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范文

2024-03-02

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范文第1篇

——读《芝麻开门的秘密》有感

高雅静

昨天下午的阅读课上,看着每个孩子都在安静的看书,我也从图书角找了一本书《芝麻开门的秘密》,选择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很吸引我。上学的时候读过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芝麻开门这四个字就是打开宝藏之门的钥匙。我就想难道这本书跟那个故事有关系?翻开书迫不及待的读起来。

书中讲的是一个叫米兰的小姑娘聪明善良,因为看到电视上报道一个非洲小男孩背着满满一车袋咖啡豆走了十几公里,才得到三欧元的工钱。她非常同情那个小男孩,觉得汉森家族咖啡连锁店那么有钱,居然还剥削这样一个小男孩,所以她不许妈妈去汉森家族的咖啡店去买咖啡,妈妈说难道不买便宜的去别处买贵的?米兰说就买贵的。爸爸说:"问题关键在于,就算我们家不买了,也并不等于那个非洲小孩的生活从此变得幸福了。那些卖的贵的咖啡也是非洲小孩背下山的。你买贵的,那你就让人家剥削的更厉害。"米兰找不到反驳的话,但是她还是觉得不公平。更没有想到的是剥削小男孩的汉森家族的人竟然跟米兰坐到一个教室来上课了。尽管米兰对新来的同学有好感,但是因为她是汉森家族的人,她就觉得她不好,故意躲着她。米兰心里很困惑,想找爱丽丝聊聊,爱丽丝是作者精心塑造出来的一位大人和孩子都可能需要的,能够牵引孩子从容走向世界的人。

她向米兰深入浅出的介绍马克思的理论剩余价值。谈到了金钱的魔力。钱能买到很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好的教育,荣誉,别人的尊敬,内心的安宁。世界上所有的富人都相信用金钱可以买到一切。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财神与爱神》就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19世纪纽约肥皂大王安东尼.洛克沃尔的儿子理查德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却一直没有机会表白。在这个姑娘准备离开美国的当天,理查德获得了一个陪同她去剧院的机会。理查德告诉父亲,去剧院路上只有六分多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没办法表白,也根本不会有什么结果。有些事情即使有钱也办不到。他爸爸说:我始终相信钱能通鬼神。我查遍了百科全书,已经查到字母Y,还没有发现金钱办不到的事。我绝对相信金钱能对付世界上的一切,你说说有什么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理查德说爸爸我们拿钱连一分钟都买不到。就在理查德去剧院路上,马车在一个路口遇到了严重的交通堵塞,一堵就是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理查德收获了爱情。故事的结局很意外,第二天安东尼的手下向他汇报,制造这次交通堵塞花了5300美元。看来钱的魔力确实很大,那么有钱的人就一定幸福吗?

在小亚细亚有一个君主,叫弥达斯。因为帮助酒神得到了一个愿望,是任何一个愿望。弥达斯不假思索的说希望凡是自己手指接触的东西都变成黄金。酒神有点担心但还是满足了他的心愿。弥达斯折下一根枝条,树枝变成了金的,捡起一块石头,也马上变成了金子。但是没想到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弥达斯洗手的时候,他盆里的水成了金水,想吃饭的时候,拿起面包,面包也变成了金子。就连他最喜欢的葡萄酒也变成了金子。最可悲的是他最心爱的小女儿来见弥达斯,他忍不住抚摸她,结果也变成了金人。他这才意识到他的愿望有多么愚蠢,他绝望的用手拍自己的额头,抓自己的头发,结果额头跟头发也变成了金的。他终于对自己的这个贪婪的愿望后悔了。

不要做情绪的奴隶范文第2篇

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习惯于说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实力怼孩子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阻断亲自沟通

“怎么垂头丧气的?振作一点!”对孩子的情绪视而不见或轻描淡写,不但阻断了亲子沟通,也让孩子相信情绪是不受欢迎的,进而筑起一道心墙,变成一个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显得麻木的人。

怪罪于别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以暴制暴

“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不要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男孩别哭

“男子汉不要哭,勇敢一点!”哭泣不是懦弱的象征,男孩也有各种心理需求。一旦哭的权利被剥夺,男孩的情绪表达就容易出现障碍。

上一篇:毕业晚会节目顺序范文下一篇:白云学院考证指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