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狼来了读后感范文

2023-10-15

龙应台狼来了读后感范文第1篇

——龙应台的《目送》

在读龙《目送》之前,非常惭愧我并在不知道龙应台是何许人氏,起初认为这应该是男作者才能驾驭得起这么霸气的名字,又或者这仅仅就是一个笔名,犹如鲁迅先生。直到大学毕业前夕友人将这本书送予我时,翻开扉页的那一刹那,我才知道,这本书注定将和她的作者一样,是一个平凡的存在。

之后又陆续读了她的《野火集》,惊叹于那疾风卷沙般的文风,女子笔下如此爽利果敢,岂止是难得!这般豪气犹如百年前夜里挑灯看剑的剑湖女侠,她们心里怀着同样深刻的情感——“无可救药的爱着这片我痛恨的土地”!那时的她正当而立之年。龙应台不惑之年的《百年思索》,有着深刻的理性反思,笔下仍这般冷峻理智,她脸上的线条已变得柔和,不似二十年前那么硬朗,但仍旧闪耀着她所独有的那份理智的光辉。而今的她,已知天命。一本《目送》拿在手里,百转的惆怅,让人知道,大漠的狂风已吹入林间,在枝桠间穿行,与溪水低吟,与草叶倾诉。

这本书,是龙应台几年来散文作品的集结。其中少了政治论述,多了人生感悟;少了剑拔弩张的火药味,多了丝恬淡深沉的哀伤。书中写母亲的老去,写父亲的诀别,写孩子 1

的疏离,写人生的困惑,写经历失败的颓废,写成功过后的淡漠,写身处闹市的孤独,写面对生死的迷惑,读着读着,赫然发现那支犀利如匕首的笔,竟然也能有如此温婉忧伤,惹人落泪的笔触。那支能够在华语文坛掀起龙卷风暴的笔,也可以如此平静而冷彻,看着她的那些对自己生活点滴的描写,渐渐恍然大悟自己的短暂人生。龙应台是那个气势磅礴的龙卷风没错,可她也是个真实世界的人,是父母的女儿,儿子的母亲,看着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她也有一个母亲的酸楚,面对生她养她父母的衰老与逝去,她也有为人儿女的悲恸。或许随着年龄一年一年的增长,人越来越怕生命的老去,情感也越来越多愁善感了。当看完这本书,潸然泪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本书,读过以后又多了一种更深的体会,在龙应台柔情的一面里,还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深沉的,沧桑的,茫然不知所之的,很彷徨,很沉重;另一种是比较平和的,比较看得开,甚至比较欢快、比较享受的。前一种,是写到父母的;后一种,是写同辈、儿子、自己的事的。看《目送》,这两种感觉很分明。看《如果》到《散步》,一连六篇,一路压得心头快喘不过起来,很沉,很重,对父母的感情就像一座大山,在心头,是无法轻易承担的。接下来的一篇是《为谁》,顿感轻松,写自己与儿子,虽然涉及的还是为人父母,文字却活泼了许多。甚至插图都不一样,前面的插图是泼墨

残荷,是空洞原野,是荒凉窗景,后面配的则是母子相娱。龙应台常说她是逃民,是一个无根的人,不系之舟。这种漂泊的流离感、不安全感时刻流淌在她的血管里,如影随形。然而无根之人,最在意的、最放不下的、最流连忘返的,就是这种她时刻在企求、在挽留的记忆,与童年、成长、父母相关的记忆。对她来说,记忆,是比将来让人害怕得多的东西,尤其是与她试图挽留住的童年、成长、父母相关的记忆。这些童年、成长都是与父母相关的,而父母已经逐渐远去了,虽然母亲还在,也已经看得到另一端的情景了,已经定格,只能往回看,无法更改,无法重来,只能在心里默默念着。而与儿子、与朋友,还有那么长的路,可以慢慢来,慢慢玩。两种感情,一种是过去了,一种还在继续。孩子还会长大,而母亲只会更老,写的感情怎么能一样呢。

家,在变,从前是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后来是有孩子的地方就是家。目送,也在变,先是目送父母,父母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然后是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狼来了读后感范文第2篇

爱有多种,怜爱、母爱、父爱、友爱、情爱,性爱,宠爱等等。对一个流浪街头的残疾人感到同情,这是怜爱;当你来到这个世界,母亲给你喝母乳,这是母爱之赐;你的父亲为了支撑家庭,奔波生计,这叫做父爱;你的邻居、同学、朋友在不知不觉中给予你关怀,这就是友爱;当你长大成人,心有所属,这是情爱;当你钟意于某只小猫小狗,迁就地对它进行无微不至地爱护,这就是宠爱……世间有各种爱,却用不同方式表达,所以也要用不同的方式对爱进行思索。

爱是向善的,所以爱充斥了这个世界,爱统治世界,爱也叫人向善,是使人坚强,使大地上有了温暖与关怀的支柱,所以一切事物中,唯有爱最高。我们不希望在我们眼里的社会总是财权为先,争夺不息;我们不希望在我们生活的人际之间,人人都狡诈圆滑,人人都厚颜无耻;我们更不希望,人人都想着别人会失败,而自己在一边偷兴。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息,生活中偶尔的一点小小磨擦,我们如果能够不在意,那么,人生就能潇洒一点,日子就能恬静一些。只要这是一个平等的世界,这里就有人世的悲哀欢喜;只要你生活在群体之中,那么,你就能体会人与人的自私,但是不要总用人情薄弱的心态去看世界,不要总以满不在乎的心理去过日子。人类的存在,就有狭隘的心灵存在,自私便永远存在,如果是一个母亲对他的子女,自私就成了母爱,一个丈夫对他的妻子,自私就成了专一,只要自私不去刻意给他人造成一种伤害,那么自私也未尝不能称为是一种可爱呢?

其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最讨厌不过的,是用虚伪讨伐他人,用高尚遮掩自己,我们聚集在一起,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拥有同一片大地,彼此间应该互相敞开心扉,少一点隔阂,多一点友谊,只有那样,情爱才会纯净,生活才会更甜蜜,心底也会更踏实。

上一篇:旅游推介会上的致辞范文下一篇:英国史简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