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

2023-09-23

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 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关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能。”并指出,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也是温家宝总理第一次正式提出服务型政府的改革目标。此后,国内一些地区进行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构建服务型政府也逐渐在全国形成了共识,并成为政府行政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研究与实践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逻辑基础之上的,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必须植根于现有的治理结构。

(1)服务型政府的涵义。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

(2)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①服务型政府是为民政府。“为民”是服务型政府的前提和逻辑基础。服务型政府构建于现代民主、法治理论基础之上,并直接借鉴了现代公共行政学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强调必须用一种基于公民权、民主和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公共服务模式来代替当前的那些基于经济理论和自我利益的主导模式,强调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②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政府仅拥有有限管理社会的权利、对经济社会管理负有限责任,通过向市场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实现政府对市场主体互动式管理,其目标并非要在个人选择的驱动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是要创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责任。政府由控制者,转变为服务者,使施政目标从由机关和专家决定到由民众和期待决定,政府从以控制管理为要务转变为以传输服务为要务,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③服务型政府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是指受到法律约束,依法行使权力的政府,是权力受制约和监督的政府。法治之下的政府在权力、职能、规模上皆受法律的明文限制,政府应该提供哪些服务、如何服务,取决于法律、法规的授权。同时政府行使权力的过程还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供规范化、高效率的服务。

④服务型政府是有效政府。有效政府是指政府对自身的管理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一个政府自我内部管理有效是一个有效政府存在的基本前提,也是一个有限政府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它必然具备较为科学的人事、财政、决策、咨询、评估等制度,它应该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组织技术,吸收高级人才,并汲取更多的财力。当外界环境发生变迁时,政府要对社会公众的需求作出回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公正有效地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益。

⑤服务型政府是责任政府。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伴随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产生。政府只有履行其责任时才是合法的。民主的政府必须是责任政府。也就是说,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法定权力,也是神圣的职责。不仅政府行使的每一项权力都连带责任,而且拒绝行使法定的权力也要承担责任。政府的服务是否达到人民的期望值,人民有权评判,对于政府违法服务、过失服务造成的后果,人民有权追究。

2 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同时存在。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一直是强政府、弱社会, 人们过多地依赖于政府的局面。政府长期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并把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核心职能,直接地、微观地管理经济。

(2)政府公共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能力不强。由于缺乏对政府工作人员有效的教育引导,个别政府工作人员认为为民服务不是他们的天职,而是风格,是境界,是对人民“施恩”,高高在上,衙门作风十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3)政府公共服务制度不健全,缺乏维护性职能。有的政府对实行何种服务、服务效果如何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级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责任机制不健全,争功推过。重大决策论证和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听证制度均不完善。政府和公务员的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评估方法不尽合理。同时,政府政策频繁变动,政府领导人直接干预设会经济活动,政府监管职能缺位导致了经济秩序的混乱。

3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方法及策略

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最根本的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准确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政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深刻认识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和高效政府。具体来说,政府职能要实现四个转变:

(1)从“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

“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现代政府不再是无所不能的“全能政府”和无所不敢做的“无限政府”,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有限型政府”和“责任政府”。从“全能政府”、“无限政府”向“责任政府”、“有限政府”转变,就是要履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

(2)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要将抓经济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把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努力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正确地运用行政权力,有效地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程度和信任程度,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能力。

(3)从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加快构建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夯实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政府施政必须以法律规定为准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切实将政府管理经济社会行为纳入依法运转的轨道;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制度;加大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力度,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改革工作,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甚至执法违法等现象 

(4)从高成本政府向高效率政府转变。

我国各级政府长期以来,人浮于事、冗员过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行政公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高达42%,公共服务所占比率仅为25%左右。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政公务支出在3%~15%之间,70%以上的财政预算用于公共服务。仅2004 年,全国公款吃喝、公车消费、通讯话费、公款旅游、公款读书、文山会海、公款送礼等各项支出,大约在1.1万亿元以上,是当年财政增收的近两倍。这样高成本的政府消耗掉了国民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严重助长政府****的滋生。因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建设服务型政府——“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基本准则出发,由高成本政府转变为高效率的政府。

参考文献

[1]刘熙瑞.我国政府职能研究的新视角[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2,(3).[2]刁田丁.中国机构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3]张尚任、郑楚宣.政府机构改革性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4).

[4]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

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第2篇

1.1 顺应全球化和政府管理国际化的需要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政府的管理和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对各成员政府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面对全球化和政府管理国际化的要求, 我国政府需要积极转变政府职能, 构建服务型政府, 有效地服务市场和社会, 从而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实力。

1.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主体更需要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政府不应该再过度管控市场, 而是应该维护好市场秩序, 并且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高效服务。此外, 政府应加大对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公共资源的财政支出, 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发挥有效作用, 政府对维持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公平, 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需要政府履行服务职能, 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

2 新时期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由于受到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和“政府权力本位”思想的影响, 一些政府行政人员将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 缺乏服务意识和民主意识, 压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政府缺乏服务意识和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阻碍了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和发展。

2.2 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彻底

政府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政府与其他主体的关系方面, 政府未能理顺和其他社会主体及市场主体的关系, 以至于政社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管理上, 政府常常重管制而轻服务, 管得过宽过严, 不利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在行政效率上, 政府部门中间层级过多, 机构臃肿, 行政效率低。

2.3 行政管理方式有待健全

政府的行政管理方式常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政府多采用人工行政而忽视电子政务, 重行政手段而忽视了法律和经济手段, 重管制而轻服务, 这些管理方式是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应该逐渐改革和健全的, 否则将阻碍服务型政府的发展进程。

2.4 公务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务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服务型政府的水平。近年来, 我国的公务员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 但与服务型政府对公务员的要求相比, 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够, 重个人利益轻社会利益, 创新意识不足。公务员的总体水平不高, 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欠缺, 无法为社会和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新时期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具体路径探析

3.1 树立正确的行政观念和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

政府必须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 同时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坚持以民为本, 坚持科学民主决策, 打造服务型政府, 并关注民生, 心系民众, 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物品和高效的公共服务。

3.2 切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全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模式, 原有的一些政府职能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和政府职能。切实推进简政放权, 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实现政社分开、政企分开, 变全能政府为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 将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3.3 完善政府管理方式,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互动, 实行政务公开, 让政府的权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推行电子政务, 运用先进技术开展行政活动和提供服务, 提高行政效率。转变行政方式, 注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有效结合使用。

3.4 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

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 需要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作支撑。但我国公务员队伍总体素质还不够高, 因此, 必须继续提高公务员整体素质。首先, 要加公务员入口管理, 完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其次, 要优化出口管理, 积极推行辞职和辞退制度, 对工作涣散、效率低下的公务员及时调岗或辞退, 对违法乱纪者, 给予严厉惩处。再次, 要加强对公务员的培训力度,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公务员素质。

3.5 健全行政监督机制, 建设廉洁高效政府

逐步健全行政监督机制, 建立内外结合的行政监督体系, 增强人大和行政监察部门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提高行政监督法律法规的质量, 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 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加强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进一步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提高行政监督效率。

4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新时期,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政府应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保证政府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新时期我国服务型政府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 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不断完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时期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 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 针对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传军.服务行政与服务型政府[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2.

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保障社会民生、生态文明、文化繁荣,而这些都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息息相关,也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更加丰富与饱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有利于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本文提出构建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以期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实施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

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维持社会安定团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经济社会中充当着“公民”的角色。企业不仅需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担负起社会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富有爱心的财富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财富,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才是最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企业。”然而在实践中,我国很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社会约束体系的制约;企业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对职工权益缺乏合理保障,存在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生产过程中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企业内部严重腐败,引发信用危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有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统一性法律法规,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薄弱,外部监督与反馈不足等,无法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其背后有丰富的理论支撑。马克思虽然没有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但是提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思想。他对资本主义剥削掠夺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设想。他认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未来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而经济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与手段,为资本家和工人、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同时,根据新制度学理论、组织社会学理论,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政府的制度压力,而且需要社会组织的约束与企业的自律。由此可知,在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股力量是关键,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为此,构建政府推动、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尤为关键。

一、政府推动机制

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还不强,企业违法事件更是频繁上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缺乏相关的法律约束。企业具有追求经济利益的本性,仅仅依靠其自觉性很难使我国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政府是企业的重要管理者,在驱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政府的监督、检查和审核,都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较强的约束力。企业行为受到利益的驱使,很难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这就需要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监控与规范,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体系,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既是驱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约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需要通过完备的立法明确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此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明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义务,并且制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对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激励,对企业逃避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惩罚,以此来督促企业自觉履行义务,提高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例如,政府可以对《公司法》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完善,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纳入其中,并明确规定企业缺失社会责任的法律后果,同时建立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监察法》為辅助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体系。通过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对企业相关利益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杜绝企业危害公共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危害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

(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体系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者和规划者,政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着引导和管理作用。特别是当前“唯GDP论”的观念盛行,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忽视了长远发展,更遑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府监督职能的缺位,没有发挥其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面的管理作用。因此,政府需要逐步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制度体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财政、税收、金融扶持等相关经济措施来引导企业的行为,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对于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对于严重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进行严厉惩罚。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还需要成立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这是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涉及到工商、环保、公益事业等各个部门,通过专门的管理部门可以对各部门进行统一协调,又可以基于全局考虑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办法,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此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努力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监管体制。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时,既需要社会道德伦理的监督和制约,也需要相应的规范体制形成严格的监管,只有两者充分结合起来,才能确保企业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自律机制

企业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者,其主动性、积极性是保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如果企业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则很难达到理想的发展目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积极承担责任与义务、回报消费者、回馈社会的体现,也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与口碑、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企业自律是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机制的内在动力。为此,企业需要理念先行,积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用理念指导实践,逐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责任制度体系与管理机制,通过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不断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我国企业要树立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观念,强化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中。在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企业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是一种长期的并对企业自身有利的一种行为。只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以完善企业管理,同步规范企业的内外环境,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不断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逐步渗透到企业内部员工当中去,做到人人有责,人人监督,实现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同步同向。首先,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塑造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克服经营过程中片面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相关利益者和员工的利益,提高员工的思想凝聚力。只有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合理地融入企业管理文化中,并兼顾员工利益,才能实现双赢。其次,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要积极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发挥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思维创新来弥补实践中的不足,化短板为优势,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生产之路,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加强绿色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开展能源生产和绿色消费,为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贡献力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社会责任的承担机制,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切实履行提供依据与保障。首先,企业需要将社会责任纳入到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中。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是企业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与路径的重要举措,是企业决策的关键与基础。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性不强,只有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战略规划中,才能将其与企业战略制定、企业运营布局、企业领域规划以及经济利润分配结合起来,才能使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与完善社会责任战略。其次,企业需要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这不仅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步骤。具体来说,企业需要引进现代管理方法与现代公司治理制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壮大力量。最后,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立专门机构负责企业社会责任事务,在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中融入企业社会责任,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体系,以此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的依据,并建立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不足,降低企业管理的机会成本,确保企业社会责任的高效履行。总而言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应该只是对当前世界发展潮流的一种跟风行为,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明确企业应当承担哪些社会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落到实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铺垫,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社会监督机制

作为社会经济组织之一,企业的行为活动不仅关乎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经济社会有直接的影响。市场力量结合政府的强制力量只能解决企业部分社会责任履行问题,为了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达到更高的标准,还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政府的监管与引导,而且需要社会公众的监督,通过标准制定、认证、宣传可给企业的商业行为施加压力,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一方面,通过社会公众的监督形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针对社会公众的反馈,企业可以适时调整社会责任战略方案,将企业面临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从而增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

(一)构建多元主体社会监督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一背景下,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可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推广,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在提高公众约束力的同时,对逃避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曝光,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予以嘉奖表扬,以此作为实操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社会责任履行“红黑榜”。广大社会团体、组织以及协会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力量,在民众组织中起到带动引导作用,所以应对相关社会组织团体的职能予以明确,加强监督和引导,协助企业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创建社会责任服务平台,利用网络、活动、会议等方式方法增强企业和组织协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并且积极反馈公众的看法与意见,搭建企业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切实提高企业的履责能力。公民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监督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应该积极履行这一义务,踊跃参与到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监督工作中去,通过听证、公益诉讼等途径发挥监督作用,并利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充分了解企业的状况,并反馈给企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决策依据。只有形成多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才能发挥出软约束力的作用,實现对企业社会责任多维度的监管。

(二)搭建社会责任缺失诉求平台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保障社会效益不受到损坏或能够显著提高社会效益,有效加强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大多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了了之,没有及时去寻求保护。这是因为消费者觉得维权成本太高,这就导致企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频频发生。为此需要搭建社会责任缺失诉求平台,积极开展调研,收集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意见和诉求。通过核实后,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监督与惩处,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部署以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一种更为迫切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此需要借助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力量,三方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精准发力,协同推进。必须在政府的管制和合理的指引之下,并且通过企业自身的意愿和广大群众的舆论压力,方能有效促进企业加强社会责任感。只有从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体系、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构建多元主体社会监督体系、搭建社会责任缺失诉求平台等方面入手,才能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增添新动力,全面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于雅章.传统义利观及其对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9(35):66-67.

[2]陈冠宇.从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探讨管理伦理[J].时代经贸,2019(30):96-97.

[3]强以华,李琼.企业自由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05):21-27.

[4]吕秋颍,曹锦清.自由与危机: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策略及反思[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51-160.

[5]董明.环境治理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实逻辑与推进路径——一个新制度主义的解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9(03):60-73.

[6]高欣.从价值链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J].中国市场,2014(46):74.

[7]赵德志.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研究:视角与贡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06):123-128.

[8]李国平,韦晓茜.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度量与经济后果——基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综述[J].会计研究,2014(08):33-40.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现阶段,伴随着科技水平不断进步,通信行业也呈现出发展新趋势。各类通信服务企业应运而生,同时也增加了通信市场内部的竞争压力。为了获得良好的市场地位,通信企业需要针对现有的服务目标,就营销体系进行改进和更新,从而保证所涵盖的通信服务更加全面,丰富客户的储备,推动企业自身在高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实现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通信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通信服务企业;营销管理体系;构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22.054

0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化发展,通信行业呈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所拥有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更加广泛。人们对通信服务也逐渐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国家提速降速的要求下,通信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加。为了获得稳定的发展地位,通信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当前服务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具体的市场环境,制订合理的优化方案,推动自身在通信服务行业实现深入、长远发展。

1     通信企业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在信息搜集、处理、传递、共享等方面也提出全新的要求,推动了通信市场深层次发展。在新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各类通信产业以及技术成果应运而生,给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宏观角度讲,通信市场前景一片良好,发展机遇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各类通信企业产生和规模化发展,通信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形势日益凸显,企业之间面临着显著的竞争压力。如何在有限的市场条件下获得稳定的发展机遇,是每个通信企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所以说,现有的通信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企业的营销水平是决定发展实力的先决要素。

2     营销管理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相关法规体制不全面

据了解,在当前的通信市场领域,关于市场营销,国家和政府在《通信营销市场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机制建立上还不够完善和具体,所呈现的市场适应性较低。①市场定位不准确。政府对通信市场缺乏精准性定位分析,在相关机制制定上,也与市场的真实情况存在一定偏差,导致监督范围覆盖性小、法律条款适应性低等,一些不法分子企图钻法律的空子,做一些违背法律的行为来满足非正常的利益需求。②法规覆盖面不够广泛、具体。政府以及市场监督部门所制定的法律、体制,未能有效覆盖营销市场整体环境。法规细则不够细化、具体,而给通信企业营销调控和战略引导带来一定的发展弊端。

2.2   营销管理机制不统一

在通信服务的市场范围内,因为竞争趋势日益显著,一些恶意竞争行为频繁发生。有些营销企业为了丰富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采用诈骗类违法营销、抬高市场价格等恶意营销的方式,给通信市场的和谐化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下,多个通信企业为了扩大业务规模,在统一领域范围内设置服务模块,导致通信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同质化市场格局形成,無疑增加了市场深入发展的负荷,同时也给企业之间良性竞争、深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3   缺乏专业的营销知识和技能

在通信服务工作范畴内,营销专员队伍的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水平。然而,就目前来讲,一些通信企业在营销队伍建设方面缺乏一定的思想重视。首先,人员招聘流程、方案设置不合理。未能根据营销工作基本职能要求,就应聘人才的营销理念、技能、专业态度等层面进行细化考量,导致所招聘的营销人员,在专业素质方面与岗位实际标准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严重影响营销服务水平。其次,营销人员素质培训体系建设不合理。通信企业过于关注业务拓展,而对营销人员素质培训缺乏关注力度。所投入的培训资金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营销人员的学习和成长空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最后,素质考核机制不全面。针对营销人员的岗位表现,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评价,导致营销人员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较低。

2.4   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

在通信服务范畴内,售后工作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客户的满意度。然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一些通信企业过于看重业务开展、营销,而在销售模块所投入的工作力度比较小,关于售后服务机制创建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服务工作系统内部功能不完善,缺乏跟踪性特征,售后服务缺乏即时性、服务性。内部员工在售后态度、服务理念以及故障问题处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给企业品牌形象树立以及深入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通信企业需要提高关注程度,并根据具体的服务目标以及形象定位,加强营销体系构建与创新,全面提高营销水平,推动企业在高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实现深入、长远发展。

3     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分析

3.1   经营现有的产品分销网络

为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通信企业在今后的营销工作范围内,需要对营销的布局方式进行创新,从而扩大市场的占有范围,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实力和影响力。企业需要遵循分销网络的原则,合理构建营销体系,具体做法如下。①合理设定分销网点各项指标。对通信市场环境进行综合性统筹与分析。就网点的数量、位置进行合理布局,从而提高销售范围的全覆盖面性,避免出现营销漏洞或者留白等不良现象。②加强网点销售实力的均衡化建设。站在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遵循均衡化原则,对各个网点的规模、营销方案进行战略规划,合理布局。③加强关系营销,提高销售实力。加强营销与售后、促销等环节相衔接,构建有效的联动关系,从而实现综合性分销网络的合理化构建,有效规避销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问题。

3.2   完善大客户直销渠道和服务

为了在高竞争的市场形势下获得有利的市场地位,通信企业需要针对现有的营销条件,重点加强大客户群体的营销改革。就现有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模式进行更新,从而构建良好的营销环境。①深入发掘市场资源,明确大客户群体。在营销方案战略制订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借助大数据技术体系,对当前的市场信息进行战略统筹与分析。从客户群众提炼和发掘出大客户信息,包括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或是比较高端的用户群体等。②加强业务谈判、营销服务和跟踪售后。根据大客户群的具体需求,制定系统性的营销服务体系。③根据不同行业类型大客户的特殊需求以及新技术不断应用形势下,为客户定制并不断更新丰富营销产品组合,施行差别定价和差别

服务。

3.3   对多种营销手段进行整合

在通信服务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营销条件,不断开拓和创新各种营销方法和技术手段。构建综合一体化的营销体系,全面提高营销水平。①引进创新性营销技术,构建现代化营销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构建智能化、跟踪性营销系统。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对营销数据进行智能统计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获取当前用户对通信服务提出的全新要求。②针对具体的通信产品,开发特色的营销手段。深入分析通信产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明确营销目标和方向,如本着树立品牌形象的目的创新营销手段,譬如,开发线上营销体系,落实广告营销、促销营销。

3.4   加强营销队伍的素质培训

在通信服务领域,营销人员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销售量以及企业的发展实力。因此,通信企业需要做好营销队伍素质建设工作。针对招聘、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在招聘过程中,重点考察营销人员对通信市场的了解程度以及所具有的营销工作理念;在培训期间通过组织知识讲座,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训练营销业务能力;重点针对营销人员服务意识、市场预估能力进行考核,培养营销人员形成端正的责任意识,提高整体工作热情。

3.5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及客户管理系统

为提高营销水平和发展实力,通信企业需要针对新时期客户基本需求,构建完善性的跟踪售后体系。明确具体的售后理念,本著服务为先、客户为先的原则,细化售后服务流程。针对客户所反馈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售后方案,及时解决用户的售后问题,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新型客户管理系统,将客户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整合,通过客户信息分析判断通信营销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客户的具体需求,并以此为依据制订战略营销方案,全面提高客户对通信产品的满意度,从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4     结 语

营销管理是决定通信企业经营实力、发展进程的关键性要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通信服务的综合品质。因此,通信企业需要根据当下的市场服务目标,就现有的营销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从分销网络、直销渠道、营销手段、营销队伍、售后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全面提高整体服务效能,通过合理营销,获得更好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在通信服务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哈峰.关于通信服务企业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商论,2019(6).

[2]袁丽军.略述移动通信市场的服务营销一体化[J].中国新通信,2016(15).

[3]叶靖凌.浅谈移动通信市场的服务营销一体化[J].中国市场,2013(41).

[4]杨芳,康斌.目前农村通信服务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通信,2005(22).

[5]欧清玲,陈章旺.整合营销传播视角下通信服务企业品牌接触点管理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0(4).

[6]程涛.探讨通信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J].电子制作,2012(9).

[7]方超.互联网时代SZ电信的4G业务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8.

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论;服务型政府;权力

文献标识码:A

作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古典自由主义奠基人,洛克的经典政治思想是其有限政府理论。此理论以自然状态、天赋人权为历史假定,以社会契约、权利让渡为逻辑起点,以分权制衡、法治国家为政府架构,系统严密地论证了有限政府的正当性。洛克的有限政府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服务政府建设亦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1 《政府论》关于政府权力来源及其边界的逻辑分析

洛克关于政府权力性质和目的的理论是建立在反对君权神授的基础上的。在《政府论》上篇中,洛克批判了绝对的君主专制理论,坚持人的理性对人的行为的指导作用。他明确地阐述了国家是人民出于保护财产的目的、以契约授权形式形成的,是保护个人财产的手段。

在明确了君权绝非来自神意之后,洛克找到了权力来源的答案,那就是人类的理性,只有它才是政府权力的终极来源。它是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人们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最后,它是自由平等的但不是放任的状态,自然法(亦即理性)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并把它交给每一个人去执行。同时,人们为了克服自然状态的缺陷,更好地保护他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便相互订立契约,自愿放弃自己惩罚他人的权利,把它们交给他们中间被指定的人,按照社会全体成员或他们授权的代表按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定来行使。

根据契约,国家权力从个人权利中分化出来,人们的行为由受不明文的自然法节制转而受统治政治社会的实在法和国家其他权力的节制,以维持符合契约精神的、能给守法公民带来幸福、平等、自由、安全和财产权保护的政治秩序。由此国家政府就产生了,它是基于人民同意的社会契约和个人部分权利的让渡,政府之于个人只具工具性的功用,是手段而非目的,其职能范围是有限的,所以这样的政府必然是有限政府。因此,他们交给国家的权力也只能是“自然法所给与他的那种保护自己和其余人类的权力 ”。他强调指出,最高权力(指立法权)“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

2 有限政府前提下权力行使的合法性要求

在阐述政府理论时,为达到更好保护财产的目的,洛克提出法治思想和分权理论。洛克法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依法行政,即用法律约束和限制行政权力(王权)。他从认为,对人民生命、自由、财产权利的真正威胁是来自政府的侵害。根据政府权力的性质和保护财产的目的,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即政府只能以正式公布和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进行统治。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不是专断的权力,立法权力在最大范围内以不超出社会的公众福利为限度。他认为最符合法治原则的是建立复合的政体形式。关于国家的三种权力的关系,洛克认为执行权和对外权都是以共同的权力为后盾的。但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他建议立法权由代表人民的国会行使。洛克明确指出了执行权和对外权必须从属于立法权。他认为,这种政府形式最能保障人民的人身、自由、财产权利。应该指出,洛克虽然主张立法权是最高权力,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不受限制的权力:政府权力作为来自人民委托的权力,必须受委托条件的限制,即不得侵害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在他看来,政府权力如果成为绝对的不受限制的,就会成为专制的,而必然会危害人民的生命、自由、财产。

3 洛克政府理论对我国当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借鉴意义

服务精神是21世纪公共行政的灵魂,政府的本质在于服务而非管制。我国政府改革的关键是要把我们的政府从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服务型政府”是现代公共管理发展新形势下一种崭新的政府模式。根据洛克关于政府权限的学说,服务型政府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民主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于公民的让渡,必须以“公民本位”作为自身运转的轴心。具体而言,服务型政府制度框架下,公民本位具有“对象性特征”,即政府必须以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为运转目标;同时还具有“主体性特征”,即政府必须保障公共意志在公共事务中的支配性地位。因此,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民主政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根本前提。

其二,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应是政府从决策到执行那个及监督的整个过程都纳入法制化轨道,权利与责任紧密相联,集阳光政府,有限政府,诚信政府,责任政府于一身,并用法律加以固定即为法制政府。关键是要推进政府法制建设,建立健全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和督促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制度。

其三,服务型政府应当是有限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矛盾的多样化,决定了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必然与社会和公民的需求发生冲突、碰撞。缓解这种冲突、碰撞,根本出路在于准确把握和限定政府行政权力的渗透,扩大社会发挥作用的空间。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把政府不该管的、管不了的事项转移给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把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切实管好。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刘光大.个人权利的让渡与有限政府——洛克《政府论》中关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关系思想浅探[J].开放时代,1998,(6).

[2][英]洛克.政府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英]洛克.政府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服务型政府构建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几年来,电子信息科技发展迅猛,我国政府认识到点在微信在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型、广泛适用性,逐渐将政务微信纳入政府服务平台,着力于打造完整、独立的新型政府服务体系。政务微信平台还会有相关的信息反馈模块,群众们可以对政府的工作读那红发布的相关政策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好的建议也可以及时提出来,帮助政府更好的构建社会服务系统。政务微信模式不仅使政府的运营机制、信息发布更加清晰,还能加深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充满人文情怀,政府的服务充满“温度”。本文就对微信公共平台在构建服务型政府重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政务微信;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

一、政务微信助力于服务型政府建设

1.有助于政府公开政务,体现“公开透明”的理念

在“互联网+”行业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整体趋势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相结合,着力于构建透明度高、方便百姓监督的服务体系。很多政府官员利用这一漏洞为所欲为,将原本属于人民的前装入自己的口袋,严重危害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对政府的信心。政务微信是一种将政府政策与手机、电脑客户端相连接的一种服务,人民群众只要打开手机、电脑上的相关软件,就能看见政府在网络上公开发布的信息。而且,政务微信所发布的信息是与政府政策相同同步的,不会存在已经制定的政策人民不知道、少发、漏发等现象。

2.有助于公民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体现“以民为本”的理念

只有人民都支持,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的政府,才能高效有力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因此政府服务师傅将人民放在首要位置,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至关重要。人民切实感受的政府的服务,发自内心信任政府、支持政府,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相互信任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民主护盾。

3.有助于及时回应公民需求,体现“高效服务”的理念

政务微信是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软件,政府在进行公共服务的过程重,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及时、高效率的解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务微信你的信息发布与政府实施的政务政策是同步的,人民群众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其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正意见,互联网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政府也能够第一时间获得这些宝贵的意见,并及时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大大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率。

二、政务微信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务微信的信息发布问题

(1)发布信息缺乏吸引力。政务微信的主要服务方式就是通过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信息,因此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时效性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就貂蝉文具俺的结果显示,有一部分人民群众对信息的内容不是很满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信息的实用性不高,微信平台上常常发布一些与人民需求无关的信息,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度;二是信息发布不够及时,一些政府信息在人民网、人民日报重照计意见发布了,过了一段和时间微信信息才徐徐而来,无法及时满足人民群众们的信息需求;三是信息内容空洞,常常发布一些与人米努奇那种难以理解的、套路行信息,与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民生信息相差太大。

(2)信息发布内容过一单调。大部分的用户表明,政务微信的发表信息大多数单纯的文字信息,解读起来容易产生枯燥、麻木的状态,降低了群众们获取信息的欲望。而且,大多数的信息内容解释过于单一读那红官方,让一些年纪相对较小的人民群众对此产生抗拒心理。政务微信可以采用表情包、网络用语等时代潮流来辅助完成信息传输任务,使得十几岁的孩子和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够轻松、愉悦的获取信息。

2.政务微信服务效能问题

信息发布缺乏服务本质。一些地区的政府官员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对上级检查和人民群众监督,才制定了政务微信政策。但是,及时是创建了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但其信息发布只是为了做一个形式主义,糊弄群众和上级,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信息发布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关注点完全不同,仅仅是为了完成发布任务;二是虽然接受了人民群众的意见,却并不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以为放任为题变大;三是为向人民群众提供真正的便捷服务,有无政务微信系统对于人民群众来将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为其生活带了多大的改变。

政务微信缺乏“一条龙”相关服务。政务微信的开发运用了微信开发的一些技术手段,例如网上聊天、网络通话等功能,但是关于微信的第三方服务、相关的生活费用将那等功能为没有被广泛也能用的政务微信重。

三、完善政务微信的途径

3.1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政务微信的服务效能

(1)明确服务目标,将人民群众需求与信息相结合。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府的人文情怀,感受政府为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从而促进社会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因此,政府在起初发布相关信息的时候就要完善相应的舆论机制,让人民群众及时发表意见,从而制定出与人民需求向吻合的信息发布机制,着力于服務人民群众。

(2)借鉴微信软件,开发新功能。为虚拟软件上有很多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第三方服务,因此政府要加大专业技术团队的培养,尽可能地实现线上生活缴费支付和政务微信融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体系,不断扩大生活服务范围,从信息传输服务到日常生活服务,不在局限在简单的文字操作上,让人民能群众切实感受到丰富服务的优越性、利民性。

2.强化沟通机制,提高政务微信的服务水平

(1)利用纸质、电子等媒介加大政务微信的宣传力度。虽然政务微信服务模式已经开展起来了,但是很多人民群众还没有认识到这种新型服务小程序的优越性。因此,政府要认识到小程序宣传的重要性,借助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二维码宣传。同时自定其独特的微信链接,使用者可以通过链接分享、朋友圈宣传等方式进行传播。

(2)将信息内容与现代化网络文化相结合,提高信息质量。就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民群众不愿意进行信息阅读的愿意是信息文字枯燥,难以理解。因此,这副可以从以下加点下手,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理解相关信息。一是将表情包、图片等映像与文字相结合,加深阅读者的映像思维,实现对信息的深度理解。二是尽可能将文字转化成通俗易懂的、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白话、日常生活用语,极可能的让使用者能够理解信息的中心内容,保证信息能够传达给使用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政务微信的开展是一种创新、现代化的发展方式。能够将人民意愿与政府工作相结合,建立起独立、完善、现代化的政府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贝燕燕,谢媛.政务微信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以“杭州发布”为例[J].新闻传播,2017(10).129-134.

[2]罗丹.微信公众平台在助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89-93.

作者简介:孙雪娇,女,1985年生,辽宁阜新人,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上一篇:农村基层党建调研论文范文下一篇:形势与政策强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