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

2024-03-15

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第1篇

1 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策略

1.1 创设情境, 优化教学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 教师只注重知识、认知的讲解。老师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 教学效果很差。创设情境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效果的主要手段。情境式教学法主张由老师主持, 每个学生既是嘉宾, 又是课堂的主人, 在老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全程参与到活动和讨论中。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形象、直观地描写思想品德教材所要表示的情境, 使学生好像置身于现实生活中, 能将教材中抽象的概念、政治术语、理论还原成具体生动的事例, 使知识的难点得以轻松地突破, 同时也能使学生认识思想品德知识的实用性,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有效地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形式来传递教学信息, 使教学内容能较好地接近客观实际, 使学生不但能置身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进行劳动态度教育

劳动态度教育是一项常规德育活动, 也是我国中小学进行品德教育的传统项目。因为劳动态度教育简便易行、方式多样, 如果作到了针对性, 则其实效性很强, 因而被许多学校采用。劳动态度教育要有层次性地开展, 作到不同阶段应有质的提高。比如, 通过精心设计、认真组织, 使初一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适时开展洗衣、做饭、个人卫生竞赛活动, 从学生中评出“独立生活标兵”, 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从自身作起。对初二学生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要应有新的变化, 教师通过组织家庭庭院经济开发研讨会, 切实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并以实际成果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光荣。

1.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青少年思想活跃, 颇具个性, 只有在平等的对话中才能促使他们相互启迪, 从而发现和领悟到更新的东西。因此, 必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和自由、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这样一种氛围里, 学生没有紧张压抑, 思维可以有较为广阔的驰骋空间。他们可以自如地抒发自己的认识, 表达自己的感受, 驰骋自己的思维。要创设这样的情境, 就要求教师具备幽默诙谐的言谈举止, 轻盈舒展的表情神态, 并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而达到师生通力合作、情感交融、默契配合的, 在双向或多向信息和情感交流中呈现主体与主导的和谐氛围。事实证明, 一个人的道德体验一旦发生, 无论多少, 都会感染别人, 也会感染自己, 不断生成新的体验。只有在积极的对话和交流中个体才能摆脱原有的束缚, 不断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最终养成创新的习惯, 提高创新的能力。

1.4 巧妙进行时政教育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 利用时事政治, 从学生对国内国际新闻感兴趣的方面入手, 可以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提高思想觉悟, 强化社会观念, 从而在对社会评价中,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 达到感情的升华, 培养坚定的社会责任信念,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上, 中国无数体育健儿获得金牌, 当出现五星红旗升起的动人场面, 亿万中国人欢呼雀跃。在课堂上, 每当说起这个例子, 回放这些历史画面时, 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欢心鼓舞。他们畅所欲言, 尽情发表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 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中国体育事业所走过的历史, 所取得的成就, 让学生评述取得成就的原因, 这远比几次说教课灌输课效果好的多。

1.5 进行体验教学

初中生的心理上已经具有成人感, 愿意独立思考问题。因此, 我们可以大胆放手, 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分析, 处理新信息, 提出新设想。在倡导学生多元理解, 尊重学生个性和感情的同时, 教师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学生, 不能无标准地盲目称赞学生, 更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学生, 课堂上既要充分凸现学生的主体体验, 又要提升教师的价值引领。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 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生活, 不断架设学生思维的桥梁, 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乐学不疲。例如, 教师在讲授有关消费的知识时, 在讨论消费的乐趣以后, 老师把话题转到理性消费上, 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做到理性消费。这时, 同学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到跟妈妈一起上街, 妈妈是怎样砍价的;有的同学说返季消费比较合适, 有的说不合适;有的同学说买货要货比三家;有的说买名牌的, 质量有保障, 不浪费精力和时间;有的说要看售后服务;还有的同学说到了买东西要看是不是环保等等, 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议论中也有争论, 不断的总结合理的经验, 纠正着错误的消费思想, 最后形成比较正确的观点。从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出发, 架设学生思维的桥梁,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客观地评价学生,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也促进了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2 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不断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把课堂延伸到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要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不断观察和思考, 使学生对社会和生活有所思, 有所想, 有所感悟, 有所启迪;教师要把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与启发学生独立思想, 积极实践统一起来, 利用时事政治, 传统文化,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使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素质, 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 我国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新特点, 研究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方法和教学艺术, 是思想品德教师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鉴于此, 本文对提高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体验,情境

参考文献

[1] 刘治奇.现代联系实际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键之笔[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金美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新视点[J].思想政治教育, 2005.

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针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阳光评价”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提出了阳光评价内涵在思想品德课堂的学情,介绍了“阳光评价”的内涵。结合这些内容,阐述了阳光评价动力推动思想品德课堂效率提升,其内容有:课程实施标准,双向多维反馈评价模式,动力源体现等。此外,还分析了阳光评价的细化分析与个体操作体系,其中包括:评价注重差异,评价扬长避短等内容。希望通过这些内容的分析,为农村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思想品德 阳光评价 课堂效率

“阳光评价”属于一种积极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课堂上的各种阳光点,将其当作评价的理由。主要反映出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差异化等不同特点,评价标准有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也有学生情感态度情况。在评价过程中,具有实际生活性,评价的场景有课堂生活中真实层面的东西,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进行充分考虑,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充分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一、阳光评价内涵在思想品德课堂的学情

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上“阳光评价”是积极评价,阳光评价属于多元化的,在评价过程中相对全面化,在评价标准上存在着差异,此外评价结果是多彩的。和普通评价不同,阳光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围绕学生进行的,并且充分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评价较为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生的心理情况等。

通过评价,为其提供直接和学习有关的详细描述信息,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表现性评价当中,帮助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充分理解。在农村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共同解释资料,为学生制定相应标准,并对评价的进展进行详细描述,收集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认真观察,找出学生存在的优点,引导学生得到自身的发展,从而使思想品德课堂效率得到提升。

二、阳光评价动力推动思想品德课堂效率提升

1.课程实施标准

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另一方面,要做到精炼清晰。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思想品德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避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肯定或者单纯的否定,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是非曲直[1]。教师语言精练,在评价过程中,适当的重复重点语言。

2. 双向多维反馈评价模式

教师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进行阳光评价过程中,摆脱枯燥的评价方式,并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实施双向评价,不是单一的夸奖,也不单纯的批评。教师给学生对评价进行反馈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言权,针对教师对其的评价阐述自己的想法,要帮助学生从评价语言中得到启发。

3.动力源体现

评价并不單纯的让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了解,同时也起着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农村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在对缺点进行适当点评的基础上,突出评说学生优点。学生被评价后,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信心倍增,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教师评价要注意场合,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给予赞许,促使学生内心获得足够快乐,进一步进行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学习[2]。

三、阳光评价的细化分析与个体操作体系

1.评价注重差异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但不同学生又存在着差异。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体系。开展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结合学生已有认知、行为能力以及情感等三个方面因素,进行思想品德的评估,制定因材施教具体教学方案。

例如学习“我与父母交朋友”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但是班级内存在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孩子可能在这一认知上较弱。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家庭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将教育教学和学生家庭情况相互结合,对这些学生做出针对性评价。

2.评价扬长避短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评价过程中,主要注重对孩子扬长避短,促使课堂评价发挥出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有关诚信相关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总结人生道理,对学生进行激励,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教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评价过程中主要从其优点入手,利用积极心理学,利用评价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3]。

3.评价凸显素质

对农村思想品德课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争做合格公民。在评价过程中,要适当渗透基本国情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国家情怀。同时,评价过程中重点对学生进行全力和义务方面的教育,促使学生树立法制意识。

四、阳光评价权重体系扩展实施

对农村思想政治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作为主导。课堂教学着力围绕“教学理念、创新意识、教学素养、教学艺术、学习资源”权重维度展开。

如,对学生带来影响的属于阳光评价的主要因素,站在评价的多元维度上分析,可以将阳光评价分为以下几种:小组合作;活动参与;时事述评等。在评价过程中,要大力发挥反馈作用,关注学生未来成长,无论是描述型评价还是“成长记录”均注重学生的品行。

五、结束语

近几年,对农村思想品德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加上不断实践和总结,对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观察,认为对思想品德课堂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方法相对单一、重视结果的评价,忽略了过程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积极运用阳光评价方式,对课堂评价机制进行积极创新,找出一种相对有效合理的评价措施,促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评价做出反馈,促使思想品德生命课堂教育的实际功效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明富. 让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充满阳光[A]. 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4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4:2.

[2]文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齐佩芳,邹连方. 真实——思想品德课堂的生命[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01:74-76.

基金项目:

1.广州市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阳光评价背景下农村初中“参与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ZC201556)的研究成果

2.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阳光评价背景下农村初中“参与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1201562800)的研究成果

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但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在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下,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低碳经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那么,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是如何树立低碳消费理念?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大学生如何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行为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如何培养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作为社区的成员,无论在宿舍、校园,还是毕业后的居住区,大学生作为社区的居民享有社区自治的权利,同时负有关注和参与社区发展的义务。通过社区居民理念的培养,大学生成为社区的一分子,把社区作为自己的家园,关注社区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并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这是气候变化约束条件下亟待解决的课题。三是经济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会不会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低碳消费理念的培育

社会个体的消费行为是个人行为还是社会行为?我们往往看到消费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无关。个人的消费是基于自己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产品价格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综合选择。个人消费什么产品、消费多少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并且,个人消费自己偏好的产品对其他人并没有产生负性的外部影响。这种理念和行为方式是经典消费者行为经济理论的基础。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个人的消费行为和偏好不仅是个人的事情,而且具有社会意义,具有鲜明的外部性。这种个人消费行为的社会意义源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公共产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个人消费产品的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经济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正是这些无数社会个体排放的温室气体的积聚,导致全球气温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加剧,给社会成员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生命健康的损害。

对于大学生来说,低碳消费的理念和行为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在正处于心智可塑阶段,低碳消费理念的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气候变化和碳约束的关注,进而加强对理性消费行为的理解,并将低碳消费的理念贯穿到大学生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低碳经济要求人们转变对“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的片面理解,越盖越高的摩天大楼、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越来越高能耗的能源消费不是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对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方式的依赖不仅会引发身体疾病,而且会导致精神活动的空虚和孤独。

具体而言,低碳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社会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应当注意的是,低碳消费理念和行为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自觉地、有意识地培养。

二、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的培养

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的理念是指居住在特定区域内的社会成员是该社区内不可分割的一分子,承担保护社区环境的义务,积极地参与当地社区的环境保护,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性。大学生生活在相对集中化的社区内,有的高校已经开始探索社区学院的培养机制。在集中化的大学宿舍区内,大学生通过自治性组织积极行动起来,把宿舍区看着自己的家,这样才能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下,应当扩大吸收大学生的自愿性参与,培养大学生的环境居民意识。

对大学生居民和社区居民理念培养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后勤管理社会化服务。有的高校宿舍管理和教室卫生清洁服务已经由专门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经营,环境卫生服务已经商业化。这种社会化的服务虽然方便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但是不利于学生行为的培养。在社会化服务体制下,学生极易形成依赖心理,学生的自觉性没有得到积极调动。在无约束的环境下,学生会在无形中养成懒散、追求奢侈等不良的行为习惯。

尽管学生的居住社区会发生变化,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社区居民的培养下逐渐养成的。这种大学生环境居民和社区居民意识和行为的养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宿舍区和学习区的环境保护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志愿活动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的关系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之处,实则涉及高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和体制。

三、就业的绿色化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承来的,而是从子孙后代那里借用。这个论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严峻性。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改变人类的消费行为和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大学生最现实的挑战就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我们可以看一组数字。2009年2月和6月,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制定了《美国复兴与投资法案》和《美国清洁与能源法案》。根据美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的《投资清洁能源的经济利益》的研究报告,这些投资每年将会增加25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也会导致近80万传统能源领域的失业,但每年可净增就业岗位近170万个,即绿色就业岗位。

从上述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变化的解决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就业方向和职位选择有重大影响。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提供的定义,绿色工作指那些可以减少企业和经济部门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又符合“体面劳动”标准的工作。作为一个庞大人口而生态环境脆弱的快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对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非常敏感,全球变暖同时威胁到国家的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就业战略提供了双赢的解决方案,以实现经济增长、创造工作岗位、就业保障和保护环境的宏伟目标。在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积极转型。

那么,如何扩大绿色就业岗位呢?这需要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一系列的条件。就高校而言,应当对大学生职业规划进行及时指导,以及绿色就业的技术教育和培训。在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程中增加绿色就业的内容。重要的是,大学还会积极地与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进行沟通和合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我国高校而言,应当积极与国际劳工组织进行战略合作。至目前,国际劳工组织已经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政策研究和实践项目。同时,国际劳工组织还提供了一些培训课程,我国大学应当积极地参与国际合作。对企业而言,企业应当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地进行技术化改造,扩大绿色就业机会。政府出台优惠的政策,鼓励社会成员从事绿色职业,并对特定的环保行业和岗位提供政府补贴资助。

四、绿色大学的实践

绿色大学一词在国际间的共同意义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为愿景的各类活动,代表了高等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应负的重要责任。我国的部分高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已经开始了绿色大学的建设,在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绿色教育、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的有机结合,不仅有效地实现了生态理念塑造和行为培养的结合,而且有机地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生态主体的结合。尤其是每一位学生对绿色校园的亲历参与,对生态理念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锻炼机会,将永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观念融入大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大学教育的功能。

为了促进绿色大学的发展,有的高校内部设立了独立的机构负责绿色大学的建设和实施。如清华大学设立了绿色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和绿色大学办公室,专门负责绿色大学的实施机制。为了更好地吸引外部智力因素和专家力量,清华大学还设立了专家委员会。在其他高校,也存在类似的机构设置。另外,绿色大学建设的实施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对学生低碳行为的培养,一些学生自治性的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自治性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在校园生态氛围的塑造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治性社团积极开拓校外的合作,建立了形式多样的绿色学生社团联盟,不仅扩大了其在校园的影响力,而且在社团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和技术信息,提高社团组织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元.“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未来思考模式的变革——哥本哈根会议的绿色革命[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62.

[2]陈柳钦.低碳消费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20.

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有效性 教学方法 策略 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勢头很大,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重视改进教学方法,改正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重视课堂讲解质量的提升,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并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重视教会学生知识,给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在教学中落实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全面实施学校教育。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发展并创新教育教学的模式,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上创新,实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并形成教学思想,发表自己的想法。

一、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也伴随着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要充分发挥机房的作用,重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并积极获取信息,采用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并提供教学保证,教师重视声音图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重视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学习,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课件的使用方法,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二、优化课堂导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新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是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感情的共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要重视精确的感人的情境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的欲望,并交给学生新课讲解的钥匙,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积极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发挥激情的作用,并重视引进教学导入的情境化,做好教学的前奏。

教师可以编写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和联想教学目标,研究的主题。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引进实际课型的需要,保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1.多媒体的教学导入

2.引用故事导入教学

3.列举事例进行教学导入

4.引进社会热点话题

三、优化学法指导,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将问题提得具有综合性,有讨论的价值,并让学生领会围绕问题的实质分小组进行合作讨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展示讨论的成绩,请每个小组一个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加以提炼和引导拨正,并指引学生深化认识,形成深刻的理解。

2.精讲精练

精讲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只有在学生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选择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学生难以理解的共性问题,进行有效合理的筛选,追根求源,透彻剖析,做到精讲,才能在短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留出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能力。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度的,教师要提高备课的质量,设计精讲精练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而高效地在课堂上完成,教师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思路,分清答题的层次,梳理知识结构,这些才是完成练习的真正的目的所在。

精练要求教师提高备课的质量,在备课中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用心设计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力求让学生对所讲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选择习题时,教师还要注意内容要精要,方法要精巧,语言要精炼。另外,要把握好适度的习题量,以免学生在过多的习题下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在精练以后,教师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练习中集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合理及时的纠正和反馈。

3.构建知识体系

通过讲解和练习所巩固的知识就像珍珠,教师要用线将这些知识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去除不重要的细节,指引给学生形成完善详细的知识结构图,使学生形成知识化系统化的理解,构造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和内容。

四、优化课堂拓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1.课堂拓展的重要性

课堂拓展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重视形成课堂拓展,发展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2.课堂拓展的“广度”

课堂拓展要在广度上做文章,这样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泛,认识问题也比较全面,思考也比较缜密,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结构图,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3.课堂拓展的“深度”

课堂拓展要在深入上开掘,挖深学生的内容理解,可以增加学生的认识深度,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质量,深化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深刻的讨论,提出深刻的见解,并通过这些方法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答题的时候就能答得深刻而有见解。

4.加强课堂练习

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训练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堂练习,给学生充分训练的园地,教育并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练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科学高效地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在带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的优化永远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一系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归根到底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优化初中品德课堂,要提高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的设计,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优化初中品德课堂的办法,为全面提高初中品德课堂的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初中品德课堂向着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而努力。

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新时代时空境遇下探讨道德治理的理论定位问题,是关乎当下道德治理能否真正实现的战略性课题。新时代道德治理必须明确国内和国际双重视域定位、“过程性解释”(或整体性解释)的内涵定位、治理对象和治理手段的边界定位。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取向,滋养公民德性;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道德观,严守道德治理的边界;提升互联网技术支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推进道德的制度和法规建设,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道德治理;视域定位;内涵定位;边界定位

基金项目:2014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SGH13017);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BS1511);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ZXSK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辉(1983-),女,辽宁朝阳人,法学博士,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道德文化;卢黎歌(1953-),男,湖北赤壁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道德文化。

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促发新型社会关系的萌生和更深层次的利益调整,这势必引起文化领域的剧烈交锋。网络的普及与应用,强化了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人们在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受到网络二次元文化的浸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支流文化、同质文化与异质文化相互碰撞与争鸣,部分人在这种多元化与复杂化的价值选择面前陷入价值困惑,道德失范在所难免。在此背景下,道德崇高与道德庸俗并存、道德良知与道德冷漠同在,道德越位和道德缺位共生,道德呈现出繁华与落寞交织的矛盾图景,因此,新时代的道德治理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学术界在新时代道德治理领域研究中凸显的视域单一、概念混沌和界限模糊等问题,探究新时代道德治理的理论定位与实现路径,这既是对当前我国道德治理理论混沌的学理澄明,也是对缓解和根除道德失范问题的现实回应。

一、新时代道德治理的视域定位

当前,中国已经稳步迈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之“新”,一方面体现在,它“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也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1] 11。这就意味着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已经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质的飞跃,意味着中国已经由现代化大国向现代化强国迈进。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升,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跃动。道德治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提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社会文明的关键之举。另一方面体现在,它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1]11。这就意味着中国在新时代将以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活跃于国际交往领域,旨在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贡献中国力量。所以,新时代的道德治理必须兼具国内和国际双重视域。

(一)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国内视域

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需要的层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基础层面的“物质文化需求”,而是提升为对高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这种“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原有物质文化需求的优化和升级,也是由这种刚性需要派生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需要。当前,我国的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出现严重的诚信缺失与道德失范现象,部分自然人或团体无视公共规则,攫取公共利益。这些道德乱象正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生产力发展不充分在道德领域的具体表现。新时代的道德治理必须直面当前我国道德失范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回应和解答中国国内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所以,民族性的国内维度,是研究新时代道德治理应有的重要视域。

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暴露出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的公平正义受损等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必然造成思想领域不良思潮的蠢蠢欲动。部分人持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辩证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过分注重一己私利。泛娱乐主义的盛行也试图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丑化政治人物、歪解良言警句、恶搞民族英雄,娱乐类节目频频上热搜、登头条。消费主义逐渐蔓延,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符号消费呈扩大趋势。这些社会思潮此起彼伏、粉墨登场,看似价值中立,其实都是腐朽价值观在肆意作祟。而青少年和底层公众缺乏理性的舆情研判能力,一旦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抑或面对矛盾问题和社会不公平非正义事件时,极易产生义愤心理,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民族和国家共同的价值追求,是评判社会真善美和假恶丑的价值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价值引领,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而道德治理恰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化和践行的有效形式之一。” [2]用道德浸润中国的内政和外交,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公民德性,根治公民道德焦虑与道德恐慌,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用符合道德的正当手段处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这是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应有视域。

(二)新時代道德治理的国际视域

新时代的世界性决定了道德治理的研究必须具有国际视域。新时代不仅具有历时性特点,而且还具有共时性特征。在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下,不能局限于对本民族狭隘空间的关注,也必须关切涉及全人类利益的开放空间。显然,新时代道德治理应首先着眼于中国道德难题的破解,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传承和传播,用中国的道德智慧和价值观念影响世界,并且注重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成果,共创世界文明。这样的国际视野是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必然选择和应有视域。

新时代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决定了道德治理必须具有国际视域。道德治理作为文化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与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崛起的国家不同,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包容、互惠互利的外交理念,“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国际多边主义的积极参与者。” [3]296新时代道德治理要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的治理之道,用中国的道德智慧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当前,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成为困扰人类的根本问题,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国家也有蔓延之势,而中国始终坚持和平互惠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中国既强大自身,又惠及世界,这无疑为变幻的世界注入了信心与确定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58-59这汇聚了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体现了中国对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度关切。可见,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为强烈,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助力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就决定了新时代道德治理必须兼具国际视域。

二、新时代道德治理内涵的厘定

新时代道德治理应该是“工具性”的理解,还是“对象性”的把握,抑或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对这些问题的考问表明学术界对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内涵定位尚不清晰。

道德治理的“工具性理解”,即,道德是治国理政的方式和手段。具体来说,就是用道德的方法和手段治理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依据这种理解,“道德治理的内容包括社会制度道德建设和国民道德建设两个方面” [4]。突出了道德治理的阶级性,借助于道德创造统治阶级的道德秩序。“道德治理不是‘治理道德’,而是运用道德的‘应当’‘不应当’这一特殊命令方式发挥其‘扬善’和‘抑恶’的社会作用。” [5]道德治理的“对象性解释”,即,道德治理是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不道德现象和行为的治理。依据这种解释,“道德治理活动,根本上是指对道德的治理,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下针对重大的道德失范和道德缺位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特殊性的道德建设活动,是对道德领域突出的混乱现象和文明缺失行为的专项治理活动。”[6]

依据“工具性解释”,道德治理就是以德治国,这符合道德具有他律性的逻辑前提。“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来看,道德治理的工具性解释不仅更符合道德的生成逻辑,也更符合道德的理论逻辑。” [5]而道德治理不能禁锢于“管理”或 “统治”层面,强调政府的一元、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显然与新时代的特殊历史背景不相适应,这种单纯工具性理解难以承受社会的急剧转型、民主化进程的提速、人民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等社会事实,遮蔽了道德治理理应承担的道德难题的破解。但是,不同于以德治国,道德治理是从一元之治走向多元共治,从道德控制转向道德协调,从德治转为德治与治德相统一。所以,工具性解释的道德治理有其局限性。依据“对象性解释”,道德治理的对象指向不道德行为,这符合道德治理提出的特定历史背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却掩饰了道德治理手段的正当性与方法的道德性,道德治理必须符合目的和手段的双重正当性,局限于道德治理目的的正当性,而忽视手段的正当性,会诱导部分行为主体以道德为幌子,行不道德之事,把更多人引向伦理困境之中。可见,单向度界定道德治理的内涵显然是不全面的。

学术界对道德治理的“工具性解释”和“对象性解释”,无疑丰富了道德治理的内涵。但是,新时代道德治理是道德治理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分裂道德治理的各个要素,碎片化、单向度界定道德治理的内涵显然是片面的。笔者基于以上对道德治理内涵的分析,提出道德治理的内涵应定位在“过程性解释”(或“整体性解释”)上。也就是说,解决当前我国的道德难题,必须整体考察道德治理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把道德治理本身看作一个过程。具体来说,道德治理的“过程性解释”就是用道德浸润治理的全过程,包括治理主体的德性养成、道德规范的制定、价值的引导、道德的运行手段、治理目标的预设等各个环节。所以,笔者认为,新时代道德治理是基于当前中国语境下的道德问题,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以道德为场域,使道德表征治理的各阶段和各要素,从而实现动态、开放的治理目标。这样界定道德治理内涵是对“工具性解释”与“对象性解释”的融合和超越。

三、新时代道德治理边界的澄清

任何事物的合理性都是有限度的,限度的存在既是对事物功能的约束,又是对事物价值的捍卫。恣意放纵事物的边界,必将干扰事物功效的发挥,导致价值的混沌和功能的泛化。新时代道德治理的界限主要是对治理对象的澄清和治理方式的定位,治理对象的泛化以及不道德的治理方式是道德界限模糊的现实表征。厘清新时代道德治理的边界问题,就是对治理对象的限度和治理手段正当性的考量,具体体现在“道德现象”与“非道德现象”的厘清和“道德的手段”与“不道德手段”的界定。

一方面,新时代道德治理对象的边界应定位在对社会各领域道德问题的治理。当前,人们经常用道德爬坡、道德滑坡、道德焦虑、道德冷漠、道德失范等词语来评价或批判一切社会问题。具体来说,不论是政治问题的爆发,还是经济问题的显现,抑或法律问题的出现,部分人习惯于用道德标准衡量一切社会问题,道德总是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赞美与斥责、批判与反批判言辞不绝于耳,这不单反映出人们道德意识的增强,更加暴露了泛道德化批判的盛行。“从表象上看,泛道德化批判試图用非理性的情绪化批判方式从而生发以偏概全的臆断;从本质上看,泛道德化批判又是一种道德边界模糊。” [7]  所以,新时代道德治理对象的边界定位,即是明晰道德问题与非道德问题。在伦理学框架之内,人类的社会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现象和非道德现象,道德现象与道德相联系,是人们能感知到的道德框架下的事物的表象。“自知性、自愿性和利害性三者共同构成了伦理现象的基本要素。” [8]道德现象适应于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对象,而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非道德现象不能简单套用道德治理,消解现象的情境性难免陷入道德治理对象的泛化。

另一方面,新时代道德治理边界在于治理方式定位在德性地治理,即,治理手段的正当性。手段的正当性意味着行为主体为完成道德目的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的道德性,即具体方法和策略是善的、符合道德要求的。可见,手段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是道德治理手段正当与否的分野。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维度看,目的和手段是辩证统一的。目的是人们预想的行动所能达到并努力实现的结果。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策略。手段的展开以目的为前提、为目的服务,脱离了目的,手段就失了意义;目的的实现又依赖于手段,手段是目的实现的媒介;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新时代道德治理必须具备治理目的和治理手段的双重正当性,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治理目的合乎社会生活的一般道德秩序,即为正当。目的的正当性,是治理目标成立的前提,但并不是唯一标准。也就是说,目的的正当性不能证明和掩盖手段的正当性,手段的正当性具有独立于目的正当性的判断标准。如果手段正当,但没有达到目的,这就要考虑目的设定是否合理;如果目的正当,但手段不正当,仍然有悖于社会道德观念,违反社会正当性;目的正当与手段正当的双重正当性,既满足功效又彰显道义。当前,部分人假借行善为名,通过舆论压力胁迫他人做出与自身意愿不符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具有目的的正当性,但是“胁迫”作为实践手段本身是违反道德的,其实质是部分人以自我的道德标准为由,对他人施加重压,甚至强迫他人的行为,变“应该”为“必须”,变“普通的道德义务”为“超义务”,这是道德工具化的突出表现。所以,新时代道德治理不能越过手段正当性的边界,必须保证手段正当性与目的正当性的共时在场。

四、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路径

道德治理是人类的对象性实践活动。在整个道德实践过程之中,新时代道德治理必须围绕“道德”的中心场域,使道德表征在道德治理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这就决定了新时代道德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现需要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多元主体共商共建。而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德性良知的良善公民会更加具有道德评判能力和道德选择的主动性,匡正道德失范行为。所以,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从公民德性养成入手,在优化外在规范的同时,强调道德的内在精神。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价值取向,滋养公民德性

新时代历史定位下,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但是也存在少数个人(或集体)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这些道德失范行为的背后并不完全是规范的缺位,而主要是行为主体缺少德性良知所致。“丧失了‘本’(即德性),讲‘道德’也就‘心’不在焉,道德规范仍然只是外在的东西,不仅不能入‘心’,而且还有可能成为如庄子所说的‘禽贪者器’。” [9]而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终究离不开治理的主体与载体,即公民和公民德性,有德性的公民无疑会有更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减少因价值困惑而引起道德失范的发生;而公民德性的养成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

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个人之私德,也是国家、社会之大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彰显强大的道义力量。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体现了新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理应成为有德性的公民的价值遵循。所以,新时代滋养公民德性,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发挥其扶民心、聚民心、入民心、扬正气的作用,激发公民心底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增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升公民对腐朽价值观的评判能力。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往心里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生活,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增强其凝聚力和感召力,促使公民從心底里认知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培育公民德性的基础性环节。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往深里究”。中国五千年文明厚重的历史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根基和强盛的道义力量,从理论和实践的维度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其强大的说服力、优越性和生命力。这就要求广大学者深刻地研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深入浅出地传达给普通民众,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认清假恶丑,澄清价值混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提升公民的价值判断能力,这是公民德性养成的关键环节。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往实里行”。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公民德性的养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与外化的共同作用。“往实里行”就是往实处发力,脚踏实地,做到知行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需要,外化为人们的道德行为,这是公民德性养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道德观,严守道德治理的边界

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严守道德的边界性,控制道德治理的各个环节、各个要素在合理限度之内运行,无边界地扩大道德的应用范围,必将导致道德治理范围的泛化和道德的工具化。这就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严守道德治理的边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是科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辩证地解释作用于客观世界,引导人们系统认识道德实践的道德理论。它并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致力于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和原则。” [10]

首先,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就是将科学性与道德治理相结合,脱离开了科学性,就会使道德治理的边界模糊化。道德治理的科学性要求道德治理的内容是以“事实”为基础,这就需要严格界定道德治理的边界。使道德治理的内容体现科学性。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是针对社会各领域道德问题的事实治理,而非道德现象(或者说不属于道德“事实”)的治理超出道德治理的边界。比如宗教现象和法律现象所反映的是宗教和法律的事实,而非道德事实,就不在道德治理的边界之内。混淆道德治理的界限,就容易将一切现象泛化为道德现象。其次,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将理性精神与道德治理结合起来。脱离了理性精神,仍难以挣脱泛道德化的圈笼。理性精神要求道德治理必须克服感性认识和经验性认识的不足,从而建立合规律性的认识。新时代道德治理必须在道德事实的基础上,对道德问题采取理性的评价方式,对于具体的道德失范事实,要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由个体失范就简单、武断推论出整体失范,将特称判断全称化。这种以偏概全、片面的道德评价方式,表面上是对道德治理“事实”的评价,其实质是治理对象的指代不明、界限不清。最后,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将辩证法与道德治理相联结。脱离了辩证法,极易导致道德工具化。道德是功利与道义的统一,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坚持治理目的正当性与治理手段正当性的双重正当性。也就是说,道德具有工具性的一面,道德治理目的的实现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但是,如果在道德治理的目的遮掩下,采取不道德的手段以达到治理的目的,道德便会沦为行为主体追逐名利的工具,这本身不符合道义,是一种伪道德。

(三)提升互联网技术支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当前,公民的价值困惑是引发社会各领域道德失范问题的重要因素。人们行走在信息高速路上,互联网作为新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念”[1]42,彰显互联网的价值引领,筑牢主流媒体的阵地堡垒,强化网络监管,这也成为新时代实现道德治理的重要路径。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势推进,互联网已经快速占位,并影响、服务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成为广大网民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和发布信息的重要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二次元文化的蔓延,价值观呈现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支流价值取向纷争的喧嚣景象,主流价值观强势推进,而支流价值取向也并不是偃旗息鼓。面对良莠不齐的价值选择,在提高公民德性良知的同时,必须提升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克服或消解道德问题及其负能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首先,通过互联网技术性操作,记录公民的诚信状况,在保证个人数据安全的情况下,使公民的道德信息实现共享,构建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虚拟世界的“熟人社会”,在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中,明确各主体的道德规范,维持正常的道德秩序,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成本,克服道德失范的发生。其次,针对线上和线下热点的道德问题,通过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公民道德失范的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分析,提炼公民道德问题的困惑集和焦虑集,适时引入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专家,及时澄清、还原道德事实,多维度、客观地分析道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道德困惑的全方位解答,缓解公民焦虑的道德心理,化解道德矛盾,将道德问题的负能量减控至最小,营造良好的道德生态。针对反复出现的严重的道德问题开发网络联合治理小程序,协同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共同治理,建立技术识别系统,对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分析和共享,及时切断不良信息源头,防止不良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再次,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尤其运用自媒体手段,使我国传统文化以现代流行的传播方式展现出来,把我国的道德智慧通过诸如网络公开课、抖音、快手等形式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公民面前,推动道德智慧的共享,实现道德智慧的“活起来”与“火起来”,提升公民德性修养,营造清朗的网络生态。最后,建立网络监管约束机制,并实现监管权力在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之间的合理配置。

(四)推进道德的制度和法规建设,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道德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新时代道德治理的实现,必须抵制道德的工具化倾向,防止治理内容的泛化,消解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落后腐朽的价值取向,这不仅要培养道德治理主体的德性良心,而且需要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的保障。

首先,推进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制度和规则建设。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共同作用,道德的他律性体现在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约束、规范道德行为,对于行为主体来说是软约束,不具有强制性。而体现公正的法律、法规无疑弥补了道德的这一缺憾,为新时代道德治理提供制度支持,强化道德治理的效果實现。这既包括了正式的制度和规则,又包含了消解道德问题的非正式的规则。其次,建立“奖善惩恶”的道德回报机制。以利益回报为中心,通过利益回报对道德行为(即善)以奖励、不道德行为(即恶)以惩罚。利益回报包括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两方面,物质回报主要是金钱和实物的奖励,精神回报主要是表扬和赞美。道德回报机制奉行德福一致原则,更能激发道德义务履行者行善的动力,增强道德信仰,防止因德福不一而产生价值困惑和道德焦虑心态,正所谓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 [11]286。同时,加大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败德成本,使行为主体从不敢失德、不能失德向不想失德转变。最后,强化对道德失范行为的惩罚执行力。当前,道德失范现象的蔓延与相关部门执行力弱不无关联,更确切地说是助长了道德失范者的嚣张气焰,这就要求我们调动政府、社会组织、公民的共同力量,规制、督促道德失范者承担道德责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龙静云.道德治理:核心价值观价值实现的重要路径[N].光明日报,2013-08-10.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4]林立公.正义:西方道德治理思想的主线[J].伦理学研究,2006 (2).

[5]王艳.道德治理:道德发展进步的历史逻辑[J].道德与文明,2016(1).

[6]庄友刚,张贺. 道德治理的理论定位、逻辑前提与理论思路[J].山东社会科学,2016(7).

[7]冯茜. 泛道德化批判之思:道德的越位与复位[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8]黄明理,杨斌.马克思主义批判观与泛道德化批判的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9]朱贻庭.“‘本’‘末’之辨”说道德——当前道德治理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J].道德与文明,2013(2).

[10]卢黎歌,周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3(5).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宇 辉】

思想品德传统道德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汉文化 伦理道德 当代价值

习近平在考察山东曲阜时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本文通过探讨研究汉族伦理道德文化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积淀,以期揭示汉族伦理道德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机理,促使其为当代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动力和方向。

1.汉文化的历史叙事及其当代价值

汉族是上古炎帝与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的结果,汉族因此被称为“炎黄子孙”。许倬云认为,华夏部落经殷商、周、秦等原位于中原边缘的夷人他者,在诸夏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本部,于汉朝形成自称为汉人的“文化共同体”[2]。正如费孝通总结的那样,汉人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不断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而华夏族本身是由各个少数民族互相同化、互相融合而形成的[3]。从汉族形成和发展看,汉族从源头上是炎黄两大族群融合的结果,汉族历史离不开吸收容纳其他少数民族。这种历史叙事为汉族理解自身和他者提供了广阔深厚的历史视野,形成了汉族独特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汉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产生“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等哲学和信念,提倡包容他人,学习他人并乐于更新自我,所以尊重外来人所看重的不同的价值、信仰、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从“各美其美”走向“美人之美”。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4]。在汉文化中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伟大传统,为我们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不同于“文明冲突论”的新视域。多元文明应该在开放中相互欣赏、不断学习;在包容中相互尊重、自我发展,不是在文明的冲突中消灭异己,而是在文明的对话与竞争中完善自我,成就他者。

2.汉文化的神圣视域及其当代价值

说到汉族的神圣叙事,一般人认为,汉民族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事实上,当我们打开先秦的经典著作,就不能不承认汉人的精神世界是向天、道开放的人文主义[5]。在商文化中,“上帝”是一个至高的存在,对人世间握有终极性的权柄。周人把“天”与“帝”互用来代表至高神,摈弃商人思想中“帝”作为祖先神的含义,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天命”思想。“天命”观念的提出,将王权的重点从“神权”转化为“德治”。君王应该体现至高无上的道德,代天为民父母师长,以道德理想教导百姓。中国人之所以自称其国为中国,不仅有地理学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暗含了一种道德上的蕲向[6]。周秦以降,儒家将传统的“天”概念衍生的“德治”理想进一步转化为人伦道德的理想,原先只属于“天子”一人的道德要求,进而转化为适用于一切人的道德理想,即人人都应该效法上天、成圣成贤。正是因为在汉人的心目中王化德治的精神追求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使命感,所以汉人在任何艰难困苦中,永远保持希望,保持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信心,进而勇于接受新的挑战,不断在开放变革中吐故纳新,吸收接纳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在凤凰涅槃中重生、走向辉煌。

3.汉文化的文化定位及其当代价值

谈到汉族文化传统,就不能不谈汉人的自我定位——“华夷之辨”,即天下中心的华夏中国,支配周围的“四方”、“夷”、“四海”等地域。华夷之辨的标准是文明程度,而不是种族。合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华,不合乎华夏礼俗文明者为夷。在处理华夏与四夷文明的冲突时,汉族先民往往会遵循儒家经典和孔子教诲,即“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礼记·曲礼》),“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汉民族古老的天下中国观和“华夷之辨”仍有其当代价值。在汉人的中国天下观中,中国和四夷的关系,更多是文明意义上的自我定位和對他者的理解。古代中国不会以文明的冲突为借口,去征伐其他民族,反而是用自己较先进的文化吸引其他民族来学习,甚至自觉接受华夏文明体系,完全融入这个文化传统。这对于解决国际纠纷,特别是文明之间的冲突极有借鉴意义。

4.汉族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伦理”二字,就其内容而言,是对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划分;就其本质而言,是对天地间秩序的反映。“道德”连在一起就是遵循天道、天理而行,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形成循道而行的品格,逐渐达到合乎人之本性和天道自然的境界。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关系,举例说是这样的“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是人伦的五个方面。在践行人世间的伦理责任时,每个人根据自己不同的伦理身份有不同的要求,当我们履行这些伦理义务和道德要求时,就会形成不同的道德品格。朱熹说:“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也,恭也。夫之所贵也,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朱熹家训》)不同的伦理关系会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引导人形成不同的品格德性。在天人之际,人要“顾諟天之明命”,存天理、灭人欲,效法上天。在人的情感意念方面,人要扩充“四端”,将人的道德情感的萌芽,培养仁、义、礼、智的德性和品格。《尚书》为官吏总结了为官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虞书·皋陶谟》)。在国家层面,管子最早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在汉族的道德文化传统中,人们不仅对天命天理、人性之善有深沉的信仰,对现实世界的罪恶与人性中的幽暗意识也有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张灏认为,儒家的幽暗意识可以说与成德意识同时存在,相为表里。从正面看,它肯定人性成德的可能性;从反面看,它蕴含着现实生命缺乏德性的可能性。张灏对儒家传统中的“幽暗意识”的揭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开出民主、法制、宪政精神提供了方向[7]。

汉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其根本在于天理人伦,其道路在明德新民,其目标在于至善大同。因此,汉族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可以为当代中国人提供理想信念和精神力量。在天人之际,汉文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不断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开放创新,以迎接新时代的挑战。在天下人间,汉文化继承“华夷之辨”的传统,明确自己文化的主体性,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怀着“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心态,“修文德以来之”,创建新的中华文化圈,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在道德层面,张岱年先生将汉族传统的伦理道德归纳为九个主要美德:公忠、仁爱、诚信、廉耻、礼让、孝慈、勤俭、勇敢、刚直,并主张将“九德”视为当代道德规范建设应当继续发扬的内容[8]。张灏认为中国“幽暗意识”、“罪恶意识”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当代民主传统的形成和法制精神的建立。汉族博大精深的伦理道德文化传统,确实包含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基因,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5.结语

汉族伦理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文从汉族的道德文化形成的历史叙事中,概括出汉族传统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从汉族的神圣叙事中,发掘其信仰的核心——敬天法祖,以及顺应时代变化的智慧——“阐旧邦以辅新命”。从汉族的自我定位和身份认同中,指出汉民族既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充满自信,又以和平的方式与其他文化对话交流,促进文明的竞争而不是冲突。在汉文化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天理人伦彼此关联,人的道德行为关乎万物的生长变化,人的道德品行与家国天下的兴盛衰亡密切相关。汉族文化的道德伦理,既有基本道德规范,又有职业道德规范;既有家庭伦理规范,又有文明礼仪规范;既提倡正面的道德修养,又对人性中的罪恶意识有所察觉。因此,汉族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中,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基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汉族文化传统中开放包容的文化精神、“修文德以来之”的谦和态度,还为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明仁,肖云.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N].光明日报,2013-12-4.

[2]许倬云.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M].北京:三联书店,2010:33,67.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09.

[4]叶朗.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J].北京大学学报,2014(3).

[5]傅佩荣.儒道天论发微·新版序[M].北京:中华书局,2010:1-2.

[6]傅佩荣.儒道天论發微[M].北京:中华书局,2010:56-57.

[7]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6-27,34,42.

[8]张岱年.试论新时代的道德规范建设[J].道德与文明,199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多民族道德生活史研究”(项目号:13&ZD06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西北少数民族社区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项目号:14YJC840030)。

上一篇:美术教学运用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美术课堂教学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