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

2023-09-23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当前,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我们从中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正遭遇“遗忘危机”,如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个人利益第一等等。这些思想在青少年中也有所反映,如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我为中心、崇洋媚外、缺乏团结的意识、自私自利、弄虚作假、纪律涣散、好逸恶劳、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

面对以上情况,国家教育部门也专门出台了中学教育的《德育大纲》,规定在中学阶段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有计划、有规律的开展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宝贵道德、精神内容。尤其是新课改这几年来明显发现在新高考中道德、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及考察明显增多。作为一名中学历史学科的科任教师从新高考的现实及现当代教育的目的出发都深感身上承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适时加强中学生道德、精神教育的义务。

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渐渐的发觉历史教材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苦难的中国人民为摆脱国家的困境、改变贫苦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对于纠正中学生道德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精神修养有极大的帮助。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及做法整理如下:

(一)、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体包含:

(1)、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进取创新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团结互助与和舟共济。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6)、“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7)、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勇于胜利。

(9)、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10)、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畏难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奉献、敢于胜利。

(11)、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二)、充分发挥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利用民族精神进行学生德育精神教育的积极尝试

1、及时有效的利用好历史课堂。及时的利用好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学习到具体的民族精神内涵时适时的让学生们对照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予以及时的反省和总结,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予以尝试和积极的实践。比如在学习到“五四运动”这一节时,本人先通过课件的形式简要阐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运动的爆发、提出的口号、运动的进程、运动的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地位,其次请学生根据教材例举能表现广大爱国学生和无产阶级爱国精神的事件,再次通过运动的了解和事例的列举概括“五四运动”中所呈现的民族精神,最后找两个在学业和生活上表现的较好及较差的学生就“五四运动”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当今的学习生活。

2、积极利用班会课的课堂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进行德育教育极佳平台,也是升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借助每周班会课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有利于系统进行民族精神与学生德育的融合。

3、加强作为历史老师及班主任老师的民族精神素养。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受他们身边的老师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就民族精神的发扬上历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人身影响显得更加明显。因此作为近代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者的历史老师和德育工作主要教育者班主任老师在加强民族精神素养方面体现的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树立良好的榜样。

4、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创办系列的民族精神板报。就一个班级而言黑板报是一块重要思想宣扬阵地,因此在发扬近代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努力上就得好好的利用这样一个舆论平台。具体工作上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近代民族精神中的诸多具体精神做系统的阐述和宣扬,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深刻的体会、内化,同时也可以在班级造就良好精神氛围。

当然方式是多样的,上面这几种也只是本人在这几年的工作学习中的一点心得总结,也算是一点自我的思考,出于自身的责任及对现代中学生在精神道德上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从尝试实践的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的思考和总结。

不容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中呈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对中学生的道德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作为德育工作责任者的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精神道德素养,不断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精神的鼓励者、引导者,让民族精神得到真正的弘扬。中学生是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他们的精神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继承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为祖国的未来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一系列技术和思想制度等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播和继承。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主要成果包括整理推广,发掘了一大批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并且通过宣传教育竞赛等多种现代化模式让民族传统体育焕发了新的色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动作的改变和戏剧的改良也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公众之间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但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还存在着一些如传统土壤受到侵蚀、传承受到限制、模式创新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本篇文章将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的方法以及传承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有新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现代化传承  路径研究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各族人民历经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形成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代表着我国民族的体格精神、生命理念、价值标准和情感方式,也是一张张独特的名片,展示出中华民族的文化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达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尊敬,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应当受到重视,并且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较多,且受缺乏一定的认定标准、官方宣传力度不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很多困境,因此我们要为民族传统体育寻求新时代的发展道路。

一、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内涵

近年来,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了一定的成果。著名体育家白晋湘提出:“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体育的冲击,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着新一轮的整合创新——实现现代化转型,提升成新时代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

张选惠则提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发展也是把我国的传统体育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一个过程,也是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们的民族名片发扬出去,体现我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重要机会”。学者马增强等人则将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理解成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也是一种现代化体育的生存和存在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提出通过比赛、项目技术升级、场地共建等多种方式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比较强调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需要结合当代的科学技术,而在国家现代化进程当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创新也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不过,目前对具体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定义。

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传承模式受到挑战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的文化色彩,其起源于古老的生产劳动实践、宗教祭祀等活动。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我国传统的体育模式受到了巨大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西方的商品及其文化让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西方文化通过图书电影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慢慢的,我们的新一代开始热衷过西方节日,崇尚西方文化,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则被忽视,节日习俗更是愈发弱化。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日益淡化,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刻,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则起源于古老的祭祀或者鬼神图腾,在科学化的现代浪潮下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除此之外,师生平等、男女平等的新的社会人际规则也淘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传男不传女的观点,而过去繁琐的拜师仪式,男尊女卑的传承陋习也与现代社会习俗格格不入,所以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模式受到了挑战。

(二)传承土壤受到侵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的人口流动也在日益变化,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十分剧烈。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和相关报道显示,我国的流动人口从2020年的1.2亿已经增长到了2021年2.2亿,增加了超过80%。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和传承,主要是以农村的民众为基础,与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传统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以后,农村居民来到城市生活在城市打工,他们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家族,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一般依靠一定的组织和宗族,乡村能人异士的进城发展,宗族的逐渐瓦解和权威人物去世,也使得那些能夠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逐渐减少。

当前,我国基层党政组织聚焦于农村的脱贫和经济建设,从客观上也使民族传统体育缺乏必要的传承力量。除此之外,工业化的发展也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城市务工,接受更多的现代文化熏陶,造成文化传承的断裂,并且这种文化传承的断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延长还在不断扩大,长此以往更难使年轻人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认同感。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的是,现如今很多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与农业、牧业等生产方式密不可分,如赛马、珍珠球等。在现代化进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现代化生产当中,放弃了原有生产劳动形式,这从侧面也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土壤受到侵蚀。

(三)传承广泛性受到限制

现代体育另一个特点就是规模化和标准化。西方体育是一种标准化、规模化的形式,而就拿民族传统体育的器材的标准化来说,其多使用传统的材料进行制作,制作过程比较费时费力,且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如唐宋的石锁,多采用人工打磨而成,较为笨重,价格昂贵,而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也不利于石锁运动的推广;传统的弓箭选用特定的竹子和木材制作,不易大量生产,难以满足普及化的需求。除此之外,场地也限制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广泛传承,不同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带有明显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人们对不属于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不够了解,认可度也不高。因此,很多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只能在特定的民族地区进行,甚至只能在乡村进行传承。

三、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方法

(一)坚持文化自信

谭华教授提出,民族体育现代化进程当中的第一阶段特征是与世界体系的冲突,第二阶段的特征是共存,那么互补就成为今后民族体育和世界体育发展的显著特征。民族体育与现代体育是根植于不同土壤当中的,民族体育所蕴含的价值与中国儒家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观念相关,具有一定的娱乐性、非竞技性和养生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坚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对于今后我们抵制商业化趋势以及消费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养生和保健的功能,与现代体育相比,其活动量较小,非常适合在中老年人当中开展,是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应该看到它的优点,坚持文化自信,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承和发展。

(二)辩证看待现代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记载的文化精华。“传统”一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千百年来的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态都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当然也有着自己的改变。因此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当中,采取现代化的思维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看待传承,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但有的学者也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用西方的科学思维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传承会对其传统性造成一定的损伤,但如果不对民族长期进行现代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将会面临着消失的风险,因此我们对民族传统取得新的传承,辩证地看待,不是要将其完全融入现代化体育科学当中,而是要对民族传统体育信息进行肯定,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借助现代化的手段进行最有效地传承与创新。

(三)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

加强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要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历史发展、文化蕴含进行深入了解,探究其价值所在,并进行有针对性地改造和传承,同时要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掌握文化的话语权。虽然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国家和高校对运动场区进行了整理,但是我们的话语权还是远远不够的,龙舟被韩国申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而随着国内学术研究的进步,综合性学术研究效果的增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研究也就不能仅限于体育学,还要用历史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研究,深度挖掘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四)通过体育旅游业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传承

近年来由于体育与旅游逐渐融合,产生了一种特色的体育旅游业。各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当中也创造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展示了民族的特征和地域特征。设计恰当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项目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重要的体育旅游资源,使其成为人们健身休闲,释放压力的手段。同时,这也是将民族体育文化传播出去的良好媒介。

四、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是我国珍贵的文化宝藏,也是我们国家宣传中国人民体质品格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建设与发扬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为此,只有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新型体育项目开发和有效鼓励性保护,才能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庆军,方晓红.跨文化对话:中国传统体育国际化的障碍与超越[J].体育科学,2010,30(06):14-19+37.

[2]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01):65-67.

[3]張选惠,刘涛,郭英芝.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维度的重构[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2):11-13+36.

[4]马增强,谭华.追问体育元典——兼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5(04):8-10.

[5]尹继林,李乃琼.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困境与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1):88-93.

[6]朱家新.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7(05):73-77.

[7]张怀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创新传承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2):153-156.

[8]方涛,罗平汉“现代化”历史演进、概念体系与语义用法——以党的文献为中心的文本分析[J].党的文献,2016(01):88-92.

[9]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10]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南京师范大学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时代在发展,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幼儿教育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有所提高,然而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不明显,甚至被忽略,教育内容更多的是利用国外的教育原理和教育内容。这都不利于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幼儿教育;幼儿园;民族文化教育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现代化。幼儿教育的水平在突飞猛进。但是,幼儿教育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逐渐被国外文化所渗透,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根基文化”。我国本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教育观念和方法逐渐被现代的国外的教育内容、原理、方法所代替。许多孩子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不甚了解,对于道德礼仪也是了解不多。忽视传统文化不利于我国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浅析了幼儿园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现状、内容,并且提出一些完善方法。幼儿教育必须利用多种手段和方式,将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教育应该渗透在幼儿教育的日常点滴里。

一、目前幼儿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现状

(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主要在特定时间以纪念和庆祝方式进行科普

我们目前大部分的幼儿教育围绕五大领域展开,有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方面。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所有的活动和游戏都紧密围绕着五大领域展开并延伸。但是在日常教育和园内生活中,真正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有关的教育很少。大多数是到了传统节日时如春节、端午、中秋等等,才会对幼儿进行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浮光掠影的了解下。日常的游戏、活动、节目表演中涉及到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内容也非常有限,幼儿生活在一个鲜少有传统礼仪教育、传统道德观念教育的大环境中,很难对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产生感情,或者产生民族自豪感的意识。

(二)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单独列为一项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目前多数幼儿园将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单独列为一项课程内容,独立于幼儿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没有真正把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被渗透到幼儿每天的園内生活和游戏学习中。传统教育也缺少系统性和目标性,三分钟热度,想一出是一出。比如某段时间开展传统工艺的艺术教育,如中国结,就不管孩子的操作能力如何,疯狂开展编中国结的活动,但等到热度一过,就不了了之,幼儿们也再也接触不到这些艺术作品了。

(三)重传承,少创新

教师在开展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过程中,首先自己对于这些内容就不是很熟悉,或者一知半解,照本宣科,没有深入了解和研究,无法进行去糟粕,留精华,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时代特征加以变通。过渡依赖于外力,缺乏生命力和魅力。幼儿被动学习比较多,没有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调动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重传承,少创新使得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非常枯草无味,甚至会引起幼儿的反感。

二、渗透幼儿园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一)教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渗透在游戏和活动中

我们在小时候的游戏非常有民族特点,比如皮影戏、手影游戏、翻花绳、橡皮筋等,至今都回味无穷。这些游戏简单易学也有民族特点,同时便于幼儿互相交流沟通,是群体活动。幼儿在玩中发现进行探索、获取传统的知识、技能,养成道德礼仪的品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是通过各种玩教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如元宵节所用的花灯(兔子灯、莲花灯等),春节所用的烟花炮竹;中秋节所食用的月饼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等;清明时节所用的登高望远活动等。通过这些传统的用品和玩具,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一些节日的风俗、意义,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发展了能力。还有像七巧板、魔方、九连环等等拼搭玩具,可以帮助幼儿开动脑筋,开发思维。

在组织幼儿活动时,可以有意识地把民间游戏渗透在幼儿的活动中,如语言游戏;可以经常和幼儿玩童谣诵读、绕口令、问答游戏、猜谜语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二)重视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

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讲究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团结友爱。现在很多幼儿还是独生子女,比较任性或者自私,被家人宠爱,所以更应该重视道德规范和礼仪教育。可以在阅读欣赏中,引入符合儿童道德形成的规律的古诗和训诫内容。如《孟子》里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论语》里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崇尚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明末清初的朱柏庐在其家教名篇《朱子家训》中也曾要求子女:“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幼儿园中要着重培养幼儿的简朴生活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不骄不躁,不追求享乐的生活。

(三)尊重幼儿的接受能力,在生活中渗透传统经典

幼儿毕竟在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还是有限的,不能太过追求完美,或者以成人标准要求幼儿。可以选择一些不是特别复杂的有韵律性的传统经典诵读内容,帮助幼儿有所了解,培养他们的兴趣。如《三字经》《弟子规》。这些经典的诵读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包含了民族性的伦理道德的一些民间传说,天文地理的科学常识也孕育其中。可以说是一本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古老的的百科全书,是我国劳动人民经过常年累月的沉淀所积累的经验,内容言简意赅,句子短小,句与句之间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也充满韵律。在休息等待或者散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给幼儿们讲解《三字经》中“孟母三迁”“孟母断机”“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小故事,通过故事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懂得了很多道理,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在接触《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时,为了避免枯燥无趣,可以配上合适的旋律轻快的背景音乐,这样可以使幼儿情绪放松,提高幼儿的朗读兴趣,营造出书香氛围,帮助幼儿能潜心诵读自愿学习。

(四)尊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在探究体验中学习民间工艺

幼儿生性活泼,更加喜欢动手操作者的活动,要遵循幼儿的成长阶段性特点,选择符合幼儿学习过程,受幼儿喜欢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内容。如在平常的泥工活动中,可以模拟幼儿们是一家人共同度过中秋节,赏月。引导幼儿观察月饼的特点,回忆月饼的味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然后引导幼儿利用粘土或者橡皮泥,以“家庭”为单位,共同分工制作属于每个家庭的月饼。然后集中展示,讨论还能做出哪些更好看的更好吃的月饼。可以播放与中秋节有关的音乐,布置活动室,让幼儿们有中秋节的氛围,一边“赏月”一边吃自己制作的“月饼”。春天的时候,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风筝,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准备材料,引导幼儿制作风筝,或者和家长合作,引导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知道了平衡的概念,也体验了放风筝的乐趣。

(五)无论何种教育内容,家园共育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

家长是幼儿第一个老师,对于幼儿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与幼儿园教育配合,能起到幼儿园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证,从而增强效果。因此,幼儿园关于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应积极主动向家长普及,得到家长的配合和参与。通过日志空间,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提高家长对于我国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教育的关注和认识,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中。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 学前幼儿游戏[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方明编. 家园合作 提高幼儿素质[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3] 张芳. 在幼儿园中大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 上海托幼,2008(11).

[4] 唐淑,钟昭华. 中国学前教育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试图从回族家谱具体内容来探讨南方回族在历史上对民族文化认同的重构。指出南方回族谱牒是特定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克服认同危机而所作的积极应对的手段,是回族社会内部进行自觉文化认同重构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南方回族在宗教认同淡化前提下文化认同重构的一种转换和替代。这种历史实践隐含着南方回族发展的一个历史特点。即家族意识的构建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南方回族的民族认同。

关键词:民族认同;南方回族;谱牒;认同危机;重构

引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大人物事迹的文本,是中国历史文献的重要内容之一。回族在族源上虽然是外来的,但是由于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在语言、文化上和汉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回族的家谱可以说就是回汉文化历时性互动的结果。可惜的是,在中国,官方史书和方志对于各地回族的记载,往往不是因偏见导致了文化误读,就是语焉不详。

20世纪50年代,中国回民文化协进会就曾收集了一些回族家谱。80年代以来,随着回族研究的发展,回族历史资料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回族谱牒资料搜集、整理和出版,为回族研究不断补充了丰富史料。先后出版的有《泉州回族谱牒资料选编》《辽宁回族家谱选编》《南海甘蕉蒲氏家谱》《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陈埭丁氏族谱》《济南回族家谱选辑》等等。

整体上看,现已收集的回族谱牒资料在地理范围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即多数谱牒资料主要出自于华南、华中、西南、东南、华北、东北等地区,西北除了《广河马氏家谱》外,几乎好像是没有修订家谱的传统,虽然《中国回族大词典》中收录了《马哲利家族族谱》,说是西北马家军阀的谱系,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这个所谓的“族谱”并非是西北五马家族自己主动修立的,而是1964年8月由临夏社教工作团编写的。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一本严格的、或者说真正的家谱。虽然东北和华北也有回族谱牒,但是,仅就出版的材料来说,多数是体例简单,只有世系表,内容极为简约。远远逊于南方回族谱牒的体例完善,就内容的丰富来看就更不说了。这种地域性的差异是一个令人回味的现象,即南方回族不仅有修立族谱的传统,而且十分重视家谱修撰的连续性。这正是本文力图阐释的核心问题。

本文拟遵循阐释性研究的策略,发掘潜藏在谱牒资料中回族主体性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构建。我们认为,开掘出这种历史意识,就可展现回族民众的心史。了解了这种历史意识,或许我们可以做到白寿彝先生所说的就认识了回族人的“心”。在这一尝试中,我们也不回避将南方回族谱牒资料修撰的历史,放在更为宏大中国历史和回族历史背景中,具体探究南方回族族谱编纂中主体性认同的构建,以及该类历史实践在整个回族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意蕴及其历史地位。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两种不同的策略:实证性和阐释性研究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回族的谱牒资料在研究中就已经得到重视。金吉堂先生曾在谈“如何搜集史料”问题时,提及注意族谱资料的工作。在50年代,白寿彝和马寿千先生指出:“家谱是社会史料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史上家族制度的形态、性质,及其在社会史上的作用。”“具体到回族人的各家家谱,因为回族史的资料缺乏,可以作较多的利用,有时可以提供某些重要历史问题的线索。”可见,要使回族研究向逐步深入细致处发展,谱牒资料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既往的研究中,白寿彝、马寿千、罗香林、马昌忠、翁乾麟、马文清等先生先后在利用谱牒资料上,曾经为我们的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尝试。他们的研究主要涉及从谱牒资料中来探讨回汉民族关系、伊斯兰和儒学的关系、回族的族源问题、回族的语言问题、回族的早期历史问题、回族庭规诫训的现代价值,以及进一步结合地方回族史研究角度来强调回族谱牒资料的重要性等。这些研究显然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过,这些研究多是实证性的。这类研究中,族谱往往只是作为印证官方正史资料可靠性的佐证,且其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即家谱材料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客观历史事实的,所以,在研究中,一般不能依靠家谱来考察历史上的客观事实。然而,这在方法论上必然会忽视家谱修立者的主观性和主体性的历史意识,使谱牒资料沦为可信或不可信、可用或可不用的地位,从而也就很难深入开掘谱牒撰写本身与历史主体本身深层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也许,这正好给今天的研究留下一个深入研究的契机。德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卢克曼认为,人的这种创造和利用解释建构的活动就是一个创造“意义”的活动。“人类个体所拥有的仅仅是其自身当下的直接经验,而为了在各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为了能计划未来的行动,他必须能对这些经验加以‘解释’。而解释则是指人能利用某些抽象的概念范畴或范式把经验加以分类整理,并借助这些范畴来理解不同种类的经验之间的关系。”据此,回族谱牒资料可以被视为是历史主体(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回回)对于自己家族历史和社会关系的经验和解释。所以,如果能这么去研究它,那么很显然就会对家谱资料有一个焕然一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文本研究中,我们可能会逐渐发掘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回族人对时代性、地区性社会文化特点的认知和感受,这样就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贴近我们的研究对象。

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曾说:“社会,如同生活,包含了其自身的解释。一个人只能是学习如何得以接近它们。”当领会这种研究策略,反思既往研究的最大遗憾,即忽视了历史上回族主体性的构建和解释,也忽视了这种构建对历史主体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要对这些问题作出较为接近历史主体和事实的解释的话,解释性的研究则是应当考虑的一种策略。

在这个意义上,家谱显现的价值不是一堆死的资料,而是发生在不同地区回族民间社会的一系列文化行为和集体活动。因为从家谱修立过程来看,没有一个家谱是由个人单独封闭在阁楼的独自发明,它需要家族内长辈的集体协商和支持,需要走访远走他乡的家门子弟。在这种层面上,家谱历来就不是一个人的活动,而是一个家族的集体行为。这种在回族社会中具有广泛性的集体行为,说明民族文化自我认同的建构在回族社会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实践。

二、两种现实感:血缘和文化认同的危机

首先,令我们兴趣颇浓的是,在历史上或者今天,部分地区的回族人出于什么原因去修立家谱呢?这种谱牒资料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凸现出来,似乎意味在某些时期、某个地点的回族社会正在经历着一种特殊的历史经验。这种历史经验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促使人们呼唤血缘认同呢?

从修立时间看,南方回族谱牒主要是明清以来修立的,下延到民国年间。新中国成立后曾遭到破坏,拨乱反正后,有家族也在有意识地重新修订。很清楚,修立族谱俨然是东部和南方回族民间的一个传统,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历史偶然。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姜永兴指出,可能由于来源的多元性、宗教信仰的虔诚性以及历史上社会变迁导致了海南三亚的回族对于谱牒文化的淡漠。

要揭示修立的原因,我们不能回避南方回族的来源问题,从目前回族史的研究看,南方回族一部分可能是唐宋时期来华贸易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后裔,比如南海甘蕉的蒲氏家族;一部分是蒙元时期从中亚签发而来的各种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人,如赛典赤家族;他们在有元一代已经有“皆以中原为家”的意识了。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明清以来逐渐从北方和江南因行商和仕宦等原因逐渐南迁的。这种说法主要记录在谱牒资料中。

在中国历史上,由元入明,回族的先民经历了一系列巨大的社会文化变迁,带有汉族本位精神的政治设置,使回回人在中国政治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加之明王朝一再对非汉族的其他民族推行一种强制性的同化政策。回族先民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姓氏的汉化和定型,原有语言的衰微丧失和汉语言使用普及状况。另外,在宗教发展上,由于明代以来的海禁政策,割断了回族与境外伊斯兰教的联系,这些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陷于孤立之中。结果我们看到,东部和南方回族人历来有学习汉文化的传统,以便通过参与汉文化本位精神的政治选举制下的科举考试。这种情形应当在有明一代是最为明显的。再者,还由于战争的结束和整个国家经济的恢复发展,南方回族人口也在不断地增加。可见,在历史发展中,回族社会正在经历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

在这种社会变迁的趋势下,定居南方的回族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文化和血缘断裂的危机。这在谱牒资料中显示为两种紧迫的现实感。以下结合回族谱牒资料将不同地区回族在不同时期的现实感列举如下:

1、血缘认同的危机。鉴于南方回族先祖多是因为军事征伐、仕宦、经商、避难等原因移居南方各省的,比较集中的时段是元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动荡带来的不断迁徙,首先对血缘认同的延续产生了威胁。

在广东,有失宗遗族之患:“族中苗裔,生齿日繁,吾侪非聚族而居,或有迁徙他方,或散居远境者,虑其疏间日久,竟至竹林伯仲之间睹面不识,派系茫茫,至有失宗遗族之患。”

在广西,有相亲如途人之叹:“窃吾始祖自洪武年间来粤,历二百余年,传十数世,向有家谱流传,至今又历有百余载,生齿愈繁,居庐星散,会族之典允已未闻,尊卑之分,几无从办。……迄今又复数十年矣。族中字派失传,后辈生人任意舛安,将来无可考察,势不至为涂(途)人不止,何以谓之清本源明世系焉。”

更有甚者,还有积不相能的情形。“世尝有族属之中因睚眦之衅积不相能,而其怨毒遂不可解,甚至妄兴词讼、饮刃腹中,酿成无穷之祸。嗟乎,何其天性至于是之忍哉,盖由一人之身,分而为兄弟,又分而为兄弟之子,又递而衍为莫可纪极之支属。服属繁,则势日离,情日疏,又播迁散处,茫然不知其世次,常不得绸缪相渥洽,因而相亲如途人,故忍而至于斯极也”。

在湖南,有失落族谱之忧:“到明清交际之时,在处兵燹,失落族谱,前人班次几乎紊乱。幸有耆老传述,未至坠地,信者录之。”

与湖南回族相同的是,湖北回族也很担心族谱失传:“余等伯叔兄弟少长咸集间,深惧其世远年湮,久而失传,南北殊壤,不相亲睦,前后支派互相紊乱,甚至贤愚异品集丰寡恩之家,视同宗有若路人,噫,谱之系于家族也,重大如此,其可不急修哉?”

在四川,有同姓分为回汉二族之象:“至今丁口骏发,甲第蝉连,人户不下千余家,数代以来,东迁西移,不惟汉宗之字派不同,即回宗之字派各异,不知回汉虽殊,祖宗则一。”

在云南,有姓异宗同而全族不知的情况。“论世之谱牒,则姓同而宗异,惟咸阳王之后裔,则姓异而宗同。……凡属子孙,总为一谱,使全族共知共见。以名为姓之裔者,若纳若哈,若定若沙,若忽若马,若郑若米,若苏若撒,若闪若赛,自此生齿日繁,为世界上第一望族也”。

血缘认同危机就是数典忘祖,同姓同宗虽有共同的祖先,但在社会变迁和习俗变异的前提下,理想中固有的家族意识逐渐淡化,以至于同姓同门视为路人。

2、文化认同的危机。在经受血缘认同延续困境的同时,社会伦理和价值取向上则出现了文化认同的危机。

这首先表现为对行辈意识的淡化和紊乱的担忧。在广西,“余等虑及将来子孙日后愈蕃,居庐星散,而时殊世异,族中字号失传,至后裔虽有志纂修谱帙,而支派无从查考,后辈生人任意乖安,将长幼而不分,尊卑莫辨,势必至为途人不耻,又何以识木本水源之意耶”。

在湖北,甚至出现了混淆家门的情形。“迨三世祖俊公,自明宣德间袭调楚省,遂居江夏焉。厥后,子支蕃衍,星散传至后世。或本系同宗,因派乱而视以为非我族类;或本属疏房,因派同而妄以为嫡堂。”

其次,文化认同的危机表现为宗教信仰取向上的不稳定。在福建和四川则有由汉人回、由回入汉的反复。先看福建的郭氏,“迨元之时,于回免其差扰,泉之回尤盛,世人因多从回,或好两国之教。或托足以避乱,故先人之适回,大抵有取矣。传至八世、九世乃出教,谅在明万历年间。传至第十世宏隆公……念先人昔从清真教,遂搬入通淮街礼拜寺住居。时在康熙年间,适逢陈都督讳有功仕于泉,重兴教门。自宏隆公入教至今,凡五世矣”。

再看四川西昌的马氏,“马应权祖至建昌西乡三十里,此地有言,辅、鳌祖误听妇言,变成汉教,各房亦有从之者,此我族回汉之所由分也”。

以上两种表现带来了社会伦理上的颠覆,以至于出现行辈紊乱和世风浇薄之形。“字派各异,紊乱无章,遂至宗令不讲,族法不明。贤者睦族,固不必言。愚者分房划界,往往卑凌尊,少凌长,强欺弱,众欺寡,骨肉相残,种种不法,层见叠出。族等目疾心伤,久欲团族,事难倡首。”

第三个表现是对清末民初废弃宗法的恐惧。《广州徐氏族谱》:“况近更有仇孝灭姓之邪说,摇惑人心。智识浅陋者,每视族人如陌路。予目睹世风日下,族情日疏,戚然殷忧。……而今而后,庶几吾族之世系,可以因而昭明,团体因而固结也。尤所期望者,真主之默助。”

对此,湖南马氏名贤马邻翼提出尖锐批判,并呼吁道:“窃愿吾马氏子孙永保先圣先贤榘镬之所遗,坚持罔替,勿淆惑于异说,勿误坠于歧途,兢兢焉,咸置身于光明正大之涂(途)……彼挟一孔以概全面,据一时以武断万世者,辄谓吾国礼教不合人类进化阶层,将为西方文化所倾掊,此幼稚狂妄之言,讵足当明眼人之一哂耶。”

诸如此类的表述均表明家族内部已经出现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危机。从时间上来看,这种危机一直普遍存在。最早是出现在明末清初时期,其后一直延续。在此情形下,“齿渐蕃,习渐易,舍是弗

图,后将难继矣”就成为了南方回族修立家谱的共识。从而也促使修立家谱成为南方回族社会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事实”。

三、认同的重构与表达:文化的采借与整合

虽然家谱多是由血缘关系作为主要的叙述模式的,但是在谱序、家规、家训中,可以看到明清时期南方回族积极构建的认同远远超越于血缘界限,从而多处保留着民族宗教和伦理价值的认同。

1、民族与宗教认同。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回族社会中存在族教不分的倾向,谱牒资料一般很少提及民族身份的认同,对于自身差异性的表述一般表现为宗教认同。

有的家谱记载了家族历史捐资兴教的事迹,例如广州傅氏;有的家谱直接强调了本家族是回教世家,并在族谱中表述出自己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如广州陈氏、广西傅氏、福建丁氏、南海甘蕉蒲氏。有的家谱中间或出现“蒙真主福佑”、“荷真主之洪慈”、“真主之默助”等字句。

在家规中将拜主列为条目之一的唯有广西傅氏宗谱,该谱第八条名为拜主。“崇祀造化天地万物人神本乎主,念、礼、斋、课、朝,乃主命也,当遵守之,不可忽也。人本乎祖,祖宗者,子孙所当尊敬而崇祀之,不可懈也。语云,祭宜诚,以时思之。又日,祭如在。此皆古人追远抱本之诚,载在经典,世人多有不灿邙崇祀典礼,漠然不知。不知父之父,母之母,上而至于祖先,生则为人,死则为鬼,若不拜主,不思祭主,非人类也。吾愿同宗子孙每逢斋拜祭祀之期,均宜沐浴斋戒,会集礼堂,齐至墓前,焚香诵经祈祷,远以追水源木本之义,近以报属毛离裹之恩也。”这不仅阐述了拜主和敬祖的关系,也将拜主和敬祖观念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了。

2、伦理和价值认同。当然,家谱主要的作用是列支派,序昭穆,分尊卑,辨亲疏,而其最主要目的是敬宗收族,敦睦族谊。在叙写家族来源和支系的同时,订立庭规诫训,规范族人的行为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谱牒资料中往往会再现大量的伦理和价值取向的理想型。关于此,回族的谱牒也不例外。就部分南方回族谱牒看,其伦理规范也不外乎以这种形式展现出来。

仅以湖南马氏族谱之彬公庭训来看,其中有“孝亲篇”“德行篇”“齐家篇”“勤俭篇”“兄弟篇”“子女篇~家族篇”“乡党篇”“言行篇”“婚丧篇”“读书篇”“耕田篇”“改过篇”“忍耐篇”“无讼篇”等。其中多数内容在表述中多依托征引儒家学理来论说,这显然是价值取向上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和继承。

至于具体的价值取向,我们选取两个例子来谈。首先,对读书和念经的态度。云南昭通下坝马氏族规要求:“念经耕读,或习更重,不可惯习不重。”广西傅氏族谱则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虽科第难期,读书愿以明理,念经以明宗教。吾教当行可正之事,载在经典,关系匪轻,不可丝毫违犯。故纲常名教、礼义廉耻,非读书念经则不明也。”这里读书和念经的并重,显然和西北回族读经的传统存在着差异。

其次,对国家认同态度。中华民国建立后,南方回族在续修家谱时,偶或将中国文化传统延续、社会伦常的规范以及民族国家的振兴等时代的主题,纳入到敬宗收族的家族凝聚的行动中。香港刘氏族谱载:“窃念我邦,以礼立国,为民族化治之本,于以范围人心,养成纯俗,所系至重,民法所资,尤在于是。必当保持吾国固有之文化,而后民族精神有所附丽。”广州马氏族谱(正谊堂)中说“盖民国告成,合族父老昆季,分散中外各省者不少,展谱系而生敦睦之心,于合群保种均有裨益也”。桂林马氏族谱云:“中国数千年来皆用家族主义之教化,诚以百善皆原(源)于孝,移孝可以作忠,万仕皆始于家,齐家乃能治国,固夫积个人而成家,积同祖而成族,积家族而成国,国为多数家之代表,族即多数同祖之代表也。”可见,清末民初的修谱牒不仅仅为本民族血缘和文化的认同,也是在致力于保持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振兴民族精神。

从南方回族谱牒中文化认同构建来看,多数谱牒并非主要依赖于对宗教认同的强调,其普遍特点是多方面采用中国本土文化的资源来构建家族的历史和社会伦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历代王朝和中华民国政治正统性的认同。这反映了南方回族对中华本土文化的理性开放,以及在政治上将中国视为本土的意识。理性开放的意识保证了在延续民族宗教认同时,也对儒家文化采取了“拿来主义”的采借行为,并能将两者有机地整合在自己的家谱中。

四、续论:建构家族意识拯救民族认同

首先,家谱作为南方回族文化的形式,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东部地区回族文化的形式,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似乎都与回族传统的伊斯兰教信仰牵涉较少。相反,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多来自对儒家文化的采借和整合。仅就内容看,只有几份谱牒涉及伊斯兰教。有的是在叙述家族历史来源时提及的,有的是庭规家训中提及的,更多内容是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这里姑且可以将宗教认同的淡化视为历史上南方回族认同的特征之一。

有必要指出的是,宗教认同的淡化并不影响南方回族对于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和肯定。相反,这些家谱中的历史记忆反倒成为南方回族获得民族身份认同的依据。这反映了南方回族认同的历史特点。

其次,南方回族谱牒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家族意识的强化,主要表现为在敬祖意识、行辈意识和家族边界的标定上。

从家谱修立自身来看,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追寻来确立当下家族内在的自我认同。“夫不忘本则重亲,重亲则相睦,相睦则咸知分似途人,究本一人而已。”“谨(谱)之义意所以列支派,序昭穆,分尊卑,辨亲疏,其关系于族人亦大矣。窃自东西洋新理学大发明,而家族伦理遂与社会伦理相为表里。吾之对于吾家而有当尽之责,务此家族之伦理者也;吾之对于吾族而亦有当尽之责,务此家族而兼社会之伦理者也。夫以家族而推之社会,以社会而推之国家,以国家而谱及万类,皆恃此伦理为之范围。”

如果南方回族中只有一份、两份家谱的话,我们或许简单的将其定性为民族同化的产物。事实上,在历史和现实中,整个东部地区和南方地区内,回族谱牒资料的出现都是一个在地域范围上具有广泛性的客观事实。与其说大家都在共同从事一种家族历史记载,不如说大家都在从事一种致力家族认同建构的历史实践。

这种变迁显然与明末清初回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相关。这一变迁由宗教衰微引发了极为深刻的文化认同危机,也激发了回族社会内部自觉的文化认同重构的运动。在西北地区,以经堂教育的兴起与苏非派传人和发展为特点;在东南地区,以汉译经典运动、撰著回族民间文学文本和修立家谱为主。路径虽异,殊途同归。可见,修立家谱其实只是重构文化认同的一种形式。

再次,为了应对宗教衰微引发的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危机,对于在汉文化水平比较好的南方回族来说,除开汉译经典运动、撰著回族民间文学文本外,修立族谱当是重构认同的一个比较便利的手段。家族认同重构也是南方回族在宗教认同淡化前提下的一种转换和替代。

早在元代,回族和其他民族的边界主要是表现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上以及宗教上,元朝的覆灭使这种边界被取消,且南方回族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容易区别开来。但是通过家谱的修立,以及家谱中对祖先历史的追溯,每个家族都可以通过对祖先的历史记忆发掘,将本族和汉族区别开来,从而也给回族内部的认同提供了依据。也就是说,当政治、经济和宗教身份,甚至血缘身份面临危机和困境之时,家族意识的构建和延续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南方回族的民族认同。

至此,我们不仅探知了南方回族的历史心性,而且大致可以正确把握族谱修撰在整个回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

责任编辑:王伏平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经济、政治、民族、文化、外交等很多因素都起了助推器的作用,但不可低估的是意识形态的瓦解,而意识形态领域的坍塌正是从历史虚无主义开始的,牢记苏联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坚持不懈地与国内的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对维护党的领导,对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极为重要。

一、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全面、准确、客观地书写和评价历史,是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前提,文过饰非、全盘推翻、模棱两可和以偏概全都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必然为历史虚无主义打开缺口。1956年2月24日,赫鲁晓夫在《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中讲到,斯大林滥用权力,违背了列宁处理党内斗争的原则和方法,并且抛弃了列宁说服教育的工作作风,把党内的正常争论看成是对敌斗争,走上了大规模镇压和清洗的道路,这一切都是斯大林个性缺陷和个人品质所致。赫鲁晓夫的报告使克里姆林宫外的普通群众感到震惊,人们忽然发现他们追随的领袖手上沾满了血腥。其实,不去具体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况,而是片面强调斯大林的缺点和错误,完全抹杀斯大林的历史功绩,犯了唯心主义认识论错误,而这正是历史虚无主义的突出特点。

1964年,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魯晓夫成为苏共的最高领导人,开始强化意识形态控制和书报检查制度,但是想要扭转对斯大林的抹黑变得很难,此时,持不同政见者从最初的广场集会,发展到非正式组织,且形成了几个派别,大量揭露斯大林时期镇压内幕的回忆录、签名人数众多的抗议信件、请愿书、声明、批评政府对持不同政见者处理方法的文章以及各种地下出版物广为传播,大批在国外出版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的书籍、外国作家的禁书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苏联,被翻印或者以手稿的形式在暗中流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所谓运动纲领到处流传,一时间信息爆炸,真假混淆,谬种流传。

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在文化领域大搞新自由主义,将思想领域的混乱进一步扩大化。戈尔巴乔夫要求重新编写历史教科书,声称要继续60年代未完的事业,恢复历史公正。其所谓的“历史公正”就是彻底否定斯大林,进而批判列宁,动摇社会主义制度,推行戈尔巴乔夫自己全面右倾的“新思维”。在戈尔巴乔夫的指示下,苏联有关部门要求对中小学历史教科书重新编写,随后出现了各种版本的新编历史教材,但大多质量不高,有的甚至矛盾百出,某些史学家过于强调历史污点,对包括卫国战争、战后恢复在内的苏联历史一概抹黑,苏联俨然成了“历史的黑洞”,不同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在教材中夹带私货,吵成一团,各种版本令人眼花缭乱,学生们无所适从。与“历史教科书”乱象同时存在的,是所谓“历史档案”揭秘问题。早在苏联解体和历史档案大规模解密之前,一些人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曝光斯大林时期所谓“历史档案”,故意丑化斯大林,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和社会主义制度做准备。大众媒体和文艺作品也打开了思想的“闸门”,自由派人士逐渐把持了主要报刊和其他舆论工具,成为“公开性”运动的急先锋。文学界以攻击列宁为时髦,电影戏剧也如此,几十部被禁影片得以放映,标志着苏联“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崩溃的开始”。这种思潮强烈冲击着苏联长期形成的主流意识形态,群众的思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苏共不仅没有积极作为,反而拱手让出舆论阵地。1990年6月12日,《苏联出版法》正式颁布,为媒体的自由化提供了法律基础。在《苏联出版法》的鼓励下,一些报刊先后宣布“自主办报”,借机摆脱苏共和主管部门的束缚。在有登记手续的报纸中,苏共掌握的仅占1.5%,就连《消息报》都变成了俄罗斯激进自由派的先锋报,一度为外资控制。此种背景下,各种攻击、谩骂苏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论、文章纷纷出笼,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宣扬色情、暴力的报刊大行其道。报刊、电视、电台及出版社为追求利润,不但忘却了政治责任,甚至失去了社会良心,严肃的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几乎销声匿迹,只能依靠内部印刷在小范围内交流。

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背后有国际因素,美国中央情报局一马当先,声称要“调动一切手段,包括精神手段,摧毁敌人意志”。他们极力扶持不同政见者,将他们在苏联无法出版的书印制出来,再运送回国,通过各种渠道向苏联输送拥护西方自由思想的出版物。并在慕尼黑设立了“自由”电台,专门对苏联东欧国家进行宣传和渗透。通过成立人权组织等形式,使苏联境内的新老持不同政见者与国际上取得了联系,获得了西方的呼应和支持。苏联当局以简单、粗暴的方法处理持不同政见者,不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将其影响扩大,结果使一些人名扬苏联和世界。

苏共对意识形态监管的放任自流与简单粗暴,特别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纵容,给反对派以宣传和传播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整个“民主化”与“公开性”运动中,苏联知识分子表现出强烈的两面性,随着“禁区”的不断被打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一落千丈,激进自由主义派逐渐掌握了话语权。受1989年东欧风波的启发,加上西方样板的影响,他们追求急速转型,公开提出“反中央集权”“反苏共一党专制”“民主、自由”等口号,提出抛弃原苏联一些加盟共和国尤其是中亚五国等“穷包袱”,要求俄罗斯脱离苏联独立,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在与戈尔巴乔夫争权的过程中,叶利钦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抛弃马克思主义,主张国家非意识形态化。在叶利钦的推动下,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别洛韦日协议》,标志着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正式解体。表面上看这是民族分离主义的结果,实际上这完全是苏联权力阶层的抉择。在国内外多种势力的综合作用下,存在了近70年的强大苏联崩毁坍塌了。

经过赫鲁晓夫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酝酿发酵,历史虚无主义蓄势已久,最终在苏联解体的关键时刻起了关键作用。历史虚无主义向人们灌输错误的历史观,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极度混乱,导致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权合法性丧失,使联盟失去凝聚力,使国家失去团结奋斗的基础。我们在反思苏联体制、苏联模式弊端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苏联解体的人为因素,尤其历史虚无主义对民心党心的瓦解作用。

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

苏联解体后,历史虚无主义在俄罗斯盛行的同时,并非完全没有遭到狙击,只是反对的声音不占主流。对西方模式的倾倒,是苏联部分知识精英选择资本主义模式的一条重要原因,但最终他们的幻想破灭了。21世纪后,经历了卢布恶性贬值、GDP大幅下滑、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严重下降的俄罗斯人,逐渐认清了苏联解体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客观理性的反思逐渐回归,他们早已明白,自己的国家无论改成什么样的体制都不会被西方世界接纳。如今俄罗斯人不会选择也无法选择重归苏联,但对苏联体制、苏联成就和苏联问题的看法已不再那么偏激,这得益于俄罗斯执政者拨乱反正,也得益于学术界、思想界不断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行纠偏。

2001年普京提出,俄罗斯应当有统一的历史教科书,历史学应当团结社会,而不是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和场所。2003年底,普京在国家图书馆同部分史学家座谈时指出,必须剔除糟粕、去伪存真。他指示俄罗斯科学院,要对所有的历史教科书进行“鉴定和筛选”。2007年6月,普京主持召开全国社会科学教师会,规定今后历史教材只有经俄罗斯科学院和教育科学院的专家鉴定委员会认可后,才能取得教科书的推荐资格。2014年1月,普京总统接见历史教科书编撰者,并就修订标准发表谈话指出,“最重要的是还原历史真实,现有历史教科书不仅贬低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人民的作用,而且存在某些深层次的‘思想垃圾’,这些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近些年,在普京的大力倡导下,俄罗斯重编历史教材,重新认识苏联历史,重新评价苏共领袖人物的作用。历史教材编纂委员会推出两部教师参考书:《当代俄罗斯史(1945—2006年)》和《社会知识:21世纪全球化的世界》。与过去否定苏联历史的教材明显不同,新编历史教学参考书中明确指出,“斯大林是最成功的苏联领袖,建造了一个伟大的国家,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勃列日涅夫的“内部稳定政策”也有其积极作用;戈尔巴乔夫对西方一再让步,到头来却一无所获;叶利钦“软弱和亲西方政策”,应当批判。

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引下,近年来俄罗斯学界强调对各种历史伪说拨乱反正,如普列汉诺夫“政治遗嘱”的问题。该遗嘱《格·瓦·普列汉诺夫最后的想法》于1999年11月30日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文章声称,早在73年前普列汉诺夫就已预见到苏联解体。这一所谓预言连同他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布尔什维克和俄国未来的看法,全盘推翻了普列汉诺夫在人们心目中的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创始人的形象。对此,历史虚无主义者如获至宝,认为终于找到了列宁作为一个暴君的铁证,以及布尔什维克主义终将导致俄国覆亡的原因所在。几年后,经过普列汉诺夫博物馆馆长塔季扬娜·菲利莫诺娃,俄罗斯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普列汉诺夫的传记作者丘丘金等人考证,认定该遗嘱是伪造的,有力地反驳了一些人对普列汉诺夫的污蔑,为发现更多的真相提供了可能。

三、苏联历史虚无主义给我们的启示

苏联历史虚无主义发生、發展和演进的过程,折射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应该看到,这种现象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社会主义运动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兴起,历经波折,坚韧向前。一些人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被唾弃,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里。他们完全忘记了社会主义曾给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带来的高速增长,带来的国力增强和人民福祉的提高,带来的精神和文化领域的丰硕成果。以苏联为例,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涌现出诸多文学家、音乐家、诗人和科学家,苏联的各种学派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苏联人民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这是不能一概否认、一笔抹杀的。俄共主席久加诺夫说:“斯大林领导国家近30年,他把一个只有犁的国家,按丘吉尔的说法,改造成一个拥有原子武器的国家。斯大林接手国家时,工业崩溃,军队逃亡,一半人口为文盲。只经过19年的时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国家就有了长足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拥有现代化工业和普及教育的国家。如果说第一次俄日战争时80%的人是文盲,那么到了1941年,所有的官兵们都能识文断字,这是斯大林的贡献。”这种说法是客观公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苏联社会主义不存在任何问题和任何矛盾。经济体制过度集中和政治体制过度集权是苏联的弊病,斯大林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苏东剧变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邓小平于1988年就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历史虚无主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反面,是一种反动的唯心史观,决不能听之任之,任由其虚无掉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唯物史观,让唯物史观成为掌握群众的思想武器,坚持不懈地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斗争,取得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斗争的彻底胜利。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子君中心学校

五年级(4)班

教学重点:

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2、 回顾祖国辉煌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 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屈辱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树立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明白爱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并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学习!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勿忘国耻,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立志从小刻苦学习,努力拼搏,长大报效祖国。 活动背景:

爱国主义作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价值观和品质,必须从小培养,经过长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对于小学生来说,限于他们对“祖国”的感受和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感表现是十分具体和贴近生活的。因而,我们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小学生实际出发,以教师的激发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以环境为媒介,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

活动方式:班主任引导,班长主持,全体学生参与。 活动准备:

指导学生从课内外书籍收集有关爱国故事,排练与主题活动有关的朗诵、歌唱等。

准备歌曲伴奏、朗诵课件及主题班会课件 活动形式:演唱、朗诵、演讲、讲故事、讨论 活动过程:

一、班主任讲话,宣布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同学们,我们是新世纪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密不可分。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孩子热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伟大的爱;我们热爱祖国,是因为祖国像母亲一样养育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因此,我们要像热爱自己的母亲一样去热爱我们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开展的主题班会是《祖国母亲,我爱您》。现在我宣布——活动开始!

二、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甲: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无不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倍感骄傲。让我们一起来看这段视频:

播放微课:

祖国有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西汉《九章算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东汉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比欧洲早1700多年。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比欧洲早了1100多年。祖国还有着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以及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唐诗宋词,各有千秋,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四大名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更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教师朗诵《我的祖国》,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爱国情感 主持人乙:

我们是勤劳勇敢的龙的传人,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母亲而骄傲。

现在有请班主任李老师为我们朗诵《我的祖国》

四、回顾中国近代的屈辱史,激发民族责任感 主持人甲:

从李老师饱含激情的朗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有过举世瞩目的辉煌,也有过一段极为沉痛的屈辱史。

播放微课:

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蒙受了许多屈辱,列强的殖民行动,带给了中国深重的灾难。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的国土有的被外国 强行租借;有的被他们强行豪夺,四散飘零。香港和澳门曾经被英国和葡萄牙占领;山东胶州湾曾被德国占据;辽宁旅顺、大连曾被俄国占领„„被掠夺的国宝也不计其数,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践踏,中国多少名胜古迹顷刻变为废墟。1860年10月,帝国主义侵略军对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掠夺,他们抢走的珍宝数量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那些搬不走的被他们砸得粉碎。最后他们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使得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仅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来看,侵华日军进行了为期40多天的大规模屠杀,他们用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极其残忍的手段,残害了无数中国人,遇难人数超过30万。

五、学生谈感受,唱国歌

主持人甲: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谈感受 主持人乙: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勿忘国耻!让我们高唱国歌,唱出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 全体起立,肃立,敬队礼,饱含激情地唱国歌。

主持人甲指挥,全班齐唱《国歌》,抒发爱国决心——振臂高呼:牢记历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讲爱国故事,升华爱国情感 班主任:

不忘历史,展望未来,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应有的气魄与胸怀!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涌现出无数叱咤风云的仁人志士,他们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一生忧国忧民、不悔爱国之志的屈原,在国破家亡之时,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正是他爱国之心的写照。陆游临终前仍不忘交代妻儿,祖国统一后要到他的坟前告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抗金名将岳飞一生精忠报国,宋朝文天祥即使兵败后,但仍留宁死不降的气节——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豪迈誓言。像这样的爱国志士不胜枚举,他们都有着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以国家大事为己任,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周总理为国家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名垂青史。他曾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周总理不仅为中国人民所敬仰,同样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

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被誉为“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在美国学有所成却并不安于享乐国外的优越生活,而是心系祖国的发展和建设。当他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后,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主持人甲: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抗战期间,多少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开启了我们新中国的新纪元。

主持人乙:现在就让我们来讲讲爱国英雄们的故事吧!

董存瑞的故事:未满19岁的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桥型暗堡,英勇牺牲。

黄继光的故事: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不顾一切顽强地爬到了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

邱少云的故事: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邱少云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为了不暴露目标,始终趴在火中,直至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王二小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年仅13岁的王二小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至今仍在传唱。

刘胡兰的故事:

年纪轻轻的刘胡兰在国民党的严刑逼供下守口如瓶,最终,用生命保住了党的机密。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她“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 主持人甲:

听了以上同学讲的爱国故事,我们无不为这些爱国志士震撼人心的事迹而感动。是什么成就了他们的永垂不朽?——那就是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深沉的爱国情怀!

七、了解祖国日益强盛的现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乙: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日益变得繁荣富强,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播放微课: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到达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嫦娥三号登陆月球、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向载人航天事业迈向了新的高度。“鲲鹏”大运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乌克兰之后,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行研制并生产200吨级以上大型军用运输机的国家。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雅典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凭借自己的“十年磨剑”,使中国首度跃身体育强国之列;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隆重开幕,为中外合作共赢与世界和平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表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中国人的腰板越来越硬„„这些辉煌是壮美飞翔的中国梦!是激情四射的中国梦!是扬我国威的中国梦!它代表着外国人从此将会对中国刮目相看;它代表着中国从此将会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主持人甲: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要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齐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主持人乙:爱国说起来容易,其实做起来也不难。只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好了,我们人人都是爱国“小英雄”!那么,我们能做的爱国之事有哪些呢?

六、学生畅所欲言,谈谈生活中如何爱国?

七、活动总结: 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需要我们去创造,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强大,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所以,我们现在的爱国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明天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描绘祖国美好的明天!

主持人甲: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主题班会吧!

八、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

上一篇:电视文化身份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