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与思考范文

2023-10-24

运用与思考范文第1篇

我国企业的财务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这对财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其加快完成自身的转型, 以积极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的新需要, 其转型的一个思路就是积极推进业财融合, 在企业推进管理会计应用的过程中, 学术界和实务界都比较关注业财融合。不过, 关于业财一体化的提出, 在2006年所制定并颁发的《企业财务通则》中就对信息管理部分有所规定:“第六十一条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 对业务流程加以优化, 从而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 逐步实现财务和业务等相关信息的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

出于尽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并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 国家财政部在2016年制定并出台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 第一次把业财融合提升到了原则性的高度, 也就是融合性原则。指出:“管理会计应该嵌入各个单位的相关领域、层次和环节, 并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基础, 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和方法, 把财务和业务进行有机的融合。”并还在第八条中强调“单位应该对价值创造模式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把握, 努力推动财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

二、我国企业业财融合的现状

(一) 企业对业财融合缺乏必要的认识

首先是一些企业在思想上以及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 对业财融合缺乏必要的重视, 企业的财务部门比较在意的是事后分析这一环节, 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对业财融合的应用也仅仅是停留在一些较浅的层次, 比如如何管理应收应付等往来款项。

(二) 企业财务人员难以参与到业财融合中去

现阶段, 我国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因此企业的财务人员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事后的记账和核算上去了, 如果想要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的业务活动中去, 就会大大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 致使他们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 因此, 推进业财融合, 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他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 努力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积极拓展自身财务工作的边界。

三、我国企业运用业财融合的具体方法

在通常情况下, 我国很多企业业务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环节, 都是资金流动的关键环节, 需要财务部门结合业务部门实际的涉财需求, 对其业务提供切实可行的财务支持, 以此来提升本企业的业务能力和财务管理的水平, 进一步提升业财融合的实际效率。本文将从企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经营环节, 对如何更好地推进业财融合加以分析:

(一) 采购环节

(1) 在签订合同之前, 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在采购业务最开始的时候, 需要注重评估重要材料的供应商, 对其财务状况的稳定与否加以全面的了解, 看其价格的变动是否频繁、合理;然后再仔细分析供应商的付款条件, 对其付款周期加以了解, 并清楚他是否有商业现金折扣。假如本单位自身是一般纳税人, 还需要对供应商的纳税人身份加以考虑和分析。此外, 如果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 就可以在原材料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和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 以此来避免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带给本企业的不利影响。

(2) 仔细评审采购合同中的涉财条款。企业首先要规范签订合同的流程, 重视财务会签流程, 如果企业没有这一流程, 建议增加, 财务人员对合同金额的计算进行复核, 看其是否在财务预算审批的额度范围内, 然后再对结算条款是否符合本企业的信用管理于要求加以严格的审核。

(3) 对应付账款加强管理, 把握最佳的支付时间。如果供应商想要快速回收资金, 通常情况下会在信用条件中对现金折扣加以规定, 这时, 采购方就需要认真、仔细地考虑是否需要享受现金折扣。一般来讲, 会有两个原因让他们放弃现金折扣, 一个是企业可能暂时资金不足, 另一个有可能是企业打算将应付账款额用于短期投资, 如此一来, 投资报酬率会比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高。如果供应商没有规定现金折扣, 通常情况下, 企业会选择延迟支付供应商的货款, 然后用供应链进行融资。用这种免费占用供货方的资金来缓解自身资金短缺压力的做法,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本企业缓解资金成本的压力, 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 但是也有可能会影响本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最终影响今后的长期合作。所以, 建议企业财务根据自身实际的情况, 选择科学、合适的时间进行支付。

(二) 生产环节

(1) 对新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比较传统的财务工作是等到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进行事后的核算, 但是企业要想更好的推进业财融合, 急需要将这一步骤向产品的业务前端推移。企业在开发新产品项目之前, 就需要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的数据对新产品和新项目的开发费用和生产成本进行预测, 然后再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对产品的销量、收入和营销费用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 然后以此为依据, 编制出新产品的利润测算表。根据这一表格, 再结合新产品未来在市场上的发展趋势, 帮助业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对是否投产新产品和新项目做出合理的建议。

(2) 严格把控生产过程, 控制生产成本。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实地深入生产现场, 尽量排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避免过剩和不必要的生产, 从而达到帮助企业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比如过多的人力、设备和库存会产生过多的人力成本、过高的资金占用成本以及多余的折旧成本。此外,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 可以采用作业成本管理法, 对资源的消耗过程以及产品对作业的成本动因进行分析, 对无效作业和有效作业加以识别, 从而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和无效作业, 进一步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

(三) 销售环节

(1) 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 并对客户的信誉加以授信评估。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因此企业的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必须形成聚焦, 选择哪种信用方式进行销售, 如果随意降低信用准入门槛, 尽管企业的产品可以大量的分发出去, 从而减轻销售部门的工作压力, 但是由于是信用销售, 实际上款项并没有到账, 因此事实上还没有完成真正的销售。所以企业为了降低回款风险, 财务部门需要积极配合业务部门, 严格、仔细评估客户的信用, 从而制定出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信用政策。其参考的核心依据是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履约记录, 对其加以量化和评定, 然后对客户加以分类, 根据不同的级别和标准, 分别提供不同的信用期和信用额度, 以此来达到降低资金回收风险的目的。

(2) 帮助销售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定价。企业的财务部门对于产品的销售定价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成本决策的信息, 并从企业成本费用的实际情况出发, 预测定价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再根据生产和销售提供的信息, 对产品的定价、成本趋势以及销量和成本费用的具体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 科学、合理的描述产品的销售利润趋势及其实现的基础和条件, 从而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3) 把企业的销售部门当作虚拟的利润中心, 并对其进行核算、考核和激励。企业在没有实施销售利润中心之前, 就只有总经理为本企业的利润负责, 因此不少员工存在着吃“大锅饭”的心理, 消极怠工, 影响了企业的整体效益。在实施利润中心之后, 销售部门也就拥有了一定的责任和权力, 所以, 销售经理在关心自身销售收入的同时, 也会关注自己的营销费用是不是超标。这样一来, 就可以根据销售利润中心的具体实施和执行情况, 再结合其他的非财务类指标, 对销售部加以考核, 然后根据考核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惩奖, 从而切实提升销售人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使其更好地完成销售任务, 通过相关利润指标的考核, 最终推动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

四、结语

本文结合我国企业业财融合的实际情况, 建议企业加强供、产、销等环节中的财务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业财融合, 从而帮助我国企业实现更好的经营管理, 制定科学的决策, 最终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逐步来临, 如今, 信息技术已经渗入了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会计人员加快完成自身的转型, 而转型的新思路就是业财融合, 因此企业在推进自身管理会计的应用过程中, 需要尽快将业财融合提上日程。本文从我国企业业财融合的现状出发, 对企业在供、产、销等环节中的财务管理过程中, 如何更好地进行业财融合进行了分析, 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意见, 希望为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一点参考, 从而帮助其实现自身的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业财融合,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马贵兰.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研究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 (22) .

[2] 景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探讨——基于业财融合嵌入模式[J].财会通讯, 2018 (29) .

运用与思考范文第2篇

所以, 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

一是自主而不自由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参与热情是衡量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教师是课堂能否高效的调控师。

二是展示而不演戏的课堂。课堂是学生学习展示的舞台, 学生的学习欲望及诸多的非智力因素在展示中得到发展, 展示的方式是多样的, 但无论何种方式都是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真实展示。

三是课堂有差异但不是差生的课堂。人人参与, 小组互动的教学思想让打瞌睡、开小差的现象少了, 教师要力图让每一个人都来展示。

生物实验教学的特点很多地方契合了高效课堂的理念与模式, 这就给我们打造实验教学的高效性提供了思路。实验的预习与准备、实验的观察与完成、实验的体验与描述以及教师对实验的讲评既是学生各种学习的体验过程, 也是学生体验成长的过程。然而, 我们过去一直把实验当作是对课本知识的单纯证明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中诸多的教育因子。要么只是教师演示, 学生接受结果, 没有过程的体验和情感的参与;要么教师一步一步教, 学生一步一步做, 学生缺乏问题的思考和新问题的产生;要么教师从准备实验器材到完成实验过程的全方位包办, 学生只有结果生成的观察。实验本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课程, 然而, 由于我们的不重视或是实验危险的顾虑等因素导致了实验教学的低效。在高效课堂理论指导下, 我们很有必要改变我们的实验策略。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观察生成问题, 体验从“自主学习”到“探究学习”的过程。观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生动的感性认识形式, 它往往通过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并在思维的参与下进行的。每一个实验的完成, 从观察入手, 让学生生成问题, 带着问题来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 这不仅是一个学习过程, 更是一个实践过程, 还是一个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诸多能力都会得到发展。观察是科学家成长的第一步, 很多的科学发明就是从观察开始的, 瓦特、牛顿都如此;第二步当然就是思考生成问题了。观察从对象看, 可分为观察实验对象、观察实验结果。当然观察是需要教师指导方法的。

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先用肉眼观察根的形态, 再用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 根尖的结构。促使学生产生对两种观察结果的思考, 产生问题进而对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 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 教师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 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 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

又例如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 在教师的点拨下, 促使学生发现: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产生对两种类型花的解剖的浓厚兴趣, 再在老师的指导下, 自己动手完成实验准备和实验过程。然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自己生成的问题。原来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是桃花的蜜腺, 从而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水稻花结构里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 使学生弄清虫媒花风媒花的结构差异。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同时, 过程体验中的酸甜苦辣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好历练, 许多学习能力和方法也得到了总结和提炼。这就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最好体现。

2) 分层设计、合作完成, 完成“合作学习、全面发展”高效课堂要求。高效课堂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含义, 一是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是班级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的发展。依据高效课堂的小组构成划分生物实验小组, 让不同特长的学生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如果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让每个学生的长处在实验中都得到发挥,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还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指导, 用每一个人的闪光点来影响别人, 这是一种最深刻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每一个参与学习的人都得到应有的知识和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生物实验前, 根据实验知识的难易和实验操作的特点做好实验小组成员的分工, 让A、B、C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实验中分担适宜的任务, 体验过程, 完成实验, 求证实验结果。

首先, 实验室的座位布置要以小组人数设置, 共同围着一张多边形桌子,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其次, 实验室内设置橱柜, 放置常用器材和药品供学生自主选择。让小组长分配小组成员的实验任务并设计好实验过程, 从每一个实验器材的准备、安装到药品的配备及实验的操作都落实到人。允许学生用自已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

例如在探究“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 让A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方案,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征求任课教师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指导。让B层学生准备实验器材, 尽可能准备好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药品、材料, 在这个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做到准备过程的万无一失。让C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当然, 这种分工是灵活的, 其实, 很多时候成绩和动手能力不是正比关系, 也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有一次担当实验主角的机会。

根据实验结果, 小组之间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讨论, 评定各自的设计方案是否科学, 实验方法是否合理, 实验操作是否严谨, 有哪些心得和体会等等。这才是合作学习最关键的一步, 通过对问题的梳理与解答,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知识的建构, 真正享受到了探究的乐趣, 提高了探究的技能。这就是合作学习带来的每一个人的发展。

3) 多元展示、多元评价, 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为了促使学习效率的高效, 设计了学生展示环节, 学生展示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快速掌握, 还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快速演变为能力, 方才能够自如地展示, 这就是高效课堂展示的意义。对一般的课堂而言, 学生发言或讲解成了展示的主要形式。展示应该是多元的, 生物实验就为学生的多元展示提供了可能。口头描述、绘画展示、表格分析、实验报告甚至标本制作等, 都可能成为实验的结果展示, 这当然要具体而论。这就为每一个有特长的学生提拱了展示的可能, 而不是展示总是成绩好的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的事以至于让一部分学习滞后学生无所事事而沦为学习的奴隶。这就要求教师对生物实验结果的再现形式不能仅仅只是一个实验报告那么简单, 要鼓励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实验结果。比如用语言描述细胞不如用彩笔描绘细胞来得直接和生动;比如对不同植物特点的观察, 最好能让学生制作植物标本。

这样的实验展示不仅仅针对结果而言, 其实实验过程的设计、操作、实验仪器的安装都是学生能力的展示。学生在发挥特长的同时, 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自信心等因素都会得到发展。学生的多种素养会得到全面提高, 这就是高效课堂学生全面发展的另一个深层意义。

运用与思考范文第3篇

一、弱音技巧训练及应用的重要性

从国际声乐比赛到歌唱选秀节目都能够看出, 现代人们对声乐表演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弱音技巧的熟练运用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在声乐演唱发展的历程中, 对弱音技巧最为重视的莫过于美声唱法了。在声乐演唱时, 演唱者应该对声乐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 感悟出声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 能够自由的将所有的高音进行能强能弱、强转弱、弱转强的转换, 并且保证在强转弱、弱转强时达成一种自然柔和的状态, 为听众带来感官上的享受。因此, 为了更好地展现声乐演唱, 弱音技巧进行训练和运用就变得十分重要。充分重视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通过日常的弱音技巧训练提升自身的演唱素养, 如此才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弱音技巧, 促使声乐演唱的美感得以提升。

二、弱音技巧训练概述

我们能够清晰地发现在声乐演唱的发展史中, 美声唱法十分注重弱音技巧的运用, 演唱者的所有高音都应该自然柔和地做到能强能弱, 强转弱, 弱转强。弱音训练指的是在气息良好的情况下, 使喉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减少输出气息量以及发声器官和肌肉的用力程度, 这样发出的声音其声音位置是十分良好的, 并且具有头腔的共鸣。在弱音训练进行到高级阶段时, 应该要达到“不仅需要保持喉头的稳定状态、良好的气息支持以及相应的头腔共鸣, 而且发出的还应当使微弱的音量”, 想要做到这样的程度是较为困难的, 需要进行一步一步地联系,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对弱音技巧进行熟练地掌握。

弱音训练是十分有效的训练方式, 既可以训练演唱者的气息支持、喉头稳定以及头腔共鸣, 还能够帮助演唱者学习小音量的声乐演唱方法, 进而对声乐作品展开更加完美的演绎, 使听众感受到其散发出的无限魅力。弱音训练能够简化复杂的声乐技巧, 能够帮助演唱者在较短的时间里摸清声音的位置, 并且提升声乐演唱的水准。

三、弱音技巧的有效运用

1、音色的变化

音色变化在弱音技巧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构成因素。众所周知, 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 演唱者的音色会对声乐作品的演绎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音色的变化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声乐作品情感的表达。

在人们拥有欢快、愉悦的情感时, 其音色是明亮的;在人们拥有悲伤、失落的情感时, 其音色是低沉的。演绎不同的声乐作品时, 需要具有不同的音色, 才能够对声乐作品的情感和美感进行准确地表达。所以音色的变化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

2、强弱的处理

在通常情况之下, 专业的演唱者在对声乐作品进行表达时, 会对声乐作品的特色以及其具有的表演优势进行着重分析, 并且十分重视强音弱音之间的处理。演唱者必须具有熟练的声乐技巧以及扎实的演唱基础才能够自如地对强音弱音进行处理, 这样在进行声乐演唱时, 通过对弱音的强弱程度进行适当的转换, 才能够使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微妙感情得以展现。并且通过对弱音强弱的处理, 还能够对声乐演唱的流畅性进行有效地增强, 使听众得到如梦似幻的视听享受。因此强弱的处理是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中不可忽视的一各重要环节。

3、声音的虚实

声音的虚实在声乐专业的教学中, 也是弱音技巧运用的教学内容之一。演唱者在对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 会随着自身情感的变化而出现渐强渐弱、渐缓渐快的变化, 从而能够使声乐作品得到情感上的转换。为了使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有所提升, 在进行声乐演唱教学时,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优秀声乐作品的模仿活动, 这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际得了解, 并且促使学生对声音虚实的处理方法进行种植。因此根据声乐作品所具有的特点, 通过声音虚实的有效转化, 使声乐演唱中出现情感的交替, 这对提升演唱者的声乐演唱能力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4、高潮的处理

高潮的处理在声乐演唱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中, 通常都是大家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 值得进行深入思考。声乐作品的高潮部分指的是通过旋律和情感的逐步推进, 促使听众和演唱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声乐演唱的高潮处理,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模仿或是创新表演方式来实现, 此举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发现其在高潮处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在声乐演唱进入高潮部分的时候, 演唱者应该将自身情感融入到声乐作品之中, 对弱音技巧进行熟练地运用, 完美的演绎声乐作品中所具有的内涵和情感, 并且帮助学生了解高潮处理在弱音技巧训练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声乐演唱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中, 高潮的处理是需要着重注意的。

四、结语

本文对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进行了研究, 对弱音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弱音训练在声乐演唱中属于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能够帮助演唱者找准声音的位置, 还能够提升演唱者在声乐演唱中咬字的清晰度以及准确性, 甚至还能够保护演唱者的嗓音, 以此有利于艺术生命的延长, 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帮助演唱者提升其自身的艺术修养。因此对于声乐演唱来说, 应该熟练地掌握弱音技巧的运用, 并且在演绎声乐作品时充分发挥弱音训练的优势, 对其他发声训练进行综合, 促使演唱者的整体能力得以提升。对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进行研究, 不仅能够完善演唱者的艺术生涯, 而且能够为声乐艺术的发展与进步提供有效的助力。

摘要:弱音演唱在声乐演唱中属于难度较大的演唱方式, 若想更好地完成声乐演唱, 就需要对弱音技巧进行熟练地运用, 本文首先对弱音技巧训练及其运用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而后通过弱音技巧训练对其运用, 以期能够使演唱者了解弱音技巧对于声乐演唱的重要性, 并且提升弱音对弱音技巧的运用能力, 以此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

关键词:声乐演唱,弱音,运用

参考文献

[1] 许宝倩.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J].黄河之声, 2016, (18) :106.

[2] 王莹.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J].艺术研究, 2016, (03) :152-153.

运用与思考范文第4篇

1认识不深

学校只重视硬件建设, 忽视软件建设。近年来, 不少学校都配备了电脑教育及远程教育设施, 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缺乏专门的人才, 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或者自制CAI课件的人少得可怜, 加上目前农村学校大多数教师年龄偏大, 对新知识、新设备的接受难以一蹴而就, 因此, 当前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率普遍不高, 对教学改革作用不大。某些教师对使用电教手段的意义或作用认识不深, 看法有误。如认为使用电教手段是摆花架子, 用太麻烦, 不用也能完成教学任务。

2应用不广

电化教学在我国有广阔的前景, 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大多局限中心学校村片小学, 特别是农村山区小学没有得到大面积地推广。

3使用不当

(1) 操作有误。许多教师对电教手段的操作不熟, 教学不能得心应手。如使用幻灯投影仪时不会调焦, 用后忘记关电源开关使用录音机、VC、DVD时对其操作的步骤和方法不甚了解。

(2) 使用失重。年老老师懒于运用电化教学媒体, 上课时只是使用“一把尺子、一本本子、一个调子”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落后单一, 教学效率不高就可想而知了;而一些年轻教师也只是在公开课时才使用一下, 片面追求使用率, 教学中非CA课件不可, 课件制作求大、求多, 令人眼花缭乱, 而留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少。电化教学成了教学的点缀或电灌。

(3) 不讲实效。电教手段的运用违背了教学规律, 降低了教学效率。配乐朗读示范, 播放的音乐音量过大, 喧宾夺主;有的几百字的课文全部抄在几张投影片上, 投影片完全取代课本;有的分析课文前后反复播放录像教学片, 造成“只见音像不见文”的“电灌”现象。

(4) 不得其时。语文教学哪个阶段、哪个环节运用哪种电教形式, 什么时候用, 没有找准最佳着力点, 致使电教手段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小语教学, 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呢?

首先要转变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各级领导要重视电化教学, 学校要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整体规划之中, 提高现代教育设备使用率、电教课率;提高对电教手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 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其次是抓好配套建设加大教研力度。

一方面通过各种途径, 硬件软件同步上, 并逐步把电教工作重点转向村片小学, 使电化教学得以普及。另一方面, 要加大语文教学运用电教手段的教研力度, 定期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课题研究, 让年老教师通过定期培训、示范讲座、电教比武等方式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电化教学的能力, 使更多的教师投入其中。其三, 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 增强电教在教学运用中的目的性、合理性、实效性。

(1) 遵循媒体使用原则。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些课文内容学生比较熟悉或浅显, 学生容易理解, 不必运用电教媒体。对于那些学生感到陌生的、难于理解的、用传统教学媒体无法讲清的, 或者虽能讲清, 但花时多、效率低的课文内容则尽可能采用电化教学。在小语课中, 教学要求各不相同, 运用电教媒体也有所不同。如有的课需录音, 不需幻灯;有的既需幻灯又需录音;有的还要求同步使用;有的则需光盘或制作CAI课件。总之要遵循“1+1”大于的原则。

(2) 选择最佳作用点和最佳时机进行电化教学。在整体感知时用。在整体感知阶段, 采用CAI课件和在配乐画面,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 从而唤起兴趣, 激发情感。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 教师用一段话把学生导入情境:“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游览胜地桂林。我们坐飞机往南飞, 走下飞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水光山色, 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老师点击鼠标, 映出了大幅的桂林山水全景图, 扬声器中响起全文的朗读, 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桂林山水的整体美就自然映入学生的脑海。

在攻克教学难关时用。教材的重点内容, 往往亦是难点、关键问题, 单靠教师的讲解, 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此时, 借助电教手段, 就可迎刃而解。如教《詹天佑》, 学生对铁路为什么要设计为“人”字形, 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难以理解, 这时运用电教手段演示, 学生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在分解训练时用。语文这门学科, 要注重训练。如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时把内容用幻灯、投影、电视、远程教育光盘等形象的展示出来, 学生看后进行口语或书面语表达训练,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反馈纠错时用。如让学生把自己的朗读录下来, 再与教材录音对照, 反馈纠错;拿出事先写好的投影片让学生做题, 以检验当堂的教学效果;把学生作文中带有共同性、倾向性的问题制成幻灯片,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在优化教学过程时用。如有位教师教《长征》一文, 导入时放长征的录像, 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受到熏陶。在分析“万水千山只等闲”时投影红军长征的路线图;在分析“大渡桥横铁索寒”时, 投影大渡河的图片;在全诗分析之后进行朗读训练时, 老师再放表现长征的录像画面, 学生看着画面集体朗读全诗。教师整节课不断的使用电化教学, 学生不断地接受新的刺激, 学习情绪始终饱满, 优化了课堂教学。

在巩固扩展时用。电教手段在教学的巩固扩展阶段可大显身手。或布置作业、总结课文, 或作复述、续编故事。如《海底世界》学完后, 投影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色, 请学生作一次海底世界的假想旅行, 进行创造性复述训练, 不仅巩固了文中学到, 还充分发挥了想象。

(3) 要根据最优化理论进行教学。在小语课中运用电化教学, 教师应根据最优化理论, 结合教学目标、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媒体功能, 选择最切合教学需要的电教媒体, 加以优化组合。如指导学生描写一种水果, 需要让学生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和外形、颜色、味道等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录像超越时空的特点显示水果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情况, 然后多角度地观察水果的外形和颜色, 至于水果的味道, 则可以用实物作媒体, 亲口品“味”。

媒体组合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既要看到现代教学媒体的优势, 又要看到传统教学媒体的优势, 取长补短, 互相配合, 发挥媒体的整体功能,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运用电教媒体开展教学, 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提高认识, 开展校本教研, 不断学习提高, 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现代教育技术将更加绚丽多姿,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素质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多媒体教学要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发挥优势, 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现代教育意识, 抓好配套建设, 加大教研力度。根据最优化理论教学。

运用与思考范文第5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经济责任审计意识

随着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有秩序, 有重点地开展, 不断增强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职能和权威性。但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 缺乏具体统一的责任界定和审计结果检验标准, 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客观性, 公正性, 可靠性受到了质疑, 进而导致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职能被忽视。而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化, 缺乏应有的利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 其相应的审计内容, 结果与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实际需求有较大出入。再加上其审计的范围较小, 很难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的工作情况。而这种缺乏说服力的审计结果, 严重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同时, 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过程当中, 由于其相应的部门缺乏应用意识, 针对审计结果, 往往注重微观的多, 而忽略宏观的少, 不仅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质量, 同时, 还使得部分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不能被直接运用。

(二) 缺乏健全的审计机制

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过程当中, 大部分都是离任审计, 而且还是先离任后审计。这样的经济责任审计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同时严重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效果和意义。在开展经济审计的过程当中, 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已经离职或升职, 无论最终审计出多大的问题, 都很难实施相应的审计决定, 而审计结果的应用也变为空谈。另一个方面则是要执行的审计处理工作, 就要落实到原单位, 如此一来, 就增大了接任者的工作压力, 而相应的审计决定难以实施, 因而造成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变成了走过场, 难以达到真正的审计目的。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各个地方都建立了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会议制度, 但由于相关的企业和单位不能充分认识到其主要职能, 在开展相应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当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进而导致其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具体的情况。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则是因为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 缺乏健全的审计整改, 督促, 落实, 责任追究等相应制度, 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浮于表面化, 难以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要求。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用的思考

(一)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实用性

经济责任的范围非常广泛, 其中不同的领导干部之间的经济责任范围不同, 如此一来, 就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为了有效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且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能够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 则需要充分结合各领导干部及部门之间的职能来确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同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 能够建立统一的具体的审计评价标准, 以此有效保障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公正性, 可靠性, 以此有效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可行性。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 则需要有效明确责任界定和评价规范, 以有效把握各部门之间的差异, 且能够明确不同性质部门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以做好相应的定性分析和定量量化工作, 进而确立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这就要求相应的纪检监察, 组织人事和审计部门能够充分联合起来, 以结合具体的审计工作制定经济责任的界定标准, 并能够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以此有效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实用性性。

(二)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 夯实经济责任结果运用的基础

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当中, 要求其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 且能够熟悉审计业务和流程, 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水平, 以此不断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事实上, 经济责任审计的涉及内容较多, 政策性较强, 内容复杂, 工作量较大, 这就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 则要求其相应的审计人员能够创新审计理念, 以有效加强财政收支的审计, 同时还要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 有效增强其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如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审计过程当中, 可以就其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以科学准确全面地反映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内所履行职责的所有项目, 以此夯实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基础。为了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有效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 还需要不断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专业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其审计人员的工作素质。同时, 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机制, 健全相应的应用机制, 以确保相应的部门和工作单位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能, 在工作的过程当中能够不断加强其责任意识, 以有效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当中, 可以结合具体的审计内容确立相应的审计标准, 通过针对性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有效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实用价值。

(三) 加大审计力度, 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时效性

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当中, 为了有效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时效性, 则需要结合具体的审计工作, 以加大审计力度, 针对领导干部离任, 升职, 审计工作开展的太晚等多种情况, 以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新方式, 以调整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时间, 有效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功能。因而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 则需要调整其审计方式。由原本的离任后一次性审计有效向任期内经常审计转换, 将任职期间的审计工作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重点, 有效加强其任职期间的审计工作, 以此有效保障其实结果的决策性。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 则要求其相应的管理部门能够与审计机关进行有效的沟通, 进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名单。而相应的审计机关能够结合管理部门的要求, 以有效突出审计重点, 以不断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同时, 在审计的过程当中, 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有效缩小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 以通过针对性的审计工作, 以有效保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层次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有效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 则需要逐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可靠性和实效性。在开展相应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 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体系, 在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质量的同时能够加大审计力度, 以此有效增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其相应的审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重要性, 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有效落实相应的审计工作, 以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能够切实运用到位。

摘要: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当中, 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应用, 能够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 有效提升其威慑力。而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 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因而在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过程当中, 如何更好地应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苗苗.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完善[J].中国审计, 2011 (3) ..

[2] 乔春霞, 王卫丹.浅谈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J].财讯, 2018 (2) .

运用与思考范文第6篇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 存在诸多问题,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不够科学, 评价结果缺乏区分度, 形式主义倾向明显等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三个方面的作用都没有能很好地发挥出来。从校本运用来看, 既没有能发挥评价结果在学生学业发展、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作用, 也没有发挥其在改变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指导作用。从高校招生来看, 更没有能发挥其在高校招生录取中的“重要参考”作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当前急需要做的工作, 是努力探索将评价结果进行切实有效的校本运用, 让评价结果能够在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人格健全等方面发挥作用, 进而发挥其在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等方面的作用, 为学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帮助, 最终在高校招生录取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评价指标不够科学, 评价结果缺乏区分度

教育部《意见》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而且要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以及其他有关材料”。如“思想品德”板块, 要有“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无偿帮助, 到福利院、医院、社会救助机构等公共场所、社会组织做无偿服务, 为赛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活动做志愿者”等活动记录或事实材料。目前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没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更重要的是评价过程重“定性评价”而轻“定量评价”, 造成评价结果没有区分度。

我们先看看随机抽取的高2016届两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中的部分内容。

【思想品德】甲学生:品德优秀, 热爱党、祖国。对身边的各种现象能给出自己的恰当的评价。在学习生活中, 尊敬师长, 热爱同学, 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能够遵守公共秩序, 举止文明, 诚实守信。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乙学生:有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环保意识, 诚实守信,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 勤奋, 有爱心, 乐于帮助他人。遵纪守法, 维护公德, 关心集体。遵守公共秩序, 爱护公物, 维护公共设施和公共卫生。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尊重并理解他人。品德优秀, 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两段报告都是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而不是科学有效的定量评价。从这样的报告中, 谁能看出两个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有什么不同呢?孰优孰劣, 孰高孰低呢?这样的评价报告在高考录取中怎么运用的, 我们不知道。我们甚至认为这样的素质报告不但是做无用功, 而且负面影响很大, 教学生学会弄虚作假, 教学生学会敷衍了事, 因为学生在形成报告的过程中大多是从网络上复制粘贴的, 甚至原本应由学校、家长、老师、同学多个评价主体完成的工作, 实际上由学生本人代劳了, 学生在评价中往往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甚至编造自己的“优点”, 忽略或不承认自己的缺点, 让我们在评价结果中几乎看不到学生有什么缺点或不足。这样的素质评价很难客观公正, 其实际运用价值就更难说了。

二、评价结果难以量化, 校本运用没有操作性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其日常行为表现来评定其各方面的素质。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因为人的行为表现和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的行为并不代表某种优良素质, 如平时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勤快, 并不能说明这个学生就具有勤劳的素质;有的素质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如孝敬父母, 有的素质则很难通过行为或至少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如爱党爱国。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 造成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很难量化, 也就不便运用。

因此, 我们在进行评价的时候, 既要讲“大道理”, 从国家大事、世界大事、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更要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的细节入手, 发现那些“细枝末节”中体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 并根据对这些“细节”的详实记录进行量化, 使评价结果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具有可操作性。

要充分发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 实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校本运用, “以评价促发展”, 主要是对学生学业发展、生涯发展等方面的指导, 要通过评价指标的导向和评价结果的反馈, 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三、校本运用势在必行, 必须突出导向与实效

校本运用的目的在于通过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学生学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作用的同时, 进一步运用于高校招生录取, 进而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生涯规划, 让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重要导向机制。

1. 建立评价体系, 确保评价结果有效运用。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 制定一套可操作、可量化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使评价结果既有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更有可量化的定量评价。学生的品质、能力等综合素质属于内隐的素质, 只能通过外显的行为或反应来做出间接的推断和评价。所以, 学校在制定评价体系的时候, 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发展优势, 创造各种表现和展示的机会, 搭建广阔的平台, 以获取直接的、丰富的、详实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信息, 为客观评价提供依据。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多样性需求, 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 并以此进行量化评价。如通过组织各种社团, 包括文学社团、环保社团、生物社团、话剧社团、辩论社团等,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有选择地参加, 也可通过班会、演讲赛、辩论赛等活动主题的设计来实现。

2. 加强理论研究, 推动评价结果校本运用。

学习运用素质教育理论、高考录取制度改革文件、多元智能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来挖掘新背景下高中学生为满足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学业发展、终生学习发展和生涯发展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主要是个人生涯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和其它素养。例如, 多元智能理论就揭示了具有不同智能的人在其职业发展上有不同的优势, 职业胜任理论就揭示了不同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据此, 我们就要学习这些方面的理论, 研究解读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显现的优势特色, 并以此指导其学业选课、兴趣特长发挥、高考专业选择、生涯发展设计等。学校还要根据这些科学理论, 分析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应该开设什么校本课程, 让学生有课可选, 在自主选修中获得核心素养, 助推生涯发展。

3. 坚持“以评促育”, 运用评价实现深度发展。

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指出:“评价的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以此为契机和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校本运用, 就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自我诊断, 发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和调整的策略, 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 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发展的现状, 不断调节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 不断地向目标迈进, 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老师要及时利用评价结果捕捉教育时机, 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点指导、激励学生发展;学生要透过老师和同学对自己肯定性的评价增强自信, 抓住尚未意识到或需要努力拓展提高的方面, 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发展。

摘要:实施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推动高中课程改革, 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评价指标不够科学, 评价结果缺乏区分度, 评价结果难以量化等原因, 评价结果的校本运用缺乏操作性, 难以有效开展。

关键词:评价结果,校本运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蔡敏.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2011.01。

[2] 黄志红.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与构想[J].课程·教材·教法.2006.11。

上一篇:有趣的汉字范文下一篇:重点小升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