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

2023-10-05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第1篇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内含

在十九世纪德国的李希霍芬曾经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思想理念, 这也是我国的汉代时期与其他的大洲和地区之间的文化、经济、贸易往来渠道, 这条“丝绸之路”对于沿线的国家的经济文化和贸易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沿线国家的“丝路精神”的一种体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传统思路精神的延续和继承, 同时这也是积极顺应时代形势发展的目标。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间, 我国出现了许多有地区经济特色的发展区, 例如: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以及深圳等地, 这些地区经过改革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发展区。但是, 分析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发现, 这部分地区由于最大的优势只有自然资源丰富这一方面, 所以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就是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者, 只有非常少的部分资源会用于当地的建设, 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都会运到其他的经济发达地区。

三、“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

在具体的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 既能促进各国之间的利益发展, 又能积极地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发展形势,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实施和落实, 首先要促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和发展, 并且提升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除此之外, 我国的政府更应该坚决贯彻和落实“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理念, 并且合理地建设出合理配套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以及经济实力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我国逐渐都占有了一席之地, 同时也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落实, 有效促进了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 并且也为西部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四、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发展和落实, 为地区经济带来的新的发展和机遇, 但是也发现“一带一路”战略中存在着一些风险的因素, 这其中包括政治上的风险、国外强国的挑唆、国内的改革速度较为缓慢等方面风险, 所以一定要加强并且合理地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 这也是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过程。

五、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 完善规划计划

要完善规划计划就要分析不同的地区经济条件,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定位, 在进行制定区域规划的时候要重点的表明区域内着重发展的城市, 并能为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提供一定的便捷途径, 使制定的城市规划更加的合理和完善, 而且还要严格地按照此规划贯彻和落实到位。

(二) 针对财税制度和政策进行合理化的改革

分析我国现在的综合国情和经济发展, 要加大相关财税区域的改革力度, 还要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研究, 深入的分析并且探讨区域发展和产业链条之间的影响, 并且适当地给予一些企业的或者行业能促进其可持续并且良性发展的有利优惠政策, 比如, 税收方面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等。为了配合财税改革, 政府也要积极完善财税的各项政策, 比如, 出口退税和关税等等, 这样的政策能快速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而促进双向投资的目的能快速的达成, 同时, 政府的相关宏观调控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 这样才能使资金的杠杆效应起到真正的作用。

(三) 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相辅相成

要想提高我国的人民币在全世界的应用范围, 可以推出相应的金融体制, 并且还要根据实际的经济体系来进行合理的完善人民币定价体制。要想创新金融机构体系, 可以通过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行基础设施发展。除此之外, 我国政府不能忽视民间金融组织的影响, 也要有效的提升对于其相关的政策扶持力度, 使“一带一路”战略能得到真正贯彻和响应到位。

(四) 为地区贸易和投资提供响应的政策支持

要想使区域贸易得到快速的发展, 并且真正地实现国际营销和跨境电子商务, 在中西部地区还要重点的发展交通和物流运输, 创建大型的仓储物流基地和物流的分拨中心, 将双向投资的合作效应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一定的体现, 并且给予国内建筑和纺织等行业, 在境外建设工厂的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 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整体的生产质量和发展水平。在制定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配置计划时, 一定要严格的遵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在进行跨国的货物运输时, 务必要注意科学合理的安排班车的运输量、产品、频率。

六、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原则应该是本着“互利互信、平等协商”, 并且应与各大银行积极地开展金融贸易合作, 这样才能真正地为战略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 并且还要在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加强相应的交流力度和合作力度, 将“一带一路”战略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摘要:目前, 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要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协调的发展, 就要抓住当前时机, 严格贯彻并且落实“一带一路”战略, 有效推进区域经济协调的发展。本文探究了“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就相关内容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瑞军.“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与格局重塑[J].现代商业, 2016 (16) .

[2] 张玲."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导刊, 2017 (14) .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第2篇

学生:郑精 班级:电信理1404 学号:0121414680410

一带一路战略分析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战略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一带一路”的由来。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同样,从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逐步兴起。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古丝绸之路”构建经济大走廊,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发展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且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周边外交。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欧洲时表示,要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等重大洲际合作倡议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指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2014年11月8日举行的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

“一带一路”的概况。“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牵亚太,西连欧洲,辐射4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在我国境内就覆盖6个省区市,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仅我国与中亚五国的年贸易额就超过400亿美元,20年增长近100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成员国、延伸至地中海中岸和东岸,连接东亚、中亚、欧洲与非洲。通过沿线各国的合作和规划,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并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促进贸易畅通和投资便利化。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我国的西进战略,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也有积极意义。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这一倡议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的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能够把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1、 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

在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有数据显 示,1979至2012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 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 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 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 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2、 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

中 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 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 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1]

3、 推动多边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将是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中日韩自贸区等国际合作的整合升级,也是我国发挥地缘政治优势,推进多边跨境贸易、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 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 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 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 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 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丝绸之路既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明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自信和复兴的有效方法,是大国崛起所依托的时代精神。 “一带一路”构想与“中国梦”的理念相辅相成。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作为时代的青年人,我们要铸就信仰,国家的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命运,要深入开展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向先进党员看 齐。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教诲,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同时,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建言献策。对此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 施,深入挖掘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即亚投行通过长期债券等形式积极推动PPP模式并且项目对私人资本开放,“互联网+”新模式帮助更多普通人圆梦,深入 有效的合作有助于2020年东南亚经济共同体的建成,形成一个对人民生活贡献巨大的社会生态圈等等。

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这是一个利己利彼 的战略,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一步,我国利用自身经济实力向外寻求发展空间,也为国内经济转型提供了机遇和时间,同时减弱了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为企业销路找开口,缓和企业改革的阵痛,也促进了国内外企业的优势互补,我们应认识到,这是一次在全球主导经济体制下的突围并且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 的打破了西方的“中国威胁论”。 连通,为了更好的发展;连通,让全球化的经济回到真正意义上的轨道。这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最有力的姿态:和平、开放、理解、包容、交流、合作、共赢,中方愿与沿线各国及参与各方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保障多边利益,沿着互尊互信的道路,和衷共济,相向而行,早日争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第3篇

编者按:今年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召开。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核心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是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为此,本期封面故事聚焦产能合作、重大项目建设、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和安全保障等论坛热点话题,对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全面报道。

“一带一路”倡议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同特色大国外交的靓丽名片,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去年8月,中央召开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系统总结5年来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聚焦重点、精雕细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为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中国有必要与合作伙伴国一起,科学总结五年多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共同规划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多来,取得超预期的建设成就和国际影响,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现象级”话题。为便于国际社会理解和把握五年多来取得的进展,笔者用“通”“共”“实”“暖”四个关键字概括其成就:

“一带一路”核心是“通”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追求的目标。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站在推动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高位倡导和推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在“通”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從减少贸易壁垒、推动贸易便利化、降低运输成本、消除民心隔阂等多方面着手,中国用自身实践倡导和带动整个国际社会,共同书写《世界是通的》这一本历史大书,旨在推动世界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由于“一带一路”高站位和公共属性,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热情参与。

“一带一路”关键是“共”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一直贯穿于“一带一路”的整个实践进程。“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整个世界。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参会的各国领导人和各界代表共商如何推进国际合作、如何实现共赢发展、如何把各国的发展规划和国际组织的相关议程与“一带一路”进行匹配和对接。在具体项目落地过程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平等协商,中国企业与沿线国家企业有效互动,中国员工与沿线国家员工并肩工作,“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共同的事业。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171份“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共建“一带一路”已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一带一路”品牌是“实”

“措施实、平台实、项目实”,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签署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协议和项目,既给予了真金白银的硬支持,又搭建了很多功能性的合作平台,如推动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中欧合作基金等双多边金融合作机构,亚投行、丝路基金已为参与国的一批重要项目提供了贷款或投资支持。从去年起每年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政策宣示和行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提出的270项成果清单,绝大多数已经落实到位。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皿吉铁路、蒙内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沿线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升。5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中国还同沿线国家建设了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在沿边省区设立了许多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增投资,给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注入了新动力。中国还与“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签署了双多边运输便利化协定、双边和区域海运协定、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

“一带一路”特征是“暖”

不仅仅注重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硬联通”,更注重温暖人心的“软联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五大合作领域之一,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等其他“四通”并驾齐驱,也是其他“四通”的重要基础。5年多来,民心相通建设成就斐然,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中国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与合作,规划实施了一大批品牌项目和活动。与许多国家签署了教育合作协议,实施丝绸之路专项奖学金计划,中国每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与世界卫生组织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与沿线国家深入实施了旅游、减贫、绿色环保、防治荒漠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强智库交流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等合作机制。中国与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图书展,推动各国展现各自民族特色,感受不同文化风采,增进相互了解认知。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唱响“融”字主旋律,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央企海外分支机构38万多名员工中8 5%是本地员工。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爱心公益活动,帮助解决当地民众的实际困难,中国企业已经成为沿线国家的人才孵化器、产业推进器和社区好邻居。“一带一路”既有政府间的“大”项目,也有民众间的“小”活动。这些项目和活动有效促进了沿线国家之间的民心相通。5年多来,中国具有国际主义情怀的企业家和志愿者纷纷走出国门,走向沿线国家,深入一线,帮扶济困,涌现出很多惠民生、促发展的生动故事和鲜活案例,沿线很多冈家的民众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受益者。

“一带一路”如何优化和升级

经过5年多的发展,“一带一路”已经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关于“一带一路”如何走深走实,实现高质量发展,笔者以为,宜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在思想认识上,需要进一步凝聚合作共识,激励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共同做大做优世界经济蛋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强调合作主体的平等性,不寻求排他性的利益,照顾各方舒适度和参与度,有助于推动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协调联动发展,因此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各类国际和区域性组织均将其互联互通蓝图和投资计划与“一带一路”进行对接。在国别层面,很多国家主动将自己国家的发展规划与“一带一路”进行衔接。但是,也有一些国外民众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方一家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存在“等、靠、要”思想。在第二届高峰论坛期间,我们可以系统阐述“一带一路”的世界意义,让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在世界经济进入“平庸增长期”、全球治理存在严重赤字的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可以带动欧亚非大陆新一轮生产力革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新的事物,各國政党、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智库等都是参与的主体,都是“主人’’,都应呵护好这一伟大倡议,都可以从不同角度积极融入,共做增量,协同做大做优世界经济“蛋糕”。

在合作内容上,需要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质量,增加合作的可持续性。“一带一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开放”“绿色”“创新”“廉洁”“文明”“健康”“和平”等关键词上下功夫,不断充实合作内容,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模式、平台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的创新,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廉洁之路、健康之路、文明之路、和平之路。“一带一路”建设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硬件”主要指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互联互通,“软件”主要指制度(法律法规、政策)、技术、人文和情感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当前既要加强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硬联通,又要推进政策、规则、标准等软联通。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要加快信息、政策、教育、人文等领域的互联互通,通过加强感情上的互联互通,加深彼此了解,夯实合作的社会基础。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国际产业合作方面,要引导参与企业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合作精品。已有的互联互通旗舰项目,应做好项目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等工作,特别是要探索经济合作、生态环保与人文交流相互促进的科学模式。要根据合作伙伴同的发展需要,把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建设等最新科技和理念运用到“一带一路”建设上来,助力合作伙伴国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设方式上,注重内外联动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区域发展的衔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各个省区市都在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西北地区发挥新疆、陕西、甘肃等地的区位、经济文化、人文等优势,打造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东北地区不断完善与俄罗斯、蒙古等国的互联互通,建设向北开放的窗口。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云南等地优势,旨在形成“陆丝”与“海丝”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门户。中部地区努力探索怎样才能形成“一带一路”的腹地支撑,使“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有机对接和融合。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均在探索如何发挥自身特点,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但总体而言,同内各省区市参与“一带一路”尚处于自发状态,差异化发展不够,合力发挥得尚不充分,一些地方还没有很好地把“位能”转化为“势能”,没有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在新时代,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善于找“不同”,研究本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准确定位和差异化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与本地区生产力区域布局的关系、推进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工具、“走出去”和“引进来”融合共进的机制、本地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选择等。既要抬头看中央部署,又借鉴其他省份成功经验,找准本省区“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和重点,加强对本省区内各地方、各行业走出去的指导协调,依托友好城市等平台,与沿线国家开展更加精准的对接,创新合作模式,精心打造品牌。同时,要处理好自身发展和带动周边发展的关系,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共同体,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各地区可根据人文交流和产业发展布局,新增一批沿线同家和发达国家友好城市,扩大友城交往“朋友圈”,提升交往的内涵与质量。国家应在顶层设计上,强化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的统筹协调,就“一带一路”地方实施方案与同家发展规划衔接工作提出更加明确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准确定位、错位发展,避免同质竞争,科学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一带一路”更好带动内外联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立中国在境外投资的专门服务机构,为海外投资企业提供业务指南与信息咨询帮助。

在智力支撑上,需要加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的研究,为“一带—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持。一是从宏观上,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的研究,这类研究视野要高、定位要深。目前“一带一路”系统性研究成果不多,“一带-路’的功能和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仍然“在路上’’。下一步需要把“一带一路”放置在世界发展大历史中去认识和定位,提炼总结“—带_路,’倡议的时代背景、核心理念、推进路径,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发的发展动力和内在规律,建立健全“一带一路”的理论体系。需要深入研究“一带一路,’与国内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与世界经济再平衡、新型全球化、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关系。需要研究“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与观有国际机制进行有效衔接,如何改进和完善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让那些处在不利位置上的国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全球分工当中,更多地从全球价值链当中获益。二是从中观上,需要加强区域与国别调研,为“—带一路”与沿线国家发展规划对接提供建议,这类研究要务实管用。需要研究“一带一路”与其他区域合作机制的关系。要对沿线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环境和条件支撑,以及与我合作意愿、优先对接领域等开展综合性调研。需要与发达国家智库和企业深入探讨,在哪些领域可以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三是从微观上,需要加强分行业、分领域的对接研究,这类研究要“专”。下一步的研究,需要与产业、企业的对接匹配起来,需要与国外智库协同起来,共同开展更有针对性地精准研究。鼓励地方和高校智库走“专、精、特”的发展路径,避免走“大而全”的发展路径,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优势。在服务“—带一—路”具体领域上,能有一批“单打冠军”式的智库产生。譬如,围绕产业园区、陆路交通、海路运输、法律制度、园Ⅸ建设、绿色金融、跨境电商、信息基础实施建设、各类风险防范、沿线同家舆睛民意评估等开展研究,为具体项目合作提出更加专业化的建议。鼓励我国智库“行走在路上”,与合作伙伴国智库携手开展一线考察调研,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的智力支持。

践大道之行,必成其久远。和平合作、开放融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第二届高峰论坛必将是高朋满座、应者云集,将会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盛会。“一带一路”所展现的时代魅力、所释放的发展潜力、所体现的国际担当,必将随着第二届高峰论坛的召开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第4篇

一、国内外学者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

从国内来看, 学者们对于一带一路的提出的战略背景和原因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李建民认为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差距过大,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统筹中西部地区实现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需要, 冯江茹认为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的快速上升导致我国“引进来”战略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且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造成产能过剩, 因此需要新的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同时她还补充道作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国也必须承担起大国责任, 将自身的发展成果惠及至周边各国这一观点也得到毛艳华的认同, 在《“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一文中他指出从内部来看“中国需要一种新战略来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二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逻辑延伸。任宣指出中国缺乏经新经济增长的动力, 必须需要新的对外开放的形式石泽也认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是中国需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来满足其对外部市场和资金的需求。新加坡学者郑永年认为一带一路提出的核心是贸易, 中国对外关系的核心是经济贸易还有学者指出中国提出这一倡议是出于经济外溢效应的要求, 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状态致使其需要与国际社会有更为稳定和长久的合作平台, 现有的贸易运输网络不能再满足, 中国需要通过海上贸易来带动经济发展等海杜克说:“从经济角度分析, ‘一带一路’是一种互利合作的经济交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相互贸易和投资越多, 双方获益越多。越多国家加入其中, 受益越多, 也必将延续这种模式。”;詹姆斯·雷认为, “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令人激动的新模式, 是加强亚洲与世界的联系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 陆上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 海上以重点港口为支撑, 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 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 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 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需要以及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

从国内来看,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有三个意义:

第一,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能改善中国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沿海地区一直是重点发展腹地, 而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富集但经济发展则相对滞后, 这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发展不平衡。“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覆盖了我国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和地区, 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供了契机, 有利于统筹我国东西部地区发展, 平衡区域经济贸易格局。“一带”主要涉及甘肃、宁夏、新疆、青海、重庆、云南、四川与广西等西部地区9个省份, “一路”则主要涉及江苏、广东、浙江、海南、福建等东部地区5个省份, 涉及范围广且深, 并且为中西部区域的对外贸易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比如东北三省与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合作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等。

第二,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能加速我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沿线各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搭便车”的途径, 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币也逐渐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贸易交易时的主要结算货币, 加速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同时, “一带一路”倡议为周边国家提供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平台的建设、人文交流建设等都将会进一步加固人民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位, 逐渐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范围和规模。

第三,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能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状况。近年来, 中国经济、科技等方面发展迅速, 而我国部分基础建设相关的行业则陷入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则涉及沿线多个国家,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正好与我国现状可以进行互补, 不仅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基础建设的帮助也解决了我国产能过剩的问题, 为我国寻求和开发更大的市场, 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从国外来看,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意义

第一,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发展创造了机遇

毛艳华指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疲软, 保护主义泛滥, 为复苏自身经济开始制定具有更高标准的全球贸易及投资新规则, 这使得原有的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瓦解任宣指出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影响, 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增长疲乏, 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的变化, 发达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疲软期, 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乏力, 而发展中国家以及部分新兴经济体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转型, 他们对铁路、建材、通讯等众多产业有着巨大的需求, 因此也急切的需要经济发展的机遇。而“一带一路”倡议, 为沿线国家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 秉承着兼容并蓄的发展理念, 中国将自身发展成果惠及沿线国家乃至全球, 为沿线国家提供优质的产业、高质量的生产设备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 逐渐消除了贸易壁垒, 推动沿线各国经济发展。

第二,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亚洲一体化进程

吴涧生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基本内涵在于以五通为主要内容, 周边国家是基础, 沿线国家是重点的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平台, 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及更好的统筹国内外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合作国家为亚洲各国, 旨在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沿线各国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为亚洲区域发展中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带领各国共同发展的同时也紧密了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联系, 为促进亚洲一体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 可以说, 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既是顺应了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潮流也是符合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需求, 是我国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体现, 也是行之有效的经济倡议。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基于当下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需求而提出的经济倡议。该倡议既是对“古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新时代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一步探索,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一带一路”,经济倡议,全球化

参考文献

[1] 李建民.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模式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 2014 (5) .

[2] 冯江茹“.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挑战与应对[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5 (6) .

[3] 毛艳华“.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J].人民论坛, 2015 (9) .

[4] 任宣.图说“一带一路”大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5.

[5] 石泽“.一带一路”与理念和实践创新[J].中国投资, 2014 (19) .

[6] 郑永年, 张弛“.一带一路”与中国大外交[J].当代世界, 2016 (2) .

[7]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Creating Mutuality and Dependency Enroute the Sri Lankan Case, ”. N. Manoharan. http://www. rnaritiniemdia. org/Arc Wves/CHINASMArmi MESILK- ROAD.html. 2015.

[8] 外文出版社阿拉伯文编译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5.

[9] 毛艳华“.一带一路”对全球经济治理的价值与贡献[J].人民论坛, 2015 (9) .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第5篇

1 中国经济现存的问题

1.1 原始的“三驾马车”功效逐渐递减

凯恩斯强调社会总需求是等于总供给的。但是凯恩斯忽略了一点就是他的理论是建立在社会需求程度比较旺盛的基础上, 同时这种理论是短期行为并不能长期运用。新中国成立后, 国内的供需一直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供不应求, 中国的人口结构、需求结构以及基础设施都是很符合凯恩斯学派的假设前提。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 中国经济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 因而“三驾马车”的功效就没有以前那样有效。

1.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囊括了两个概念, 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市场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初期, 政府管控和调节市场的力度非常大, 几乎全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做事, 严重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其次, 前几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确实让人叹服, 但是却过度的消耗了资源、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另外, 目前中国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确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 但是与世界同水平相比, 中国产品是低效率的, 在高端层次上中国产品寥寥无几。最后, 与世界领先企业相比, 目前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是低下的, 中国企业更多的生产一些低端的、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 更多的是做全世界的代工厂角色, 其标签还是“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因此, 综合以上分析,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突出。

1.3 注重短期回报而忽略长期投资

2008年, 世界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西方国家经济受到了重创, 中国在当时也遭受到了不小的打击。然而, 在进行危机应对时, 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则选择了不同的应对之策。美国、德国和日本政府拿出大部分财政鼓励企业进行创新, 尤其是技术创新;而那时为了维护国内经济稳定, 我们依旧大力追求GDP的增长, 因此在那时我们在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方面错失了良机。

2 中国经济未来的转型之路

2.1 正确认识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其经济总量早已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但是如果要从总量中细究其效率内涵, 转变成高效率、循环、可持续的经济重量的话就要正确认识各产业的协调发展。

目前,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就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更加重视效率方面, 重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作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是个制造业强国而非制造业强国。目前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是缺乏高端品牌, 尤其是制造业行业。我们必须要加大各行各业高端层面的探索, 从观念上、思想上、行动上进行改革和转变。

2.2 加大对创新的投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周期, 都有成熟期和低迷期, 要像打破周期规律就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思维创新, 无论什么创新都是对原有模式的挑战和冲击。美国硅谷、以色列、日本筑波这些世界主要的创新地区对国家的发展、经济的拉动具有极强的推动作用。

2.3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

必须明白的就是, 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点在民营企业而非国企。未来, 中国的经济形态会更加包容、更加多元、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在创新的驱动下会促生一大批微小型创新企业, 这不仅提高了就业, 也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 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可以说的最好的强心剂。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积累使得中国由低等收入国家一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世界上第一大发展中国家, 在“一带一路”的战略驱动下, 中国经济从需求结构、人口结构以及产业升级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本文就中国目前的转型之路进行详细剖析, 为相关机构提供经验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结构性特征,经济转型,“一带一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袁富华.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提升路径[J].经济研究, 2013, (10) :4-17+28.

[2] 刘嘉毅.房价上涨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吗?——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特征下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 2013, (02) :16-26.

一带一路经济效应分析范文第6篇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两大合作倡议:一是“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二是“建设20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这两大合作倡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发展机制平台进行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概念沿袭了我国古代丝绸之路文化, 倡导沿线国家和平发展共同进步, 让这些沿线国家在发展过程不断融合逐渐成为一个经济责任共同体。

2“一带一路”的提出背景

“一带一路”经济战略思想的提出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它虽然不是实体经济发展机制, 但是它确实一种全新的经济合作发展理念, 主要就是通过中国以及周边国家的发展机制平台进行区域合作。此经济战略构想提出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丝绸之路古文化的历史符号, 大力倡导沿线国家和平发展共同进步, 让这些沿线国家在发展过程不断融合逐渐成为一个经济责任共同体。

3“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1 拉动中西部传统产业经济, 稳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

由于历史问题及交通问题等, 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呈两极化。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弥补目前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首先, “一带一路”起始于西部, 通过西部连接亚欧地区, 增加了西部与外界的交流, 为中西部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同时, 在“一带一路”倡议作用下, 东部沿海经济得以进一步夯实。就东部地区而言, 有着便利的水路交通以及优越的自然条件, 但社会市场空间却日渐处于饱和状态, 消费需求不足现象普遍化。借助“一带一路”倡议, 东部沿海地区有了新的发展机遇, 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 将“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 有效夯实东部沿海地区经济, 促使该地区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做好准备。

3.2 促进产品出口, 带动企业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为中西部带来许多优惠政策, 譬如减免了关税、降低了进口货物限制等。通过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 各国看到了好的机遇, 更积极主动的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合作, 从而促进中西部地区货物的出口量。另外, 我国中西部的产业结构还是传统的产业结构, 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最低段的产业。现有的对外出口通常是最原始的资源, 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这种产业结构根本无法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所带来的只是一时的经济支撑, 久而久之只会造成资源浪费。“一带一路”把外界的高科技技术引入中西部地区, 促使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将传统产业转变成高技术产业。使企业有能力提高自身生产力与产品质量, 改变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局面。

3.3 缓解国内产品过剩, 减少资源浪费, 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 我国经济增长已处于“新常态”, 利于过剩产能问题的有效解决, 很多领域已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比如, 房地产、水泥、钢铁, 利于“走出去”战略落到实处。

4“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经济中取得的成果

中国向世界发起“一带一路”合作战略之后, 世界许多国家高层和专家学者纷纷表态, 有质疑也有肯定, 面对质疑, 主席和总理抓住每次访问机会, 向世界表达“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是合作共赢, 合作的重点是“五通”。

2014年, 由中国、印度、新加坡等21个国家, 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的行程中, 习近平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新的硕果:和领国俄罗斯进行经济对接, 让两国在经济合作上更加深入化, 同时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扩大了和欧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开放程度, 最终会为欧亚大陆带来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未来。同年, 习近平出席APEC会议时提出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2大平台建立亚太区域合作, 实现亚太区域发展共赢。2016年与阿拉伯国家签订了《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提出两国以能源为主的“1+2+3”合作格局共建“一带一路”。2016年3月, 习近平与捷克政府在加强“一带一路”合作与各自发展战略和政策协同、开展和深化互利合作, 让两国在和平发展的经济战略上达成共识, 同时还针对此次访问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备忘录。2016年6月, 习近平再次向中东欧国家进行访问,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沿线国家, 中东欧16个国家中已经有绝大多数国家和我国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备忘录。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与世界多个国家签订高铁项目, 将中国的高铁开进东南亚的老挝, 中欧的匈牙利, 欧洲的俄罗斯, 非洲的肯尼亚等国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畅通做出重要贡献。2016年李克强3次出国访问, 与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达成有效对接, 与古巴、加拿大、吉尔吉斯坦就多项合作内容签署了协议,

5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利于促进我国中西部经济全面发展, 夯实我国东部沿海经济, 利于国家经济转型。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是中亚和东南亚国家, 这些国家国内局势相对复杂, 较大的文化差异、政治不具稳定性等, 使得“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势必存在困难。

通过中国的积极行动, 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 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渐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战略部署, 尤其是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 协议更是吸引了大量东南亚国家参与其中。为了应对这次由美国引起的经济贸易危机, 我国特意制定了重走丝绸之路的重大经济战略构想, 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让让我国逐渐成为“一带一路”国家, 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开辟一条全新的道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经济,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 罗煜.“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 2016 (12) .

[2] 李月好, 杨震.“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 (13) .

[3] 田惠敏, 田天, 曾琬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研究[J].中国市场, 2015 (21) .

上一篇:远程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范文下一篇:幼儿园保育员考核细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