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

2023-12-21

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波澜壮阔,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硕果磊磊。改革开放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我是改革开放初进入乡镇工作的,经历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参加了农村改革开放工作,目睹了农村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谈点改革开放农村发展变化的感受。

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首先在农村吹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成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落实为基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成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改变了人民公社是生产经营方式和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家庭承包经营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权承包给农户,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主体地位,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农村总体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近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证明,家庭承包经营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方式。一九九八年党中央又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进一步稳定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农村改革开放,农民思想观念大转变。农村改革开放,不但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变化,更主要是彻底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已经不是只会捏泥巴的"农二哥"了,农民在改革发展的洪流中学会了经商办企业,许多农民成了企业家大老板。农民自己改变了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知道走出去务工做生意赚钱,相当部分农民由此成为"城里人"。农民已不墨守成规,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农民利用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发展农业经济,也是土地流转的运作,让很多农民离乡不弃土,放手务工经商。农民不再愚昧无知,懂得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上,大力推广和运用新科技、新品种。在劳务上,积极主动参加实用技能培训,争当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培养下一代上更加重视教育和投入。农民也不再是不懂生活的"乡下人",农民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讲究。农民思想观念的大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大好转。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加与和谐社会构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 农村改革开放,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农村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农村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农村电网的普及和与城市同网同价的改革,不仅解决了农村用电问题,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农村用电价格,提高了用电质量。改革开放前,农村交通闭塞,出行都是步行,货物流通靠肩挑。改革开放以来,不但修通了到乡到村到社道路,而且道路逐步硬化,开通了乡内公交车,农村交通条件有了较好的改善。通讯网络全面覆盖,农村通讯问题得到解决。水利设施更加完备,农业生产性用水有了保障。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条件得到改善,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农村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问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在医疗上有了较好保障。

农村改革开放,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改革开放前,农村长期实行三级所有(公社、大队、生产队)为基础的体制,农业生产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连种粮食的农民都吃不饱肚子。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但解决了人生存最基本的温饱需要,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从吃得饱到吃讲营养,从住的能挡风到住将宽敞,从穿的能遮体到穿讲漂亮,从愁办不起喜事到办事讲排场,这几句简单的话语反映出了农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农村改革开放,减掉了农民负担。农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除了种田要加纳农业税外,还要缴村提留、乡统筹款(简称为双提留款),农村所有社会公益事业和农业基础建设、村组干部误工、军属五保优待等费用,都是由农民承担,农民的负担确实太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纪律来减轻农民负担。国务院《农民负担管理条例》的实施、制止农村"三乱"、规范农村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村与城市用点同网同价、农村中小学实行"两免一补"等都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具体政策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农民负担增加和反弹。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彻底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让农民休养生息,在二00二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民按人头负担的"双提款",只按耕种的田交纳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是土地承包经营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历史性改革,它为全面取消农民负担迈出了关键的一年。二00五年全面取消对农民征收农业税政策,结束了中国农民种粮食交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减去了农民一切负担后,党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实行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村低保、新农合等惠农政策深得人心。

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第2篇

摘要: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决定农村家庭偏好人口数量,高生育率导致农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引发农村家庭的人口数量向质量偏好转变,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物质资本得到深化,农业发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后“马尔萨斯”时代;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农业推向持续增长轨道。中国农村正处在人口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的初期,中国农业将会展现出生产方式现代化、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组织企业化和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趋同化的现代化特征,政府应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规模经营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人口偏好结构;人力资本;农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评述

发达国家近二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由停滞到起飞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量质”偏好发生结构性逆转的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西欧诸国及其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相继从长期无增长或者增长缓慢步入到快速和持续增长轨道。Lee研究发现,英国1800年的实际工资水平与1300年相同。Maddison估计得出,欧洲人均GDP增长率在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为0,但在1820至1992年170多年间超过10%,此期间的人均GDP由1018美元增加到12797美元,增加了12倍。与此同时的另一现象是欧洲人口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英国每百人出生率由1820年的3.03%降至1992年的1.37%,相应地人均受教育年数由2年延长到14年,法国每百人出生率由1820年的3.17%降到1992年的1.30%,人均受教育年数由1913年的7年延长到1992年的16年,荷兰、德国、瑞典、美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都出现了类似人口“量质”结构转变的现象。工业革命之前西方的经济状况和人口增长验证了马尔萨斯的预测,即增加的粮食产量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消耗,人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状态,经济无从发展,步入“马尔萨斯”稳态或“马尔萨斯”陷阱。西方自工业革命之后才成功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人均GDP开始缓慢增长的后“马尔萨斯”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西方国家陆续朝着高人均收入、低人口增长率的现代增长稳态发展。我国是否遵循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的演进规律?尤其是这种人口“量质”演变是否在农业部门发生,发生原因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又如何,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深层作用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研究者多侧重于人口数量转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转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其中代表性观点主要是两种:主流观点认为人口数量转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转变可以提高储蓄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均消费、降低人口抚养比、促进技术进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从而实现经济长期增长。Galor&Weil(2000)的“统一增长理论”则把人口转变、技术进步与三种经济增长稳态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建立起著名的“统一增长”模型。该模型把经济发展分为三种状态,即“马尔萨斯”稳态、后“马尔萨斯”阶段和现代增长稳态。其中经济发展从“马尔萨斯”稳态向后“马尔萨斯”阶段的过渡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后“马尔萨斯”阶段到现代增长稳态则由人口转变所致。赵亚奎(2008)在此基础上刻画了“马尔萨斯”陷阱的内在机制以及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两个可能方向,其中人口转变是超越“马尔萨斯”陷阱的主要解释变量。另一种观点强调人口数量转变后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转变导致人口老龄化,会挤出本国的资本存量,不利于经济增长;生育率下降会产生家庭结构不合理、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影响要素供需平衡、投资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速度;低生育率加速人口红利消失,制约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文献中使用的“人口转变”概念仅指人口数量的转变,未看到人口数量向质量的结构性转变;与人口数量转变概念一致,分析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局限于人口数量效应;而且研究对象均集中于一国国民经济总体,并未具体到某个部门内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试图把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同时引入农业发展分析框架,以推演出我国农村人口“量质”的转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人口转型的角度去考察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所依赖的基本力量。

二、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与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研究前提

讨论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与农业发展问题离不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的高收入能够增加农村人口的时间的机会成本,特别是生育和抚养子女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高回报率逐渐体现。农村家庭对于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提高的理性反应是减少子女数量,注重对子女质量的投资,尤其是受教育方面,也即农村人口偏好由数量转向质量。因此,持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本文研究的逻辑前提条件。

(二)理论分析

1.农业生产方式类型

本文以农业投入要素结构的差异性把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古典农业生产方式、新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古典农业生产方式的特征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或停滞,以劳动力数量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存在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社会;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工业部门为农业提供先进技术,表现为化肥、农业机械设备等形态的物质资本,从而农业部门逐渐开始工业化过程,农业生产方式由古典方式转向以劳动力和物质资本为主要投入的新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其典型特征是物质资本在农业产出中的贡献最大,与之对应的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生产状态;当农村部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并大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再次发生改变,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代替了劳动力数量,并且超越物质资本对农业产出的贡献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农业生产方式随之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将出现在工业化后期及完成期。

2.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原因及过程

贝克尔(Becker)的家庭子女“量质”权衡理论是研究人口偏好结构转变最经典的分析工具,可以借鉴该理论分析工业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原因及过程。

依据贝克尔的家庭效用函数,设一个典型农户家庭的效用来源于其所拥有的孩子的数量、孩子的质量和其它消费品,三者分别对应有单位成本。在家庭收入的约束下,求解农户家庭效用最大化所得到的条件显示: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与单位成本和孩子质量正相关,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与单位成本和孩子数量正相关。其中孩子数量的单位成本包括父母的时间、费用、不舒适、怀孕和分娩的风险,政府对孩子的津贴、避孕和分娩的费用,以及与质量没有密切关系的、花在孩子身上的所有精神上和金钱上的支出。本文针对的是农村家庭,父母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时间支出占孩子数量的单位成本的主体部分。根据研究前提条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在劳动力非农转移的背景下农村家庭父母的时间价值随之变得昂贵。抚养子女的时间的机会成本上升导致孩子数量成本上升,孩子数量成本增加引起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提高,农户家庭的理性选择是减少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孩子数量减少引致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下降,农户增加对孩子质量的需求。孩子质量的提高又会使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再次提高,进而导致孩子数量进一步减少,此递推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将一直传导下去,这就是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演化过程。

3.人口偏好结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

(1)古典农业生产方式、人口数量偏好与农业发展的“马尔萨斯”陷阱

工业化之前和初期阶段,农业生产一直沿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生产经验和简单工具,在土地等自然禀赋既定的条件下,农业只能采取古典生产方式,即依赖劳动力数量大量的投入而获得产出增长,因此农村家庭选择扩大人口规模以达到增加家庭收入的目的。同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低水平阶段,城市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且工资水平较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弱。对于无法选择就业机会和边际生产力极低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其拥有的时间价值低廉,生产“时间密集型产品”——孩子的时间成本相对较小,对应着较低的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以及人口生产的低成本导致农村家庭重人口数量而轻人口质量,即偏好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偏好带来高生育率,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增加,农业产出由于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增幅极其有限,然而增加的农业产出又会被快速增长的农村人口所稀释,农村人均产出依然维持原有的低水平状态甚至更低,这种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状态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2)人口偏好结构逆转、新古典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发展的后“马尔萨斯”阶段

当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工业规模扩张需要补充大量劳动力,并且工业部门工资水平显著高于农业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城市非农部门的高收入提高了农村家庭生产孩子的时间成本,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上升导致对其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较高的城市部门优先选择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择优性劳动力转移诱发农村家庭增加对子女质量(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其下一代能够顺利实现转移。农村家庭孩子数量减少、质量提高意味着农村人口偏好在工业化、城市化冲击下开始转变。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初期,人口质量偏好强度相对较弱,农村人口的主要特征是数量逐渐减少。而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机械设备、化肥等物质资本,农村人均物质资本逐渐丰裕,物质资本深化使得农业生产方式由古典转变为依赖物质资本投入驱动的新古典方式。而生育率下降又缓解了人口对农业产出的稀释效应,人均农业产出获得增长空间,农业开始起飞并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缓慢增长的后“马尔萨斯”阶段。因为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加之人口偏好处于转型时期,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尚未成为驱动农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由物质资本推动的农业增长存在上限,因而此阶段的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3)人口质量偏好强化、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阶段

当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更大、速度更快,农民的时间价值更贵,以及非农转移的人力资本门槛更高,激发农户选择更少的子女数量而特别偏好孩子的质量。一方面,由于生育率下降使得人均资本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人力资本存量增大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特有功能,逐渐取代劳动力数量和物质资本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农业生产由新古典方式过渡到现代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在于产出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投入。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增,而且具有正外部效应,可以抵消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其边际报酬递增效应将大于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农业发展由后“马尔萨斯”阶段过渡到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与中国农业发展

理论分析表明,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偏好,对应着农业发展的“马尔萨斯”陷阱;农村人口偏好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随之从古典转变为新古典,对应着农业发展的后“马尔萨斯”阶段;高强度的人口质量偏好带来的高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农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形态相对应。通过对中国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演变、农业发展状况的描述,并借助国内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判断中国农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对制定农业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中国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依靠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而增长的古典生产方式决定农村家庭偏好孩子的数量,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一度处于高位。农村总和生育率在1955年到1970年期间平均达到6左右,亦即一个农村妇女平均生育6个子女。20世纪70年代之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农村地区的推行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总和生育率开始下降,1975年下降到3.95;80年代末90年代初,工业化、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村家庭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孩子数量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大,子女已成为农村家庭的“奢侈品”。此背景下的农民把较多的时间配置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生育子女以降低收入损失,农村生育率持续下降,1992年已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农村人口数量偏好减弱的同时,由于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设有人力资本门槛,迫使农户重视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以增大向城市转移的概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逐年改善,人力资本存量随之增加。根据CGSS2006数据中的农村样本计算得到,1949年至1970年出生的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小于5年,未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公开的统计数据可得,1985年的人均受教育年数延长到5.6年,接近小学毕业程度。之后的农村人均受教育年数持续递增,到2010年受教育年数增加到8.36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以农村家庭人口规模和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分别代表农村人口数量和质量特征,通过表1可以清晰观测到农村人口偏好正在进行着“量质”结构性转变。

(二)中国农业发展及其所处的阶段

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业发展指标,根据农业发展指标的变化幅度把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至70年代中期。该期年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未突破1000亿元,人均粮食产量低于300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00元;第二阶段:70年代后期至今。此期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到解放和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物质资本均有所提高,农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人均产出和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到197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大关,达到1397亿元;人均粮食产量高于300千克,提高到318.7千克;人均纯收入增至134元。2011年三项指标分别增加到9365亿元、425千克、1634元,是1978年的6.7倍、1.3倍和13.1倍。从农业发展的三项指标来看,第一阶段近似“马尔萨斯”陷阱,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和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或无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该时期农村人口生育率居高不下,物质资本缺乏,农业生产处于古典方式,人均农业产出的较少增长几乎被人口增长抵消,农业发展陷于低水平循环状态。70年代中期之后,农村生育率逐年下降,物质资本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农业成功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过渡到后“马尔萨斯”阶段。由于中国农村正处在人口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初期,农村劳动力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低人力资本存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较弱。根据国内代表性研究文献的分析结论,目前中国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较小(见表2),据此可以推断出中国农业生产仍延续新古典方式,仍然处于后“马尔萨斯”阶段。

(三)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前景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城市化率已突破50%,农村人口“量质”转换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对应的农业发展将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1.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又表现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转换。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传统要素即劳动、土地和资本均具有边际报酬递减性质,难以担当起驱动农业持久增长的重任。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人口生产偏好转变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起到关键作用。首先,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供了前提条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需要与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的农业劳动力相匹配,否则无法获取其有利性;其次,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农民更容易向城市转移,缓解农村劳动力长期积累下来的过剩状态;再次,人力资本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减缓边际收益下降速度。人力资本特有的性质和对其它生产要素产生的积极效应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方式转变,人力资本成为农业增长的持久动力,从而传统农业被改造成现代农业形态,正如舒尔茨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人力资本。随着农村人口质量偏好强度渐增,中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新古典向现代形式转变。

2.土地经营规模化

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中国在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保证土地在农户之间分配的均等性和同质性,土地被分割成小块分布在不同农户名下,造成土地的人为碎细化而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发生转变以及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条件下,农业从业者数量逐渐减少和老弱化程度日益严重,大量土地被撂荒,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经营和管理土地的能力增强,加之农村物质资本日益丰裕、农业生产技术改进以及土地自由流转逐步放开,一个自然发展结果是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经营能够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与土地规模的优化组合,既保证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土地规模化经营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化

土地规模经营不仅要求扩大土地面积,而且需要大型机器设备、专业化技术人员以及雄厚的资金投入。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生产组织形式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的“绊脚石”。单个农户家庭的资金积累缓慢和融资能力有限,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导致家庭人口规模变小,以致无法在家庭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即使实现了土地面积规模化,但又会陷入另一个困境,即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土地规模经营要求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应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农业生产企业或者家庭农场,具有与工业企业相似的企业治理结构。农业生产企业的资源可来源于其员工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以及其它生产要素,同时还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与单个农户相比扩大了生产规模;在企业内部根据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生产技能的差异进行合理分工,可以有效配置农业人力资源;收入分配核算要突出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激发劳动力接受再教育和干中学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既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又有效配置了农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主要形式。

4.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趋同化

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带来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劳动生产率的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他们根据相对工资水平既可以选择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选择在城市非农部门就业。由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组织企业化运作,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和效率提高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高回报率在农业部门逐渐显现,农民经营农业的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与非农部门的收入差距趋于缩小。当中国工业化水平进入后期,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进一步强化,承载着高人力资本的农民的挣得能力不断增强,以致他们从事农业的收入与城市非农部门的收入大致相等时,城乡一体化局面形成,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农业发展亦即宣告完成。

四、基于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下的中国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

工业化加深和城市化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实际转移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制度性的阻碍因素,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不确定性,出现所谓的“候鸟式”转移。前面理论分析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人口偏好结构性转变的基本诱因,而劳动力转移的随机性会弱化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强度。为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在户籍制度、住房购置、社会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等方面加快改革,废除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形成的诸多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使转移在城市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环境,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当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后顾之忧被制度性保障消除之后,那么转移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才会持续转变。

(二)向农村地区提供更优惠的教育政策

人力资本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驱动力,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佳途径。农村人口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内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果再给予相关政策的外在扶持,人口质量偏好进一步得到强化,人力资本将加速积累。然而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以来倾向于城市,形成教育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农村在师资、教学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条件远落后于城市,同一学历层次受教育个体由于受教育地点的不同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受教育者一般在学识、能力方面要差于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个体。而且,高中阶段教育成本较高,很多农村子女在接受了义务教育之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了学业,接受非义务教育成为农村学生的奢望。所以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力度,在财政资金预算项目中增设农村子女教育专项资助计划和奖学金等以鼓励和资助更多的农村子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设施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素质、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可考虑通过免试推荐、降低录取门槛等措施增加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储备高层次人才。

(三)搭建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平台

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两个关键条件,即人均耕地面积扩大和规模化经营所需的高素质从业者。但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仍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可考虑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进一步理清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因为土地使用权的永久化是土地自由流转的前提,土地自由流转又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二是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规范土地流转交易。三是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筹集资金创造条件。土地规模经营需大量资金的投人,充足的资金是土地规模经营的物质保障,而农民在现行的融资制度下获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极为困难,政府应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在农业生产者和银行之间搭建起融资桥梁,为土地规模经营争取到成本低、质量优的资金来源。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也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平台。农业规模化经营更依赖于灌溉设备、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电网输送等基础性条件,同时要留住农村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还需在农村教育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鉴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目前应重点抓好三项具体建设任务。首先,加大通信网络建设力度,以保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在农村快速传播。农业企业化经营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处理和分析更复杂的信息,而信息的获取需借助政府提供的光缆和网络终端设备。其次,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农村生育率下降和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减少以及教育资源在城乡配置的非均衡性,许多村级校舍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关闭,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的无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农村人口分布状况合理布局农村教育资源,特别是把增加幼儿园教育的供给作为重点列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解决农村幼儿的启蒙教育问题。再次,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一方面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村级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增强其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民生工程建设关系到农村人口健康状况,农村人口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面。

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第3篇

立心立行严为魂 立德立人廉作则

揭阳空港经济区第一中学 黄伯华 13822990425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这是《习近平用典》【法治篇】中的第10条,出处为战国末期韩非子《韩非子·心度第五十四》,它的意思是法律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才能使国家得到治理,治理方式适用于当下才能收到实际效果。可见,“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与时俱进的社会进化史观,符合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变化的规律,成为后世实证主义论证变法顺应时代要求的最佳注解。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执政地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所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都更应始终坚持一面廉洁的大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当前形势下,全面强调从严治党,我们党员教师就更应该特别强调“廉洁从教、廉洁科研”,我认为每位党员老师都更要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同时,我作为一名党代表,更应该有着良好的带头作用,要加深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的理解,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增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作为一名老师,同时兼任学校教科室主任,我个人认为“严以修身”尤为重要。在学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而他们正处在成长青春期,对于各种行为处事的方法都会极力地学习和模仿。因此,我们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严”、“实”、“常”字上下功夫,当好开展廉洁教育实践活动带头人,最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严字当头 率先垂范

率先垂范,严字当头,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四个率先”,就是要在学习上率先、在查找“四风”问题上率先、在发扬民主、听取群众意见上率先、在明确整改方向、边学边改、解决问题上率先。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塑造优良的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远,教育效果更好。

我认为: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三省吾身,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和廉洁从教。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作为党员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所以,我们应该严于律己,时刻记住严字当头,率先垂范。

二、实干求真 正直诚信

一个“实”字说不简单也很简单,就是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升个人修养,严明工作纪律,脚踏实地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作出突出的成绩。

同时我们还要坚持求真,也就是正直诚实、诚信做人,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影响学生,这是教师为人处事的基本品格,党员教师更应该如此。正直诚信表现了一个人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处理个人与社会、事业的关系。教师的任务就是宣传科学,传播真理,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为人处事必须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公正无私、光明磊落、是非分明、伸张正义、正人正己。我们只有这样承担教师职责才能以道德楷模的方式影响学生。

再者,就我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科室领导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的良好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开展工作时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真正的实干求真,正直诚信。

三、常抓不懈 风清气正

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我们也就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要求不远,而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廉洁从教、廉洁科研”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则唯有坚持,廉洁之风常抓不懈,才能保证长期的风清气正。我们知道,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开拓创新,就必须自我约束、廉洁从教和从研。

教师要做到廉洁从教和从研,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最主要还是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从研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教师之所以受人尊敬,不只是因为教师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人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正如鲁迅所说:“他们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从精神上灵魂上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然而,教师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存在的人,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冲击下,怎么样才能做到洁身自好,不追随物欲,敬业爱岗,做好教育人的工作,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好教师呢?我想,必须高度自尊、自重、自强不息、严以律己、分清是非善恶。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要保持廉洁自律,坚持高尚情操,要不断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师德的学习和修养,努力促进道德认识,不断地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调控,及时矫正和调整教师行为中失误,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保持行为的端正廉洁。只有常抓不懈,才能永葆气正风清,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向前开拓创新。

总之,我们要以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指导,总结提炼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经验,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突出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师生的能力,保持与家长群众、广大师生的密切联系。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治,深入实际、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深入学生家庭,做好接地气,真诚接受师生员工评议监督,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贯彻在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中,促进学校教育又快又好发展,为加快空港新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第4篇

1 国际水文计划

IHP始于IHD,于1964年由UNESCO第13次大会批准,1965年1月1日开始执行。后考虑到十年时间有限不足以解决水科学发展及其大量实际应用问题,需要一个长期国际水科学合作计划,UNESCO第17届大会决定在IHD结束时开展IHP,于1975年开始实施[2]。IHP已执行六个阶段,现处于第七阶段,每阶段都设置不同的研究主题,充分反映了国际水文研究的趋势。

IHD主要以研究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分布为目的,即传统水文学,并把全球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和水量平衡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也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汇编世界主要流域资料等[2]。

IHP-I在沿袭IHD研究的基础上,更重视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人类具体活动造成的影响,为此成立了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影响委员会。此外,水文学已开始向综合利用水资源等方向演化,资源水文学逐渐发展起来。水文学开始与社会、经济及环境保护等领域有了一定的交集,研究范围不断拓宽,环境水文学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2,3]。

IHP-II包括4大课题,仍重视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更加着重强调水资源方面(包括调查、评价等)的研究,并扩大水文学研究领域至各个特定的地理、气候区域,诸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等,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水文学数据及资料。

IHP-III在前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迈出的新一步,它继续把水文科学作为重点,同时考虑到水资源问题日趋重要,而把计划内容扩大到合理管理水资源。有人将此阶段定义为“水文学及为经济、社会发展而合理管理水资源的科学基础”[3],更加重视多学科共同研究水文学和水资源问题。另外,还首次提出了全球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促进水文科学向更高领域发展[2]。

I HP-IV继续保持I H P传统目标,强调可承受开发的水资源管理以及使水文科学适应气候和环境变迁。首次提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不致使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还研究环境变迁中的水文问题,将水环境放在全球环境这个大环境中进行研究,并首次提出了生态水文学[1],具重要意义。

IHP-V主题中提到脆弱环境,提及了风险中的地下水资源等内容,更加重视全球变化以及需要特别关注的湿热、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水文学是此阶段的核心内容,在四阶段生态问题首次被提出,但在此阶段将生态水文作为一研究课题,之后,生态水文学得到了迅速发展。1996年至2002年,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召开了一系列生态水文学研讨会[1]。

IHP-VI主题为水的交互作用——处于风险和社会挑战中的体系。重点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大气与陆地、淡水与咸水、全球变化与流域系统、质与量、水体和生态系统、科学与政治、水与文化等八个方面新的挑战问题。着重突出水与社会方面的研究,包括水、文明与道德之间的联系,水有关的灾害和恶化环境下的人类安全等内容[2,3],使人们了解更多水方面相关内容。

IHP-VII议题将会就如何利用现有科学知识来发展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以对环境变化、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做出响应。加强在适应全球变化和气候多变性、跨界水资源管理、城市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生态水文学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真正的综合解决方案,解决各流域内的环境问题。并在此阶段,国际水文计划与多种组织进行交叉计划,如和联合国世界水资源评估计划之间的合作,与世界气象组织的合作等,促进水文学的发展[4]。

2 结语

水文学是合理管理水资源的科学基础,水文循环的全球性质和水圈的全球分布状况突出了水科学的国际性质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为进行有效的国际合作UNESCO决定执行IHP。从IHP各阶段内容可以看出传统水文正在向资源水文、环境水文、生态水文转变。

虽然全球环境始终处于变化中,但I H P一直将水文过程研究作为其核心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研究计划的深入,研究内涵在逐渐扩展,并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开展相关研究。更加强调水文学与生态学、环境学、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学科的界限愈来愈模糊;日益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协调发展;重视与各种组织的合作;促进高新技术方法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

IHD可以看作是资源水文学的开端,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水文学已从传统地理水文学发展到资源水文学、环境水文学以及生态水文学的新阶段;尤其是生态水文学于1992年正式提出后,在国际上获得迅速响应,被列入IHP予以重点关注。

摘要:国际水文计划(IHP)是一个长期的国际水科学权威合作研究计划,从国际水文十年(IHD)计划实施后,IHP已经执行六个阶段,设置不同研究主题与项目,充分反映了国际水文研究的趋势:日益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对水文情势的影响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逐渐由传统水文向资源水文、环境水文、生态水文转变。

关键词:国际水文计划,水文学

参考文献

[1] 黄奕龙,傅伯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3:580~587.

[2] 赵珂经.国际水文计划的科学成就[J].水科学进展,1990,12:60~64.

[3] 夏军,左其亭.国际水文科学研究的新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6,3:259~262.

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第5篇

从去年, 我们将值周班和学生会合二为一, 共同值岗。学生会成员起监督指导的作用, 对值岗人员的值岗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指导值岗人员工作。值周班值岗人员分为四个小组:卫生财物组、纪律检查组、两操检查组、文明礼仪组。卫生财物组主要检查早晨和中午的室内外卫生和班级财物, 按照学校制定的卫生检查标准严格检查。纪律组主要检查午休和课间活动纪律, 以及课前一支歌质量。两操组主要检查课间操质量和眼保操质量。文明检查组主要是早晚校门囗值岗, 检查校内骑车, 校园文明礼仪和各班早晨读书情况。四个大组各有一个组长负责, 在检查的时候和学生会成员一起去检查。值周班同学是一周一换, 一周一个班级。学生会成员是相对固定的, 一人负责一天中的某一项工作, 这样在指导值周班同学值岗的工作中会更专业更有经验。

从值周情况我发现值岗人员的很多的优点, 首先是能够做到认真负责, 多数同学能够做到按时到岗, 认真值岗, 敢于负责任。因为他们是值岗人员, 要监督管理别的同学, 首先自己要率先垂范, 起表率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有的同学发现别人推自行车困难, 就主动帮助同学推一下。看到校园中的垃圾能主动地拾起来扔到垃圾箱中去。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反学校纪律的事。再就是能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校内骑车现象, 敢于制止, 检查发现卫生纪律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能及时地通知责任人并及时纠正, 课间操人员认真检查到操的情况, 做操的人数、做操的质量。各值周的班级还要负责下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各班都能做到认真准备, 升旗仪式隆重而热烈, 各班选用行为规范做得好的同学当升旗手, 进一步激励了同学争做升旗手的强烈愿望, 国旗下讲话起到鼓舞激励教育学生的作用, 让同学们在庄严的国旗下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教育。各值周班各小组还能够做到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并给各班量化得分, 及时地把检查的内容写到展示板上, 让同学们及时地发现各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教育的根本在育人, 我们省庄二中全体师生秉承“勤朴忠信”的校训, 李明尚校长提出了“教育从规范做起, 个性靠创新张扬”的管理理念, 通过班值周工作, 不光值岗人员在值岗中认真负责, 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也影响了所有的同学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 我们发现校内骑车现象没有了, 打架骂人的现象没有了, 见到同学老师能主动地问好, 乱扔乱丢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我们的卫生状况相比过去变化最为明显, 午休纪律大有好转, 中午变得安静了, 学习的氛围浓厚了, 课间操能够做到快、静、齐, 并且能够做得很认真。这些变化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教育从规范做起”, 学生已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挥了自我教育的功能。

摘要:省庄二中实行班值周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将值周班和学生会合二为一, 共同值岗, 学生会监督指导值周班工作。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教育从规范做起”, 已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挥了自我教育的功能。

看新中国变化有感范文第6篇

——读《活着》有感

这是一个垂暮的生命在日落前回首自己走过的一生,如此从容。没有过多的悲伤,所有的路都是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不管对还是错。

少年去游荡。老人叫福贵,年轻时嫖赌败家,仗着几代家业,不听长辈教诲,辜负对他百般忍让,如故跟着他的妻子,最终赌光了几代人的积蓄,所有的风光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从富家少爷到下层百姓,如同一个晴天霹雳,将这个把灵魂都置于嫖赌中的少爷劈醒,才开始珍惜身边的亲人,他身边的人才开始感受到一丝丝温暖。“咱不怕穷,只要家还在”大家咬着这个信念,打算重新开始。

中年想掘藏。命运似乎因为福贵犯的错而要刻意惩罚他,破产后接连着丧父,为母抓药是被抓去当壮丁,被俘虏后放回了家,母亲早已在自己离家后不久就亡故,女儿凤霞也因一次生病成为聋哑人。后来人民公社成立了,家里所有的东西都归了人民公社。富贵妻子又在这期间得了软骨病,而且日渐严重。福贵一家祸不单行,儿子有庆死于采血事故,为救县长夫人被一个无情的医生夺去生命。女儿凤霞死于生产,只留下了儿子苦根,四年后,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就剩富贵和外孙相依为命了。死神连这仅有的幸福都不肯给福贵,又夺去了苦根的生命。

老年做和尚。福贵亲手埋葬了所有至亲至爱的人,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承受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伤,老年时却是无牵无挂,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他似乎看透了一切,也不去抱怨,也不去哀悔。他说:

“这就是命。”他唱响了“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用一句自嘲归结了自己的一生。

福贵的一生就像一叶小船,游荡在社会这个海洋里,小船的力量又如何反抗海洋呢?福贵只有受着命运的摆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一切“稻草”不放手,忍者,活着,就像小船只有随着波涛时起时伏,唯一能做的是不让自己陷下去一样。

福贵的一生是平常的,却有一种力量让人在合上书后为他感叹。是他强忍着亲人生老病死的天灾,社会灰暗的人祸的力量,一种“忍”的力量;是他无论多苦多难,仍然磕磕碰碰地往前走,跌跌撞撞地活着的力量,一种生命的力量。

上一篇:可研工作计划安排范文下一篇:开学工作检查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