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23

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主要是对语言文字的拓展性学习。语言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语言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如何增强语言素养,主要提升途径是借助语言艺术表现力,帮助小学生从小培养语言艺术思想,合理整合语言文字内容,全面凸显出小学语文教育的语言修养意识。教师要注重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创设语言艺术系统性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而使小学生可以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认识到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本质,从而遵循语文学科教学规律,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多个方向阐述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教学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参考素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应用策略

引言: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语言艺术教学活动,是对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有效践行标志,教师要结合当前小学语文语言学习规律和特点,科学总结住系统性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完成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性语言学习素养。小学生语言艺术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知识传授、思想渗透等方面积累,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科学利用语文教学课堂时间,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融入多元化多样性的语言艺术内容,增设训练学习体裁,全面增强小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从而打造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语言艺术特长的优秀小学生队伍。

一、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语言艺术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活动,为学生逐步拓展学习思想、建立学习认知,深入开展创新性育人过程,促使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实现“言之有情”教育目标,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理念。教师要注重运用标准的课堂语言传授语文知识,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被点燃,从而逐步建立自主性学习思想和创新性学习意识,结合文本中所表现的情感展开深度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声音》时,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语言文字描写的动情之处,促使学生的语言文字意识逐步建立,进而深化语言学习意识。其次,教师借助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容,找出“大自然的声音”具体体现内容,并且鼓励学生认真推敲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内涵,促使小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大自然产生浓浓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二、言之有韵,拓展能力

语言文字的表现从艺术角度来看,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文学修养,促使小学生在语言艺术中,提升个人品行、增强德行素质,为小学生增强学科核心竞争力提供助力。因此,教师要借助语言文字的韵律,帮助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的语文综合性思想逐步深化,科学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教师要借助小学语文的直白、简单等特点,增强学生传情答疑能力,逐步建立创新性学习思想,从而深化语文学科整体教学水平。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课文《燕子》时,教师要借助语文抑扬顿挫的声律、语调等,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借助有情感朗读课文过程,让学生将课文情感、内涵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对语言语调运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能力,提升语言艺术整体水平。

三、言之有趣,培养素养

语文课堂教学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科学开展创新性教学引导工作,使得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思想逐步建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学科知识点探索活动中去,感受语文文本的知识架构和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的綜合性语文学习意识逐步形成,从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整体成效,让小学生充分掌握语言艺术的魅力与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竞争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课文《蝙蝠与雷达》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小学生展示智能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蝙蝠”、“雷达”的了解,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逐步形成,进而科学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逐步渗透语言艺术教学内涵,促使小学生的语文艺术思想逐步建立。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兴趣、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思想,帮助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借助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特点,深入开展语言艺术教学活动,促使小学生逐步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思想,逐步建立自主性学习活动,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及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素养。另外,教师要借助语言艺术教学过程,逐步渗透语文学科学习特点,全面拓展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学习思想,逐步拓展语文学科系统认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松山,田海燕.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87.

[2]谢雯. 规范化·形象化·兴趣化——小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运用[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276+278.

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教师的艺术化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从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和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以期提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学语言  教学手段

为了有效推行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上,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这对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高效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不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学艺术应遵循什么样的教学原则呢?

一、 教学语言的运用

所谓教学艺术,主要指课堂教学中富有独创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主要借助于教师的语言。语言是人的心声,可以包容着人所有的理性和感性,内在和外显,稳定和变异的行为特征,因而,语言从来是人最丰富、最活跃、最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教师借助教学语言来传递知识信息,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并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智力活动。

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学语言首先要做到准确与清晰,只有准确地表达,学生才能沿着教师的思路积极地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化知识为能力。在此基础上要做到简洁、生动、有启发性,这属于艺术性的问题。教师的语言越简洁,学生越易于接受。在丰富的语汇中选用最恰当的字眼儿,用最少的话说出最明白的意思,实际上也能反映一个教师的语言素养。

形象是任何艺术形式的共同特征,语言艺术自然也不例外。它要求把那些理性的科学知识与技能,用一种情感化的语言方式,形象地表達出来,使教学内容同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欲望接近起来,因而使学生能接受到活生生的知识与技能。可见,形象所解决的是由理性到感性的转化,这正如用艺术形象来表达某种思想和理念那样。形象化同样适应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区别仅只在于是从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罢了。

为增强语言的生动性,教师需要使用名言、警句、比喻、夸张、歇后语等修辞手法,使教学语言声情并茂。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孔雀东南飞》一文时,“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有位教师故作惊讶地问:“鸳鸯是水上动物,怎么会在树上?会不会是野鸳鸯?”学生一下子都被逗乐了。经过争论,知道这是浪漫主义的色彩描写,象征刘焦不朽的爱情,正如梁祝化蝶一样,是一种美好意愿寄托而已。只有那些具有启发意义,可以引起学生思维矛盾的提问才具有开发智力的价值。

二、 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艺术化教学的实施中,语文教师的艺术修养无疑是重要的。但是,艺术修养不等同于艺术才能,艺术鉴赏能力也不等同于艺术实践能力,要求一个语文教师拥有与艺术家一样的艺术造诣或能从事与艺术家一样的艺术实践更是不切合实际的。许多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需要教师出色的语言和文学修养来支撑,同时也需要教师艺术化的教学手段来适时传递以加强艺术感染力。[1]

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课堂结构,推动着课堂教学的变革。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着课堂结构模式的出新。课堂中老师可选用的方法更多了,教法也更灵活了。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驾驭课堂、驾驭教材的能力,设计快乐有趣的小环节,引导学生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化,而且时时保持一种兴奋度,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如教学名著的篇目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可以适当插入影视片断,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教学诗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现诗歌意境”的画画比赛或者赛诗会;教学话剧时如《哈姆雷特》可以组织学生先观赏视频,再进行分组表演;上作文评改课时,用课件让 “病作显形”、“佳作亮相”等。甚至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随时调整教法,让课堂变成表演舞台、辩论场、音乐课。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多媒体,因势利导,则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让课堂流光溢彩,精彩纷呈;但如果过分依赖媒体,也可能使教学流程陷于僵化,媒体的使用必须为师生更好地交流互动服务。”[2] 语文课须由文字触发,又落脚于文字,不能因艺术化的泛滥使得“语文”无地自容而走向浮华和迷失,因为这毕竟是语文课。

同时,艺术化的适度还意味着对语文教师主体精神的尊重与强调。 “如果因为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教学人员反成了技术设备的奴仆,丢失了应有的主体精神,那使用教育技术设备就有悖初衷”。[3]

自然,艺术化的语文教学还需要课堂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提问、教学评价以及教学活动等方面的艺术,这些其实都附着在有效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拥有一颗艺术之魂。对于现在还有未来的语文教育,我们同样渴望艺术地走向。语文教师不能缺失艺术,只是在欣赏一路繁华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脚下这一条路名字叫做语文。无论两岸的风景如何迷人,永远流淌的首先是语文,最终也是语文。唯有这样,艺术化语文教学才能因语文与艺术的有机对接而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肖培东.向高效的艺术化语文教学.杭州: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杂志编辑部,2011:40.

[2]王意如.在讲台上思考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1

[3]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8.

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国家也越来越注重自身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至为关键的一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需要教师认真对待。从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教学语言进行阐述,以期对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语言是我们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教师在语文课上所传授的语文知识,大都来自语言沟通,面对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小学生,课堂语言教学是否得体,将影响我们的课堂是否成功,对学生学习语文有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但是,由于它的基础性的存在,往往被人所忽略。然而,小学语文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可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人生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各方面都要优秀,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心应手顺利开展工作。我们所讲的“优秀”是指小学语文教师不单单要有极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需要教师有着准确性高、清晰流畅、具有生动性的教学语言。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艺术,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提高教学语言艺术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现状

我们都知道语言艺术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就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现状来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语文老师语言基本功很不扎实,很多地方的老师仍然用方言教学,从而给学生准确理解课堂知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另外,我们还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课堂上老师讲得神采飞扬,台下的学生却低头沉睡。话虽说得有点夸张,但是我们确实也存在着教师授课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师教学语言缺乏生动性,使很多学生对语文也失去了兴趣。最后,我们有的教师在授课时语言缺乏连贯性,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难以形成很好的知识体系,从而阻碍了他们语文素质的提升。

二、如何运用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1.以准确为基本原则运用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因此,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身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以及说话的逻辑严密性。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把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情感、作者意图表达给学生。所以,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准确的教学语言,把文章的思想、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比如有句诗是这么说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曾在这首诗中用了“僧推月下门”,他在“推与敲”之间举棋不定,最后碰巧和韩愈一商讨都觉得“敲”字用得妙,“敲”字用在这里更显得夜深人静。所以说语言的准确性对一句话、一首诗来讲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务必把语言的准确性放在首要位置。

2.通过生动性的语言,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乐趣

众所周知,好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而同样的,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来讲也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教学语言中添加生动趣味的“调味品”。根据关于课堂教学的调查研究显示,学生们普遍反映我们很多的课堂教学都非常枯燥无味。所以,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语文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运用更多的富有生动性的语言。语文教师运用生动性的语言不仅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有促进作用,更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比如,语文教师在进行“司马光砸缸”这一课程时,可以通过生动性的语言把司马光砸缸这一情景表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砰”“嘣”“咣”等声音形象生动地把情境表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增添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十分欠缺。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教学语言变得简练、明了。一些地方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分注重“高大上”的语言,追求华美的词藻,致使很多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了一种厌恶心理,得不偿失。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尽量运用清晰流畅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工作。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流畅清晰的教学语言不仅让学生的主观感受更舒服,并且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以及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质量进行反思。与此同时,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语言,运用更加准确、更加流畅、更富有生动性的教学语言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都知道教学语言艺术对于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因此积极改变语言艺术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只有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语言艺术上多思考、多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更好。“唯艺术之道旨在创造”,我相信通过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道努力,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小学生的语文素质一定会飞速提高。希望我们各位教育工作者把提高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李玉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2):141.

[2]张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研究[J].名师在线,2018(1):61-62.

编辑 郭小琴

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方式就是“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师担负着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重任。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因而,教师本身的语言更具有重要作用。怎样做才能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作用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一、注意课堂教师语言

教师的语言要真实、准确、简洁,古人云:“言不在多,达意则灵。”真实准确这是对教师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切忌在学生的面前信口开河,不懂装懂。文过饰非,矫揉造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和说话时都要做到用词准确,有很多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其中却有细微的差别用法也不尽相同,如才能、才干、才华、才智,“才能”表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如:办事才能,又表现在思维活动方面,如:文艺创作才能。“才干”指办事和实践活动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如:指挥才干。“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能和智力,多用于艺术活动、科学文化等方面,如:才华横溢。“才智”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才能,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如:聪明才智。再如:出现、涌现,“出现”运用范围比“涌现”广,它可指人,如:出现好人好事;也可指抽象事物。另外,小学生因为生活经验少、阅历浅,理解能力有局限性,教师跟学生最好话正说,尽量少使用歧义句和一些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二、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的语言更吸引学生的注意,更能增强学生的记忆。一个人说话的方式、音调、语气、节奏的不同,表达的感情不相同。有人说:语言是人心灵的镜子,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教师在教学中或者与学生交流时的语言要丰富多彩,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简洁、精炼,富于表达力的句子。恰当的使用诗(词)句或成语、格言、警句、歇后语以及歌词、顺口溜等,要形象有趣,巧妙地穿插一些能说明主题的典故和故事。但也不能片面追求生动而出现庸俗、下流的语言,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鼓舞、激励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教师是集体中的一分子,但却有特殊的一面,除在语言艺术上应有优秀节目主持人的风范外,还必须具备足够、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合理而完善的知识结构以及高尚的品德修养。“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唯有精通所教专业,知之甚多,才能把学生的功课真正教好。大多学生是抱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到学校读书的,永远不会原谅一个教师的无知。让学生获得精神食粮,这样学生才会从心底接纳你,语文工作才能走向成功。

三、讲解中使用优美语言

阅读小学阶段的语文课文,可以发现大部分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突出,文字优美且寓意深刻。但是,在以往的小学语文课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通常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求学生被动学习且自己慢慢消化教师灌输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下的语文课堂往往质量不高,且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改善这一情况,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自身的指导作用,了解自身对学生的影响。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除语言规范以外,还应富有美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幽默不仅是趣味语言的一种,更是教育教学艺术的一种。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调味剂中的鸡精,它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迸发小学生智慧的火花,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小学生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有助于语文教师更好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此外,幽默还具有一个更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和善性。它能够非常有效地调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感情更为和谐融洽。一次,班上一位学生写作文时“文不加点”,他的标点一逗到底,我在讲评这个作文时故意一口气念到底,直念得我脸红脖子粗,上气不接下气。台下的学生关心地对我说:“老师,停顿一下再念吧!”我则喘着粗气笑着说:“可这个作文中并没有标点符号呀!”这时台下的学生才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在善意的笑声中受到了教育和启迪。

一位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全能的演员,要使他的学生与之产生共鳴,能够共同进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要想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就要学会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要使教学语言幽默化,教师就必须善于使“小词大用”“用大词小用”“抖包袱”等语言技巧,以达到幽默风趣的教学效果。但教师还要明白,幽默风趣不是为了博取一笑,它还要具有“高雅”的特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时,一定要出于对学生的爱心,而不是讽刺挖苦,还要注意到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学生的层次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五、教学语言音韵和谐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王力先生指出:汉语言的形式之美因为它具有抑扬之美、整齐之美、回环之美。这些因素都是音乐所应该具备的,因此汉语言的形式之美也可以说就是音乐之美。汉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性,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平易尽人、情真意切,声调也应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声传情,产生如品茶般余味无穷的魅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有抑扬顿挫、动听悦耳的音乐之美。只有这样,才能给小学生以美的享受,才能陶冶情操,才能提高小学生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其应有的特色和艺术特点,且教师语言的应用也应该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有限,教师的教学技巧应该把语言放在第一位,那些复杂多余的话语不用多言,只要准确简洁地表达和描述应有的内容即可。同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应该具备标准规范、简短精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韵律优美等特点,以便增加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其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的课堂氛围。

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一、课堂语言的规范性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使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从而学习普通话。在日常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使用夹杂着方言的语言教学,甚至不能使用普通话教学。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对语音把握不准,无法欣赏到文学作品的意蕴等不良后果,这势必会降低课堂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读音准确无误,没有语病和口头禅。语言的规范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保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是应当注意课堂语言的纯洁性,力求达到清晰、简洁、严谨,避免不规范的语言出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二、课堂语言的民主性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表达形式出现的有声语言和以身体相关部位的动作形式出现的无声语言(又称体态语言)的总和,它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教学语言的民主化,是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体现教育的民主观念、教师的民主作风、师生的民主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鼓励性的、征询的语言可以奠定民主、自由、宽松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三、课堂语言的启发性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关键在于启发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由“生疑”到“解疑”的过程,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要精选带有重点、关键、学生感到困惑易错的地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去启发。教学中就随之出现了“预习后,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为什么这样想?”“根据他所提供的信息,谁愿意帮他想一个好办法?”“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谈谈你们的看法?”这一类的语言,达到“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更加灵活。

四、课堂语言的形象性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就像欢跳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进孩子的心房,又像那和煦的春风,轻轻柔柔吹开他们张张笑脸。它把深奥的事理形象化,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再现教材内容,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之感。课堂语言的生动、形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如著名的学者鲁迅讲课,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美人”,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生动形象的事例,来阐明“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可以说,语言的形象性是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活力之所在,而且也正是它才使语文课堂放射出异彩。

由此可见,教师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再辅以恰当的身体语言,能把事物逼真地描绘出来,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体验,变枯燥无味为索然有味,经久勿忘。

五、课堂语言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效率是最佳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使用中,教师不仅要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还需尽量使用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有趣、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还可以融洽师生的关系,有利于师生情感的沟通,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的理解。我在教学《棉花姑娘》一文时,处处出现了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如棉花是一种植物,可课文中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同学们,咱们快快和棉花姑娘打个招呼吧。”“一次次请求都失望了,同学们,棉花姑娘向我们求救了。”“大家好,我是棉花姑娘。我身上长了许多可恶的蚜虫,可难受了。我多么盼望着有人给我治病啊。可是燕子、啄木鸟、青蛙都没有办法给我治病,小朋友,你有办法吗?快帮帮我吧?”风趣幽默的语言,一下子让孩子们入情入境,让孩子们感受到棉花姑娘此刻是多么需要我们的帮助。不知不觉中,孩子们的感情得到升华,孩子们的乐趣就如此诞生了。

六、课堂语言的鼓励性

心理因素对于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学生总是很重视教师的评价。他们自尊心很强,但也特别敏感和脆弱。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洞察学生的心灵,掌握学生的心理,不管是传授知识,还是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不管是评价学生,还是批评学生,都要特别注意讲究语言艺术。对学生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孩子们的自尊心,即使是批评也要充满鼓励性。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对自己的答案感到不自信时,教师的一句“你真棒”会使学生的信心大增。又如当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时,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批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时教师应该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给了学生重新思考的信心。学生只有在宽松、高兴、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之中,思维才能变得活跃,解决问题才会标新立异。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一个严肃而敬业的教师,应该像诗人那样遣词造句,挖掘“语言的金子”,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

语文课堂电影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指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教学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一、优化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本节课所确定的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知识的获得、加工、输出的动态过程。优化教学目标的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动态过程,获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呢?

1.全面。就语文学科而言,课程标准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学科纲领。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以课程标准为纲,考虑年级、教材和课文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重点单元、重点课文及单元重点、课文重点,教者应胸中有数,千万不能上课时“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2.客观。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科学性,因此,我们在确定某一教学目标时,就得遵循其内在的科学性。就语文知识体系来说,一个知识点,在什么时间讲授,在哪一篇课文中重点分析,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不同内容同种文体,不同单元的知识目标怎样确定;如何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确定其教学目标,应该说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加深理解的过程。

3.切合实际。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个体的差异是明显的,因此确定目标时也就不能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语文教学面对的又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群体,所以我们确定目标时又要考虑到这一个群体所处的经济基础、时代特征、文化氛围等因素。如确定《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教学目标时,若简单冠以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就未免有些太笼统了。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如何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目前的中学生来说,确定需要正确的引导,千万不能误导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一谈钱,就是金钱关系。为此,我在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时,除了把握小说本身的一些特点外,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菲利普夫妇的贪婪自私、冷酷。这样即能帮助学生挖掘课文自身的丰富内涵,又能帮助学生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什么是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结构是在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统领下安排的教学环节和步骤。以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从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优化,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运用什么程序,安排什么步骤,用什么排列组合以及个环节在时间安排的先后顺序上不与目标、内容、方法发生联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效率。

教同一篇课文,可以采用常规课堂结构模式。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传统教学一般先介绍课文的新闻体裁以及新闻的有关常识,然后再要学生从文中找出新闻的几个要素。我教这篇课文时,试着作了改革。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后用最为简洁的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学生认为开头的文字可以作为全文内容的概括。

2.开头的一段文字哪一句最重要呢?

学生回答后,我板书并讲解“导语”的阅读作用。

3.你能不能用简洁的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呢?

大多数同学用标题作答。我适时板书并讲解新闻的第二个构件—标题,以及标题的阅读作用。

4.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启发学生从文中找出根据来印证自己的看法。

学生根据课文中东路军30万,西路军30万,中路军40万得到结论,百万是实数,引出新闻的第一要素——真实性。

5.中、西、东三路军哪路写得最简略?为什么?

学生从文字多寡不难看出,对中路军情况的报道最为简略。“为什么”则难以回答,而我则加以这样的说明:因为此前对中路军战况进展已有报道,又引出新闻的第二要素——及时性。

把心思用在构架课堂教学的结构上,是我这堂课最见艺术的地方。对新闻要素讲解的切入点可谓巧、小,尤其是“百万”二字对激活学生思维具有不可比拟的效果。

要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熟悉并掌握多种教学程序,了解各种程序的实用范围,灵活有效地组合各种课堂结构。这样,既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单一沉闷的局面,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又有助于全面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掌握了多种教学程序和教学步骤,就不必单依靠某一种教学形式,当一种教学方式效果不理想时可以求助于其他的方式。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采用多种措施调整教学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获得最高水平的发展。

三、优化课堂教学理念

“语文课堂应以训练为主”这一教学理念已被愈来愈多的人们认同,它体现着时代的特点,体现着“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思想的精髓。但训练就一定意味着教学的高效率吗?显然,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训练本身也存在着一个效益问题。具体说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依赖于高效扎实的训练。

教学中应强化训练的设计意识,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的组织过程,精心选择训练点,悉心设计训练问题,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次训练的内在价值。进行语文训练的思路和方法很多,文章内容不同,体裁不同,训练的思路和方法也不同。但无论方法怎样变化,训练的设计和展开都应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层进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课堂训练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如前面所举《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教学,我设计的五个问题,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新闻的有关知识。

2.辐射性。有的训练,功能是单一的;有的训练,却具有复合功能。语文课堂上应围绕教学内容适当多设计一些辐射性强的“复合训练”,提高训练的效益。我教《木兰诗》一文时,在课堂的收束阶段,设计了这样一项“复合训练”: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木兰从军”的故事,要求一部分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或小说。这项训练收到了“一石三鸟”之效。一是训练了学生的复述能力;二是训练了学生改写课文的能力;三是使学生领悟了不同文体的特点。

3.灵活性。灵活设计训练的方式,切实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才能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训练的灵活性基于两点:一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熟悉,设计训练的方式能确实调动起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是基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问题设计确有思考价值,能吊起学生的胃口。我在执教《荔枝蜜》“我不禁一颤”一段时说:老师想把某些词语改动一下,先请同学们来推测一下,老师会怎么改?学生回答说,您可能把“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啊“改成”“多可爱的小动物啊”,“小生灵”包含着对小蜜蜂的敬意,而“小动物”则是人们居高临下来看小蜜蜂,没有拟人化的亲昵味。这一换位思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一找一改”的过程中,迸发了创造性的火花,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盛群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上一篇:民族史教学历史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废除死刑宪法学思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