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

2024-04-28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传统模式已不能满足疫情带来的多样化需求,高校亟须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模式,积极应对就业形势新变化、就业工作新挑战。本文详细梳理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剖析了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内涵与要求,从就业管理、就业画像、就业指导、就业帮扶四个方面提出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路径,以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疫情防控;精准就业;“云招聘”;就业帮扶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毕业生供给规模大幅增加,部分行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下滑明显,使得毕业生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挑战。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但接连不断的聚集性疫情及境外疫情的严峻形势,仍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持续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受疫情影响。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基本内涵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已从最先的应急状态进入了常态化阶段。所谓疫情防控常态化,主要包含三层内涵。第一层,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持久战,新冠病毒可能会与人类长久相处,且由于病毒的复杂性和防控措施的不平衡性,很可能出现多个疫情高峰。第二层,疫情防控常态化是保障国内社会运转的大前提,没有落实到位、持之以恒的疫情防控措施,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因此,需以更有力的措施、更科学的手段,做到抓防控和抓复产“两手硬”。第三层,疫情防控常态化是由“战时状态”转向“平战结合”的新阶段,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的严峻形势下,国内卓有成效的防控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全社会以“谨慎之心”保持定力、慎终如始,把防控措施与日常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把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到底。

2016年,精准就业工作理念首次提出,此后有关精准就业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包括优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人岗精准对接服务、健全精准信息服务机制、强化重点群体精准帮扶等具体措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就业市场波动明显,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不确定性问题凸显。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研判就业整体形势,关注就业环境变化,调整就业目标定位,掌握毕业生信息,细化就业服务类别,做好就业困难帮扶,是高校做好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的重点工作。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环境分析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面临的挑战

1.社会转型、国际竞争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等问题仍然突出。更充分以及更高质量的就业,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必然要求。受全球疫情冲击,中小微及民营企业发展困难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机会减少。

2.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带来了就业领域的新变化。现阶段,国内高等教育正式进入普及化发展新阶段,逐年增长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给就业领域带来了诸多新变化。不同行业间的就业景气与就业市场行业结构矛盾明显;经济欠发达区域受招聘需求人数减少和求职申请人数增加的影响,受到的冲击较大;薪酬待遇优厚、科技含量较高、发展空间较好的新经济行业吸引力更大,期望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增大。

3.高校毕业生面临更多就业挑战。毕业生求职途径发生改变,“云招聘”“云求职”成为企业招聘、毕业生求职的新途径。就业形势的复杂性、招聘方式的转变使得就业焦虑情绪不可避免地在高校毕业生中蔓延。社会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云招聘”也对毕业生的信息筛查能力、评判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非接触情况下展现自己、谋得理想职位,是毕业生们需要认真应对的问题。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面临的机遇

1.国家、地方政府重视和支持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扩大基层就业、扶持新就业形态等,一系列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政策陆续推出,各地以及各高校坚决贯彻落实,同时,各级各层面加强领导和组织保障,政策性就业岗位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拓宽,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新就业形态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就业新领域。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以互联网平台为劳动力资源组织者,将劳动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联系的新就业形态应运而生。

3.“云求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再提升。为应对疫情影响,创新就业指导服务,“云就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为就业指导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提供智能化、信息化“云管理”服务;“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提供在线就业“云指导”服务;“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网站提供24×7、無障碍、不间断“云招聘”服务;“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提供无接触、安全、便捷“云签约”服务。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的路径探索

(一)精准就业管理,加强领导,规范就业工作机制

高校应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提前谋划部署,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流程指导方面进一步强化,构建全员化参与、全程化指导、信息化处理的就业工作体系,建立“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五级就业网格。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高校应及早研究制订就业工作方案,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学科建构、调整培养计划。同时,高校应根据毕业生人数按一定比例配备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水平强、服务能力好的专职就业服务队伍,全过程指导、全方位开展精准就业管理与服务。

(二)精准就业画像,把握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呈现“三高”特点。一是较高的升学率,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推动了毕业生升学深造人数的逐年攀升;二是较高的“二战率”,在升学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存在部分学生升学失败,导致“二战”比例逐年上升;三是较高的企事业单位就业意向率,毕业生在选择意向岗位时,编制岗位更受青睐。

高校应以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前提,准确把握毕业生毕业去向,从实际出发,将就业指导贯穿学生教育管理的始终,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入学到毕业进行系统化、分层次的“阶梯式”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课程。

(三)精准就业指导,整合资源,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应认真开展国情社情教育,做好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分析与研判,鼓励学生将个人理想、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相结合。高校应抓住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的契机,精准把握整体市场就业趋势,充分研判就业市场形势,利用好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为支持毕業生在新就业形态领域就业做好基础工作。此外,高校还可通过就业市场开拓、校园宣讲会等方式主动与各类企业取得联系,与就业单位建立良好关系;活用校友资源,发挥校友联动作用,邀请优秀校友所在企业单位返校招聘,为毕业生谋求更多就业岗位。

善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高校应及时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网络新媒体阵地,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就业信息平台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加快建设“互联网+就业”智慧平台,利用好平台资源开展求职活动,搭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丰富和完善线上业务办理相关功能,让企业和毕业生获得多元化、菜单式的选择。

(四)精准就业帮扶,关注特殊群体,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疫情防控期间,国家高度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就业政策支持,对高校提出明确要求,具体应做到:全面掌握特殊群体毕业生情况,实行分类帮扶、“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开展教育引导工作。就业困难学生分为三类:一是认知偏差型就业困难毕业生,他们往往没有明确规划,对自身缺少明确定位,对就业抱有过高期望,导致屡屡碰壁,失去信心;二是能力偏低型就业困难毕业生;三是身心障碍型就业困难毕业生,他们主要是由于身体缺陷、心理障碍等造成就业困难。针对不同类型的就业困难学生群体,高校应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精准帮扶长效机制。首先,要重点加强对就业困难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其次,要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机制;最后,根据就业困难学生类型,分类别建立精准帮扶机制:一是建立学业困难帮扶机制,二是建立就业技能帮扶机制,三是建立有心理障碍学生的帮扶机制。

参考文献:

[1] 任红禧.“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什么?[J].党的生活(黑龙江),2020(5):1.

[2] 姚智新,李杏余.新媒体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重新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43-44.

[3]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2020-11-03.

[4] 秦玲,王兵.基于社会需求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1):7-8.

[5] 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EB/OL].http://www.cier.org.cn/ShowPaper.asp?ID=293,2020-04-24.

[6] 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003/t20200306_428194.html,2020-03-05.

[7] 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5/s3265/202012/t20201201_502736.html,2020-11-26.

[8] 李心萍.新就业形态脱颖而出[N].人民日报,2020-09-02(18).

[9] 莫继承.高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长效机制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20(5).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影响大学毕业生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1 对求职的态度和心理准备

对变化所持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会直接影响到心理承受能力的高低。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和本专业的就业前景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心理准备, 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导致无法面对现实。因此, 是否形成正确的求职态度和心理准备是影响其心理承受能力的主要心理因素。

1.2 对求职的认知因素

在认知因素中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的是对刺激的感知强度, 即主体感受性的高低。感受性越高, 即对刺激越敏感, 能承受的刺激水平就越低。影响认知的因素主要有: (1) 刺激事件的判断、理解能力。刺激事件的判断、理解能力越强, 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了解越清楚, 信心也就越强, 相应的社会承受能力也就越高。 (2) 掌握信息的程度。对刺激事件了解的信息越多, 应付事件的主动性越强, 对不利的结果的担忧程度越低, 心理承受能力就越强。 (3) 个人经验。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是否有过“紧张刺激”的经历或者挫折经历是影响心理承受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毕业生在个人经历中所受的挫折次数及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经历都对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起到锻炼的作用。

2 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承受能力所面临的问题

(1) 焦虑急躁。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不安、忧虑及某些心理反应。就业对毕业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 理想的职业并非唾手可得, 需要自己做出合理定位, 不懈努力: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也不是一锤定音, 往往需要经过多方面的了解与考察。许多毕业生在苦苦等待中, 形成了焦虑的就业心理。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 不能处理, 不能驾驭某种不可知情境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 (2) 盲目从众。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 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 独立性不强, 容易接受暗示, 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 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 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 很少从实际出发, 认真地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 (3) 失衡心理。这类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不足, 或因自身社会背景缺乏, 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 导致部分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 怨天尤人, 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大学毕业生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偏颇看法, 过激者甚至出现问题行为。 (4) 自卑失望。自卑是一种缺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一些大学生过低地估价了自己, 在求职择业中, 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心, 缺乏勇气, 不敢竞争。这种现象多见于自我意识发展不健全以及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 在贫困生、女生中也有出现。在屡遭挫折之后, 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胆小、畏缩、面试中不敢表现自己,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过度自卑, 会使学生产生精神不振、消极、沮丧、失望、脆弱等心理现象。 (5) 嫉妒攀比。攀比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不量力而行, 与他人攀比的心理, 表现为主观性很强的不切实际的自我欣赏, 理想成分居多的求职期望过高, 容易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 相互攀比。在求职过程中受环境、机遇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于同等资历的求职者来说, 求职结果也会产生落差, 反映到自身就会生成一定的嫉妒心理。

3 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承受能力的对策

3.1 提高就业的认知程度

学校在就业指导上要进行一系列的就职讲座, 实施就职模拟考试、面试;提供就业信息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就业的思想准备及具体做法的指导。同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收集就业信息, 首先需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弄清楚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求职前必须从宏观上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 从微观上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就业的基本情况。

3.2 调整就业心态

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 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 因为职业的选择不仅是谋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也是体现其社会价值的手段。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只有做出正确的选择, 才能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积极开拓自己的事业, 为国家做出贡献, 最终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大学生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和对未来的预见性, 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既有对自己的正确评价, 也有对社会长远发展的认识与判断, 进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 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做好全面的准备, 积极增进职业适应, 形成开放的大职业观。

3.3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竞争, 正确对待挫折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为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竞争机会, 大学生应树立竞争意识, 珍惜竞争机遇, 积极参与竞争, 在竞争中找到能充分发挥才华的岗位, 并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竞争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 大学生要不断充实知识、培养能力、增强素质, 提高参与社会竞争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参与竞争难免会遇到挫折, 要对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 把挫折看成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提高心理素质的一场考验: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 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择业目标, 鼓足勇气, 争取新的机会。

3.4 消除不合理的心理压力来源

对于盲目夸大就业严峻形势, 导致消极情绪的传染应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就业是对自身利益关系密切的大事, 在择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 不能因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盲目消极悲观。更不能主观地扩大就业难度。总之, 学校相关人员不但要做好引导工作, 毕业生更应该积极排除不良情绪以足够的理性来面对择业和就业。

摘要:本文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概念谈起, 分析了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因素, 并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就业,对策

参考文献

[1] 孙智凭, 初凤林, 柳建营.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2] 陈核来.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指南[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3.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1盐城市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俗话说“本科生就业不如高职生, 高职生就业不如中职生”。据统计, 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75%作用徘徊 ,而中等职业学校 (含职高、中专、技校 )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早已突破95%[1]。盐城市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是:73.23%的毕业生就业于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10.4%的毕业生合法从事个体经营;16.37%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深造。同时, 中职生的高就业率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低,只占了总就业率的30%,有接近六成比例的中职毕业生面临着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就业问题。而是职校毕业生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15%,大多数毕业生目前与用人单位均为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三是就业无保障,稳定性差,很多毕业生跳槽频繁,对就业单位的忠诚度较差。

2中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需求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已经意识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 已经做好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准备,主要从今后发展和工作稳定程度思考。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认为只有提高综合能力,强化专业技能,才能在人才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当然,大部分学生仍然热衷于大中型企业,不愿意从事劳动强度大的一线服务工作,从而妨碍了他们就业的成功。从调查来看,中职生要克服以下几点心理误区: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被动性心理、就业自卑心理、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意识不足、怕苦畏难心理以及欠缺创业意识。

当前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新的阶段,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而这些技术工人50%以上都是中职毕业生。调查显示,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欢迎程度高于大专院校学生,因为他们更加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2]。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未来5年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将增加5倍。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和人才市场双选过程中反馈的信息,用人单位更加青睐具备综合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感强、工作踏实、对企业忠 诚度高、有创新精神、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技术能力高等素质的中职毕业生。

3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因素

(1)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导向。学校作为学生形成就业思想的第一乐园,应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学校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积极适应社会需要, 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突出职业教学的特色。

(2)中职毕业生的自身素质。中职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最主要原因是中职生拥有一技之长。在就业方面,中职生有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好等优势,但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是刻不容缓的。

(3)社会技术行业的需要。随着第二 、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社会各个行业需要有技术的中专生、技校生。尽管企业需要高素质人才,但是也同样需要高级技工人才,因为在金字塔尖毕竟是少数,更多的需要金字塔下面的人[3]。

4增加中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1)加大国家政策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增加就业渠道,能够解决社会就业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为中职生创业消除障碍,如银行贷款优惠、工商办证方便、税务税收减免、城管宽松环境等政策和措施。加强对中职生就业和再就业的培训, 只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

(2)中职生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很多中职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对待遇期望值过高;缺乏诚实,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对综合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在就业是应该树立以下几点意识: 1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 2打破体制局限,树立广泛就业的开拓意识;3强化技能训练,树立竞争上岗的意识;4学习求职技巧,树立自我推销的公关意识;5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奉献意识;6提高综合素质,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7保持浓厚的创业意识

(3)各个中职院校注重人才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的大学,它有自己鲜明的教学特色。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应该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的学习力度,给学生灌输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4]。

5结语

就业教育、就业工作指导是每个中等职业学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对盐城市总等职业学校就业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在充分了解中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方的需求以及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因素的基础上, 对增强毕业生竞争力提出指导性建议。从而能为盐城职校进行专业设置提供依据,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与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的信息, 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为盐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各个职业学校面临着“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发展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企事业用人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化的冲击,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员和失业再就业人员产生。与之相比较,就业岗位的增加却相对不足,因此就业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本文立足于盐城市中职学校,通过对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个层面的调查和了解,分析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社会需求调查。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介绍了职业指导的含义和意义,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存在以下问题:师资队伍基础过于薄弱,对就业指导定位存在偏差,职称评审等制度保障发展方向不清晰。对此,文章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职化”的路径: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职业化,最后推动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职化”。

[关键词]就业指导 师资 专职化

[作者简介]赵劲(1982- ),男,山东费县人,大连交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和社会学理论与应用。(辽宁 大连 116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11DA02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政策的调整,我国大学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难题。为此教育部要求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而要推进就业指导由粗放型向专业化发展,就要抓住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这条主线,在师资建设方面打好基础,遵循一条从专业化到职业化,专业化、职业化互相促进的“专职化”道路。

一、就业指导的含义和意义

就业指导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政策、求职技巧以及就业程序方面的专门辅导。而广义的就业指导是基于生涯发展理论,启迪学生规划意识,使学生认识各阶段任务,从而为职业选择和个人成长打下基础。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进步,狭义的就业指导逐渐被其广义概念所代替,而且日益专业化。广泛的就业指导的开展具有如下意义:

1.适应了社会分工的要求。涂尔干认为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得,以前行政性、事务性的就业指导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在信息泛滥、思想多变的现代社会,学生在求职就业方面也面临更多的选择困惑,这时的就业指导就应该与时俱进,发展专业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实现从粗放型向专业化的过渡。

2.推动了教育理念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从2004年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跨越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相适应的,但教育理念却停留于过去精英教育时期,学科专业调整滞后,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传统,培养了许多不适应市场需求、眼高手低的理论人才,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结构性过剩。为此,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在高校与社会之间搭建桥梁,适时把握市场变化,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对接,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型。

3.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成长。大学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但现在大学生面临各种诱惑,许多人荒废了学业。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往往引起学生的排斥,而传统的教育模式使许多热衷学习的好学生也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很难做到自我成长。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开阔学生视野,从未来视角审视大学生活,从而明确发展方向,制订计划,更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优越条件,实现自我发展,不仅顺利毕业、就业,而且为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在外延扩展的形势下,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内涵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1.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但基础过于薄弱。当前我国高校大部分都建立了几十人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但人员构成仍以兼职为主。例如在大连市内高校中东北财经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交通大学三所学校有专职教师,其中只有后面两家是教师系列的专职教师,这与《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2号)(以下简称《通知》)中,设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师为专职教师的要求仍不相符。可以说,近几年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过于薄弱,仍呈现粗放型的状态。比如说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师资队伍却不够稳定;虽成立了专业教研室,但其学科性质却难以界定;虽出版了一系列教材,但内容却千篇一律;虽将教师纳入专业技术岗位,但具体政策却难以落实。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学生对专业化就业指导需求的增加,建构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专职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建构了以就业指导课程为依托的师资体系,但对就业指导定位存在偏差。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拓荒性的,我国大部分高校都从无到有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这些工作大都是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的,而就业指导课程是教育部明文要求开设的必修课程,如果离开了这些硬性规定,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又会归零。也就是说各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方面仍缺少主动性,在大连市内高校中只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在就业指导课程之外开设有个体咨询等工作。也就是说,当前许多高校仍将就业指导看作少数几个部门的事情,对就业指导的定位存在偏差,从而导致专业课教师忽视就业指导的缺位以及就业指导部门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越位。在今后发展中,各高校要提高对就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主动性,探索适合各自高校特点的就业指导体系。提高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心理教师对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制度调动各领域教师就业指导的积极性,形成就业指导教师的全员化和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这也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就业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

3.在职称评审等制度保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发展方向仍不清晰。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日益受重视,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些许困惑。首先,教育部要求开设不少于38学时的就业指导课程,但在许多高校教师都是兼职教师,只负责上课领取课时费。对于课程建设、研究等方面缺少关注和投入。其次,有些高校组建了专门的就业指导教研室,但教研室的归属比较模糊,有的归属于招生与就业处,有的归属于人文学院,有的归属于思政部,还有的归属学生处、团委等,机构设置上的混乱导致就业指导教师责权不清,也导致就业指导教师身份认同的尴尬。最后,在职称评审方面有些高校走德育系列,有些走研究系列,只有少数高校走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的标准也不统一,导致就业指导教师在关系个人发展的职称方面存在边缘化趋势。

总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在课程管理、教研室建设、职称评审等方面仍缺少统一的标准,就业指导在高校的架构存在许多模糊混乱的地方,也使就业指导教师在科研方向、职业生涯发展、归属感、荣誉感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而这也是需要决策层思考和做出统一规划的重要之处。

三、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职化”的路径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就业指导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都有所认识,而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发展,就要沿着从专业化到职业化、专业化与职业化相辅相成、最终实现“专职化”的路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首先,建立师资准入制度。为了实现就业指导由狭义向广义的发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除了需要熟悉就业环境、就业政策,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外,还需要掌握生涯规划理论、心理咨询知识以及思想教育方法等专业知识。所以选拔就业指导教师要侧重于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背景的辅导员和行政人员。随着学科的不断成熟,逐渐效仿律师、社会工作师等学科推出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只有取得了职业规划师等专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相关职业,从而加强学科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其次,对现有师资加强专业培训。目前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师资多是辅导员和行政人员,专门的教师也是从别的专业转过来的,因此要加强现有人员的专业培训。培训要采取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既了解学校各专业实际情况,又能掌握先进的就业指导理论。要及时更新培训内容,采取参与式和体验式培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能开阔学生眼界,又能解答学生实际困惑。

最后,促进就业指导学科的专业化。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序展开,但就业指导相关学科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为了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部门需要在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或者在原来专业基础上增加就业指导方向;在全国层面建立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使就业指导在专业理论、方法、伦理等方面不断完善,真正被社会所认可,被高校所接纳。

2.把握工作特点,不断推进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职业化。首先,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化。就业指导对任课教师实践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而就业指导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的成长背景使他们缺少职场体验。为了解决就业指导教师职业理论知识丰富而职业实践经验欠缺的问题,各高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借鉴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做法,安排就业指导教师到企事业单位锻炼实习。可采取与用人企业“结对子”,送就业指导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挂职,让其在真实的岗位上感受职场规则等做法,了解企业文化,熟悉招聘流程,认知岗位任职标准,进而提升职业化水平。

其次,聘请职场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基于就业指导教师的特点,除了提高在校教师的职业体验外,向社会招聘兼职教师是提高就业指导课质量,弥补师资不足的有效方式。如果直接聘任有困难或有限度,那可以定期邀请有实践经验的相关部门人员来校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进行座谈,及时、准确地将最新的HR理念和人才使用标准传递给就业指导教师,再通过他们将上述信息传递给学生。或者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丰富职场经历,提高职业化水平。

最后,推动就业指导行业的职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职业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仍数量有限,具有专业资格认证的人员更是欠缺。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也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职业化水平,需要设立全国各级职业咨询协会,扶持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推广职业规划方面的资格认证,从而提高职业规划的社会认可度,吸纳更多的人从事这一行业。

3.推动实现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职化”。首先,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管理体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就业指导课程为依托建立起来的,而就业指导课程涉及面很广,需要有效的组织架构来保证其实施。为此有高校设计了就业指导专家协会—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组—职业与发展协会的模式。其中就业指导专家协会由学校分管领导、政府就业部门人员、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学校专职教师组成,将就业指导与学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高校与市场的有效互动;就业指导教研室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统一安排对教学大纲、课程内容和科研等活动;就业指导教研室下设就业指导教研组,可按学校专业大类划分,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在学生中建立职业与发展协会等社团,开展实践教学等环节。

其次,设计充实的就业指导内容。第一,就业指导课程要更具可行性。就业指导不仅仅是求职指导,需要更加立体化的课程体系。总结诸多高校不同的做法,比较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大学,对一切充满新奇,这时可以设置专业导航类的相关课程,由各专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开设;大二阶段,学生对大学有所了解,并且在诸多方面有所困惑和思考,这时可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适时介入,唤醒学生的规划意识;大三时学生对自己的目标有了一定的判断,此时可以开设专题类的课程,如考研辅导、出国辅导、创业课程等;大四普遍进入求职阶段,实用性的求职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课程。除了课程体系的设置之外,在课程内容方面要突出本土化和实效性、实用性,在课程讲授方面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第二,积极开展个体化的就业咨询。大班授课的方式可以唤醒学生的生涯意识,在求职技巧方面对学生也有所帮助,但只有一对一的个体化咨询才能真正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个体化的咨询对于教师的咨询技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在前面提到的专业化的基础上,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在场地、流程、师资、宣传等方面做好整体设计,利用相关测试软件,为学生从生涯规划到职业决策等方面提供个体化咨询,使咨询工作成为就业指导课程的延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水平。第三,提高相关校园活动的专业性。当前许多高校都开设有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难以避免作秀成分,参与的学生也毕竟有限,因此应该在大型活动之外,在学生中间开展一些更具实效性的专题活动,并将活动定期化、常规化,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并适时邀请人力专家、心理老师、职业规划师等参与活动,从而使学生近距离地切身体会职业规划、求职指导对自身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为就业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保障。《通知》要求落实将就业指导专职教师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的政策。这进一步明确了就业指导教师的身份,但在具体操作环节却存在诸多困难。因为就业指导很难进行学科归类,有的学校与管理学院或法学院一起参评,这样在科研课题论文等方面就不具备优势;有的学校将就业指导教师划归到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队伍参与职称评审,又会模糊其专业性,从而承担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因此,鉴于就业指导工作的特殊性,可以在职称评审中设立单独标准,除教学科研外还要看对学生的实际指导情况,进一步可以参照会计、编辑等在本行业设立晋升体系,从而建立更符合行业特点的职业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曲晓莹.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2]白剑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5).

[3]杨光萍.武汉理工大学为就业指导工作引进专职教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4]王昕.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4(Z2).

[5](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张景勇.教育部部长: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4-08/27/content_1898054.htm,2004-08-27.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硕士作为高学历人才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他们一方面掌握着丰富系统的基础知识,而另一方面又有着较高的创新科研能力,是一个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的高智力群体。然而,目前硕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基于经济学的消费者弱偏好性,探讨硕士毕业生的“弱势群体”地位,并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

关键词:弱偏好公理;硕士毕业生;就业

一、硕士毕业生就业特征分析

“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对科技与人才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硕士毕业生大多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与实践能力,具有突出的创新意识,因此,在就业大军中无论是从需求角度还是从自身能力的供给方面来看,都有着比较优势,他们的就业形势从理论上来讲,应该也是非常乐观的,但是现实的状况并非如此。[1]分析认为,目前硕士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以下特征。

1.就业满意度不高。硕士毕业生中,只有少数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形势表示乐观,而大部分的学生表现出茫然,甚至含有悲观情绪。分析表明硕士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悲观情绪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自己的“出身”,是否是名牌大学,是否是热门专业,这些都成为大部分毕业生的“短板”;其次是前一两年的“考研热”与大量扩招,[2]使得大量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涌入就业市场,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再像从前那样明显。两大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研究生的就业满意度。

2.就业选择范围狭窄。目前硕士毕业生就业选择范围狭窄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就业岗位及就业地点。对于就业岗位的选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越来越多的硕士毕业生开始选择高校和科研机构,因为这些单位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工作有成就感,有发展前途,收入稳定;其次选择是大型企业,其原因在于收入高;第三的选择是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选择的考虑因素是福利待遇、工作稳定。硕士毕业生对就业地点的选择较集中,大都是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硕士学生的来源是全国的,多元化,而毕业的选择去向单一,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大中型城市,这就造成“僧多米少”的现象。

3.就业不如本科生。据2008年《网络招聘下北京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就业不如本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率差别较大,研究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本科生,二者的就业率分别是64%和73.4%。在智联招聘对多家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调查中显示,如果不是岗位对学历有必须的强制要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本科生,他们认为本科生的优势在于三点,即年龄、薪酬和稳定性。换句话说,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讲,这三点就是他们的弱势。

二、硕士毕业生就业的弱偏好性分析

硕士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表明,硕士毕业生与本科生相比,并非是“强势群体”,从经济学的弱偏好性角度出发,硕士毕业生属于“弱势群体”。

1.何谓弱偏好性。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对消费者的偏好有这样一种界定,面对两个消费束:

X=(x■,x■)   Y=(y■,y■)

可以存在三种关系:①严格偏好关系,即(x■,x■)?酆(y■,y■),其含义是消费者认为消费束X确实比Y好,在需要从两者进行选择时,消费者总是选择X消费束。②无差异关系,即(x■,x■)~(y■,y■),其含义是X与Y两个消费束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好、无差异。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消费X消费束,但如果让其选择另一个消费束Y,消费者感到同样的满足。③弱偏好关系,即(x■,x■)■(y■,y■),其含义是消费者对于两个消费束有偏好但又不在乎,认为两者至少一样,消费者对于消费束X的偏好弱甚于Y消费束[3]。

第三种关系就是本文中所引用的弱偏好性。

2.硕士毕业生是弱偏好性群体。在硕士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都是劳动力的需求者,他们对劳动力有自己的关注和偏好,非常类似于消费行为偏好理论。对于一个职位,在众多的求职者中选择哪一个,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意愿和偏好。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来应征某一职位的求职者很多,硕士毕业生是一类型的求职者,除此之外,还有数量众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哪一类求职者,这是用人单位的主观判断和偏好。在这样的背景下,硕士毕业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讲是弱偏好性群体,也就是说,用人单位认为硕士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好,比如,在素质、学历背景等方面都要略胜一筹,但是用人单位并不在乎,认为两者至少一样,因为接收硕士毕业生后,需要给他比本科毕业生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待遇,但从用人单位本身的需求上或业务需要上,本科毕业生也能胜任。此外,在年龄和稳定性上,本科生比硕士研究生又有比较优势。因此,比较而言,用人单位对于硕士毕业生的偏好弱于本科毕业生,在进行选择的时候,硕士毕业生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不是“强势群体”,相比之下,反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三、硕士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鉴于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弱偏好”地位,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使其从“弱偏好”地位变为“严格偏好”地位。此外,高等院校作为硕士毕业生培养单位对其就业市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应该做好“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对策如下。

1.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对策。①提高个人素质。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力。就业力的体现,不仅仅体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科学知识,在当今社会毕业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基本的社会知识、较强的外语能力、开放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心理等等,也都是适应新形势下市场需要的重要就业能力。对于“弱势群体”的硕士生来说,更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团队合作等综合性素质,要全面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使自己的素质严格好于本科生。②正确理解“成功”的内涵。虽然毕业生自我成才意识比较强烈,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成才的定义和自我成长的目标都不明确。毕业生认知中的成才途径非常狭窄,仅仅局限于找个好工作。对于什么是好工作,大多数学生却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成功、成才、价值都是相对而言的。硕士毕业生要摒弃狭隘的成功观、成才观、价值观,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特长,都是一种成功、成才、价值的体现。“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要更为珍贵难得。所以,硕士毕业生要开阔眼界去就业,不要“好高骛远”,不要片面追求“稳定性”,或许更能体会到一种成功和价值。③主动适应市场。硕士毕业生要主动走向市场,适应市场。硕士一入学,就要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看看人才市场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能力。用人单位认为硕士毕业生最缺乏的是实干精神、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5]。而现在的硕士毕业生只注重英语水平、计算机运用、专业知识等技能性、学术性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与运作了解不深,不能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差异。

2.高等院校的就业对策。①注重毕业生“质”的培养,“质”的培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课程结构,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要构建具有创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重视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重在实践,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创业意志、培养创业能力,得到创业技能训练。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大中型企业,参与小企业的设计,同时学校也可尝试建立一些小型企业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得到创业教育的体验,通过体验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其次,在教学模式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让师生共同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走向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通过探索,使知识结构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②就业指导势在必行,学校应该围绕硕士研究生就业实施多项措施,进行适时的指导,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就业指导重点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要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教育毕业研究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要让硕士研究生看到职业的冷热是相对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长期和短期之分,克服只顾眼前利益而放弃专业特长的弊病,自觉地选择到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发挥专业特长的地区和部门工作。同时要引导毕业研究生认识到大城市、开放地区的物质待遇虽说不错,但人才过于密集,更容易埋没人才。而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则较容易脱颖而出。

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需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作用。对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毕业硕士生来说,要正确把握就业方向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仅仅依靠硕士毕业生个人的判断很难选择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理想职业。这就要求我们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帮助他们正确分析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要求,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客观条件,做出明智选择。

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要紧跟社会形势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对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谢中清.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69-70.

[2]邢志杰.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分析[J].北大教育经济研究,2003,1(1):15-17.

毕业生就业压力社会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新冠疫情的到来,更是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增加了难度。高校辅导员进行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机制,改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状。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新冠疫情

据国家人社部门统计,新一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1]。面对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冠疫情的爆发无疑使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雪上加霜。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4.4%。然而就业岗位却没有随之增加,最近几年每到毕业季,几乎都被大家称为最难就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多措并举减小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良影响,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对加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从公共卫生领域延伸至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领域的重大社会危机。根据相关学者的测算,2020年度我国第二三产业及其总供给增长率将会出现不同程度下行,特别是第三产业,2020年全年经济总供给率预计将会持续下行。部分行业的不景气和众多中小企业面临的破产危机直接导致了就业岗位的供给不足,在供给侧方面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基础性、源头性的消极就业影响,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呈现缩小趋势[2].

毕业生的求职过程需要经历备考、投简历、笔试、面试,到和用人单位拟定就业协议,这个流程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更加困难重重。在智联招聘发布的春季求职竞争周报显示,约有57% 的用人单位准备延迟复工,23% 的用人单位处于观望状态,仅有不到 20%的用人单位准备复工。由于疫情后发展状况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线下招聘会被迫取消,2021年的春季招聘时间普遍延后,疫情期间高校毕生获取就业信息、投递简历、求职面试基本依靠互联网进行线上操作[3]。不少用人单位出于安全性、公平性的考慮,一再延后笔试和面试时间,在给毕业生带来心理上由于未知造成的紧张焦虑和不安全感的同时, 也使求职战线普遍被拉长。

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向选择一方面受学科专业特性的限制, 另一方面无形中也容易被同学科专业往届生的就业方向所引导,集中于某几个就业方向, 从而导致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窄、就业选择少、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4]. 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其它研究者的研究结论来看,可以粗略的把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挑战分为以下五类:(1)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老旧,无法以开阔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2)部分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3)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4)部分高校缺乏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专业设置不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脱节;(5)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缺乏针对性,未考虑学生特点、个性、职业规划,未发挥大数据优势。

针对以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应该做好以下几类工作以保障大学生的就业。

1.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心理疏导员

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进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容易滋生焦虑、迷惘、胆怯等心理问题。根据相关学者研究,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态度同就业预期之间呈现出极为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应该时刻关注求职学生的心理状态、积极引导毕业生科学认识疫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就业规划。具体来说,毕业班辅导员应当深入学生生活,敏锐捕捉学生的不良情绪,精准洞悉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关怀工作,把解决毕业生思想问题与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辩证看待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及时将中央、地方发布的利好政策传达给学生, 并鼓励毕业生树立乐观积极的求职心态,冷静、客观地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实现高效、高水平就业。

2.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观念引导者

将就业创业教育贯穿学生整个培养过程。高校辅导员应该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制订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加强职业道德和契约精神教育

3.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精准服务者

广泛实施就业服务“云”模式。高校辅导员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建设,在生涯规划、求职定位、招聘信息筛选、面试指导以及就业手续网上办理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在线辅导,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应当加强职业培训素养,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岗前培训,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争取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社会保险补贴,鼓励毕业生投身新业态、从事新经济。

帮助落实好学生就业后续工作。对延迟离校本地应届毕业生 , 相应延长报到接收、档案转递、落户办理时限。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可将户口、档案在学校保留 2 年或转入生源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并办理实名登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一定数额社会保险补贴。

对从事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政策帮扶,如审批手续、工商登记、融资、提供创业担保、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符合申请条件的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创办企业的,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地方政府投资开发的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酌情安排一定比例场地,免费向高校毕业生提供。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较以往更为严峻。国家针对疫情期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多方增加就业岗位、精准提供就业服务。高校及辅导员多措并举,丰富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便利求职途径,进行精细化、个性化的指导。相信在国家、高校、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疫情期间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能够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参考文献

[1] 吴建平.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N].人民日报, 2019-03-01.

[2]楚河.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升学机会、开展精准指导服务教育部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05):4-5.

[3] 彭正霞,陆根书,李丽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4]肖敏.利用大数据平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3):247-248.

上一篇:建筑行业施工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