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

2023-09-21

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1篇

1 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的素质, 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和道德。因此, 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 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有文明素养和传承能力的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层面:首先, 教育要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服务;其次, 是为人的社会化服务。其实, 教育是人和社会共同需要的社会活动, 按照哲学范畴的价值的定义, 教育的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由此, 我们可以揭示教育的核心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在于教育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健全发展。人格和人性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在这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在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教育与人的人格、人性健全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根本的关系。另一方面,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尽可能完美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各类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要努力促进学生将外在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

2 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点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教育、影响年轻一代,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它能使人心理健康, 乐观向上,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 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陶冶道德情操, 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中职美术教育核心价值的意义

美术教育教学一直被许多人片面地理解为绘画技术教育, 素质活动教育的一种形式,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手段, 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但不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其实, 美术学科教育能够推动美育发展, 而美术教育又能作用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美术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无从谈起。那么美术教育到底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呢?其实, 美术教育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的智力。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 分为左右两半球。两个半球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功能。理论思维主要定位于左半球, 形象思维则主要定位于右半球。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之一的美术教育, 则可以激发和调动“右半球”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促进右脑智力发育, 使两个半球平衡协调地发展, 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 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 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2)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一系列的美术学科知识教学, 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能力, 而专业技能的训练, 一定会教给学生表达情感的新方法, 使学生拥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新方式。

3)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切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的美术教育, 其培养目标也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其最终目标是要美化人自身, 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育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在整个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传统美术教育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法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实是对美术教育的错误理解, 有本末倒置之嫌。

4 中职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内容

美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 也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学科技能技巧, 它是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 健康向上,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重要学科, 不可替代。

4.1 学生成长的需求

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 中职学生的成才必须是全方位的, 职业技能的培养很重要, 而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更为重要, 要想使他们通过短暂的职高阶段学习, 就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光靠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 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于应届初中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同学, 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要素、综合素质、自律要求都不是太高,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没有形成,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面对这样的现状, 面对这样的生源,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触动学生内心, 引导学生自强、自律, 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内化,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之一。

4.2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现有基础, 清楚的告诉我们, 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好高骛远,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明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是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 对后者的要求明显高于前者。作为美育主要学科的美术教育, 其在促进学生品格良好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须加大审美教育的力度, 高度重视审美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载体, 充分发掘美术学科教育的潜力, 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 以外在体验, 情境熏陶促进内心感悟, 促使学生内心认知提高, 良好品德内化, 努力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理顺自己的成长思路, 提高自己是非判断能力, 提升学生自律能力和品德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能力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健康全面的发展。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 美术教育的育人作用和核心价值一直不被人所了解,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美术学科的评价, 也使美术学科的重要地位被弱化。本文在主要分析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 分析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宁.美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9) .

[2] 陈嘉莉.试论应用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

[3] 陈勤.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 (4) .

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2篇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通识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核心课程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它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专业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实施过程中既存在问题,又有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潜质,文章以汽车文化为样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探索把专业文化课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专业文化课 通识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科目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一些高校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建设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科目,而是把一些专业概论课、文化课及与专业相关的交叉边缘课降低要求直接拿来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这样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多位学者指出,在当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通识核心课建设被认为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如何具体建设一门通识核心课程,专题研究比较少,我们将从现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汽车文化”入手,精心设计和管理,使其精致化、核心化、规范化,提高品位和地位,探讨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和方法。

一、“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布必修型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1]。我校实行分布必修模式,通识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文化与艺术,外国语言,学生发展辅导五大领域,共225门课程,汽车文化作为“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布必修模式受到选修学分的限制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眼光的人才,分布必修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规定不同领域内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达成知识与眼光的综合,不过分布必修模式要想达到通识教育目的,对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科目数量和学分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规定了众多国家必修课程,所占比例非常高,而学校自主设立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则比较少,一般6分~10分不等,严重影响以实施分布必修模式的通识选修课的效果,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以我校为例,本科培养计划规定毕业需180学分,其中专业学分121,通识学分59,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51,通识选修课学分8(4门),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比例为6.4:1,这与实行相同模式的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有较大差别,麻省理工学院(MIT)要求每个学生选修HASS(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至少8门72个学分,占总课程的2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2]。

其次,分布必修模式中课程内容“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虽然进行了领域分类,但由于缺乏更深入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因人(教师)开设、随意开停(课)现象严重,导致通选课结构杂乱无章、有“拼盘”现象出现,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这就背离了分布必修模式的真谛,我校汽车文化通识课就是“拼盘”现象的产物。

再次,汽车文化课程本身存在知识化倾向,就算被学生选为通识选修课,也难以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黄景坤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有三个层面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认为“情操意志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终极目标之所在,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是导入的前置阶段”[3]。张寿松也认为,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4]。目前汽车文化以專业文化课开设通识选修课,突出的还是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系,缺乏对技能与价值的关注,缺乏对知识背后意义的思考,不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这样的课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识课程,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

汽车文化在分布必修模式中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本身也存在缺陷,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精致化、核心化,使之成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二、“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什么是通识核心课程,什么样的课程适合建设为通识核心课程,这是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最早提出通识核心课程概念,著名学者莱文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指一组独立于院系的转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相对独立存在,而且多数课程是跨学科课程,所以有些课程需要不同系科的老师相互合作完成教学[5]。我们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相对专业课程(包括以通识课程名义出现的专业课程)而言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课程设置上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为目的;课程内容上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不追求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追求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不注重知识本身而注重知识对人的意义,即知识所内含的价值;课程地位上则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实施上则有面向全校学生、需不同专业背景老师合作完成等特点。

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在通识理念指导下有意识、有选择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具有指向性、生成性、计划性、场景性等特点,各高校应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我们选定汽车文化作为我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汽车文化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地域和学科优势的考虑。我校位于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国家级武汉经济开发区内,属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汽车专业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核心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对师资要求比较高,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共同完成,通识课程拥有专业背景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汽车文化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具有建设的潜质和条件。通识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文素养,汽车文化具有多学科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据王旭统计,汽车文化涉及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艺术学等15个二级学科,这为通识课程内容的跨学组织奠定了基础[6]。

再次,汽车文化内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适合通识课程建设。汽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业发明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汽车是当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被称为“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而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中万亿级的支柱产业;汽车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交通安全、环保、能源问题成为21世纪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它们,需要人类运用智慧,这与“关注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通识教育目标相契合。同时以模块化组织课程内容的汽车文化也适合核心课程建设,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ACC)指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九种基础技能:(1)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2)听、说、读、写能力;(3)理解数据的能力;(4)历史意识;(5)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6)价值判断;(7)艺术鉴赏能力;(8)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9)深入学习的能力[7]。我们发现汽车文化很多模块的内容经过通识化改造后能很好地体现这些基础技能,例如,汽车品牌命名,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型探索,形成品牌命名的规律性认识,能锻炼我们“深入学习的能力”;跨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及欧系、美系及日韩系汽车特点的形成能提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汽车外形的演变及车标元素的探索,能锻炼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汽车与能源环境关系的探索能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能够使我们形成健康的“历史意识”。

三、“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改革的实践

我校一直在探索通识课程建设,2015年在《关于加强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的通知》中就提出建设“通识教育重点课程”和“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作为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计划用5年时间,立项建设不少于30门通识教育重点课程。汽车文化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也得到了学校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获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

1.科学地界定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们所赋予的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关注的是课程能够应该做什么,指向课程的结果,课程目标为课程建设提供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界定课程目标。汽车文化从专业基础课改造提升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课程目标则从注重知识的获取转移到注重“人”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转变”:侧重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拓宽专业知识面,转变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侧重汽车文化现象的描述,转变为汽车文化现象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侧重汽车与社会简单的“文理渗透”,转变为汽车知识对人格的完善,注重汽车知识的德育、美育功能。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转变,我们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汽车知识与人文素养”,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性。

2.科学地设置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课程内容直接关注应该“教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依据,选择能够使学生行为改变的经验为课程内容。专业文化课程一般具有学科发展的时间深度与跨学科的空间宽度两个维度,我们将在专业文化课的基础上,依据通识教育的价值性(完备理性、健康人格、美好情感)、基础性(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综合性(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时代性(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初步拟订以下八讲,每讲4课时:

第一讲:汽车工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突出汽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讲:汽车名称内涵及命名规律(用语言学符号理论对汽车命名进行指导,形成品牌命名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第三讲:汽车车标的艺术美(车标介绍,挖掘车标演变规律,欣赏车标之美)

第四讲:007电影中的跑车(汽车品牌介绍、名车欣赏与电影欣赏结合)

第五讲:F1方程式的艺术魅力(介绍F1方程式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汽车运动欣赏水平)

第六讲:汽车的潘多拉魔盒(汽车发展对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汽车价值观);

第七讲:怎么选择、购买、使用家庭汽车(从消费者角度了解汽车购买使用常识);

第八讲: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工业(我校坐落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与东风公司有历史渊源,从地域文化延展课程内容)

在制订过程中我们对专业文化课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处理:首先是内容的“集中化”“生活化”提取,专业文化课内容追求知识的系统而全面,通识课程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只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实现通识目标的内容,如汽车运动内容的处理,我们只选取最有名的F1方程式赛车运动,名车欣赏只选取大家熟悉的007电影中跑车进行鉴赏;其次是内容的“理性化”“审美化”提升,专业文化课中知識就是目的,通识教育中知识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知识的背景价值才是目的,如汽车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不仅仅只介绍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大家正确的汽车消费观,车标相关章节、车标的构成要素及艺术审美将成为重点;再次,通识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突出内容的“感受性”与“生动性”,最后第八讲就基于此。

3.科学地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有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就成了关键。汽车文化作为专业文化课,主要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掌握,教学法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法,考核方式则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通识课改后,我们将在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与方法上进行变革,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理论热点和难点及前沿问题等、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核;改进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将学生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纳入考核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6.

[3]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6.

[4]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4.

[5]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王旭.汽车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8):4.

[7]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theCurrent Debate and Issues for Faculty[M]. Edie andLew Asserman Public Affairs Library.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5017。

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3篇

[摘           要]  主要以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意义为主要依据,从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外互动式探究学习环境进行构建、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内互动式协作学习环境进行构建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信息化;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

电力拖动为中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结合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在工业现场,电力拖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该门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例如维修、调试、安装常用电气控制线路,并且可以服务于中级维修电工的考证。电力拖动课程以电工基础、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为基础,为液压与气动、PLC与变频器等课程的学习做铺垫。该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信息化背景,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实训教学环境,进而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本文针对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进行深入分析。

一、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相关概述

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化技术,营造的实训教学环境[1]。该种教学环境结合了硬件和软件环境、时空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等,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信息具有多媒体化的特点,学习活动具有合作化的特点,学习资源具有共享化的特点,自主学习具有个性化特点,教学管理具有自动化特点等。

二、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意义

电力拖动为中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2]。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学环境过于单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的都是单向传递的,这大大阻碍了学生发展。并且,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以往的实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因此,专业教师基于信息化,为学生构建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符合当下的教学理念,并且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信息化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

三、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策略

(一)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外互动式探究学习环境进行构建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电力拖动教学中,教师也较为注重学生的课外探究性學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资源为静态生成资源,没有可以更改的性质,并且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学习成果的相互借鉴这些动态过程的资源,没有对学生形成知识产生良好的作用[3]。并且,在课外学习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目的没有办法真正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基于信息化下,为学生构建真实的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整合传统资源,对动态过程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定义进行延伸,对课外探究式学习的内涵进行丰富。此外,在构建实训教学环境时,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对探究任务进行明确,对探究要点进行明确,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实训学习。

首先,在信息化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中,在建设信息化平台时,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通讯软件,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且,全校无线网覆盖给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保障,智能手机中的系统操作,可以为学生在学习时利用到的工具软件提供支持。

其次,在信息化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数字化信息资源库,这有助于学生接受信息化的实训教学环境[4]。目前,在网络中,有关电力拖动的数字化实训项目素材有很多,其中涉及各种类型的仿真课件。教师只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充分利用和筛选,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即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大纲的要求,进行经典虚拟实训项目开发,如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等。在这些虚拟仿真项目中,需要具有以下几个内容:应用背景、原理仿真、所用器材、虚拟布局、故障检修、虚拟接线。然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压缩,发送到和学生进行通讯联系的软件共享文件夹中,进而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把实训过程呈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操作现象和原理。此外,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中进行仿真训练和操作。在该过程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互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情境性、实践性、过程性、职业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在信息化“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中,在信息化平台上,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重现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5]。在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片段化,其中涉及的片段经常都是学生实训时出错和需要注意的点,因此学生需要进行反复观看才可以扎实掌握。而微课刚好可以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微课属于缩小的、可控的一种教学环境,专业对学生进行某一项的训练,使学生可以对某一种技巧进行扎实掌握的小型教学活动。在微课中,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和具体,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较小的学习规模特点,并且在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及时的反馈。因此,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中对大量相关教学视频进行搜集,并通过再加工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在针对无法反映出教学目的的微课,教师可以自行进行录制,以便于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实训教学环境。然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微课发送到和学生进行联系和交流的通讯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时间对这些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并且可以和教师、其他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进而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升学生课外学习的质量。

(二)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内互动式协作学习环境进行构建

课堂教学属于动态发展过程,在电力拖动实训课程中,也具有该特点,这就需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实现有效互动[6]。在以往的“电力拖动”实训教学中,教师都是先把需要用到的工具与资源准备好并提供给学生,然后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这样的实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教师在演示示范时,学生们要么围在一起进行观看,这样的模式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导致实训教学效果较差。要么教师通过投影仪在制定的为之下进行演示示范,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直观展示与有效点评。(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时,没有办法和其他学生进行即时互动。(4)没有办法做到全程记录每个学生的实训过程。(5)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进行走动,这严重影响到了实训课堂纪律与安全。(6)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学生实训过程中违反规范的操作,这给学生自身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营造一个方便、廉价、实效的信息化课内实训互动协作学习环境。该实训教学环境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快捷性,信息化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记录特点和沉淀特点,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进行互动协助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在该实训教学环境中,教师把学生根据实训工位的五边形图形,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中都有一个网络高清摄像头和一个类似呼叫器的按钮开关[7]。摄像头和呼叫器和教师的计算机进行连接,并构建一个局域网,通过监控软件网络控制每个摄像头,并且教师的平板电脑与学生的智能手机,都对监控软件进行安装,利用分级设置,教师可以控制所有摄像头,学生可以对其他学生的实训视频进行观看,但是没有办法进行控制。在教师示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监控软件,把摄像头的视频切换到任意一个,并通过全屏显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云台控制,清晰展示相关细节,使每个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对相关操作进行清晰观看。教师的平板电脑与讲台上的计算机也具有一样的操作权限,因此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实际操作和控制以及示范教学。例如,学生想要寻求教师帮助,可以按下按钮开关,与此同時对应的报警灯闪烁,摄像头也切换到对应的实训工位。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摄像头的语音功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此外,学生也可以利用智能收集,对其他小组学生实训的情况进行观看与交流。由于实训环境中覆盖的是局域网,没有外网,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玩手机的情况。构建这样的实训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实训教学质量,还可以加强实训课堂纪律,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信息化构建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专业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真实的仿真操作训练,进而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可以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美英.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15(3):27-29.

[2]陈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推动电气专业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精品课建设实践[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7,30(1):113-115.

[3]钱洪程.“五步”训练法在《电力拖动》课程实训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风,2015(2):225-226.

[4]钱丽君.技工院校课堂中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电力拖动实训课教学为例[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2018(7).

[5]李月明.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线路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86-87.

[6]王艳平.浅谈在电力拖动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电子测试,2015(20).

[7]王慧勤,高立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项目任务教学之我见[J].自动化应用,2018(1):152-153,161.

◎编辑 陈鲜艳

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4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学历群体,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高校肩负着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的社会责任。高校目前正成为国内外各种思潮碰撞的平台,大学生也受到了非主流思潮的影响。如何用一元化的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的社会价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本文拟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面临困境的根源作一定的探究。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外部困境的源流

困境之一: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分化与分层已经对社会提出了公平与正义的诉求,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法制建设的不健全、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等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当前,我国社会既有进一步迅速发展的机会,又蕴藏着各种矛盾和危机。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学生在行为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化的时代特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困境之二: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扩张。

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传媒技术, 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 向青年大学生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达到进行文化渗透、意识形态扩张的目的。处于思想认识能力较弱阶段的大学生, 由于处世较浅, 容易被这些宣传所迷惑, 从而给他们正确价值观的确立造成了影响。

高校是学术交汇的园地, 各种思潮密集汇聚, 学生的时代嗅觉十分敏锐, 思维观念也十分活跃。因此,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西方的某些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让学生对时代性问题把握得更为准确, 对西方某些观点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清楚, 引导他们坚定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困境之三:思想层面来看,主要是主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弱化带来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权钱交易等社会思潮沉渣泛起, 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出现一定程度的模糊、淡化、摇摆与虚无。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 理想信念, 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 思想境界虚无, 精神生活空虚。

困境之四:互联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负面影响。

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开放的领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趋于平等,范围也更加凸显无国界化,这对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可以主动地掌握和控制媒体传递的信息,大学生们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一些在老师口里重复了一万遍的真理,可能被他们嗤之以鼻。过去是教师“让你知道什么,你就知道什么”,现在是“我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这说明,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成效还有待增强。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内在弊端的症结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 向来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并为之努力, 且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但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主要存在的弊端有以下几方面。

2.1 内容理想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首先,核心价值教育目标理想化。我国传统的核心价值教育不是以真实生活所贯穿的价值追求养成为基本目标, 而是竭力为学生塑造一个现实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英雄人物作为价值样板, 以共产主义为感召, 以英雄人物为榜样, 以期使学生成长为拥有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想人格的人。忽视日常生活中价值基本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荣辱观意识。

价值教育的理想主义倾向于将扭曲了的国家主义、集体主义信念灌输给学生, 要求他们一切为了国家, 一切为了集体, 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抹杀个人利益从而否定个人价值的存在。

核心价值教育应该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 以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为道德规范和价值教育的切入点, 教导学生如何在平常的生活中做好一名合格的公民, 在平凡的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教育理想化往往使其效果适得其反, 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使学生既不可为又不可违的价值教育, 最终将导致学生的伪善。

2.2 泛政治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高校传统的核心价值教育模式往往忽视了不同领域核心价值教育的特殊性, 且多数采用政治教育的方式, 甚至以政治教育取代社会教育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照本宣科,分析问题只是政治理论单调的循环求证,解答问题也只限于从政治理论到政治理论的枯燥阐释。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往往热衷于各种理想主义的说教,而忽略了教育在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基础,忘记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效果最终必须在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

其次, 核心价值教育目标政治化, 以政治价值教育目标取代道德价值教育目标, 把讲道德和讲政治完全等同起来。虽然道德价值教育与政治价值教育内涵相近, 但两者毕竟属于截然不同的范畴, 承担不同的功能, 不可或缺与替代。

最后, 核心价值教育方式政治化, 把道德规范问题不加分析, 一律上升为政治问题, 以政治立场、政治态度论之, 以训诫、强制等政治教育手段取代道德教育方法体系, 以对政治教条的记诵取代了对道德价值的思考与热爱, 道德价值教育沦为追求政治正确而死记硬背的冷冰冰的考试。

2.3 知识与意识形态脱离的教育思想倾向

当前高校课堂上也出现了所谓“话语系统的转换”,学术与意识形态分离的口号变成了为分离而分离的借口。在这种思想主导下,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以是否远离意识形态为标准,以对现实意识形态的批判表明其非意识形态立场。一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也躲避现实的意识形态,主张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迈向科学化,就必须“价值中立”。这种一味地把学术与意识形态对立起来的思想成了某些人的“学术情结”。这实际上已成了以否定马克思主义为标准的“教条主义”,如果以这样的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阵地岂有不萎缩之理。

尽管这股思潮受到了广泛批判,但是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在不同领域和层面得到渗透。一些文化论者以学术与意识形态分离为标榜,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中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极尽批判之能事。

就知识层面来看,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多年来提倡的“教书育人”遇到了新的困难,实质问题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传道与授业,是多年来被尊奉的教育者的神圣职责,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学术专业化的快速递进,教师的传道与授业成为互不相干的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知识与道德的分离就充分地体现出来。

在一些教师看来,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不过是传导知识的中介,教师个人对于理想信仰的态度与此毫不相干。因此他们在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信仰和理想教育的自觉性就不足为奇了。这样一来,在教学中强调广泛性、一般性的多了,而先进性、特殊性少了对不同思想观点的介绍多了,而真正有说服力的释疑解惑少了。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也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激情共鸣就非常符合逻辑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所有这些说明,必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2.4 具有较多的封闭性、防范性的核心价值教育

本来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生活世界中获取认知素材,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磨砺意志,并在生活世界里践行教育的要求。然而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往往不敢让学生深入讨论,害怕学生思想发生迷乱。

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原则化,重“应是”的理论灌输,而缺少从“应是”到“实事”的理论指引,不能让受教育者学会在客观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创造。对于敏感的问题等更不敢让学生去直面,害怕学生出现“自由化”。这种情况导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学生“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 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的隔离现象,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

我们总是先设定一种模本,力图用其剪裁生活并教导人们去过这样的一种“标准的生活”,结果个体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被抛到人们的视域之外。这种以追求“标准生活”为取向的教育模式,不仅使人的现实生活在教育中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更严重的是,它使我们丧失了寻求自己创造新生活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高度隔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的的异化,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这种现状强烈地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世界的融通,向生活世界回归。

所以,一度核心价值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真心呼唤,造成了其与生活世界的剥离。其结果是使人们只知道未来“标准的”生活是什么,而不知道现实生活该怎样度过。正如弗洛姆在其著作《为自己的人》中所描述:人征服了自然,人获得了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人应当怎样生活,却茫然无知。

2.5“外灌”的教育手段简单化的核心价值教育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者看作教育过程的主宰者,把受教育者看作是“被给予”的“水桶”,作纯粹的理论灌输,并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的纯粹客体地位,将教育活动看作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单向活动,形成了“权力—服从”关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往往单向灌输,向人们灌输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忽视培养人的个性和能力,忽视了引导受教育者积极向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教育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往往从教育者自身条件出发,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思想道德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其结果使受教育者知行脱节,知识的优势不能转化为内在的素质和实际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多重人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使大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形成唯书唯上、随大流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导致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消泯,虽然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却容易扼杀人的进取心和创造能力,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2.6 文化内涵欠缺的核心价值教育

过去,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效性欠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薄弱,文化底蕴贫瘠。从学理上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以解决人的思想、立场观点问题为核心的一种社会实践,其根本旨趣在于,用科学的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教育人,启发人,解决人的立场、观点和思想问题,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在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载体,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调控功能培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为从根本上说,大学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熏染实现“育人”的目标。大学的全部工作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所谓“文化”实质就是“人化”,就是“化人”,教化人,熏陶人。大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当前,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多种阶层的存在, 也将产生一些非主流的意识形态。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众文化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它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另一方面, 其趋利性特征决定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蕴含黑色、黄色和灰色文化, 从而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挑战。这种文化特征在校园文化中也反映得十分突出。因此, 高校必须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 并将大学的文化融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构建生活化、理想化以及主导化的核心价值教育模式。

3 结语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一直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人民群众,也确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具有“生命线”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表现出理想化、圣人化和理论化、规范化的特征。存在着远离人的主体发展需要的倾向,在核心价值教育过程中, 教育方式方法僵化呆板, 流于形式, 目标过于完美, 理论脱离实际, 导致实效性不大。

在此情况下,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 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开展核心价值教育。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为重点,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坚持不懈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学生, 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就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与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 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规范。目前,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面临外部困境;同时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存在着内在的弊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 (法) 涂尔干.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8.

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5篇

一、教育行为越与学生关系密切的, 学生感受越深, 学生越有体会

在问答你曾经就读的学校在你所在的区县被认为是最好的有人占34%, 比较好的占34%, 回答一般的占22%, 最差或被人瞧不起有10%。在回答为你曾经就读的学校, 你感到骄傲自豪的占61%, 没什么感觉的有23%, 有耻辱感的占2%, 已经麻木无所谓的14%。在回答你曾经就读的班在你所在的学校被认为是最好的占36%, 比较好的占29%, 回答一般的占18%, 回答是差班或被人瞧不起的班占17%。在回答为曾经就读的班, 你感到骄傲自豪的占35%, 没什么感觉的占27%, 觉得是耻辱的占21%, 已经麻木无所谓的有17%。从以上四个问题分析, 我们看到, 教育行为越与学生关系密切的, 学生感受越深, 学生越有体现。例如, 对学校的感觉远不及对班级的感觉“深刻”, 如对有“耻辱感”的回答, 学校只有2%, 班级却高达20%。

还值得一提的是, 问卷的完全真实性也令人怀疑, 让我们感到学生受学校、老师的影响很大。比如, 当我们选择基本上是荣昌同类学校“最差的”调查, 回收的问卷中, 对你所在的区县被认为是最好的居然达到了80%。这也让课题组为难, 因此, 课题组在对问卷分析时更加慎重, 更注重分析问卷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揭示出来教育意义。

二、我们学校老师, 对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太好的学生存在歧视现象

在回答如果你有过学习成绩不太好或不好, 之前的学校或多数老师对你鼓励的占42%, 客观公正地对待的占26%, 不关心的占21%, 感到被看不起或歧视的占11%。而在学校类别上, “名校”学生感到被看不起或歧视的要比普通学校高1至3个百分点。在回答无论你的学习成绩怎样, 在这之前的学校你感觉得到了学校和多数老师对自己鼓励的51%, 客观公正地对待;42%, 不关心的占31%, 看不起或歧视的占10%。 (选择有复选) 在回答你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或很不好时得到老师鼓励受到公正的对待的有52%, 没有和很少的高达48%。而在学校类别上, “名校”学生没有得到老师鼓励受到公正的对待的要比普通学校高2至4个百分点。这就说明, 我们学校, 我们老师, 对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太好的学生存在歧视现象, 越是“名校”, 这种情况更重一些。因为他们没有升学压力小些, 在职高学生中, 很少因为学习成绩而被歧视的现象。

三、学校和教师均存在歧视学生现象, 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感觉越是突出, 有升学压力的年级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在回答你觉得现在的学校和老师是否有不关心或歧视你的现象没有或没有感觉到的占73%, 有一点的占18%, 被严重歧视的占9%。

在回答如果你有觉得被学校或老师歧视的经历, 是在哪一个阶段或哪一个阶段最突出时, 小学低年级有38%, 初一有16%。初二有9%, 初三有30%, 高一有8%, 高二有12%, 高三有25%, 职高有4%。说明:以上数据均在调查年级中统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学校和教师均存在歧视学生现象;从学生对这种现象的感受度来看, 越是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感觉越是突出, 这最有可能的是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 对学校和老师的依赖度更高。同一学段有升学压力的年级明显高于其他年级。这说明, 学校, 老师、社会的教育评价直接影响到了学校老师对学生成绩的要求。

四、学生的“好生观”更接近对人真实正确判断。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的“好生观”有所不同, 学生的“好生观”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比较大

那么, 在学生自己看来,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学生与老师的看法似乎不一样。我们让学生在学习成绩好、表现好、成绩好表现好、有个性有思想、正直有正义感、能与同学很好地相处这六项中只能选择一项时, 41%的学生选择了“成绩好表现好”, 21%的学生选择了“正直有正义感”, 只有7%的学生选择了“学习成绩好”。在有两种选择或多种选择的条件下, 选择“学习成绩好”最高也只有12%, 在有三种选择及以上时, 选择“正直有正义感”均超过了“成绩好表现好”, 高居第一。

这说明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与学生心目中的好学生是有很大差别的, 而且学生的看法更接近对人真实正确判断。在回答同一问题时, 学校“类别”也很突出, 统计发现, 越是有升学率压力的学校, 学生回答“学习成绩好”和“成绩好表现好”是好学生的比例都比较高, 在职高学校中, 很少几乎没有学生回答“学习成绩好”和“成绩好表现好”是好学生。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好生观”受学校和老师的影响比较大, 另一方面, 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的“好生观”也有所不同。

五、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是关心爱护体贴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能走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的老师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们提供了8个选项:教学好, 教学成绩领先、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和个人气质、关心爱护体贴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能走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多才多艺、美丽潇洒、衣着时尚。在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限定了条件。无论是只能选择一项, 还是多项, 选择“关心爱护体贴学生”的学生都高居榜首, 最少有45%, 最高达76%, 其次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最少有21%, 最高达53%;有趣的是, 在只能选择一项时“能走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居第二, 占32%;而在完全可以多选的情况下, 选择“教学好, 教学成绩领先”的也只有267人, 占57%。这说明, 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是关心爱护体贴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能走进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的老师。与学校和社会的看法完全不一样。

六、学生更愿意自己的学校注重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甚至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 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能爱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你愿意到什么样的学校去读书?家长和社会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提供”两类学校供学生选择:A只追求教学质量追求升学率, 被社会公认为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 在这样的学校你很可能考入重点高中或重点大学;B注重全面发展, 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甚至给每个学生提供机会, 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能爱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令人惊讶的是, 只有61名学生选择A, 高达401名学生选择了B。说明学生心中好学校与家长、社会不一样, 学生选择学校的标准也与家长、社会不一样。

七、在调查问卷中的主观回答“案例征集”中反映出学生渴望获得承认鼓励, 受到歧视往往是最深层的打击, 对歧视历历在目, 甚至影响自己的人生选择

为了更深入更真实地了解学校内的教育公平对学生心灵的影响, 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教育案例征集”活动。其中回答了案例征集的共165份。我们设计了以下两类问题:在你的学习经历中, 有没有过被学校或老师歧视的经历?如果有, 你认为在你的心中造成了怎样的伤害?在你的学习经历中, 有没有过得到老师鼓励、关心、爱护的经历?如果有, 这给了你什么样的影响?而在征集要求上, 我们特别突出“这些经历中哪一次是你刻骨铭心的”, 试图对学校教育公平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提高到极致。同时我们要求在故事中不涉及具体学校、教师姓名和学生自己的姓名, 是希望能够更接近真实。

征集的结果是, 165份案例中有59份是写得到老师鼓励、关心、爱护的经历;有106份案例中有106份被学校或老师歧视的经历。这并不是说被学校或老师歧视的学生更多, 而是说明被学校或老师歧视的经历对学生的印象最深、影响到最大。

关于得到老师鼓励、关心、爱护的经历, 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的经历最突出, 说明学生对心灵情感的渴望最强烈, 尤其是那些处于困难或弱势的学生, 表现最为突出。例如, 有一个学生在谈到自己父母离婚后自己得到老师的关爱的经历, 并表达了终生不忘的情感。最后她写道:“亲爱的老师, 好久没见了, 我很想您。您现在好吗?您是我的榜样。我无以报您的恩情, 只有把您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以报您的恩情。”关于被学校或老师歧视的经历, 有因为分班不公、教师对待学生不公的, 尤其是学科教师对学不好或学得不太好的学生的歧视语言和歧视行为, 最突出最严重, 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最大。

有的学生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甚至极度反感;有的是直接就不喜欢不学老师所教学科, 由此造成学生成绩显著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有的学生转校甚至失学;有的学生把这种伤害背负一生。

有一个同学在谈到自己因为数学成绩差受到老师的歧视、挖苦时, 用了“我憎恨”、“欲哭无泪”“我一生都讨厌你”等词语。有一个学生在表达自己受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时, 还涉及到一位也因为这个老师的歧视侮辱言行而退学的学生, 最后发出了“我讨厌那个老师!他不佩当老师!”的呐喊。

劳动教育的核心范文第6篇

首先, 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 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使其逐步实现大众化。人们要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就必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只有进行积极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而引导他们达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进而实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想目标。在宣传引导的过程中, 期刊、电视、互联网、新闻媒体、广播等各种新闻传媒是主要利用的有效载体渠道。例如,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数据显示, 截止2013 年12 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 18亿; 其中,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 年年底的74. 5% 提升到81% , 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 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传播渠道, 新闻传媒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新闻传媒能够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运用正面舆论, 如近几年“道德模范”、“时代先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等栏目, 塑造典型引领社会思潮, 牢牢把握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另一方面, 新闻传媒能够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与通俗易懂的语言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让群众在不知不觉之中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引导, 让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同时, 新闻传媒还积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生产实际, 通过“曝光”等方式对于错误的行为和言论进行揭露、谴责或批评, 引导人们对其进行反思。除此之外, 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身边的典型人物等等,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不同的方式, 传播正能量, 弘扬主旋律, 能够积极引导人们分清是非、辨清美丑,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 加强思想教育,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认同。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过程中, 人是具有决定性、主导性作用的因素; 而人们的自身素质不同, 需要进行分层教育, 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一般来说, 党员干部、精英阶层、青年学生、教师等是弘扬与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人群。因为他们的道德情操如何, 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的好坏, 对其他人也能够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这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 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 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 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 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 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 (2) 因此, 对于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融入到培训的课程体系之中去, 使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提高思想觉悟、道德修养, 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人群; 对于社会中的精英阶层, 我们应通过思想教育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支流, 使其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 对于青年学生, 我们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更新教学内容,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不断加强人文教育、道德教育, 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让学生真正学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于普通群众, 重点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等等。可以说, 这些不同层次的思想教育, 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 健全法律制度, 坚持依法治国, 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保障。邓小平曾经指出: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不能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 (3) 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约束性、长期性、根本性, 能够有效地规范或明晰社会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讲, 当前我国的诚信机制、激励惩戒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规章制度还是很不健全的, 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是与这些法律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紧密相关的。为此, 我们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 及时建立或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法律制度在人们良好习惯、道德养成中的这种外在强制力量的激励约束作用, 充分运用法律和道德的正面功能, 推动人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在新形势下, 我们需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途径

注释

1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 2014-1-16.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47.

上一篇: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妇联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