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

2023-09-18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1篇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的重要依据。所以, 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成了企业乃至国家最首要的任务。

2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健全的会计政策

在不同的企业由于其具有不同的工作实际状况, 因此领导人会追求不同的发展战略, 这样就使得即使是相同的会计事务, 也会在不同企业内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与方法。而部分较小的企业由于其规模不大, 则缺乏完善的会计政策, 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权利的过分集中, 致使公司难以准确的进行会计管理, 此时就使得会计信息难以保证质量, 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2.2 缺乏对会计内部的管理

当前, 部分公司尚无有效的会计管理机制, 对于会计管理内部力度不够, 致使会计信息缺乏对应的管理制度, 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计算与应用。因此企业需要以自身的发展情况为基础, 进行全面的内部会计管理, 以此推动会计工作的顺利进展。

2.3 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不够高

在完成会计要素的确认后, 会计人员可对其信息进行记载, 并生成对应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可以对企业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 从而有效地避免由此问题导致的错误。但是当前大部分企业内部会计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不强, 难以准确的进行风险预判或对会计信息处理存在偏差, 这就会导致企业难以正常运转, 而企业在运用错误信息时, 就会导致预判分析出现偏差, 难以对风险进行预测, 可见此类错误及问题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

3 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3.1 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 企业的会计信息可用来进行政治决策与经济决策, 这就影响企业发展的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 因此就容易出现, 弄虚作假、信息虚报、掩盖风险、粉饰会计表等问题, 致使会计数据信息难保真实性。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部分管理者铤而走险唯利是图, 为了谋取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利益, 而对会计信息进行作假, 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 缺乏有效监督

为保证企业内部有良好的会计信息管理质量, 需要以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依托并在审计部门的监管下进行落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审计人员难保公正公平性, 经常走过场私下交易, 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部分注册会计师受利益驱使, 职业不公、态度不正、缺乏风险意识, 对所涉及的审计报告进行伪造、修改处理, 违反了职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可见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确实成为阻碍企业会计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法规与实际工作不相符, 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落实难度。因此, 不完善的监管致使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造成对企业经济的影响。

4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4.1 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在进行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时, 需要以本单位的实际经营状况、业务现存管理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需求的, 切实可行并便于操作的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充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责任、权限落实到个人, 并建立细致全面的考核评价标准, 使得会计工作有法可依, 有据可查, 促使会计工作监督机制完善。可见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建立严格的会计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执行, 可大大提升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 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经济效能。

4.2 强化会计人员职业综合素质

当前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够硬、职业素养不够高, 致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障。经常会出现挪用公款、贪污腐败等问题, 使得会计信息质量大幅下降。对此单位内部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会计人员进行规范与限制, 督促会计人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具体做法可从三方面考虑:首先, 需要建立会计人员的诚信工作档案, 以会计诚信为准则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记录与评价。其次, 要定期组织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保证会计人员可及时接受再教育, 并以经济发展方向为导向, 根据会计行业的政策调整, 不断地进行专业性的技术培训, 保证会计人员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实践工作, 会计人员满足行业的需求。最后, 必须要注意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加强其自律意识, 充分认识自己行为可带来的后果, 利用会计人员的自律性推动行业的自律发展。

4.3 强化企业权力制约机制

为保证各部门、各职位之间权利的明确、责任的分工应当制定相应的制约机制。利用职能之间的制衡保证合理的决策。在企业中管理层具有处置支配权、决策权、分配权等, 若其被利益蒙蔽就会做出有损股东权益、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可见在企业内部必须重视制约机制的设立, 利用制约机制来限制管理者的一部分权利, 当其发生越权行为时, 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股东、投资者、企业的利益。

4.4 加大宣传力度, 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的发展中, 要中分加强宣传的力度, 保证从上到下都对会计信息进行重视。组织领导及员工学习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与职责处理会计计算中的信息利益关系。以增强法律意识为基础, 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可按法律法规办事, 用法律来严格要求自己,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 要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充分发挥会计的作用, 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 保证各本门之间协调作用, 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5 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中必须建立并完善会计体系, 通过实践措施的进一步开展, 才能最终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摘要:如今, 如何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成为企业会计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探究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信息质量,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应里孟.“互联网+会计”下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发展[J].财会月刊, 2018 (7) .

[2] 何宜航, 聂晶.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 (5) .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2篇

一、企业信息处理智能化发展现状

企业信息处理智能化已经引入了很多的先进技术, 本文重点描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

(一)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先进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其可以将多个终端服务器集成在一起, 按照阵列模式进行排列, 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云计算能够按照企业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部署, 提供一个按需服务模式, 这样既可以节省企业的费用, 还可以最大化利用云计算实现信息智能化处理[2]。云计算还利用虚拟化技术, 能够将物理设备扩展、虚拟为多个设备, 这样就可以提高用户信息的并发处理能力, 轮转法使用物理设备, 提高了企业信息处理的速度, 还可以提高物理设备的响应能力。

(二)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模式识别方法, 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潜藏的、有价值的数据资源, 这些资源都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决策。目前, 大数据作为当前最为常用的一种企业信息处理技术, 已经在许多企业得到应用, 比如企业文档数据资源检索、人类基因测序、军企武器控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大大的提高了社会智能化水平。大数据经过多年的研究, 引入的技术也更加先进, 比如卷积神经网络、模糊数学、支持矢量机、信息论、统计学等, 提高了大数据的分析精确度[3]。

二、企业信息处理智能化发展趋势研究

企业信息处理智能化经过一段的发展和应用, 目前人们对企业信息智能化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企业实现信息智能化、自动化、无监督化处理。深度学习为企业信息处理提供了智能服务。深度学习算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前馈型人工神经网络, 其包括两个卷积层, 分别是特征提取层和特征映射层[4]。特征提取层可以利用输入神经元与前一层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 输入神经元可以描述各类型的企业数据资源, 然后就可以提取企业数据信息的局部特征, 确定特征及其位置。特征映射层可以将每一个特征都映射到一个平面层上, 每一个平面的神经元都可以赋予相同的权值, 这种权值经过训练和学习之后就可以自适应的改变, 以便能够提高深度学习准确度。深度学习利用了先进的Sigmoid函数激活卷积神经网络, 这样就可以确保特征及映射位置之间保持逻辑统一, 不需要大幅度的改变位移数量[5]。深度学习根植于卷积神经网络, 但是其与传统的神经网络存在不同, 深度学习算法拥有很多个隐藏层, 这样就可以更好的设置权值, 使用优化函数处理非线性空间数据。深度学习算法的深度可以详细的描述和形式化非线性运算组合数量, 让当前的神经网络能够持续改进, 实现输入层、隐藏层和输出层的逻辑处理。目前, 深度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比如图像处理领域、基因识别领域、视频追踪领域等, 企业信息智能化处理作为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 其可以构建一个强大的深度学习层次, 解决高阶特征矢量向线性特征矢量过度的功能, 比如在处理企业人力资源与岗位匹配问题时, 能够利用深度学习将人才划分为多个属性, 每一个属性都可以与岗位进行匹配操作, 为合适的人才提供正确的岗位, 发挥人才的优势提高企业创造力。

三、结束语

深度学习作为当前最为先进的数据信息处理模式, 该模式能够采集数据库或网络上的信息资源, 将这些数据信息集成在一起, 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知识挖掘, 同时将形成的知识信息提供给企业用户, 用户可以利用这些知识信息进行辅助决策。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系统, 实现了企业协同办公, 利用自动化软件处理人力、绩效、财务、业务、客户等数据, 大大的提高了企业信息处理速度。但是, 随着企业信息数据的积累, 服务器保存的数据高达百G,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因此不能够从根本上转变信息处理。但是,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 许多企业开始构建信息处理模型, 提高企业信息处理的智能化, 未来也将会引入更多的先进技术, 比如深度学习等, 提高企业信息处理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企业,信息处理,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 徐红.浅谈智能化控制系统与企业信息化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 2017 (1) :120.

[2] 江文清, 夏志平.工程机械技术现状与智能化信息化趋势[J].科学技术创新, 2017 (33) :178-179.

[3] 岑涌, 陆海龙, 王宏铝.基于TOGAF企业架构的烟草工业企业信息化规划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379 (13) :60-63.

[4] 邹保平, 黄文思, 张文晋等.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电网信息系统日志数据分析技术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 2017, 25 (13) :114-117.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3篇

(1) 过度重视经验教育。教师具有教育经验一般是指教师具有3年以上的教育工作经历, 不可否认教育经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至关重要, 但是当前互联网背景下, 许多传统的教育经验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环境。由于对于经验教育过度依赖, 很多教师觉得自身教学基本功扎实, 所以认为只靠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经验的结合就完全能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反而造成了新技术、新方法更难被接受, 更难应用于课堂的实际应用。 (2) 信息化教学技能与展示能力明显落后。与城市学校教师对比而言,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技术装备的认识明显落后, 相关技术的掌握、熟练程度、应用程度、教学设计能力、展示交流能力等等差距也十分显著, 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技术装备运用方面的明显不足, 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情况对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非常不利, 对于教育现代化发展更是不利。

二、制约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原因

(一) 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制约

城镇的中小学在教育教学设施更新方面都相对较快, 农村中小学在教育设备方面明显滞后。就目前而言, 教师办公电脑的配备仍然没有做到一比一配套, 即使很多已配备办公电脑的教师, 该电脑设备系统都相对比较落伍。此外, 农村中小学校现代化录播设备配备较少。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的落后制约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二) 职业倦怠使教师对新技术产生本能的反感与抵制

农村中小学教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 常年周而复始的工作, 单调枯燥的工作状态以及职业压力的提高。同时, 职业生涯定型, 岗位固定, 晋升机会较少, 这都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难以对工作保持激情。基于此,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对于教育技术装备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很容易出现抵制和反感。

(三)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升机会匮乏

目前,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主要采取的是校内培训, 培训内容较为简单, 多为普及知识, 长此以往没有深入的进行培训学习, 培训质量明显偏低。校外培训机会也十分缺乏和不便, 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因为工作忙、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经费不够等各种原因放弃培训机会。即使部分教师接受了培训, 由于教育装备的缺乏和老旧问题, 难以进行实践巩固, 培训效果明显不足。“缺时间、缺经费、缺设备、缺资源”成为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校的常态。

三、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研究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公布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政策, 农村中小学应响应号召, 制定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有效措施, 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 加大投入, 保证硬件基础

由于财政体制原因不同地区发展有所差别,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实现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因此更要加大投入, 保证各学校发展的硬件基础。要想达到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 财政投入要向农村倾斜。财政投入要实现公平对待, 对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要加大投入, 硬件基础是实现教育信息素养提升的重要保障, 也是实现农村中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教育的公平, 促进教育质量效果在农村的提升。其次, 学校建设要向信息化倾斜。学校建设过程中要使每位教师都能够有利用信息技术、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机会。这也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掌握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在建设信息化课堂加大教育装备投入的同时, 也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多层次开展。此外, 办公经费向信息技术教研倾斜。教师要想通过现代化教育装备和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因此, 学校有责任为教师营造终身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这就要求办公经费分配向信息技术教研倾斜, 保证信息技术专业书籍、资源、教学软件等必备资源, 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打好物质基础。

(二) 为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供全面保障

首先降低教师负担, 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学习和发展。减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检查、评比等相关教育管理活动, 减少对教师时间的额外占用, 减少教师事务性应酬活动。为教师学习信息化技术、教育装备、现代化教育方法理论营造条件。另外, 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各类知识的培训, 很多教师对于教育信息化理念、设备、方式方法所知甚少, 必须加强基础性理论知识培训。同时循序渐进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普及, 加强教育效果质量的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应以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 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活动为目标。积极组织专家讲座、专题理论学习、技术实践, 相互结合搭配, 形成有效的培训模式。还要积极让教师走出去, 同时将高新技术人才请进来, 双管齐下提升培训的高度和广度, 提升培训的效果, 全面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三) 制度激励, 改善待遇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需要在制度上对信息化教学提出具体要求, 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通过政策推动农村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对于有突出表现的教师以及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应予以表彰。对课程信息技术比赛、优秀课件制作、优秀课堂评奖等不同活动的获奖和教学技术展示平台所取得的成绩, 应适当加入教育评价机制中, 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 引导带动全体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制度激励和待遇的改善, 将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起到促进作用, 使教师信息素养提升逐渐成为主动积极的事情。

四、结束语

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相对较缓, 信息化教学普及不足, 教师信息素养也相对较低。在“互联网+”背景下,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综合水平的提升, 对于教育质量的保证以及教学任务的达成都有重要的影响。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保障, 只有切实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才能够更加完善, 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早已是家喻户晓, 但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与探讨是“互联网+”背景下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命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 并从多个方面研究相应对策, 以做到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4篇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投资规模逐年增长。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而医疗信息化则是医疗卫生事业能否在信息时代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支撑,正受到政府部门及越来越多相关企业及组织的关注。

医疗信息化投资增速趋缓,规模逐年增加

医疗信息化进程在宏观上受到国家医疗卫生政策的影响。在市场化改革的几年中,医疗企业的信息化投资受到明显驱动,而改革政策的变化,也让一些小型医院没有更多的投资能力。近来公益化的改革倾向,有益于改变过去的投资格局。

从医院信息化的应用来看,不同规模医院IT应用的层次性依然明显。总体上,级别高的医院平均IT应用水平高于级别低的医院。大部分三级医院及部分先行的二级医院,已基本完成第一轮HIS系统建设,部分先进的三级医院已进入HIS系统整合阶段;而大部分一级以下医院及部分二级医院,正处于建设第一轮HIS系统的过程中。

PACS/RIS系统在各级医院的分布情况基本类似,不过应用该系统的医院数量总体上更少一些。在部分先进医院,包括PACS/RIS、

LIS在内的整合医院信息系统(或称一体化HIS系统)应用相对成熟。同时,移动信息技术等新型技术手段正进入医院信息化的应用中。公共卫生信息化快速发展。2003年以后,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快速启动,2006年进入更具实质性的建设阶段,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卫生领域的综合应急系统规划,也进入了卫生部的工作中。各级卫生行政系统、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信息资源综合采集平台系统、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疾病预警监测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指挥调度信息系统、公众健康宣传服务系统等,已在全国少数先进城市开始建设。

从医疗IT应用投资的结构来看,信息化投资逐年向着更优化的结构转变。2002~2008年,硬件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低,软件与服务所占比重则越来越高。更多新型应用的出现,以及外包服务的发展,则为医疗IT服务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远程医疗与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应用,正对医疗资源重新分配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方面是医生与医疗设备资源的配置上,让经济落后地区受益;另一方面,在患者资源的分配方面,由于双向转诊等的实现,也有利于缓解大医院的资源紧张状况,充分利用小医院的医疗资源。

医疗信息化市场需求展望

根据CMP咨询的分析与预测,预计2007~2011年,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的年度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7.7%。,2011年则将达到130亿元。

从投资结构看,预计未来5年,IT硬件投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软件与服务的投资比重将逐年上升。

未来5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将出现如下发展趋势:

①更多厂商加入到医疗业IT市场的竞争行列。纵观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从1993年起步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批做HIS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蜂拥出现;第二阶段是在价格战和不成熟的市场中,大批ISV倒掉;第三阶段则是国外公司介入。未来中国医疗行业IT市场的快速增长,将受到更多厂商的关注。国际厂商中,除了英特尔把数字医疗单拿出来,作为与数字企业、移动市场并列的行业市场外,其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了专业的医疗行业部门。

而国内也有一些厂商看到了这个巨大的市场,正在介入,比如方正收购在医疗行业方案提供方面排列五大的ISV众邦。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公司的进入,它们无疑会使医疗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态势变得更如火如荼。

②IT应用范围逐渐拓展,更多新兴应用进入眼帘。HIS一统天下的格局终将被打破,也正在被打破。继PACS(医疗影像信息系统)快速发展后,USIS(超声信息系统)、PIS(病理信息系统)、CMS(成本核算系统)、PEIS(体检信息系统)等也在发展,未来在电子病历、社区医疗以及更大范围的健康管理方面,还会催生更多的应用。

在应用上,仍将继续一个三步曲的进程。第一步,计费系统和临床系统;第二步,电子病历、结构化系统,更利于查询;第三步,

工作流引擎、主件开发、SOA架构,更灵活,可以再造流程。③医疗IT产品与服务一体化同时得到人们的关注。在很多医疗行业的ISV看来,整合产品与服务,是解决原有市场利润率低的最好方式,也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尽管医疗信息化相关服务还不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但越来越多的ISV开始靠服务,把市场做精做深。④竞争压力将促使医疗行业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企业之间整合。国内早期现身的ISV企业,生存下来的大都通过引入战略投资等方式,壮大规模,取得更多的生存与发展机会。这些成长起来的ISV下一步必将通过收购的方式,整合区域的小型ISV,获得更多客户资源,完善产品线,扩大战场,以应对国内外厂商的竞争。

⑤整合产业链推进整合应用将成为未来发展主流。对于大部分主力ISV来说,技术越来越不能成为其发展的门槛,而整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竞争的重点。通过与先进厂商的合作,在其平台上进行开发,将有利于国内厂商站到全球医疗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前沿。整合产业链、整合医疗IT资源,将成为医疗信息化应用的主流。

⑥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需求更加趋于理性。如果将医疗行业用户的IT采购划分为冲动型、印象型、理性化三种,那么经过几年的应用与发展,相关的流程与应用将成为用户关注的核心。而由于用户对业务流程与应用的考虑越来越多,用户的需求将更加趋于理性化。

⑦医疗信息化外包,跨企业整合IT资源。从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来看,医疗IT系统外包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而国内这一市

场也进入预热期。医疗IT外包,某种程度上可能推动IT资源更快地整合,推进IT应用。比如,为了实施远程医疗系统,政府、医院、研究机构、电信基础设备运营商、大型专业IT外包服务商、医疗业ISV等,有可能整合为一张网,共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⑧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将在全国快速发展。2003年以后,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加快;2005年以后,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需求有加速释放的迹象;预计从2007年开始的未来5年中,中国不同地区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

⑨区域医疗信息化整合需求将到更多的释放。2006年底,国家科技部公布“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示范工程”重大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名单时,已明确提出要汇聚多方力量,以“资源共享、长效服务、低成本、低风险”的建设理念,构建涵盖医疗、教育、行业管理、疾病报告及公众健康服务的信息服务平台。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5篇

(一)BAT巨头抢滩布局

在政策的助力下,医疗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的推动下,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医疗机构开启了新的市场空间,但百度、腾讯、阿里等国内IT巨头纷纷扎堆进军智慧医疗领域,为未来奋力抢夺市场谋一席之地。从百度健康云、腾讯微信医疗到阿里“未来医院”,三大巨头都希望争食甚至引领这个万亿大市场的互联网变革。此外,行业内兼并收购风起云涌,诸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相关企业,整合医疗资源,布局智慧医疗产业链。 目前腾讯、阿里及百度在医疗领域的布局情况如下:

图表 BAT医疗领域的布局情况

(二)大型企业扎堆进军

大型企业也嗅到智慧医疗领域的春风气息,也在积极进军该领域。比如像京东、中国平安、北京银行等都纷纷进行了战略性布局。

同时行业内的兼并收购也是风起云涌。

图表 智慧医疗领域相关产业布局

图表 行业兼并收购情况

(三)资本的加速涌入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指出,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2016年将增至80亿元,2017年将达到125.3亿元。智慧医疗平台的建设,将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未来可能出现10倍的空间,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投资金涌入这一蓝海。

图表 2010-2014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创投融资情况

图表 2010-2014年互联网医疗创投项目产品类别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除了梳理巨头企业在该领域的市场布局外,还对行业内能抢占先机,抓住机会的中小企业市场布局的案例做了解析,以助广大中小企业的投资参考。

智慧医疗的发展进程

2012年12月初,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两个文件。2013年1月29日,国家住建部公布了中国首批90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同时,部分城市提出了关于智慧医疗的建设理念和实施方案,为智慧医疗这一抽象的概念提供了实践的机会,积累实施的经验,推动了智慧医疗这一信息体系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与发展。

各城市智慧医疗的推进和实施及快速发展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包括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提高医疗水平及服务质量在内的智慧医疗建设目标和规划蓝图;二是为提高医院运作效率和医疗服务的水平利用物联网技术打造的医疗服务信息平台;三是为缓解看病挂号难问题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的普遍推广使用;四是利用先进的智能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和质量的智慧诊疗的推行;五是关注弱势群体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六是方便结算和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医疗卡结算方式的推广应用。

产业链定义:即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不断向下游产业转移直至到达消费者的路径,它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二是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产业关联性越强,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三是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产业链越长,表明加工可以达到的深度越深。四是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

智慧医疗智能终端介绍

作为获取患者信息和连通医生、服务商和患者的必需设备,智慧医疗终端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产业。

图表 智慧医疗智能终端的对比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范文第6篇

摘要:

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研究和开发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人才;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对策

农业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它通过信息和知识及时、准确、有效的获取、处理、传播和应用,把农业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农民手中,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意义

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产品竞争力、农民收入的提高,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1.有利于农村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提高农产品市场流通。农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农业信息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农业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农业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生产与经营的盲目性和滞后性而引起的。农民可获得的信息越充分,投资与生产决策越准确,市场风险就越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有效的信息服务,可以使农产品顺利进入市场,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化的农村是市场化的农村,同时也是信息化的农村。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可以引导农民自觉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目前各类农业网站上有大量的农技信息和市场信息,互联网不仅可帮助农民找到“商机”,而且可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得到专家指导,了解到全国乃至世界农产品市场行情,掌握农业生产最新动态,从而加速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信息网络,能够引导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运用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理念来谋划农业的生产和流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有利于促进农村科学管理。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不仅农业生产需要信息化,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农业信息网络平台,搭建政府与农民沟通的桥梁,可以使农民及时、方便地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反映问题的渠道。从农民生活方面看,借助多种信息传播媒体 1

可以提高农民生活素质。从农村管理方面看,通过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农村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可以提高乡村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办事效率。

4.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 通过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消除城乡之间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别,建立城乡之间信息传递、互动、交换的平等关系。利用网络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开展农村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加农民收入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这些原来只有城市才拥有的,通过农村信息化建设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缩小了农村与城市间的“信息鸿沟”,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步伐,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平等发展的机会。

5.有利于加快农业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农业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之一是信息的快速传播,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把农民急需的专业生产技术和最新的应用经验快速地传播到各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还可以更快、更好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使他们能够迅速更新知识,保持与时代同步;而通过这些科技人才,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科技和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

二、搞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近几年我国农业信息化有了快速的发展,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全国农业网站体系基本形成,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着信息资源总体水平不高,农民信息化意识不强,农村信息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针对实际情况,对农业信息化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1.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翔实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的数据库中大多数记录不足1万条,而且信息服务项目单一,不能满足基层对农业信息的多方面需求。所以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任重道远,不但需要扩大现有数据库数量,还要提高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质量,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还要挖掘各种信息资源,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领域,广泛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建立大型综合农业数据库,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

2.研究和开发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的信息化。近年来,我国的农业信息技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基础仍然不够稳固,多数专家决策系统还维持在低水平,需要加强高质量软件的开发;加快农业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还要积极鼓励开发低价位、易推广、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加快信息技术研究成果和产品进入农业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

3.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人才。长期以来,我国小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民习惯了种什么、养什么全凭经验的作业方式。他们对信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加之信息获取不畅,导致不能有效地接受现代先进的农业知识和向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转变。思想意识的滞后必然导致行动的滞后,也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因此应尽快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和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的积极性。要特别注意培养广大农民关注信息,使用信息的习惯,努力使他们在推进信息

化过程中看到效益,得到实惠。要大力培养农业信息人才,建立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村信息员工作队伍,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素质。

4.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在农村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化共享系统,发展专业型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要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服务中去,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市场服务和互助服务并举。要完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及其他社会力量合力参与的多元服务机制。以多种方式和途径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隋艳颖 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北方经济 》2008(4)

[2]李道亮 从概念中解读农业信息化 中国农业信息网2009-01

[3]胡春晓 农业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对策研究《商业研究》 2007 (11)

[4]刘金爱 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理论学刊》2008(06)

[5]张玉香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农民日报》 2007(10)

上一篇:安全市场调研报告范文下一篇:原子的构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