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2023-09-18

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在这几年里主导着中国银行业。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建设银行主要经营领域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资金业务,中国内地设有分支机构14121家,在香港,台湾,墨尔本等地设有分行,拥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赁、建信信托、建信人寿、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建行亚洲、建行伦敦、建行俄罗斯、建行迪拜、建银国际等多家子公司,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与多个大型企业集团及中国经济战略性行业的主导企业保持银行业务联系,营销网络覆盖全国的主要地区,于2013年6月末,市值为1,767 亿美元,居全球上市银行第五位。贵阳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是一家总行设在贵阳市的大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在贵阳、成都、遵义、铜仁、毕节、凯里、都匀等地设有34个省内外分支机构、100个营业网点,员工3000余人。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全行总资产达1048亿元,各项存款达872亿元,各项贷款达467亿元。其存款规模和市场份额在贵阳市银行业中排名前3位,连续多年被评为贵州省纳税50强企业。2011年,在《银行家》发布的“2011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贵阳银行综合排名在全国200多家同等规模城市商业银行中位居第一。2012年,获中国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网“2012中国城市金口碑服务银行”推荐。尽管现阶段银行业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但是金融大案、不良资产的增加仍在发生,这无疑暴露出银行经营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因素。本报告就银行的操作风险、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方面浅析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案。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从而认识到只有完善银行的内部控制,才能有效的防范各种风险,才能让银行业更平稳上升的运行。

目录

绪论

银行内部控制的概述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2.2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2.3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商业银行与地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3.1

国内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3.2

国外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4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操作风险内部控制

4.2

操作风险的类型

4.3

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4.4

信贷风险的类型

4.5

市场风险内部控制

4.6

市场风险的类型 5

形成风险的原因分析

5.1

操作风险的原因

5.2

信贷风险的原因

5.3

市场风险的原因

银行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6.1

改进操作风险

6.2

改进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6.3

完善市场风险控制的方法 7

结束语

绪论

金融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的等效流通。在金本位时代,黄金是世人公认的最好价值代表。金,指的是金子,融,最早指固体融化变成液体,也有融通的意思,所以,金融就是将黄金融化分开交易流通,即价值的流通。如今黄金已很大程度上被更易流通的纸币、电子货币等所取代,但是黄金作为价值的流通并没有变。离开了价值流通,金融就成为“一潭死水”,价值就无法转换。价值无法转换,经济就无法运转。同许多其它学科一样,金融学的本质是研究探索金融的客观规律,然而由于人类进入金融社会的时间还非常短,因此人类仍处在金融洪荒时代,距发现金融规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如此,金融危机频发。

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欧洲中央银行将金融稳定看作金融机构的稳定、主要是银行的稳定,或者可以理解为金融体系中主要和绝大部分的金融机构经营稳健而不影响市场信心。金融不稳定往往以金融中介的脆弱性或资产价格的异常波动为表现,这也正是监控金融稳定状况的主要依据。更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早已发展成为包罗万象的“万能银行”,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不断的显示出来,且有愈演愈强烈的趋势,严重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发展。目前,银行的经营风险也在逐步的转变,从业人员的欺诈和越权而产生的造作风险,决策者缺乏管理理念造成的管理风险,以及市场变动来的汇率风险等,这些风险的产生,只是人们关注内部控制带来的防范体系。因此,加强银行内部管理方面问题的研究,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的长效机制,尽快实现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运行、实现既定的目标和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都是至关重要的。

银行内部控制的概述

2.1内部控制的概念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1)事前防范。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规章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一些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在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中,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建立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不兼容职务和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授权批准制度,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开支。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体现在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金安全性控制。其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等。(3)事后监督。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之外,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2银行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4月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的定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不只针对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他各种活动,强调各种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信息性目标包括管理信息,明确要求实现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合规性目标也即遵从性目标,要求商业银行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目标应符合内部控制政策,并体现对持续改进的要求。在建立和评审内部控制目标时,应考虑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技术、财务、经营和风险相关方等因素,尤其应考虑监管部门的内部控制指标要求。内部控制目标应可测量。有条件时,目标应用指标予以量化。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银行的内部控制不是只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而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要做到无所不控。

(二)审慎性。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都应当体现“内部优先”的要求。

(三)有效性。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真正落到实处,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

(四)独立性。内部控制的检查、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2.3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

银行办理业务或内部管理出了差错,必须做出补偿或赔偿;法律文书有漏洞,被人钻了空子;内部人员监守自盗,外部人员欺诈得手;电子系统硬件软件发生故障,网络遭到黑客侵袭;通信、电力中断;地震、水灾、火灾、恐怖袭击;等等,所有这些,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这一类的银行风险,被统称为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广义上理解包括: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建立和健全内部授权授信制度,制定、贯彻和执行信贷操作程序,以及建立信贷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等诸多相互协调、制约的制度系统及其对制度执行效果的监督系统。狭义上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仅指贷款发放前的调查工作、贷款存续期间的管理工作以及贷款出现风险后的监督、控制和处理工作。本文采纳狭义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概念,在分析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对策。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 - 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前款所称商品是指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某些实物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包括石油)和贵金属(不包括黄金)等。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全过程。市场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将市场风险控制在商业银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经风险调整收益率的最大化。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识别、准确计量、持续监测和适当控制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确保在合理的市场风险水平之下安全、稳健经营。商业银行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水平应当与其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实力相匹配。为了确保有效实施市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

商业银行与地方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3.1国内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由于受目标管理的影响,普遍采用了内容控制的方式,过度地强调目标的实现与控制,忽视了规范化建设,结果造成了短期有效之后的长期失效或低效,并因内部控制机构的设置、控制活动的实施以及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低效的原因,是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基础,根据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的条件尚不够成熟

内部控制是一定的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自然要求,它有许多基本条件的限制,主要包括:技术状况、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组织文化、经营规模以及运营效率等,它们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效。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长期的国家统管或干涉,致使资本运营效率十分低下。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在商业化改造过程中,市场营销的观念尚不够成熟,特别是严重的富余人员、臃肿的组织机构以及低下的工作效率,使得内部控制的效果大大低于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费用超支,而使得内部控制必然产生低效。因此,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应随着控制环境的改善和条件成熟而逐步完善。

(二)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

内部控制是规范组织整体行为,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水平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有效的控制模式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控制行为和结果。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多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控制方式,缺乏整体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框架,主要采用目标控制的方法,以控制具体管理活动的内容为目的,过多地强调结果,不能够注重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和过程建设,不能把内部控制要素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模式来实现有效的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商业银行管理者的控制观念,致使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长期在非规范的环境下低效运行。

(三)传统的目标管理与控制框架产生矛盾降低了内部控制效果

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来看,产生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与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约束管理者和业务人员的行为。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控制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目标管理的影响,过度重视内部控制目标的分解以及控制结果的考核与奖惩,这就促进了内部控制人员舞弊的动机与行为。当内部控制目标实现与要素控制的要求产生冲突时,由于利益驱动的原因会使得管理者和业务人员为实现预期内部控制目标而不择手段,从而严重破坏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使控制活动常常失效,导致内部控制风险的产生。

(四)内容控制的模式必然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或低效

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把具体的经济业务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把实现与控制预期目标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控制过程中将控制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通过定期的考核与评价检查内部控制的效果,这种以内容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方式与COSO报告的要素式控制方式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要素式内部控制模式把环境和过程的规范化建设作为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把构建内部控制模式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注重的是长期控制目标的实现。相比之下可以看出,内容控制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方式虽有利于短期控制目标的实现,却忽视了内部控制环境和过程的规范化建设,失去了内部控制长期有效的动因。因此,最终必然会导致长期控制目标的失效。

(五)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和规范的控制程序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活动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比较晚,再加上多年来实施内容式控制模式,忽视要素式内部控制模式建设,存在着严重缺乏业务执行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现象,管理标准也多以规章制度为主,缺乏控制标准,而且内部控制程序也因缺乏要素控制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不规范。根据COSO报告的要求,内部控制是以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标准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方式,以检查与评价管理者以及业务人员执行控制标准、修正与完善内部控制标准为重点,通过控制标准的制定、执行、修正与完善来规范人们的控制行为,通过人们行为的规范来实现控制目标。我国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因控制标准的不完善和控制程序的不规范,使内部控制不可能实现程序化的优化运行,也就必然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和低效。

(六)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系统不完备

按照内部控制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要及时进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以及综合评价,根据测试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控制采用内容控制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忽视或缺乏内部控制的测试评价系统的现象,使得商业银行现有的内部控制系统低效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控制目标考核评价系统,以完成预期目标为中心,主要考核和评价控制目标的完成程度,属于刚性控制,长期的刚性目标控制必然会导致控制活动的失效,这就是目标控制的短期行为。

3.2国外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

美洲银行拥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首先从整体架构看,除了上述四大块核心业务外,美洲银行还设有技术、风险、战略规划、人事、市场营销、产品开发与质量、财务等7个支持部门。部门与职责的划分以业务为单元,各个业务单元实行垂直管理。

其次,美洲银行在总行之下的每个层面上,并不存在一个全面集中管理的机构,而是由各个业务单位或团队根据情况进行各自的设置,彼此并不是相互隶属而是合作关系。比如,被称为商店的美洲银行一线网点向上隶属于个人与小企业单元,即零售业务单元。

再次,美洲银行的各级管理团队精干高效。各层管理团队的负责人不设副手,或者说,其副手直接就是下属各团队的负责人。“六西格玛管理模式”最初只是一种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如今已经演变为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客户满意。美洲银行用此办法来改善成本、服务、销售乃至合并整合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环节。从2001年开始的3 年间,通过节约开支和增加营业收入,美洲银行的利润增长了数十亿美元,而且客户满意度迅猛提升。“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美洲银行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操作风险内部控制

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国际金融界和监管组织开始致力于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和组织框架的探索与构建,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从国内银行业情况来看,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一直定位在信用风险领域,监管资源过分倾斜于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以至于银行操作风险近些年呈持续上升趋势。

因此,关注操作风险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不可回避的话题,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银行职员操作权归属不清是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整合IT平台清晰界定操作权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 4.2操作风险的类型 (1)内部欺诈

有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以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行为。例如内部人员虚报头寸、内部人员偷盗和在职职员的账上进行内部交易等。 (2)外部欺诈

第三方的诈骗、盗用资产、违犯法律的行为。例如伪造、计算机黑客入侵等。 (3)风险事件

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 (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事件

有意或无意造成的无法满足某一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 (5)有形资产的损失

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 (6)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

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的

例如,交易失败、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交易数据输入错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未经批准访问客户账户,以及卖方纠纷等。 4.3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主要是不良信贷的防范。工商银行的信贷手册里有一段名言:“我们收取的利息再高,也难以弥补信贷本金的损失! ”中国2002年全面实行信贷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信贷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信贷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信贷。银行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背离,有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归还信贷本息而使银行资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银行信贷业务中占比重大的是信贷业务,信贷具有风险较高、收益突出的特点,对整个银行的经营举足轻重。因此,研究信贷风险意义重大。 4.4信贷风险的类型

(1)基础管理工作薄弱,信贷档案资料漏缺严重。主要表现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财务资料、贷款抵押凭证、贷后检查报告、催收通知书等资料的漏缺。信贷档案是银行发放、管理、收回贷款这一完整过程的记录,它的漏缺,尤其是有些法律文件不全,不仅对贷款的风险分析造成困难,也构成了依法收贷的障碍。 (2)没有严格执行贷款审贷分离制度。主要表现为:审贷分离机构设置迟缓;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如信贷人员常常在贷款审批前已填好贷款合同、借据等法律文件和放款凭证,出现合同签订日期和贷款借据日期早于贷款审批日期,贷款金额和期限与审批金额和期限不同等现象。

(3)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主要表现为:一是贷前调查流于形式;二是贷中审查报送不严;三是贷后检查对贷款人贷款使用情况跟踪表面化,忽视对借款人贷后资信情况、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情况以及保证人经营情况和或有负债的变化进行跟踪调查。

(4)贷款经办人员法律知识薄弱,法律意识不强,贷款失去法律保护。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⑴保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⑵一些商业银行未对抵押物、质押物的合法性、有效性进行认真审查;⑶按照《担保法》规定必须办理抵押登记的,未按法律规定办理抵押登记,造成抵押行为无效;⑷变更主合同主要条款、延长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加重主债务人债务数额,未征得保证人书面同意,致使保证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⑸不能充分运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的规定,维护银行的依法收贷权。 4.5市场风险内部控制

市场风险实际上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顾名思义,市场风险实际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市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由于我国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整个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风险。由于利率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汇率、股票和商品的价格皆离不开利率;同时由于信贷关系是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利率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在我国,由于经济转型尚未完成,市场化程度仍有待提高,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刚刚起步,利率风险问题方才显露。虽然以存贷利率为标志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基准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开始,影响利率的市场因素仍不明朗,而且市场仍然没有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利率风险将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最主要的市场风险。 4.6市场风险的类型 (1)利率风险 基准风险也称为利率定价基础风险,也是一种重要的利率风险。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据的基准利率变动不一致的情况下,虽然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的重新定价特征相似,但是因其现金流和收益的利差发生了变化,也会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的影响。 (2)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而导致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汇率风险一般因为银行从事以下活动而产生:一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或进行自营外汇交易活动(外汇交易不仅包括外汇即期交易,还包括外汇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金融和约的买卖);而使商业银行从事的银行账户中的外币业务活动(如外币存款、贷款、债券投资、跨境投资等)。 (3)股票价格风险

股票价格风险是指由于商业银行持有的股票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4)商品价格风险

商品价格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各类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这里的商品包括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某些实物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包括石油)和贵金属等。

形成风险的原因分析

5.1操作风险的原因

(1)操作风险内控理念缺失,目标设置不当

银行相当一些机构不能正确认识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关系,只强调业务的拓展,忽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的严格执行。下级为了局部利益,把主要精力用于本单位所承担的各项目标及临时性营销任务方面,甚至把加快发展与强化对立起来,为了完成目标,片面地把一笔业务以有没有风险和有没有损失作为决策的依据,以他行怎么做做参考,虽然不少行的机器风险显现,但破坏规矩,制度观念当然无存,内部控制机制失灵,埋下了严重的风险隐患。 (2)有章不循,操作风险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理过程中部不讲制度,制度执行力差,不讲标准,不讲程序,有章不循,违规操作,部分柜员甚至有的高管人员在工作中执行制度意识淡薄,以操作习惯、人情、信任代替制度,满足于“习惯”做法。如重要岗位超期未轮岗,属于交流的管理人员超期不交流,该双人会同的却一个人独立操作,该定期更换的长期保持不变,该实行专任管理的没有落实专门人员,该实行岗位分离的却一人兼任等。 (3)运营环节薄弱

这是从建设银行具体业务流程方面考虑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技术缺失、电子平台的脆弱性、业务链不完善等。业务相关技术的欠缺会引起产品瑕疵或者工作人员因判断失误而采取不正确的交易策略,或者在紧张的交易环境中操作失误。银行业务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对支持业务运作的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硬件、电力、动力输送等配套环节的约束常常导致银行业务中断或系统失败,也构成了银行操作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银行业务的矿大及分工的专业化,业务的非主要环节往往容易受到忽视部门间的交流协调难度加大,业务链容易出现真空地带,进而引起操作风险的产生。 5.2信贷风险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防范意识不强。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导致银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贷人员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特别是实行客户经理制后,客户经理只一味的追求效益,不注重风险的防范。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把关不严。建行对额度较大的贷款,不与信贷员一起深入企业参与调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而是坐在办公室里听听汇报,在审批贷款时,不认真审查资料的合规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拿到材料只知履行签字手续,导致一些上报的材料很不规范。 (2)中国惯常的人情大过于事理的风俗习气导致了贷款审批时的不严格、不按程序审批等恶劣情形。

(3)银行常通过指标管理方式,将各项信贷资金、利润、费用等计划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基层行为完成计划指标,人为调整账务,自下而上编制虚假报表,为完成贷款考核指标,以借新还旧、不合理的贷款置换等手段掩饰不良贷款状况。 5.3市场风险的原因

由于市场风险对于银行来讲史变幻莫测,存在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市场价格的变动、汇率的变动、利率的变动,都不是单单某一家银行所能决定的。正是由于市场的不可控性,银行对市场风险控制并没有做出更多的努力,虽然规定市场风险测度的技术很全面,但没有具体在分支行落实,并且在对市场的管理控制方面存在很多的欠缺,现阶段很多银行没有设立专门人员对市场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和分析。

银行内部控制的改进建议

6.1改进操作风险

(1)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商业银行要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设立独立董事,构建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行长经营层之间的权力划分和权力制衡有效结构,通过高级管理层权力制衡,抑制“内部人”控制、“道德风险”的发生。

(2)按照“机构扁平化、业务垂直化”的要求,推进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从根本上解决操作风险的控制问题。 (3)改革考核考评办法。正确引导分支机构在调整结构和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提高经营效益,防止重规模轻效益。要合理确定任务指标,把风险及内控管理纳入考核体系,切实加强和改善银行审慎经营和管理,严防操作风险。不能制定容易引发偏离既定经营目标或违规经营的激励机制。 6.2改进信贷风险控制机制 (1)修订、完善各项信贷管理制度,保证各项制度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制约,确保各项信贷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首先,从制度上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尽快制定、实施《信贷档案管理实施办法》,就信贷档案的收集、交接、检查进行明文规定,指派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考核执行情况。对企业财务资料虚假问题,可以考虑建立“四相符审核”和“财务报表审计失实责任赔偿制度”。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银行本身对借款企业的总账、明细账、原始凭证和重要实物进行核对,做到“四相符”;另一方面可与会计师事务所签订合同,委托事务所对银行贷款申请人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作为银行审批贷款的依据,并同时在合同中规定,如因其报告不实而致使贷款损失,注册会计师本人及其所在事务所负责全额赔偿银行因此而受到的损失。

(2)建立健全信贷专门管理机构,防止信贷权力的过分集中,实行信贷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首先要真正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尽快将贷款的审查和批准权分别落实到不同的职能部门,明确贷款审查部门的工作范围、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规范贷款审批部门的工作制度、审批内容、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和审批责任。 6.3完善市场风险控制的方法

(1)在整个市场风险管理过程中,应以风险管理理论为灵魂。以风险管理部具体牵头,相关部门结合本行具体情况,确定要采取的市场管理指导原则和方针,为以后的具体工作确立参考依据。

(2)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管理处于核心地位,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非常重要。建议项目的实施情况直接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监督,具体协调和领导可以由一位常务副行长负责,以保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达到银行人、材、物等各方面的最佳配合和协作。

(3)市场风险管理的结果涉及银行的各个部门的经营,所以,重视项目后期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建议由系统的使用部门牵头,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人员出席,各个相关部门定期就市场情况和风险管理情况进行交流。

结束语

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审字(2005)第1号

根据审计部工作计划,审计组于2005年1月10日至31日对****有限公司2004年度的财务收支及内控制度情况进行了审计。

审计工作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规章制度,对****公司提供的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等实施了我们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是****公司的责任,我们的责任是对审计结果发表意见。

审计报告分为三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经济效益情况。报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第二部分、审计问题及建议。报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经营风险及内部控制薄弱点并提出审计建议;

第三部分、会计报表附注。报告截至200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及其权益的现状。

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经济效益情况

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销售收入指标

截至2004年底,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比上年增长94%。

按照销售结构分析,*** 按照销售品种分析**** 2004年度平均毛利率5.5%,比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从历年看,销售毛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利润指标

2004年度****公司报表显示实现利润总额*万元,但存在潜亏因素。 **** 综合潜亏因素后,实现利润总额***-8*77=4***元。

第二部分 审计发现问题及建议

2003年度审计后,****公司在内部管理上加强了力量,做了很多的整改工作,在行政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上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在财务管理上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步将财务的核算职能向管理和监督职能转变,同时灵活管理和运用营运资金,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为业务部门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但是,在内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一、

(1) **** ***

二、资产管理方面 1

三、内控制度方面

(一)货币资金收支控制

1、。

(二)采购流程控制环节薄弱

(三)销售流程控制环节薄弱

(四)固定资产控制环节薄弱

四、财务核算及管理方面

(一)**

(二)***

(三)*

五、 审计建议

(一)*

(二)资产管理方面

(2) *

(三)内部控制方面

1、货币资金的收支 **

(四)财务核算和管理方面

1、。

第三部分 会计报表附注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公司的资产、负债及权益情况如下:

一、资产情况

截至2004年12月31日,资产合计38031399.87元。明细如下

(一)货币资金

1、银行存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余额*元,经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余额正确。明细如下: *

2、现金

截至2004年12月31日,现金余额*元,经盘点现金,余额正确。

3、应收票据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应收票据余额*元*。

4、应收账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余额29860922.75元。**

5、其他应收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余额*元,明细如下: **** 以前年度遗留的欠款共计*万元,应加强催收。

6、坏账准备 /***

7、预付帐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预付帐款余额0.50元,****。

8、存货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存货余额4813124.88元,

9、待摊费用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待摊费用余额468265.15元,明细如下:

10、固定资产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原值*元,累计折旧*元,净值*元。

二、负债部分

至2004年12月31日,负债合计*元。明细如下:

1、应付账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应付账款余额*元,明细如下: ****

2、其他应付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余额*元,明细如下: ****

3、应付工资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应付工资余额*元,*。

4、应付福利费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应付福利费余额*元,为提取的福利费结余。

5、应交税金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应交税金余额*元,明细如下: *

6、其他应交款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其他应交款余额*元,明细如下:

教育费附加 *元;

防洪费 *元。 *

三、所有者权益情况

截至2004年12月31日,所有者权益合计*元,明细见下表:

1、实收资本 ***有限公司*万元;

****有限公司 *万元。

合 计 *万元

2、资本公积

截至2004年底,余额*万元:

3、盈余公积

截至2004年底,余额*元,为提取的03年度法定盈余公积。2004年度利润没有进行分配。

四、经济效益情况

(一) 销售收入

1、按照销售结构分析,****公司的销售业务组成见下表: *

2、按照销售品种分析:

(二) 销售毛利率

2004年度平均毛利率*%,比上年降低*个百分点,从历年看,销售毛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

(三)销售税金及附加

2004年度共缴纳附加税*元,明细如下:

城市维护建设税 *元;

教育费附加 *元

(四)费用情况

1、 营业费用

2004年度,发生营业费用2278318.70元,明细如下: 04年营业费用绝对额比2003年增加*万元,主要增长较大的为租赁费、咨询费、装修费。 租赁费*****。

咨询费**** 装修费****。

2、 财务费用

2004年度发生财务费用(-)*元,为利息收入。

3、 管理费用

2004年度发生管理费用181229.68元,明细如下:

篇二: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xx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co., ltd、

审计报告 audit report xx审字[2013]第x号 xx audit[2013]no.x xx有限公司董事会:

xx co. ltd board of director: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xx有限公司财务表报,包括201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12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2012年12月31日的资产减值准备情况表以及财务表报附注。

shareholder’s equity, statement of allowance for impairment assets, and notes to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dec. 31 2012.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i.responsibility of the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to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昆明塔迪兰设备有限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statement in order to avoid serious mistake in the statement caused by any malpractice or error;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ii. responsibility of the cpa (certified public attendant)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our responsibility is to express an opinion on these financial statements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报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我们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做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an audit involves performing procedures to obtain audit evidence about the amounts and disclosures in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procedures selected depend on the auditor’s judgment, including the assessment of the risks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whether due to fraud or error. in making those risk assessments, the auditor considers internal control relevant to the entity’s preparation and fair present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order to design audit procedures that are appropriate in the circumstances, but not for the purpose of expressing an opin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tity’s internal control. an audit also includes evaluating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ccounting policies used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accounting estimates made by management, as well as evaluating the overall presentation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we believe that the audit evidence we have obtained is sufficient and appropriate to provide a basis for our audit opinion.

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审计时间:2013年4月14日-2013年4月16日 审计重点:账务处理的规范性、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审计结果:通过这几天对集团公司下属单位的账务审计,首先对公司的整体框架和业务性质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各单位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账务处理和经济业务的规范性(问题见附件)。

审计意见:

1、规范往来科目(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具体使用,本次审计过程发现,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往来科目使用混乱,不易明晰反映出实际经济业务走向和债权债务关系,容易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济风险;

2.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资金调动频繁,资金管理缺乏计划性和统筹性,部分经济业务缺乏相应负责人审批,容易导致资金管控风险;

3.财务在进行具体账务处理过程中,会计科目的具体使用非常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费用的真实反映;

4.部分经济业务原始单据欠缺、不规范,不能作为原始入账依据,但财务在具体业务操作过程中依此入账,缺失会计核算的严谨性;

5.集团公司各下属单位均存在私自调账的事项并缺乏有效的账务调整审批意见,针对此类情况应该严厉禁止;

6.日常经济业务中的大额采购应该采取有效的询价手段,在实际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业务金额高于市场价格,针对此类情况应该做到合理有效管控,保持公司权益的同时避免资产无效流失;

本次内部审计是在未完全熟悉公司业务基础上进行的,审计标准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个人以往工作经验,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审计遗漏在所难免, 但本次审计操作是在较全面、认真、仔细的情况下进行的,审计问题真实反映了集团公司的各项经济业务得失,同时也为以后内部控制提供操作基础。

XXX

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公司注册后哪些企业需要做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需要多少钱?那么,什么是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这里涉及的被审计单位包括负责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最终成果体现,具有法定证明效力。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并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于各方面的关系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企业出具审计报告有什么作用? (1)鉴证作用:注册会计师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是否合法、公允和一致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客观意见得到政府及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客观上起到了鉴证作用。

(2)保护作用: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同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者降低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会计报表的信赖程度,能够有效地保护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以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3)证明作用:注册会计师通过签发出具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或表明审计工作的完成质量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否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发表审计意见,发表的意见是否客观和真实,同时通过审计报告还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履行情况。

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xxx

当时光的车轮驶入xxxx年的时候,xx医院xx科整整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们可谓沧海桑田。目睹如今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充满了无限的感慨、感激和感动,因为这十年,不仅凝聚着所有xx医院人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全科室的关怀和厚爱。值此,我由衷地向各级领导、各科室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十年发展,历经艰辛。在十年前,我们面对的是xx医院, “帐面无资金、仓库无药品、市场无名声”的困境。然而,xx医院人硬是凭着拓荒牛般的韧劲,秉承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办院宗旨,发扬“开拓创新,超越自我,少说多做,干就一流”的精神,坚持科室创新,医院创新,科学创新和医院文化创新,使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并跻身全国卫生强院行列。

十年发展,历经风雨洗礼。奋发有为的XX医院人十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如今XX医院已发展壮大为资产总额达到xx亿元,员工队伍达到xxxx人,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xx个国家级和省级主要特色专科科室,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院。

十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我们由此获得了、、、、荣誉、、、、。面对这些荣誉,我们有理由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我们辛勤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感到欣慰。

内部审计报告范文第6篇

xx人民医院审计小组于2016年3月12日至3月15日对我院2015会计报表及财务资料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货币资金审计情况

1、现金:期末余额5263.78元,经对现金库存进行盘查,现金余额5263.78元,未发现差错现象,现金管理符合本院财务规定,做到日记账及时清晰,现金余额合理,无违规白条等违规现象。

2、银行存款:期末余额503662.89元,银行账户余额503662.89元,经查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项6笔,调节后银行存款相符,未达账项是收费收入在存入账户时间与向财务报告时间存在时间差造成,属正常资金未达事项,未发现违规现象。

审计建议:进一步加强货币资金管理,充分利用会计核算软件货币资金管理模块的管理功能与控制功能。

二、应收款项审计情况

1、应收医疗款:期末余额713623.56元,其中长期挂账的有7户超过3年,金额185600元,其他均为正常应收款项。

2、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5165271.69元,其中有15户挂账时间超过一年,经审计均是费用性支出未及时凭票报销。

审计意见:对长期挂账的应收病人款项进行清查,对确实收不回的按财务规定报有权核销部门核销并进行账外管理,确保资产负债表资产真实性。

二、存货审计情况

1、药品材料:期末余额20213856元,药品材料各科室每月都有存盘点表上报财务,未发现差异现象。

2、其它材料:期末余额4028119元,经查阅各科室期未盘点表,与财务金额基本相符,未发现违规现象。

审计意见:加强对各科室低值易耗品台账管理,对医用耗材进行合理消耗。

三、固定资产审计情况

1、期未固定资产原值159897444.39元,审计中发现对大中型医疗仪器无固定资产卡片,部分房屋建筑物未建账核算。

2、在建工程:期未余额621144元,属新建外科系病房楼,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应转入固定资产。

审计意见:建议对大中型医疗仪器进行固定资产卡片建立,对已完工投入使用的在建工程及快进行决算,确定工程实际投资。

四、负债审计情况

1、应付账款:期未余额27252455.61元,长期未付有36户,金额456800元。

2其他应付款:期未余额3959390.67元,审计中未发现违规现象。

审计意见:加强借款利息的核算,对长期挂账未付的应付款项查明原因,做到负债明白,滞付原因清楚。

从以内部审计报告仅供上级主管理部门及本院领导使用,不作为对其他部门报送的依据,如有对审计范围不完整,审计情况不明的,请予以指出,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予以改进。

徐沆县中医院审计小组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门诊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味道好极了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