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

2024-02-10

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推动高校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是,高校音乐文化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加强整合,同时应该重视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实现高校音乐教学的快速发展,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 高校 音乐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学能够带给学生积极的正能量,还能陶冶他们的精神生活。在大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逐渐融入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可以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希望通过研究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为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传承优秀的音乐文化

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国,具有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来说,没有音乐就失去了灵魂。传统民族音乐可以将民族文化的特色展现出来,帮助大众了解我国音乐史的发展进程、民俗民风、地理风情等。因此,要想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把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就必须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这样才有利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

(二)丰富高校音乐教学

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只有在大学阶段才会对音乐教育体系进行系统的学习。其中,对传统音乐的学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学习,掌握其中的精髓,才能更好地学会运用。在高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学条件和方式的限制,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在课堂上只重视学生的发声练习,缺少理论指导,特别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优势,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教学交流方式将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民间艺人邀请到课堂进行讲课,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的音乐文化。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通过高校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使其掌握更多的音樂技巧。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把传统民族音乐结合到课堂中,可以弥补教学内容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完全掌握教学的重点,把握好优秀传统音乐教育的精髓,进而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通过使用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热爱音乐,了解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学习更多的知识,受到更全面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全面的音乐人才,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发展我国的音乐文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高校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一)重视融入优秀传统音乐内容

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运用,深度挖掘整合传统音乐文化经典,建立以中华传统音乐文化为基础的教育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很多优秀作品享誉世界,应该加强对作品的利用和教学使用工作,强化情感的表达,优秀的音乐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地区存在不同的音乐文化特点,如一些经典的革命歌曲,就是创作于特殊的时期,反映人们坚强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应该让学生掌握这些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对各种乐器的使用。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融合音乐文化理念,从情感教学入手,把歌曲中包含的精神理想反馈给学生,把传统音乐文化真正地结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再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找到属于自身的演唱风格。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保证本民族传统音乐得到继承和发扬,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紧密的教学结构整体。但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都有着自身的文化特点,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音乐文化应该保证地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有效结合,强化对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理解。针对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形式,高校应该结合相关的特征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进行音乐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开展,通过运用传统音乐知识作为基础,结合音乐理论学习的过程,进行实践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传统音乐文化的强大内涵。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缺乏理论与实际教学结合的方式,更多的是重视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创新学习,削弱了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积极性,这样就应该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了解不同的传统民族乐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高校音乐教育应该主动吸纳传统音乐文化,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快速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高校音乐教育要在时代发展中取得成绩,必须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借鉴与传承,要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利用传统文化内涵,推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这样才能为不同时代的改革创新提供支持,获得更多的发展途径。高校要注重将优秀的传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育中,提升传统音乐的影响力,全面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当前,我国的高校在音乐教学上采取了文化互融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为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创造宽松环境,提高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热情,特别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保留更多的创新因素。

(三)提升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音乐教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建设一支具有极强民族音乐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应该积极地使用移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现代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特别是音乐学科,应该积极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播放世界名曲,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热情。其次,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大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怀有敬畏之情,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系统性地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学习,保证学习的质量。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展学习,充分依托网络资源技术,特别是微课、网课等新媒体形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发展中的实践路径

(一)充分利用传统音乐形式和传统乐器

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主要包括音乐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在理论教学方面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史、音乐概论等基础性知识。在实践教学方面主要以优秀的传统音乐内容和乐器为主,其中包括二胡、琵琶、古筝等为代表的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也是需要能够掌握的常用传统音乐乐器。这些乐器能够代表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但其中有些辅助乐器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成果不够明显,制约高校的音乐教学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积极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此外,在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用现当代优秀的作品,如冼星海、聂耳等知名音乐家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传统优秀的古典音乐文化运用时,应该使用《长恨歌》《昭君和番》等优秀的经典曲目,这些内容都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人文修养。应该建立高校音乐教育的文化制度,促进教育课程的培养,广泛开展民族音乐活动的推广和宣传,促进优秀音乐人才的选拔,加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

(二)重视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

我国的音乐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为世界音乐史作出了积极贡献。高校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提高教學成果的利用率,重视对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保证传统音乐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这样才能共同构建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为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提供保证的同时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更多的创作思路,推动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传统音乐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变化,能够较好地推动音乐教学发展,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高校音乐教育中,要广泛选取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内容,特别是那些与社会民众相关的文化形式,开展相关的音乐教学。

(三)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结合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在高校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传统音乐的运用和保护,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校音乐教学重视使用民族传统乐器并适当与一些西方乐器进行融合,特别是对钢琴和小提琴的使用较为普遍,经常在大型音乐演出中使用,提高了演出效果。高校音乐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表达全新的音乐形式,并不断从传统音乐中挖掘全新的艺术形式。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对高校的音乐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应该科学把握、重点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传授给学生。把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是未来音乐教学的趋势,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保持创新精神,融入时代信息,创作出一些经典作品。高校音乐教学是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主要阵地,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创新教学的模式,制定科学严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主动学习。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对音乐事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魏丽莉.关于当前民族唱法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民音乐,2019(11):12-13.

[2]毛亚雄.民族化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凸显性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8(10):125.

[3]张静.论多元视角下高校音乐教育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市场,2018(03):96-97.

[4]张美.高校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影响与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9(08):102-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赤峰学院服务赤峰市经济社会发展应用项目“地方特色儿童音乐剧的开发与推广研究”(项目编号:cfxyfc20182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浦彤伟,女,本科,赤峰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表演)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传统;创新;城市建筑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建筑师通过建筑充分反映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理念,建筑个性的表达与个性的张扬,如果脱离了自己成长的历史和生活环境,脱离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与要求,就显得没有特性与活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同理建筑文化也是建筑的基础与圭臬。

一、从600多个城市的建筑雷同说起

一个民族和国家要善于学习利用别的民族和国家的先进的思想于科技,这样这个民族和国家才能发展壮大。自世界工业革命发祥,华夏文化在西风渐盛的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同化有益的东西,逐渐强大自己。改革开放,让人们在潮水般的外来思想与科技成果面前领略到了新技术、新思想的无上美好与完满,让人们在新事物面前显得亢奋,这种亢奋既是一个接受、享受、学习的过程,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冲击,从而自然而然地会对过去熟悉的东西产生了疑问,当然这种疑问也包括了对文化(包括建筑文化)、传统、观念等的反思。从封闭到开放,思想认识上的革命性变化,导致思维的矫枉过正,导致行为上的偏颇。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道路延长宽阔,促进了楼群诞生与楼房长高。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让老百姓享受了国家建设的好处,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最近,国内不少有识之士十分感伤地呼吁:中国的600多个城市基本没有个性!这就是说,在过去2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的建筑师、管理者、决策者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了在大规模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特有的文化建设与保护,造成了城市失去特色,建筑文化缺位,建筑师处境尴尬,城市建设责任不清。没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城市,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修正与割裂,如果让这样的不良现象持续下去,将会给我国延续了5000年的历史文化造成沉重打击或者有形成文化断层的后果。

造成目前我们国家城市建设的简单化、雷同化的原因很多,只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办事,从我国的文化实际出发,就能设计出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建筑作品。我们国家文化的延续和繁荣是中华民族赖以生生不息的纽

带,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就能找到彰显中华文化建筑特点的城市发展道路。

二、摈弃崇洋陋习,有效地发挥地域文化特色

盲目的崇洋媚外陋习是城市建设中显示区域文化特点的大敌。如何克服并摈弃崇洋陋习,政府和城市建设的决策者的指导思想最为关键。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每个地区又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与传统,如岭南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是靠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在苦难与拼搏、热血与欢乐中创造和积累产生的,今天我们的责任是保护她、丰富她、发展她。一个区域的建筑文化事业发展了,就是对整个文化事业的贡献。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国家发展根本,有利于民族振兴根本。只有认识到位了,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就会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作出重视文化的决定与规划,这个决定与规划就不会因为人员的变更而变更。

回顾我们过去在城市改造和建设中的做法,城市老城区改造多没有经过认真论证,大拆大建、献礼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首长工程等。造成重速度轻细节,重实际轻文化,重表面轻内涵的现象,建筑文化在其他要求下被忽视被淹没。建筑文化如何能有效地摈弃崇洋之风,发扬光大地域文化和华夏文化?最为关键的就是:

第一,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建筑师等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建设者、发展商、城市居民等要克服崇洋心态,做到在学习、借鉴外国的洋建筑思想的同时,要经过有必要的吸收同化,在吸收同化的基础上作出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民族特点的建筑。切不可把一种“创造世界没有中国第一”的建筑思想在城市建筑反应出扭曲的不正常的建筑思想。普通老百姓对传统建筑文化思想的回归,也是建筑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需要做许多深入、细致的工作。

第二,建筑要符合中国国情,要充分考虑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建筑要有特色,不然文化就没有表现的载体,也就是没有文化。中国的特色是什么?就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悠久。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这就决定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观。建筑是艺术,艺术不需要专家冗长的解释,有时它是一种直觉。建筑师要在建筑的区域性、民族性方面多下工夫。

第三,城市建筑要克服不切实际的所谓凭个人感觉式的杜撰创造。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是举世公认的,面对栉比林立的大厦高楼和拔地而起的城市,人们感到高兴之余,总觉得这些大厦高楼在宏伟的外表下掩盖了简单模仿,千楼万楼都是来自一个模子,没有个性,没有本区域文化的凝结和欣赏习惯的精髓。于是要是有人问:中国的城市与国外的城市区别在什么地方?也许人们会继续深入思考下去:假如一个来自欧洲的外国人是一个建筑师,他会不会问:中国的城市建筑与欧洲的城市建筑有什么区别?

法国lapidem公司的创始人、总裁和注册建筑师菲立普·莫罗对珠三角某城市的建筑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欧洲的城市设计和住房设计非常人性化,如在巴黎的街头人们行走得自由自在,不会感觉到车来车往的危险与恐惧;看华南板块,欧式和中国传统风格的楼盘都有,这些欧式建筑在我们看来都不是欧洲的东西,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们只不过把外表的东西搬过来,但并没有把欧洲的元素融入到里面,而花费很多钱去搞一些形式的模样,这样的铺张浪费是没有必要的。可以看出,莫罗对我们造出的欧式建筑是不认可的,对于没有掌握欧式建筑的基本元素的着搬照抄也是没有意义的浪费资源。我们造出了连外国人都没有的所谓欧式建筑,我们的心情是喜?是悲?是滑稽?是荒唐?抑或是其他?和莫罗感觉相同的是一些国内的研究者也发出“在中国看不到好的中式建筑”的感叹!

可见,没有借鉴的生吞活剥式的所谓“创造”,既脱离了国情,也没有实践基础,是没有活力的。这样的建筑尽管有一时的眩目闪光,但是转瞬而泯,带来的只能是遗憾和无奈。还是那句被无数人重复了无数次的话:无论什么艺术形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离开了民族的特色或者叫血脉,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要侈谈世界的了。建筑也离不开这个艺术发展与繁荣的宿命。

第四,重视建筑文化交流,打开人们思维定式的郁结。在研究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的同时,也要研究外国在建筑文化方面保护与发扬方面的成功与失败。例如德国的城市建设中把城市分成中心区、居住区、休闲区等,结果造成了市民对交通工具需求的增加,扩大了资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污染与损害。这些前车之鉴的警示作用让我们在城市建设中要努力加以避免。把这些交流当成发展我们城市和建筑文化的钥匙,打开一个又一个通向繁荣城市的康庄大道。

三、在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同时,以创新的精神促进我国独特的城市文化建设和建筑文化的发展

建筑文化的发展首先要研究传统的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于优秀的元素部分加以保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的复兴事业,中华民族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建筑文化的目的是什么?是向世人彰显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繁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的精神与物质需要。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以往的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民族服务,如果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学习而忘却了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本原,试问:这个学习过程对民族和国家来讲还有什么意义吗?正如上面所讲的例子:那个连欧洲都没有的诞生于我们建筑师手里“欧式建筑”怪物,只能是学习过程后考试所得到的“败笔”,无论我们如何评价,败笔必然是败笔。也可能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自鸦片战争以来沉默得太久了,太渴望张扬自己的个性了,所以在一个时期内为有这样的成绩而沾沾自喜。

可是喜悦过后,对于属于自己的那些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成绩进行分析时,才觉得我们付出的学费是多么昂贵!正象刚刚富裕起来的人们因为过多地、无节制地摄入大鱼大肉而导致营养过剩而带来疾病从而又钟情于粗茶淡饭一样,人们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曾经与我们长期生活与生产密切相连的建筑,就是与我们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邯郸学步和东施效颦是古人给我们在学习方法上树立的镜鉴,我们的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决策者和广大群众在了解学习外国的好的建筑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分析判断泊来文化的优劣,并从分析、判断中找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东西,加以选择、发扬,从而不断提高民族建筑文化的活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概念上树立“大课程”观,课程目标上确立“文化人”的培养目标,课程形态上强调“一主多副”原则,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价值性与可利用性,课程效能上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的现实要求。

【关  键  词】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大课程;渗透;融合

【作者简介】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是整个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汇流带与集结点。作为民族生命延续的重要媒介——基础教育课程理应责无旁贷、不辱使命,自觉肩负起继承、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生存空间受到无形挤压,面临着被弱化、被边缘化的新危机。正如有学者所言,“仅从国际视野思考课程改革是不够的,如果能增加传统文化的审视点,课程改革会更加理性,更有接受性。”因此,妥当处置好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间的关系问题,确保国家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达成,就成为摆在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面前的实践难题之一。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正式提出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课改方向,这无疑是复兴、重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得力举措。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不断增强课改的文化视野与本土关怀意识,利用科学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形成新课程改革与旧文化延承之间的和谐统一与水乳交融关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只有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顺利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机体与血液中去。

一、课程概念的拓展

课程是什么?知识技能抑或生活经验,学科科目抑或社会文化?这是一个对课程研究者而言极富挑战性的话题,学者对该概念的理解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随着“大课程”概念的出现,这一话题大致有了一个公认的答案,即课程不仅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学科体系,及人类为得出这些认识成果而进行的思考、探究实践,更包括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积淀起来的先进文化与优秀成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学习者面对的“大课程”其实就是指一个社会延续中建构起来的文化体系。而在“小课程”概念中,“文化”为“知识”所取代,“经验”为“技能”所取代,“思考”为“思想”所取代,整个课程体系沦为死板的知识、技能、信念、思想等静态认知成果构成的混合体,“课程”原本具有的丰富内涵、鲜活活体、探究过程、开放品性等被阉割了,由此,这一狭隘的“课程”理解成为束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镣铐。其实,知识、技能、思想、经验等都只是“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它只有在人类文化的体系、流转与创生中才能存在并产生意义。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文化的所有构成,包括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异域文化与土著文化、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等都应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在这一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元素,所谓“渗透”,其实质是要回归本然的基础教育课程内涵与原貌。这就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在意识中必须清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额外任务”、“附加内容”,而是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任务、原本构成;在课程的目标、文本、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自觉弘扬、更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当然使命与责任担当。从这一角度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站在“大课程”的高度与视域中开展改革,必须自觉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每一个“缝隙”与“链条”上去,全面体现“文化课程”意义上的“大课程”精神,努力开拓新课程改革的全新局面。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

在《纲要》中,国家清晰地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即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方式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目标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扩展与延伸,是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补充与细化。应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从形式上看是“三维”的,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它主要解决的是育人的问题,即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新人的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知识人”、“世界人”、“道德人”、“学习者”、“实践者”,更要培养出扎根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文化、认可民族身份的“文化人”。对中小学生而言,最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发展资源是其生存其中的“文化场”,他们主要受教育的方式就是沉浸在这一文化场中,接受整个文化场的洗礼与熏陶。民族文化就好似空气一样分布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成为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营养。走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教化与润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下成长为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者与发展者,这就是新课程改革应该确立的新目标。中小学教师与课改工作者也必须在这一课程目标的指引下,科学设计符合学习者成长规律的阶段性课程实施计划,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多样的植入点,帮助学生顺利成长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卫士与接班人。

一方面,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总目标是将中小学学生培养成为认可并践行民族核心价值观,承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文化人”。应该说,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要旨,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精华。借助基础教育课程,将这些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少年,把他们培育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生代,对整个中华民族生命力的延续与进化而言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在中小学课程中分阶段地融入、落实,以循序渐进地达成培养优秀“文化人”的教育追求。正如《纲要》所言,“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在基础教育各阶段,优秀文化教育目标的设计是有梯度的,与之相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是有差异的:小学低年级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感受——亲切感,故在课程实施上必须体现突出直观、生动的特点;小学高年级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故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传统文化素材是其主要实现途径;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故组织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讨论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句话,不同课程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子目标在学生心理发展链条上构成了“情感——认知——理解”的推进序列,为学生逐步进入传统文化圈层,承领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道教育阶梯。

三、课程形态的选择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模糊性、广博性、多样性的特点,如何借助有效课程形态,将之有机整合、融合渗透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践难题。在中小学课程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四种典型的课程形态,它们分别是:开设专门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课、中华传统文化课等;开设活动课,如组织学生开展传统礼仪教育活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开设校本课程,即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开设剪纸课、手工课、经典阅读课等;开发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隐性课程,即利用学校墙体装饰、师生服饰、传统教育活动等来渲染校园的传统文化气息等。这四种课程形态是有效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我们建议在基础教育课程实践中按照两条原则来优选、优化、重组课程形态,全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首先是“一主多副”原则。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课改工作者要坚持以专辟课堂为主体,按照系列化、主题化、阶段化的思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化为一个个主体教学单元,并将之科学组织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各个阶段,形成明确的传统文化课程主线,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同时,中小学教师还必须清楚:主题化的专门课堂只是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教学的引子,学校必须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传统文化课程,如第二课堂、社区综合实践、环境课程、孔子课堂、研究性学习等来有效支持专门课程的开设,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要加强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坚守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敬畏、崇尚、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在“一主多副”原则的指引下,全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会形成一个“糖葫芦串”式结构,随之,一个主线清晰、渠道多元、相互支撑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会逐步形成。

其次是全身参与原则。在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为了确保课程实施效果,教师必须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以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仅仅有学生欣赏活动、思维活动或体验活动的参与,都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全身心参与,激活人的全部器官,文化教育活动才可能达到最优的组合联动效果。对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而言更是如此。传统文化是隐性与显性的统一,要将之植入到学生的心田中去,仅有学科课程的支持肯定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善于组合各种课程形态,构筑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程形态体系,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建议:在课程实施中,中小学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学科课程来引发学生大脑思考参与,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还要善于利用文化亲验活动引发学生感知觉,甚至包括“第六感觉”的参与,促使学生形成鲜活多元的知觉感受,甚至还要利用活动课程引发学生全身感官的参与,努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决定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拓展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空间,提高课程实施效能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延绵在国人的生活世界中,还被固化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存活在民间艺人、网络世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将之载入青少年的课堂中,使之服务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就需要对之进行激活、选择、加工、利用、拓展,使之以鲜活课程资源的形态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为此,中小学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些资源分布在哪里,教师或学生可以利用哪些方式将之呈现在课堂中,应该采取何种手段使之服务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关注课程资源的价值性,另一方面应该关注课程资源的可利用性。

首先,所有传统文化都具有教育价值,但在价值大小上有差异,教师应善于选择那些教育价值较为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将之列入教育资源栏目中来。一般来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较大,它们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力与文化生命力。例如,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内核之一,将与之相关的文献典籍、创造发明、建筑设计等列入课程资源,就有利于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于此,教师在遴选、开发课程资源时一定要选择价值浓度高、代表性强的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

其次,传统文化都可以转化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但不一定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宜做课程资源来使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遗产不一定都适合转变成为课程资源来使用,例如昆曲、四合院建筑等,它们尽管也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但可利用性较小,一般在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中只作一般性介绍而已。相对而言,剪纸艺术、腰鼓、中国画、扇子舞、民间字画等,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小学中的可利用性较强,可以直接服务于中小学生个人才艺培养与精神陶冶。

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同时兼顾价值性与可利用性,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效能。

五、课程效能的实现

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教育效能是整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命线,事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品质。效能就是效果、效应、效力,是课程实施向学习者身心中渗透、内化的程度与水平。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提升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形”“神”分离问题,即在中小学课程实施中过于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表面效果与形式化做法,如校园装饰、诵读表演以及传统文化对学校教学生活的点缀作用等,其结果,学生经历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之后常常是仅仅知其“形”、观其“貌”,而难以理解其真意、深意,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的渗透力较为微弱,“文化人”的培养目标难以达成。据此,我们认为:要提高传统文化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教师必须改进教学的方式,推进“深度”传统文化教学,大力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能。所谓“深度教学”,它是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杜威所言的“告知”水平,也不能停留在“观赏”水平,而要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与发展简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努力突破仅仅关注传统文化外观的认知水平,突破仅仅停留在感到传统文化“有趣”“有感觉”的感性水平,实现对传统文化灵魂与精髓的把握与吃透。应该说,只有借助这种教学,传统文化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目标才可能高效达成。

参考文献:

[1] 杨立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08,(1).

[2] 宗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4-4-2,(1).

[3] 晋浩天.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得其形而遗其神”[N].光明日报,2014-4-23,(6).

教育部:信息化教育破解“缺师少教”难题

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度中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透露,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国5.9万个项目教学点中除了西藏等偏远教学点,其余均已全面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破解了中西部地区偏远教学点的“缺师少教”难题。通过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均衡。

教育部从2012年底启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刘利民表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开展以来,开设了多种形式的电子课堂,改善了一些偏远地区长期无法开设美术、音乐、英语等国家基本课程的状况,缺少教师的情况也通过远程教育得到解决,教学点的课程逐步变得丰富起来。

刘利民表示“我们从教学点做起,动员广大教师参与这项工作,把好教师、好课堂的资源汇集起来,让每个课程至少有一个优质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最终要形成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所有学科、所有版本的电子课堂。”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已有7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达220多万间,占教室总数的59%,34%的学校实现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摘自:《中国教育资源网》

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现代政体制度,无疑是近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传统文化精华的结晶。时至今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政体,而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当下却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上彷徨、徘徊。究其原因,在于对西方政体思想及道路模式的过度尊崇而对我国本土文化中现代政体基因的漠视。在我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当中,偶尔也能寻觅到与现代政体相关的身影,虽然称谓不同,但二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主遗风;分权制衡;法治

西方国家的政体制度源自其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其结构模式和路径也深受其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被人们尊奉为近代政治文明的发祥地、“考古活化石”的英国,其政体的生成是在传统政治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中相互妥协、自然演进的结果。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传统至今仍深植于人们的血液当中,禁锢着现代政治思想的萌发,而分散于传统文化角落带有若干哲学碎片却能使我们有所启发,因为这些零星的思想火花或将是祖先留给我们开启当代政体制度之门的钥匙。

一、原始社会尧舜禹三代禅让的民主遗风

禅让制,是中国古代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早期的一种原始的民主制度。在人类社会早期阶段,氏族作为一种基本社会组织而长期存在,氏族酋长(或首领)由全体氏族成员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同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大家一起劳作、共商国是。在古老的东方,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尧在政权交接上是颇费心思的,他曾多次就接班人问题咨询臣下。據记载,尧曰:“谁可顺此事?”放齐曰:“嗣子丹朱开明。”尧曰:“吁!顽凶,不用。”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於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於天。

尧舜禹时期的禅让之制,虽然和今天的民主制度有着天壤之别,其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浓厚的原始社会习俗更是无法回避。但其中朴素的民主观念是值得我们继承和思考的,正如达尔所说:“我认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存在合适的条件,民主就可以被独立地发明出来或重新发展出来。而且,我相信,这种合适的条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存在过。”[1]尽管后来这一制度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退出历史舞台的禅让制偶尔成为谋逆者们篡夺政权的合法外衣,但在提倡安定、和谐的大趋势下,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

二、西周时期封建制中的分权制衡意识

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从表象上来看,分封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它属于上层建筑,主要是解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但本质上却体现了一定程度上国家权力彼此分立、相互制约的思想,因为分封出去的国家都是实体性的存在,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内政、外交等主权等。虽然诸侯对周王、卿大夫都得尽义务,但诸侯国的事情,周王却是无权一一过问的。西方的分权制衡思想起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然后由古罗马的波里比阿、西塞罗正式提出,再经洛克、孟德斯鸠等人发展,最终确立了深入人心的三权分立制度。维尔曾坦诚地说道:“权力分立学说源于古代世界,从那里演化出了政府职能的思想,衍化出混合均衡制的理论。在权力分立学说的发展中,这些都是关键要素。”[2]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尽管也曾经历无数次自然灾害的侵袭、兵连祸结的混乱,但中国“三纲五常”的传统伦理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维护封建专制最坚固的堡垒。因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社会始终周而复始有规律地运行着,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分权制衡这一原则不仅是人类在国家政治领域不断探寻、深入总结的成果,同时也是无数经验教训的结晶,其对于预防权力滥用、保障人权、实现法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政治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而有关其实现的具体路径,我们可以从分权制衡的思想和理论中去找寻答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荀子礼法并用学说中的法治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得各家思想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作为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强化了周代和孔子重礼乐的传统,主张“礼治”,强调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但他对儒家礼治的思想做了更为系统的发挥。他说:“礼者,治之始也。”(《王制》)“隆礼重义者,其国治;简礼贱义者,其国乱”(《议兵》)。他和孔子一道主张礼是国家的最高准则,所以:“礼者,治辩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历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不由所以陨社稷也。”(《议兵》)从而把孔子的礼治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同时,荀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治人”与“治法”这一概念,在这二者的选择上,荀子主张“有治人、无治法”的“治人”思想,他以“人性恶”为基点,主张礼法并重的治国理念,并提倡先礼后刑,着重治人。最后,荀子就礼法并用、德刑结合的思想做了简练的概括:“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荀况以后,其学说被韩非、李斯等人继承和发扬,最终形成了与儒家相抗衡的法家学派,并对后世的治国方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法家认为人与人之间仅仅只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将民众完全作为统治者谋利的工具肆意奴役驱使,是违背人类美好夙愿和民主社会发展要求的,但其定纷止争的法治思想和以法治国的理念却是我国本土法律文化的精髓,尤其对各个阶层人际关系精炼、深刻的阐述,至今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四、古代民本思想中的人民主权观念

民本思想是中国古代将民众视作治国安邦之根本的一种政治学说,内容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核心主要是爱民、重民、顺民、富民、利民等。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主流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受到了各个学派的青睐,并衍生出一系列令人遐想的人类美好愿望。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向世人描绘了理想的仁政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①为此,孟子还设计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手段——“制民恒产”论。与之相比,墨家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以实现“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他们批评儒家的“仁者爱人”是假爱人,是“爱有差等”,即贵族只爱自己的亲戚,不爱天下人。而墨家的“兼爱”是平等的相互的“爱人”,不分远近亲疏,一视同仁,“爱无差等”。他们认为,这种“兼相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时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正如墨子所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慧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貧,贵不敖贱,诈不欺愚。”②

虽然上述的民本思想内涵深刻、丰富多彩,但权利观念的模糊却严重制约了人民主权这一关键理念的孕育。以农为本的乡土社会孕育了中国传统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封闭保守的内陆文化,而西方社会则在以城市为背景的工商业基础上开创了竞争与共赢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不需要太多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单个家庭的力量就足以支撑起日常的生计,于是大多数社会成员被牢牢地捆绑在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这种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不仅培育了国人清心寡欲、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同时也极大地阻碍了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严重制约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成为中国社会人情世故的至理名言。而西方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却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生产价值,工业生产的分工、细化也加剧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流动,高度发达的商品贸易使人们自然而然地萌发出保护自己财产的权利意识,最终“私权神圣”这一民法理念成为西方市民社会中全体成员的共识,而中国却始终没有产生正式的权利观念。

传统民本思想虽然被认为是统治阶级的驭民之术,其亲民、重民的表象之后却隐藏着存社稷、固君位的肮脏目的,但不可否认其中的民主意识。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中民本思想是独有而美丽的,“民贵君轻”的文化底蕴塑造中国古代读书人至死不渝的诉求。在严复的眼中,西方文化是“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自由、民主的思想是我们要学习和借鉴的,但西方的自由却过于偏重个体之自由而轻社会整体之和谐,其所谓之民主往往流于形式而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中国的民本思想则是从全体人民的整体的利益出发,将人民放在主人翁的地位。

五、结语

中华民族曾创造出人类发展史上最为灿烂文明,然千百年来踽踽独行的法文化却成为大多学者不堪回首的一页,而谈到当代政治体制时,更是衣衫褴褛、囊中羞涩。正所谓:“吾人行西方政体之难,犹在此理念与制度皆出自西域而非生于本土,是中国之政体理念源于传播,中国之立宪始于模仿。近十数年,国人畅言法治,谈论民主,虽精神可嘉,终因游谈无根,不能成就系统之理论,更难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深远之影响。”[3]笔者认为,诞生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现代政治制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具有历史的偶然,而是其传统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由于对我国本土法文化中政治思想及政体制度研究的缺乏,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的尴尬局面。在创建自由、平等、和谐的政治文明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选择的今天,深入发掘、整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宝贵的现代政体哲学思想,使中国尽早走上充满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是时代赋予莘莘法律学子的崇高使命。

参考文献:

[1][美]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

[2][英]维尔著.宪政与分权[M].苏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3.

[3][美]亨金,[美]罗森塔尔.宪政与权利:美国宪法的域外影响[M].郑戈,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1.

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如何提高对外汉语传统文化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留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找准切入点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传统文化    教学思考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着数千年悠久的文化遗存: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古典园林、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百戏之祖”昆曲、苏州评弹、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精细雅致的传统手工技艺(如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御窑金砖)等。长期以来,因其在江南地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生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中国传统文化课通常安排一个学期,供中高级汉语水平的长期汉语研修生和本科生选修。一般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每班40人左右,每周2课时。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范围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学生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学习需求和汉语水平存在差异性,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必须意识到对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该与国内传统的文化教学有不同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此有一些思考,现加以阐述,求教于方家。

一、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留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高校为留学生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通常是由一位教师主讲,偶尔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讲完饮食文化跟学生一起包饺子喝工夫茶;讲传统节日时带着学生贴福字写对联;介绍完传统曲艺教学生画脸谱……一学期下来,学生浮光掠影地被动接受了一些碎片知识,肤浅地了解了一些表面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体验,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面向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打破“碎片知识+文化活动”的传统授课模式,抓住一条主线,分层次按专题地进行拼盘授课。

苏州古典园林追求雅逸脱俗,与民俗文化相互渗透,融摄了中国文化中文学、哲学、美学、画学、书学、戏剧、雕刻等艺术门类及建筑文化、植物学、山水文化学、生态美学等最精华的内容。我们利用地域优势,尝试以一个古典园林为主线,从园林的物质要素、其体现出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及从中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三个层面,分成园林选址、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园林里的动植物器物符号、园林里的诗文戏曲、园林里的书法绘画、园林的文化主题、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在园林艺术里的反映八个专题。根据专题内容选用实地探访、问题式、任务式、探究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三个层面八大專题互为关联,层层深入。在每个专题教学中,始终以园林开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专业进行知识链接,以点带面,这样既保证了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又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以园林里的诗文戏曲专题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园林里的木雕。“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园林中的雕刻有时与文学直接融为一体,在梁柱、门窗裙板上以单个的故事片断或者连环画的形式大量雕刻取材于文学名著、传统戏曲故事的图案。网师园“击鼓骂曹”、“孔明出山”、“草船借箭”、“古城相会”、“黄忠请战”、“单刀赴会”等木雕,怡园“过五关斩六将”木雕,拙政园“凤仪亭”、“遇艳”、“解围”、“报第”木雕,陈御史花园“武松打虎”、“宝玉黛玉读《西厢》”、“妙玉独行”、“赖婚”、“听琴”、“拷红”、“送别”等木雕,留园“大闹天宫”木雕等均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然后给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①认领一本书或一部戏;②通过电视剧、电影、说表艺术等渠道了解整部小说或戏曲的故事梗概;③搜集相关的木雕图案,判断木雕图案的内容;④介绍其中某一人物及你们对他的评价;⑤将小组学习成果汇总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和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自主学习成果,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部小说和一部戏曲进行详细讲解。木雕图案既渲染了建筑的意境,又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大家整堂课都沉浸在文学与戏曲的艺术氛围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为前提,实现各得其趣、各悟其妙。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形式和学习环境的多样化。

经验证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与教师堂上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满堂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强化教与学的效果。课前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人或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比如:看视频学唱一句昆曲;参观某个博物馆,将主题展品拍照做成相册并配文字说明;游览某个园林,找出老师给你的表格中所列出的动植物图案和器物图案;走一圈环古城健身步道,在图上标出八大城门的位置和名称,等等。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专题背景、主动进行知识储备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各自汇报学习成果,比一比谁学的昆曲最像、谁找到的文化符号最多。老师只负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因为学生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课上总能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诸如为什么这些动植物符号有祥瑞之义、为什么那些器物符号可用来表达文人风雅、为什么有些符号意义相对稳固得以延续而有些符号意义却在不断叠加或者变化、为什么现在昆曲没有京剧那么流行、古琴如何表达自我心意,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答疑解惑过程正是引导学生从理解文化的物质层面向理解文化的精神层面深入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教师的角色从课堂主导者转换为课堂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国文化如何通过生动的共性的东西阐释,并引导学生将中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比较。比如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专题,讲完园林景观设计的几大要素,让学生比较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和欧美古典园林、日本园林在景观设计上的不同,并试着找出形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多元评价方式。我们用调查报告、图文展示与表达、资料汇编、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计算课程总成绩时,增加课堂参与、课后任务(个人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的比例。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轻松氛围、课后的自主学习让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各尽其兴、各享其乐。

三、拓展教学途径

整合社会资源,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吴文化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体验地去实践体验。比如,到社区活动中心跟老苏州一起聊聊老底子大户人家的生活习惯;去职业技术学校跟那里的学生学习刺绣、微盆景制作等手工技艺;去观前街老字号选购特色商品;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工作室采访,等等。大家在课堂上相互介绍体验和感受,每个人都能体味到浓浓的“中国风,苏州情”。

邀请专业艺术人才和民间手工艺人走进课堂。比如,请苏州昆曲学校的学生来为同学们展示上妆、配假髻、着装、走步,介绍记谱方法,让学生面对面听赏,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昆曲之美。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間。建教学微信群,定期推送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和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可以在这个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讨论,让课堂上未尽兴的话题在课后继续。推荐合适的APP和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提供的其他教学资源。总而言之,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整个课堂。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

在学生看来,受欢迎的文化课教师博学多才、谈笑风生、重于启发、善于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确定这门课的横向纵向坐标,即选取哪些内容、从哪个点切入、希望学生达到哪一层面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讲解每个文化专题时能够找准切入点,带学生一起深挖,探究各文化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自然观、宇宙观、思维方式、政治环境、民族心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等等)。

讲到“昆曲之美”时,因为语言的障碍,教师暂时抛掉曲词的文学性,单纯从音乐性这个方向介绍这门艺术。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手拿鼓键子,请一位同学量一量长度,随即抛出问题——猜一猜为什么一定是七寸六分长,然后板书“七情六欲”一词,告诉学生,在昆曲舞台上,鼓师的地位相当于交响乐的指挥,掌握整场戏的节奏,他使用的鼓键子长七寸六分意为打出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七情六欲。接下来老师边描述场景边打鼓点,让学生熟悉的人物一一出场,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鼓点的快慢轻响必须与戏曲场景、人物的情绪配合得严丝合缝。让学生懂得,在人物未出场前就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昆曲的细腻之处,也是其成为“百戏之祖”的原因之一。从鼓点节奏这个点切入,瞬间打消了留学生的畏难情绪,也让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转换“由自身特定视界出发去关注他者”的视角,体味细腻深远的中华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减少文化误读,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曹林娣,王兵,齐慎.图说苏州园林·木雕[M].合肥:黄山书社,2010.

[3]王雪松.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层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6).

[4]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5]李颖.传统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J].枣庄学院学报,2010(03).

[6]刘畅.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语文学刊,2016(23).

传统灰色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的道德和价值取向,极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通过本研究,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传统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意义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传统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研究的问题。最后,得出一些结论,为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和大学校园的传承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希望能为高校传统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传统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价值观

1.传统文化建设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意义

1.1有利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高校中的校园环境在很大方面可以侧面反映出一个学校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校园的整洁程度,以及宿舍的实际情况,教学设施建设能全面反映高校校园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利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教育教学过程中,严格约束自己,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校园文化当中的丰富文化底蕴。笔者认为必须丰富传统文化内涵,汲取文化营养和创新理念,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1.2有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高校教育环境当中有深厚文化底蕴,校园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高校传统文化在高校长期发展过程当中反映了高校历史,生活理念和价值取向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学生感到亲切和归属感。正确的校风和学风有利于高校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创新奠定了基础,传统文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人文素质在新时代主要是指审美素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思想的进步,社会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高校作为教育培养人才的中流砥柱,必须勇于直面社会需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整体人文素养,而且有利于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2.传统文化建设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性要求

以人为本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原则体现了现时代高校对于学生的重要性程度,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理念。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性要求既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道德信念水平的提高,如此以来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才能够形成良性循环的整体氛围。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合理需求。在校园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过程当中,高校管理层必须坚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工作原则,一要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标准大学生全面发展高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很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利益,能够保障了学生的权利,尊重了学生的物质需求,为校园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工作,顺利进行扫清障碍。在此基础上应努力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校园环境建设、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等。

2.2坚持管理原则性要求

管理原则是要求管理层在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的过程当中通过适合的程序手段,整合校园相应资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当中进行计划、组织调控实现目标要求。从而结果进行计划、组织调控等实现既定目标的要求。

3.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研究的问题

3.1教学方式方法有待创新

在课堂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在传统教育方式下部分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难度的教学任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使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手法,美其名曰为了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一种缺乏民主和平等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此过程当中被动接受教育,学习效果降低,教学方式方法有待创新主要表现如下两个方面

3.2重内容、轻形式

在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便捷性和科学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拓宽我们的视野,但是我们无法忽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源泉的重要地位,但是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对于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内容轻形式或者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3.3二者内容之间未实现有效衔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作为教育支柱的大学生不擅长积极主动地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教师是在学校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参与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整合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在于,受教育者自身的素养较差的影响,难以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内在联系,一些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没有激发和引导学生,教学内容不仅单调乏味,而且教学方法不擅长创新,更不用提师生间产生共鸣。

4.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研究的对策

4.1创新高校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课堂教学是现如今高校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课堂是高校大学生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播,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实现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程度的加深,但是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注重对于实践教学的把握,创新课堂教学平台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加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是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深化思想政治造诣的重要内容,但是大学生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需要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可塑性与理解性。课堂教学当中的理论知识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保证。高校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增加针对性教学内容,要求理论知识更加能够反映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实际需求,更加贴近校园人文关怀主题,针对性内容使得大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更加感兴趣,引发大学生思考思想政治问题背后的深刻含义。授课老师在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当中可以针对某一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堂教学之外的思想政治含义。

5.结束语

大学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与传承,确定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现实生活的交汇点,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 在繼承和创新中建立并坚持正确的历史,国籍和国家观。笔者针对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并作出了相应的研究探索,它为高校传统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和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皮艳艳.李丽.20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唐山文学

作者简介:卢晓霞(1977-),女,汉族,河北邢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上一篇:煤炭企业党建论文范文下一篇:临床护理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