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

2024-02-12

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第1篇

摘要

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学校中常用的一种系统。它从图书的入库登记到查询浏览,从读者的管理到图书的借阅,形成了一个整体自动化管理模式。本论文以学校的图书馆为例。系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图书管理,主要包括新书入库 图书整理 图书信息的修改等方面。一方面是图书借阅,主要包括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第三方面是信息查询,主要包括图书目录查询 读者信息查询等。论文设计以这三个方面展开,形成一套完整的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

本设计为图书管理系统,是根据图书馆,用户,管理员等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是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

因此本人结合开入式图书馆的要求,对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VB应用程序设计,VB数据库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主要完成对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图书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借阅者、图书馆管理员的需要。

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第2篇

摘 要:介绍了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一套适合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的门禁管理系统,配合自制的闸机,可以实现对入馆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及入馆管理。

关键词:门禁系统 一卡通 数据库系统 图书馆管理系统

分类号:G250.7

1 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图书馆阅览环境的改善,到图书馆学习的读者随之增多,加之附近学生的学生以及社会其他人员也到图书馆读书,抢占了本校图书馆宝贵的资源,使得图书馆资源不足问题就突现出来。最有效手段就是安装门禁管理系统并配合闸机进行入馆人员的认证管理,这样可有效地杜绝非本馆人员进入图书馆占用资源。

安徽理工大学现有在校本科生24000多人,再加上研究生、各类进修生、成教学生、教职工等,读者量达3万多人,我校图书馆虽然有四个馆舍,7200多个阅览座位,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抢占阅览座位、期刊室座位等情况也时有发生,也造成一些小的冲突事件的发生。

利用图书馆管理系统(如汇文、ILAS、MELINETS等), 读取其管理系统中的读者信息库,开发一套C/S构架的门禁管理系统,配合自制闸机,就可DIY一套适合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的门禁管理系统,有效地杜绝非本馆读者入馆与本馆读者争夺有限资源的现象。

2 门禁管理系统的结构

一般地说门禁系统由两部分:一部分是身份识别系统,另一部分是带有机械装置的控制通道,即所谓的闸机。

2.1 门禁管理系统的身份识别系统。这是门禁管理系统的核心。身份识别系统需要数据库平台来支持,按其网络属性分,可分为离线式与在线式两种。离线式就是把读者信息数据库放在门禁系统的电脑或单片机中,读者刷卡后,系统在自己本地的读者信息数据库中查表,然后判断读者身份的合法性。其好处是不需要网络的支持,缺点是不能时时更新读者信息数据库,造成数据库中读者信息与实际读者信息的偏差;在线式是把读者信息数据库放在后台运行的服务器中,读者刷卡后,系统通过网络在远程服务器中的读者信息库中查表,然后判断读者身份的合法性后,把结果返回给门禁系统。其好处是能时时更新读者信息数据库,缺点是需要网络的支持,建议使用在线式。

2.2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现在一般图书馆都有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如汇文、ILAS、MELINETS等等,而在这些数据库系统中,一般使用商业的通用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QL server、My SQL等等。其管理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有一个读者信息表,这张表中有门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字段信息,如读者姓名、学号、证件号、专业、班级等等。我们在图书馆的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建立一个用户,在这个用户下,去读取这张读者信息表中的信息,就能解决读者身份认证中读者信息的认证问题。

2.3 读者身份认证系统终端。认证终端可以用单片机制做,但对开发技术要求较高;认证终端也可以用PC机制做,如果使用PC机,考虑到使用空间小,而且通风不好,最好使用工控机。使用PC机制做技术上相对容易些,只要用VB或C++等语言,开发一个读者认证系统,C/S构架,完成身份认证工作即可。其刷卡系统程序流程图见图1。认证终端要包括主机、读卡器、显示屏、门禁控制信号输出等,门禁硬件电路结构示意图。读卡器可以使用条形码阅读器,也可采用射频IC卡读卡器。这主要取决图书馆的借书证的种类。

2.4 闸机通道的设计。闸机通道的形式有多种,比如三棍闸式,翼闸式,摆闸式等等。这种机械方式的闸机,在人员流动大的场所,在高负荷的运行下,故障率较高。本人认为,设置一个通道,不设置机械的门闸,安装一个光电感应装置,如果身份识别正确,则光电感应装置关闭,不产生声光报警,如果身份识别非法或读者未刷卡,读者通过光电感应器的时候就会发出声光报警。这样的无闸通道,无机械装置,可靠性好,造价也低,适合于中小型图书馆使用。

3 结论

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管理系统,从其数据库是读取读者信息,制作一个包括主机、读卡器、显示屏、门禁控制信号输出的闸机终端,这点是系统的关键,再制做一个闸机通道,就完全能DIY出适合图书馆使用的门禁系统。

参考文献

1姜元鹏,黄敏等. 高校图书馆门禁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年, (3):45-47

2 李慧,王荇. 图书馆门禁管理系统中的光电通道控制技术的实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S1):5-6

3 李英芝. 图书馆门禁与读者信息查询及信息统计系统“一卡通”的开发.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17(13):137-138

DIY library access control system utilizing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Access control system; Campus card; databas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简介:

朱克亮 (1962-) 男 安徽理工大学图书馆 副研究馆员 中国图书馆学学会会员。从事图书馆自动化及网络管理工作,发表论文数篇。

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第3篇

1、课程设计题目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2、设计任务和内容

一个通用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图书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应用系统应能对图书馆的图书入库、借出、归还进行操作。在图书、读者信息等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以上的操作。同时能够对图书按出版社、类别进行分类统计,能够统计图书借阅情况状态、读者借阅情况。

本课题任务是开发一个小型通用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并撰写符合规范的课程设计说明书以体现设计过程和设计结果。

3、设计步骤和要求

设计步骤:

首先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和学习,了解基本的业务流程和系统数据功能要求。然后结合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教材中数据库设计的六个阶段(重点是前三个阶段)完成设计任务,即系统结构设计(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

设计要求:

1、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其要求如下:

(1)基本要求:

① 能反映完成了上述设计内容要求。

② 要求撰写不少于5000个文字(20页)的文档。

③ 文档中至少要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字典、E-R图、数据库表的详细 说明、系统功能结构图、主要功能模块说明。

④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律用碳素墨水书写,其中用户界面设计可以附界面 的计算机截图或手工绘图。

(2)文档格式要求(遵循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大纲上的要求) 其中,正文部分:

①分章、层次等,每一章从新一页开始。

②章节安排可如下安排

.概述: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的、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需求分析:问题陈述、需完成的功能。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表达。

.概念结构设计:将上述需求分析的成果抽象为ER模型图。

.逻辑结构设计:把ER模型图转换为关系表;描述每一个基本表关

系。并进行规范化;定义视图、定义索引、主关键字、定义权限。 .软件功能设计:画出系统功能结构图,描述每个功能所完成的任务。.代码设计和界面设计:给出主要功能的代码并有适当的说明;界面

设计要合理,给出主要界面。

2、一个可运行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原型。(根据学分制的实际情况该要求为部分专业学生的要求,其他专业学生为可选要求)

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第4篇

一、RFID技术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即射频识别,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 可快速地进行物品追踪和数据交换。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它是传统条码技术的继承者, 又称为"电子标签"。RFID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阅读器的天线发出射频信号, 与安装有电子标签物品在磁场中建立起无线方式的通信链路, 标签向阅读器发送自身信息, 阅读器接收到反射的信号后, 经过内部电路的解码处理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的数据, 而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相关处理。应用RFID技术在图书馆区域部署RFID传感器, 实现了感知智慧化的服务方式, 具体包括实现图书的自助借还, 图书的自动分拣, 排架和顺架, 快速盘点馆藏资源等。

二、图书馆RFID应用需求

相比较而言, 大多数图书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管理阶段。图书借还的大量作业、图书整架和盘点、乱架图书的查找等依然是图书馆员手工完成, 这种状态给图书馆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带来制约。据调查, 目前国内有50多家图书馆使用RFID系统, 其中公共图书馆占72%, 高校馆占22%, 专用馆占6%, 它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运营服务模式, 促进了图书馆现代化改革, 因此, RFID技术值得应用于图书馆中。然而, 国内采用RFID技术去提高图书馆的运营服务效率的高校并不多, 普及范围不广。基于本校图书馆没有使用RFID系统, 故在本校进行调查的可行度不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与不使用RFID的图书馆相比较, 使用RFID的图书馆的图书流通量、读者流通量、馆员满意度、读者满意度等方面都大相径庭。

在我国图书馆领域, 随着2006年深圳图书馆首次在国内应用RFID技术后, 国家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厦门集美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多家图书馆也将RFID系统成功导入和应用, RFID技术越发被图书馆行业所关注和运用, 并真正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三、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 首先, 给不同书架或不同书层的图书植入不同频率的可识别标签 (如现已有的ISO5693标准的RFID标签) , 并在各层书架上装上识别系统所制成的信息反馈小型仪器, 当有不同频率的标签出现, 即有图书放错位置时, 该仪器会发亮起提示灯, 将图书乱置的信息反映给该区管理员, 方便管理员及时进行整理。

(2) 该标签具有自身的二维码, 与现如今图书馆管理APP结合, 读者在借时扫描本书二维码, 信息被反馈到APP服务端, 对图书进行消磁, 以便图书可以经过安全门, 该APP的使用必须要对使用者进行实名认证, APP客户端会记录每本在借图书的信息, 并提醒使用者按时归还, 还可以根据查询图书馆书籍信息。读者归还图书时, 管理员完成检查后将图书拿至图书归还区扫描, APP服务端会清除对应客户端的在借信息, 并在数据库中更新该图书的状态。当读者的APP扫描二维码的数量达到上限 (即所借图书达到上限) , 或有逾期没有消除的在借信息 (即没有按时归还图书) 时, APP将关闭扫二维码功能, 或者关闭扫描信息到服务端的传输, 该读者将不允借书。

四、技术完善

(一) 追踪定位

首先, 在每本图书中植入标准的自主研发的低成本的激光可识别标签, 并在各层书架上装上识别系统所制成的激光信息反馈小型仪器, 及时将图书乱置的情况反映给该区管理员, 方便管理员及时进行整理。

(二) 自动记录

该标签具有图书定位, 追踪功能, 消磁功能, 破损情况分析功能。该标签具有自身的二维码, 与现如今图书馆APP相结合。在开通后, 读者填写并完善基本个人资料、银行卡、ID卡等相关信息, 以及信息的录入验证。读者在借书时扫描二维码进行消磁, 以便图书经过安全门时安全借出。在借阅过程中, 图书出现破损情况应拍照记录, 方便进行情况分析。图书破损严重时, 管理员可根据记录找到借书人, 进行教育批评, 必要时要求适当赔偿。逾期不还时, APP自动发出短信提醒, 逾期3天者, 银行卡自动扣费。这一系列操作的出发点, 在于增强RFID技术的安全性。

五、发展前景

如果借书、还书、续借等都像上网那么便捷, 那将会节省大量人力、时间和资金。利用软件的轻松操作, 实现找书, 借书、还书、查询、续借等工作。与图书植入的标签相对应二维码, 不再依赖条形码, 便可成功登陆, 设置属于自己的登录密码, 绑定银行卡、ID卡、学号等信息。

借书时, 打开书之利APP, 扫一扫图书上的二维码, 识别RFID标签, 进行消磁。消磁后, 点击拍照功能, 上传图书接触前破损情况。误读、漏读的情况不再发生, 同时, 一卡多借, 偷换书籍等恶劣行为也能得到遏制。还书时, 拍照上传图书归还前的破损情况, 点击还书, 扫描二维码, 点击确认, 还书成功。

通过资料显示, RFID图书管理系统是现在少数图书馆正在运行的系统, 从附件一的问卷调查可知,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是RFID图书管理系统还不是特别的完善, 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书之利意在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研发低成本的可识别标签, 与书之利APP相结合, 改善RFID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技术性问题。

六、书之利可行性分析

(1) 从思想层面, 高校引起RFID技术要有创新的理念, 明确为什么要引进新技术, 新技术的引进会给本馆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该管理系统旨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更重要的是实现图书资源的高度保护, 避免错综交杂的图书流失。

(2) 从读者需求层面上分析, 读者的满意度是衡量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也可以明显地看出, 大多数人对RFID技术带来的便利还是很支持的, 建立一个约束框架更是必不可少了, 书之利APP的存在增加自助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符合读者的需求。

(3) 从技术层面上分析, 相对于成熟的条形码技术, RFID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发展还不够完善, 但是从近几年国内使用RFID技术的图书馆来看, 不用排很长的队伍、可以随时随地借还书、24小时在线服务, 这些都是人工处理的条形码技术所达不到的高度。因此, RFID技术的市场前景很乐观。该系统所服务的对象绝不仅仅是本校的学生, 它是面向全国的, 不管在哪个图书馆, 只要读者有需要, 他都能从书之利里找到他所想要的图书。

七、总结

射频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 射频识别产品种类繁多。射频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物理管理、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而在我国, 射频识别技术起步较晚, 应用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地铁以及校园等方面。随着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应用, RFID标签的应用大潮即将到来, 面对已经显现和将来可能显现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认识上做好准备。

摘要:为解决传统图书馆管理效率慢, 服务内容少等问题, 设计了一套新的图书馆自助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RFID技术对书本位置进行感应和检测, 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感应到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 上传到后台管理中心, 对书籍进行记录, 核对和信息更新等处理。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增加服务内容, 从而提高读者满意度。

关键词:图书馆,RFID技术,智能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万鹏.应用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的探讨[J].当代图书馆, 2012 (1) :41-43.

[2] 甘琳.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J].图书馆论坛, 2007 (3) 8-11.

[3] 安结.图书馆领域中淘汰条形码的新技术RFID[J].图书馆学研究, 2004 (9) .

[4] 王永东.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图书馆论坛, 2006 (4) .

[5] 蔡孟欣.RFID在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6 (4) .

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第5篇

一、自动分拣技术的发展

自动分拣技术的实际应用优势明显, 在系统创新的过程中, 研发了第一台信件分拣设备, 标志自动化分拣系统的应用。在早期自动分拣系统应用中, 对条形码的图形识别很重要, 在结构分析的过程中, 图形条形码的印刷成本比较低, 在后续应用中, 需要从信件、包裹等方面入手, 做好系统识别处理工作。

图形的识别系统合理化应用是个全面的过程, 在整个识别过程中, 兼顾到图形印刷位置和其他需求等, 提前确定位置。图形识别系统的合理化应用是关键, 可能存在系统更新慢以及识别率不高等情况, 甚至出现分拣速度慢及分拣错误率高等问题。在整个系统应用中, 要求做好技术创新工作。RFID技术的出现解决了图形识别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无线射频系统的后续应用中, 要求确定通信技术模式的类型, 实现目标数据的有效应用。无线电信号非接触模式的合理化应用后对特定的数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识别系统应用中, 可以对图形进行分析和检测。技术模式本身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短时间内确定目标系统是关键, 考虑到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要求, 提前确定分拣对象, 对目标系统进行识别。此外RFID技术方式不需要考虑分拣对象的摆放方式, 需要提前对分拣对象进行识别, 系统模式本身能起到快速识别的作用, 提升自动分拣系统的兼容性, 提升整体效率。

二、图书自动分拣系统的结构分析

针对数据分拣系统的实际应用概况, 在系统后续分析中, 要求提前对结构类型掌握, 在现有基础上创新。分段化管控很关键, 在投入段、图书合流排序的阶段, 对系统模式本身进行掌握, 但是由于使用对象比较特殊, 在自动化分拣系统应用中可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必须进行阶段性的系统模式分析。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和其他分拣系统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在各个阶段, 需对分拣系统模式进行掌握, 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 提前进行目标预设, 根据不同摆放区域的目的要求和预设种类等可知, 如何达到方便阅读是基本目标, 在测定过程中, 确定不同的分拣去向。在叠放的图书分拣出口预设阶段, 进行出入口的控制。图书合流排序需要读者在不同的投入口投入的图书进行排序和合流处理, 在

分拣系统的要求下, 如何保证读写器的应用合理性是关键, 在线路预设的阶段, 必须确定图书距离。此外读写器可以读取到很多不同图书的情形, 但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现象, 投入段阶段需要对出入口的书写模式分析, 在投入段后, 对图书进行排序处理。输入段的场地存在差异, 在分拣中, 进行运输分拣管理。在投入层预设的过程中, 采用了多段皮带机和螺旋运输机组合的输送方式。此外非接触高速读取特性的识别系统有一定的优势, 在图书信息内容分析阶段, 将数据传输到服务器上, 实现系统分拣处理。RFID技术模式在图书分拣系统中有不同的作用, 根据服务器分拣去向要求可知, 在系统预设的阶段, 需要确定速度, 最大程度降低差错发生几率。在分拣识别阶段, 分拣机是自动分拣系统的核心, 在分拣处理的过程中, 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和核心以及分拣处理的要求等, 根据分拣机结构形式的差异, 进行分拣化处理。在各个过程中, 掌握机器的实际应用要求, 此外业务内容比较多, 根据场地和区域概况合理选择, 实现图书馆合理化管理。

三、图书分拣系统的种类、特点和工作原理

(一) 图书分拣设备的种类

图书分拣设备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各个阶段, 兼顾到分拣设备的实际优势和设备的应用方向等, 提前进行种类分析。在分拣阶段, 具体处理方式包括:直线和环形两种, 在预设过程中, 实施垂直分拣处理, 尽量满足要求。分拣化的护理以独立的模块作为基础, 在模块下预设不同的出口, 图书行走方向的预设是关键, 在预设中各个模块可以设计出2-3个出口, 在阶段性分拣处理的过程中, 优点是组合灵活, 整体操作维护便利。此外在分拣的过程中, 考虑到效率值和图书馆预设的种类等, 确定分拣机的类型。

(二) 分拣机类型

1. 直线形翻板式分拣机

直线形翻板式分拣机系统的应用效果明显, 每个托盘由链条联结形成的一个垂直方向的循环体, 在位置预设的过程中, 需要确定气缸或者电磁铁的翻版, 对位置进行预设。完成分拣操作后进行, 优点是简单方便, 可以进行系统维护。

2. 直线形交叉带式分拣机

分拣机的方向合理预设是关键, 在垂直方向, 确定运动电机的类型, 在托盘电机控制的过程中, 行走在指定的下口时, 托盘上的皮带自动工作, 在输送和管控的过程中, 将其运输到固定的位置上, 在位置预设中, 如何降低损害是关键, 造价控制过程中, 进行分拣系统更新。

3. 推块式分拣机

推块式分拣机以环形运动为主, 在联板上游推块, 在联板上的出口预设很重要, 底部可能存在交叉道轨的情况, 在两边转角区域预设的过程中, 逐渐进行导轨处理, 实现分拣处理。在造价控制的阶段, 小本图书或者比较薄的图书资料容易损害, 在循环处理阶段进行系统更新。

4. 循环性环形交叉带分拣机

分拣机的环形驱动模式有一定的优势, 在动力系统以及电机控制的阶段, 需要确定运行管理的内容和要求, 效率值的确定是关键, 需要确定占地区域。该方式存在场地占有率大以及造价成本高的特点[1]。

(二) 分拣设备的工作原理

自动化分拣设备涉及到图书的条码以及无限射频技术模式等, 在整个系统应用中, 考虑到识别系统、传输系统以及分拣系统等应用要求等, 在每一层需要实施合理预设。在条形码识别的阶段, 图书进入到自动分拣设备后, RFID系统电子标签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能实现信息的读取和再利用。在系统化判断的阶段, 对对应的分拣口归类处理后, 可以送到指定的楼层。

(三) 分拣设备系统选择的原则

在图书自动分拣设备的应用中, 结合所在图书馆的实际条件预设, 结合系统创设的注意事项和原则需求等, 在预设阶段, 及时确定数量。分拣设备的速度提升也是重点, 在场地预设的阶段, 采用直线分拣和环形分拣的形式, 服务楼层的确定很重要, 根据借还的场地预设要求可知, 如何确定设备的速度是重点。在场地预设的阶段, 进行直线分拣处理和环形分拣处理。经费以及自动化的程度合理设定很重要, 在选择中兼顾到自动化系统和全自动化系统等, 在分拣数量确定的过程中, 确定实际数量, 做好分拣设备和系统的选择和落实, 反之则选择效率比较高的分拣设备[2]。

四、图书馆自动分拣系统建设策略分析

(一) 分拣输送方式的选择

根据当前分拣输送管理设备的特殊性, 在整个阶段需要确定具体的设备和要求, 在当前创新管理中, 需要结合分拣量进行优化选择。机器参数的预设是重点, 在方案落实的过程中, 进行终端系统的再利用, 经过自动化分拣设备的输送管理需求等, 在自动化平面预设过程中, 实施分拣处理。自动化分拣系统模式有重要的作用, 经过分拣处理后, 批量放置在图书箱中, 通过垂直的输送系统将图书箱运送到各个楼层。在整个预设过程中, 能实现受众的合理阅览。本次研究中以广州图书馆作为研究案例, 对借阅方式进行更新, 在借阅的阶段, 分拣系统的有效应用是关键, 在定位处理的过程中, 承担起图书馆物流管理的需求, 通过综合对比后进行方案的优化选择[3]。

(二) 实现流程合理化应用

在图书馆自动分拣系统应用中, 流程的合理布局和预设是重点, 在入口预设的过程中, 读者的还书通过自助设备进行, 将其输送到负一层进行图书分拣处理。工作人员在服务台进行流程处理, 通过输送系统的有效应用后, 可以实现系统的分拣和有效处理。垂直输送系统将书刊以及相关音像资料等接到指定的楼层, 在音像资料分析中, 通过垂直的系统应用后获取影像资料, 在指定的楼层数据信息系统更新管理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在负一层进行书看资料的分类处理, 然后将其送到指定的楼层。

(三) 人工智能化处理

在自动化分拣设备应用中, 自动传输系统的合理处理是关键, 在输送管理的过程中, 空箱自动进入到空缺位置, 进行补箱, 能实现全自动化的无人干预处理。空缺位置的补箱管理也是重点, 在自动化污染干预的阶段, 分拣设备的选择和有效应用很重要, 需要及时确定需求, 进入到设备选择的阶段, 对设备优化选择后, 尽量选择占地面积小和噪音低的区域, 在设备灵活性预设的过程中, 不需要进行还书系统设备可以实现皮带输送管理。RFID识别系统的投入管理是个综合性的过程, 图书设备自动化业务办理后, 自动进入到皮带输送设备中, 在自助服务器区设计的过程中, 在总服务台设置一个图书投入口, 用于图书的归还和处理, 自助投入模式采用的还书终端系统和皮带传输等完成的[4]。

(四) 节能方式的预设

在螺旋式的装置应用过程中, 图书从首层传送到负一层的自动分拣间, 设备模式采用的是渐进式的管理方式, 在传输线上一册一册间断式的管理, 自动化的分拣设备应用很关键, 在系统分拣管理的阶段, 需要及时确定运行成本, 成本调控管理后符合要求, 保证节能预设的稳定。在设备应用的过程中, 在区域设备管理中, 如何降低成本成为重点, 建设管控的过程中, 确定合适的标准, 根据现有业务量和建成的井道类型等, 在自动化分拣设备选择中, 可能受到场地的限制, 直线选择很重要。主设备选择好后, 考虑到物理法分拣口的数量, 可以实施场地合理化布置, 一般情况下设置32个分拣口。在无人干预的全自动化操作过程中, 换箱操作一般时间在8秒左右, 效率达到400-600箱/小时左右。在自动化搬运系统和空箱自动解锁控制中, 如何实现污干预操作是关键[5]。

(五) 扩充分拣口数量

从图书分拣复杂程度上而言, 如果仅进行简单的分拣处理, 整个端口是固定的, 在复杂分拣处理中, 可以实施图书的多次分拣, 此外由于分拣口本身是不固定的, 随机分配。考虑到场地因素和分拣口预设内容要求等, 要求适应新馆的需求, 自动根据批量图书的分类计算结果得出此批图书的最佳分拣口配置, 以达到最理想的分拣效果。根据预设要求可知, 理论上32个分拣口预设符合要求, 扩充处理很关键, 在面积设定过程中, 以降低成本作为基础, 实现细化调整[6]。

五、结束语

在图书馆自动化分拣系统的应用过程中, 兼顾到系统本身的模式要求, 需要提前预设,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安静的阅读环境, 设备噪音的控制很重要, 在皮带以及滚轴预设的过程中, 兼顾到价格因素和其他方面因素等, 提前对业务量调整, 随着对应借阅数量的提升, 自动分拣设备的应用后, 能明确预留空间, 满足后续分拣需求, 实现整体有效应用。在实践中, 工作人员立足于当前图书馆预设管理, 实现系统更新和升级, 满足需求。

摘要:当前图书馆成为重点和关键, 图书自动分拣系统的优势明显, 根据类型、特点和工作原理等可知, 在图书馆系统管理中需要采用的自动化系统模式, 做好系统处理工作。根据图书自动分拣系统的要求可知, 如何做好系统更新是关键。本次研究中以图书馆图书自动分拣系统作为基础, 对具体系统的应用要求分析。

关键词: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图书馆,应用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展海, 何伟.RFID模式下图书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J].科技传播, 2017, 9 (21) :92-93.

[2] 柳杨.基于RFID的图书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与发展——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 37 (05) :78-80.

[3] 王永东.图书自动分拣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广州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论坛, 2015, 35 (05) :84-88.

[4] 李斌善.快递行业自动分拣系统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5, 01 (01) :96-98.

[5] 高风格.基于RFID自动分拣系统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实例:以厦门市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 03 (12) :69-71.

图书馆门禁系统范文第6篇

[摘要]随书光盘的充分利用是图书馆开展特色信息服务面临的重要问题,购买或自建随书光盘管理系统是当前许多图书馆的做法。无论从内容或形式来看,随书光盘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中遇到的著作权问题主要是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问题,在现行著作权法律框架下规避版权风险应充分运用“合理使用”原则、购买合法出版物、坚持公益性和非赢利性、保证光盘完整以及努力做好技术防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著作权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3.009

Research on the Copyright of Management System of

CD attached with Book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Bao Yongchan

(Library,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

〔Abstract〕The full use of the CD attached with books is the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libraries in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service.The prevailing practice is purchasing or self-building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 copyright of the CD attached with books is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law,the management system faces the copyright problems,mainly the right of reproduc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right.So to avoid risk of copyright in the current copyright legislation framework,the following rules are to be followed:“rational use”principle,purchasing of legitimate publications,adhering to the public welfare and non-profit principle,assuring the intactness of CD and finally,managing of the technical prevention.

〔Keywords〕the university library;CD attached with books;the copyright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出版载体也从传统的单一纸张介质向现代化的电子介质转化,加上现代营销理论的推动,使得二者结合起来,“图书+附盘”销售模式逐步盛行。据统计,计算机类附盘图书约占此种类图书总量的80%左右,哲社类附盘图书的数量占此类出版图书总量的5%左右[1],随书光盘日益成为图书馆的一种重要馆藏信息资源,如何对随书光盘进行充分利用是值得图书馆考虑的问题之一。购买或者自行开发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在校园网内将随书光盘提供给读者浏览或者下载使用是目前许多图书馆的作法,然而这种作法有可能面临著作权的风险。如何平衡随书光盘充分利用与著作权保护,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随书光盘是否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1.1 随书光盘的内容

著作权法要求受保护的作品应当具有独创性或原创性[2]。从内容上看,随书光盘与所附图书基本上是一体的,例如计算机类图书所附光盘的内容一般是该书涉及到的可执行程序、原代码、编码、材质库、文件文档、创作实例等[3],哲社文艺类图书所附光盘一般是与图书紧密相关的图片、视频录像和音乐等,这些内容无疑是图书或光盘作者智力劳动成果的体现,具有著作权法所要求的独创性或原创性,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1.2 随书光盘的形式

著作权法只保护表现形式,不保护被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是著作权法制度的一项基本理论[2]。随书光盘的内容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于特定的介质上,光盘上一般都印有光盘对应的书名、责任者、出版社、ISBN号等版权权利信息,且一般标有“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的声明。根据新闻出版总署《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的规定,随书光盘属于电子出版物范畴,受著作权法律法规保护,其著作权由随书光盘的制作者或出版者享有。

有学者依随书光盘的内容对其进行了分类,认为随书光盘主要涉及4种作品:数据库(汇编作品)、视听作品(音乐、录音录像、电影或类似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电子图书和软件[4],这些作品形式都为我国著作权法规明确规定保护,并且“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包括著作权法第三条规定的各类作品的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无法归于著作权法第三条列举的作品范围,但在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其他智力创作成果,人民法院应当予以保护。”[5]如果随书光盘或其中的某些作品超过了著作权法规定的保护期,进入公有领域,其著作人身权中的发表权及其他著作财产权如复制权、发行权等已不再受著作法保护,但其他著作人身权如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等依然受著作权法保护,且保护期不受限制。

综上,无论从随书光盘的内容还是从形式看,随书光盘受著作法规保护是确定的,其制作者、出版者等享有著作权法规定的相关权利。

2 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著作权问题

2.1 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人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首先涉及到的著作权问题就是复制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2.1.1 “暂时复制”的合法性问题

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远程读取随书光盘的内容必然在计算机内存中生成一个暂时复制件。这种暂时复制伴随着计算机的使用而产生,在目前技术上也无法避免[6]。各国立法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的态度也不太一样,美国1995年公布的《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关于知识产权的报告》白皮书是把暂时复制纳人复制的积极倡导者,指出“据美国法,享有版权的材料进入计算机内存就是对该材料的复制”[7];英国版权法也明确规定,对任何作品的复制都包括制作暂时性的、偶然附属于作品其他用途的复制件;欧盟在1995年的“关于信息社会的版权和相关权的绿皮书”将短暂的或其它暂时的复制包括在广义的复制权内[8],但在1997年的“关于协调信息社会版权和有关规则指令的建议”中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限制和修正,将某些短暂的、偶然的、技术性且没有独立经济价值的复制排除在复制之外[9]。很多发展中国家是暂时复制观点的反对者,我国也是如此。我国《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规定的复制行为都是“永久复制”,“暂时复制”在我国不构成侵权,所以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网络传输目前不会受到“暂时复制”合法性问题的困扰。

2.1.2 “永久复制”的合法性问题

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永久复制”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光盘转换成ISO等格式以便储存在服务器当中,二是读者使用过程中的下载。将光盘转换成便于计算机存储的ISO等格式是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首要工作和物质基础,这种情况下改变的只是光盘内容的存储形式和使用手段,是一种“从数字到数字”的复制。这种复制对图书馆而言具有合理性,其依据在于《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第八款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当然,要满足其合理性,图书馆亦应注意若干问题,比如被复制的随书光盘应该是图书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图书馆不得从复制随书光盘的行为中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等。读者在利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下载复制行为,这种行为虽然很受读者欢迎和追捧,但若超出合理使用的限度将会构成侵权。特别是随着网络的普及,读者可以在校园网范围内的办公室、图书馆、甚至宿舍等所有可以上网的地方随时登录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进行浏览、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光盘内容,使得这种侵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图书馆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既要防止本馆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取到随书光盘内容,又要防止本馆读者的复制行为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由此,“永久复制”的合法性问题主要集中在读者利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下载复制行为上。

2.2 信息网络传播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2001年我国著作权法修订时新增加的一项权利,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10],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此项权利,也可以全部可部分转让此项权利,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则属于侵权,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公益性的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合理使用制度,即“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数字作品和依法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以数字化形式复制的作品,不向其支付报酬,但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在赋予图书馆合理使用权利的同时,又限定了其服务范围限于“本馆馆舍内”,即图书馆建筑的物理范围。按照《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在图书馆局域网内运行,不向图书馆物理建筑之外传播,这种利用模式是最为安全的,无侵权之虞。目前许多图书馆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都是在校园网内运行,突破了图书馆建筑的物理范围,此种做法在目前现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框架内,似乎有违法之虞。

3 现行著作权法律框架下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规避通过建设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将随书光盘上网,使得读者可以自由获取光盘内容,是现阶段解决随书光盘管理使用问题的一种较为先进可行的方法,不能因为可能会涉及到著作权问题而止步不前,在兼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尊重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并依法行事,努力做好下面的几项工作:

3.1 充分运用“合理使用”原则

图书馆在购买或者自行开发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以充分利用随书配套光盘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并利用好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原则,将对随书光盘的开发利用控制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所谓合理使用是指人们根据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或传播他人作品不需要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相应报酬的一种作品使用方式,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第七条等均作了明确规定。据此,图书馆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可以:(1)将图书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随书光盘复制到本馆服务器中;(2)通过信息网络向本馆馆舍内服务对象提供本馆收藏的合法出版的随书光盘内容。图书馆在以上的行为中均不得直接或间接获取经济利益。

3.2 购买合法出版物

各高校图书馆在采访环节要购买合法出版的附盘图书,对受赠附盘图书要进行合法性的鉴别,不传播来源不明或明知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随书光盘。非法出版物本身就是违反著作权法的出版物,《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依法禁止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不受本条例保护”,“行使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即使图书馆有“合理使用”原则的规定可以利用,但其前提是合理使用的对象为合法出版物。

3.3 坚持公益性和非赢利性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公益性是图书馆的基本属性,服务中的非赢利性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相关著作权法律法规规定了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原则,明确图书馆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同时又要求图书馆不得“直接或间接获得经济利益”。如果图书馆在服务中背离了公益性,进行了赢利性的行为,那么这种做法就违背了相关著作权法的规定,是一种违法行为,亦不能再适用“合理使用”的规定。

3.4 保证光盘完整

保证光盘完整是为了防止未经授权对随书光盘进行修改或篡改,要求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过程中,对随书光盘的复制加工以及上传到服务器的过程中应保证光盘内容的完整性,不对光盘内容进行拆分,或者有意、随意采编其中的部分数据或内容。对于随书光盘上的版权信息要格外注意,要进行原状复制并完全显示。对于著作权人采取权利人采取技术措施的随书光盘,不得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规定,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应当指明作品的名称和作者的姓名(名称)。未经著作权利人许可,任何故意删除或者改变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权利管理电子信息,故意避开或者破坏技术措施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5 努力做好技术防范

在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运行中,图书馆要采取技术手段以对随书光盘的著作权进行有效保护。

3.5.1 图书馆要采取技术手段禁止外人访问

这也是《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条第四款赋予图书馆的法律义务,即“依照本条例规定不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其作品的,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四)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人获得著作权人的作品”。要做到这一点,图书馆可采取的技术手段很多,比如可以通过在防火墙上进行IP地址过滤,只允许本校读者访问本馆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排除那些无权访问的IP地址。也可以在服务器上利用软件控制实现,只有本馆读者利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才能访问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等等。

3.5.2 图书馆采取技术措施使得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仅仅提供在线浏览阅读

这类技术措施主要是防止未经授权的读者进行非法的复制、下载、传播,《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十条第四款规定防止图书馆在“合理使用”时的“复制行为对著作权人利益造成实质性损害”。此时可以采取利用功能软件进行限制[11],使得随书光盘管理系统只能在线浏览,而不能对随书光盘进行打印、下载、复制保存文件等。对于音像作品,可以采用ASF、ASX、RM等流媒体形式提供不可下载的在线聆听或观赏服务等[12]。

3.5.3 图书馆采取技术措施使得随书光盘管理系统仅在图书馆局域网内运行,而不扩展到校园网

前面提到将随书光盘管理系统的服务范围限于“本馆馆舍内”,即图书馆建筑的物理范围,是最为安全的利用模式,如果将其扩展到校园网内运行,突破了图书馆建筑的物理范围,此种做法在目前现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框架内有违法之虞。而此时亦采取IP地址过滤的方法即可,排除图书馆局域网以外的IP地址访问本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洪华.论图书馆附盘图书的种类与特征[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1):81-82.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5.

[3]贺延辉.随书光盘上网管理及其版权问题分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1):46-48.

[4]王玉林.随书光盘开发利用中的著作权风险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06,(2):27-28,9.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二)[EB].http:∥www.court.gov.cn/qwfb/sfjs/201006/t201006045810.htm,2010-08-04.

[6]沈丽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复制权[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9,(2):7-16.

[7]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ask Force,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the report of the work group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EB].http:∥www.ladas.com/NII/NIITofC.html,2010-08-20.

[8]Green paper on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J].Computer Law & Security Report,1995,11(6):331-332.

[9]梁卫华,陈英群.复制权与数字图书馆网络传输[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3):79-8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EB].http:∥baike.baidu.com/view/275830.htm?fr=ala01,2010-08-26.

[11]程伟杰.开展随书光盘服务中的著作权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8,(4):87-88.

[12]谭榕,孙姝.小议随书光盘的网络管理[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4):64-65.

上一篇:土特产营销模式范文下一篇:诗歌可爱的家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