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工作总结范文

2023-06-08

全民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中共南雄市委党校

一、基本概况

南雄市委党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米,现有教室12间,多媒体室1间,电脑室2间(教学电脑100台)。全校现有教职工42人,专业教师23人。学校除了承担全市党员干部、公务员、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轮训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开放式学历教育外,还承担了全市的农民创业培训任务。

近几年来,我校在南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省委“双转移”战略,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抓好软硬件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培训管理,大力开展全民创业培训,先后在培训基地及教学点(雄州、湖口、黄坑、乌迳、珠玑、邓坊等乡镇和绿洲公司等),举办了农民技能培训班38期,共培训农民工5236人,举办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300人。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培训机构

为把“双转移”工作落到实处,整合教育资源,2008年,市编委发文,批准在我校设立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

(二)强化硬件建设

市政府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35万元,兴建了能容纳100人住宿和就餐的学员宿舍19间、食堂1间。添置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升级更新教学电脑100台。

(三)提升教师素质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我校在校内加强了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力度,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和教学教研活动,组织评教评学,推动和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在校外,积极派出骨干教师参加上级劳动人事部门和有关院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以及参观考察

活动,开阔教师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全力提升教师素质。

(四)狠抓教学管理

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培训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确保教师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加强对农民工学员的管理工作,让他们“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三是完善对教师培训工作评价体系和奖惩制度,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

(五)着重按需施训

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适时地开展培训工作,一是施训内容多样化。根据不同群体,先后进行了维修电工、电子装接工、服装缝纫、酒店服务和电脑等专业技能的培训。二是施训时间调适化。根据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比较多,且集中在春节返乡多的情况,我校专门组织了春节短期培训班。三是培训地点机动化。根据农村农忙农闲的不同情况,根据不同乡镇农民工的集中度,先

后在乡镇(雄州、湖口、黄坑、乌迳、珠玑、邓坊等)和企业(绿洲公司等)设置教学点,学校选派教师“送教上门”,因地组织培训。

三、基本成效

(一)促进了农民工就业观念的更新

通过培训学习,农民工普遍能够领会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精神,增强了创业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同时极大地改变了农民工对学习、就业、创业、致富的观念,使他们明白了学习政策和技能是创业致富的根本,通过学习技能,在家同样也能就业,同样也能创业致富,改变了以往单一依靠外出务工解决就业的思想。

(二)提升了农民工的技能

通过培训、学习,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实际应用知识和技能,增长了创业干事的本领,一定程度地促进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拓宽了农民工的就业渠道

通过培训,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有了提高,得到了用工单位的认可,推荐就业率由过去的65%提高到75%,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富裕地区转移。

(四)提高了农民工的劳动收入

通过参加培训,农民工掌握了一技之长,由普工变为技工,就业农民工的月工资收入普遍比原来增加了300~500元。

四、几点体会

我校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开展顺利,成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前提 自我校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中心”以来,市领导经常到我校指导、检查、督促农民工培训工作,劳动人事部门和各镇及相关企业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规划组织落实参训人员,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校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各镇及相关企业的密切配合的结果。

(二)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是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保障 近几年,市政府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每年都从财政拨出专款,保证培训经费,使农民工培训工作持续进行。

(三)按需施训、因材施教是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根本 根据农民的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因材施教;同时认真抓好各类培训教学计划的组织实施,尤其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全民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一、夯实基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坚持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和《河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为依据,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一

-1-

站式”就业服务机制,积极主动为求职者谋出路,想办法。一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加大打击非法中介力度,依法对4家职业中介机构进行规范,并严把招工简章审批关,未经就业局审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招工信息。二是在抓好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劳务输出网络,依托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劳务信息员,及时向各信息站传递信息2600余条,使劳务信息进村入户,做到家喻户晓。三是大力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举办劳务洽谈会,积极帮助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四是协调政府有关部门,开发社区服务、治安员、消防员、环卫工等80多个公益性岗位,尽最大努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机会。五是扎实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失业保险工作牵涉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大局,以《失业保险条例》、《河北省失业保险管理办法》为依据,不断加强和完善失业保险工作,逐步将其纳入良性循环轨道。加大工作力度,挖掘扩面潜力,认真核实缴费基数,确保失业保险费应收尽收,做好失业保险金发放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率100%。搞好失业人员跟踪服务,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帮助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二、部门联动,大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创业带动就业的浓厚氛围,无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创业工作,将创业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业就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目标任务

-2-

和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高校毕业生、城乡各类劳动者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多方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一是协调金融部门完善创业金融支持服务,加大小额贷款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全民创业中的积极作用。2010年全县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近400多万元。二是协调工商、税务、土地等部门,实行创业证照、税费减免、场地扶持等政策。三是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业服务工作和服务平台建设延伸到最基层,加强创业项目推广,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容易实施的创业小项目。加强创业培训,推广国际劳工组织“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培训模式。四是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选树创业典型,营造全民创业良好氛围。就无极县而言,过去的下岗失业人员,大都是靠政府救济,安置就业,自主创业观念淡薄。要使他们走上创业之路,首先要解放他们的思想,转变观念。为此,我们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开辟了“如何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大讨论专栏,开辟专栏对创业成功人士进行采访,在全县选树创业先进典型31个,通过他们现身说法,创业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让“创业光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让创业成功者成为人们争相传颂,争相学习的楷模。同时,在乡镇农村、街道社区开设创业培训班和创业知识宣传栏,努力消除“小富即安”、“知足常乐”等不利于创业的传统意识和观念,为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者营造宽松和谐环境。

三、多措并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主发动机”作用

-3-

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是扩大就业三大动力中的“主发动机”。实践证明,一人创业平均可带动3-5人就业,如能成功实现创办的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型,其倍增效应将会更大。同时,创业也是一种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形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支持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创业公共服务。2003年在全县各乡镇、城区四个居委会建立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2007年全县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实现了劳动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功能全覆盖;2009年成立了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完善创业咨询、创业扶持、小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今年上半年还将投入15万元,为11个乡镇和4个城区工作站,配足配齐办公设备和专职人员,实现全部联网,做到信息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平台的服务功能。二是建立免费创业培训机制,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将免费创业培训范围从最初的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扩大到包括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以及城乡所有劳动者,实现了“全民化”的普惠制免费创业培训。同时,紧紧围绕皮革、化工、装饰板材、制药、装备制造等5大特色主导产业,开展农民创业培训。目前五大行业中创业者高达1600余人,已形成创业规模、产生创业效应的有231家,带动全县8万多人实现就业。三是开展结对帮扶创业活动,推动重点人群创业。积极开展“深入千家走访、结对百人创业”活动,深入城乡居民家中广泛走访调查,积极宣传创业政策,了解创业需求,重点对有创业意向的城镇就业困难群体、返

-4-

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创业结对帮扶,实施创业培训、创业项目、创业场地、创业贷款、创业政策、创业开办“六大帮扶”措施。同时建立创业帮扶长效机制,依托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掌握城乡劳动者创业意向,对有创业愿望的,发现一个,支持一个,帮扶一个。

四、结合就业援助活动,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工作

2010年,我们开展了多项就业援助活动。积极组织开展“春季劳务洽谈会”、“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积极协调,为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农民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0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4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36万元。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渴望成才,是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创业群体。在具体工作中,一是积极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参加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质。二是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大学生创业,可分别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困难家庭大学生创业,还可享受半年的失业补助金。三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咨询指导。筛选一批前景好、入门易、收效快、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举办创业项目展示咨询活动,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南。

此外,我们还采取以下措施,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 首先,建立农民工档案。召开老乡联谊会、恳谈会、通报会等,

-5-

及时与返乡农民工取得联系,全面掌握返乡农民工从业地点、行业、工种、特长、回乡原因及今后打算、需求等信念。其次,在政策衔接方面,创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和工作方式,明确规定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可按照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同时在技能培训方面,根据返乡农民工意愿,结合我县及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新开工建设项目需求,组织相应的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定向、订单式和岗前培训。通过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期限、增加培训投入、提升培训能力,促进返乡农民自立创业和自主择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民就业创业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创新举措,推动无极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贾振杰 苏江明)

2011年4月

全民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近几年来,上饶县深入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带动就业活动,有力推进了就业再就业工作。

一、国家、省关于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相关政策措施

1、再就

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减免4种税。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在规定限额内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并按省有关规定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

2、对符合申请条件人员提供小额贷款。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留学回国人员以及进城创业且进行了就业登记的农村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符合申请条件的,为其提供小额贷款担保。

3、在孵化基地创业人员可减免相关费用。新办贸易市场的经营摊位,应安排一定比例租赁给下岗失业人员,并可安排相对集中的生产经营场所建设孵化基地。对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的,自创办之日起,一年内减半缴纳房租费和水电费,三年内免缴物管费、卫生费、治安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通过技能鉴定、生活确有困难的,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4、企业安置再就业人员减免4种税。对商贸企业、服务型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中的加工型企业和街道社区具有加工性质的小型企业实体新增加的岗位,当年新招用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按实际招用人数,在相应期限内定额依次减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5、失业人员创业可领取失业保险金。在保证失业保险金足够支付,并统筹考虑地方财政就业再就业资金安排的前提下,经批准,可将失业保险金用于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人员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对一定期限内不裁员或极少裁员的参保单位,可给予职工转岗转业培训补贴。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从事自主创业和合伙就业的,凭有效证明,可一次性领取失业保险金。

6、为有创业意向的相关人员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为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留学回国人员以及进城创业且进行了就业登记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创业培训。

二、上饶县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基本态势

截至2008年10月底,上饶县有个体工商户11113户,注册私营企业1563户,提供工作岗位78459个,其中2008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624户,私营企业207家,新增就业岗位2106个。近三年,上饶县共举办免费创业培训29期,培训867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5893万元,600余人通过创业扶持成功创业,间接带动2500余人就业。全民创业的良好发展状况,直接对上饶县财政税收、城镇就业、农民增收、区域经济活力的增长,具有直接的拉动效应,贡献不断增加。

三、上饶县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客观分析当前上饶县全民创业工作形势,总体上呈现出了全民参与、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也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目前,上饶县全民创业工作仍存在“三多三少”的不良现象,即:打工的人数多,自主创业的人数少;小打小闹的人数多,迈大步创大业的人数少;等待观望的人数多,投身创业的人数少。群众“守家恋乡、安于现状,小富即安、不富图安”的思想依然存在,全县城乡群众普遍存在“怕”的心态、“难”的情绪和“守”的观念。

2、创业布局不尽合理。从目前上饶县全民创业工作情况来看,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进展不平衡,城区和城郊的民众创业的欲望强烈、势头良好,而一些贫困乡村的群众的创业意识普遍不强。民众创业多数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具有传统产业特色、企业集聚比较明显的地方,其它多数乡村比较冷清,民众创业仍处在“零星”起步阶段。

3、创业层次普遍偏低。普遍存在“三多三少二低”的现象,即传统普通型产业多,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少;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多,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少;家庭作坊式经营的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少;全民创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低,从事产品加工、中介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小企业比重偏低。

4、服务机制不完善。上饶县全民创业仍然以民众自发创业为主,组织化程度不高。各部门普遍重视建设大项目、大企业,对中、小创业者发展支持不够,特别是双管单位受条条框框管理,普遍对中小企业检查多、引导少,罚款惩处多、批评教育少,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同时,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常因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发展缓慢。

四、对推进上饶县全民创业、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1、开展创业宣传,

进一步浓厚创业氛围。由宣传部门牵头,把各地创业者的典型事迹制成图片资料、音像制品等到全县各地巡回展览、播放,在全社会营造“创业者最光荣、纳税人最光荣”的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创业宣传教育活动,在企业开展“艰苦创业、诚信创业”活动,在机关开展“支持创业、服务创业”活动,在科技界开展“科技创业、人才创业”活动,在城乡群众中开展“创业有功、

致富光荣”活动。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提供就业岗位多、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在经济上予以重奖;对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好、社会贡献大的创业人士,吸纳进入人大、政协组织,发挥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积极作用。

2、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创新创业机制。没有机制的创新,就不可能形成全民创业的内在机制。推动全民创业,一定要消除影响创业的机制性障碍,激发人们创业的潜能和激情。一是改革政府运行机制。转变行政管理职能,推动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后监督转变,从注重行业管理向注重社会服务转变,从注重行政处罚向注重依法保护转变,从注重行政命令向注重契约整合转变。二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一方面,公平对待市场主体,对创业者在政策上、待遇上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给予每一个社会投资者、每一个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全民创业搭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市场体系,通过规范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形成公平竞争、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三是创新发展机制。在全民创业上加快形成“五放一降一加”的发展机制。“五放”就是在国家产业政策范围内放宽政策、放开领域、放低门槛、放胆实践、放手发展,为群众创业提供一个较为自由的市场空间;“一降”即降低创业成本,取消不合理收费,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凡是必须收费的项目,尽量按下限收取,切实降低过重的税赋,降低过高的创业成本;“一加”就是政府在创业奖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通过设立创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和奖励成长性强、带动性强的创业龙头企业。让创业者切实感受到在上饶县投资创业具有投资空间大、经营成本低、回报效率高的优势。

3、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全民创业的实践表明,在硬环境日益完善的情况下,软环境的好坏往往会影响全民创业的成败。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从根本上创优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一是增强行政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增加重大决策和办事程序的透明度,特别是要把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收费等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办理条件、程序及办事结果等依法向社会公开,杜绝暗箱操作。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执法协调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等途径,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三多三不”、“三宁可三不能”,即“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指路不设障”,“宁可不指导、也不能乱检查,宁可再规范、也不能乱罚款,宁可少收入、也不能乱收费”,着力解决好乱执法、趋利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三是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但又不能死抠法律法规条文机械执法。在不违反法律目的、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行政执法机关应当按照合理行政和高效便民的要求,结合实际采取灵活的措施执行法律法规。

4、健全服务体系,狠抓创业政策的落实。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全民创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支撑。应该积极研究建立面向创业者及中小企业的创业服务体系,向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市场信息、技术开发和推广、融资、经营管理及创业项目推介、洽谈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5、打破瓶颈制约,切实化解创业难题。一是推动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并完善担保中心的运作机制,简化担保贷款手续和程序,真正发挥好担保中心的作用。二是把创业培训和小额信贷有机结合起来,对参加了创业培训、有具体创业项目并编制了创业计划书的,优先给予小额信贷支持。三是围绕项目开发,采取社会筹资的方式,推出一些收益较好的项目,组建项目责任公司,吸引创业投资。四是设立创业风险基金,由政府投入一部分资金,市场化筹集一部分资金,建立基金会,再由基金会对申请款项的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评审,对那些技术含量较高、前景看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遵循风险投资的原则,对其进行投资。

6、尽快完善创业政策。出台细致明确的政策,落实好国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在市场准入、企业设立、贷款、投融资等方面给予民营经济等一切创业主体以最大的自由度。同时,围绕推动全民创业,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结合实际,在市场准入、融资扶持、人才扶持、技术扶持和服务体系扶持等方面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并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创业的产业政策引导,支持科技型、配套型、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出口创汇型以及城镇社区服务型、商贸物流型等小企业的发展。

7、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型创业企业的资金扶持,要重点向初创业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倾斜。加强银企对接,建立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工作机制,每年拿出一部分信贷资金,扶持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政府资金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立小企业创业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为创业者提供风险投资。推动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建设,鼓励扩大对新创办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的范围,采取灵活多样的贷款方式,解决创业启动资本问题。促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帮助初创企业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诚信观念,扩大信用征集、评价范围。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创新担保方式,扩大融资担保规模,为创业和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全民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是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富民之本、发展之基、活力之源”。我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将本着“一切为了创业、一切围绕创业、一切服从于创业、一切服务于创业”的理念,着力优化创业环境,全力推进全民创业。

一、降低准入门槛,为广大群众敞开创业大门。一是全力实施市场主体准入“0001工程”。做到工商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个人独资企业等微型企业登记注册“零首付”,法律法规没有特别规定的市场准入“零门槛”,工业企业注册登记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一天办结”,引进的重大项目一律即时办结。二是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按照“非禁即入”、“非限即准”的原则,对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全部向创业者开放。支持引导创业者投资教育、科研、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支持、引导、规范创业者进入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帮助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全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复转退伍军人、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困难家庭、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类人员,全面推进“试营业”和“免费注册”制度,并对“试营业”等七

类就业群体实行不收费、不验照、首违不罚“三不政策”,助推七类群体又好又快发展。

二、扶上马送一程,为群众创业排忧解难。我们工商部门天天与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打交道,深深知道群众创业不容易,对广大群众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我们将主动靠上,真情帮扶,叫响“有困难找工商”的口号,积极为群众创业排忧解难,雪中送炭,雨中撑伞,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一是做好企业帮扶。将通过开展“红盾帮扶”、“助企解困联系点”、“全民创业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深入了解创业群众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点对点、面对面”帮扶。对企业的困难和问题,工商部门能解决的,我们全力以赴解决,不属于工商部门职责范围的,我们将积极帮助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想方设法协调解决。二是转变执法理念。我们将实行“指导在先、后续监管”的原则,规范创业行为。对于情节轻微、社会危害较弱、当事人不是故意的违法案件,采取引导、劝诫等宽容性措施,帮助纠正违法行为,而不实施行政处罚。三是全力抓好引导规范。按照“企业所需、政府所想、工商所能、法律所依”的原则,组织开展创业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行政指导服务,对新成立的市场主体,强化政策引导、登记指导,对成长型市场主体,强化商标培育、广告宣传、合同管理、融资扶助,对成熟期的市场主体,强化打假维权、信用提升、

市场拓展。

全民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摘 要:近些年,由于受到国际宏观经济不景气与保定市集约型经济发展的制约要求,保定市經济状况发展较为迟缓,社会就业压力极大,创业活动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全民创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活力,能够促进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完善保定保障机制、促进全民创业,已成为解决保定市就业问题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保定市创业环境现状进行了分析,立足保定,提出完善保定市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全民创业;创业保障机制;创业文化

创业是就业之根,是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之源,是区域焕发生机活力之本。创业活动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全民创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活力,能够促进经济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保定市面临大学生就业率偏低,下岗人数比例较大,农民就业水平较低等就业问题,因此,应从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完善保障制度,促进全民创业,为解决保定市就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1 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首先,全民创业的重要性决定了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保定市市委市政府应该整合尽可能多的资源,构建创业保障机制,以引导更多的人去创业,并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扩大就业,使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其次,全民创业的社会需求决定了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开展全民创业,需要具备积累创业资源、提升创业能力、创造创业机会、打造创业环境等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构建完整的全民创业保障机制来满足全民创业的需要。

最后,全民创业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的必要性。全民创业活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使得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要涉及教育、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制定相对完善的全民创业保障体系,将促进全民创业活动的多种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

2 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的原则

2.1 平等性原则

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需保证各创业主体在享受教育、技术、政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权利一律平等。各创业主体拥有平等的接受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获取创业信息和创业资源的渠道、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

2.2 针对性原则

不同创业主体其创业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各有不同,因此,我们在构建全民创业保障机制,需考量不同创业主体的具体问题以及创业活动的特点,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真正促进保定市全民创业。

3 保定市全民创业环境现状

为了加快保定市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保定企业经营活力及创业热情,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创业行动的若干意见(试行)》,在激活创业主体、提供财税、土地等便利政策、创优服务环境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全民创业,深化全民创业行动的好政策,力图将保定打造成创新创业之城。具体来说,保定市创业环境建设的特色如下:

3.1 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针对性扶持政策

保定市政府根据七类创业主体的特定和需要分别定制了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包括无业和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农民、机关和行政事业工作人员、科技人员、各类高级人才和客商等。同时鼓励企业二次创业,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走技改创新内涵式发展之路,促进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

3.2 最大限度地放宽市场准入

在准入领域方面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在准入条件方面,除国家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以外,允许各种经济成分、各类民间资本,自由选择各类行业投资创业;允许依法申请设立1人有限责任公司;降低注册资本限制;部分实施零收费注册。在经营场所限制方面,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场所。同时放宽了前置审批限制、年检限制,并简化了审批程序和环节。

3.3 最高标准提供用地支持、财税政策支持、资金支持

优先保障创业园(创业辅导基地)建设用地,并专门发文要求各县(市、区)按照“七通一平”标准建设创业园区,搭建创业平台,促进中小微企业在园区集约、集聚发展。将增值税起征点提高到最高标准,并对中小微企业进行大力度减免。落实中小企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

3.4 多项并举优化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体系

创优保护创业的法制环境,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加大对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治力度,支持保护创业者和经济实体的生产经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的同时严格控制收费项目和标准。

3.5 多部门联动为中小企业提供联盟服务

保定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众多政府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保定市全民创业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创业工作的组织与协调,为中小企业提供全市性、全方位的服务。同时为把全民创业行动引向深入,要求每个机关干部开展全民创业帮扶行动,并把全民创业行动目标纳入任务考核。

4 改善保定市全民创业保障机制

保定市通过多个层面完善细化政策措施,使得全民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为全民创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通过调研发现,创业主体在创业道路上仍旧面临如自身创业能力不足、融资困难等诸多障碍和困难。根据保定市全民创业环境现状,结合保定市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同时借鉴其他省市在推进全民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做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落实保障机制,促进全民创业。

4.1 完善创业融资机制

创业企业融资难是大多数创业者面临的重要障碍。第一,广开通路,将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小额信贷、接力基金、担保基金等多个渠道纳入到创业金融体系中,为支持创业提供资金。第二,放宽申请标准的同时创新金融产品。可根据不同创业主体的特点和创业的方向,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更好满足不同种类创业主体对资金的需求。第三,增强与创业主体的信息沟通通路,建立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地为创业主体提供便利来了解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第四,关注创业企业在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完善创业金融与创业企业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接。第五,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如建立一个创业金融投资网络服务中介,为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建立了一个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实现高效低成本的资源对接。

4.2 完善创业培训机制

对于创业者而言,要具备创建新组织的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整合资源能力、创新能力、开拓市场能力、管理能力等多项能力,才能确保创业成功。因此,需要完善创业培训,把创业培训作为扶持创业的关键环节,不断提升创业者的技能。第一,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强化多层次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合格的县市、街道、乡镇层级创业培训基地,并建立考核机制,保证培训基地有效利用,形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的创业培训体系。第二,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不同行业的创业者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对创业不同阶段的创业者提供针对性的培训。第三,要创新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可设立创业实训基地,实行创业实训。第四,加强保定市创业培训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可借助高校的资源和实体企业领导成立的创业导师团,为创业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培训。

4.3 完善创业文化机制

准创业者思想观念意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保定本地人“铁饭碗”思维严重,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者创业动机更多是财富,忽略创业的社会责任。因此,需完善创业文化,鼓励创业、尊重创业并给予正确引导。第一,要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作用,宣传创业典型,以激励更多的人创业。第二,强化政府舆论引导功能,营造良好的创业舆论氛围。可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讲创业意义,在全市营造“创业者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全市的创业动力。第三,创新教育方式,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应从中小学教育就开始培养青少年的创业意识,在大学阶段重点培养创业技能。第四,重视创业者教育,改变创业山寨化、浮躁、滥用权术的观念,构建适应保定市的创业文化内涵,引领保定市创业走向正确的道路。

4.4 完善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机制

建立政府引导的个人信用体系,提高个人诚信的意识和水平,助其在实施创业行为时因良好信用而获得多方支持。在创业者创立企业后,同样应建立以企业信用征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督、信用奖惩为内容的企业信用体系,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库信息,并实现信息在政府部门与金融等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为优质创业企业提供更多后续发展需要的服务和支持。

4.5 完善社会网络机制

全民创业应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广泛参与,应在全市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全市合力共助创业。保定市应以政府等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导,同时带动各类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为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提供更有效服务。可采用对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吸纳社会化专业服务机构进入创业服务体系中。

4.6 完善创业退出机制

创业是一项失败率极高的冒险行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因为对自身、家庭现在与未来的经济和生活承担压力,其面对的风险相对就业要高。因此,有必要完善退出機制,为面对“创业失败”风险的创业者解决后顾之忧。这就需要我市首先建立“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向社会大众提出倡议,政府和社会层面对创业进行“松绑”。同时,更重要的是创业失败后对从事创业人员在经济、法律、社会方面的保障,可对创业失败者进行科学的评定,归还相应的有效资源于社会,为其日后的创业与就业行为建立可参考性的信用档案,依然为其今后发展给予支持。

参考文献:

[1]申玉兰,郑颖.地方政府优化创业环境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12月,第16券第12期.

[2]田旭,冯小翠.河北省促进全民创业保障机制研究[J].合作与经济,2015(1).

[3]孟铁林.全民创业:重在建设创业机制和创业服务体系[J].经济纵横,2014(5).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度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0739)。

作者简介:

赵永新(1970-),男,河北金融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经济管理。

冯小翠(1984-),女,河北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经济管理。

田旭(1982-),男,河北金融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经济管理。

上一篇:学校励志名言下一篇:合作建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