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

2023-10-10

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第1篇

2、区域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研究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分析

4、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探讨

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6、激励理论在初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践行“八个相统一”的实践研究

8、巧用绘本故事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探究

9、多学科整合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11、探究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质量

12、论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具备的三重意识

13、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要义解读

14、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1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的工作现状与改进策略

16、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整体逻辑性

17、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路径研究

18、新媒体环境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9、析西藏农牧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中小学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一体化的路径与评价

21、浅谈新媒体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及建议

22、浅谈《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的情景创设

2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

2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探究

25、儿童立场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创新研究

26、道德与法治课对中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27、初中网络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28、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

29、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与法治教育

30、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素探析

3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学生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探究

32、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例谈课堂教学策略

33、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3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政治认同素养培养

35、党史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路径研究

36、中华传统美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深度融合路径探究

37、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实践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

38、浅析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39、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时政新闻资源的研究

40、道德与法治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策略

41、浅谈新闻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价值

42、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整体架构

43、基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视角的教学改革探讨

44、如何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

45、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摭探

46、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刍探

47、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域中的高校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融合研究

48、守正创新:我国初中德育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49、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研究

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第2篇

儒学犹如一个日趋宏廓深邃的精神国度,源起于齐鲁之曲阜,历经两千余载的心灵扩充,不仅覆盖到中原乃至中国,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还最终走向了海外,光照了万方,受人敬仰。而支撑所有这些光辉成就的则是“仁”,而这恰好与我们今天提倡的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师德师风建设有着内在的传承。

儒学一直以来感教万物,对中华文化的哲学、伦理、政治、艺术等各个层面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教育方面尤甚。“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底人。”而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又是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教育权,开创平民教育的人,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因为他的出现,不仅使原本高高在上的精神文化一下子贴近了大地,靠近了苍生,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为人师的品格和风骨,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套儒者为师所遵循的师德师风。“孔子的教育方针是以仁的哲学作为思想基础的,”而整个儒学的发展又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仁”字也渗透在儒家思想的师德师风方面,这在《论语》和《孟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仁”是儒家的师德师风的精髓之所在,其中体现为:第一层,化育自我,即教师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分别表现为生活态度、治学精神和人格修养三个方面;第二层,化育学生,即教师对学生的感化教育和关心热爱,分别体现为帮助其解生活之疑惑、悟学习之法门、达人格之高境;第三层,化育天下,即教师对天下所有人的感教,这是化育自我与化育学生的最终归宿。

孟子引《尚书·泰誓》说“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他把师与君并称,可见教师地位之崇高,责任之重大。如此身负重大使命的人群,想要化育好学生,必先要化育好自我,此是万丈高楼之根基,儒家先贤们真切意识到了这点,也实实在在实践了这点,在此过程之中,“仁”字始终伴随着他们实践的脚步。

首先表现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关爱自己,珍惜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先贤因“孝”而不敢“毁伤”“身体发肤”,这始于“孝”,却并不终于“孝”,因为这客观上也起到了珍惜生命的作用,更铸成了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论语·季氏篇》说孔子对自己不了解的药不敢食用,表明孔子很珍惜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生命。只有自己身体健康,才能更好爱护化育学生,才能更好关心化育天下,使天下归于和谐的本真。

其次表现为严谨的治学态度。“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论语·述而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篇》)孔孟非常注重“学而不厌”,汲取更多知识,孔子还要求“多闻”“择善而从”,只有拥有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才能用心孕育出渊博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识,这样才能胜任教师这一角色。

最后还体现为高尚的人格修养。教师品格高尚就会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学生,进而使学生也拥有高贵的人格。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篇》)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孔子和孟子的人格精神被身边学生接受、崇拜进而模仿,而这种精神就如同鲜花的芳香不断飘溢,默默地熏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儒家先贤们通过化育自我,使自身的生命、知识和修养都不断饱满充盈,进而以此化育学生。

首先表现为他们在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生活之疑惑。交友是年轻人生活之大事,先贤们指导学生交友时,不但教导其如何交友,还告诉他们要交哪种朋友以及如何相处。“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篇》)“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其次表现为在学习方面儒家先贤给予学生的引导教育,即帮助他们悟学习之法门。

我们先探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悟这一问题。师生为友。“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篇》)孔子告诉学生“学无常师”,老师和学生也可以相互学习,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学得更多知识;又鼓励他们,担当“仁”之责任,学生毫不逊色于老师。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篇》)先贤们在教学中对学生都是充满耐心的慢慢开导、循循善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有优点时就立刻称赞,子夏在与孔子谈论《诗经》时,提出自己独自见解,孔子说:“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篇》),称赞子夏启发了自己。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篇》)先贤们教诲学生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因材而施教。但孟子又说:“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这是说教育固然要因材而施教,但也要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

我们再探究一下他们是如何教学生自己去悟的。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同样重要,相互结合,缺一不可;孟子更强调思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为“思则得之”,可见学与思之重要。专心致志。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孔子在“闻《韶》”后“三月不知肉味”,可见其专注程度之深;孟子也认为学习要以“专一”为用。可知专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专心致志、心静于一方能学有所成。持之以恒。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篇》)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先贤们称赞能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学生,劝诫学生万不可半途而废,只要坚持,就可能成功。广泛阅读。“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篇》)儒家先贤鼓励学生“博学”,即广泛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慢慢体会学习之道,找寻打开知识之法门。

最后表现为帮助学生达人格之高境。

与人为善。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篇》)孟子曰:“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教导学生要宽以待人、与人为善,孟子不但继承了这一观点,还发展开来,认为不但要与人为善,还要带动别人一起行善。崇尚大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篇》)《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崇尚远大志向的言论,说明孔子非常倡导学生立大志,有大志方能济苍生;孟子更是直接提出“尚志”表明立大志的深远意义。只有尚善与尚志并行,才能铸成完美的人格,也才能忧悯苍生、心怀天下。

化育自我与化育学生无不渗透先贤为师之风德,无不体现其“仁”的存在与魅力,而真正体现其师德师风之大宗和“仁”的通润万物的则是化育天下。

化育天下是化育自我与化育学生的终极归宿,是“仁”在师德师风中的最高表现境界,更是师德师风感教成果之大成。化育自我、化育学生归趋为化育天下就如同星星之火会发展为燎原之势,涓涓细流会汇聚为湖海江河一样。《论语》中的一句话对此有生动的说明: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篇》)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不断奋斗的目标就是化育天下。以上记载中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不断递进的关系,这一渐进过程正是化育自我、化育学生和化育天下的体现。孔子心怀苍生,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化育实现天下归仁的目标,使百姓皆为君子,使天下和谐幸福。而孟子一生纵横各国,游说各邦,为的也是使天下归仁、百姓安乐。正如《中庸》中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历经两千余年,儒学这个精神国度在穿越历史的烟云后依旧散发着其独特的光芒,其思想中渗透的师德师风观念也是如此,尤其是在今天这个道德教育一再滑坡甚至影响到教师之师德师风的极端嘈杂的社会中,其意义和魅力更是非同一般。所以重温儒家经典,重寻“仁道”,其意义将特别重大而深远,因为只有体会到儒家的仁爱,我们的喧噪的心才能冷却回平静安详的本体,最终归于质朴的本真,而这样方能重建健康的师德师风,进而化育好自我、化育好学生、化育好天下。(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

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网络文化的发展在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文化发展的新成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因此,本文拟在分析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途径的创新、教学媒介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评价的创新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释和说明。

【关键词】网络文化 相互影响 创新研究

网络文化的兴起既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因此,把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进行创新研究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下边结合自己对网络文化的研究,反思自己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具体实践,对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问题进行必要的阐释和说明。

一、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影响

1.网络文化

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及其相关问题,应该对什么是网络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网络文化是一个新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上对其进行不同的界定。在学术界公认的“网络文化”定义是张相轮在其《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一文中对“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在电脑与互联网上进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广义的网络文化则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所形成的一切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1]。根据这样的定义,结合网络文化的事实,可以这样归纳网络文化的特点:首先,网络文化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网络文化在内容上的广泛性是指网络文化的内容,既有国内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有国外文化的精髓。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又有国外文化中的污秽。其次,网络文化在传播上具有无障碍性。网络文化在传播上的无障碍性是指网络文化的传播途径具有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上的全部优势。既可以以视频为传播主要途径,又可以把音频作为自己传播的载体;既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向世人传递文化的核心内容,又可以通过点播的方式方便世人的随时学习。再次,网络文化在影响上具有多维性。网络文化在影响层面上的多维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优秀网络文化的积极影响,又有不良网络文化的消极性;既有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的“侵蚀”,又有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矫正”。换而言之,网络文化的多重影响还表现在不同地域的文化会通过网络的传播对不同地域的人民及其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即大家所谓的“文化入侵”正是网络文化多维影响的具体表现。

2.相互影响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文化的兴起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网络文化目前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载体和阵地,发挥着思想引导、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等功能。目前高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新闻网以及辅导员博客、BBS论坛、微博等多种网络文化平台[2]。而这些提到的校园网、博客、微博,乃至上边没有提到的微信等,都可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无论是上边提到的“文化入侵”,还是信息传播的无障碍化,都可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成为一种事实。它不仅需要高校教师意识到提高自身执教能力的迫切性,而且它还需要各高校的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对不同的网络文化内容能够在正确判别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利用。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而这些重点的内容又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发挥其教育功能。这也就是说,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优秀教育内容的加入,使网络文化的正能量得到了极限性的发挥。因此,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丰富网络文化的具体内容,既能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得到丰富,又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获得圆满地成功。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网络文化成果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丰富网络文化内容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提供了舞台。在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网络文化成果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又是思想教育的平台。因此,要把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教育的实践。

二、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

1.教学途径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参与使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得到了拓展。網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拓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新教育途径的出现。由于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使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了诸多的教育途径。例如,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由思想政治课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由各高校辅导员的各种管理活动,由各高校的党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等主要的教育途径组成。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各高校的网站,微博、微信等都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特别是对于微信而言,它不仅是各高校学生的最爱,也是高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其次,社会正能量的快速传播。每天的生活中都发生一些有趣事,新鲜事,而这些有趣事、新鲜事却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教学素材。无论是正面的新闻,还是负面的事实,都能充当思想政治的教学素材,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在对这些事实的辩证分析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尤其是对于那些能够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教学素材,通过微信等新方式的快速传播,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2.教学媒介的创新

网络文化的发展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加剧发展,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媒介得到了更新和发展。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是其核心的教学载体。而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诸多的新的教学媒介被运用到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例如,各高校的网站成为了新的教学媒介。各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对校园内发生的那些能够体现社会正能量的“新闻事件”进行传播,可以使全校的师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事实的真相,并通过对事实真相的分析,提高自己明是非、辨事理的能力。再如,通过学校的网络论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个高校在网络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论坛。通过这些论坛,不仅可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可以在这些论坛上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讨论,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任课教师而言,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而言,他们既可以通过学生在论坛上的留言、发言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又可以从这些留言、发言中获得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反馈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执教能力,改善自己的思想政治教学。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这句话在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地验证。因为,依据网络文化的发展,可以对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践。例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可能通过网络载体向全校的师生展示最新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虽然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校本教材的编写达到这样的目的,但校本教材的编写周期较长,而网络传播的速度较快。因此,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素材的补充就成了教学方法创新的内容之一。再如,根据网络文化的成果,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追踪分析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引导学生对其原因、结果的分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这既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在理论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又如,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在时间的层面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了灵活性的特点。所谓的灵活性,既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師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视频、音频等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灵活的教学实践,又指各高校的师生通过点播、回放视频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对于前者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可以使高校教师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后者而言,通过视频点播的学习方式又使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可能。

4.教学评价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评价既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效果,又涉及到具体的教学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工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从大范围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力合作,从学校这个小范围讲,需要各个部门、各级领导、所有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3]。因此,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各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必须进行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中,首先应该注意对评价对象的选择。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又涉及到学校的具体任课教师。因此,首先应该慎重地选择评价对象。其次,评价标准的制定。为准确地评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评价者应该制定科学的标准来考核评价对象。例如多维的评价标准;定性的评价标准,定量的评价标准等等。根据本校的实际,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对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科学的评估。所以,各高校思想政治评价标准也应该进行创新。

总之,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首先应该正确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然后才能根据两者相互影响的特点去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及表现。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相轮.网络文化及其哲学问题[J]自然辨证法研究.1999,9期:8-12页

[2]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1(10):61页

[3]郭开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3):66页

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网络舆情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益凸显其影响力,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从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加强网络舆情队伍建设、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网络“舆论领袖”等方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

一、互联网发展呈现的新问题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一)互联网完成了虚拟向现实的转变

在有些人看来,互联网还仅是个虚拟空间,远离现实世界。但我们细心观察一下近来发生的事情,就会发现,其实网络虚拟世界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周围发生的事件,几乎都离不开互联网的影子。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股谁也无法忽视、谁也不能阻挡的力量——网民的力量,由他们制造的强大舆论压力,已经引导着百姓的行为、主导着媒体的方向、甚至指引着政府的决策。如重庆的“钉子户”事件、陕西的“周老虎”事件、四川抗震救灾等。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为2.98亿,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民中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约占33.2%(9 893.6万),其中尤以大学生居多。

网络传播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而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和较为情绪化等特征,两者一结合,使大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从国际政治到宿舍管理,都会在网络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辩论,最终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产生巨大的舆论力量,如天津某大学2007年圣诞节发生的“别克门”事件等。这些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学校如果处理不及时,将会对高校造成重大的声誉影响。

(二)技术的飞速发展凸现出各种网络内容控制手段的不成熟

由于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出于资源共享的需要,传播的多个信息出口都不受新闻出版部门的审批。无论是对个人网站、网页、电子邮件,还是对BBS、新闻跟帖等,审查与控制的技术性准备与法理性探究都很欠缺,并且在个人的通讯、言论自由与社会的传播控制权力之间也很难找到精确的平衡点,所以对于数量如此庞大的网络用户进行控制是很难把握的。

因此,针对这样状况,高校应当转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由过去的“防”(防止网上有害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校园网,防止不良网络行为造成网络危害)、“堵”(通过人工和技术手段堵住有害信息在校园网内的传播)、“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内容进行管理)向“引”(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同感)和“用”(利用网络功能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提供服务)转变。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界定

由于我国舆情基础理论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目前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天津社会科学院王来华教授认为:“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如果把中间的一些定语省略掉,舆情就是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但这个概念仅仅把舆情限定在民众的社会政治态度方面,未免有些狭窄。第二种定义就是:“舆情是国家决策主体在决策活动中必然涉及的、关乎民众利益的民主生活(民情)、社会生产(民力)和民众中蕴藏的知识和智力(民智)等社会客观情况以及国家决策产生的主要社会政治态度。简单地讲就是社会客观情况和民众主观意愿,即社情民意。”

还有学者认为“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这一概念的外延相对要宽,公共事务包括了社会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冲突、社会活动也包括公众人物的所言所行等,这些不尽是国家权力运行的直接结果。另外,这一定义界定了舆情与舆论、民意的主要区别,这是上述两个定义未能做到的。即舆情是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往往和某一群体或阶层紧密联系,而并非需要大多数民众的广泛认同,不过,这种错综复杂很可能会趋向一致,当它被大多数人认同的时候就会转化成为舆论。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一)要树立主阵地意识,规划和建设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

1.高校主题网站要立足学生的可接受性。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展开宣传教育工作,解答学生网民的疑问,澄清一些混淆是非的观点,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发挥积极引导、潜移默化的作用。

2.主题网站要增强它的特色和吸引力。没有吸引力的网站,学生不喜欢去浏览,网站上留不住人, 那主阵地就无从谈起。现在国内各大高校建了不少红色网站,但点击率很低,这是我们必须思考、改进的一个问题。

3.主题网站要提升它的服务功能。只有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如可在主题网站多增加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相关的服务功能。使主题网真正成为学生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研”工作

1.成立专门的网上信息调研队伍,开展网络信息调研。对校内BBS、各类论坛吧贴、QQ群上的信息进行广泛收集,仔细整理分析,形成“网络期刊(内参)”。“内参”应及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至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处,作为决策的参考。

2.成立专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针对学生的“从众”现象,引导学生进行网上理性讨论,回击部分偏激观点,解释说明国家、学校有关政策与规章,维护学校形象,消除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

这样才能够及时了解把握大学生某些思想上的苗头和倾向,尤其是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及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加以引导,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要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用自律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

“媒介素养”是一个外来词,就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国外对媒介素养教育十分重视,而我国起步很晚,现在我国中小学几乎没有媒介素养教育,所以我们只能在大学补上这一课。我们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媒介素养主题教育活动来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其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自觉性,使他们能辨别真伪、善恶、美丑,使他们自觉抵制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的入侵,从主观上杜绝虚假甚至是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而最终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网络,而不被网络所掌握。”

(四)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努力培养一批网络论坛中的“舆论领袖”

所谓“舆论领袖”是指在每一舆论事件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话语总能够影响其周围人群的意见和选择,我们说,这些人士就承担着舆论领袖的角色。他们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往往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而且意见能左右周围的人。

在网络环境下,要想成功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有效性问题,就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自己的网络舆论领袖。如在网络论坛中,大家的意见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汇集在一起,为了保持人们在心理上的一致性,在群体从众压力的作用下,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会在相互交流中形成集中的情绪方向和意志方向。这时,舆情领袖需要的是利用自己的独特身份,在互动交流中影响和感染其他群体,自觉地达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1).

[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2.

[3]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

[4]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J].理论界,2007,(1):11-12.

[5]邱沛篁,蒋晓丽,吴建.媒介素养教育论集[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45.

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课因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那么,思想政治课教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教育;创新思维;问题意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是要善于旁征博引,用引人入胜的事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言简意赅的歇后语、饶有情趣的民谣、美妙动听的音乐、启迪智慧的谜语、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二是要善于设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把知识一筒子倒净的习惯做法,要善于针对所学的知识设立疑问,制造学习障碍,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三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参与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讲哲学常识可进行“哲理辩论”,讲政治常识可以举办“时事述评”等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好形式。只要教师精心策划,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二、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它的质量和水平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当今创新教育的要求,现行教材必须既满足教师创造性教的要求,更要适应学生求新探奇的特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学习德育的主渠道,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而新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为实现这一功能提供了依据。

2.1设疑引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和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又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因此,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教材的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试一试等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并随着教学的进程,不断设疑,促使学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2.2一问多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某一个可能有多个答案,以这个问题为核心,思维方向象辐射一样向外发散。教师可以通过一问多答的方式,训练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对同一问题思考,开拓学生的思路,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经常采用讨论,辩论,问题抢答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究难等方法培养学生摆脱原有思维定势的心理倾向,从 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2.3打破常规,训练学生逆向思维。

逆向,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途径发现科学真谛。逆向需要独立思考,关键善于另辟蹊径;逆向还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遇事不妨倒过来想一想。从结果上寻找原因。在介绍观察事物时,教师可以从反面提出问题。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相反意见。讨论时要引导双方都发表意见,即使达不成统一认识也不强求,因为它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教材进行类比思维,联想思维,辩证思维等的培养。做教材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突破答案的单一性,形成开放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应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即促进教学开放的意识,从原有的按既定角度途径,让学生去取得唯一答案转变为要求学生积极置疑,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做到三方面注重:一是既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二是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网络,从而把握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通过情境模拟、现实模拟等方法,构筑学生的综合思维模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

开放型教学要求政治教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改变考核、评价制度

思想政治课的闪光之处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政治教学应该增加实践内容,走出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将课内外的观察、思考、学习结合起来,因为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在课本中,而是在生活中,只有对生活保持高度敏感和洞察力的人,其创造性思维才具有实质性的内涵,才不会使自我迷失在课本知识之中,也才能真正显示出思想政治理论的价值。

长期以来,政治课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影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情绪。要对政治课进行改革,必须要对其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可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除期中、期末书面考试之外,平时遵守纪律、参加活动、撰写小论文等都应予以恰当的评分,从而对学生有一个综合的评价。考核、评价制度的改革将有助于学习的功利性的淡化,进而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基础教育的创新。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德生. 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2]朱菁菁. 浅谈创新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施[J]. 卫生职业教育. 2014(15)

[3]郭增学. 创新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体现[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1)

[4]张彦华. 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J]. 黑龙江教育(中学版). 2013(Z5)

[5]杨静. 浅析思想政治课创新教育的實现途径[J]. 成才之路. 2011(17)

政治课与政治思想论文范文第6篇

2、浅析信贷支农的可持续发展

3、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4、《金融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5、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

6、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研讨会”纪要

8、金融管理专业课程思政与教育融合研究

9、思政教学视阈下的俄语阅读教学探索

10、基于反贫困下“精准扶贫”政策的分析

11、专题教学法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上的运用

12、金融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作用探索

13、重庆市高职院校政治理论课建设初探

14、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思政”模式探索与研究

15、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16、《互联网金融》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

17、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

18、关于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思考

19、基于OBE理念的专业思政探索与实践

20、金融危机下的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策略

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22、再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

23、对做好基层央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再认识

24、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

25、金融专业教育课融合思政元素探索

26、高校日语专业簿记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27、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28、金融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现状与价值研究

29、课程思政融入金融学课堂教学的研究

30、协同创新与高等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31、考研政治真题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2、浅析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中构建生活化课堂的路径

33、中美合作办学项目探究

34、基于“大智移云”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35、论如何备好一节思想政治理论课

36、“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研究

37、“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38、“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专业课课程思政实践

39、关于民办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40、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思政教育研究

41、打造校园文化品牌 创新思政工作模式

42、生态环境类专业的课程思政

4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44、潮汕“侨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

45、思想政治元素融入高职课程建设的路径研究

46、论思想政治教育风险的研究视角与定义

47、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方向的新思考

48、加强金融机构“一岗双责”机制建设的思考

49、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深入80后群体

上一篇:审时度势执政兴国论文范文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