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2023-10-06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摘要: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从心理层面对自身教育工作的开展理念进行革新,不断强化自身素养,进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高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促进这一教育工作高效开展,满足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要求,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本文立足于高中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教育;班主任;班级管理;心理健康

引言:在过去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是按照固定的方法进行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且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思想素养的要求。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结合学校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自身班级管理方式,并在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心理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班级管理中融合开展的重要意义

在开展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时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这一教育工作开展具有高效性,充分满足学生的思想素养培养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其教育工作全面性落实,是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同时,开展方式方法也是影响最终结果的原因之一。班主任在开展这一教育工作时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认知,同时能够转变自身教育理念,避免出现班级管理单一性的问题。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未来学习与发展需求落实开展模式创新优化,能够保证学生以高度的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教育之中,进而则能够得到思想素养的提升,满足发展需求。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是影响学生行为举止以及情绪的重要原因。

二、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一)构建班级和谐集体发展氛围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组织学生开展集体实践活动,向学生提出集体的实践目标,以此协调学生开展协同实践。这将在集体互动模式下不断拉近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增强班级集体的凝聚力,真正为学生创造出和谐的心理发展环境。

例如: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笔者在班级中制定了班级平均成绩的提升目标,并组织学生开展了平均成绩发展活动。这一活动将对班级学生集体每次测试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并以趋势明显的折线图的方式表现出来,突出显示集体成绩的进步与退步情况,并根据实情对集体进行实际的奖惩。通过统计活动的开展以及奖惩机制的建立,班级学生将在集体目标的作用下形成集体荣誉感,这将促进学生为了班级集体的荣誉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之中去,并主动形成相互帮助的协同关系,在互助模式下促进班级每个学生的积极学习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将在互相帮助的作用下更加紧密,在形成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真正构建了具有凝聚力的班级体系,在感受协同过程与同学温暖的帮助作用下,学生将在集体中始终以良好的心理环境步入成长的道路之上。

(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减负实践

紧张的学习节奏以及日益严峻的学习形势加之不断增多的学习任务,综合起来带给了学生较大的学习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减负实践,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并滋生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班级的管理实践之中,教师还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减负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模式下做到劳逸结合,科学减轻学习负担。

例如:在高中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笔者常常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组织班级学生集体走出教室,来到室外的开阔地带展开一系列运动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暂时放下学习,使身体与大脑都能够得到适当的休整。在笔者的组织与协调作用下,学生能够真正通过实践参与调整自己紧张的学习节奏,并使得学习压力在运动对心理的协调作用下得到极大地减弱。在大课间时间中,笔者还常常组织学生参与到趣味性的竞赛游戏活动之中,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建立起更为积极地互動关系,使学生能够在活跃的氛围中进一步得到心理环境的调整,使学生更高效地减轻心理负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结合实例引导明确心理概念

在高中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现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是着眼于学生心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而在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起明确的心理健康概念。为此,教师应该通过结合实例的方式,为学生具象化展示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建立起明确的认知概念,以此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能够正视心理问题,并及时寻找解决策略完成自我疏导,助力高中学生的长效心理健康发展。

例如:笔者在高中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之中,将多媒体资源作为载体,为班级学生具体地讲解了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通过媒体资源中所展示的具体案例,学生能够通过心理问题在个体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充分地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媒体资源在教育环节之中真正做到了将抽象的心理知识具象化,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了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危害,这能够使学生在明确的认知下真正重视起自身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寻找教师或是专业人士帮助疏导,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学生状态及时疏导问题

在高中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除了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心理概念,为学生创造自我保护机制之外,还应该时刻对学生的状态保持有效关注,并在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时及时地帮助学生疏导自身的心理问题,由此建立客观的保护机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为此,班主任教师应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多角度的检测,通过学生在学习成绩变动状态、个人情绪变化状态等元素中快速地发现学生异常状态中反馈出的心理问题,以此及时与学生建立起针对心理问题的沟通关系,辅助学生疏导问题。例如:在一次测试中,笔者发现一名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的学生此次的成绩下滑十分严重,并通过观察发现学生近期的情绪低迷,与往日的班级生活状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于是笔者及时地与同学进行沟通。通过笔者友善的沟通方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说出近期与家长产生矛盾的心理问题,于是笔者利用专业的心理教育知识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了协调,给予了学生以专业的建议,使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得到了疏解,由此为节点,学生逐渐恢复了日常状态,在教师的客观协调作用下实现了心理环境的优化。

结论:当下对高中阶段教育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开展提出了高度要求,应该充分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融合开展,促使学生能够得到思想素养培养以及心理素质强化,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郭青松.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反思与建议[J].新课程,2021(12):236.

[2]穆好杰.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天津教育,2021(09):22-24.

[3]王诚俊.高中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江苏教育,2021(25):39-41.

[4]钟雯.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构建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03):118-119.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一、充分明确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一) 明确教育目的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 同环境相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 应付危机, 摆脱困难, 增强面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面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选择、决策和制定行动计划;鼓励学生通过探索, 寻求生活意义, 认清自己内在的潜能。

(二) 明确教育内容

根据小学生特点, 其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五个方面:1.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2.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3.人格问题;4.家庭成员关系问题;5.社会与道德问题。

二、利用好几条途径

(一)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 优化学生心理环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它不是针对某一种心理缺陷来有针对性地辅导、咨询或训练, 而是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的。既有兴趣、情感因素, 也有意志、个性成分。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是隐形的, 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

(二) 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 去感受, 去认识他们面对的一切, 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有关活动, 给学生机会, 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为主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的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心理健康的知识等。

(三) 利用好家庭教育渠道

要改变家长只有学习好才有发展前途的旧观念, 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让家长做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 不歧视、虐待和任意打骂、体罚孩子;鼓励、支持孩子和同伴交往, 通过各种途径让孩子接触社会, 结交朋友, 防止羞怯、自卑、孤独等心理的产生;给孩子适度的爱, 对孩子的缺点, 应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开导;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过高过急, 有点滴进步就应肯定和鼓励, 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有节奏地生活, 使孩子的生活有张有弛, 劳逸结合, 防止过分疲劳;对孩子进行生理保健教育, 重视孩子的用脑卫生, 防止智力活动负担过重, 精神刺激过大, 避免危害孩子。

三、要善于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因果律不仅适用于现象界, 也同样适用于精神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 自我意识迅猛发展, 对其错误观点和有悖社会规范的行为, 不能总是通过简单地训导加以解决。班主任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这些问题本身, 更要挖掘出形成这些问题的诱因, 针对这些诱因进行剖析, 方能收到“釜底抽薪”之效。以前有个男生找我, 说自己一旦受到别人侵犯, 就会控制不住, 拿起手边的东西猛打对方, 为此深感苦恼。经过探究, 回想起上一年级时, 曾被几个同学打倒在地, 情急之下, 他随手拿起一块砖头, 砸破了一个同学的头, 结果大家都吓跑了。从此, 他就有用东西打人的冲动。当这个症结找出来后, 他从心底感到这是个畸形的反射, 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相当清晰的自我反省和一定的厌恶之情。不久之后, 这个以打架闻名的学生彻底告别了不良行为习惯。

在心理辅导工作中, 班主任若能挖掘出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 就能帮助对方顺利地获得合乎社会规范的正确成长, 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学生了。

四、要多与学生作讨论式的沟通

学生永远是自己成长的主人, 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去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中的种种困惑, 而讨论式的沟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有力方式, 它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所遇到的困惑, 更能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班主任在谈话中应多作开放性、启发性提问, 经常引导学生思考。当然, 这种开放不能漫无目的。相反, 它始终有一根主线, 是针对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如女生王某, 多才多艺, 她对我一开口就说自己是一串被遗忘在角落的珠链, 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得到老师的重视, 而近期学习成绩逐步下降, 非常苦恼。我没有指出她认识上的误区, 没有去教育她应当怎样怎样, 而是与她一起探讨在毕业阶段, 如何正确认清自己的现状, 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结果她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了老师的关爱, 认识到自己的精力应放在学习上, 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修养, 超越自我。一个月后的语文考试中, 这个成绩一般的女生, 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名。后来, 她还在紧张的学习中抽空写了一封信给我, 自称是“您永远的学生”。讨论式的沟通会收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它也是与常规教育工作方式的区别之一。

班主任如何做好心理辅导与咨询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里面蕴涵着丰富的内涵与技巧。我认为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去做。

1.取得学生的信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所以, 就要取得学生的信赖,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接受心理辅导的学生要亲切、关爱,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要平易近人, 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只有做好保密工作, 学生才会信任你。如曾有一个男生主动与班主任谈近期心情不快, 情绪低落之事。经交谈, 我得知:该生有喜欢某个女生的烦恼, 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自己的心结。此事, 在班内尚未被当事者以外的同学知道。故, 我就把这件藏在心里, 继续做她的心理辅导, 成功后。该生十分信任我这个班主任, 大事小事都愿意跟班主任谈, 成绩进步显著。班主任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 平等地对待各个学生, 多想办法让学生亲近你, 靠近你,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 才会使班主任感到工作轻松愉快, 学生感到快乐, 学生亲师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2.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在班级中要开展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积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心理辅导课的目标不要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 而是使学生在行为的层面掌握一些技能, 在观念态度的层面产生某些改变, 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活动的实际, 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为主体, 力求激发主体学生的参与。

班主任对个别辅导的案例要进行追踪、探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进行收集归类, 综合分析, 以积极的态度救助, 以改进其不成熟的偏差与行为。如, 有一男生, 以前学习成绩较理想, 有上进心。后因家境贫困缓交学费而闷闷不乐, 出现严重的厌学现象。经过追踪交谈, 记录分析, 此事才真相大白, 班主任花了不少时间, 经过多次辅导, 这位学生才得以彻底改正。

3.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安慰, 不是邻里的苦口婆心, 更不是思想政治工作, 而是竭尽全力使学生积极的看待个人所经受的挫折与磨难, 在危机中看到生机, 从困难中看到希望, 更好地面对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愉快。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 个别咨询必须在两人之间进行, 不允许第三者在场旁听, 在这种情况下, 求助者易于消除顾虑, 降低其防御性, 容易谈出其内心深处的想法, 班主任才能了解其内心世界, 才能对症下药。

(2) 要改变师生之间的地位差。要跟来咨询的学生说明现在是平等关系, 不是师生关系, 更不是上下级关系, 减少其紧张状态, 创造良好气氛让其多说话, 多说真心话。

(3)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来访学生在咨询中谈到的个人问题与看法, 不经本人同意, 不应透露和扩散给任何人。

(4) 要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来访学生往往带着不可调解的心理矛盾, 情绪十分不稳定, 心理较压抑。班主任要从来访学生身上发掘积极的, 值得肯定的, 有价值的闪光点, 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但应指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如“刚才我们谈了……我发现了你……的优点, 这些优点已足以能改正……缺点。”

(5) 注意交流的方式方法。首先, 考虑问题如何提, 交流开始时, 应采用开放式提问, 以尽可能广泛地收集信息, 如“说说有些什么事让你觉得不顺心”, “说说你有什么地方碰到麻烦了”等。其次, 要善于总结, 为了加强来访学生的参与感, 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先做总结。对重点不明确的, 班主任对谈话要点进行简要说明, 不添加自己的分析与解释。

(6) 班主任要保持中立态度。班主任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的学生, 要小心处理价值不一致的事宜。学生所谈事项往往涉及到某位老师, 这时更替某位老师说话, 应做共同分析、探讨, 对学生认识和观点与不适应的地方, 不能进行刻意的批评和责怪, 不要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分析中让学生认识自己的的问题, 从中启发其走向其正确的方向。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一、高中班主任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班主任是学生能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学习对象, 班主任的品德、学问、素养等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 班主任应不断的提升自己, 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名学生。

1、高中班主任要有积极的心态

作为班级的核心管理者, 班主任必须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完成教育工作。高中班主任工作是十分艰巨的, 面对处于心理发育敏感时期的学生, 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去了解每一位同学的心理发展状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发展中的地位十分关键, 工作范围也十分广泛, 主要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及时将学校的政策和要求传递给学生, 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学校, 在此过程中, 班主任应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以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去进行管理, 由于高中生的心理状态基本成形, 虽然已经具备独立的认知能力, 但还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因此,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是不稳定的。学生的能力和心理状态是不断变化的, 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指导的同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不同个体的不同问题要根据其所处时期的发展规律进行观察和教育。

2、高中班主任要具有积极地情感认同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的时候,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个性化差异的, 针对不同问题要客观的给予学生评价, 以民主公平的眼光就看待每一位学生。班级是一个大集体, 形形色色的人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 班主任作为这个家庭的家长, 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 积极引导学困生走向正确发展的道路, 对好学生从不吝啬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因此,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班主任应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 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榜样。

二、班主任需要掌握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厌学心理

厌学心理是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和社会部分不良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道德品质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家庭关系和谐与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此外, 一些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 只顾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 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造成了学生对学习失去热情, 产生厌学心理。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以一种不自信的表现, 从理论上来讲, 任何人都会产生自卑心理, 但是过分的自卑就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自卑心理的学生失去积极进取的热情, 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事情,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过于在乎自己的成绩和能力, 这种自我展示的欲望常常与自己实际展示的能力存在差距, 导致了自卑感的产生。

3、焦虑心理

高考压力之下, 各种模拟考试给高中生带来了巨大压力, 对考试的过度重视容易造成考试焦虑问题的产生, 有考试焦虑心里的学生思维会受到限制, 注意力不集中, 读不懂题意, 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

三、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基本方法

1、谈话法

谈话法是心理健康教育者在解决心理问题时经常使用的方法。谈话法可以是与单个的个体进行面谈, 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在谈话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细微动作和表情, 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解决心理矛盾, 走出心理困境。

2、角色转化法

角色转换是一种生动、灵活具有吸引力的方法, 通过设定适合的角色和情景, 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扮演角色的情感和思想, 了解别人的感受, 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

3、团体辅助法

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 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使学生懂得分辨是非,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在讨论过程中, 班主任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使学生学会听取他人意见,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高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

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应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环境, 懂得合理释放自身压力, 班主任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 开发其学习潜能;同时积极开展班会和心理健康活动, 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懂得如何正确的与他人相处, 学会与异性建立正确的友谊关系;对于问题学生, 班主任要及时进行咨询和心理辅导, 使其能克服心理困难, 反省自己认识自己, 学会调整心态去适应学习生活, 对于存在严重异常状态的学生, 班主任要向家长和学校反应, 进行协调并诊治。

五、结语

综上所述, 高中班主任必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指导, 自觉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技术, 解决学生在高中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摘要:当今教育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要有意识的利用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得到了教师及家长的重视,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发展不稳定时期, 容易产生叛逆情绪及各类心理问题, 高中班主任应及时对心理有异象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 黎君.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 (4) .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那么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呢?在工作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创设和谐的人际氛围

1、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环境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群体领导者心理素质的问题。西方教育心理学对班级群体心理的研究就揭示了这一点。前苏联教育家契尔卓娃说:“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制度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会有心理健康的班级氛围。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班主任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假如班主任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心灰意冷、无所适从,丧失上进心。

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工作上、生活上不论是顺利,还是挫折,始终要一如既往地热爱学生、热爱工作,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感情用事,用自己乐观向上的心境去感染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在实践中,我努力使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豁达开朗的心胸、积极乐观的情绪、坚忍不拔的意志等,通过日常言行、师生关系和教育方式等反映出来,促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努力创造适合班集体健康发展的情感氛围;积极提倡“爱的教育”,因为只有通过爱,才能培养爱。爱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关心。“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我凡事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心声,以宽厚平和的心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

实践证明,班主任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愉快感,使学生易于得到感情的满足,并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因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引导学生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生活的乐园,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土壤,对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加强班集体建设,优化集体心理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正如苏联杰出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专家丁瓒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实践证明:群体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温暖,产生安全感;相反,彼此冷漠、互不往来、甚至仇视和猜忌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压抑和焦虑,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班主任老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交往。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创建班集体的过程,正是班集体人际关系网络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形成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首先力求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以求为班集体营造一个和睦共处、合力向上的氛围。我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给每位学生以真诚、纯洁的关怀,有效地消除学生中的对立情绪,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公正消除不健康心理。其次,我实行了班级民主,让学生自由选择角色位置,使学生人人有岗位,为学生创造尝试自身力量的条件,使学生在丰富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感到自己确实是集体的一员,为集体所需要,而且必不可少,从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愉悦,使学生个性在班集体背景下得到健康发展。这样,使大多数学生获得了集体生活中的自主权力,同时学会沟通、关心、合作和竞争,既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需要,又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使班级中人际关系具有合理结构和良好气氛。

二、营造良好的教室环境

现代学校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学生在教室里上课、交往、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度过在校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创建一个和谐、整洁、充满美感和富有教育因素的教室环境相当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一种无形力量。良好的教室环境能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它会象一个磁力场,使学生身在其中就会不知不觉地被“磁化”。

我在教室的环境布置中,充分利用黑板报,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疾病的危害,阐明心理健康的重要,这样可以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室内设立的心语信箱,用来解答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倾诉内心烦恼、寻求心理援助的补充渠道,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我还围绕班级奋斗目标,设置了“比比谁的红星多”竞赛表、“瞧!我们真棒!”班级风景线等,形成一种德育、心育和美育的氛围,对班级学生的行为起了导向、激励、规范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熏陶和鼓舞。我努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来实施教育,甚至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语),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儿童的活动,特别是合作的活动对于品德心理发展的重大作用,是心理发展不可少的条件。班集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是通过集体中共同活动与交往,在集体目标、心理情绪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集体生活有利于克服孤僻、自私、脆弱等不良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合群、自制、顽强等品质。所以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必须在集体活动中去培养。

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源泉,因此,我在实际工作中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身心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一些生动活泼、健康积极、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如在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非常乐于与人交往,但交往常常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不容易接纳他人,容不下别人一点点不足。我就组织学生开展“谁也离不开谁”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从而促成合群、协作行为的产生。这样的活动,有着不需要刻意营造就存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在活动和交往中我引导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利用学生一般崇敬英模的心理引导他们向英雄人物学习,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如请来英雄人物举办“报告会”,开展以实际行动向英模学习等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

四、把握适当的教育契机

教育契机,它常表现为一种特定的教育环节和某一特殊的生活瞬间,把握好教育契机,对促进学生的

心理健康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要善于把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怀着要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来上学的,这点愿望好比是一点明亮的火花„„但这点火花是微弱的,毫无保护的,因此,也是最容易熄灭的”。因此,作为班主任,可以在一开学就抓住这学生赖以获得成长和发展的“火种”,为他们创造一个乐于进取的环境,促使其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就有充分信心去完成今后的任务。

奥运会、残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都是学生十分关注的大事。运动员为祖国争光,夺得的每一块金牌背后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而这些恰恰都是活生生的最好的心理教育材料,它告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竞技水平才是夺得金牌的根本保证。这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时机。

又如:校园内的竞赛、接待参观、听课或外出活动等。每次活动前的动员、教育,都是教会学生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不变应万变,表现最完善“自我”的最佳时机。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能够敏锐而准确地把握这些特定的教育“环节”和特殊的生活“瞬间”,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适时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就能大大提高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

五、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呈越来越多的趋势。据统计,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而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案件也屡屡见诸报端,震惊社会。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高度警惕,高度重视,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通常学生把自己的心理问题隐藏在心,能主动想老师暴露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不多的,鉴于此,班主任要细致地观察学生的日常举动,深入地了解其心理状况,随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处理。

对学生心理上的共性问题,可以建议学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对个性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决定。如;性格外向的学生如有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运用心理咨询这种方式来帮助他解决;而性格较内向的学生如有心理问题,一般不会主动找上门来,班主任则可以运用心理辅导这种方式,主动去辅导他,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并从他的行为表现上分析出他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有意识地渗透唯物辨证法的观点,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自身,分析班级,分析社会的一些现象,减少片面性,也可教学生学会一些心理自救术,如自慰法、移情法、幽默法等。

六、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真情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班主任一方面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正如裴斯泰洛齐所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的眼、脸、嘴、额的动作来了解他的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在找到了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后,我们再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七、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调查显示:在回答“我碰到问题首先找谁商量”时,寻找同伴的占70%,寻找父母的占10%,寻找老师的占8%,其它占12%。这表明学生碰到麻烦,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心灵很难畅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往往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时不能以师道尊严摆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的朋友,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里话告诉你,他们才会没完没了地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八、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架起家长、教师、学生三方情感交流的桥梁

学生心理负担加重,不仅有着学校方面的原因,家庭方面也有着重要影响。有的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孩子因缺少关爱而变得自卑、情绪低落,易冲动;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对孩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导致孩子不求上进,自暴自弃;还有的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娇纵了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的心理„„以上家庭因素的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上畸形发展,在性格上孤僻、胆小、忧郁、人际关系不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合作等。这些都会危害着孩子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应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协同工作,共同研究和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一方面利用家长会的形式,就共性问题与家长进行双向交流,以便沟通思想,相互配合;另一方面主要通过电话和个别谈话方式,就个别问题与家长取得联系,找出病因,密切合作,架起家长、学生、教师情感交流的立交桥。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加大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渗透力度,使班主任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手段,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落实,保证所选用的教育方法和沟通形式符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点,在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引导,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是非辨别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以积极、正向的心理状态,加强自身的综合竞争能力。本文立足于中职教育教学角度,分析了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心理健康

引言:个别校园极端案例的出现与学生心理健康密不可分,是心理问题积累到一定阶段的集中表现,问题一旦出现具有不可弥补性、不可逆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因此探析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非常有必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探析

(一)家庭方面

1.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深远,父母在教养方面大致分为这几种类型: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极易出现问题。专制型父母是中国传统父母的典型,这类父母骨子里把孩子认为是他们的私有财产,自己对孩子可以随意管理。

2.隔代教养。中国的隔代教养问题比较突出,老人教养孩子既是权利又是义务。这是中国与欧美西方国家很大的一个文化差异。一方面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有关,有些老人认为隔代教养是他们应有的权利,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为摆脱子女成家后带来的孤独感把精力用在教养孙辈上。

(二)学校方面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也是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很多恶性的校园问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有关。中职生这个年龄阶段很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同,一旦同伴之间发生人际关系的不愉快,将会给中职生带来极大的困扰。对住校生而言,一天都是与同伴一起度过的,人际关系的恶化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中职生极易冲动,产生绝望、悲观的情绪。

二、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

(一)强化中职班主任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了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中职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有效渗透,首先要确保教师群体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有意识、有规划地保障两方面工作的有机结合。不仅如此,班主任教师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启发式的引导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在积极应对的基础上,以良好的心态与周边人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改善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另外,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基于自身角度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在教师的积极鼓励下使学生能够逐渐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难题。例如,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自我剖析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以自我反思、相互激励以及及时交流的形式,帮助学生消除负面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调控水平,使其能够遵循自律生活原则,在强化自信心的基础上持续地维持健康、优良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实现对媒体平台的灵活使用

中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学生对心理疾病有清晰的认知,需要保证班主任教师疏导工作的及时性,对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估算,针对最终所引发的后果提出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中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保障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在使用多媒体平台的基础上,以演示的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高度集中,在深入分析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自我审查和反省能力,从而对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意识进行整改。为了帮助学生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所出现的消极态度和排斥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灵活使用,充分发挥出此项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以音频、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进行展现,以直观的操作方法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接收效率,还可以降低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之间的渗透难度。

(三)加强疏导和积极鼓励

班主任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不足之处入手,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并采取适当的反馈方式,使学生能够明确意识到现阶段的就业现状以及社会对人才体系的需求,通过对学生自我认知的不断强化,使其具备良好的主动意识,并自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在丰富的知识体系支撑作用下,与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予以高度的配合,形成专业性、应用性的职业人才。另外,还需要充分保障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有效性,在积极互动的基础上使学生根据教师所给予的反馈,及时对自身的学习方法和行为意识进行调整,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在强化学生体验感和认同感的基础上,积极配合班主任教师开展日常工作。

结论:中职生处于特殊的身体心理阶段,是更需要关注的群体。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仅是学生自身的事情,更关乎家庭的幸福。教育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把孩子培养成才,更要注重引导孩子热爱生活,积极、阳光、乐观,做一个有温度的人。只有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民族才会有未来,国家才会有希望。

参考文献:

[1]李亮.中职心理健康课程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J].山西青年,2021(16):181-182.

[2]刘佩玲.情景预见对中职生心理危机的预防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34):220-221.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6篇

[摘           要]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班主任幸福感低、工作倦怠等现象,从班主任的职业特点、职业角色和自身心理调适等三个层面阐述引发班主任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提出加强班主任自我调适能力、加大学校支持力度的对策,以此促进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提升工作的幸福感,达到班主任的能力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性。

[关    键   词]  中职;班主任;心理解压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中职生的素质不断下降,他们大部分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自我发展与社会的服务发展达到内在的统一性是职业教育的宗旨,这给中职学校的教师特别是班级管理的实施者——班主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承担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重任,同时还是直接管理并教导中职学生的主要群体。因此,帮助班主任减轻沉重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工作的热情及幸福感,既是班主任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中职班主任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学生的素质却不断降低,这就在客观上给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带来了心理压力。 笔者将从中职班主任职业特点、职业角色和班主任自身心理调节等三个层面说明中职班主任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

(一)中职班主任职业特点层面原因

中职班主任每天面对的学生中有许多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如厌学、自卑不自信、抑郁焦虑、恐惧易怒、沉迷网络、叛逆偏执、亲情淡薄、人际关系紧张等,对班主任来说,要教育和管理好这样一个学生群体是困难重重的,给班主任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中职班主任工作内容庞杂,时间、地点没有限制。在开始一天工作前,都要进行工作的铺垫和相关准备工作。而班主任的个人休息时间又在处理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常规交流,应对学生及学校的突发情况等,使班主任的工作时间被“无限制”延长,得不到充分休息。许多班主任都处在上班时间工作多、压力大,下班时间工作持续,导致休息不完全的恶性循环当中。

中职班主任需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性较强,中职班主任大多不是心理专业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应对自如,也不能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无形中导致班主任心理压力过大。

(二)中职班主任职业角色层面原因

中职班主任职业角色和自身社会角色存在冲突。班主任除了班主任这一职业角色外,还需要做一个优秀的、教学能力出众的教师,更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大多时候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班主任的职业操守让很多班主任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班级和学生身上,从而导致了班主任对家庭支持力弱,心理压力排解渠道少。

(三)中职班主任自身心理调节层面原因

中职班主任,一部分是大量的工作内容和家庭琐事占据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一直奔波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得不到心理的放松和生理上的休息,即使感觉到自身的心理压力过大,也没有自我纾解或找渠道舒缓,从而导致心理健康状态每况愈下。这种不良的心理狀态反向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和生活,最终发展为不可自调的心理疾病。另一部分是完全忽视了对自身心理压力的调节,也不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产生了心理失调后却找不到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以至于最后产生了心理问题,影响了班主任工作和家庭社会关系。

大多数中职班主任都是长时间夜以继日地工作,没有时间、精力或是不注意缓解心理压力,这样生理和心理都得不到有效的休息。出现职业倦怠的班主任往往会体现出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个人成就感等特征,导致自身心理调节系统失调。

二、心理解压对策

笔者从班主任自身心理自我调适和学校支持两个角度提出中职班主任心理解压对策。

(一)班主任自身心理自我调适

1.正确认识压力。首先,不论什么职业什么岗位都要或多或少地面临着不同的职业压力。班主任的职业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与压力和平共处。其次,认识到适度的压力是生命所必需的。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让人的身心保持适度的唤醒状态,促进人的发展和成长,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最后,压力大小的感受是主观的。两位工作环境相同的班主任,虽然可能面临相同的压力,但是对压力的主观感受却未必相同。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压力,既可以成为幸福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幸福的阻力。我们要正确认识压力,学会拥抱压力。

2.积极化解压力。(1)意念放松法。经过放松练习,能使神经内分泌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得到调节,促进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有助于化解压力。(2)静坐放松法。调身就是调理好身体的坐姿;调息就是调理好呼吸;调心有意守法、默念法和观想法。(3)生活放松法。肢解压力,列出一、二、三……各个击破;保持微笑,每天微笑多一点,每天快乐就多一点;想哭就哭,泪水是心灵的清洁剂,是缓解心理压力的良方;真情倾诉,压力到来时,主动寻求心理援助;轻松回家,不把工作上的压力带回家;亲子互动,一旦玩起来,压力就烟消云散了。

3.改变自己,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1)调整有关的工作信念。当你开始感觉心理压力过大时,花点时间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对工作究竟有哪些期望?把关注的重心放到工作的积极上来。(2)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当你受到心理压力威胁时,当你需要某些实际的帮助时,不妨求助领导和同事。如果自我调节不能化解心理压力时,就需要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3)适当锻炼和放松。每天坚持进行适度的锻炼,能够换来舒畅而平稳的心情。当感到压力时,及时的短暂放松,如游泳、做操、散步、洗热水澡、听音乐等都十分有效。(4)及时处理心理垃圾。人活着除了产生生活垃圾之外,还会产生心理垃圾。生活垃圾需要及时清理,心理垃圾也一样需要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则,人们就会被垃圾所污染,滋生各种身心疾病。心理垃圾主要是指每天产生的各种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压抑、痛苦、悲伤、苦闷、愧疚等,长期积压容易导致破坏性爆发或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养成某些难以理解的癖好,甚至演化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心理垃圾的处理包括外泄和内化两种。外泄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宣泄释放,内化即通过转变认知和提高精神境界的方式,自我消化吸收,甚至将“烦恼”修炼成“菩提”,不断增强自己的正能量和提升生命的层次。

(二)学校支持

1.建立德育资源库。(1)收集老班主任的主题班会和团体心理辅导课件,涉及的内容可以有:自我意识、情绪情感、生活适应、人际交往、意志品质、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潜能开发等八个方面。班主任只需根据各班具体情况做适当修改即可使用,大大减少班主任的工作时间。(2)征集我的教育故事。通过老班主任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真实地再现班主任最鲜活、最生动的教育教学生活,共同体会教育过程的酸、甜、苦、辣。真实、生动、感人的经历,在新班主任的心理埋下种子,碰到同样的情况,能够快速想出解决办法。

2.对班主任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培训,指导班主任对学生常见问题进行分类:厌学、没有规则意识、思想有偏差、心理障碍等。还指导班主任学生问题的解决技巧:无条件尊重学生、给学生真诚的关心、与学生“共情”、明察秋毫切实地帮助学生、假装糊涂、巧借外力演“双簧”、适当运用“具体化”技术矫正学生的问题模糊、绝对化要求、糟糕之极、以偏概全等不合理思维。培训班主任懂得学生突发事件处理流程。

3.心理健康培训。邀请心理卫生专家和学者来校给班主任讲课,开展一系列的心理辅导讲座。培训班主任学习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以缓解心理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班主任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咨询形式、主要干预技术等,方便在工作中适时运用。

4.学校设立教师心理咨询室。建立温馨的谈心室,开展谈心交流,为班主任解决特殊心理问题。定期为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建立班主任心理档案。开展深入的团体咨询,使教师有减压的场所。心理健康问题具有个体自身可以感知的特性,引导班主任形成自我定期测评心理的习惯,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5.建立科学的班主任评价体系。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班主任所应承担的任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同时对班主任的全部工作進行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和价值判断,为班主任改进工作,为学校领导加强和改进班主任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可以使班主任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能够激起班主任发扬优点,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激励班主任将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和学习,因而评价在客观上可对学校、班主任起督促作用,激励其内部潜藏的积极因素的发挥。

6.学校管理方式创新。学校开发OA系统,学生信息从招生系统对接到学籍管理系统,班主任可以在系统进行学生信息查询、注册缴费查询、开学注册登记、申报奖学金、评优评先、违纪处分等工作。学校执行半军事化管理,聘请校外公司进驻学校,负责管理学生宿舍区内一切事务,负责在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上军事活动课。班主任的负担减少了,有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育人事业中。

中职班主任了解引发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选择适合自己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缓解心理压力习惯,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更有效地解决矛盾问题,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和生活质量,成为一名优秀而快乐的中职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张程承.中职学校班主任心理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12).

[3]胡钦龙.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3(14).

[4]崔永萍.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8).

[5]况至华,叶浩生.责任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班主任培训汇报材料范文下一篇:砼拆除安全技术交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