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旋律范文

2023-09-18

春天的旋律范文第1篇

1 变语文教学目标为学生的主体需求

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状况令人担忧, 虽然大家都清楚语文在高考中所占的分量, 但在学习中却并不重视它。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漠视语文学习, 认为凭借原来的良好基础, 不学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有的是存在侥幸心理, 希望考试时能脑子灵光些或者遇到欣赏自己语言风格的改卷老师……这种种消极态度, 关键是学生没有产生学习语文的深层需要。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 目的能推动行动, 行动能优化心态。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 产生“我想学, 我要学”的心理, 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高一上学期搞过一个试验, 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 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 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 并加工处理, 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 班上组织交流, 最后教师收齐, 装订成册, 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原来感到作文无材料可写的, 大有收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 现在懂得了课本的价值。这样, 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 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离开了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 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 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处于中心地位, 支配地位, 新课改提倡教师角色转变,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 并尽力设置教学情境, 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 老师要解放思想, 在课堂上善于放权给学生, 把语文课堂变为学生自己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 张扬个性。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 给他们讨论、质疑、交流的空间, 给他们思考、探究的时间。教师既是施教者, 也应该是学习者;学生既是学习者, 也应该可以施教。师生可以相互学习讨论, 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讨论, 变单向为“双向”、“多向”交流模式。教师要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尊重和保留在现实条件下尚有争议的意见;即使是谬误的意见, 也要给学生自我修正、完善的机会, 而不是一棍子打下。要保护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 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条件具备了, 学生自然就会兴奋, 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 参与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语文教育家魏书生完全把学语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创出一套“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和“三结合”的语文自学方法, 在教师较多时间不在校的情况下, 学生也能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这就是最好的说明。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创设诱人情境。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 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这样做,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 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 《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 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 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 又枯燥无味。笔者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 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 笔者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长得美丽又善良, 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 笔者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 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 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 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 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 而走向积极。

3 让社会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书本和生活是学习语文的两只翅膀, 脱离了生活的语文教学不可能腾飞。长期以来, 我们的语文教学走的是“书本——课堂——标准化习题 (试题) "这条路子, 大量的文字游戏式的习题占据了学生的很多时间, 学生根本不可能下水实践, 接触生活, 语文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一方面是教师倾其所有教学生, 学生全力以赴学语文, 学到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去, 发现没用;另一方面, 生活处处无时不在呼唤语文。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置于社会语言文化的大背景上, 参加丰富的语文实践, 才可能有较深厚的语言积淀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增长速度是过去的几十倍, 几百倍, 真是“课堂才一天, 世上已千年, ”如果把学习内容限制在一堂课, 一本书中, 学生的能力怎么可能提高?

能够认识到课堂语文与生活语文之间的关系, 我们就要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如开设语文活动课, 开展社会调查、采访、演讲、辩论、电脑中文打字等活动;开设选修课, 如“影视评论”、“当代文学讲座”、“信息专题课”等;在语文课堂里引进生活实例……。积极实践叶圣陶先生“课堂里学, 生活里用”的语文教学思想, 促进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语言课应该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 (尤其是学生有亲身体验的生活) 联结点找出来, 激发学生共鸣, 让学生感悟到每一篇经典课文的思想真谛与语言内在意蕴, 在感悟中升华, 从而加深语文修养, 提高语文水平。

4 让成功的体验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俗话说, “信心是成功之舟”。自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一件很容易完成的工作, 往往只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自信心而导致失败, 这在生活中司空见惯。自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不妨搞一些小的专题性的竞赛, 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 对高分获得者及时表扬和奖励, 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学生学语文, 最怕的有作文、现代文阅读和诗歌鉴赏。在开始进入诗歌鉴赏复习阶段, 我采用了分解法教学:了解诗歌的常识——鉴赏诗歌的形象——灌输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训练答题步骤——品味诗歌语言——最后, 每人上交一篇关于谈诗歌鉴赏技巧的小论文。但是, 有一个普遍现象值得重视——他们阅读量有限, 鉴赏水平太低, 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他们的实践——准确鉴赏诗歌, 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我通过做这样的分解工作, 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春天的旋律范文第2篇

旋律线是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指音乐领域内, 在连续的旋律进行中, 根据音高的走向趋势而形成的各种直线的或曲线的伸展起伏状态等, 形象地称之为旋律线。

旋律线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恰当运用, 就能帮助音乐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音律学习, 体验音乐氛围, 从而更深刻的理解音乐作品, 进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旋律线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音乐教学中运用旋律线, 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涵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于音乐教学往往比较头疼, 一方面由于学生学业负担比较重, 加上对音乐学习没有什么兴趣, 所以开展音乐教学难开展的局面迟迟没有打开。如果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只是结合教学目标和自己的经验进行理论知识教学, 很明显引起学生抵触心理, 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直观的音乐旋律线辅助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有时候旋律线的声音和节奏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一步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 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

2、音乐教学中运用旋律线,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音乐创造力

旋律线引入音乐课堂教学, 让学生对旋律线进行正确地聆听,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绘制和描述, 从而感受不同旋律线的魅力, 增强学生对不同旋律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更深层地投入音乐世界, 感受音乐魅力, 激发创作激情, 从而丰富情感体验, 提升音乐修养。

二、旋律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旋律线的魅力和作用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 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还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增强情感体验。旋律线的运用讲求技巧和艺术, 不能生搬硬套, 更不能过度使用, 如何运用, 恰当体现, 从而打造有效的效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注重引导,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寻找旋律线

音乐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音乐审美为教学主线, 所以旋律线运用于整个课堂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教唱, 然后学生跟着一句句跟唱学习, 如果长期进行这种机械性教学, 学生就会失去自主学习歌曲的意识, 并且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全面掌握歌曲的背景、旋律、节奏等, 只能被动填鸭式学习, 还抑制了学生的创作激情。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 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歌曲旋律线的规律, 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旋律线, 针对每一堂音乐课堂的教学实例, 画出不同的旋律线, 找到不同的节奏感, 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从而通过不同的旋律线找到歌曲学习的技巧, 更好地把握音乐的节奏、音律和感觉, 更好地提高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开展《在一起》教学时, 教师可以先唱一遍, 并在具体的地方画出不同的旋律线, 学生就可以通过直观地旋律线小线条的起伏变化和之间的联系等掌握哪些地方应该注意什么细节处理, 找到难点地方, 针对性训练和把握, 进而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2、注重结合, 从而加强旋律线教学和生活的有效结合

旋律线教学不仅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和生活相结合, 从而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音乐体验, 增强教学实践转化能力。比如学生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旋律线的上刮音和下刮音与实际生活的上下楼梯节奏进行结合和联想, 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画出旋律线, 学生配合动作表演增强学习乐趣。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演唱歌曲过程中配合旋律线描画, 从而想象展示旋律的起伏变化。通过和实际生活相联系, 促进音乐教学向着更加丰富、生动方向发展。

3、注重欣赏,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旋律线的能力, 增强音乐基础

音乐教学不能过于仓促, 虽然有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约束, 但是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 开展针对性教学。旋律线教学不能过于生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指导, 不能过于依赖旋律线教学, 应该图文并茂、有机结合, 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 从而增强学生对旋律线和音乐教学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习印象, 通过开展多种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 充分展现旋律线的魅力,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把握、理解和应用能力, 让学会更好地在音乐世界融会贯通, 掌握要领, 提高音乐艺术修养水平。

总之旋律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 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特点, 针对性开展课堂设计, 将抽象的音乐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丰富、生动的音乐课堂体验和实践, 并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手段丰富教学载体,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等, 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从而全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创新音乐。

摘要:音乐学习既是理性的, 又兼具文艺性和感性特点。对于音乐教学而言, 想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就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 开展针对性教学,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而全面提升音乐素养和音乐成绩。在音乐教学中, 旋律线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和意义, 巧妙运用旋律线进行音乐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从而全面提升音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本文对旋律线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进行了举例分析, 以供参考。

关键词:旋律线,音乐教学,作用,应用

参考文献

[1] 袁一苏.小线条大智慧——论划旋律线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6, (04) :55.

[2] 柳潇.钢琴作品中旋律线与节奏节拍的动力性特征[J].大舞台, 2013, (09) :44-45.

[3] 李海峰, 孙佳音, 张田, 马琳.基于音乐认知原理的音乐旋律发现技术[J].信号处理, 2010, (10) :1456-1465.

春天的旋律范文第3篇

—记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师生红歌大合唱比赛

为弘扬爱国精神,重温红色经典,增强班级凝聚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所实习的学校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在2014年10月16号隆重举行了师生红歌大合唱比赛。大河沿子镇第一小学校长、书记及所有老师一同参加并欣赏了本次精彩的红色盛典。

伴随着主持人热情洋溢的开场,本次师生红歌比赛在全场师生的欢呼和掌声中正式拉开了帷幕。比赛开始,来自行政组的老师首先以一曲《我们走在大道上》火热开唱,铿锵有力的节奏伴着激情四射的表演点燃了全场师生的热情。接下来分别是数学组的《红旗飘飘》、综合组《青春舞曲》、语高组《我和我的祖国》、维语组的《东方红》等,以及由六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合唱的《红星闪闪》《学习雷锋好榜样》《明天会更好》等红歌,一首首掀起了比赛的高潮,让我最受感动的是少数民族老师和学生的表演,由于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很少说汉语普通话,然而这些少数民族老师却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唱着红歌,嘹亮的歌声以及整齐的节奏,一次次的震撼着全场师生。其次就是学生的大合唱,他们纯真的眼神,稚嫩的歌声,却唱出了对祖国满腔的热情,让我不止一次的为之感动。

本次比赛,我们实习的五位学生都参与了其中,切切实实的融入了老师这个集体行列,我们除了唱红歌外,还帮助布置比赛现场、统分、维持纪律等,不断赢得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赞扬。除此之外,我们参加的团队也都分别荣获了第一名,第二名等荣誉。

春天的旋律范文第4篇

阳城县芹池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现有教职工48人、学生355人。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幸福的人生做准备”为出发点,根据当地政府提出的“温暖芹池,弘扬‘厚道’文化”精神为奋斗目标,确立了“厚道教育”理念和“立明德之人、立智远之人、立健体之人、立尚美之人、立爱劳之人”的育人目标,以“为人德厚、为事和厚、为学博厚”为校训,努力营造“德厚、博厚、敦厚、雅厚、朴厚”的学风,倡导“仁厚、笃厚、智厚、忠厚”的教风,制定了“打造厚道教育特色,培育核心素养英才”的内涵发展战略,融“厚德载物、道法自然”理念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一体,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一、树明德之人,美其心

小学阶段,正处于孩子人生的启蒙阶段,也是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拔节孕穗期”,围绕厚道教育,学校提出的德育目标是“为人德厚,树明德之人。”

创新德育管理模式。以管理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道文化、核心素养文化有机地融合、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形成了“12453”德育模式,即树立“一个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建设“两支队伍”,以班主任和学科教师为主的学校德育队伍、以德育班子和少先队为主的决策队伍;丰富“四项活动”内容,即八大主题、四节、三仪式、两典礼四项活动;创新“五色评价”,即德厚(红色)、博厚(橙色)、雅厚(绿色)、朴厚(蓝色)、敦厚(黄色)五色奖章评价;达到“三全育人”目的,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

丰富德育活动内涵。校园活动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力争用八个主题教育月,将德育渗透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具体包括3月份“学习雷锋,争做新时代厚德少年”、4月份“缅怀先烈,传承民族红色基因”、5月份“崇尚劳动,培植热爱劳动根基”、6月份“多彩展示,塑造尚美少年形象”、9月份“尊师敬老,彰显中华传统美德”、10月份“歌颂祖国,培育爱党爱国情怀”、11月份“远足锻炼,修炼健康强壮体魄”、12月份“科技创新,激发博学探究志向”,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厚、博厚、敦厚、雅厚、朴厚”的厚德少年。
二、育智远之才,固其本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改革只有进入课堂的层面,才能进入深水区。学校围绕“厚道教育”的初衷,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智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学博厚,育智远之才”。

学本理念落实在课堂。学校深入践行《龚雄飞与学本教学》理论,以自学、互学、展学、群学为途径,通过问道、辩道、亮道、悟道、践道五个环节,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习与发展的自由还给学生,致力于追求教育过程的品质化和教育结果的优质化,形成独特的“厚道课堂”模式。





教学相长落实在教研。学校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制定了教师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数学团队提出“搭建好一个平台,研究好一项课题,做一个四会教师”发展目标;语文团队提出“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练一手字、同诵一篇文、同命一份题、同研一课题”团队目标。

课题研究落实在引领。“构建每日读经典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实践研究”两项科研课题和省厅指定的“课内外一体化阅读”课题项目实验校进入了实施阶段,由师生组成研究共同体,在“厚道”氛围中让心智和思维飞扬。

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积极开发菜单课程、厚道课程(开发厚道歌谣、厚道故事、厚道快板、厚道民俗)等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八大课程”体系:情义语文、理趣数学、情趣英语、美丽艺术、快乐体育、阳光德育、智趣科学、完美实践。
三、修健体之身,勤之恒

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围绕“厚道教育”理念,制定了“为体敦厚,立健体之身”的体育教育目标。

开足体育课程。体育教师严格按计划上课,重视备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能喜欢体育课、重视健康,养成终身锻炼意识。

坚持大课间活动。校园墙壁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做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下午第二节课后跑步,30分钟阳光体育,操场上体育器材全天开放,教师、学生随取随用,保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

竞技常态化。每年3月份,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9月份举办班级足球联赛,11月份开展远足活动,跳绳、踢毽子、丢沙包、摇呼啦圈、打乒乓球等,都在教师的带领下成为孩子们喜爱的体育项目。孩子们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同时,增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
四、塑尚美之形,醉于情

按照厚道教育理念,学校把“为美雅厚,立尚美之形”作为美育的出发点。

营造美的育人环境。校园以厚道文化、核心素养文化为主题,分区域、分功能进行了整体优化,明德区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智远区以八个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努力营造出优雅的校园艺术氛围。

提供展现美的舞台。充分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如“庆六一歌咏比赛”“国庆节歌颂祖国”“经典美文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利用橱窗、墙报、手抄报等形式宣传艺术知识,推广艺术成果。

实施体育、艺术“2+1+X”。学校将800米、曳步舞两项体育特长和葫芦丝演奏一项艺术特长定为“2+1”,“X”指借助菜单课程培养学生多项个人特长。聘请省书协会员每周四到校上课,所有年级、班级每周一节书法课,每周二晚上一节在线网络视频课,学生的书写水平大幅提升,所有学生学会了跳曳步舞,40多人的学生铜管乐队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训练30分钟,已初见成效。
五、培爱劳之根,践于行

围绕“为劳朴厚,培爱劳之根”劳育目标,积极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劳动教育纳入课程计划。每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一节劳动技术课,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劳动课程的补充,我校开设了剪纸、刺绣、农作物种植、花草修剪等十多个菜单课程,学生们不分年级,按兴趣编组,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开展活动,讓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

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内容。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求学生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整理书包、整理书桌,或在家长指导下完成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三八”妇女节开展“我帮妈妈……”活动、5月份为“劳动实践月”、9月份开展“我为老师做贺卡”活动、收获季节开展“我在农田忙”活动、重阳节开展“我给长辈……”活动。

校园劳动目标明确。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可以在校园教室卫生、环境绿化美化、寄宿生内务整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都让学生自主完成。我们还提出了“22111”生活目标,即每天洗两次脸、刷两次牙、洗一次脚,每周洗一次澡,每月晒一次被子,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学校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有日光温室大棚,曾经开展过食用菌的培育,每年指导学生种植萝卜、玉米、小麦、青菜、香菜等农作物,学习当地农村常用的栽培技术。学校对基地路面进行了硬化,完善了灌溉水渠的建设,保证基地农作物的增产增收。校园种植了银杏、玉兰、洋槐、核桃、泡桐等十多种树木,课程资源较为丰富。今春,学校对校园内绿化重新进行了规划,新建了植物园、果园、农耕园,此外,还筹建一个中草药园和一个四季花园。这样,校内实践基地就完备了,这些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园地,不断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并为劳动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保障。

德为做人之本,智为成事之要,体为生命之基,美为精神之求,劳为成功之途。芹池镇中心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建设“厚道教育”,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课改经验在阳城县电视台、山西学习强国等平台公开报道。今后,学校将聚焦核心素养教育,践行“五育”理念,将“为学生幸福人生做准备”落在实处,让学生一生受用。

(作者单位:阳城县芹池镇中心学校)

春天的旋律范文第5篇

时光飞逝着。手机的屏幕上不在有那个待接号码, 而映出的是那张期待中的脸和已破碎的心。

忍不住把电话拨过去,听到的却是…您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颤抖的手,一次次,一年年的还在拨打那个关机很久的号码… …… …

终于有一天,电话那边传来了嘟嘟的等待声。

春天的旋律范文第6篇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五月的初夏,我们洋溢着笑脸迎接美好的季节。

女:在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唱一首歌在校园里回旋。

男:年轻的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更热爱我们青春的季节。 女:青春里,写下一首诗,它优美而动人,我仿佛能看到它的绚烂和纯真。

男:星光下,唱一首歌,委婉而动听,我仿佛能听到你的跳动的脉搏和如火的热情。

男:经过精心筹备,认真组织和策划,吕梁经济管理学校文化艺术节即将要在今天开启大幕。

女:本次活动是在热烈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础上,响应学校领导提出的树特色、创品牌,争一流、上台阶的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而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男:本次文化节是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展示我校师生精神文明和实践技能的大舞台,是推动学校文化发展,拓展广大师生技能和技艺水平、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大型活动。 女:今夜,我即将开始的“青春的旋律”卡拉ok比赛就是本次艺术节的重头戏,我相信各位老师和同学一定会在本次比赛中感受到

我们经管校学子们的风采。

男:本次卡拉ok比赛设有大屏幕,为各个比赛选手服务,也各位评委和老师以及现场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演唱的标准字幕和节奏变化,能更加有利于评分。

女:接下来,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来到比赛现场的评委,他们是: 男:下面我们有请老师宣读比赛评分标准。

上一篇:员工手册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引导礼仪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