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发现范文

2023-11-16

偶然发现范文第1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成功不是偶然的》。 首先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一、周迅与她的老师

去年有一期《阅读文摘》登载了著名艺人周迅的文章《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写于2003年,在文中周迅坦言自己的成功源于十年前她的老师和她的一席谈话,那年她18岁,是浙江艺术学校的一位学生。

最先,老师问她对眼下的生活是否满意,之后又让她设想一下十年以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周迅很认真的说自己希望十年以后能成为最好的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接下来,周迅的老师开始将她的这一愿望进行分解,最后告诉她,要想实现这一愿望,那么她在20岁时就要开始作词、作曲,并且在演戏方面就要开始拍大一点的角色了。

周迅说她听到这些时心理感到一阵恐惧,这一席话成了她前进的力量之源,10年后,她如愿以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并且成了大红大紫的明星。

二、柏拉图的故事

有学生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 苏格拉底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往后,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了的?

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哪些同学坚持了? 有九成同学骄傲的举起了手。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这一简单动作,还有谁坚持做到了?

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三、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奋斗的故事

大家都有QQ号码吧,可能没有的同学不多。她是由腾讯公司开发的,而马化腾就是腾讯公司的CEO,这个年仅34岁的年轻人缔造了一个风靡中国的“网络神话”。他,创业7年身家9亿;让2亿中国人改变了沟通习惯,打造了最具知名度的“深圳制造”;与软件巨头微软争锋中国网络通信市场,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人士之一。

1984年,13岁的马化腾跟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一个百业待举却充满希望的年轻城市。进入大学后,凭着对计算机世界探索的兴趣,他读了当时学校图书馆所有的计算机类的图书,经常在午夜还能在学校的通宵教室里看到他努力学习的身影。这为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创立的腾讯公司经过短短7年的发展,腾讯QQ的用户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注册用户群,注册用户高达2.91亿,活跃用户7100万,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达600万,腾讯QQ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即时通信服务网络,而QQ的标志——那两个憨态可掬的企鹅更是风靡了无数年轻人。

四、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书作者路遥——一个被称为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他在《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更是让人看到了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他写到: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我知道这习惯不好,也曾好多次试图改正,但都没有达到目的。这应验了那句古老的话:积习难改。„„通常情况下,我都是在零晨两点到三点左右入睡,有时甚至延伸到四到五点。天亮以后才睡觉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他坚信“人生的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所以他认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为了创作《平凡的世界》他体验了近六年的矿工生活。这部书影响了好多人,我在上初中的时候也读过好几遍,至今印象仍然深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天不公,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小学时的成绩优秀,现在只排到了班级的倒数;班级评选新三好也没我的份;老师似乎更喜欢那几个外向型的同学„„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己的感受,从这种感受中跳出来想一想,我自己哪儿做的不好,有哪些需要改进的,这样会有利于自己的成功,成功不是偶然的。也许初二的我们现在还难以确定十年以后我们会如何,但是初二同学的一个月以后,一年以后,却是我们可以想象并且应该打算的。

当我们听说我们的学长被保送到了北大、清华,便开始憧憬四年以后的自己也可能会实现这样的理想,有这样的理想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上好每一节课开始,从做好每一次作业开始,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可能实现我们的美好理想。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成功就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大家看看我们周围的同学你会发现:成绩比你好的同学他们可能时间比你抓得紧一些、做作业比你认真一点;人际关系比你好的同学,他们可能比你能容忍一些,说话客气一点;那些比你更受老师欢迎的同学可能更懂事一些,礼仪规范更好一些,更加理解老师一点„„其实生活中的各种劣势通过自己的努力基本上是可以转化的,就看我们的态度如何了。

所以同学们,只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自己就会进步得更快些。不要忘了,如果明天你要成为一只雄鹰,那么今天你就要俯视麻雀的高度。

偶然发现范文第2篇

成功并非偶然,因为他让我们擦亮了眼睛,辨别了方向才好前行;成功并非偶然,因为它让我们懂得了坚持,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坚持;成功并非偶然,因为它让我们提高了警惕,“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恶小而为之”。

爱迪生知道成功并不是容易的事,所以才让他有了试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实验的佳话;牛顿也知道成功是不简单的事,所以才有了在他功成名就时“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谦逊话语;比尔盖茨更知道成功并非偶然,所以才让他有了时间就是金钱,就是财富的观念,也许下一秒的财富会比掉在地上的要多得多;而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更懂得成功不是容易的这个道理,所以二十年多来,他一直重复着当年的那个动作。

成功并非偶然。张爱玲说:“短的是人生,长的是磨难。”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才会冲动;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才会彷徨;然而因为我们还年轻,所以我们才要清醒。因为在这条成功的旅途中,又有几个人是一帆风顺的,这一路上我们不断地跌倒爬起,命运像是在有意的整我们,一次次将我们领到悬崖的边缘,然而我们还是不顾一切的终身往下跳,落地的前一秒还天真地以为天上掉下了馅饼,上天对我们的垂怜,等到重重的摔下来时才清醒过来,后悔当初的愚昧。于是拼命的往上爬,可是还是一次一次的无功而返,我们还不知道还在这里绕多久,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因为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才有希望,要想重新站起来,就一定得坚持。所以我们不论外在环境是否狂风暴雨,只要心中有阳光,人生永远充满希望。正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成功并非偶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现实却不是这样,付出与收获很多时候是不成正比的。有时感觉自己的一腔热血付诸东流,真心的付出得来的只有心痛的感觉,可是再想想,也许是自己的付出不够多,还是付出的方式不对,或许自己在怀疑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付出呢?当你斤斤计较付出和收获时,也许得到的将会是痛苦。伸出一双温暖的手,幸福的人就多了,奉献一颗真诚的心,孤独的人就少了。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吗?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付出一定会有收获,即使仅仅是收获幸福的感觉。”而蒙牛的总裁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是不行的”;“不要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要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须要多少口锅;不要问我的一盏灯能够照亮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这就是中国牛奶第二大企业蒙牛创始人牛根生的经典语录。

成功并非偶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校训的出处。勤奋自强是一种包括自信、自尊、奋发、坚毅在内的进取向上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进与退、成与败、荣与辱。勤奋自强是我们的一切成绩一切成功取得的基石。而厚德载物就要我们用感恩的心去感谢一生中折磨你的人:

感谢伤害你的人,他让你变得坚强;

感谢欺骗你的人,他让你有了慧根;

感谢欺负你的人,它让你明白了抗争;

这不是一种悲观,这是一种成长; 这不是一种退缩,这是一种成熟;

这也不是一种残酷,恰恰相反,这是一种成长的催化剂。 成功并非偶然。只要你不甘于寂寞,你有你的理想,一有机会就去实践它,时间长了,自然水到渠成。

偶然发现范文第3篇

一、前202年以前吕雉的生活及性格形成

在刘邦称帝前, 吕雉的生活是动荡贫苦的。刘邦作为秦朝下层官吏的泗水亭亭长, 微薄的俸禄难以维持生计, 加上刘邦生性“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醉卧”1的性格, 吕雉不仅物质上过着贫困的下层生活, 同时由于刘邦的好色, 吕雉在精神上也无法得到丈夫的关怀, 很少感受到过爱情的幸福感。再加上楚汉战争时期, 吕雉被项羽当了两年多的人质, 在此期间她的自卑、不安、焦虑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

吕后把戚夫人变成“人彘”的行为表现出吕雉残忍或非理性病态的心理。这一心理的形成和吕雉长期的动荡生活、刘邦的冷落是难以分开的, 这使吕雉的情感和她好强的自尊心遭受到严重伤害, 而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则倍受刘邦宠爱, 加上刘邦“常欲废太子, 立戚夫人子如意, 如意类我。”2吕后因此感到非常的担心和忧虑。这为她以后毒杀戚夫人埋下了伏笔, 同时也为戚夫人成为“人彘”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主观上的必然性。但这些还不足以导致事件必然发生。因为任何悲剧的产生都是有诸多因素的, 如果吕雉和戚夫人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那么不可能导致戚夫人成为人彘这一悲剧。

二、汉高祖刘邦的性格特点

刘邦作为政治家他所具有的为政治牺牲亲情在《史记 ·高祖本纪》中有多处记载。在战争中, 刘邦几次处于危险之中, 当自己和亲人同样面临生死选择的时候, 他便置亲情不顾。刘邦的主力被项羽的军队围困, 刘邦带着数十骑迎着大风突围而出。刘邦只顾着自己逃走, “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 置之军中为质”1。当刘邦逃命时, 途中碰见了他的儿女刘盈和鲁元, 但是刘邦为了逃命, 居然几次把亲生子女推下车。“汉王急, 马疲, 虏在后, 常蹶两儿欲弃之。”3

项羽与刘邦交战, 想用烹杀刘邦父亲的办法逼迫刘邦投降。“为高俎, 置太公其上, 告汉王曰: ‘今不急下, 吾烹太公’”4。面对项羽的威胁, 高祖刘邦并没有投降。为了表示和项羽对抗到底, 完全置自己父亲生死于不顾。刘邦这样回复项羽说: “吾翁即若翁, 必欲烹而翁, 则幸分我一桮羹。”4这样为了自身安危和政治利益能连自己的亲生孩子和身生父亲的性命都不顾的刘邦, 怎能在群臣反对, “赖大臣争之, 及留侯策, 太子得毋废。”2仅仅为了讨好戚夫人而废去太子刘盈, 改立赵王如意呢?

但其好色的本性, 使他经不住戚夫人哭啼而决定改立太子。又处处为戚夫人母子考虑, 而这在刘邦死后不仅不能确保戚夫人母子的安全, 反而进一步激发了吕后因嫉妒而将近病态的心理。刘邦对戚夫人的过度恩宠和他对政治的追求以及其自私的本性是导致戚夫人最后悲惨结局的必然性因素。

三、戚夫人自身的不安分思想的产生

戚夫人之所以会日夜啼哭, 要求刘邦改立太子, 这与她生下赵王有着密切关系。如意的出生, 激发了戚夫人的母性, 使她不甘于只做刘邦的宠妃, “戚姬幸, 常从上关东, 日夜涕泣, 欲立其子代太子”2想依仗她的美貌及高祖刘邦对她的宠爱, 让自己的儿子如意成为太子。但她不懂得以色事人者, 色衰而爱驰的道理, 这是造成她今后悲惨命运的必然因素。

历史是不能改变的,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里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如果戚夫人能清楚的认识自己, 她的结果或许不会这么悲惨。若高祖因宠爱戚夫人要废刘盈时, 戚夫人劝阻刘邦, 她们母子的结局也许会是另一种情景, 但戚夫人并未这样做。再若戚夫人在刘邦死后, 被吕后囚禁在永巷时选择安于现态或者暂且忍耐, 她很可能就这样在劳动中过完余生, 虽然辛苦, 但至少能保全性命。

可是她唱了一首直接造成她悲惨命运的曲: “子为王, 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 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 当谁使告汝?”5这首舂歌正是让吕后下定决心杀死戚夫人的导火线, 也为戚夫人成为“人彘”提供了客观偶然性。起先吕雉应该并没想过要杀死十多岁的如意, 但当她知道戚夫人整日吟唱这首曲后, “太后闻之大怒, 曰: ‘乃欲倚女子邪?’乃召赵王诛之”5。在赵王如意死后不久, 吕雉就派人砍断戚夫人的手和脚, 挖了她的眼睛, 熏聋了双耳, 并让她喝了哑药, “使居厕中, 命曰人彘”2。

四、结尾

笔者通过阅读《史记》中的《高祖本纪》和《吕太后本纪》所记载的历史事件, 从司马迁描写的事件本身, 尽量以人物的所处的历史背景, 洞悉人物的性格特征来客观地分析导致戚夫人悲剧的原因。

摘要: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 但她成为“人彘”的悲惨命运却又令世人同情。反观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不仅有吕雉病态的心理问题及其对权利的争夺等偶然和必然的因素, 也有戚夫人不安分的思想和对权利的渴望等因素。除了当事人双方外, 刘邦的态度也是左右事情发展的一大因素。本文主要通过阅读《高祖本纪》和《吕太后本纪》等, 从吕雉、刘邦、戚夫人三个方面分析导致这一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关键词:戚夫人,吕雉,人彘,必然性,偶然性

注释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22[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

3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

44[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上一篇:期待诗歌范文下一篇:诗联集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