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

2024-02-22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第1篇

第2期

(总第2期)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2008年5月21日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机制确立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6〕7号)和《国务院关于议事协调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3号)精神,继续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根据请示国务院领导同意的意见,2008年4月24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通过了《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工作机制。

一、国务院分管领导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的汇报,研究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重大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实施工作中有关重大问题,会后印发会议纪要。

二、实行工作例会制度。由中国科协会同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牵头,召集有关部门每年召开一次《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为向国务院领导汇报作准备。会议主要内容是:总结上一年度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部

署下一年度的工作任务;研究实施工作中的政策措施及部门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中的有关问题;会后印发会议纪要。

三、成立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主任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担任,副主任由承担《全民科学素质纲要》9项工作任务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组部、农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的有关司局负责人担任,成员为承担《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任务有关部门的司局负责同志。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筹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落实工作会议议定事项,推动各部门落实相关任务;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办公室下设联络组,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确定相关处室负责同志担任联络员。

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结合各地实际,继续负责领导当地的《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把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党政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立 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4月24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会议的精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日前成立(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筹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例会;落实工作会议议定事项,推动各部门落实相关任务;提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

政策和措施的建议;加强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主任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担任。

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名单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程东红王可李普董俊山高洪王之盈谢军杨雄年刘艳荣张京泽居昊赵英民孟群李宗达何学秋胡章翠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 科技部政体司副司长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正局级) 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副巡视员、综合处处长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巡视员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 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 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副司长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巡视员 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 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 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巡视员、副司长 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副司长 林业局科技司副司长

田洺 中科院规划战略局副局长 社科院科研局副局级学术秘书、经济学部工

黄群慧 作室主任

高中琪 工程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慧 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副司长

孟宪平

孙磊

袁民

崔郁

王延祜

高勘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第2篇

(一)主要任务

1、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位臵。树立科学教育观,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计划,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把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创建和评比工作,到2010年,全市将创建市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50所,申报省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10所。

2、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养。以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为抓手,常年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学家进校园、校园科技节等科普系列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为农村未成

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

4、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结合城市公益设施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着重抓好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努力实现各县区(含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校内教育为主,科普场馆教育为补充的科普教育机制;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相补充的方法,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5、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少儿科普文艺与少儿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县(区)的新闻载体要开辟科普专栏或专题,加大科技传播普及力度。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责任单位:市科协、市文明办、市妇联、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完善县区、乡镇、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员农民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定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绿色证书、科技和创业等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25万人,再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力争8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能够熟练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2、广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普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建设,扩建和充实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展项目,不断完善科技工作站建设和项目对接工作,促进此项工作向纵发展;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专家讲座、样板示范、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书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和网络咨询等形式,重点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

保护耕地、清洁生产、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及陈规陋习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3、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区、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到2010年,力争我市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达至3-4家、省级新增1-2家;市级组织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各县区组织科普示范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园区),到2010年,培育市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100个,帮助3000个农户实现科技致富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资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不断促进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4、加强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培训中心、文化站,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努力建成“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发展和健全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科普组织;建立同等院校专家教授按其专业特点对口挂职乡镇领导制度,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在每个行政村建立科普工作站,明确一名专兼职科普员,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个,重点扶持农技协30个;积极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力量,利用电信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语音系统,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交互性强,信息传输快等优势,全力打造农村科技服务平台,使全市广大农民足不

出户就可以全天候、全方位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全心全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加强农村乡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民技术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5、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科普村村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全市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科普网络,强化科普画廊(宣传栏)在科普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作和编写适合我市区域经济特点的农业技术科教片、科技书籍和科普读物,提供给农村基层使用。

(二)责任单位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电信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并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建立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

2、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

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力争开展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特殊别是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万名,着力提高第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

3、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发明活动,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以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为平台,鼓励职工进行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力争全市每年有60%从事技术岗位的职工参加各类各项技能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和弘扬,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4、充分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城区、街道、社区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的作用,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

学素质。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总工会。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素质培训工程。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列入《连云港市“十一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实施“111党政干部培训工程”和“五﹢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年轻干部“双培”行动计划和“三个五”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行动计划等,通过到党校(行政学院)脱产培训、高校进修、参加专题培训班学习、出国培训、实践培训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公国员的科技素质。

2、创新载体,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依托“连云港人才网”,开设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专栏,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网上学习;调整充实市级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自主选学培训课程菜单,开设相关课程,供干部自主选学,多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举办“连云港发展名家讲坛”,定期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连举办专题讲座、科普报告会等,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 神。

3、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带动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适时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

4、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在领导干革命部公开选拔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进一步丰富与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强化对其科学素质的测评。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五、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行动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普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鼓励师范院校设臵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发展青 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壮大科普讲师团队伍;实施城乡科学教育教师互派,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均衡发展;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教育界和科技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教育界和科技界双方互动,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工作。

3、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各中小学图书馆要确保科普书籍占有相当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的科技普及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区科普(市民)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行动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市场;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评审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资源交流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立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行动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连云港电视台、广

播电台、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开辟科普专题节目,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各县报纸要开辟科普专栏(版);各县区要建立科普网站,向公众传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以及提供科技资询服务;所有媒体的科普栏目(专题)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品牌;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各类报纸的科技专栏(版)数量、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内容和版面要大幅度增加。

2、积极培育科普文化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创办广播电视栏目、科普传播机构、科普网站等,开发与经营科普类广播影视节目、书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戏软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我市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3、建立科普应急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4、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 努力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充分利用网站(页)、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科学教育与宣传。 牵头部门:市广电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电信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

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

1、统筹规划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将科普画廊建设纳入居民不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内容;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各县(区)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2、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四级科普设施建设步伐,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一座市级综合性、多功能性的科技馆,力争使每个县都有1所科技馆;在城乡社区继续建设和改造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强社区科普设施的为老年人服务功能;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

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六、保障措施

(一)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纲要》的有关规定,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具体政策,将全民 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列为战略性投资,逐步增加教育、科普经费,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纲要》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实施任务,按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管理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二)做好定期监测和评估。从2008年开始,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指导,结合连云港实际,建立我市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估、监测和分析机制,定期对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评估,为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三)完善督促、考核和奖励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政绩考核内容。领导小组要对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并对各成员单位贯彻实施《纲要》的情况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第3篇

(一)主要任务

1、切实把科学教育摆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位臵。树立科学教育观,针对幼儿园、小学、中学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全市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建设实施计划,落实科学素质教育的各项任务,把未成年人科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科学教育的评价机制;加强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创建和评比工作,到2010年,全市将创建市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50所,申报省级青少年科技特色学校10所。

2、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科技素养。以科技竞赛和科技活动为抓手,常年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竞赛、“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学家进校园、校园科技节等科普系列活动,增强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中的作用;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培养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

3、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科学教育资源建设,发展针对农村校外未成年人的非正规教育,开展生活能力和生产技能培训,为农村未成

年人提供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

4、加强校外科技活动场所建设,完善科技教育辅导机制。结合城市公益设施布局和建设,配套完善青少年活动场所,着重抓好少年宫、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实践基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努力实现各县区(含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我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博物馆等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建立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校内教育为主,科普场馆教育为补充的科普教育机制;采取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相补充的方法,建立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5、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要加大面向未成年人的科技传播力度,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少儿科普文艺与少儿出版、广播电视、文化等机构和团体为未成年人提供优秀、有益、生动的科普作品;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连云港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各县(区)的新闻载体要开辟科普专栏或专题,加大科技传播普及力度。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 责任单位:市科协、市文明办、市妇联、市科技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

二、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完善县区、乡镇、村教育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员农民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创业能力、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转移就业能力明显提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制定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绿色证书、科技和创业等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引导和信息服务,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训农民25万人,再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加大对农业生产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农村经济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意识,提高农民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力,力争80%以上的农村劳动者能够熟练掌握1-2项农业新技术和实用技术。

2、广泛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普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建立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和创新“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建设,扩建和充实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和科普志愿者队伍,进一步拓展项目,不断完善科技工作站建设和项目对接工作,促进此项工作向纵发展;通过科技下乡、科技赶集、专家讲座、样板示范、田间学校、农业科技书屋、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和网络咨询等形式,重点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开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

保护耕地、清洁生产、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及陈规陋习宣传教育,在广大农村形成崇尚科学、追求知识、科技致富、文明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

3、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普示范体系。深入开展科普示范县区、乡镇、村、户等创建活动,到2010年,力争我市的全国科普示范县区达至3-4家、省级新增1-2家;市级组织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各县区组织科普示范户的创建工作;大力发展科技、科普示范基地(园区),到2010年,培育市级农业科普示范基地100个,帮助3000个农户实现科技致富的目标;积极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培育和资助一批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不断促进农村科普示范体系建设。

4、加强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和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学校、村党员活动室、农村成人培训中心、文化站,发展乡村科普活动场所,努力建成“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的农村科普组织网络;发展和健全全市农技推广机构,健全乡镇科普组织;建立同等院校专家教授按其专业特点对口挂职乡镇领导制度,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创造条件;在每个行政村建立科普工作站,明确一名专兼职科普员,并定期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发展新型的农业生产和流通服务组织、发展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50个,重点扶持农技协30个;积极整合省内外科研院所专家力量,利用电信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语音系统,充分发挥其覆盖面广,交互性强,信息传输快等优势,全力打造农村科技服务平台,使全市广大农民足不

出户就可以全天候、全方位接受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全心全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服务;加强农村乡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农民技术队伍,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传播能力。

5、加强农村科普能力建设。深化“科普村村通”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普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全市农村“一站、一栏、一员”科普网络,强化科普画廊(宣传栏)在科普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制作和编写适合我市区域经济特点的农业技术科教片、科技书籍和科普读物,提供给农村基层使用。

(二)责任单位 牵头部门:市农业局、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 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广电局、市林业局、市电信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三、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加强对劳动者科技教育培训的宏观管理。将劳动人口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内容纳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培训教材,并作为各类职业培训、考核和鉴定的内容;建立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带薪学习制度,鼓励职工在职学习,形成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投资职业培训的机制。

2、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

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及各类从业人员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优化整合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为劳动者提高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机会和途径。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力争开展再就业培训10万人次,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特殊别是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现代服务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万名,着力提高第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

3、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技能竞赛和发明活动,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以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为平台,鼓励职工进行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力争全市每年有60%从事技术岗位的职工参加各类各项技能大练兵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和弘扬,全面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

4、充分发挥社区在提高劳动者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大力开展科普示范城区、街道、社区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市民学校、科普活动室、科普画廊等机构和设施的作用,定期举办科普讲座和科技培训,并形成长效机制;深入开展“科教进社区”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建立覆盖各类人群的多渠道、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体系,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科

学素质。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经贸委、市总工会。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事局、市广电局、市环保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一)主要任务

1、实施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技素质培训工程。将提高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列入《连云港市“十一五”期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实施“111党政干部培训工程”和“五﹢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大力推进领导干部专题培训行动计划、年轻干部“双培”行动计划和“三个五”创业创新人才培训行动计划等,通过到党校(行政学院)脱产培训、高校进修、参加专题培训班学习、出国培训、实践培训等形式,提高领导干部公国员的科技素质。

2、创新载体,将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依托“连云港人才网”,开设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培训专栏,组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参加网上学习;调整充实市级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自主选学培训课程菜单,开设相关课程,供干部自主选学,多渠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举办“连云港发展名家讲坛”,定期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连举办专题讲座、科普报告会等,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 神。

3、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带动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在每年的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和有关科学纪念日期间带头参与科普活动,适时推出一批注重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典型。

4、在选拔录用,综合评价工作中体现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要求。在领导干革命部公开选拔和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进一步丰富与领导干部的岗位特点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要求有关的具体内容,强化对其科学素质的测评。

(二)责任分工 牵头部门: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社科院、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五、基础工程

(一)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行动

1、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科普教育教师培训工作,鼓励师范院校设臵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科学教育教师;发展青 少年科技辅导员队伍,壮大科普讲师团队伍;实施城乡科学教育教师互派,促进城乡科学教育均衡发展;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提高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教育界和科技界合作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机制。促进教育界和科技界双方互动,动员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参与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工作。

3、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学课程的完善与发展。根据科学课程的需要,建立实验室、图书室,充实实验仪器、教具、音像设备、计算机等教学器材,并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各中小学图书馆要确保科普书籍占有相当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建设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场所;加强各类培训中科学教育的教材建设,根据各类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编写、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4、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充分发挥现有科普场馆的科技普及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增强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函授学校等机构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区科普(市民)学校、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开展科技教育与培训;构建不同职业、不同工种、布局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牵头部门:市教育局、市人事局。 责任单位:市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二)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行动

1、加大科普资源开发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普资源开发;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创作一批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适应市场需求、公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并推向市场;以评奖、作品征集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调动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的积极性,把科普作品纳入业绩考核范围;鼓励和支持科普创作、科技传播专业团体发挥作用;将科普作品纳入科技进步评审范围;建立将政府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及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机制;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充分保护知识产权,创造公共科普信息资源公平使用的法制环境。

2、促进科普资源共享。建立全市科普信息资源交流平台,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立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不断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 牵头部门:市科协、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信息产业局、市广电局

(三)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行动

1、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连云港电视台、广

播电台、各县电视台、广播电台要开辟科普专题节目,连云港日报、苍梧晚报、各县报纸要开辟科普专栏(版);各县区要建立科普网站,向公众传传播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以及提供科技资询服务;所有媒体的科普栏目(专题)要进一步提高质量,使其成为有广泛影响的媒体品牌;各类科普出版物的品种和发行量、各类报纸的科技专栏(版)数量、科普网站和门户网站的科技专栏内容和版面要大幅度增加。

2、积极培育科普文化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创办广播电视栏目、科普传播机构、科普网站等,开发与经营科普类广播影视节目、书刊、音像制品、教育和游戏软件等,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普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我市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

3、建立科普应急机制。提高各类媒体对于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以各种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突发事件。

4、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播功能。研究开发网络科普的新技术,开辟具有实时、动态、交互等特点的网络科普新途径, 努力开发一批内容健康、形式活泼的科普教育、游戏软件;充分利用网站(页)、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展科学教育与宣传。 牵头部门:市广电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电信局、市社科院、市总工会、团

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四)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行动

1、统筹规划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将科普画廊建设纳入居民不区建设规划的审批内容;制定科普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标准、认定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各县(区)要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

2、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居)四级科普设施建设步伐,经过5-10年的努力,建成一座市级综合性、多功能性的科技馆,力争使每个县都有1所科技馆;在城乡社区继续建设和改造科普学校、科普画廊、科普活动室、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增强青少年宫等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强社区科普设施的为老年人服务功能;落实科普场馆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优惠措施。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提供捐赠、资助;吸引境内外资本投资兴建和参与经营科普场馆;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专业科普场馆;培育科普展览、展品市场,推动设计制作社会化;制定技术规范和设计制作机构的资质认定办法,择优扶持一批设计制作机

构,提高设计制作水平。

牵头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 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六、保障措施

(一)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纲要》的有关规定,根据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台具体政策,将全民 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列为战略性投资,逐步增加教育、科普经费,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为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障《纲要》的顺利实施。各有关单位要根据各自承担的实施任务,按财政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管理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二)做好定期监测和评估。从2008年开始,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为指导,结合连云港实际,建立我市公民基本科学素质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估、监测和分析机制,定期对全市公民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评估,为提高我市公民科学素质提供参考依据。

(三)完善督促、考核和奖励机制。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政绩考核内容。领导小组要对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并对各成员单位贯彻实施《纲要》的情况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第4篇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为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我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室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结合部门职责把推动纲要实施工作纳入部门工作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其他班子成员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完善规章制度。结合我局工作实际,严格按照《纲要》要求,制订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扎实组织开展工作,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三是想方设法落实经费。在我局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经费,增加办公设施设备,改善办公条件,提供职工学习、工作的平台和阵地,切实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充分利用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平台,收集整理各种科普文化、法律法规以及我局的一些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加强信息发布管理, 2012年1至11月共发布信息10余条,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站平台作用; 二是利用“世界环境保护日”、“节能减排宣传”“安全月宣传”、“禁毒防艾宣传”等节日的宣传机会,组织干部职工广泛深入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共发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6500多份,解答群众咨询100人(次),展出科普展板5块,受益人数达4000余人(次)。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普及了科学技术知识,提高了全民科学素质;三是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从我局精心挑选年轻干部连续五年向乡镇、村委会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结合国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等科技项目工程的实施,大力宣传各种科普惠农、先进栽培养殖技术等知识,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帮助农民增收;四是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在深入各企业开展工作的同时,大力宣传各种安全、技术等科普知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知识品牌。

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确保科学素质工作扎实推进

为切实贯彻“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抓好科学技术普及和示范,促进城乡文明发展,为社会事业和科技进步做贡献。一是领导重视,注重学习宣传和动员。根据我县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相关会议精神,召开职工会并深入各企业支部,及时传达省、州、县会议精神和宣传科普知识; 二是狠抓培训,提高素质。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局围绕县委、政府发展工业经济、商贸经济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思想,汇集力量,认真履行部门职能职责,全力组织实施“工业强县”和“非公富县”战略,始终把加快工业和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摆在经济工作首位,紧紧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入企业调研,针对目前多数工业企业科技水平缺乏,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的现状,抓住省、州举办各种培训班的机遇,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多渠道、多方位培养人才,努力提高企业职工的科学素质。一是积极组织南华华香源香料有限公司、云南澜沧江啤酒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南华茂森综合利用有限

公司、南华宏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参加全州“十佳诚信企业”、“十佳活力企业”和“十大优秀外来投资商”等评选活动;二是加强对煤炭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共组织了1期从业人员上岗培训班,培训煤矿从业人员250人;积极配合省州举办的各种培训班共组织辖区煤矿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到省州参加各类培训300人;三是积极配合县农业局、县科协等部门做好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四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加快优势产业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加强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运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在茂森公司、吕合煤业清洁生产工作通过审核验收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的审验推进工作。2011年1—10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4.3%,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1.8%。其中3户重点监测企业: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楚雄有限公司节能量2013.3吨标煤、南华茂森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节能量368.66吨标煤、南华松香厂节能量不降反增加138.45吨标煤。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1年我局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且经费投入有限,实施困难;二是部分人员对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思想上存有“重经济、轻科普”,“重眼前、轻长远”、“重经济指标、轻人文环境改善”的倾向,过分强调客观困难,存有畏难情绪;三是科普教育的教材和科普宣传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在原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充实领导小组成员,建立新机制,探索新方法,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

(二)积极争取加大经费投入。科普宣传教育、人员培训等都需要财力支持,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支持和扶持,加大投入,切实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

(三)强化科普教育宣传培训,整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面向公众,以科普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结合我委组织的各种企业人才培训,向企业职工宣传普及《纲要》,以科普资源建设带动公共科普服务能力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公众的参与面。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第5篇

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强烈愿望。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依赖于全体劳动者和管理者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要建设创新型社会,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以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革新发明活动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取得了许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各部门以及有关人民团体实施了许多旨在提高青少年和劳动者素质的工程和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发布的《纲要》,总结和集成了不同部门、不同界别、不同战线的相关经验和智慧,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实施,对于发展创新文化,提高国家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就是要使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并且具备一定的利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全体公民以及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未来的公民都是这个行动计划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

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的业绩考核。 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半个世纪的努力。《纲要》为我们展示的到2020年的目标,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10年的近期目标,是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十一五”期间,是我们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开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在未来五年内,我们要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基础工程的建设,实现第一阶段的目标,并为下一阶段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范文第6篇

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这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让科技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意志,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提高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强烈愿望。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依赖于全体劳动者和管理者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要建设创新型社会,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以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群众性的革新发明活动和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取得了许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各部门以及有关人民团体实施了许多旨在提高青少年和劳动者素质的工程和计划,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次发布的《纲要》,总结和集成了不同部门、不同界别、不同战线的相关经验和智慧,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的实施,对于发展创新文化,提高国家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就是要使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并且具备一定的利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全体公民以及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未来的公民都是这个行动计划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

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纳入党政部门的业绩考核。 实现人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是一个宏伟的目标,需要半个世纪的努力。《纲要》为我们展示的到2020年的目标,是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

到2010年的近期目标,是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十一五”期间,是我们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开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在未来五年内,我们要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基础工程的建设,实现第一阶段的目标,并为下一阶段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勤俭节约文明用餐范文下一篇:七律长征教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