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

2023-10-10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第1篇

引言---我是怎么教上通用技术的

通用技术的教学任务是我抢来的,说好听点儿是争取来的。因为去年10月以前我是教信息技术的,教了10年多,包括小学的

4、

5、6年级、初中的初

一、初二和高中的高一(我们这儿的信息技术基本就学一年)和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本来可以说是已经教的得心应手了,可是也感觉职业倦怠啦,所以想换个工种做。更重要的原因,我第一个本科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通用技术的内容是多么的贴近呀。本来大学毕业应该进职业中学或中专的,可是邢台的职教与唐山的职教是没法相提并论的,所以只好进了普中。因为个人对计算机有所偏好,所以选择了教信息技术,顺便玩了个河北大学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本科,也算专业对口。

去年要开设通用技术之前,本来准备安排理科老师上这门课的,但是我也想上。因为我看了教材啦,三视图---除了数学老师了解点儿长方、圆台的画法,别的老师给他个零件图别说看了,能抄对吗?金工机床---除了像我这样工厂长大的,别人知道车床和牛头刨有啥区别吗?给他把白钢条能磨出刃来吗?金属材料---知道45#钢的45表示什么吗?知道屈服和疲劳是什么概念吗?桁架结构---知道二力杆的概念吗?基于以上的专业基础,我2次找到校长,就是一个观点---“我专业对口”。

一、我的教学是怎么开始的

到我真正开始教授这门课了,我才意识到通用技术不是单纯的技术教学,更不是教哪一种技术,我原来的想法有些肤浅。有别的老师问我“教什么的”,我说“了解一些加工技术,拓展一下知识技能。记不记得,原来有本书叫《劳动技术》?”别人接着问“有种果树吗?”我说“没有。”也有人问“有十字绣、织毛衣吗?”我说“没有。”也有问“有电气焊吗?”我说“这个可以有,但实际上没有?”

多数时候,我是这么解释的。早年间,学生们在学校除了课本知识,还有“学工、学农、学军”,后来,随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效应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除了几门中、高考科目的学习外,基本没什么了。最近,国家觉得学生只会写课本知识不够啊,原来发的上千万册《劳动技术》根本就是废纸呀。什么高分低能呀、本科生到中专学校再回炉呀,学了4年冶金不知道钢厂最高、最大的设备是煤气包,学了4年的机制不知道螺丝还有个名字叫紧固件,更不知道我国是紧固件第一出口大国。学习和实践严重脱节了。举个例子,我说“螺丝刀”,大概半数的学生不知道是什么,说“改锥”就全都知道。

简单的讲,这门课就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底层的操作技术,类似于原来的《劳动技术》;但是,了解操作技术不是关键,关键是让学生在认识技术的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于技术应用的想法,是对《劳动技术》的延伸和拓展。

二、我对课程的理解

第一节课我要给学生简介学科概念和课程内容。我对课程的内涵是这样理解的:了解一些操作技术,在了解操作技术的基础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对于技

术应用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是偏向实践操作方面的,比如:我们用过很多款式的桌椅,结构上有怎样的变化,功能上又有什么区别;也可以是偏向理论分析层面的,比如:我们可以做个风筝,如果要改成飞机又要考虑多少复杂的问题。

简单的讲,我们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但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有些类似流水线上的班组长的知识与技能。对某项工作的最底层操作技法要了解,对上层的设计要求要领会;对工艺的制定和实施、操作要掌握,对设计的理论、原则和细节要了解清楚。

再提高一点儿要求的话,可以定义为:掌握一些通用的加工技法,了解常见的工艺流程,能够系统的考虑问题,能够有自己的切合实际的设计想法与实现方法。总之,要对技术与设计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三、学生和社会对“技术与设计”的看法

过去,人们对技术是非常尊重的,比如:艺不压身、饿不死手艺人、八级工练技术---精益求精等等。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以网络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技艺离我们越来越远啦。随着人们的文化知识的普遍提高,对于看似底层的技术工作从心理上越来越疏远。人们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认同感从80年代的推崇到90年代的认可转变为如今的鄙视。科学知识成了高高在上的桂冠,而通用技术最多算是垫脚石。

我们是普通省份的普通城市,很多同学没有见识过先进地区的先进技术。如果有机会到江浙一带看看,到天津的保税工业园区看看,一定会对技术工作有一个新的认识。技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各种的数控机床、自控流水线、新材料应用、成型模具等等,远比我们能想到的要复杂的多。

其实,我们所学的通用技术与技校所学的专业技术是有很大区别的。技校的专业划分是比较明确的,所学科目有很高的指向性,要求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我们则是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常见的、有广泛应用的技术,比如:应用范围、流程管理、取材加工、操作规范、工艺特点等。我们所学的通用技术与设计院所的专业设计是有很大区别的。设计院所的专业设计是比较明确的,所设计项目有很高的指向性,要求较高的实际实现效果。我们则是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常见的、有广泛应用的设计基础知识,比如:应用范围、目标确定、功能设想、设计规范、冗余校验等。

四、培训后的新认识

1、了解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教法

关键词一:技术素养

我国技术领域的课程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

技术素养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从通用技术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即便是通用技术教师对技术素养内涵的理解也还存在着种种误区,因此关于技术素养内涵的理解对于第一次接触这门新课程的老师们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认为,技术素养包括理解技术的能力,使用技术的能力,管理技术的能

力和参与技术活动。

理解技术的能力不仅包括对技术的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而且还包括理解技术语言,理解技术规范,理解技术伦理,理解技术价值等。对于技术语言,其实大家并不陌生,我们每个家庭装修新房子时用的房屋结构图,装修图,就是一种技术语言。我们购买汽车时看到的各种各样的仪表,按钮,标志,符号等都是形形色色的技术语言。对于技术语言,如果我们缺乏常识,缺乏一定的素养,就会遇到很多麻烦。就如同刚才所提及的家庭装修,我们几乎相当一部分家庭因不懂技术语言,技术素养不够,而上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甚至还出现了一些人因不懂得技术语言而被关在洗手间里出不来的笑话。对于技术规范,则更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及的。在技术规范的问题上,它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这些年,时常出现的煤矿灾难,锅炉爆炸,石油液化气泄漏等,都与管理人员,一线的操作人员技术规范意识淡薄有密切关系。总之,理解技术的能力是技术素养的基础,有着广泛的内涵。

第二方面,是使用技术的能力。它包括正确的使用技术,高效的使用技术,具有道德的使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第一讲中所提及的学生不会使用微波炉而使自己被鸡蛋炸成花脸的事例,很多人在城市地铁站里不会使用无人售票机购票的例子,以及有管理人员每次从所在的城市到北京向有关领导汇报工作,都要请一个中级以上职称的计算机人员专门赴京帮助按计算机的鼠标的事例等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技术使用能力缺乏的典型体现。使用技术的能力是技术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方面,技术管理的能力。具体包括技术选择能力,技术决策能力,技术维护能力,技术保养能力等等。现在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技术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就拿购买一台普通的电脑来说,那么多的型号,那么多的品牌,那么多的参数,那么多的配置,如何根据性价比,如何根据使用特点进行选择,这就涉及到技术选择能力问题。这是对生活和学习用品的选择方法,还有一些是对新技术或专有技术的选择问题;如现在有很多美容技术,健体技术,有人要增高,有人要瘦身,有人要美体,但由于缺乏技术方面的选择和决策能力不少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产生了不少美容官司,甚至因技术选择不当而危及了生命。技术管理的能力随着当代技术的发展和繁荣,已显得越重要。不仅影响了个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到一个单位,甚至一个更大范围内的技术安全,经济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问题。

技术素养还包括人们参与技术活动的能力。具体有:对技术的亲近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以及对新技术的关心和社会上关于技术问题的讨论等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二:通用技术和劳动技术是有区别的

首先从课程目标上它们不一样的。比如劳动技术比较多的强调的是劳动观念的培养,还有对劳动人民的情感的培养,还有就是一个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从他那个原来的课程设计上也可以看出来。比如说金工、木工、电工、电子技术、制图、陶艺等等。比如就关于制图他要教一年,而我们通用技术虽然也有绘图这一块,但是只有五个学时。

所以说它属于一种通识教育,除了有动手的要求以外,更多的强调的是动脑。实际上有些人说通用技术里面也有动手啊、也有制造模型啊,这不是和劳技一模一样吗。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打一个比方,劳动技术做东西的话,一般老师做一个范例,然后学生呢都要做的和他一模一样,越一样那就越好。我们通用技术

模型制作,最好50个同学做出来50个样子,都不一样,都有所特点,都有创新点。

因此,对通用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与联系这个问题有模糊的认识、有不同的看法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因为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对它的宣传还不够充分,还不够全面,人们对它的认识要经历一个过程。另一方面,通用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必然涉及到其他学科,容易产生一些模糊和偏颇的认识。

但是,老师们还是要从这个模糊的认识中走出来,通用技术课程无论是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还是课程设计、课程内容上,都有着独特的追求,与其他学科相比,也有着诸多的区别。

关键词三:概念地图教学法

这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教学法,从邢乃贵老师那儿听到的。

具体的记得不是很清楚,感觉和“建构主义”比较接近。

概念地图:是一种图表,可以用于指示课、单元或知识领域的组织形态。在确定与某一课题有关的概念后,学生可以通过沿着空间等级层次或时间先后顺序的维度,创建心智或思维模式。

特点如下:

a.将促进学习和思考的有效工具——概念地图融入知识的整理之中,以图解方式直观呈现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让学习、记忆过程变得更轻松,更有效。

b.按照概念地图的构图原理,梳理各学科概念和双基知识,构建符合现代教育学学习原理和神经系统反应机理的 可视化记忆网络,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听了几节同科同行的课

对于别的老师来说可能有过一些听课的经历啦。我虽然也听过别的老师讲课,可是听同科老师的课还真的没有。原因很简单,我们学校教这科的就我一人儿,开课时间又短,也没机会去别的学校听。

听课的感觉非常好,主要是观摩和学习机会难得。再有,看别人讲课其实也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可以当做自己教学的一面镜子。

具体的评价另文中有详细的描述。

3、学了些木工操作

前面说过,我是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其实就是干“机加工”的,对车床、刨床和插齿机有过练习。虽然,也用铁锨把、钢筋、窗纱做过抄网啊啥的,但是机加工木材还真是没干过。我觉得这次培训算是给我上了木工的第一课,很有里程牌的意义。

前面我没有给学生开过实践操作的内容,因为器材和耗材都还没有准备好。下半年,我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其实,从去年开课后,我就一直在筹备木料,学校上半年新移栽的6棵松树没成活,我把它搬到我的通用技术实验室,成了我的实验材料。同时,我也一直在想,课程需要学生掌握什么呢?学生能做什么东西呢?我想安排学生做什么呢?

现在,我的目标比较明确了。暂定以下操作练习的内容:

a、七巧板、华容道类极易操作的木质小玩具,难度低,娱乐性较强,且我国是最大的玩具出口国,有比较强的现实意义。

b、三视图教学用木质模型,难度中,对将来的三视图教学和后续课程的导

入有较好的作用。

c、1:2或1:3比例的木质板凳、圆桌类,难度高,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有意义,可能会出精品,为今后的课程开设探路。

我在木工实习中发现,如果对学生木工制作的材料问题和操作流程重新安排,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要同时为16个班开设实践操作,得准备多少材料才够啊。现在我想,可以用分组分流程的办法进行加工作业。在小组成员互相配合、合理地排料的前提下,共用材料完成上述内容的制作,不仅节省材料还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学生亲历了模型的取料、下料、划线、粗加工、整形等过程,理解了“合作并不单单是一种学习方式,还要节约材料,每个环节准确无误,才能够产生有形的价值!”,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三天的培训总体感觉很好,我听得很认真,可以保证90%的时间在认真听和想,没有走神。而且,老师们讲的有一定高度,但不是高高在上,所以,我们跳一跳够得着。如果,培训的老师讲得太高,我想我们恐怕会有畏难的情绪;老师讲得太过理论化,我们也很难耐心听下去。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第2篇

机械效率这节课,分为3个课时,第一课时机械效率,第二课时机械效率的计算,第三课时机械效率的测量,第四课时机械效率习题订正。

新课标中将理解机械效率降低为知道机械效率,因此对应考点难点降低。

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始终以三幅图的判断为依据,从力的角度、功的角度、有用功和总功比值角度。

讲解时我始终让学生讲解,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感觉学生讲解真的很多时候比老师讲解好。学生讲解学生很喜欢听,他很想从其他同学讲解中判断出错误,听得要认真些。同学讲解时觉得新鲜,也愿意听。学生讲解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常犯的错误,教师可以知道学生易犯错误,也可以及时课堂纠正错误。

第一课时学生判断3副图中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判断竖直滑轮组什么力做有用功,什么力做总功,什么力做额外功,这样做为学生做作业做铺垫。第二从功的角度判断三幅图优劣时,可以从让三个学生分别到黑板算出三种功,教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通过功的比例引出机械效率。

第二课时,讲解一些常规的练习题,注意距离的判断问题,没有距离要机械效率,知道机械效率算力的大小等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第3篇

同级教材不同,关于一些修辞知识、文体知识和汉语知识,对他们的处理没有硬性规定,讲小说,讲到什么程度,完全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结果就容易出现考什么就讲什么,不考就不讲的随意性的问题。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尤其是抱着对孩子长远利益负责的态度,凡是教材规定的东西,都要处理(有些是有主次之分的)。对基础知识的处理,有些是我加强的东西。如:字词,拼音等教学,不仅都要发小纸条听写,还要写在作业本上,预习的时候,要求先查字典正音,这样反复读、写、记,自然会加强他们的印象。

对读的基本功训练,更是从始至终不敢放松。一是利用好早读时间,要求学生群读、齐读、小组读、个人读,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体悟情感。二是在课堂上,讲解之前,必先读书,这样,学生怕读不好,必然在下边准备一些。这样长期坚持必有好处。还是那句话:你读都读不顺,何谈理解呢?古人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道理就在于此。

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今后仍要继续加强。阅读和写作训练也不可偏废。下面说说存在的问题,也是自己近年来深为苦恼的问题。就体特班(自己所任教的班)来看,语文课很难进行。不带书者大有人在,当堂订正练习册,做练习册,而不带练习册,或者扬言丢失者大有人在,对这种人到底应该如何做,道理也讲了,要求也提了,照样不带,学校到底有没有这方面对学生的管理规定。现在的做法是,一不准哄出教室,二是不能叫他回家拿,三是没有理由让家长不上班来送作业,书本。到头来,也只能是不带不带吧,老师该讲讲。在我印象中,我在小学时学校好像有关于学生不交作业方面的要求和处罚措施。

再者,也是我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最痛苦的事。那就是:对某些老师,包括学校的某些安排而言,个人的什么事都重要,没有给孩子们上课不重要,耽误几节课没关系。尤其是一到期末,班主任可苦了,只要停课的课,班主任就要去看自习,(有的个别科目)有的科老师做得很好。班主任不看吧,怕学生出事,看吧,心里有气――这课的结构工资,课时费谁拿呢?一句话,学校有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有没有这方面的管理和检查,检查出来又怎么样呢?难怪听某些老师说:上什么上,自习叫班主任看去。请问:班主任难道就是给人看自习的吗?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第4篇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彭会英

由于经验尚浅 因此

我对教学工作从不敢怠慢 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虚心向同事们求教

因为我知道课程是一种实践

只要用心钻研、探索、反思、总结经验 就可以把语文融入到孩子们当中 变成孩子们的笑脸 变成学生愉快的学习 变成学生更真实的发展

新课程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变成一种真实的、动态的、发展的现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获取了点滴的教学经验:

一、学生在"玩" 中学语文 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

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 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

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在教学中

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 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 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 通过不断的求异 激活学生思维 "玩" 出价值 如"闯"字的识字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只马跑进门了 ""不是

这是马儿被关住了失去了自由 想冲出门到外面呼吸新鲜的空气 "有的学生说:"这是"门"跟门有关系

就是冲进门或冲出门的意思"......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 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 中学得快乐

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将课外识记的字剪一剪、贴一贴

制成"小报";在班级中评选出"识字大王"等方法、活动都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玩" 法

二、在写字方面

我把写字当作美的鉴赏对象和陶冶高尚情操的工具 一直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漂亮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是巩固识字的手段

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 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 因此

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 的程序:"读字" 时

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

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 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第5篇

作为已任教六年的老师,现在又担任高三教学,感触颇多。先将这几年来的教学的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打牢

在高二入学第一个月里,老师要多下功夫将学生引入门,这个月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很多同学后来之所以能坚持学习生物,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生物基础知识比较好。怎么帮助学生将知识打牢呢?

1、 课堂放慢速度,对需要识记的知识反反复复地提问。

2、 调动班上全体学生,将简单的问题抛给“不乖”的学生,

只要他能回答上就大力表扬,以此增加整个班级学习生物

的信心。

3、 课后,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公布作业完成较

好的学生的名字;对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提出警示,并

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切记,生物不只是要识记还要学会理解知识和将知识进行迁移, 这个月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将知识讲透彻。

第二:高三《选修教材》不容忽视

教学是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环没有扣牢实,学生在做题时遇到的障碍增多就会严重打击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热情。即使高二的知识已经滚瓜烂熟,但也不能忽视选修的威力。我的学生就是对高二的知识很有信心,可是高三的内容很薄弱。因为是第一次上高三选修教材,自己对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点不熟悉,而且以为自己做了几套高考

题后发现高三的考点较少就认为高三选修内容不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根本就记不住几个知识点。以至学生做不来复习题(复习题贯穿整个高中知识点包括高三的内容);学生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教师越教越烦恼。从上生物第一堂正课开始就要紧扣第二堂课的内容,第二节课又要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知识与知识之间注重联系。高三选修要结合高二教学内容进行传授,如选修细胞膜系统可先复习高二细胞器的知识总结概括出哪些细胞结构还有生物膜?高二时我们熟记的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有哪些?为什么是这些细胞结构?

第三:教师要多专研

凡是第一届上高三的新老师肯定都会有很多做不来的题,这时候必须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果一位教师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不拿手,那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新老师只有通过做大量的复习题才能找出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在讲评作业时能引入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课前教师备课多花十分钟能节省学生课后甚至课堂二十分钟。教师多专研不只是体现在多做题,还要多听课、多写教案,将知识进行融合且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对于新老师来说真是太难上了,为什么呢?第一轮复习全是上课本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高二时已经很熟悉了,学生也根本没兴趣听。如果想将知识进行链接,就要很好地把握链接的度。深了,学生接受不了,浅了大家都明白又没有什么好学的了。我在上复习课

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至于复习课到底该怎么上,我现在还没有什么理论经验。我是多听课、多模仿、多思考,然后结合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的。复习课给我的感受是想办法将书读薄又读厚,将相关知识链接得自然平稳熟练。总之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因为上好复习课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

第五:上好讲评课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只做题、讲评作业,学生的成绩能提高吗?答案是能。很多人认为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其实不是。有些老师让学生练很多题之后学生没有一点进展,但有的老师通过题海战术后能很快提高学生的成绩。关键在于你是怎么分析学生的作业或者试卷的?是怎么解决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的?我认为学生的试卷不一定都要全部改完,因为时间的确不够,我们就要从批改的试卷中找出错得较多的题,对这些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审题出错还是基础知识没记住?还是对知识概念不理解?无论如何有多忙都要对试卷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下三点讲评。

1、 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错得多的题有哪些?该题学生大多错在哪儿?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何学生会错此题呢?对于大家都做得好的题就可以省了不讲。

2、 讲错题讲透彻

对于学生错得多的题一定要对知识点讲透彻,比如我的学生在高三时一直都搞不懂“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而我在讲评该题时并没有

将全能性讲透彻,后来又遇到相关题学生仍旧是不会做。遇到这种难题,我们教师应该多收集相关题目让学生多练习以此巩固知识。

3、 评后及时练习并反馈

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己纠正、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根本是要让学生能正确的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前面二个环节是我们把发现的问题呈现出来,带领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最关键的也是老师们最易忽视的恰恰是这个环节。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没有校正自己的问题,讲评课就是无效的。于是在讲评完后还得练习相关习题(这要求教师课前选好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六:不要忽视实验设计题

实验设计题贯穿整个高中教学,有些题目较难,担心自己做不好或是讲不清楚就将大量的实验设计题给删了。到了高山后期,学生面对实验设计题就很头痛,所以不要忽视实验题。多练习实验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的高考试题越来越追求学生的“探索”能力,在高二时就应该加强实验设计题的练习。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范文第6篇

作为已任教六年的老师,现在又担任高三教学,感触颇多。先将这几年来的教学的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打牢

在高二入学第一个月里,老师要多下功夫将学生引入门,这个月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很多同学后来之所以能坚持学习生物,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生物基础知识比较好。怎么帮助学生将知识打牢呢?

1、 课堂放慢速度,对需要识记的知识反反复复地提问。

2、 调动班上全体学生,将简单的问题抛给“不乖”的学生,

只要他能回答上就大力表扬,以此增加整个班级学习生物

的信心。

3、 课后,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分析、总结,并公布作业完成较

好的学生的名字;对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提出警示,并

要求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切记,生物不只是要识记还要学会理解知识和将知识进行迁移, 这个月要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将知识讲透彻。

第二:高三《选修教材》不容忽视

教学是一环扣一环,如果有一环没有扣牢实,学生在做题时遇到的障碍增多就会严重打击学生对生物学科学习的热情。即使高二的知识已经滚瓜烂熟,但也不能忽视选修的威力。我的学生就是对高二的知识很有信心,可是高三的内容很薄弱。因为是第一次上高三选修教材,自己对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点不熟悉,而且以为自己做了几套高考

题后发现高三的考点较少就认为高三选修内容不重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起重视,导致学生根本就记不住几个知识点。以至学生做不来复习题(复习题贯穿整个高中知识点包括高三的内容);学生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教师越教越烦恼。从上生物第一堂正课开始就要紧扣第二堂课的内容,第二节课又要复习第一节课的内容,知识与知识之间注重联系。高三选修要结合高二教学内容进行传授,如选修细胞膜系统可先复习高二细胞器的知识总结概括出哪些细胞结构还有生物膜?高二时我们熟记的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结构有哪些?为什么是这些细胞结构?

第三:教师要多专研

凡是第一届上高三的新老师肯定都会有很多做不来的题,这时候必须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如果一位教师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不拿手,那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新老师只有通过做大量的复习题才能找出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在讲评作业时能引入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做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课前教师备课多花十分钟能节省学生课后甚至课堂二十分钟。教师多专研不只是体现在多做题,还要多听课、多写教案,将知识进行融合且形成知识体系。

第四:上好复习课

复习课对于新老师来说真是太难上了,为什么呢?第一轮复习全是上课本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在高二时已经很熟悉了,学生也根本没兴趣听。如果想将知识进行链接,就要很好地把握链接的度。深了,学生接受不了,浅了大家都明白又没有什么好学的了。我在上复习课

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至于复习课到底该怎么上,我现在还没有什么理论经验。我是多听课、多模仿、多思考,然后结合自己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的。复习课给我的感受是想办法将书读薄又读厚,将相关知识链接得自然平稳熟练。总之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因为上好复习课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

第五:上好讲评课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只做题、讲评作业,学生的成绩能提高吗?答案是能。很多人认为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其实不是。有些老师让学生练很多题之后学生没有一点进展,但有的老师通过题海战术后能很快提高学生的成绩。关键在于你是怎么分析学生的作业或者试卷的?是怎么解决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的?我认为学生的试卷不一定都要全部改完,因为时间的确不够,我们就要从批改的试卷中找出错得较多的题,对这些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审题出错还是基础知识没记住?还是对知识概念不理解?无论如何有多忙都要对试卷进行分析,并结合一下三点讲评。

1、 一定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

对学生的作业要进行全方面的分析,错得多的题有哪些?该题学生大多错在哪儿?反思自己的教学,为何学生会错此题呢?对于大家都做得好的题就可以省了不讲。

2、 讲错题讲透彻

对于学生错得多的题一定要对知识点讲透彻,比如我的学生在高三时一直都搞不懂“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而我在讲评该题时并没有

将全能性讲透彻,后来又遇到相关题学生仍旧是不会做。遇到这种难题,我们教师应该多收集相关题目让学生多练习以此巩固知识。

3、 评后及时练习并反馈

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己纠正、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根本是要让学生能正确的掌握知识、方法与技能。前面二个环节是我们把发现的问题呈现出来,带领学生进行查漏补缺,最关键的也是老师们最易忽视的恰恰是这个环节。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没有校正自己的问题,讲评课就是无效的。于是在讲评完后还得练习相关习题(这要求教师课前选好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第六:不要忽视实验设计题

实验设计题贯穿整个高中教学,有些题目较难,担心自己做不好或是讲不清楚就将大量的实验设计题给删了。到了高山后期,学生面对实验设计题就很头痛,所以不要忽视实验题。多练习实验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现在的高考试题越来越追求学生的“探索”能力,在高二时就应该加强实验设计题的练习。

上一篇:教育创强复评整改报告范文下一篇:加油站计量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