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

2023-10-20

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 学会“z、c、s”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 学会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ci、si” 三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认读带调的整体认读音节。 4..认识“字、词、语、句、子”5个生字,会读儿歌。

教学重点:学会读写z、c、s的发音及其与韵母组成的音节的正确拼读,掌握 zi、ci、si的认读。

教学难点:掌握带调三拼音节。。 课前准备:自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拼音王国要召开一次舞会,拼音宝宝都可以去参加,听到这个消息,他们可高兴了,大家手拉手来到礼堂。舞会开始了,伙伴们你邀请我,我邀请你,蹦蹦跳跳,快乐极了!看,他们来了。

1. 教师逐个出示字母,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声母、韵母和真题认读音节。 2.创设情境,引出新课:今天,我们的火车来到拼音王国,司机叔叔想邀请三位新朋友上车。出示图片,揭示教学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邀请的三位拼音宝宝,在邀请它们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二、图文结合,学习新知 (一)学习声母z

(1)课件出示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地方?谁在做什么? (2)教师出示z的卡片,引导学生发现z就是今天要邀请的第一个声母宝宝。引导学生借助“写字”的“字”试着认读声母z。学生试读。

(3)教师讲解发音要领:把“写字”的“字”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z的读音。

(4)教师范读z,学生观察教师发音的口形。 (5)学生练读z,体会发音要领。开火车读声母z。

(6)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系插图,想办法记住声母z的样子。 儿歌:女孩写字z.z.z,像个2字z.z.z. (7)指导书写:z在中格内,上下要压在第

二、三条线上。

过渡:跳了这么久的舞,声母z都累了,它要回家休息了,你知道它的家在哪儿吗?(四线格)

(2)引导学生观察z在四线格中的位置,上下要压在第

二、三条线上。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二)学习c的发音。

1仔火车开往途中刺猬,看看刺猬宝宝陪哪个字母宝宝来了? 2教师讲解发音要领

( 1)把“刺猬”的“刺”的一声读得轻一些,短一些就是声母c的读音。 ( 2 )教师范读c,学生观察教师口形。

(3 )学生自由练读c,体会发音要领。当小老师领读声母c。 3.记住声母c的形。

(1)引导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c的样子。

(2)引导学生编儿歌: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4.指导书写声母c。

(三)学习s的发音 1.出示声母s的图片。

过渡:最后一个声母宝宝,你找到了吗?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运用学习前边两个声母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声母s的发音。 自学提示:

(1)找出图中与声母s形状相似的部分。说一说,图中蚕宝宝在干什么? (2)借助“吐丝”的“丝”的音试着读声母s。 3.学生汇报,指名认读声母s。教师纠正发音。

4.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想办法记住声母s的形,然后派代表交流。 6.指导书写声母s。

三、快乐游戏,巩固认读声母和游戏拼读 过渡:生日宴会继续进行,现在拼音宝宝们邀请我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 游戏:比谁反应快。

找6名同学每人手里拿一张拼音卡片,卡片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a、o、e或声母z、c、s。老师随机读声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拿着相应卡片的同学听到后马上跳一跳。

四、课堂小结

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第2篇

10、升国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两个偏旁:大方框儿“囗”,绞丝旁“ 纟”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升旗,升国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升国旗。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升国旗。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ēnɡ ɡuó qí zhōnɡ hónɡ ɡē qǐ me měi lì zhènɡ wǔ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国 :音节:三拼音节。偏旁:大方框。认识偏旁:大方框,全包围结构,组词:学生说。多与少是一对反义词。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反义词 升——降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大方框儿“囗”, 绞丝旁“ 纟”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六、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口——(中)(日) 少一笔 正——(止) 中——(口) 变一笔 中——(日) 立——(平) 写偏旁 国——( ) 红——( ) 歌——( ) 起——( ) 加偏旁 玉——( ) 工——( ) 哥——( ) 己——( ) 反义词 升——(降 )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三个偏旁。

4、初读了课文。

五、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

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

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

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在朗读时找一找课文有几句话。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一)我们的国家

1、你是哪国人?(中国)

2我们的国旗是什么?(五星红旗)

3、老师板书:中国 国旗 五星红旗

(二)升国旗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3个句号)

3、同学们齐读第一句话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五星红旗) (2)五星红旗长什么样?

五星红旗旗面是红色,左上方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中间是一颗大五角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在大五角星的右面。我们要热爱和尊敬我们的国旗。我们的国旗只有红色和黄色两种颜色。 (3)下面我们继续看课文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句话,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国歌声中,什么升起来了?(五星红旗) (2)你看我们的国旗,迎风飘扬,多么美丽。 (3)升国旗时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继续读课文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句话,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升国旗时我们该怎么做?(我们立正,我们敬礼)

6、学生说一说,学完课文,升国旗时你该怎么做?

8、老师总结:我们要尊敬国旗,热爱国旗,升国旗时,我们立正,我们敬礼。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三个人一小组,进行朗诵,一人读一句。

六、课文升华 读一读 我是中国人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我们爱北京 我们爱五星红旗 我们爱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七、一起感受

播放北京升旗仪式的视频。一起感受。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词组和段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中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中”共有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五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五”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立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立”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正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正”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四个汉字。

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第3篇

【学习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互相交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9个生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3.积累“~言~语”的四字词语,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 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结构的不同,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5.学习并背诵《江雪》这首古诗。

6.阅读《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感悟道理。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以及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遇事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商量与沟通。 2.认识9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 3.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能够正确使用。

4.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5.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学前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2.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搜集一些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学生)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境,导入课题

1.板书口语交际主题:商量。

2.抛出“我与同学调换值日时间”这一话题,讲述商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语气问题以及礼貌问题等。

二、小组讨论

1.四人一小组,展示并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并讨论总结应该注意的方面。 2.从书本上提供的二种情况中任选一种情况,展开场景对话模拟。

三、小组上台表演

1 1.每组在讨论时确定好表演场景,并准备好要说的话。 2.每组轮流上台表演,要求说话过程清楚流畅。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1.总结与他人商量沟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给出另一种场景,在班上随机选择同学进行场景模拟。

第二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

(1)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交流识字方法。

(3)找出每一列的三个字之间的联系。 (4)比较每一列的三个字各自的用法。 2.生字拓展。

(1)根据每一列的三个字之间的联系,再找找其他相关的生字。(2)给相关生字组词,并总结所找生字的用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词语运用。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2)猜猜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查词典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 (3)找出这些词语的相同之处。 (4)再积累一些相关的词语。 2.词句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2)找出这两句话的特点。

(3)仿照这两句话,将书上给出的句子说具体。

三、书写提示

1.学生观察生字“观、忙、呼、如”。

(1)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说说这些字的特点。

2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生字。 2.指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时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2)写字时正确的执笔姿势是怎样的?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课件,由相关图片导入《江雪》这首诗。 2.诵读古诗,理解古诗。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古诗,教师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2)注意个别字词的含义理解。 3.想象场景,体会意境。

(1)根据古诗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2)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4.课外延伸。

找一首同样描写冬天雪景的古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二、我爱阅读

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第4篇

信服 xìn fú:相信,佩服 嫩nân芽:初生而柔弱的芽苗。 分歧fēn qí:差别;不相一致的地方。 取决qǔ juã: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决定。

拆散chāi sàn:使家庭、集体的成员,或者成套的东西分散。

委屈wěi q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让人心里难过;

二、文学常识

《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笔名周平安、章大明。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等。莫怀戚先生于2014年7月27日15时45分因病在家中不幸去世,享年63岁。

三、课内阅读

1.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答:(1)当然好了,不用换。因为通过散步这个司空见惯的日常情景的描写,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亲情,尊老爱幼的和谐的家庭氛围。

(2)那就起“责任”,因为文章还有一个主题,中年人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孩子,在支撑家庭的同时,又肩负着社会建设的重任,这是家庭和社会赋予中年人的使命,也是他们必须背负的责任。这是从文章主题角度确定的题目。

2.“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上有老,小有小,中间的你和妻子,承载着整个家庭,而这个家庭就是你们小小的世界。

1

粼粼 lín lín:形容水流的清澈或水、石的明净。

一霎时shà shí:极短的时间,片刻,一会儿。 各得其所gâ dã qí suǒ:原表示各如其所愿,后表示各个都得适当的安排。 熬 áo:忍受,艰苦支持。

3.找出课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结合上下文仔细品味,说说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先写大地,大小不

一、浓淡不均匀的“新绿”随意分布着;再写空中,“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嫩芽代表了春天里新生命的萌发;最后写田里“起着水泡”,表明生命的复苏或诞生。这些景物描写,都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感受这些景物之美,感受春天的美好,也是一家人“散步”的目的。

(2)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几句景物描写,勾画出一幅典型的田园风景,清新而明丽。这些风景是从母亲的眼里“望”出来的,意味深长。这是她改变主意的部分原因:她听从了孙儿的选择,因为“小路有意思”。 4.课文中多处运用对称式的句子,如例句所示。请再画出两处这样的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示例: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答:例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通过对比叙述,表明年老的母亲非常信服我,就像“我”小时候信服她一样。这句话表明,随着母子年龄的变化,依赖感、责任心也发生了转化。

例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这话出自“小家伙”之口,充满情趣,童稚可爱。他领悟到了一家四口人自然形成的两组相同的亲子关系,一前一后颇为“对称”。这也为下文走路发生分歧后,“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因此难以选择埋下了伏笔。 例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这句话照应上文,分别说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在对称式表达和对比中,突出了中年人责任的重大以及亲情的美好。

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本课的生字,学习新的笔画,会写本课中生字。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是一种庄重的仪式,通过观看视频、制作国旗、学唱歌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观看视频、制作国旗、说说心里话等方式激发学生爱国情操。

教学构想:

本课主要从“五个一”入手。“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在哪里见过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什么样子?五颗星的含义是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小朋友们怎么做?用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认知。“看一看”: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五星红旗的特点。“读一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国旗的尊敬、热爱。“做一做”:两人一组合作制作一面五星红旗,动口又动手,使学生对国旗的外形、颜色、含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唱一唱”:学生挥舞亲手制作的五星红旗高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把学生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自然地融入到歌声之中。“五个一”的有机结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宽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搜集国旗知识资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是哪个国家的国歌?你听到国歌会想到什么?

2、播放学校升国旗的视频。

师:小朋友们,每周一早晨,在我们学校操场上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你还记得升国旗的情景吗?(训练学生说话,要求把话说通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升国旗》。

3.板书课文题目。

师:老师要在黑板上写课文题目了,请大家注意看:“升”是独体字;“国”,里面是个玉米的“玉”;“旗”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笔画较多。让我们一起来读“升国旗”!

4.理解课题。

教师讲解“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每天清晨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解放军叔叔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国旗,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教学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回忆熟知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获得新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激活课堂的活跃气氛。通过诠释课题,引领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课文之前复习生字,以开火车的方式巩固汉字。

2.教师播放范读音频,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教师朗读。

师:我们的课文是带着拼音的,读的时候请大家借助拼音仔细轻声读课文,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次。

3.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指名分句开火车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翘舌音“升、中”。

5、自由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出感情。

6.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适当停顿。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自读、同桌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的。教师相机纠正、强调生字读音,从学生的已有学情出发,这样既有针对性,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随文识字,细品课文。

(一)学习第一句

1.认真地读一读诗歌的第一句,思考: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呢?

2.认识“国旗”。

(1)师: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旗,(出示词卡:国旗)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出示五星红旗)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我们的国旗,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国”“旗”这两个字的。

(3)学习新部首:口字框。

3.学习“五星红旗”。

(1)师:其实呀,“国旗”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五星红旗)出示词卡:五星红旗。

(2)相机学习“五”“红”。

认识新偏旁“纟”,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生字。

4.小结:我们的国旗是红色的,上面有五颗黄色的五角星。红色象征革命,黄色象征光明。五星红旗上面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向着一颗大星代表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越来越兴旺,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富强了。

5.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获得金牌后升起国旗的情景吧!(播放视频)

师: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看到五星红旗升起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小结:是呀!多么让人自豪啊!国旗代表着国家,它每一次升起,都让我们激动不已。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表达出自豪、激动的心情。

(二)学习第二句。

师: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会听到什么?

1.出示第二句: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升:翘舌音。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升”。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升”这个动作,用手当作太阳,做一做太阳升起来的样子。做动作可以帮助我们识记生字。

2.指导朗读。

(1)理解“徐徐”。同学们回忆下,国旗升起来时的速度是快是慢?

小结:是呀,国旗是慢慢地升起来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是什么?(徐徐)

(2)创设情境。

师:雄壮的国歌声中,国旗慢慢地升起,通过朗读让我们一起感受当时的情境吧!

3.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4.齐读前两句。

(三)学习第三句。

过渡:快看,国旗升起来了。

1.出示第三句:迎风飘扬,多么美丽。(引导学生齐读)

2.学习生字“么”“美”“丽”。

么: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么”。

美:下面的“大”是个人形。在古代,人们为了狩猎,往往在头上戴上兽角或羽毛做成的装饰,以便接近禽兽。后来这种兽角或羽毛逐渐成为装饰品,戴在头上成为美的标志。后来引申为人的容貌等很美。

丽:古文字的丽是两鹿结伴而行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美丽”。

3.练习用“美丽”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

5.说话训练。

(1)在一些词语的前面加上“多么”,表示程度更深,

我们来说一说。

(2)师:你能依照这样的形式说几个词语吗?

(四)学习第四句。

1.引读: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出示:向着国旗,我们立正。)

2.学习生字“立”“正”。

立:强调“立”的笔顺。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立”。讲述字理:古文字的“立”像人站立在地上,第一笔“丶”像人头,第二笔“一”像人的肩,第三、第四笔像两条腿,最后一笔像大地。本义为站着不动。

正:了解字义,组词。

3.老师下达“立正”的口令,全班做动作。

4.指导朗读。

师:“立正”是一个很严肃的动作,升国旗,我们“立正”,表示对“国旗”的尊重。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五)学习第五句。

师:我们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为了表达心中的自豪与尊敬,我们还要——“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1.出示第五句:望着国旗,我们敬礼。

2、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理解“敬礼”。

师: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小结方法:学会看课文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

3.升国旗时,我们少先队员应该怎么做呢?谁愿意把这个句子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看呢?

4.指导朗读第五句。

师:向国旗敬礼,表示小朋友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五句。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六)

整体学习,诵读品悟,升华热爱国旗之情。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设计意图:“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是为了阅读,阅读又可以巩固更多的生字、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随文识字,对于阅读中出现的生字,要单独拿出来,让学生看准字形,读准字音的同时,也要将它放入到文中体会语义。学生在阅读课文、学习课文时,为了弄清文章的意思,会不由自主地把生字、词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它的语义,加深对它的认识、理解,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四、说话训练,拓展延伸。

1.做一做。

教师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国旗。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2.说一说。

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国旗说,那就说说吧!(课件出示:五星红旗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说一说”的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语文综合实践的机会。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唱一唱

师:是啊,国旗如此美丽,难怪人们用歌声来赞美它,下面就让我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一起来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总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自豪。希望同学们爱护国旗,尊重国旗,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而努力。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朗诵课文表达对国旗的热爱后,引导学生了解国旗的象征意义,从而产生尊重国旗、爱护国旗的意识,通过学唱歌曲,升华这种热爱、崇敬之情,达到教育教学的效果。

六、作业超市。

1.课后,和小伙伴们画国旗。

2.把《国旗国旗真美丽》唱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升国旗

国旗

井底之蛙部编版范文第6篇

教材分析:

《小青蛙》这篇课文是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文本介绍了小青蛙的外形和本领,最后引起孩子们的思考,要保护小青蛙。课文中的“清、请、晴、情、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声旁的形声字,充满了趣味性,能引起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积累,孩子们对于汉字有一定的基础了,一字开花的游戏让孩子们都很喜欢,充满趣味性,特别是本课的字族文识字,“青”这个派生能力强的字我想可以让孩子在生活中积累到的字应用开来。 教学目的: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一些习性。

3、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12个生字,正确认读新词语,会写4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辨析“睛、请、晴、清、情”等同音字、形近字,初步学会基本方法。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一)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准你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导学: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那该怎么办呢?(问老师、问同桌、借助拼音)读完后,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多种方式读,齐读、抽读、个别读等)教师相机正音。

(二)认识生字

1导学:孩子们读得真不错,可是小诗里面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咱们来闯关试一试吧! 挑战过关。(认读生字) 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

第二关:擦掉拼音认读。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

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出示词语。

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 2你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呢?全班讨论交流。

3导学:(出示“清、睛、晴、情、请”)你发现了什么?

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五只小蝌蚪,你能读读它们的名字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呢?小组讨论一下。 预设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这五个字。

导学:你们真会记生字。给学过的“青”加上一个偏旁,就是今天要学的字,这就是“加一加”的识字方法。你们简直就是识字大王,不仅记住了生字,还能总结识记生字的方法。那还有哪些认识字宝宝的好方法吗? 我发现这五个字加这些偏旁是有原因的。“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导学: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导学: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

导学: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 (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回顾象形字、会意字)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青、清、晴、情、请、"。 2.学生读字。 3教师指导书写"青"。

①导学: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③学生书空跟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4教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小青蛙

形声字:清

情 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会认生字 收集一些小青蛙的习性。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 读准课文,背诵课文,会写三个生字。

2、 加强对青蛙以及其它益虫的了解,引导学生保护益虫,观察生活。

3、 加强对形声字的了解。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会写三个生字。 教学难点: 加强对形声字的了解。 课前准备: 教师 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导入

二、 1导学: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你们还记得吗?——青蛙

那你们想更多的了解它吗?想要了解它可不容易,咱们得先复习下之前所学的生字宝宝,你们还会读吗?

(课件出示词语:

晴天

眼睛

害怕

心情

保护

让开

生病

事情)

2、导学:看来孩子们掌握得还真不错,青蛙说咱们得加大难度了,你们敢接招吗? 课件展示:

3回顾形声字,回忆形声字的特点。

三、走进课文

1导学:咱们的新朋友青蛙终于出来了,看看,它就藏在课文里面,你能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吗?

2自己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多种方式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尝试说,可以从青蛙的外貌、习性、生活的地方来说。 3一起走进课文,依次看看里面都写了什么。 第一句:齐读,谁能说说青蛙是生活在哪里的?

引导填空:(

)的河水

(

)的天气

(

)的青蛙

(

)的眼睛

导学:

课文短短的一句话,就描述了青蛙的样子,你能根据图片把好朋友描述得更详细一些吗?

引导学生说。

第二句:女生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

你还了解些青蛙的什么特征呢?

第三句:男生读。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呢?你喜欢小青蛙吗?一起来夸夸它吧。交流回答。

全班齐读课文。

三、 拓展交流

1还有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处?

句式练习:我知道(),它能帮我们人类(),我们应该保护它。

四、 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生

学生组词、观察占格、书空、描红、书写、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小青蛙 外貌、习性 作业设计:

上一篇:结构计算书范本范文下一篇:警校生安保感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