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

2023-10-15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时代;网络文化;革命传统教育

[作者简介]刘凌凌(1970—),女,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讲解员;范桂兰(1966—),女,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讲解员。(江西南昌33004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进入人民大众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革命传统教育发生了影响。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更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更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和更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网络信息的多元性,多元的网络信息向政治思想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互联网与革命传统教育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根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对信息网络加强管理,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努力消除网络各种不良信息对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侵蚀,同时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努力拓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创新革命传统教育形式,将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与作用

1.革命传统的内涵与作用。中国革命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实践的精神凝聚,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革命传统萌芽于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的伟大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历经北伐战争、井冈山时期的斗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而日益完善,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光大。这一传统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国革命道德两个方面。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艰苦奋斗和革命英雄主义为集中体现,同时又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革命传统始终是一个重要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这一优良传统作为一种巨大精神力量,从它形成之日起,就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青少年正处在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伟大时代,革命先烈们未竟的事业需要继续完成,广大青少年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传统,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与意义。我们所说的革命传统教育,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和其它“红色”教育资源,对人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旨在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优良作风,学习英模品德,争做“四有”新人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人民军队成长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史的宣传教育,使我国的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能够正确认识党和人民奋斗的光荣历史,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把中国共产党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原则,与“四有新人”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革命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代代相传。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网络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在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开放性、多元化的复杂信息,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与主旋律相悖的信息混杂其中,从而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特征,容易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混乱。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上信息有多元化特征,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毒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黄色信息、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以及各种暴力、迷信等信息。各种不良信息。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对国家的社会安定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尤其是青少年判断能力较差,是非观念不强,极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从而身心健康受到侵害。网络也是西方资产阶级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最易侵袭的地方,极易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产生影响,这就给我们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和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互联网的虚拟性特征,容易造成青少年的非人性化倾向。网络将各个地方的站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空间。许多青年为了逃避现实,不愿回到真实世界中来,甚至患上了网络综合症。同时,人们摄取信息越来越依赖于间接或抽象的符号系统,他们以一种彻底的外在化的、符号化的方式对待现实社会,这就使人际交往比以前任何时期更加困难。如果总是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个人容易产生紧张、孤僻、缺乏情感等症状,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

3.网上信息的易逝性,造成青少年的短期行为盛行。在互联网上,每天的信息量很大,信息更换速度频繁,青少年感受到更加快速的网上生活。但是,他们面对这种频繁的变换也会产生厌倦,有些人觉得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倾向正替代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信息的瞬间性和易逝性,也助长了消费者心理的膨胀,摆阔气,讲时髦,穿名牌,过多地沉溺电子游戏。有些青少年更多地追求感官刺激,只重视结果而对过程不感兴趣,很少对深层次问题进行思考。这种现象反映在文化上就是高雅艺术不受欢迎,文化品味降低。

面对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艰苦奋斗和革命英雄主义为集中体现、同时又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革命传统精神,对于提高网络时代的公民道德水准、加强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网络时代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新特点

网络技术也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和机遇,从而使网络时代的革命传统教育具有新的特点。

1.网络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手段。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技术和交流工具,传输快捷,信息丰富,形式多元。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大范围、高效率的宣传活动,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开辟新阵地,在更广的范围以更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革命传统精神。从而促进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增强针对性。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和多姿多彩的信息形式,还为我们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工作提供了网络快车,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手段更多样。

2.网络信息技术使受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通过电脑网络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由受教育者自己操纵计算机浏览网络提供的学习软件,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说教变为自由浏览,学习内容由过去的单一文件变为图文并茂的各种资料,使各层次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里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信息网络还为受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生动健康的娱乐内容,提供鲜明清晰的视觉材料,使受教育者在轻松的环境下自由地选择浏览对象,在主动搜索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接受教育者的各种观点,使受教育者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网络时代使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面迅速扩大。信息网络时代,过去一些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工作效率比网络传播低多了。如课堂教育必须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时在场;广播电视必须准时到点收看;报纸杂志也要留心订阅保存。时间上的同步性使革命传统教育的受众面受到较大限制。而网络中如E-MAIL、BBS、新闻组、网络新闻、超级链接等传播手段,具有信息发布与信息接爱的不同步特点,使受教育者随时随处都能接收到教育者的各种信息,极大地超越了时空限制。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推广,网上快速传播、同步交流、信息检索、现实虚拟、游戏娱乐等功能的广泛运用,网络媒体功能将会越来越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四、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在网络时代,随着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环境变化,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利用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1.正视网上消极思想的影响,强化正面教育的引导功能。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相互激荡,因此,在互联网上我们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弘扬社会主旋律。必须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积极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自觉抵制消极文化的腐蚀,从而在思想上增强对消极腐朽文化侵袭的免疫力,使青少年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海洋里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各种错误思潮面前有抵御能力。

2.注重革命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力。创新是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灵魂。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宽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渠道,延伸和补充革命传统教育工作的教育功能。

政治理论教学是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阵地,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主渠道。互联网传播媒体可以为开辟这些教育内容提供新途径,丰富革命传统教育的管理形式。要在信息网络极强的交互性上做文章,在网上开辟思想政治课堂,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方式吸引青年学生浏览。建立各种电子信箱,及时解答青年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疑问;利用聊天室、电子公告栏等开放园地,围绕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展开讨论,与青年学生共同探讨理想信念和为人处世之道。针对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师生可以各抒己见,展开激烈辩论,以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的目的。

3.将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国革命道德引入网络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网络文化,是现代文化开放性、创造性和时效性交流的客观要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须是爱国主义的精神取向;必须是既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质,又赋予强烈时代感的目标追求。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根本方针。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国革命道德能增强人民的责任意识、群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网络文化构建过程中,吸取中国革命精神与中国革命传统,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不断丰富人民的网上生活,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4.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网络监控机制,为革命传统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将中国革命精神和中国革命传统引入网络文化的同时,针对网络道德弱化的现象,我们还必须做好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建设,必须加大对青少年网上道德和法制教育。要让广大青少年懂得,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有一整套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约束,网络才能够正常运转。教育广大青少年恪守网络道德规范,绝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要自律自重,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尽快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统一协调网上信息的管理工作,人员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和网络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各司其职,明确责任。网络技术人员要规范网络行为,建立更为完善的网络管理规章和制度,对涉及政治、军事、宗教、民族、外交和易引发社会争议的焦点问题要及时进行审查。对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用户要予以警告,严重时要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要擅于从网络中收集信息,并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倾向性的问题,对查实确有问题的职工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

通过依法治网,完善并严格落实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网站和网吧的市场监管,积极利用法律法规约束青少年的网上行为。对那些制造精神污染和精神垃圾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严惩不贷。在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和规范化发展的前提下,让网络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工具和平台。

[参考文献]

[1]党静萍.如何应对网络文化时代:网络文化下的青少年主体建构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刘明苏.革命传统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尧水根]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第2篇

(西南大学 党委宣传部 重庆北碚 400715)

【内容提要】在全国深入党史教育,隆重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借助一定的载体和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革命文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见证,具有形象直观、说服力和感染力强等显著特点,是加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革命文物在青少年德育教育中的优势,是创新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方法和手段的重要形式,是实现由他教到自教,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由表层感知到深刻理解转变的重要手段。通过以革命文物为载体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启发和引导青少年自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增进青少年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坚定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把青少年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简介:

廖小明(1975—),男,汉族,助理研究员,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主任干事,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联系方式:68254437 13708326980,jwclxm@swu.edu.cn 重庆北碚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 400715 潘洵(1965—),男,汉族,教授,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良好素材。在青少年中开展党的历史的学习教育是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明确规定的任务,也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革命文物作为记载党的奋斗历史的重要载体,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通过以革命文物为载体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启发和引导青少年自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增进青少年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感情,坚定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助于把青少年真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革命文物蕴含丰富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内容

文物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珍贵历史遗存物。它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反映出历史上人们改造世界的状况,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从分类来看,一般说来,文物分为历史文物、民族文物和革命文物。由于政治上的需要,人们常常将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旧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物,特定为“革命文物”。文物是历史长河中同类物品的幸存者。只有文物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历史以质感,并成为历史形象的载体,这一点,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它是不能再生产的物品,并由此形成文物所具有的独特的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公证作用。

我国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传统的国家,革命文物丰富多样。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以来,留下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就达40万余件。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例,就有大批的革命文物。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一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全市境内的革命文物达140多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延安市区内的凤凰山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旧址、王家坪旧址、子长县瓦窑堡(原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国家级保护文物。省级革命文物有:延安市区内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南泥湾旧址,吴旗县、志丹县、子长县、安塞县革命旧址、旧居、刘志丹陵园、谢子长陵园、洛川县冯家村“洛川政治局会议旧址”等。 革命文物与其他文物一样,受到文物保护法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明确指出,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受文物保护法保护。 当然,革命文物既要保护,也要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和发挥好革命文物的育人作用,就是开发利用革命文物的重要形式。革命文物作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它记载着我们党走过的风雨历程,记载着党经历过的悲欢荣辱, 见证着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历史,反映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它以其蕴含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直观、形象、生动、真实可信的特点,成为学校德育的活教材,对于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江泽民同志在90年代初就提出:要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对青少年学生和广大群众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当前,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党的历史的学习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地组织青少年参观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遗留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充分利用革命文物的重要载体,加强对青少年进行以党的历史的学习教育,既是党的教育的要求,更是青少年自身健康成长发展的需要。

二、革命文物在学校德育的重要功能和作用的具体体现

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为史”。青少年正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特别需要针对他们的成长发展特点,通过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引导功能,增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青少年自觉健康学习成长。具体说来,革命文物在学校德育中的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革命文物是青少年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学习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题材,在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强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革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旧址和遗物都是真实历史的写照,部分遗物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反映了革命志士是如何培养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青年学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比如“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文献资料、红军的标语、部分革命烈士的遗书等,都深刻地反映了革命志士们的正确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在学校德育中充分运用这些题材和史料,能够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其形象生动的特点,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每年的“五四”、“七一”等重要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节日,各地学校都组织学生到当地的革命纪念地和纪念馆进行参观,接受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数的实践证明,这种教育内容和形式有着优于课堂讲解和一般的文字宣传的教育效果,比简单的课堂灌输更易于为青年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而且更能使教育的内容得到内化和吸收!在大量的革命文物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和遗物尤其能够反映广大无产阶级革命志士勇于探索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也能够展示给我们一幅在旧社会中三重大山如何压榨人民,屠杀革命群众的黑暗图景,激起我们对旧社会的仇视和对新社会的珍惜的情感。这些遗迹和遗物尤其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和与之相应的诸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三观”的培养和不断强化。然而,当今社会条件下,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很强,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特别是对简单的说教和强行的灌输十分反感,这就更加需要我们探索好的教育方式和途径,使其易于、乐于接受并能起到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运用革命文物加强对学生的“三观”培养是十分有效的途径和方式。

(二)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国防意识,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人民的民族感情

革命文物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无论是鸦片战争留下的虎门炮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的断垣残壁,还是南京大屠杀留下的万人坑都是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以其形象生动的直观效果告诉青少年外国侵略者的野蛮、残暴和中华民族对侵略者的不甘示弱,奋起抗争的民族精神,让青少年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当然,我们的历史和政治等学科的学习中也对这些内容有了很好的介绍。但是,由于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较长,接受简单灌输的方式和内容也比较多,容易对书本的东西感到厌倦,而且由于学生生性多疑的天性,容易对课堂的形式和教师的说教产生怀疑,因此,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尽如意,而参观学习,见识文物,听当年的红军或有关专家的讲解,易于使学生产生共鸣。从这些年各地学校德育来看,凡是有效运用革命遗址、遗物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的学校都比那些仅仅把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停留在书本上的地方取得的效果要好要显著。种种实践表明,由于革命文物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内涵,因此它能够有效地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三)有利于健全青少年的人格品质

青少年一代生长在和平年代,同时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鱼龙混杂,社会改革中产生的诸多消极因素广泛影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已经影响到了一些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的养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少青少年的头脑里已经有了诸多不健康的思想观念,个别青年甚至已经发生了人格的扭曲!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公众已经认识到:如何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品质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话题!上述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特别是德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要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德育工作作保证。德育工作者应该勇于探索,不断推进德育的改革和创新,增强失效性,增强感染力。革命文物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革命群众勤劳、勇敢、自强、节俭、质朴的传统美德,有的反映了共产党人与人民心连心,军民鱼水情的生动画面,特别是一些革命家早期成长的经历和人生选择对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比如,在四川的朱德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重庆的聂荣臻纪念馆、刘伯承纪念馆、杨闇公纪念馆等都有许多关于他们早期学习和进行人生选择的故事,也留下了不少的史料和纪念物。青少年通过参观这些革命文物,能够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过程中吸收有助于培养和完善人格品质的精神因素,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自己的优良品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激励青少年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

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遗留的革命文物,都以不可辩驳的历史真实性教育青少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以重庆的白公馆、渣滓洞为例,那里有许多革命烈士的手迹和遗物,反映江姐等一批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不屈精神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这些珍贵的史料和遗迹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珍贵素材。同时,由于这些文物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即将成功的时候留下的,反映的是国民党反动派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扼杀和对革命青年的大肆屠杀的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的历史画面,能够深刻地教育青少年懂得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今天的社会主义新生活,刻苦学习,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做准备。有关资料显示:在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青少年中,决大多数青少年观众能从小萝卜头身上看到自己的幸福,能够真实准确地认识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从而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自觉地形成或强化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青年们认为:没有理由不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理由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理由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没有理由不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德育功能,做好以史育人的工作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的时代。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江泽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第一素质。他还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的教育,加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胡锦涛也强调:掌握理论、研究历史、了解历史,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和蓬勃发展的三个必要条件;发展新的事业、开创新的局面,更需要总结、研究历史经验,做好以史鉴今、以史育人的工作。发挥革命文物的德育功能,是传统德育的一大优势,也是新世纪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的德育功能和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文物部门来看,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进一步挖掘革命文物的德育内涵 当前,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各级各类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和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项义不容辞的紧迫任务。要认真贯彻中央组织部等六部委《关于在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中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以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的最新文件和指示精神,加强对革命文物的收集、保护和研究。特别是探索有效的方式扩大革命文物的社会影响,丰富和发展它的教育内涵。具体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应加强革命文物德育基地的硬件建设,利用多种手段扩大对外宣传,特别是对教育部门的宣传。据了解,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设施落后,陈列布展内容和形式单一,在观念上又被动地“等、靠、要”,使其社会影响很差。一方面文博单位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和更新硬件设施,特别是在陈列布展的设计,声光放果等方面多作文章。有条件的地方可将有关革命文物资料上网,方便观众查阅,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包括网络,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可以探讨同旅游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发革命遗址,扩大革命文物的社会影响。

第二,要加强对革命文物教育内涵的研究,做好参观接待,特别是重大节假日的讲解。革命文物的内涵十分丰富,文博部门必须抽调专门研究人才,加大研究的力度,探讨有效的适合青少年身心的教育方式。多角度地展示革命文物德育的意义和作用。参观接待人员要有“观众就是上帝”的意识,热情讲解,耐心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全体人员都要有精品意识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开发纪念品并做好观众的“售后服务”。开发纪念品既可为基地创收,又可以扩大德育的渠道,如出售书籍、纪念册等。革命文物基地的工作者“售”出的是精神产品,精神产品的有效期很长,影响也十分深远,因此,必须要在观众参观之后做好观众的“回访”不仅要认真分析对待留言薄,还要不定期搞社会调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二)强化学校利用革命文物加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意识和具体措施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它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位居五育之首,尤其应该突出德育方面的素质,它影响到个人创造的社会效益。各级各类学校是加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高度重视利用革命文物工作加强学生加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现实意义,将其列入考核德育素质的重要目标。革命文物在传承革命传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利用这面活教材加强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也符合青少年“主体——发展性”的德育模式,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情景教育”、“愉快教育”的环境,让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力争将革命文物教育的知识内容和意义以各种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特别同革命史的教育相结合)。如有奖知识竞赛,作文竞赛,讨论会等,把学生学习、受教育的表现和成果列入考察学生德育状况的记录之中,真正使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进入学校,深入学生头脑,真正喜闻乐见,收到实效。

(三)构建部门、单位合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新体制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第3篇

一、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通过活动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在熟知革命历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同时,在“升国旗”仪式时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二、开展怀念革命英烈,展望美好生活手抄报活动

结合感恩教育,通过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对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怀念,在班级中开展了怀念革命英烈,展望美好生活手抄报活动。此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取心,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三、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故事会,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故事会的招开使学生了解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学生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爱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真正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第4篇

一、做好革命传统教育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革命传统知识,通过活动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在熟知革命历史的基础上,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同时,在“升国旗”仪式时对学生进行了革命传统教育。

二、开展怀念革命英烈,展望美好生活手抄报活动

结合感恩教育,通过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表达对先烈的深切怀念和无限怀念,在班级中开展了怀念革命英烈,展望美好生活手抄报活动。此次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进取心,进一步规范了学生养成习惯教育。

三、开展了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故事会,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故事会的招开使学生了解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让学生生们在潜移默化中爱到了革命传统教育,真正感受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第5篇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三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新中国的摇篮,我们心驰神往的人的情怀,也表达了我们的思绪“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我们从儿时起对您就充满着神往和景仰。在纪念五周年之际,党组织开展党章、党史学习系列教育活动,我们有幸被党组织指派赴延安学习。去延安学习,亲身感受延安精神脉搏到激动、兴奋,我们的梦想终于成真。

一、延安概况

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中南部、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总面积三千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205万,市区人口33万多人,1931年区,1936年成立陕甘宁边区,1950年改为延安地区专署,1997年撤地设市,市辖一区十二县。延安作为革命圣地和中华民族发祥以“两圣两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中华民族圣地黄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驰名中外,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和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使延安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革命纪念地130多处,被誉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二、走近延安,解读延安 地,被称为“延安时代”或“延安十三年”,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1982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让人们跨越时空,我们学习小组一行三人,上午启程,下午就到达宝塔山下,“延安到了”,长途跋顿时消散。由于安排学习时间短,日程紧,到达延安后,便紧锣密鼓开展学习活动,瞻仰革命旧址。

刚放下行李,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欣赏起延安的景色来,延安城建筑在一个狭长的“丫”字形的山坳里,四周环山,精巧抬头仰望宝塔山,天高云淡,夕阳照耀着山头的宝塔。我们疾步蹬上宝塔山,这里留下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足迹和身影;我们信步这里有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省、市、自治区、全军各大单位种下的绿化林;宝塔山上,我们还巧遇陕北民歌手刘爱民,有幸倾听他扬的陕北民歌《兰花花》,当得知我们来自上海,还热情邀请合影。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这是儿时课本对延安的颂歌,从宝塔山俯视静静流淌的延河,延河还是像电影里激荡、电视里的。 在宝塔下,仰望这座千年古塔,体味昨天、今天和明天,山下锣鼓喧天,那是延安男女老少的秧歌舞。延安是朝气蓬勃的,延安是延安是本深奥的书,让我们去时时翻阅,去阅读那博大精深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去走近延安,去体会延安精神的伟大脉搏。下小组缅怀革命前辈、瞻仰部分革命旧址的所见所闻。

凤凰山麓革命旧址

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这里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中央红军总参谋部的驻地,六届六中全会等重在会议在这里召战士白求恩、英国记者考贝特兰和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等。

朱德、周恩来、刘伯承、叶剑英、滕代远等先后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 席在这里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16篇,毛主席还在这里会见了加拿大红军总参谋部旧址门口有棵槐树,讲解员介绍说:当年,一些警卫员常在树上栓马、树皮被啃掉了一块,朱总司令看见后,就树的受伤处写上“禁止系马”四个字,从此再也没有人在树上栓马了。细微之处体现革命家爱护一草一木的情怀。

杨家岭革命旧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搬迁延安城北的杨家岭。杨家岭原名杨家陵,中共中央进驻后,改名为杨家岭,先后建礼堂、中央办公厅楼,中央在杨家岭设立机构有: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工部、政研室、财经委、青工部、妇央书记处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也居住在杨家岭(讲解介绍:毛主席就是搬到杨家岭的第一天和江青结毛主席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初在杨家岭居住,写下了许多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民主主义论》等40篇著作。毛主席在这里还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就岭窑洞写的。在杨家岭,毛主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指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在见干部时说:延安的窑洞是最革命的,延安的窑洞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刘少奇于1942年底至1944年10月在杨家岭居住,写下了党员修养》。

中央大礼堂,1939年开工,1942年竣工,1943年11月,毛主席在这里接见了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们作了《组织起来》的重要讲话;1945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在中央礼堂召开,讨论并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议》;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七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委员会兼中央政治局主席,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称五大书记)。

1946年,中央在大礼堂为朱德举行60寿辰祝寿活动。

现在中央大礼堂仍保持“七大”时的会场情景,主席台上方书有环形标语“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主席台有六面党旗毛泽东、朱总司令的侧面头像。

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

1941年建成,为三层办公楼,因造型似飞机,故当地群众称为“飞机楼”(二层、三层未对外开放),1942年5月2日至2中央宣传部在一楼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文艺工作得90多人,毛主席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主会议人员合影留念,现悬挂在一楼大厅。在这里,我们一行人在工作人员的领唱下和各地瞻仰者同声合唱了《东方红》这首歌。“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这首歌是陕北农民李有源即兴唱出的一段民歌,他唱出产党和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唱出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古绝唱。

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又名延园,1944年11月,中央书记处全部搬到枣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都搬进枣园。

中央书记处在枣园继续领导了全党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共七大,领导全党和边区人民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作备。

毛主席在枣园居住期间,写下了《学习和时局》、《组织起来》、《关于重庆谈判》等著作,刘少奇在“七大”作的《关于修人民服务》的讲演,苏联驻延安领事馆,位于枣园右山坡上。

王家坪革命旧址 报告》就是在枣园起草的,1945年8月,毛主席去重庆谈判,刘少奇在枣园代理主持中央工作。张思德的追悼会在枣园举行,志主席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林彪、胡耀帮等居。

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的有八篇。

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美国驻华使节赫尔利,会见了美军观察组,还接见了国民党代表张治中。 毛主席在这里先后写下了《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朱德在“七大”作的《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就是在王家坪起草的,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胡宗南部23万人进攻延席由此主动撤离,转战陕北。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过去称烂泥湾),位于延安城南45公里,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开赴南泥湾。为了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包围与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进军南泥湾,一面守卫陕基宁边区的南大门,一面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产运动。在三年时间里,达到了“平川稻谷香,肥鸭满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物资经费全部达到自给,还能上交公粮丰衣足食,使昔日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

1943年9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视察了南泥湾,毛主席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产没有外援,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以自力更生为主”。旅长兼政委王震等同志受到奖南泥湾在中外享有很高声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五九扬了这种优良传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人间奇迹。

三、延安窑洞

等多种,窑洞冬暖夏凉,通风透光,亲近大自然。 窑洞是延安最为常见的建筑,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廻异的门窗装饰,成为陕北高大势所趋的风景。延安窑洞有土窑洞、砖窑洞延安时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同普通百姓一样都住在窑洞中(据讲解员介绍:毛泽窑洞没有房檐,中国有句古话,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可毛泽东不愿低头,后来我们在瞻仰几处革命旧址时,发现毛主席住的全部没有房)。

周恩来在回忆延安时说:“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司令部里(指窑洞)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解放战争”。

在窑洞中,毛泽东写出了大量经典著作和许多诗篇。1940年10月,毛泽东在接见外地来延安的干部时说:“延安的窑洞是最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列宁主义”。

延安的窑洞,最平凡,也最有名气,虽然它不轰轰烈烈,但它却有特殊贡献。 安窑洞和它的主人一样纯朴敦厚,不修边幅,素面朝天。 利用这次学习机会,我们走访了延安山坡上的几处窑洞和它的主人,窑洞对南方人来说有些怪异,有些不起眼,甚至有些不可我们每走访一口窑洞,主人都是那么友善,延安人民朴实得像那延安的大枣、小米,敦厚得像陕北的黄土地,由于地理、气候因素,延安部分群众还是相对贫困的,窑洞的主人介绍说:他们年收入不到几千元,窑里的摆设极其简单,有的窑洞带电的东西只这也使我们的学习之旅多了一份沉重,与革命老区人民相比,我们应该知足,应该感到幸福和来之不易,应该常常饮水思源,应该业艰苦奋斗。

四、与时俱进,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之行,时间虽然短暂,但回想起延安,感到十分亲切,敬意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我们党的指挥略后方,党中央、毛主席在这里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这块地,还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成长历程,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坡到夺取全国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次胜利,每一个成就,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边区政府、被称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我们党历来把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宗旨,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响亮口号,并为之而努力,那时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却是在形势下我们要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 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进党章的。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等思在延安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实践表明,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解放思想,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出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思想,这就是实事求是。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扬优良传统,弘扬延安精神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全党同志,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延安精安精神成为我们党在新世纪团结和贯彻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胡锦涛同“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范文第6篇

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的发展中培育、积累和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反映了人们创造了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推动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是中华民族始终保持强大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闻名中外,劳动模范杨怀远爷爷凭一根小扁担,几十年如一日为乘客挑行李。勤劳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我是乡下人,但是从没下过田,也没尝试过地里干活的那种种滋味,但我明白,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瞧不起劳动的人,就是瞧不起自己。祖国的宏伟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我国的周恩来总理,在青少年时,就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但我也时刻记着自己的诺言:努力学好文化,长大后报效祖国。上课了,一双小手写个不停;双休日,在房里看课外书,有时,也画几幅图,写几篇趣文。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我们班里是一个素质较好的班级,在学校举办的背古诗比赛中,有三名同学分别获得了

一、

二、三名的好成绩,是啊!我们不努力,又怎能去报效祖国呢?立志报效祖国,我们要力争全面发展呀!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进步得很快,可是离时代的要求还差得很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唯一的奋斗目标,立志报效祖国,是历史赋予我们青少年一代的最强使命。让我们团结起来,用实际行动,去报效祖国吧!

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的整整两年中,中国工农红军离开了原来的根据地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漫漫长征路上,不仅有枪林弹雨,还有急流险滩、雪山草地,更有饥饿、寒冷、疾病等等难以想象到的困难。“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各种险恶的环境,红军广大干部战士表现出了压倒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靠着英勇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红军冲破了一道道敌人的封锁,越过了一道道的艰难险阻。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红军尔后的战略方针,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3月,组成了实际上以毛泽东为首,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他们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名义指挥红军的行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作为一名新时代学生,我们要把长征的精神当作学习的动力,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弘扬长征精神1934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中国工农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在漫漫长征路上,有峡谷急流,有雪山草地,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尽管,红军长征胜利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但长征精神却万古流芳,永垂不朽。

长征中的红军战士为什么能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他们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长征精神。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世人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在长征胜利70年后的今天,长征将士的梦想早已变为现实,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已推进多年,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更好地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报国之志,扬起理想的风帆;学习上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百折不挠,要学会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生活中也要继续发扬革命先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将长征精神作为我们人生成长历程中永远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把长征精神发扬光大,脚踏实地,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进取、更有生机。

就是这样一支队伍,在穿越那野兽都不愿涉足的禁区,爬雪山过草地,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打败敌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世界的信念。长征,目标既定,义无反顾。不管有多少磨难,多少挫折,唯一需要坚持的是:向目标冲击,向目标逼近,这是何等样的一种钢铸信心!中国申奥,历经十余年;中国足球冲入世界杯决赛圈,历经数十年;中国加入“世贸”,也历经十五年。一朝梦圆,抚今思昔,同样是锁定目标,义无反顾,昂首奋进,攻关夺隘,透着长征精神的灿烂光辉。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互联网,经历了1999~2000年的激情飞扬之后,中国网站无一例外地都进入了2000年的神情凝重.当初,我们只看到了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就情不自禁地被它水下的部分所吸引,而如今,这看不见的水下冰山却让人们有点害怕……

上一篇:兼职客服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考研形势政策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