证明、死亡证明等18个不该由公安机关出具的证明,并且对为什么不出具作出解释。2016年8月,公安部等12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改进和规范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工作的意见》,解决了证明“要不要开”“由谁开”“怎么开”等长期以来困扰人民群众和派出所民警的难题。这是公安机关对于证明的初步尝试,而公安具有行政和司法的二重性,因此对于公安角色的转变,公安和平分局也处于一个改变的过程中,针对中央提出的该简的简、该放的放、该脱钩的坚决脱钩,能异地办理的积极推进异地办理,能网上办理的想办法实现在线服务。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两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围绕证明材料多、办证程序繁琐、办事不便利、服务“碎片化”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让广大群众办事办证更加省心、暖心、舒心。

三、存在问题

存在的问题,其实依旧是我们政府改进“放管服”之前问题的实质,“放管服”既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也是治理问题的核心。为何会有这么矛盾的结论?因为现在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解决我们面临的行政难题。这种行政难题,在于业务流程改造的困难,以及权力与责任的双向流动。举例说明,就像权责利三角已经崩溃,用一句搞笑的话来讲,就像“掌柜丫头拿钥匙,当家不主事”基层承担了过多的责任,但是却没有权力的下方,因此行政审批往往集中于先上行之后下行,这样的层层上报,往往最终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是全盘崩溃。而现在的“放管服”之后,问题往往变成了,困难和解决路径的不匹配。我们需要更深层次的行政改革去支撑更高难度的“放管服”,转化解决路径去解决问题。举个例子:在公安工作总说“千根线一根针”,这就意味着派出所就像公安的“垃圾箱”一样,往往成为公安工作的终端,可是这个终端面临的问题就确实替各个职能部门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户籍问题、出行问题、生活问题,证明“我是我”,“我爹是我爹”,“我还活着”;“寻找失散的亲戚朋友信息”;“房屋漏水联系房主”等等。这些问题的集合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行政难题,业务流程与问题不匹配,或者说业务流程更新不及时。对于这些问题的核心,我们必须加大“放管服”的力度,与相关行政改革。让权责对等,让行政问题解决需要的层级,从上向下的移动。而这正是“放管服”的核心,也是现在存在的最大挑战。

四、解决办法

(一)矛盾认识的误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二)针对以上提及的问题,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我区提出了八项整改意见,一是推进“五证合

一、一照一码”登记改革。二是探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营商环境、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三是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构建更加便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企业退出成本。四是推进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五是落实先照后证“双告知”制度。六是落实完善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七是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八是建立完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制度4。针对这八项意见。这八项在现在证明确实对于行政管理的转型升级具备极大地促进作用。

放管服知识范文第6篇

整改落实“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问题的自查报告

按照******政府办公室《关于对“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发现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和核查整改的通知》要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发现的共性问题》中的具体事项,对照工作职责,梳理具体问题,重点针对“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和“市场准入方面”发现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现将全面整改落实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针对“放管服”改革共性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一)认真制定工作措施方面。

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工作职能,依据权力清单,全面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工作机制。一是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对照市场监管部门已公布的权力清单,根据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认真梳理,建立了本部门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应包括抽查项目、抽查主体、抽查依据、抽查内容、随机抽查的比例和频次、抽查方式等内容。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一律不得擅自开展检查。二是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根据监管职能和内容,对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各类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市场经营主体的名录库。内容包括:主体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住所、行业代码、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等具体内容。三是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及时更新并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内容包

1 括执法人员姓名、执法证件号码等。四是制定企业公示信息随机抽查工作细则。紧扣工作实际,从法律依据、基本流程、实施检查中的有关事项等3大类7小项方面,细化了抽查工作,为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提供保障。

(二)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方面。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在大力简政放权的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市场监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切实加大对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能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等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对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打击高压态势,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积极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格局。

一是履行“双告知”,确保互联互通。市场监管部门 在登记窗口办理注册登记时,工作人员及时提醒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其拟从事的事项中如有需要获得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的,应当尽快到相应审批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了解后,现场签署《承诺书》,承诺其已经清楚相关事项及审批部门,并承诺在未取得许可审批之前不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在办理登记注册后,将登记信息告知相关审批部门。初步实现市场监管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传递和无障碍交换。今年以来,为400户企业履行了双告知义务,签署《承诺书》400份,向相关审批部门告知登记信息400条。

2 二是推行“双公示”,发挥监督作用。全面履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示市场主体信息的法定职责,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数据采集录入,继续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抽查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及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管理等项工作,建立跨部门信息交换机制。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及时、准确地将履行职责过程中产生的能够用于判断企业信用状况与守法状况的各类信息,包括企业登记注册、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登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的公开工作。通过“双公示”,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上网就可以查到企业相关信息,从而更好的发挥全方位的监督作用,形成“社会共治”的事中事后监管的大网络体系。今年以来,公示企业登记信息400条,动产抵押信息20条,行政处罚信息160条。

三是强化“双监管”,实施精准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严重违法失信的企业,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宁夏红盾信息网予以公示,2016年度,对全市2015年度未年报公示的532家个体工商户已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14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61家企业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公示。对41家公司、分支机构、独资企业和企业法人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企业法人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依据相关规定依法予以吊销营业执照并公示。2016年度根据自治区工商局随机摇号确定的抽查对象分别对74户企业(含农民专业合作社13户),373户个体工商户开展了“双随机”

3 年报公示抽查工作,100%完成规定抽查任务;并及时将抽查结果通过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或宁夏红盾信息网予以公示。其中:企业抽查结果正常的44户,占抽查总数的59.5%;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及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的共计30户,占抽查总数的40.5%。个体工商户抽查结果正常240户,占抽查总数的64.3%;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及通过登记住所无法联系的共计99户,占抽查总数的26.5%;未按规定公示年报信息的34户,占抽查总数的9.2%。

四是推进年报信息公示,构建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在******电视台发布《2016年度年报公示公告》、给市场经营主体负责人发送手机短信、印制宣传彩页、培训班等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提高宣传覆盖率和知晓率;登记窗口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的经营者,耐心解答,现场指导操作;执法人员结合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具体工作,要求经营者按时完成年报公示;及时对全市年报信息公示情况进行通报,组织执法人员对未进行年报的逐户打电话通知,无法联系的,按经营地址上门通知。截止2017年7月1日:全市个体工商户应公示11763户,已公示10899户,公示率99.74%;农专应公示672户,已公示499户,公示率76.30%;企业应公示3168户,已公示2613户,公示率85%。

(三)落实市场准入改革方面。

一是规范权力运行,梳理行政审批事项。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三定”规定等规范性文件赋予的权责情况,结合我局权力清单,对涉及我局工商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等行政审批进

4 行了全面梳理,按照要求认真填写了权力清单范围内和权力清单范围外审批事项清理规范意见汇总表,力求通过此次行政审批清理,进一步理清市场监管行政职能,规范权力运行,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能。经梳理我局现涉及行政审批类的行政审批事项共有4类,其中权力清单范围内行政审批4个,无权力清单范围外的行政审批。

二是全面摸底排查,进一步清理违规收费。按照******市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和《******市深化“中介”机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抓好专项整治,对涉及市场监管业务工作方面的中介机构进行了全面摸底排查工作。通过此次摸底排查,我局不存在 “红顶中介”现象,不存在挂靠部门帽子从事中介经营行为、不存在将减少的审批环节作为第三方事项交给有关联的中介机构、不存在变相强制收费、不存在国家工作人员在中介机构担任职务的现象,不存在设置的不合理准入限制现象。

二、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机构整合后,由于人员年龄结构偏大,面对新的监管模式和新的业务知识,造成检查人员少与检查对象多、监管要求较高和执法水平偏低的矛盾突出,导致基层适应“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存在一定困难。

(二)思想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个别工作人员,对审批制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三)部门协调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发挥不够。相关部门在协调配合方面不够深入,对列入经营异常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在贷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限制或禁入还不够,没有真正建立部门协调监管、联合惩戒机制,实现失信和违法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工作机制。

三、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

(一)强化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把抓好基层业务知识培训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分层次、分批次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为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

(二)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建议加快推进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登记改革,降低退出成本,缩短退出时间,坚持便捷高效、公开透明、控制风险的原则。对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6个月未开业,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6个月以上经营主体(企业法人停止经营活动满一年),依据相关规定依法予以吊销营业执照并公示。

(三)完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继续抓好2016年度年报公示抽查工作,并及时将列入异常名录的经营主体进行公示,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监管,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列入经营异常及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在贷款、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入。

(四)继续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推动全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2017年度将大力推广随机抽查,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办法,细化目标任务,切实把“双随机”抽查监管落到实处。

(五)加大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力度。严格落实国务院、自治区的相关审批制度改革政策,强化各项改革的过程督查,适时组织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落实工作。

上一篇:防拐骗儿歌范文下一篇:告白的情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