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

2024-04-04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第1篇

桓台骨伤医院成立于1997年1月,20年来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全心全意投入到发展业务,扩大规模,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业务呈年年递增,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行各业的认可,我院是国家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保险定点医院,淄博市工伤保险定点医院,淄博市120第二十五急救站,淄博市商业保险定点医院。2015年通过一级甲等中医院评审后,我院严格要求,奋发上进,一直按照二级中医医院的标准建设和要求自己,我医院要以《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标准设置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突出中医特色的现代化医院。并且我们对设置二级中医医院桓台骨伤医院的可行性从多方面进行了调查论证。现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如下:

一、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以及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号码: (1)单位名称 桓台骨伤医院 (2)项目申请人

桓台骨伤医院法人代表:张秀君。 年龄:58岁。

身份证号码:37032119591017243X。

1 专业履历:张秀君,院长,副主任医师。从医近四十年,主攻骨科,先后从医于县医院、果里卫生院、县中医院,历任果里卫生院、县中医院骨科主任,近三十年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先后到文登整骨医院、解放军八十九医院、北医三院进修学习,在国家级刊物上多次发表论文,在弘扬祖国传统中医整骨和现代医学治疗骨折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多年来潜心研制治疗骨折的续断活血膏,以及以手法整复骨折、小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各种复杂的骨折,如脊柱骨折并截瘫、骨盆骨折、关节骨折、四肢骨折等,对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也颇有研究。对颈椎病、肩周炎、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性关节炎,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和病人发病的不同时期,辩证施治,制定最适合病人伤情的治疗方案,病人痛苦小,功能恢复快,诊疗经验丰富,临床效果显著。

(3)医院性质 个人独资。 (4)医院地点

淄博市桓台县张北路1094号。 (5)项目简介

桓台骨伤医院编制80张床位,医院现有71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6人,执业医师31人,护理人员29人,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1人,主管中药师1人,药剂师4人,影像医师1人,影像技师1人,康复医师2人,康复技师2人,护工等其他工勤人员16人。主要科室设置有院办、

2 院感科、财务科、放射科、检验科、内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外科、风湿病科、急诊科、药剂科等,主要医疗设备有彩超、DR、CT、心电图机、麻醉机、呼吸机、高压灭菌设备、心脏除颤器、电针仪、中药煎药设备及生化检验设备等。

二、医疗机构所在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1、桓台骨伤医院位于:淄博市桓台县。服务半径30千米左右。其辐射地区包括桓台县及张店区、博兴县等周围地区。桓台县地处淄博市中心位置,属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总面积500平方公里,人口达49万人,属人口密度较大地区。

2、该地区建筑业发达、大型生产企业较多,学校、商贸、宾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厚实,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是桓台县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

3、该地区交通便利、顺畅。

4、该地区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在整个淄博市中,属上等水平,并聚集一批高收入人群。

三、所在地区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有关疾病患病率:

随着桓台县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突飞猛进增长,资源的开发与环境破坏也逐渐增多。由于人们生活行为方式及城市化、工业化等因素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所在地区人群中许多导致慢性病上升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加,加之饮食和生活习惯改变以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重,使人们生理、心理健康均受到严重挑战,

3 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了解,当地居民患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外科创伤、心理健康疾病及许多特殊疾病也日益增多。如: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一般具有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以及高治疗费用等特点,并伴有严重并发症甚至残疾的发生。如糖尿病患者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7倍,致盲率高25倍,又如现存的脑卒患者中有7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劳动能力,40%高度致残。这些疾病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们拟开设的科室主要有:内科、针灸推拿科、骨伤科、外科、风湿病科等特色科室。

四、所在地区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1、区域卫生规划是以卫生区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要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及公平地向医疗需求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目的的。目前在桓台县城区及其周边地区,还尚无一所以骨科为主的中医医院。

2、在桓台县,人口已有49万,加上外来和流动人口已达到50余万人,在这样一个人口密集,并且还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的地区,成立一所完善的、功能设备配套先进的医院,完全符合区域卫生整体规划要求,对提高该地区的医疗预防保健也有整体效益,更是该地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迫切需求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政府为民实事服务一种愿望。

4

五、拟设医疗机构的名称、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

1、拟设置医疗机构名称:桓台骨伤医院。

2、拟设置医疗机构类别为二级中医医院。

3、拟设置医疗机构地址:桓台县张北路1094号。

依据为:该选址为该地区交通主干道,交通便利,环境良好,公用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商贸发达,居民集中,十分便利群众就医,周边无幼托学校、教育机构,无食品生产经营部门。

5、拟设置医疗机构占地面积:7500平方米,医疗大楼建

筑面积6000平方米。

6、服务区域:周边居住人员、流动、外来人口以及有特殊需求的人员,服务半径30千米左右。

7、功能:桓台骨伤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住院、急救、保健、科研于一体的中医医院。具有专家诊治、中西医结合、疗效特佳,治愈率高的特点。其宗旨是一流的医疗环境、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医疗服务。

六、拟设医疗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

1、服务方式:门急诊和住院等。

2、服务时间:全日制24小时。

3、诊疗科目:

预防保健/内科/外科;普通外科专业;神经外科专业;

5 骨科专业;泌尿外科专业/急诊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医学影像科;X线诊断专业;CT诊断专业;超声诊断专业;心电诊断专业/中医科……

4、床位编制80张。

七、拟设置医疗机构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

1、 组织结构架构图:

实行院长负责制,采用直线职能式组织架构,共85人,其中医务人员71人。

1)设院长1人,副院长3人,直线领导管理各临床、医技科室,并设医院办公室、医务科、院感科、总务科等职能部门。

2)全院配临床医师31人,临床护士29人,主管中药师1人,药剂师4人,康复技师2人,影像医师1人,影像技师1人,主管检验师1人,检验师1人。 3)另配医疗管理人员3人,其他工勤人员11人。

八、拟设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配备: 基本设备:

心电图机 自动洗胃机 给氧装置 呼吸机 麻醉机 电针仪 手术器械 手术床

6 酸度计 分析天平 钾钠分析仪 培养箱 电冰箱 干燥箱 分光光度计 X光机 纤维胃镜 结肠镜 妇科检查台 蒸馏水器 高压灭菌设备 中药煎药设备 电动吸引器 显微镜 心脏除颤器 离心机 各种针具 B超 无影灯 骨科牵引床 尿分析仪 紫外线杀菌灯 洗衣机 高频热疗机 中药熏蒸床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 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椅 红光治疗仪微波治疗仪 中药煎药设备

病床每床单元设备:(总设备数=每床单元设备×床位数) 床 1张, 床单 2条, 面盆1个, 床垫1.2条 枕芯2个,

痰盂1个 被子1.2条, 被套2条, 暖水瓶1个, 饮水机1台,

电话1部,

床头柜1个, 空调器1台, 枕套4个, 褥子1.2条,

病号服2套,

九、拟设医疗机构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

1、桓台骨伤医院位于淄博市桓台县城区内,其服务半径内目前只有一家二级中医医院,而其规模、床位和医疗技术均不能满足该地区居民及移动人口、多层需求的人士之要求。建立一所以一流的医疗环境、一流的医疗设备、一流的医疗质量、一流的医疗服务为宗旨的桓台骨伤医院,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符合民意的好事。

2、根据桓台骨伤医院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与服务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和影响大致可概括为: 1)填补空白,受益患者,不会形成恶性竞争; 2)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有利于按卫生区域规划形成阶梯医疗体系。

3)对改变行业垄断,消除行业不良作风有积极作用。 4)对整体提高该地区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有推波助澜作用。

十、医疗机构的污水、污物、粪便处理方案:

1、对污水的处理:

医院的污水主要有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无特殊污水(如核医学和有毒物质),故根据排水分流的原则拟设两路排水:

8 1)医疗污水采取净化处理后集中消毒(氯化消毒法),然后再进入市政污水排水系统。

2)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管理,专人严格污水排放检测制度,消除污水的无公害化,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2、对污物的处理:

医院的污物主要有医用垃圾,医用废弃物(敷科,一次性注射用品等)、粪便均含有致病微生物,病毒等,故采取分类收集、分列处理方法:

1)设置合理的收集容器,容器做到加盖、密封、易于清洗、消毒和搬运。

2)医院的生活垃圾消毒后运到环卫部门统一指定的地方集中处理。

3)一次性注射用品采用消毒,毁形的方法,按市卫生局规定集中收集。

4)粪便采用医用污水消毒净化处理方法。

十一、拟设置医疗机构的通讯、供电、下水道、消防设施

情况:

1、通讯:采用电话,床单元传呼系统相结合。医院设程控自动交换系统,各部门设内、外线数门,便于内外部沟通和方便病患者与外界联系,床单元设置对讲传呼系统,可及时沟通医患关系,做到即时满足病患者的各种需求。

2、供电:医院用电要满足医疗及设备用电,照明用电,

9 生活照明保障用电。根据医院用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原则,拟设两路供电,市政供电的方法,并建立专门的配电房。变电器的容量,电压与医院的规模、设备相匹配,并留有足够余地,完善配电及用电管理制度。

3、供水与消防:选用市政供水、供水量、水压均满足医疗、门诊生活保障和消防用水的需要,消防用水要求配备消防专用龙头。医院内各重要部位均按消防规定要求配备安全、简捷的消防器材以备急需。

十二、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金(资本):

1、资金来源:个人出资。

2、投资方式:货币资金、设备。

3、投资总额:962万元人民币。

4、注册资金:523万元人民币。

十三、医疗机构的投资预算: 投资概算:总计1603万元人民币。其中: 1)房屋自建:242万元人民币。

2)后期改造装修费用:163万元人民币。

3)土地购置税42万元人民币。 4)购置基础医疗设备593万元人民币。 5)人员及其他费用:518万元人民币。

6)流动资金:45万元人民币。

10 十

四、医疗机构五年内的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1、收入

1)门诊(急诊)收入:

以每日门诊量150人次计,每人次平均费用180元,则全年收入:837万元。 2)住院收入:

以每人住院12天,每人住院费4950元,则全年收入:1039.50万元。 3)全年收入总计: 1876.50万元。

2、支出:

1) 工资、奖金、福利支出: 518.40万元。 2)其他支出:

(水、电、交通、通讯等)561万元。

3)不可预计支出:医保定额扣除未拨回及提取坏账准备100万元。

4)药品卫生材料成本562万元。 5)全年支出总计:

工资、奖金、福利+其他支出+不可预计=1741.40万元。

3、全年效益:全年收入总计—全年支出总计=135.10万元。

4、5年效益:135.10万元×5年=675.50万元。

5、如果医院和门诊做出特色,打出品牌效应,则每年可增加效益50万元,则5年可达250万元。以后进入良性循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年递增,则3年可收回成本。

上述预测除了盈利资金再投入的因素,实际上医疗收益的绝大部份将用于购置医疗设备和进一步改善医院各种设施。我投资医院不单是求得回报,更重要的是参与中国医疗机构的改革和发展,造福于人民。

特此报告,请局领导予以审核批准为盼。

申请单位:桓台骨伤医院

2017年7月28日

12 医疗机构设置选址报告

桓台县卫计局:

本人符合申办医疗机构设置的条件,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法律的规定的要求,现已选好执业地址,选址情况报告如下: 拟设置医疗机构名称:桓台骨伤医院; 拟设置医疗机构地点:桓台县张北路1094号。

一、机构选址的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卫生法律规定的要求,符合区域卫生规划。

二、选址与所在地区的环境和公用设施情况:所在地区建筑业发达、大型生产企业较多,学校、商贸、宾馆、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基础厚实,设施配套、功能齐全,是桓台县的经济、商贸、文化中心。该地区交通便利、顺畅。人均收入逐年提高,在整个淄博市中,属上等水平,并聚集一批高收入人群。

距离本地址5公里内无中医医院,2公里内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公里内无综合医院。本院设置后可解决周围地区居民的中医预防保健及基本的诊疗服务。

三、选址与周围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布局的关系:相邻3公里内无托幼机构、中小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符合卫生要求。

四、选址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

13 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可满足开展正常诊疗工作的需要。

报告单位(签章):桓台骨伤医院报告日期:2017年7月29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第2篇

第五章 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

一、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一)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二)执行二级(医院-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三)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四)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

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一)有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

(二)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与医院的功能和任务一致,有护理单元护士的配置原则,有紧急状态下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的预案。

(三)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根据收住患者特点、护理等级比例、床位使用率对护理人力资源实行弹性调配。

(四)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患者满意度并结合护理难度、技术要求等要素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评优、晋升、薪酬分配相结合,实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调动护士积极性。

(

)有护士在职培训计划、保障措施到位,并有实施记录。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改进

(一)根据分级护理的原则和要求,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质量可追溯机制。

(二)依据《护士条例》、《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等文件要求,规范护理行为,措施落实到位。

(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可选,县医院为必选)。

(四)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全面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职责,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五)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到位,患者安全措施有效,记录规范。

(六)遵照医嘱为围手术期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术前和术后护理。

(七)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治疗、用药等护理措施,及时观察、了解患者用药和治疗服务的反应。

(八)遵照医嘱为患者提供符合规范的输血治疗服务。

(九)保障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的有效使用。

(十)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和出院指导。

(十一)有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按流程提供符合规范的护理服务。

(十二)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

(十三)建立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四、护理安全管理

(一)有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组织,相关安全职责明确,有监管措施。

(二)有主动报告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信息的制度,改进措施到位。

(三)有护理不良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改进机制。

(四)有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管路滑脱、用药错误等。

(五)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

)有紧急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有培训与演练。

五、特殊护理单元质量管理与监测

(一)有手术部(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二)有消毒供应中心(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三)有新生儿室护理质量管理与监测的有关规定及措施,护理部有监测改进效果的记录。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第3篇

目录

1 分等标准 2 分等判定标准 3 护理基本标准 4 护理分等标准 5 护理现状 6 解决对策 7 评价

1 分等标准

本标准是一级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标准,也是其水平和质量的评价依据。

一、科室设置

科室设置应与一级医院的功能、任务和社区实际需要适应。

1.临床科学:应设置内科、外科 ,妇产科、急诊室。有条件的设儿科、五宫科、中医科,家庭病床科(组)等。

2.医技科室:应设置药剂室(含调配室)、化验室(检验中心有统一安排者可不要求)、放射室、手术室、处置室、供应室、病案统计室、图书室等。

3.行政科室:设置院办公室(负责医疗、护理、人事、秘书、保卫、财务、后勤工作等)。

4.预防保健(科)室:设置卫生防疫室、妇幼保健室(含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技术水平

技术建设要从实际出发,能开展社区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一般危重病人的救护服务。基本要求:

(一)医疗

1.急诊医疗:

对社区内急诊病例能24小时应诊(包括出诊)。

2.内、儿科:

正确处理常见病,并能对疑难病症进行恰当处理与转诊。

能对循环、泌尿、呼吸系统功能衰竭、急性中毒和休克及其它一般急危病人作出初诊断并进行维持生命的抢救处理。

掌握当地传染病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技术。

3.外科、妇产科:

能对外科急腹症做出临床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能开展一般上腹部手术。

能完成外科的止血、缝合、包扎、骨折固定等处理。

能完成生理产科、部分常见病病理产科的处理及剖腹产手术。

4.五官科:

能诊断治疗本科常见病及部分急症。

开展防盲、防龋、防聋工作。

5.中医科:

能辩证施治内、外、妇、儿科的常见病与部分疑难杂症。

开展针灸、按摩等。

6.护理

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护理,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做好病房管理和分级护理,正确书写五种护理表格(体温单、医嘱单、医嘱记录、护士交班、护理记录)。

7.医技科室:

能开展心电图、超声波检查。

能开展血、尿、便常规检验和部分生化检验。

(检验中心化地区,有关安排要有合同)

能开展透视、摄片、一般胃肠道造影等检查。

(二)预防保健

1.能开展计划免疫、疫情处理,对“两管五改”进行技术指导。

2.能开展围产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掌握计划生育四项技术。

3.能开展社区慢性非传染病防治、老年保健、精神卫生和社区康复医疗。

(三)教学

1.能对乡村医生、卫生员和接生员进行培训。

2.能接受卫校学生部分临床学习。

三、医院管理

1.院长应熟悉一级医院的管理,经过医院管理专业短期培训。

2.医院有长远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

3.医院职工对院领导工作满意度≥80%。

4.社区、合同单位和病人对医院满意度≥80%。

5.信息管理:

掌握人群各种传染病发病情况,建立健全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登记合格率≥95%,漏报率≤0.5%。

做好医院统计工作,配备统计人员掌握社区人口、生命、疾病(多发病、慢性病、地方病)的动态资料,及时分析和提出对策;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成各种卫生统计报表。

建立病案管理制度,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逐步按国际疾病分类(ICD)进行管理,要求门诊有病历,住院书写完整病历;按标准书写,甲级病历≥80%,杜绝丙级病历。

四、各项统计指标

1.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85%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3.门诊转诊率≤20%

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与同级医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5.单病种病死率:与同级医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6.单病种重危病人抢救成功率:与同级医院相比,在平均水平上

7.住院病人转院率≤3%

8.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85%

9.昏迷、瘫痪病人褥疮发生次数:0

10.院内感染率≤3%

11.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

12.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13.常规器械消毒菌合格率100%

14.病床使用率≥60%

15.年病床周转次数≥32次

16.平均住院日6天

17.门诊处方合格率≥98%

18.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19.住院病历书写合格率≥98%

20.甲级X光片率≥40%

21.护理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85%

22.二级以上医疗责任事故发生次数 0

23.设备利用率≥80%

24.特殊诊断设备检查阳性率≥20%(主要指B超)

25.0~7岁儿童建卡率 农村≥98% 城市≥100%

26.麻疹活疫苗接种率 农村≥90% 城市≥95%

27.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接种率 农村≥90% 城市≥95%

28.白百破疫苗接种率农村≥90% 城市≥95%

29.卡介苗接种率 农村≥90% 城市≥95%

30.四苗全程覆盖率 农村≥85% 城市≥92.5%

31.妇女病查治率 农村≥60% 城市≥90%

32.围产儿死亡率 农村≤20% 城市≤90%

33.产前检查率农村≥80% 城市≥95%

34.新法接生率≥95%

35. 产后访视率农村≥70% 城市≥80%

36.卫生技术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38.基础护理合格率≥80%

39.一级护理合格率≥80%

2 分等判定标准

医院应对其建设、管理、技术水平、工作质量、文明服务、成本效益等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地(市)医院评审委员会对医院质量按本标准进行院外评价。根据评审结果将一级医院分为甲、乙、丙三个等次。

一、一级甲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显著,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医院基本设施等结合水平,经考核达到900分及以上。

二、一级乙等医院

医院建设成绩尚好,其科室设置、人员配备、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工作质量和医院基本设施等综合水平经考核检查达750-899分。

三、一级丙等医院

医院建设有一定成绩,基本标准考核合格,但与分等标准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经综合考核检查在749分以下(含749分)。丙等医院应有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和发展规划。

3 护理基本标准

一、护理管理体系

(一)组织领导根据卫生部(86)号卫医字第20号《关于加强护理工作领导理顺管理体制的意见》的要求,必须建立健全与一级医院功能、任务、规模相适应的护理管理体系。

1、医院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总护士长或护士长负责制。

2、医院实行总护士长、护士长二级管理或护士长一级管理,并保证其行使职权。

3、总护士长由院长聘任,护士长由总护士长提名院长聘任。

4、总护士长应具有一级医院护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具有护师以上技术职称,应选拔熟悉护理理论及技术,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德才兼备的护士长担任。

5、护士长应选拔具有一定的临床护理经验和熟练掌握护理技术,有管理能力的护师或高年资护士担任。

(二)人员编制各级护理人员结构应符合以下比例:

1、全院护理人员应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8%;医师(士)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1。

2、护师以上占护理人员总数≥10%;护理员占护理人员总数≤33%。

3、未经中等以上护理专业毕业人员从事护士工作,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经卫生主管部门考试、考核合格批准后方可上岗。

二、规章制度

(一)贯彻执行,1982年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民职责有关护理工作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认真制定和严格执行以下制度:

1、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责任制

2、护理工作制度

3、查对制度

4、值班、交接班制度

5、分级护理制度

6、执行医嘱制度

7、消毒隔离制度

8、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9、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0、物品、药品、器械管理制度

11、卫生宣教制度

12、饮食管理制度

13、病房管理制度

14、有条件的应包括门诊、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管理制度

(二)有相应的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执行。

三、医德医风

(一)贯彻执行《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中一级医院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要求,结合护士素质教育有具体措施。

(二)具有良好的护士素质,仪表端庄,言行规范。

(三)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态度的满意度≥80%。

四、质量管理

(一)有护理质量管理兼职人员。

(二)有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达标措施。

(三)有质量标准及质控办法,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价。

(四)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确保病人安全。

(五)有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护理单位管理 护理单位包括:病房、门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等。其管理均应达到:

(一)布局合理,清洁与污染物品严格分开放置。基本设备齐全、适用。

(二)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病房要求做到两无一有,即无自带被褥,无虱子和臭虫,手术病人有病人服。

(三)具体要求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颁发的有关标准执行。

4 护理分等标准

一、护理管理标准

(一)有护理管理目标,年计划目标达标率≥85%。

(二)有护理工作年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

(三)有护理人员培训、进修计划。年培训率≥5%。

(四)有护理人员考核制度和技术档案,年考核合格率≥85%。

(五)有护理质量考评制度,定期组织考评。

(六)定期组织护理业务学习,有条件的医院组织护理查房。

(七)有护理工作例会制度。

(八)有护理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定期分析讨论。

(九)作好护理资料的登记、统计工作。

(十)医院护理管理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二、护理技术水平

(一)护理人员三基水平平均达标≥70分。

(二)具有与一级医院医疗水平相适应的护理技术水平。

(三)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理论和护理常规。

(四)掌握常用的护理急救技术、有效的徒手心肺复苏术和急救药品及器械的使用。

(五)掌握消毒灭菌知识和消毒隔离原则及技术操作。

(六)能承担初级护理人员的临床教学,带教任务由护士以上人员担任。

(七)每年有一篇护理工作总结。

三、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一)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85%

(二)基础护理合格率≥80%

(三)一级护理合理率≥80%

(四)五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85%

(五)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六)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七)年褥疮发生次数0

(八)年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数≤1

(九)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0

(十)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5 护理现状

护理管理组织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一级医院中为二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的仅占30%,以病区护士长为主要护理管理者占70%。护理人员梯队结构不合理,主管护师居多,大多数在35岁以上,年龄偏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缺乏,门诊与住院部混为一体,由5~8名护士完成常规治疗护理,护士长轮流倒班,缺乏对护理质量的监控及追踪。

护理管理缺乏工作标准及工作流程 医院缺乏护理质量工作标准及目标,护士机械执行医嘱,业务水平差,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不能达标,仅仅只能应付打针发药及简单的治疗和护理。

护理核心制度不健全 一级医院中未建立健全查对制度的占30%,交接班制度占50%,分级护理制度占70%,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占70%,危重患者会诊制度占95%。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部分落实或未落实。

护理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明显存在 护理人员缺乏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执行查对制度不严,一个输液架上挂有多个患者的多瓶液体,70%一级医院未建立输液卡。治疗室用物杂乱、未划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未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次性注射器反复使用,增加液体污染机会。

急救物品未能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60%一级医院未配备急救车、洗胃机、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常用急救器材,抢救药品未能做到五定,并有过期失效现象。输氧装置不完备,护理人员对常用护理急救技术不熟悉等,已影响危重患者的抢救。

护理文书书写不能达标 护理文书未严格执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护理记录中不能及时、真实、客观的反映患者病情。书写时有涂改、粘贴、填写不完整、漏项等,使护理病历达不到规范要求。

6 解决对策

建立健全以分管院长负责的二级护理管理组织体系 根据医院实际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明确,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搞好梯队建设,聘用选拔有资质的年轻护士,充实到临床一线,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定期进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制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对照标准督促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流程,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及时反馈信息,并分析讨论,提出整改和奖惩意见,持续改进。

完善护理核心制度,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提高护士对核心制度的认知。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增强责任心和执行力,切实保障护理安全。

科室建立急救物品管理制度 常用监护、抢救器材备齐、完好,急救物品做到“五定”,建立账物登记本,班班交接。同时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及操作演练,了解、掌握急救物品性能及操作技术,使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加强对护士培训,增强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加强护理文书质量管理,设立质检员,定期对护理病历进行检查,督促护理人员及时准确观察病情,使护理记录及时、真实、客观、科学、完整,达到规范要求。

7 评价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第4篇

二、科室设置:

(一)

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麻醉科、传染科、预防保健科,其中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可合并建科,皮肤科可并入内科或外科,附近已有传染病医院的,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可不设传染科;

(二)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手术室、病理科、血库(可与检验科合设)、理疗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

三、人员:

(一)

每床至少配备0.88名卫生技术人员;

(二)

每床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

至少有3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

各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四、房屋:

(一)

每床建筑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二)

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平方米;

(三)

日平均每诊人次占门诊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五、设备:

(一)

基本设备:

给氧装置

呼吸机

电动吸引器

自动洗胃机

心电图机

心脏除颤器

心电监护仪

多功能抢救床

万能手术床

无影灯

麻醉机

胃镜

妇科检查床

冲洗车

万能产床

产程监护仪

婴儿保温箱

裂隙灯

牙科治疗椅

涡轮机

牙钻机

银汞搅拌机

显微镜

电冰箱

恒温箱

分析天平

X光机

离心机

钾钠氯分析仪

尿分析仪

B超

冷冻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

敷料柜

洗衣机

器械柜

紫外线灯

手套烘干上粉机

蒸馏器

高压灭菌设备

下收下送密闭车

常水、热水、净化过滤系统

冲洗工具

净物存放、消毒灭菌密闭柜

热源监测设备(恒温箱、净化台、干燥箱)

(二)

病房每床单元设备:除增加床头信号灯1台外,其他与一级综合医院相同;

1张,床垫1.2条,被子1.2条,褥子1.2条,被套2条

床单2条,枕芯2个,枕套4个,床头柜1个,暖水瓶1个

面盆2个,痰盂或痰杯1个,病员服2套;

(三)

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

六、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工作,把好发热病人第一关口。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要求,综合医疗机构均要设立发热病人专用门诊,具体设置标准如下:

一、房屋。至少设有诊室、处置治疗室、留验观察室,每室 必须独立,发热门诊与其他诊室应隔离,并设有夜间明显标志和病人通道标示。

二、人员。应有经过培训的1-2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3 名以上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

三、设备。

(一)基本设备。适量诊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 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手消毒设施,墙上贴有洗手流程示意图等。有条件的应配置心电图机。

(二)通信设施。工作间应有电话与外面联系。

四、隔离消毒措施。

(一)工作人员着装。医护人员着2层隔离衣(外层为一次

性),戴隔离帽、医用外科口罩及N95口罩、防护眼镜、胶皮手套或一次性手套,穿工作鞋,套一次性鞋套。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详见附件。

(二)污物桶内置一次性双层医疗废物袋,按医疗废物处理要求分类运送集中处理。

(三)工作环境内消毒包括: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参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推荐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84消毒液,优氯净等。

(四)听诊器、血压计等消毒器械应进行规范消毒。

(五)保持室内通风。

(六)留验观察室床与床之间用屏风相对进行隔离。

(七)留验观察病人应谢绝亲属探视或采取保护措施后探视,

以防传染。

五、接诊要求。

(一)医院门口和门诊大厅要设立醒目的发热门诊告示,其内

容主要包括接诊范围、门诊方位、行走线路及注意事项等。

(二)导医人员负责为发热病人戴医用外科口罩并代为其挂号后引入发热门诊就诊。

(三)不能明确诊断者,留验观察,积极治疗。

(四)若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病和疑似病人者,应迅速按规定报告疫情,及时定点规范隔离治疗。

六、规章制度。

(一)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准拒收。

(三)发热门诊实行领导负责制。

(四)作好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工作。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L、穿戴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 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

步骤2:戴帽子,戴帽子时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3:穿防护服。

步骤4:戴上防护眼镜,注意双手不接触面部。 步骤5:穿上鞋套或胶鞋。

步骤6: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2、脱掉防护用品顺序

步骤1:摘下防护镜,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2: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3:摘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橡胶手套放入消毒液中。

步骤4: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下,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

步骤5:脱下鞋套或胶鞋,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

二级中医医院设置标准范文第6篇

4.1 重点专科建设 4.1.1 重点专科设置

1.重点专科科室设置(脑病科、肾病科、疼痛科) 2.医院基本情况统计表(专科) 3.重点专科申批材料

脑病科(省级重点专科,建设中)

(1)XX省中医管理局 XX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3年度全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考核工作的通知》

附件1:2013年度全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考核细则

附件2:全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专科服务能力报表

(2)XX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补充申报XX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的通知》 (3)XX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名单(县级中医医院,拟定)

(4)附件3:XX省公立中医医院“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表(脑病科申报表) 肾病科、疼痛科

(1)XXX市卫生局《关于对XXX市第一医院等17家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审核情况的通报》

(2)XXX市卫生局《关于命名市级中医专科治疗中心的通知》

(3)XXX市上卫生局《关于对XX区中医市级重点专科复审结论的通知》 4.1.2 床位编制

重点专科床位编制表 4.1.3 设备配置

1.重点专科必配设备配置表 2.重点专科医疗设备登记本 3.设备操作规范 4.设备使用登记本 5.维修保养登记 6.发票 4.1.4 人员配置

1.重点专科人员花名册

2.脑病科专科带头人——XXX资质证书(复印件) XXX市名中医证书(复印件)

XXX市中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证书(复印件)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XX中医院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 其他荣誉证书、论文证书等

3.肾病科专科带头人XXX资质证书(复印件) 4.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XXX 4.1.5 中医诊疗水平

运行病历(10份)

医院工作月报表(2013年) 4.1.6 中医治疗率(上年度)

见:医院工作月报表(2013年) 4.1.7 专科服务量(前3年)

门诊月统计表(20

11、20

12、2013年)

4.2 重点专科建设发展 4.2.1 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重点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4.2.2 制定专科工作计划 4.2.3 制定具体措施

内科、脑病科工作计划(2011-2014年) 内科、脑病科工作总结(2011-2013年)

脑病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2011-2014年) 肾病科工作计划(2011-2014年) 肾病科工作总结(2011-2013年) 疼痛科工作计划(2011-2014年) 疼痛科工作总结(2011-2013年) 4.2.4 确定优势病种

重点专科优势病种月统计表(2014年)

4.3 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4.3.1 制定优势病种和常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4.3.4 诊疗方案的实施和临床疗效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1-2013) 脑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2011-2013)

肾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1-2013) 肾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2011-2013)

疼痛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2011-2013) 疼痛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分析总结评估、优化方案(2011-2013)

4.3.2 访谈

★4.3.3 病历执行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运行病历3份 4.4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

4.4.1 开展名老中医学术经难继承工作

XXX市中医名医协会《关于评定“中医名医”的通知》

附:XXX市上科学技术协会、XXX市卫生局、XXX市人事局《关于评定“中医名医”的通知》 XXX市名中医工作室实施方案

XXX市名中医工作室申请书(XXX、XXX)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计划和措施 中医药师承教育继承人绩效考核表

学术继承人资质证书(复印件)——XXX、XXX、XXX

师带徒,文件、合同、拜师照片 4.4.2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

XXX主任医师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总结——XXX、XXX 中风脑病专科之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总结 论文: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68例(《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XX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促红生血汤剂”(自拟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贫血的临床研究——XXX(第三完成人)

论文:促红生血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52例(中国医学论坛2008年5月第6卷第5期)

跟师原始笔记

4.4.3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应用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应用典型病历(2份)

4.5 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 4.5.1 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

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操作规范(脑病科) 4.5.3 专科中药制剂研究

上一篇:二年级上数学教学总结范文下一篇:儿科门诊医师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