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

2024-04-27

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并且在新课程实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案例从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实验探究能力;素质教育

实验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过程,也是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探究性实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各种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参与的各种活动。[1]基本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是生物实验探究课的重要目标,就学生而言,探究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和培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同时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生物课的整体教学。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师讲解的多,学生动手的少,甚至是教师在课上讲实验,学生在课下背实验,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开展探究性实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首先我们要明确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和区别。

从上表来看验证性实验是实验者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相关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而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未知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很明显探究性实验的要求较高,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规定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要求: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通过观察并提出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判断;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出必要的反思和修改。[2]

现以“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探究能力。

一、教材分析

该课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3《稳态与环境》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的“探究活动”内容,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该探究活动是依据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具有两重性的原理,以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等知识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如何将科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学生可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同时也是训练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可行的实验方案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设计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简易性。本节内容能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由于前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本节课需要在课前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出实验方案。

在课堂上教师可作出如下安排:①学生分别汇报各组的方案,自我暴露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②公选出部分具有典型优点和错误的实验方案,通过自我评判、合作交流,作出评价;③教师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作出简要的点评,引导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④各组根据预实验报告,简谈收获和经验教训;⑤通过上述的评价和报告过程,根据自己所选的生长素类似物和植物材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学生认识到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2.能力储备:学生经过初中和必修1-3的探究实验,基本掌握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已经具备了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但对实验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的应用理解上还不到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特点,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2)评述生长素类似物在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尝试用探究的方法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主要是确认变量、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利用数学方法记录和处理数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探索的问题;

(2)通过合作与交流,逐步养成质疑、创新、协作、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通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认同预实验的必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对实验设计方案的评价和完善。

五、教学策略

杜威提倡“从做中学”,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是达成本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建构”,因此通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的评价,以及各小组通过合作交流来完善实验方案,是学生自主建构的重要方法。

六、课前准备

1.建立学习兴趣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人来参加,共12人(选择理由:这样对后面的分组实验就可由该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合作实验的技能培训。

2.完成预实验:教师带领学习兴趣小组同学,在上本课前的三周,根据提供的生长素类似物的藥品“速效生根粉(40%NAA)”、吲哚丁酸生根粉、强力生根剂的用法用量说明,选择用何种枝条,用何种方法处理枝条,设置几种浓度,并计算好需要配制每种浓度需要的生根粉的用量及溶液的总体积,避免药品的浪费。

3.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本节课前两天,老师布置本探究实验的课题,全班各小组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自主设计好一份实验方案交给老师。老师看后,选出几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提供给全班交流评价。

七、教学过程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展示:

校园景色照片(月季花园)

讲述:

欣赏校园景色照片后,请大家说说你的第一感觉?

提问:如果请你用一株月季变成图中的月季花园,快速而又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评价并继续提问,最后得出结论:扦插

扦插成功关键是要生根。根据上节所学知识,有什么办法可以促进插条生根呢?

简述:市场上有很多种生长素类似物(示实物),它们因使用方法、植物种类、季节等导致其适用的浓度范围不同。

因此在生产实践上,就有必要进行预实验来寻找最适浓度,从而避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这就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观察

思考与回答:

漂亮!

思考并回答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

准备进入探究活动状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步实验

探究 提问:

根据这一题目,可知是探究性实验,请大家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有哪些呢? 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并回答 调用学生的知识储备。

一、

提出问题 提出要求:

请学生根据所选的生长素类似物和植物枝条来回答。 积极思考并回答

调用必修1的知识储备,根据概念来判断该实验的三种变量。

二、

作出假设 提问:

如何对此实验作出假设? 积极思考并回答

三、

设计实验 讲述要点并与学生互动:一份好的实验设计必须要明确以下三点:

1.实验原理:

2.实验原则:

请大家说出有哪些原则?

3.三种变量:

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分别指的是什么?组织学生交流:

提供事先选出有代表性的3份实验方案供学生交流,并对自己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指出其不足和改进办法。

依序安排3个小组汇报:

第1小组、第2小组、第3小组 回忆、思考并回答

思考、小议并回答

应用实验设计原则,对自己的实验设计评价,并反思不足处

第1小组、第2小组、第3小组代表依次发言,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发言 回忆必修1的相关概念并应用到此实验,解决有关变量的问题

调用知识储备,说出即可。

通过小组交流,反馈出学生对探究实验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生生评价、老师适当点评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验设计能力。

小结、评价并抽问:

通过交流,大体上可归纳出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PPT展示实验步骤:

请学生回答:

指出每步注意事项…… 思考回答

争相抢答 师生共同总结,形成完整实验设计思路。

四、

生物兴趣小组汇报预实验的结果 提问补充:

具体的实验操作,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安排汇报:

请生物兴趣小组的代表来汇报预实验过程。 小组代表交流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尤其是设计实验时未考虑过的需注意的问题),实验感受,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 通过兴趣小组的展示,让其他同学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同时领悟到做科学研究需要恒心和毅力。

五、

完善实验设计方案 点评和小结:

八、反思

由于本课是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暴露出问题后,再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找出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种合作交流式的学习,学生能及时发现实验设计中常常容易发生的错误,以避免类似错误的再发生,同时也对实验设计的相关原则在理解和应用上,理解的更透彻。

本课实施中重点在学生参与评价这一过程,怎样组织好课堂教学?特别是如何更好地激励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对3个小组的实验设计评价,我做了这样的处理:第1小組由学生自由发言。第2小组采取小组讨论综合意见后再进行评价。由于有了前两个小组的评价作铺垫,对第3小组的评价就先由本组学生自评,再由其他同学补充发言。这样不致使教学程序单一重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课堂上生物兴趣小组代表汇报时,由于学生不一定想得周全,而且只是口述,其他同学印象未必深刻。教师有必要进行及时总结,注意提醒实验中的细节问题,这才有利于下节课的分组实验操作。如,浓度设置必须课前设计好表格;根据浓度和体积,计算出药品的用量;浓度较低时,如何具体操作使稀释到相应浓度等,都必须课前弄清楚,以免到实验室茫然失措。另外标签使用方面在分组实验时除了要注明编号、浓度外,还必须注明班级、小组,以免混淆。同时,还要提醒学生选材的时候注意选取容易生根的植物实验更易成功,这也可通过网上查询了解。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说明栀子花和富贵竹是较好的材料。从实验成本来看栀子花要便宜很多。但即使温度适宜,生根时间至少需要2周,最好3周后实验结果更明显。因此要持续定时观察实验结果,特别是生根后可改为每天观察,不能轻易下实验失败的结论。

此外,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活动完成之后,从中能体验到的喜悦和成就感是不可比拟的。由此,实际上也对学生进行了相应的情感教育。

关于要进一步探究的内容,学生可能会提出温度、光照、营养液、插条老嫩程度、插条种类、浸泡时间、浸泡深度对生根的影响。其中的插条老嫩程度、插条种类可由一个组同时完成。光照、营养液、浸泡时间、浸泡深度这几组实验只能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进行。而温度一项,由于本校还没有添置恒温箱,因此暂时无法实施。

这个实验看上去很难,实际上操作起来难度并不大,通过组内合作可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如制作插条和配制溶液就可同步进行。此实验成本不高,我提供的四种生长素类似物最贵的才4元一包,而一个组的实验可能用不了一包,实验材料由学生选择自行带来,也就降低了实验成本,因此在每个学校都可顺利进行。该实验最难的地方,在于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做实验记录,这就需要教师适时的鼓励和进行辅导,增加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实施探究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但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了解学生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困难所在,精心设计讨论交流的焦点,引导思考方向,培养解决问题方法;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要有序地组织好探究活动,包括明确探究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协调好小组和整个班级的秩序、帮助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注意事项、启发学生灵活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做全程的引导和监督,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拔和启发等,这些都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通过实验探究课师生的综合素质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更有利于中学生物整体教学和学生认识新事物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继贞.张祥沛.曹道平编著.生物学实验教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范式、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辨析。研究表明:跨学科研究是体育科学未来研究的主要趋势,跨学科研究不以建立新学科为最终目的,而是运用或综合体育科学内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来解决体育现象中的问题。一个有效的跨学科研究。学科间的联系不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关键词:体育科学;科学方法;跨学科研究

20世纪以来,体育已经成为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并表现出其特有的社会功能,而体育功能的不断完善也对体育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科学领域中诸如体育与健康、体育与性别、体育与社会、体育与环境等复杂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跨学科的合作。以价值共享和信息共享为特征的团队工作方式是跨学科合作研究的又一重点。跨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范畴、促进体育科学研究的多样化,打破单一学科的传统界限,通过学科间知识资源的共享提升了单一学科的认知能力,为创造性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我国体育学者也逐步认识到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并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系统综合是体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多学科、多种交叉和渗透是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性;多人或团队的合作是体育科学研究的必然发展趋势。检索国内相关文献,发现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还相对薄弱,跨学科实践研究的成型范式还不多见,跨学科研究的责任和义务还模糊不清。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困难既有跨学科研究概念和内涵不清,缺乏统一范式和可操作的方法体系等自身原因,也有观念、体制、投入等外部原因。跨学科研究既要避免学科间无限制的或盲目的相互罗列,也要防止跨学科和新学科概念上的混淆。本文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认知基础与范式、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期为我国体育科学跨学科的实践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内涵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概念的界定一般依附于对跨学科研究内涵的理解。在国外文献中可以看到多个术语交替使用来描述“跨学科”现象,如“cross-”、“inter-”、“trans-”、“multi-”和“pluri-disciolinary”等:同时对跨学科研究的内涵也有不同的阐述,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德国学者申瑟尔认为,“跨学科研究是超越学科界限的学科间理论和方法的综合,最后形成一个新的理论构建。”贝尔格曼等对跨学科的理解是,跨学科作为一个综合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方法学形式,一般被理解为学科或专业间的一种综合程度。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综合以上学者观点,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或综合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法可以从简单的学术思想的交换、知识和方法的综合,直到超越学科界限的新的理论范式构建。

马卫平等在分析国内外关于跨学科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跨学科概念做了如下描述:“体育跨学科研究是以多学科理论和方法为背景,立足于体育问题,综合地、系统地、多维地、联系地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工具、观点、原则、方法、范式等来探索体育现象而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它具有合作性、整体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

学科间的合作必须着眼于实践的研究对象,并以学科问的相互联系为前提。因此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不应该追求一种新的和重大的理论创造,而是学科之间有条件的结合来解决体育现象中带有共性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不要求一个新的所谓的超级科学,而是追求学科间的一种渗透和融合。

跨学科研究一般表现为学科间以不同的形式和在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其工作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在实践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的灵活运用。跨学科研究不是学科间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各学科的不同理论、方法和认识就具体问题的有机结合。但这一结合是否可以达到高层次的理论综合,进而实现新的理论构建,在科学领域,尤其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度。

2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认知基础和范式

 

在体育功能不断完善的今天,体育科学研究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学科内部研究,而是如何根据学科性质探究一种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以此解决体育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以德国为主的西欧体育科学最早强调体育科学的一体化,其思想归咎于20世纪70年代里斯和克瑞埃希(Ries&Kriesi)的体育科学发展阶段模型。依据这一模型,体育科学的各学科从其母学科中有成效地分离,之后经过长期的磨合,通过叠加逐渐转化为一个统一整体。体育科学领域单一学科的进一步分化,使欧洲和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更多的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问题,80年代中后期又加强了体育社会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尽管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起步较晚,但在体育学科继续分化的背景下跨学科研究被充分肯定,并逐步发展和形成了学科间合作的范式。到目前为止至少存在3种学科间合作范式:

(1)学科间合作的初级形式是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对某一共同问题的认识被简单集中起来,而学科间没有更近的相互联系。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还处于停顿状态,只是知识和方法的简单叠加。

(2)学科间合作的高级形式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此阶段学科间的联系不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重叠或交叉。学科合作可以从一般的学术思想交流直到知识和方法的综合。

(3)学科间合作的最高级形式是超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其特点是通过理论和范式的相互转化而最终完成的学科间的理论构建,是狭义跨学科研究的继续发展。学科专业的界限被打破,学科的合作着眼于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形成一种一般

化的理论范式。学科间的理论转化大部分比较抽象,包含多个理论假说,需要研究团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避免出现生硬的理论转化现象。

目前,体育科学领域学科间的合作还停留在第2种范式,即学科知识和方法在某一主题下有条件的交叉和重叠。而第3种范式,即学科间的理论构建,基于学科之间理论转化的抽象性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以上列举的3种范式与我国社会学者罗卫东提出的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基本相同,其指出学科间的合作首先是多学科的合作研究(以某类定向的问题作为对象,以两个以上学科门类的力量资源为依托开展解决同业问题的共同研究);其次是狭义的跨学科研究(不仅有学科之间的合作和互补,而且发生了相互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尤其是在方法层次上的互相借鉴和综合);再次是超学科研究(已经形成了超越具体学科方法和问题的更加一般化的理论范式)。马卫平等对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也做了类似的分析,即多学科研究(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学科互动研究(Interdisciplinary)和跨学科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目前国内外在“Inter-”和“Trans-disciplinary”二者之间专业术语的理解和使用方面还比较模糊,往往被组合在一起使用,如英文中的Inter-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和德文中的Inter-und Transdisciplinaritaet。在科学研究中二者既有重叠又有区别:跨学科研究注重不同学科的能力和观点的综合,以此来支持一个学科范畴内的有成效的知识转化;而超学科研究则强调超越学科范畴之外一般理论的构建,以此解决生活世界的复杂问题。

近年来,国外体育科学领域的跨学科实践研究逐渐增多,典型的如加拿大体育运动中心(csc)成立了旨在提高运动员综合能力和运动成绩的研究团队,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训练学、运动康复学和生理学等。科研团队和教练员共同研究年度计划,定期和教练员会面,通过学科专业性评价和学科间不断的信息交流为教练员从多个视角提供运动训练的信息和方案。德国国家体育科学研究所和德国足协合作,进行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康复的跨学科研究。参与合作的学科包括了生物力学(功能的稳定性评价)、训练学(协调能力评价)、心理学(躯体感受和紧张监控)和流行病学(身体健康状况评价)。研究的目的不仅是对运动员素质的综合评价,同时通过研究团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使教练员和康复医师直接受益,通过诊断和监控减少运动员膝关节的损伤。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户外体育与生态学学院与生物学、林业学、社会学、地理学等方面的专家构建了跨学科研究团队,致力于体育与环境的综合研究,通过研究、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保证了跨学科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加强跨学科研究的同时,美国和西欧等国的综合性大学借助多学科优势着手跨学科专业的设置。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在跨学科教学领域开辟了一个更具实践意义的模式,来自政治学、新闻学、体育学和社会学4个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承担题为“新闻、权利、社会和身体文化”的跨学科教学任务。来自6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课程的学习。其跨学科性可以从3个方面实现:其一,来自4个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观点通过同一课程被集结到一起,其课程题目本身已带有跨学科性;其二,教师互动,基于同一题目的需要,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在教学中必须相互合作,而不是并列组织教学;其三,来自不同专业学生间的互动。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不同专业学生必须取得联系,不但要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来自其他专业的知识和观点。这一跨学科课程模式值得借鉴。

3 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跨学科合作一般包括联系、协调和知识综合3个过程。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合作不仅需要团队成员的密切联系和科研任务、科研过程的高度协调,同时还需要对学科间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即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没有对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共同理解,成员之间就不可能完成有效的信息传递,也不可能实现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需要两方面的信息来源:一个是对其他学科的基本理解;另一个是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工作的经历。

从跨学科合作的3个过程出发,一个跨学科研究的成败主要由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等具体因素影响。只有充分认识跨学科研究的各个影响因素并将其优化组合,跨学科研究才能顺利进行。

3.1 学科间客观对话的准备

基于跨学科研究对象之复杂、参与学科和人员之多、研究周期之长等特点,在跨学科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各学科必须保持高度的对话准备状态。只有在有准备的状态下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应。客观对话的准备包括对本学科优势和弱势、工作重点和难点的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方法的熟练,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团队工作的进程及可能出现问题的预见等等。例如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与竞赛成绩的跨学科研究过程中,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可能涉及了训练学、康复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方面。在这一问题上,首先考虑的是训练强度和训练计划的合理性以及恢复手段的正确性,而当治疗师发现运动员的疲劳并非训练设计和恢复方法问题,而是由运动员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这时心理学专家和运动队的管理部门便介入到讨论中来,经4方的客观讨论最终解决运动员出现的“疲劳问题”。由此可见,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之间必须保持客观对话的准备,它是跨学科研究的前提。

3.2 学科间的相互谅解和坦诚

跨学科研究是单一学科将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重新引到研究中来,并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为此跨学科研究不支持某一学科的优先地位,而是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开展对话。各学科应尽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取长补短。实践表明,相互谅解和坦诚为学科间的合作构建了坚实的信任平台,是学科合作的基石。某一学科在跨学科研究的特殊主导地位不仅阻碍了自身潜力的发挥,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科成员的工作热情,进而加大了学科间信息交流的难度,来自其他学科的信息和建议而获取的科学研究的新视野也将受到严重的限制。

3.3 学科专业知识和冒险精神

学科专业知识是跨学科研究的基础。跨学科研究成员的专业知识不精湛,就不能准确地将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跨学科研究中去。不但没有促进跨学科研究,相反为跨学科研究制造了障碍。另外,跨学科研究会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研究陷入僵持状

态时各学科往往表现得犹犹豫豫,举棋不定,不敢承担责任,这在一些重大的跨学科研究工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某一学科的果敢精神,必要时能承担责任,把握全局,拥有以部分看整体的冒险精神。一个专业精湛,同时又了解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往往能发挥重要作用,扭转跨学科研究中出现的被动局面。

3.4 团队工作及其社会敏感性

尽管某个团队成员在跨学科研究的关键时期能起到率先突破的作用,但没有团队的集体工作,单枪匹马难以保证整个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科研团队是由来自各学科的专家组成,他们不但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发展前沿,同时还了解其他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学术界的领军人物。他们拥有较高的学术道德,精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较强的责任心、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由这些专家组成的团队在跨学科研究过程中不仅保证了学科间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调用,同时还能激发整个研究过程中团队的能动性。跨学科研究总是受团队能动性影响,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团队本身固有的规律性和团队的社会关系。一个成功的跨学科团队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信息顺畅的团队、一个有高度社会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的团队,这一团队在维系跨学科研究成员关系上往往起到了纽带作用。

4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跨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因信息闭塞而引起的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以及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制度问题等。

4.1 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

跨学科研究需要至少两个以上学科的参与,学科越多,学科间相互理解和认识的难度越大。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是加强彼此的信息传递。团队成员会议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体可采取小组正式会议或非正式会议。在跨学科研究的计划、准备、实施、结题等阶段应该进行必要的小组正式会议。小组非正式会议可采取面对面或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根据经验,跨学科研究成员间的信息交流更倾向于面对面形式。其中小范围面对面交流灵活和宽松,信息可快速并准确地传递,同时还可以促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根据研究过程的需要还可以举行临时性会议,也是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在信息交流问题上,重要的是信息交流的内容,而不是信息交流的形式。另外,经常举办学科间的论文报告会、研讨会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可以消除学科间的成见和相互间知识的匮乏,增进彼此的认识和理解。

4.2 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

学科间不同专业语言的协调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在跨学科研究中,对某一现象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对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种定义方式也给跨学科研究带来了较大的障碍。在跨学科研究中各学科往往试图寻找一种能让彼此接受的基础语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构成一些以专业语言为基础的“特殊语言”,但这种统一化的语言往往在实践中不能被长期使用。事实上,跨学科研究并不是要将各学科的专业语言统一化和标准化,而是如何利用专业语言,实现学科之间概念和认识的互补。德国著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早在1985年就强调指出:没有对跨学科的学习,便不能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解决跨学科研究的语言问题只能通过学科间相互认识和相互学习,并在不断的相互交流中得到改善。另外,学科间的好奇心是加强彼此认识的巨大动力,学科之间专业语言的障碍也可能由此得到消解改善。体育院校可以为教师启动跨学科课程的交叉学习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跨学科学术论坛和科研成果汇报也能促进对其他学科专业语言的理解。

4.3 极大的时间耗费问题

学科专业语言的协调问题和相互理解上的难度可能导致巨大的时间耗费。跨学科研究中的信息交流、职权分工以及科研成果汇报的表达形式等方面都是费时费力的,而且经常存在争议和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对于一些重大的研究项目,基于研究问题的复杂、参与研究学科和人员的庞大,以及来自研究经费和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可能出现研究的临时性中断,其研究周期可能持续更长。因此跨学科团队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如奥地利的跨科学科项目“Modeme Wien und Zentraleuropa um 1900”从1994年开始,经过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直到2004年,持续了近10年才宣告结束。解决跨学科研究的时间耗费问题,一方面要求科研机构给予积极对待和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集中各方面的力量进行支持,经费方面要保障科研经费的供给,在组织管理方面要做到职责分工明确,奖惩客观公正,在学科合作和团队关系方面,参与学科应尽可能做到知识结既精又博,同时坚持学科地位平等,杜绝学科的霸权主义。

4.4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和制度问题

我国高校多采用“校一院一系一专业教研室”型学术组织模式,跨系、跨学科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一般固定在各系或学院,没有形成严密而灵活的跨学科研究体系。其人员和组织机构也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目前我国体育专业院校还没有形成跨学科研究体系,跨学科研究不属于高校体育科学工作者必须履行的义务,缺少一种学科合作在制度上的强迫性。跨学科研究主要还是体育科学工作者的个人兴趣和个人行为。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在引进、培训、晋升和奖励等人力资源政策上也还没有对跨学科学术方面的支持和倾斜,这大大降低了体育科学科工作者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高校应该通过相应的人事、科研经费、科研任务以及科研奖励来促进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如体育科研组织机构可适当调整科研体系和结构,制定跨学科研究的建设目标和启动科研经费,定期举办跨学科学术报告会、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并对跨学科研究感兴趣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以此加强科研管理和队伍的建设。另外可尝试构建以研究中心为主要形式的跨学科研究平台。研究中心是目前最适合开展跨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也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摇篮。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型模式,以知名教授为品牌、重大项目为纽带、衔接的科研服务体系(网络、资料、实验)为支撑、建立以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的开放式研究平台。同时可借鉴国外成型范式,在高校设置体育跨学科专业,为跨学科研究培养后备力量。 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是把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并带有单一学科认识障碍的问题重新引入到研究中来,通过与相关学科有条件的、合理的结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通过跨学科研究,单一学科也加深了对自身专业的再认识。鉴于跨学科研究理论基础的薄弱性和成功范式的缺乏,体育科学的跨学科性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表现出来。本文分析的跨学科研究影响因素以及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为跨学科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跨学科研究应尽量避免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简单罗列,不断加强学科间的信息交流,实现一个有主题的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综合。另外通过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而转化成的新的理论只有经过多次的实证研究才能被使用。目前我国体育科学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实践研究和成功范式还相对缺乏。体育院校应在政策上加大体育科学跨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体育科学的广泛性和特殊性优势在组织和管理方面为跨学科研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体育科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初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27-130

[2]邵伟德,陈伟明,论现代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几个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4):454-457

[3]汪康乐,邰崇禧,当代体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39-40

[4]罗卫东,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的新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07,29(2):35-41

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之一却具有全国最高CO2排放密度的上海为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机遇,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研发与引进)低碳技术是上海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而此次金融危机为上海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了机遇;利用这一契机,上海应积极调整与创新技术成果供应、创新产品需求以及制度环境方面的政策,积极发展低碳技术。

关键词:世界金融危机;上海;低碳技术;发展机遇

一、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与影响

最近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源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华尔街上演了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猝死、两房危机、雷曼破产、美林兼并,等等,愈演愈烈,进而波及全球,演变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面上,此次金融危机是美国住宅市场的泡沫破灭引起的,但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经济方面,美国的过度消费和新兴经济体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矛盾,造成了全球经济失衡,以石油—美元为支撑的生产—消费模式的不可持续经济模式发展到极端,其链条突然断裂,导致了矛盾的总爆发(管清友等,2008)。其深层次经济因素可以从消费与生产两个方面来分析:(1)消费方面,在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货币体系下,美国长期过度消费,国内储蓄水平长期偏低,占GDP总额6%的年均贸易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来“买单”;(2)生产方面,以化石能源为核心的能源体系下,经济增长一直依赖于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此种经济模式使化石能源丰富的国家,例如中国、俄罗斯及中东地区的产油国,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外汇。大量的美元储备需要保值升值,这就需要进行投资,从而为美国金融衍生品的创造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因此,金融危机在本质上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的结果,该经济模式以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的大量消耗为基础,以提前消费的政策为动力,以美元的世界霸权为主导。其实质是不可持续型经济系统在高速运行过程中触发了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的负反馈机制,从而以金融危机的形式发生总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出现经济危机。

这场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经济安全感以及投资理财、消费习惯等,而且波及全球,引起全球金融市场急剧动荡,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全球能源、经济格局面临调整。应对这一形势,各国的产业发展、技术革新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和消费模式都需要进行调整。因而,此次危机为人类摒弃传统的高碳经济增长模式,转而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提供了契机。

在传统矿石能源存量有限并且产生大量CO2造成温室效应的约束下,向以高效、洁净、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各国目前提出的救市措施都不约而同地含有“绿色因子”,将低碳经济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中国应对危机的“十项措施”中也包括诸多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因素。在危机中抓住契机,作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城市之一却具有全国最高CO2排放密度的城市,上海应加快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力度和国际合作;同时,借此东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发展低碳技术

低碳经济的发展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那些外生性因子例如人口和经济增长等构成了低碳发展的外部条件,那些可调控的经济系统内部因子例如能源和经济结构构成了低碳发展的调控因子和策略选择,而那些对低碳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调控因子形成制约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状态因子构成了低碳发展的约束因子(潘家华,2004)。基于世界形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与资源禀赋的差异,各地区在不同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选择存在差异。《斯特恩报告》中指出,发展中国家能否在2050年实现碳排放增幅在1990年水平上不超过25%的目标,取决于资金和技术。就上海而言,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的核心是低碳技术创新。具体而言,包括四个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改造现有能源技术;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海洋温差、潮汐、海浪、燃料电池等可再生的新能源技术及其电力转换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以及碳捕获技术。因此,发展(研发与引进)低碳技术是上海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

(一)低碳技术是降低碳排放的关键可控性驱动因子

人口、经济与技术因子是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排放情景分析中考察的主要驱动因子(IPCC,2000)。其中,人口、经济因子具有外生性和既定的特点;而技术因子则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程度的自发性,是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可控性驱动因子。

从人口因子看,资源环境的压力和产品的需求增长来自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对上海而言,由于严格奉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其人口自1995年来就实现了负增长,自然增长率由1981年的10.34‰下降到2006年的-1.24‰,因此,人口数量因素并不是推动上海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导致上海人均CO2排放高居全国第三的人口因素主要在于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2006年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1990年增长了248.57%,见表1),带来了上海电力消耗量的逐年攀升(2006年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比1990年增长了647.44%,见表1)。因此,尽管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单位产值能耗大幅下降(从2003年的1.003吨标煤/万元下降到2005年的0.486吨标煤/万元,产值能耗降耗51.55%),但碳排放量却有大幅增长。所以,从人口因子看,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只有通过调控和牺牲人们的消费水平才能实现,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经济因子看,在传统经济模式和现有技术条件下,经济规模的维持和扩张必然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以工业为例,尽管由于2000~2005年产值能耗持续下降,上海2006年工业综合能耗增长率(34.45%)远远低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139.73%)。但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其综合能耗仍维持持续上升趋势(见表2)。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是各国家、企业和劳动者所追求的目标,寄希望于采取收缩经济规模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显然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其可能的现实选择是优化能源与产业结构或技术进步。不过,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相比于优化能源与产业结构,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往往更加直接和明显。

(二)低碳技术是减少碳排放的核心调控因子

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源结构、经济结构、能源效率与碳汇是当前在减少碳排放中社会可以加以调控的重要因子。若用水电或核能替代煤炭,煤炭消费每降低1%,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能减少1.14%(潘家华,2004)。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提高能源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和增加森林覆盖等固定CO2等措施都是上海减少碳排放的可能途径。目前,上海已经加大了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力度,通过集约化(如宝钢与上钢的合并)等措施对行业结构有所调整。同时,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也在逐年上升。不过,这四个因子中,能源结构调整受功能、成本、资源禀赋等因素约束,经济结构调整受经济与战略方面的约束,发展森林碳汇的时间跨度长且存在一定的极限。于是,提高能源效率便成为上海目前降低碳排放的主要调控手段。

提高能源效率,其核心动因是技术进步。不过,技术进步会带来节能和增产两方面的效应,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的效果可能被增产和使用率增加带来的碳排放增加所抵消。因此,在低碳技术的引进与研发中,要注重发展不存在抵消效应的节能技术(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

(三)低碳技术是突破低碳发展约束的重要影响因子

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资源禀赋、资金与技术能力、社会基础设施等各种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从现实情况看,上海人口密集,资源不足,环境容量小,但海洋能、风能丰富,卫生、环境、通讯、交通、电力等社会基础设施已相对完善,具有强大融资能力,并且有一个创新性的科技团队和充足的科技人才储备。在资源禀赋成为上海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的这种情况下,加强对风能、海洋能等的开发利用成为上海突破资源约束的重要策略。但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核心技术的匮乏导致本土能源企业尚未形成价格优势,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商业化任重道远。不过,作为中国科技力量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上海在能源技术以及相关领域拥有健全的学科体系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因此,利用其科技优势,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便成为上海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上海低碳技术发展现状

在国家采取能源发展目标和规划、能源法律法规、能源科技发展计划等政策促进清洁能源利用与技术研发的基础上,上海进一步采取了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替代性清洁能源、促进碳排放的市场交易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使低碳技术在近几年有了较快的发展。技术引进方面,2006年上海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技术进口合同额(18119.64万美元)已在各行业中跃居第三。技术研发方面,上海不仅在工业、建筑、交通领域和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开发了一批清洁能源新技术和新产品,而且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开发出了集成技术和通用性清洁能源技术,建立了典型用户及区域能源利用示范,并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使清洁能源共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服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上海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的潜力在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等方面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低碳技术研发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有利于清洁能源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环境,体制性障碍明显;(2)能源基础数据不全面、不可靠,影响能源决策及能源战略的制定与实施;(3)前沿科学的研究较少,特别对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以及CO2排放等方面的研究较少;(4)研究力量分散,分属于各个大学、研究所和少数企业,缺乏统筹协调,受所从事的专业与技术局限,很难从战略角度来进行政策设计(任奔,2008);(5)研发主体错位,其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仍在科研院所,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不高,研发投入力度不够,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6)服务水平尚待提升,技术交易服务的网络化尚未形成,研发成果的投资评估、转移与授权、保护与侵权鉴定等专业性研发服务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低碳技术引进方面也存在着技术重复引进、消化吸收能力差,技术改造缓慢、引进技术层次不高等问题。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机遇

虽然上海在低碳技术研发与引进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就总体环境而言,此次经济危机对上海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了机遇。

(一)提供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

此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实质上体现了以化石能源高消耗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减少对矿石能源的依赖,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被各国政府认可和接受。不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成为2008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和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等国际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而且“低碳经济”概念也成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陆续推出了包括不少绿色、能源政策的经济刺激计划,并重视通过技术创新抢占未来经济的制高点。中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措施中,不仅4万亿投资计划弥补了不少环保领域的历史欠债,而且“十项措施”中还包括了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等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举措。这些都为上海发展低碳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此次经济危机从侧面反映出: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产业结构形态已经不能持续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以能值(而不是以货币)来衡量的财富。因此,有必要利用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来提高资源的能值转换效率和附加值。在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上海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契机主要体现在受其影响的国际贸易、金融、科技、商品市场等方面。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冲击,增速放缓,为上海降低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热钱向中国的大量涌入,使上海拥有了进行产业升级的更大外汇优势。在这一实现产业升级的最好时机下,上海可以利用其充足的外汇储备、稳定的经济形势和良好的比较优势,加大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速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从过去片面注重生产环节向“研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战略转变,从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向上游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研发和服务转移。在积极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推动下,以新能源技术、能源效率技术和碳捕获技术等为核心的低碳技术必然在上海得到更多重视和更快发展。

(三)形成更充裕的潜在资本投入

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需要充足的先期资本投入,此次金融危机为增加资本投入创造了机遇。这主要表现在:(1)由于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前景不明朗、面临衰退风险等因素,国际资本可能撤离美国等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流向相对安全和拥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2)由于以清洁、高科技和高质量为特色的产业具有较高回报(英国碳基金研究表明,该行业总价值超过7万亿美元的公司中,良好定位、积极主动且意识超前的企业的公司价值增加八成),国际长线资本很可能在相对安全的中国市场对这一领域进行更多投资;(3)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举措对上海增加资本投入发展低碳技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不仅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提供了直接的资金支撑,金融领域内所采取的调增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重启非金融企业中期票据发行等一系列措施,也有利于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能间接地为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及低碳技术研发提供更多资金融通上的便利。

(四)有利于新能源技术的引进和国际技术合作

从上海2001~2006年技术进口情况看,美国、德国和日本是主要的技术来源地。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为上海新能源技术引进和国际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宽松的国际环境。(1)在低迷的经济形势下,为了帮助实体经济摆脱困境,欧洲国家的企业现在一改常态,放松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限制,许多大公司、中小企业都愿意以低价出售核电、提高能效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甚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这于中国、于上海来说都是个难得的历史性机会;(2)督促发达国家切实消除各种障碍、建立基于优惠和减让条件的技术转让机制、加强国际技术合作成为目前国际社会的强大呼声和有力行动。在这一形势下,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在此次危机中抓住机遇,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一轮调整,在国际社会中谋求更高地位和更大话语权,提升国家竞争力。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融资能力、充足的外汇储备和财政实力在国外购买高效节能技术、产品、设备,甚至并购公司,并寻求更多国际技术合作。

五、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利用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结合其在低碳技术引进与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上海应凭借其优良的基础设施与科技实力,制定与实施积极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推动低碳技术的迅速发展。

(一)积极发展低碳技术的战略抉择

能源资源匮乏的现实决定了上海必须采取发展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战略。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在低碳技术发展方面,上海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立足自身实际,鼓励多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提高能效与节约优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家计委等,1994;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适应当前形势,上海发展低碳经济,应当一手抓节能技术,一手抓新能源技术。

1.全面推进节能减排。与先进国家相比,上海1999年吨钢综合能耗高于国外27%左右,原油加工综合能耗高于国外58%左右,能耗每吨标准煤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842美元)仅为发达国家的40%左右(江上舟,2009)。因此,上海节能降耗潜力很大。节约能源,是上海缓解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上海应加强低碳技术自主研发与引进,在节能潜力大的工业、建筑和交通等主要耗能领域集成大规模推广应用现有成熟的、先进的节能技术,并解决其推广中的技术问题,提高经济性、可靠性。由于建筑节能成本低,节约空间巨大(见表3),其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尤其值得重视。

2.积极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一方面,利用上海在高参数锅炉、汽轮机及电站辅机等方面的制造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国家的超临界燃煤发电、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重大技术的攻关;另一方面,加强在烟气净化技术、煤炭液化转换技术等领域以及CO2减排、资源化利用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奔,2008)。

3.大力发展可再生替代能源。根据上海的实际,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重视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氢、风力机叶片制造关键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的研发、引进与应用推广。

(二)推进低碳技术引进方面的政策调整

通过实行《上海市鼓励引进技术的吸收与创新规定》、推行有利于技术引进的税收政策和下放技术引进合同初审权等措施,上海近年来技术引进规模持续增长,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技术进口规模的增长尤其明显。在经济危机形成历史性契机的形势下,上海应调整相关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推进低碳技术引进的进程。

1.在进行相关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引进具体规划。在世界经济危机和上海成为中国低碳城市展项目试点城市的背景下,上海应对包括技术引进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国别政策、消化与吸收创新等专项政策等进行调整。同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产业与科技政策、外汇储备、产业技术水平和消化吸收能力合理确定技术引进的战略目标、重点,使具体规划不仅具有战略性、导向性和科学性,而且能实现协调一致,取得最大效益。

2.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低碳技术引进体系。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是技术引进的主体。政府应将其角色定位为服务者,建立健全技术引进法律法规制度、技术引进工作交流与培训制度和技术引进综合统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国际技术贸易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协调国内外投资者的技术行为,促进国内外多双边技术合作,使当地企业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

3.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进行激励。在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引进低碳技术面临更大的资金约束与风险,政府应利用外贸发展基金对低碳技术引进企业和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的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和外汇政策支持,对这些企业和国外在沪的低碳技术研发机构给予贷款、税收、价格等政策优惠,积极推进引进技术开发基地的建设。同时,突出重点地抓好关键技术,扶持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引进。

4.推进技术引进的多元化。政府应推进和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低碳技术。一方面,通过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等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另一方面,在核心技术领域加强与技术含量高、资本规模大和着眼于长期合作的跨国公司的合作,在重要低碳技术设备生产、仪器、装备方面加强合资合作,并鼓励企业采取技术援助(包括人员培训、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援助合同、管理咨询服务、补偿贸易等)、技术服务、作股投资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引进方式。

(三)鼓励低碳技术研发方面的政策创新

国际上推进科技研发与创新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技术成果供应方面的政策,包括金融政策、人力和技术上的帮扶,完善基础设施等;二是创新产品需求方面的政策,包括政府采购、合同等;三是制度环境方面的政策,如税收政策、专利政策和规制等(魏蔚、乔为国,2006)。结合其在低碳技术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经济危机所提供的契机,上海应加强这三个方面的政策创新,调整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方面的措施推进低碳技术创新。

1.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与支撑体系。其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应完善技术入股的法律规范,建立无形资产评估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制度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的重要作用,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分配制度和经营制度。(2)吸引国外长线投资,加大经费投入。上海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在近年来持续上升,并且具有较高的R&D经费占GDP的比例(见表1,2003年R&D经费占GDP的比例美国为2.6%,日本为3.15%,德国为2.55%,法国为2.19%,英国为1.89%)。不过,在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水平的情况下,上海要抢占低碳技术发展的制高点必须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作保障。利用经济危机给资本投入带来的机遇,上海应出台新政策吸引国外长线投资,并有效利用热钱,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3)支持建立中外合作研发机构,加快人才培养,建立起适应低碳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专家、管理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探索多种形式的低碳技术人才国际培养与交流模式。

2.培育技术吸收和创新的主体及中介组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1)加强指导、服务、支持和协调,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真正主体。一方面,依托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现有的生产科研联合、专业化配套体系,推进产业性的主导技术、关键技术、基础技术和高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推进其技术向中小企业扩散;另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建立开发机构,加速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2)支持和鼓励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各类科技合作,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姻嫁接,开展低碳技术吸收与创新的联合研究开发,并通过技术入股、技术参股、校企联合、所企联营等形式形成技术开发创新的良好机制。(3)从政策、法规方面着手扶持一批高素质的技术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加强中介组织的管理、建立规范的中介服务程序、增加技术转移投资等加快技术转移速度。

3.整合技术资源,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研发与能源信息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建立全市科技研发与能源利用、碳排放的信息收集、扩散及各种数据库的信息中心,开展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发布和交流,为技术研发等科学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4.调整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激励与约束政策。这是推动低碳技术发展的政策创新的关键。这些激励与约束手段不仅包括提高化石能源价格、征收碳税等价格与税收政策,还包括建立碳交易市场、加快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规定强制性市场份额目标)和技术转让市场等市场创建措施。

上海拥有成为世界低碳技术研发转化基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位于前列的高密度高校为研发主体,有配套完善的产业为转化主体,有长三角乃至辐射到全国的市场为支撑。上海如果能抓住此次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带来的技术、资金与产业升级机遇,进行科学的长期规划,采取有效政策与措施,一定能够成为最有活力的低碳技术研发转化基地,进而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管清友,刘德伟.金融危机与全球能源新秩序.价值中国网,2008.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11/

13/144393.html.

[2]潘家华.低碳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技术分析[C].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度与政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IPCC.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 Scenario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国家计委,等.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5]《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2007.

[6]江上舟.加大节能技改力度,推进技术进步和节约增效[J].上海节能,2000,(9).

[7]任奔.健全上海清洁能源技术创新体系的若干建议[J].上海节能,2008,(3).

[8]魏蔚,乔为国.国外促进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11-05.

[9]上海市经委,发展改革委,统计局.上海产业能效指南,2006.

[10]上海统计局.上海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陈秋红,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资源与环境经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王书柏,男,《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社社长。

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作文写作不单单能够考察学生语文应用能力,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所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使写作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采取科学有效得方法。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科学方法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对此展开详细的研讨。此次研究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进行明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科学方法

前言

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经历都相对不足,导致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相对困难。为了使教学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教师要对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应用。不仅要对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进行培养,还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来积累素材,以此来使自身的写作内容更加言之有物。写作教学中的科学方法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以下方面来详细阐述。

一、培养小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为了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要对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培养,让学生从写作中感受到乐趣,以此来对写作进行接纳。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创新,使其具备科学性。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写作形式和创作空间,使学生在作品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教师的辅助下,当学生写作另自身满意的文章时,可以使学生的成就感显著加强,从而对写作越来越感兴趣,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例如: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开展相关的故事会。让学生按照自身的想法随意进行创作不受限制,之后在故事会上进行分享,教师和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来投票,票选出前三名给予一定奖励。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创作能力等得到培养。同时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交流,可以让学生来吸取别人的优点,为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助力。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多媒体教学属于全新教学方式的一种,其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让课堂效果更加的生动有趣,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通过多媒体设备让文字的优美性能够生动化呈现,引领学生欣赏和感受作品的魅力,品味佳作所带来的震撼,以此来使学生对写作的意义产生正确的理解,从而使提高語文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得以实现。例如:教师以“春天”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在正式写作之前,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来展示春天的景色,使学生对春天产生直观的理解,并对春天的特点进行有效抓取,以此来使作文得到有效完成。

三、读写结合培养学生写作习惯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由于知识结构以及能力都缺乏成熟性,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完成阅读。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全面应用,并将所学的技巧运用其中,以此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强化。例如:在学习《白杨》这篇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对课文仔细阅读,尽量在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全面思考作者所应用的写作手法,以此来对白杨所代表的含义全面理解,从而能够对借物喻人以及托物言志等方法有效掌握。之后教师要针对新的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对课堂讲解的写作方法进行合理运用,通过这样的练习来有效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引导学生留心实际生活

生活可以为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当亲身经历且仔细观察和思考之后,才能够产生深刻的印象,以此来使写作时言之有物。总结来讲,需要让学生以多听多看、写写玩玩的方式来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对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全面应用,更加有效的引导学生来观察生活。该阶段的学生精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所以教师要及时有效的帮助学生来回顾细节且不断重复,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记忆。如教师开展相关的娱乐活动,在玩耍的过程中来回忆细节,并分享自身体会到的快乐。也可以走出教室去大自然中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教师对相关的知识或细节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然风景并留心细节,从而来为写作提供良好的素材。

五、注重仿写以及融入真情

语文写作水平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的积累,这样才能够使语言组织和表达的效果更加良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写作技巧提高的捷径之一为仿写,在阅读优秀作品的时候,可以对优秀段落进行仿写,来尽可能的运用自身的能力,从而使自身的写作水平能够有效提升。

小学生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为内容空洞缺乏真实情感,该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未对内容进行思考。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写作对象,并在语言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同时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以此来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

结语

从本文详细的论述中可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要对科学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并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进行留心观察,为自身写作积累有效的素材。另外,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技术全面应用,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来为相关知识以及写作技巧的传递提供方便,从而使学生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进而为写作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静.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分析[J].文存阅刊,2020(22):97.

[2]姚娟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9(7):76-77.

[3]龙虎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创新方法探析[J].文渊(中学版),2020(7):949.

[4]马立艳.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3):102-104.

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国际主义;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摘要]我们应确立的“新国际主义”有四个相互联系方面的特征:不是简单地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口号打出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诉求;不以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作为直接目标,而注重加强同健康的、开放的、理性的民族主义的联盟,把其关照点集中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斗争上,创造有利于和谐世界产生的因素、条件和关系;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坚持和贯彻意识形态可超越性与不可超越性的辩证法,避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的争论,求同存异;以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为己任。为了从学理上搞清楚这方面问题,就必须从方法论层面上对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加以批判性的反思。

马克思、恩格斯所主张和倡导的国际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我以为,这种变化是一个过程,即: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人们对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不断地加以批判性反思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学界所出现的关于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新国际主义”的著述,就属于这一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本文拟对这方面的问题陈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新国际主义”的含义

“新国际主义”这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在西方,“新国际主义”在不同的社会集团那里有不同的含义。上世纪80年代初,法国社会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题为“争取社会主义,实现变革”报告,其中第四部分就冠以“实行新国际主义”的标题,旨在阐述一种与国际资产阶级世界主义有本质区别的对外发展战略,即:团结欧洲工业化国家的广大劳动者,反对剥削和不平等,推动第三世界的解放斗争和以此为基础的民族与社会解放运动的发展,全力支持各国人民捍卫民族生存、独立和发展的权利。不过,作为一种术语的“新国际主义”在冷战结束后才真正流行起来。冷战后,“新国际主义”最初出现于文学艺术领域,后很快在其他文化领域和官方意识形态中流行起来,成为一个与“后现代”、“后民族主义”特别是“后国际主义”紧密相连的概念。冷战结束的第二年,在当时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威尼斯双年展(1895-),美国馆等热情邀请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参展,德国馆甚至邀请韩国艺术家参展。这届艺术节的总策划奥利瓦用“新国际主义”一词涵盖了这种盛况。1999年10月,英国外交大臣库克和新任北约秘书长罗伯逊明确用“新国际主义”一词来概括英国工党制定的以“人权高于主权”和“人道主义干预”为核心价值观的外交战略。

可见,在西方,“新国际主义”不是一个界定统一的术语。近些年来,这个术语也开始在我国学界特别是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流行起来,但其界定却相对比较统一,即:“新国际主义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国际主义。加入国际体系与国际制度,寻求合作共赢,参与建构地区共同体,是新国际主义的基本理念。”其特点是:“淡化意识形态纷争和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抗,通过参与国际体系、国际机制及区域共同体的构建,在民族利益、自尊与人类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之间谋求最大限度的安全、合作、共赢。”其功能作用是:“在国际体系层面、地区层面、周边和安全领域开始全面实施融合政策和积极外交,在国际体系内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促进人类共同利益的发展,建立国际和谐社会。这种融合政策和积极外交蕴含了丰富的新国际主义思想,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因此,就中国而言,“新国际主义”这一术语反映了一些学者根据新的历史时代和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需要所提出的一种处理国家利益与其所承担的国际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路。

综上所述,“新国际主义”主要是基于人们对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思考(当然,不同的政党、民族国家和国家集团对这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的认识是不同的),而提出的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术语。因此,同“国际主义”一样,“新国际主义”也是一个中性词(不同的阶级、阶层、政党、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可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在我国学界,“新国际主义”这个术语虽然是舶来品,但一些学者将其同邓小平的构建“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思想、江泽民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思想、胡锦涛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紧密联系起来,赋予了它和平与发展时代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新内涵。这无疑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但也有值得进一步推敲的地方。笔者以为,对“新国际主义”的思考仅仅从一般的国际关系层面上展开还是不够的。为了从学理上搞清楚这方面问题,还需要从方法论层面对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关系、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选择关系加以批判性反思。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搞清楚“新国际主义”的“新”究竟应该“新”在什么地方。这将有助于在整体上推进关于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发展战略的研究。

二、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和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目前学界有的学者为了论证“新国际主义”的合理性,把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相互渗透关系绝对化,而忽略这两者间的差别,似乎在“新国际主义”中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的共同或普遍利益成为无差别的一体了。实际上,否定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差别的一面也就是否定了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统一的一面。没有差别就没有一致和统一,从而也就没有了这两者间关系的协调之说。此外,否定了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差别,同时也就是在逻辑上否定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间的差别。国际主义总是作为民族主义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没有了民族主义这个对立面,国际主义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例如,在马克思所说的未来社会,民族和民族国家消亡了,民族主义,从而国际主义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新国际主义”的批判性反思,首先要明确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确认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区别并试图协调它们间关系的思想,早在作为德国历史学派先驱的李斯特那里就已存在了。李斯特尖锐批评了自魁奈以来形成的“世界主义性质”的政治经济学,认为这种经济学没有顾及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特殊情况和特殊利益,“没有把世界联盟与持久和平的观念统一起来”。在他看来,这种经济学是与他所研究的“如何使某一指定国家(在世界当前形势下)凭农工商业取得富强、文化和力量的那种科学是对立的”。“我们如果想对逻辑、对于自然法则信守不渝,那就必须使个人经济不与社会经济相混淆,关于后一项,又必须把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与世界主义经济划分开来。政治经济或国家经济是从国家的概念和本质出发的,它所教导的是,某一国家,处于世界目前形势以及它自己的特有国际关系下,怎样来维持并改进它的经济状况。而世界主义经济产生时所依据的假定是,世界上一切国家所组成的只是一个社会,而且是生存在持久和平局势之下的。”不过,李斯特虽然反对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亚当·斯密的世界主义,但他没有简单否定世界主义经济学的合理内核(按他的话说就是“绝对不是要把流行学派主张的世界主义经济理论一笔抹杀”)。他承认各个国家间存在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必要性。笔者以为,李斯特关于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问关系的主要观点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其一,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国际合作是第二位的,也就是说国家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其二,坚决反对少数强国打着世界主义的旗号谋一己之私。李斯特如是说,英国在“对本国与其他国家的商业政策作一般性讨论时,总是满口的博爱主义与世界主义,但是一等到问题涉及本国关税任何一种变更时,他们就以保护原则为推论的依据。并不以为其间存在着任何矛盾。”这实际上是“把人类全体利益放在它们的利益之下,就是说,使人类全体利益服从少数国家利益”。其三,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科学决不可为了世界主义的目标而否认各国特有情况的本质,也不可把这一点置于不顾或加以曲解。只有注意到各国的自然环境,引导各个国家分别按照它各自的特有环境向更高目的努力,这类目的才能达到。”李斯特从他上述的主要观点逻辑地引申出这样的结论,即:“我们首先是国家公民,而后才是世界公民。我们将自己的努力与力量献给我们民族的文明、幸福、荣誉与安全。我们也为人类争取这同一目标。但是人类的幸福必须与民族的幸福一致。”可见,李斯特承认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有部分一致的地方,也认可为了本民族国家的整体的长远的发展,为了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而有条件地让渡本民族国家的某些利益,但他更强调民族国家利益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坚决反对强势国家在世界主义的旗号下把本民族国家利益充当人类共同利益。

李斯特这里虽然论述的是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间的关系,但在逻辑上涉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当然,这两种关系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是就利益关系的客体而言的,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就利益关系的主体而言的。

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般原则上是反对李斯特的上述观点的,虽然他对李斯特的评价要高于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其原由主要有二:其一,李斯特是站在德国资产阶级立场来强调发展民族工业以及国家利益的重要性的,而这是同持“工人没有祖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立场的马克思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当然也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世界主义)。马克思和李斯特虽然都强调各民族平等,但马克思将这种平等视为作为“世界历史性”事业的社会主义由以实现的逻辑前提。其二,在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前,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只能是一种虚幻的利益关系。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是不能代表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的,也不可能使各民族平等相处,只有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在他看来,“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他给各国工人阶级斗争提出的创建新的国际关系的宗旨是:“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相关思想,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保卫苏维埃政权”与“支援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后来,斯大林曾把列宁的国际主义演绎为大国沙文主义。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相关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以国际主义为主导和基础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统一。邓小平根据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国际主义和民族主义(这里当然指的是健康的、开放的、理性的民族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战略方针,其要义是:以搞好国内的事情为主,对外反对霸权,有步骤、量力而行地实施对外援助,做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

可见,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和区别说明: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不能相互取代的。既然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是不能相互取代的,那么,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即: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关系的调整是由什么决定的。明了这方面的问题,是搞清楚“新国际主义”的“新”的关键。国际主义自身不可能作为调整自己与民族主义关系的“第三者”。我以为,能够调整这种关系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发展形态的变化。

马克思、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虽然在关于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关系的表述方面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强调社会主义的国际性,都不同程度地坚持“世界革命”,并把国际主义作为第一位的重要义务。在当今时代,由于种种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选择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间的选择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退居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层(见本文第四部分)。邓小平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以及中国在时代中的位置,在继承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思想的基础上更强调社会主义的民族性。社会主义就其本质来说虽然是国际性的,但就其路径来说首先应在民族国家范围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发展的漫长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不首先在民族国家范围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就不可能在世界历史范围获得真正的发展。这就是说,选择和发展社会主义首先是民族国家的事情。这样,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中国对外发展战略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重点发展党际关系转变为依据国际关系一般准则重点发展民族国家间的关系;由重点发展凸显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外交转向发展经济和文化外交(即便是政治外交主要也是与地缘政治相关);联合的对象由全世界劳动者和被压迫人民转向一切爱好和平和进步的力量(后者包括前者);由固守“同一的社会主义模式”转向倡导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由以往的以单一的方式支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向在国际关系一般准则的范围内以多样化的方式支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以往的以直接的、单一的方式支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向在国际关系一般准则的范围内以间接的、多样化的方式支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上述“转向”的直接目标就是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力争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平等并使发展中国家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获取世界范围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中国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以各种方式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从而使社会主义在全球的影响力日趋增强。这也是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新国际主义”的“新”首先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中的发展形态所决定的。中国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发展形态调整了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新国际主义”的“新”就是这种调整的直接表现形态。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壮大,这种关系还会有所调整。

中国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中发展形态的变化,使其以自身的强大带动世界的发展,从而促进世界历史格局逐步朝着有利于人类进步力量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改变,成为中国对外发展的总战略。这种“带动”大体体现在七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不断增强潜在影响力(既包括硬实力的潜在影响力,也包括软实力的潜在影响力);无条件的对外援助和有条件的对外援助;与发展中国家无条件的合作和有条件的合作(既包括经济合作,也包括政治合作、文化合作和军事合作);对和平和进步力量在道义和物质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构建;在不影响民族国家正常交往的基础上与各国社会民主党、共产党等进步组织发展良好关系;积极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这七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是一个变量,且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这七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到社会主义中国在当代世界的发展。

三、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

众所周知,在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那里,对“国际主义”的表述都具有比较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而“新国际主义”在学界有的人看来是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对立的,即是不具有或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的。笔者以为,为了从学理上搞清楚这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对“超越意识形态对立”应当是针对什么而发的这一问题加以辨析,否则就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就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的整体而言,不存在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问题。“国际社会”是由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各国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共同体组成的社会群体(其中最基本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国际关系”主要是指主权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的构成是多层次的,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意识形态当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在国际社会或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的对立、交锋、渗透是很自然的事情,无所谓超越或不超越。实际上,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为制定外交政策提供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基础,构成对国家利益判断的标准,等等。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意识形态就被明确地规定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

“国际主义”也不存在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问题,因为,“国际主义”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其最一般的意义而言,“国际主义”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民族国家等关于国际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观念(这里所说的“国际主义”是广义的国际主义,它包含但不等于马克思所提出的“国际主义”)。但就其特殊意义而言,“国际主义”是多种多样的,其含义大不相同,其价值观也大相径庭。因此,任何一种形态的国际主义都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的特性和功能。所以,不同的国际主义在处理民族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一般准则之间关系方面的态度和行为相去甚远。例如:同是在国际主义的旗号下,有的国家能够比较好地协调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一般准则间的关系,甚至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牺牲本国的部分利益以维护国际关系一般准则;有的国家则借口所谓人道主义援助践踏国际关系一般准则,以不正当的方式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可见,国际主义从来没有超越过意识形态的对立。

笔者以为,只有国际关系一般准则才是超越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关系一般准则由国家主权原则(独立行使对内治权而不受外在干涉的权利)、主权平等原则(各国不分种族、不分大小,主权一律平等)、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构成。显而易见,构成国际关系一般准则的原则本身是不具有意识形态特性的。无论国家的制度性质如何,无论哪个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都应遵循国际关系一般准则。“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成立。至于不同民族国家基于特定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对国际关系一般准则及其实施过程的诠释,则是另一层面的问题。至少从构成国际关系一般准则的原则本身的特性来看,在既定的国际关系中,具有不同社会制度的民族国家要和平相处并发展它们间的多方面的关系,就必须超越意识形态对立。不过,我们所说的国际关系一般准则是不能涵盖国际社会所有的关系的,这一关系准则只是体现国际社会关系的一个层面,虽然是最基础的层面。此外,在如何贯彻国际关系一般准则这一问题上,国际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政治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的差别和矛盾。

这里还有必要对意识形态对立与“冷战思维”加以区分。我们所说的意识形态对立与应当摒弃“冷战思维”有所不同。意识形态对立是国际关系中的客观存在,只要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存在、不同的民族国家利益的存在,这种对立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故在主观上抹杀这种客观存在是很幼稚的。而“冷战思维”虽也属于意识形态对立,但它并不是意识形态对立的一般,而是意识形态对立的特殊。目前学界关于“冷战思维”的看法虽不尽相同,但也有比较统一的地方,如:用权势政治的尺度度量国际事务,把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对立绝对化,把竞争的对方视为“你死我活”的对手,等等。“冷战思维”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不过,在“冷战”结束后,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残存了下来,而且越来越严重地干扰国际关系的一般准则在国际关系中的贯彻。这就是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的主要缘由。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反对“冷战思维”而否定国际关系中客观存在的意识形态的对立。我们反对和否定的是意识形态对立的一种特殊形式,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意识形态的对立。

实际上,在国际关系中,不同的意识形态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这种统一并非是简单的融合,而是指:不同的意识形态间的正常交流,并通过这种交流,对国际社会生活的某个领域或某个层面所出现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达成相对的共识。在当前的国际意识形态领域,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斗争性与调和性并存,且相互渗透;各种意识形态在相互竞争和较量的同时,也在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因此,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当我们强调意识形态对立的一方面时,不能忽略其统一的一面。

最后这里还有一个相关问题需要提及。从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来看,具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全球改革大潮的冲击下,纷纷打开国门,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领域内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以社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却加强了。民族主义虽然并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但它一直是决定国家政治经济生活和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多以国家为本位,使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合为一体(单一民族国家尤其如此),并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上所述,我以为,“新国际主义”的“新”不是“新”在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上(因为国际关系一般准则本身无所谓超越意识形态对立问题),而应是“新”在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意识形态的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法上,即在拒斥“冷战思维”的过程中将意识形态的对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使之尽可能少地影响民族国家间的正常往来。进而言之,民族国家间关系的正常往来并不意味着完全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而在于把意识形态的对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说,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拒斥冷战思维,坚持和维护国际关系一般准则,是民族国家间关系正常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在全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国家不首先为各民族国家的平等而尽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就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

四、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

学界有的人认为,“新国际主义”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因而也就超越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对立。这一观点当然也是值得推敲的。如上所述,就一般意义而言,国际主义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和民族国家等关于对国际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观念,这种观念蕴含着一定的阶级、政党和民族国家等对国际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价值判断。可以说,无论何种类型的国际主义都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而对国际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的价值判断必然涉及制度选择问题。例如,康德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和《永恒和平方案》中就认为,世界的“永久和平”实现的必要制度条件是“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和“共和政体”的建立。在他看来,“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和“共和政体”在其本质上是趋向于“永久和平”的。没有“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和“共和政体”,就无所谓“永久和平”。康德所说的“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和“共和政体”就是他基于“先验理性”、“自然具有合目的性”和“人类历史合目的发展”的理念,对国际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所做出的一种制度选择判断。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所倡导的国际主义中,其制度选择的价值指向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在世界范围的普遍建立。不过,就当今世界而言,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选择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选择越来越退居到意识形态的深层。即便是这两种制度的选择,也具有了浓厚的多样化的色彩,而不再以简单的、统一的资本主义模式或社会主义模式出现。但是,超越了冷战时期的简单的、统一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模式的对立丝毫不等于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

简单的、统一的资本主义模式和社会主义模式及其选择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整体上都没有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世界的复杂矛盾大多被暂时遮蔽在这两大模式的对立中。但这两大模式的对立只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对立的特殊,而不是其一般。随着冷战的结束,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日趋发展起来,此时,无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与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特点紧密联系起来,故存在着多样化发展的资本主义与多样化发展的社会主义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被日趋充分暴露出来的各种形式的民族和民族国家的矛盾所掩盖。因此,“新国际主义”的“新”绝不是“新”在超越不同制度的对立上,而是“新”在超越冷战时期简单的、统一的资本主义模式与社会主义模式的对立上,“新”在肯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选择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选择暂时退居到意识形态领域深层的这一事实上,“新”在将其价值导向集中在为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多样性发展创造稳定的、良好的环境上。这种“新”在逻辑上使中国的“新国际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反对霸权主义运动的无私支持和援助限制在国际关系一般准则所规定的范围。我以为,这样来理解“新国际主义”,我们就不会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选择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选择越来越退居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层,理解为超越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间的选择或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选择。

通过以上从方法论层面上对民族国家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国际主义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国际主义与社会制度的关系的批判性反思,笔者以为可对“新国际主义”的主要特征作这样几个方面的概括:其一,“新国际主义”不是简单地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口号打出去,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内在的价值诉求。其二,“新国际主义”将不以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实现作为直接目标,而注重加强同健康的、开放的、理性的民族主义的联盟,把其关照点集中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和进一步反对霸权主义斗争上,创造有利于和谐世界产生的因素、条件和关系。其三,在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非社会主义国家中政党的各种形式关系中避免不必要的意识形态的争论,以相互理解为主旨,求同存异。其四,以推动“全球问题”的解决为己任。简言之,中国的“新国际主义”不拘泥于外在的表现,而踏踏实实地为现代社会主义发展所要实现的近远期目标做力所能及的努力,如:提倡世界上各个民族平等,反对恃强凌弱,主张构建和谐世界,为解决全球问题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等等。

[责任编辑 刘蔚然]

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建筑涂料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新型建筑涂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在实际应用中显示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外墙涂料;应用;施工要点

前言:建筑涂料主要具有装饰、保护和改善使用环境的功能。文章阐述了建筑外墙涂料的施工特点和施工技术。建筑单位要严把材料、人员关,确保从人员、机具、材料、施工方法、使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精细组织,保证外墙涂料效果的完美体现。

1、外墙涂料的特点

外墙涂料主要功能是装饰和保护建筑物的外墙面,使建筑物外貌整洁美观,从而达到美化城市环境的目的。同时能够起到保护建筑物外墙的作用,延长其使用时间。为了获得良好的装饰与保护效果,外墙涂料一般应具有以下特点:

1.1 装饰性好。要求外墙涂料色彩丰富多样,保色性好,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装饰性。

1.2 耐水性好。外墙面暴露在大气中,要经常受到雨水的冲刷,因而作为外墙涂料应具有很好的耐水性能。某些防水型外墙涂料其防水性能更佳,当基层墙面发生小裂缝时,涂层仍有防水的功能。

1.3 耐沾污性好。大气中的灰塵及其它物质沾污涂层后,涂层会失去装饰效能,因而要求外墙装饰层不易被这些物质沾污或沾污后容易清除。

1.4 耐候性好。暴露在大气中的涂层,要经受日光、雨水、风沙、冷热变化等作用。在这类因素反复作用下,一般的涂层会发生开裂、剥落、脱粉、变色等现象,使涂层失去原有的装饰和保护功能。因此作为外墙装饰的涂层要求在规定的年限内不发生上述破坏现象,即有良好的耐候性。此外,外墙涂料还应有施工及维修方便、价格合理等特点。

2 对于建筑外墙涂料材料的选择

2.1建筑外墙涂料的种类

建筑涂料按用途分:外墙涂料、内墙涂料、地面涂料、顶棚涂料;按材质分:有机涂料、无机涂料和有机无机复合型涂料,其中有机涂料又分为水溶性涂料、乳液涂料、溶剂型涂料等;按涂层质感分:有薄质涂料、厚质涂料、复层涂料、多彩外墙涂料等。

2.2外墙涂料的使用要求

对于用作装修作用的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的建筑外墙涂料,可根据需要使用丙烯酸共聚乳液型建筑外墙涂料,因其涂料耐候性良好,在长期光照、日晒雨淋的条件下不易变色、粉化或是脱落、使用时不受温度限制,即使在 0℃以下的严寒季节施工,也可很好地干燥成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用作装饰作用的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各种构筑物等工程可适当放低要求,选用低毒溶剂型丙烯酸建筑外墙涂料、溶剂型丙烯酸聚氨酯建筑外墙涂料、溶剂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外墙涂料,因为这些溶剂型涂料具有遮盖力强、耐磨性好、无毒无味、不污染环境、涂刷面积大、涂膜密实、坚硬、对基层渗透力强、附着性好等特性,应用范围较广。

3 外墙涂料的主要种类及应用

3.1 溶剂型涂料

溶剂型涂料是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有机溶剂为稀释剂,加入一定量的颜料、填料及助剂,经混合、搅拌溶解、研磨而配制成的一种挥发性涂料。涂刷在外墙面以后,随着涂料中所含溶剂的挥发,成膜物质与其他不挥发组分共同形成均匀连续的薄膜,即涂层。由于涂膜较紧密,通常具有较好的硬度、光泽、耐水性、耐酸碱性和良好的耐候性、耐污染性等特点。但由于施工时有大量易耐的有机溶剂挥发,容易污染环境。漆膜透气性差,又有疏水性,如在潮湿基层上施工,易产生起皮、脱落等现象。由于这些原因,国内外这类外墙涂料的用量低于乳液型外墙涂料。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溶剂型丙烯酸外墙涂料,其耐候性及装饰性都很突出,耐用年限在 10 年以上,施工周期也较短,且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使用。国外有耐候性、防水性都很好,且具有高弹性的聚氨酯外墙涂料,耐用期可达 15 年以上。

溶剂型涂料的主要品种为过氯乙烯外墙涂料,它是我国将合成树脂涂料用作建筑外墙装饰的最早品种之一。过氯乙烯外墙涂料以过氯乙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并用少量其他树脂,再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填料、颜料等物质,经捏和、混炼、塑化、切粒溶解、过滤等过程而制成的一种溶剂型外墙涂料。

过氯乙烯外墙涂料具有干燥快、施工方便、耐候性好、耐化学腐蚀性强、耐水、耐霉性好等特点,但它的附着力较差,在配制时应选用适当的合成树脂,以增强其附着力。过氯乙烯树脂溶剂释放性差,因而涂膜虽然表干很快,但完全干透很慢,只有到完全干透之后才变硬并很难剥离。

主要成膜物质为过氯乙烯树脂,在涂料中用量为10%左右。常加入醇酸树脂、酚醛树脂、丙燃酸树脂、顺丁烯二酸酐树脂等合成树脂,以改善过氯乙然外墙涂料的附着力、光泽、丰满度、耐久性等性能。

在过氯乙烯外墙涂料中常用的增塑剂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加入量约为 30%-40%。过氯乙烯树脂在光和热的作用下容易引起树脂分解,加入稳定剂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树脂分解,延长涂膜的寿命。常用的稳定剂是二盐基亚磷酸铅,用量为 2% 左右,其他稳定剂还有蓖麻油酸钡、低碳酸钡、紫外线吸收剂 UV-9 等。

常用的颜料及填料有氧化锌、钛白粉、滑石粉等。

3.2 乳液型涂料

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的外墙涂料称为乳液型外墙涂料。按乳液制造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工艺直接合成的乳液;二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通过乳化方法制成的乳液。按涂料的质感又可分为乳胶漆(薄型乳液涂料)、厚质涂料及彩色砂壁状涂料等。

目前,大部分乳液型外墙涂料是由乳液聚合方法生产的乳液作为主要成膜物质的。乳液型外墙涂料的主要特点如下:

1)以水为分散介质,涂料中无易燃的有机溶剂,因而不会污染周围环境,不易发生火灾,对人体的毒性小;

2)施工方便,可刷涂,也可滚涂或喷涂,施工工具可以用水清洗;

3)涂料透气性好,且含有大量水分,因而可在稍湿的基层上施工,非常适宜于建筑工地的应用;

4)外用乳液型涂料的耐候性良好,尤其是高质量的丙烯酸酯外墙乳液涂料其光亮度、耐候性、耐水性及耐久性等各种性能可以与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外墙涂料媲美;

5)乳液型外墙涂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在太低的温度下不能形成优质的涂膜,通常必须在 10℃以上施工才能保证质量,因而冬季一般不宜应用。

4建筑涂料的施工技术

4.1基层的施工要求

基层的施工要求应平整,但又不应太光滑。孔洞和不必要的沟槽应提前进行修补,修补材料可采用 108 胶加水泥(胶与水泥配比为 20 ∶ 100)和适量水调成的腻子。太光滑的表面对涂料的粘结性能会有影响,而太粗糙的表面又会浪费过多的涂料。基层的含水率也应该符合规范的要求,新抹砂浆常温要求7d 以上,现浇混凝土常温要求在 28d 以上,方可进行涂饰建筑涂料,否则会出现粉化或是色泽不均匀等现象影响建筑的外观。

4.2基层的处理方法

(1)对于混凝土基层的处理,由于日后修补的砂浆容易剥离,或是修补部分与原来的混凝土面层的渗吸状态与表面凹凸状态不同,对于某些涂料品种容易产生涂饰外观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原则上必须尽量做到混凝土基层表面平整度良好;(2)对于水泥砂浆基层处理部分,当发现水泥砂浆面层有空鼓现象时,应铲除,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水泥砂浆面层有孔眼时,应用水泥素浆修补。也可从玻璃的界面注入环氧树脂胶黏剂。水泥砂浆面层凸凹不平时,应用磨光机研磨平整。

4.3 外墙涂料的施工要点

(1)先详细标注建筑物各缺陷位置,确定修补方案;(2)对抹灰层要先细拉毛处理,再涂刷底漆、面漆;(3)对要涂饰的墙面基层要进行细化处理切不可太粗糙以免会影响装饰质量;(4)对于缺棱掉角处采用不小于 1:3 水泥砂浆来进行修理整补。对于有麻面和缝隙处用腻子填充平整;(5)现场如确实需大面积批刮腻子,必须使用聚合物水泥腻子,但腻子层不宜太厚;(6)外墙面大面积涂饰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

5. 建筑外墙翻新涂饰建筑外墙涂料的施工方法

建筑外墙是水泥墙面时,需详尽检查建筑物外表面并找到缺陷的根源并保质保量地认真处理,对建筑物外墙面起皮、松软、粉化处要铲除并清扫净。对脱落、掉角、空鼓处要细致地修复,保证完好如初。对裂缝及墙面不平整处要采用专用的外墙弹性抗裂腻子来修补;对于基层的处理要保证涂刷的基本要求。对于水泥墙面要涂刷抗碱底漆一遍,刷外墙涂料两遍。

建筑外墙是砖墙面时,需详尽检查建筑物外表面,找到缺陷的根源并保质保量地处理,尤其墙面有无渗水、屋面防水、水落管等缺陷。再检查墙面,对酥松处要坚决铲除后用混凝土修补;对墙体结构有裂缝处要用专用的弹性抗裂腻子进行修补;对表面污物要清洗净;墙体表面如果有藻类、霉点,要涂刷 5% 的防霉剂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各种缺陷都处理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整个墙面,先涂刷专用抗碱底漆一遍,再涂刷外墙涂料两遍。

建筑外墙是砖墙面时,需详尽检查建筑物外表面,找到缺陷的根源并保质保量地处理,尤其墙面有无渗水、屋面防水、水落管等缺陷。再检查墙面,对酥松处要坚决铲除后用混凝土修补;对墙体结构有裂缝处要用专用的弹性抗裂腻子进行修补;对表面污物要清洗净;墙体表面如果有藻类、霉点,要涂刷 5% 的防霉剂并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各种缺陷都处理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整个墙面,先涂刷专用抗碱底漆一遍,再涂刷外墙涂料两遍。

结语:

总之,建筑涂装是一个能给使用者带来超高价值的一种建筑产品。所谓涂装工程,是通过外墙涂料和腻子这两种半成品组合而成的一种施工方式,因此涂装施工质量的优劣程度就取决于涂装材料的选择和涂装施工的工艺方法,因此,将两者以最优的形式相结合才能保证涂装质量,最终也会提高建筑涂装

业的发展。

产考文献:

[1] 井爱勤 ; 刘广欣 ; 外墙涂料弹涂施工技术及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浅析 [J]. 科技風,2010,(16).

[2] 赵金榜 . 国内外涂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 )——世界涂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电镀与涂饰 . 2006,1.

[3] 徐峰 . 高装饰性建筑涂料的应用与发展 . 新型建筑材料 .2008,12.

上一篇: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