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论文范文

2024-02-03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论文范文第1篇

1.1 外因

1.1.1 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是一个人人生的起点,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对子女的心理造成影响。家庭教育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子女的要求和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心切。二是对子女放任自流、过度溺爱。三是家庭不和睦、家庭破裂、家庭暴力。这些都将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从而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

1.1.2 学校教育出现偏差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 许多学校教育的重心仍放在应试教育上, 学生被巨大的升学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心理负担日渐加重。由于素质差异, 个别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 采用的方式不当, 过多的采取责罚、轻视、甚至是辱骂的方式, 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 久而久之, 学生便“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从而严重阻碍了学习兴趣的产生, 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1.1.3 低俗文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中网络、影视等传媒中的低俗文化, 影响着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对客观事物缺乏正确的认识, 他们易接受新事物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同时又缺乏较高的是非辨别能力。低俗文化中迷信、黄色文化等都在无孔不入地侵蚀中学生的心理。据调查, 许多学校周围都有众多的营利性的租书店、网吧和录像厅, 其中充斥着各种低俗文化, 许多学生整天沉迷于其中而“乐不思蜀”, 这些低俗文化和学校教育水火不相容, 但对中学生却有着巨大的诱惑力, 中学生一旦迷恋于此, 其学习心理将会受巨大的损害。

1.2 内因

1.2.1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少内在动力

中学生已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世界观, 但他们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因而缺少内在的学习动力。他们常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状态之下, 对学习目的的认识和看法是消极的, 甚至是错误的。现实社会中“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所产生的巨大负面影响, 促使他们厌学而追求物质上的享受。

1.2.2 兴趣发生转移

中学生正处于花季时期, 其兴趣广泛而又缺少稳定性, 五彩斑斓的世界令他们眼花缭乱, 各种新奇的事物吸引着他们, 纷繁复杂而又五光十色的生活, 对中学生产生巨大而多样的诱惑, 很容易让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1.2.3 无成就感

由于个体智商差异和其他原因, 厌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付出了艰辛和汗水, 但仍与成功无缘。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破了他们的进取心, 他们从未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因而在心理上产生对学习的畏惧感, 从而消极的对待学习。他们很少受到教师的表扬、家长的鼓励、同学的肯定, 失败的阴影在他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长此以往, 他们便逐渐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厌学情绪因此油然而生。

1.2.4 中学生的自我心理存在缺陷

厌学学生大多意志力薄弱, 自信心不足, 他们有巨大的思想压力和精神负担, 这些心理缺陷是中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心理因素。学习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 非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是做不到的。面对各方面的压力, 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不但加重, 使学生在自我认识上产生偏差, 形成了不良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 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对策

2.1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面对厌学学生, 家长和学校都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父母应努力营造民主、和睦、温暖的家庭氛围, 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 将孩子的心理向积极的方向引导。学校、教师要多和家长沟通, 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交流, 共同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监控。学校和家长应紧密配合, 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古语云:“亲其师, 信其道, 学其理”, 通过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新型关系, 给学生营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 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2.2 改善文化环境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要改善厌学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 为其创造一片心灵的净土。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网络、书刊及音像制品进行大规模的整治清理, 严厉打击暴力、色情、恐怖等视听读物, 彻底清除不健康的文化, 从根源上阻止低俗文化对中学生的心灵腐蚀, 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 把积极向上的文化奉献给青少年, 让他们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才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之中。

2.3 加强目的和动机教育, 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机强的学生, 必然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对学习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而良好的学习目的和动机能激发个体的情感, 可以帮助个体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 并建立起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进而促进个体的学习心理。加强学习目的和动机的教育,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 推动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2.4 培养兴趣, 引起注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说明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对于厌学的学生, 要将他们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必须着力强化学生对学习的有意注意,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努力抓住学生的心理, 培养学生的兴趣, 变苦学为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 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 使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激发和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 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5 创设成功, 及时奖励

厌学学生大多没有感受到过成功的乐趣, 在教学中可降低学习目标, 有意创设机会, 让他们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尝试成功的体验。这样, 厌学者就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学生取得的成功, 要及时给予奖励, 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 它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成功与喜悦可以让厌学者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从而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心理。

总之, 中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 只有在学校, 家庭, 社会的相互配合下, 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厌学学生进行疏导教育和热情帮助, 才能让他们“学而不厌”。

摘要:在中学生的心理障碍中, 厌学症是最常见、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中学生厌学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功能认识偏差、消极对待学习、学习中情绪波动较大。下面笔者就中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矫治对策谈一点看法。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论文范文第2篇

1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概念界定及日常表现

本文所称的问题心理, 在性质上是指发生在职高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偏差, 常表现为行为上的异常。具体表现:在人际认知上, 表现为自我中心, 交往中无视他人的感受, 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在情感上, 表面上傲慢、狂妄不羁, 但内心里却又十分自卑;在意志上, 带有显著的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和冲动性特征。另外, 在问题心理学生数量上, 常常和他们的中考成绩成正相关。具体表现:在入学成绩相对较好的职高预科班, 人数相对较少;而在入学成绩相对较差的中专班, 人数则相对集中。问题心理分析关注的焦点不是先天遗传因素, 而是学生成长的后天环境, 特别是教育对问题心理形成的作用。由于问题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往往是违法犯罪, 因此无论在数量分布上是多还是寡, 其所带来的危害, 均不可小觑。有资料显示, 多数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或多或少都与问题心理的存在有着密切关系。

2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原因分析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原因, 因学生个体和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千差万别, 但归纳起来, 无非包括内外两个方面因素, 即职高学生自身的因素和职高学生生活的外部环境。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生理因素

职高学生年龄一般在15岁到19岁之间, 正处于青少年心理学所称的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 (青少年中期) , 身体外型变化显著、生理机能接近成人、性器官发育迅速、性功能趋于成熟。与此同时, 思维发展水平已达到了皮亚杰所划分的形式运算阶段。身心的剧烈变化, 使得青少年在心理上呈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和不平衡性。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心理能力的滞后与自我意识的超前、注重朋友与渴望尊重之间出现了普遍的矛盾。倘若这一时期职高学生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心理指导, 就很容易形成问题心理。因此, 青少年心理学常把这一时期称为“危险期”或“暴风骤雨期”。

2.2 家庭因素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 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共同体, 家长的思想品德, 文化修养, 生活习惯, 教育经验, 对孩子的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因此,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形成的首要诱因, 就是家庭教育的失当。常言道, 问题学生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这一点在职高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家庭的不健康 (包括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以及传统的放任自流、暴力专制、过分溺爱家庭等等。) , 再加之, 独生子女“先天”的人际交往缺陷, 使他们在人际交往的“经验之塔”中, 留下了“断层”。依据建构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是: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解释现实, 人们的个人世界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的, 由于各自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 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对理解也不同。) , 这些学生家庭所造成的人际交往经验积累上的“瑕疵”, 不可避免地要给其日后人际交往顺利展开造成障碍。

2.3 学校因素

社会心理学认为, 学校教育是加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 与学校教育的异常有着密切联系。首先,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是应试教育对分数狂热追求的直接产物。职高学生普遍是中考的失意者。他们在经历无数次无休止的摸底、选拔、淘汰、分流考试之后, 自尊之心几乎消失殆尽, 至于马斯洛 (Maslow) 先生所称的“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等中高级需要, 则更是一种奢望, 以至于“破罐子破摔”, 直至“心死”。其次,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 由于职高问题心理学生常常是班级麻烦的制造者, 且教育起来, 往往效果不佳, 易造成教师工作自信心降低, 产生挫折感、紧张感、害怕与学生接触, 进而出现工作缺乏热情和投入, 否定自身的教育能力与水平, 缺乏应有的成就感, 即产生所谓的职业倦怠。而职业倦怠的形成无疑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师生之间的对立, 客观上增加了学生自暴自弃的风险。再者, 职高问题心理学生常常被其他学生视作与自己有别的异类而遭受普遍的排斥, 因而在集体交往中, 一般会被边缘化而倍感孤独和自卑, 以致于在问题心理的挣扎中不能自拔。可见, 在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过程中, 学校的因素难辞其咎。

2.4 社会因素

在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过程中, 社会因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相对于前三者, 社会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更具决定意义。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运行市场化、社会生活多样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深刻变革之中, 传统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界限出现了不同程度地模糊, 使人们普遍感到无所适从。其次, 受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 部分大众传媒和文化工作者在趋利心理的驱使下, 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职责, 而热衷于各种形形色色的选秀、走穴等活动。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都流露出强烈的媚俗倾向, 且格调低下, 社会影响恶劣。受此影响, 近年来“读书无用论”、“一夜成名”等论调再度抬头, 这对涉世未深的广大职高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客观上加速了问题心理的形成。第三, 广大青少年学生课余普遍存在的“无地方可去, 无东西可学, 无项目可玩” (《中国青年报》2007年07月08日) 的“三无”局面, 无疑也给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3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矫治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以为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形成是多年来日积月累的结果,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因此矫治起来, 并非一件易事, 必须进行系统的分析, 综合予以矫治。问题心理的形成是以上四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 但各自扮演的角色却显著不同。由于青少年在高中阶段, 都会出现身心的剧烈震荡现象, 因此在矫治对策中, 可以将其视作一个常量。矫治的关键显然应该放在后三点上。由于问题心理产生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显然改善家庭教育应是矫治的第一步。然而, 这种想法在现实中, 却是行不通的。前文已经述及, 问题心理产生的家庭背景, 更多的是一种社会问题, 仅凭教师个人甚至是学校是无能为力的。另外, 在职高学生问题心理形成过程中, 社会因素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业界有句俗语, “5<2”, 说的是职业校五天的教育效果不如社会上两天的教育效果。但是体制转型、社会变迁所引发的社会动荡和冲击是客观的, 妄图去阻止或逃避, 无疑是唯心的。所以, 矫治问题心理的重任, 就天然地落在学校的肩上。这不仅是因为学校是育人的主战场, 更是因为作为教师而言, 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因素, 唯有学校因素最为可控。当然, 这并不是要忽视乃至抛却其余两者, 而搞单打一。正确的矫治思路应该是以学校为主, 家庭、社会协同。具体措施如下。

3.1 加强心理辅导, 科学面对成长中的烦恼

古人云, “心病还须心药治”。职高问题心理学生尽管在人际交往上存在偏差, 但他们毕竟还是身置二八年华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在遭遇身体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时, 同样会有同龄人都有的美好梦想和羞于启齿的困惑。因此, 学校应该积极联合家长, 开设青春期生理卫生课程, 帮助职高问题心理学生科学地认识自身出现的微妙变化, 懂得必要的心理健康调节技巧;建立心理卫生咨询办公室并配备专职的心理卫生咨询教师或专家, 对因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异常的学生, 予以及时的“救援”。同时, 学校应该积极联合高校有关专家, 定期开设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专题讲座, 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释疑解惑。实践证明, 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抑制甚至延缓问题心理的恶化, 帮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 安全度过人生的“危险期”。

3.2 解放思想, 更新育人理念

受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 教授多元智能理论的启发, 笔者以为职业中学, 顾名思义, 是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 促进学生就业为办学宗旨的, 为“就业”而教, 为“就业”而学应是职业中学的主旋律。因此, 在职业中学里, 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尺度不应该再是文化课分数的高低, 而应是学生实际掌握的技能水平, 即考量学生的尺度不再是学生纸上写的怎么样, 而是手上做的怎么样。若能以此标准去审视我们所谓的问题心理学生, 我们可能会惊奇地发现, 他们原来和我们所谓的正常学生并无本质上的不同。所以,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职业中学的这一“先天优势”, 努力改变学生的习惯认知, 积极促使学生内心产生认知冲突, 为接下来的进一步矫治, 奠定信心基础。同时, 作为育人者, 也应该解放思想, 克服“首因效应”和“光环效应”, 防止仅凭入学成绩或档案上的个别词句, 而轻易对一个学生下结论。

3.3 以“做”为核心, 不拘一格创新教学方法

理念的实现, 离不开有效方法的支持。普通心理学认为, 行动可以改变态度 (态度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层面) 。职业中学以“就业”立校, “行动” (或“做”) 是全部学校生活的主题词。所以, 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文化基础课, 都应该紧紧围绕“行动”二字做文章,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职业中学的专业课, 是学生技能习得的主阵地, 也是学生形成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的主战场。因此, 专业课的教学绝不能像传统的应试教育那样, 只“说”不“练”, 搞“背”多分。目前, 不少学校都进行了专业课教学方法创新, 其中尤以“项目教学法”最为流行。该方法首先向学生呈现项目终端成果, 然后要求学生设计操作过程。如给定一张班级每天使用的“课程表”, 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知识进行完成。要求过程越简练、越巧妙越好。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提升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俗话说,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一切只要有利于增强课堂实效, 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生成的方法, 都应该不拘一格加以采用。同理, 作为文化基础课, 也必须要在“做”上面下功夫, 不能搞教师——教材——学生式的线性灌输。尽管其实施难度相对专业课要大, 但对问题心理的矫治效果却具有决定意义。对于职高学生, 文化课尤其是数学、英语课, 一直是他们身上的软肋和心底的隐痛, 能否成功地创新课堂教学, 事关矫治工作的成败。近年来, 我校广泛开展了以文化课“够用”为指导思想的职高文化课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广大教师努力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积极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简化考评手段、创新考评模式。通过这些做法, 有力地改变了学生的习惯认知, 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极大地缓解了师生之间的对峙情绪, 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人际和谐。

3.4 努力打造以“就业”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职高学生问题心理课堂矫治的效果, 必须依托浓厚的校园文化予以巩固和强化。古人云, “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先秦·荀况《荀子·劝学》) 可见, 环境的优劣也直接关乎矫治工作的成败。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加速学生人际认知的转变, 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需求, 促进主观态度的改变。近两年来, 我校广泛开展了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的技能大赛、技能汇报活动, 努力为学生展现自我搭建平台。同时, 我们依托本地企业, 广泛开展了“引进来”和“走出去”为特点的多边交流学习活动。通过举办人才交流会、企业论坛、参观企业车间、毕业校友经验报告会等形式, 努力营造“人人争学技术、人人争当技工”的良好氛围, 实现了问题心理矫治工作的事半功倍。

此外, 强调上述工作的矫治意义, 不能否定传统力量的加盟。首先, 应一如既往地抓好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发挥思想政治课育人主渠道作用。专业课和其他文化课固然重要, 但它们只能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而不能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一个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 (毛泽东主席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能堪此重任的只能是思想政治课。通过系统灌输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原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择业观、金钱观、财富观、爱情观等。因此, 对待思想政治课, 绝不能厚“彼”薄“此”。第二, 应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着力德育工作实效。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矫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改变的, 妄图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职高问题心理学生由于人际认知水平肤浅、情绪化倾向严重、意志力薄弱, 普遍会出现频繁反复、时常起伏的现象。因此必须依托学校德育, 进行管教结合、打防结合、恩威并施, 通过制度设计, 重塑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借助习惯的力量, 改变他们的认知、增强他们的理智、磨练他们的意志, 进而改变他们的态度。自创办以来我校一直紧紧围绕“养成教育”这个主题, 进行德育制度创新, 努力从卫生、礼仪、宿舍等点滴细节上, 锻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全校教职员工几年的不懈努力, 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 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更懂事了、更成熟了、更可爱了, 有力地促进了和谐校园的形成。第三, 应坚持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家长委员会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平台。通过该平台, 可以有效地实现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学生、学校与学生的双边或多边的互动, 有利于提升家长的育儿素质, 开阔学校的育人眼界, 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最终形成矫治的合力。

总之, 造成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矫治这些问题心理不仅考验着我们的耐心和爱心, 更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智慧。最近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关于促进职业教育的若干扶持补贴政策, 这对于眼下正举步维艰的职业教育改革来说, 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我们应该乘此东风, 努力推进职高学生问题心理矫治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争取实现减少问题心理, 直至消灭问题心理的美好愿望。相信, 只要我们思路正确, 方法得当, 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摘要:随着近年来普高扩招和新生人口绝对数量减少的影响, 大部分职业学校为了生存, 入学门槛不得不一降再降, 以至于出现了“问题学生”扎堆现象。如何有效地管理好、教育好这样一批学生, 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稳定, 也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由于问题学生都或多或少地要表现出一定的问题行为, 而问题行为的内在依据则是因为问题心理的存在。因此, 解决问题学生问题, 必须从解决问题心理开始。本文从生理、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对问题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治对策。

关键词:职高学生,问题心理,形成原因,矫治对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新华社, 2006, 12, 29.

[2]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 新华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2005, 11, 7.

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论文范文第3篇

罪犯中的“贫穷继承者”是指出生于相对贫困家庭, 由于家庭机能不健全, 成长过程中养育失误, 导致成年后物质与精神双重贫乏的罪犯。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乏具有强遗传性, 因此具备此特质的罪犯可称为“贫穷继承者”。

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据官方统计, 中国的基尼系数自2000 年越过0. 4 的警戒线, 2008 年达到0. 491。基尼系数 ( Gini Coefficient) 为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 ( Corrado Gini, 1884 - 1965) 于1922 年提出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 0. 4 是社会分配不平均的警戒线, 0. 4 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达到0. 6 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很大。中国的财产不平等程度在迅速升高: 1995 年我国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 45, 2002 年为0. 55, 2012 年我国家庭净财产的基尼系数达到0. 73, 顶端1% 的家庭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财产, 底端25% 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 左右。[1]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研中心发布统计报告称, 2013 年同2011 年相比中国基尼系数由0. 761 下降为0. 717。[2]上述数据表明,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持续加大, 加上金字塔形状的社会结构, 位于底层的贫困人口占了多数, 除了少数是绝对贫困, 绝大多数属于相对贫困, 监狱关押的罪犯许多就出生于贫富分化后陷入相对贫困的农村、城镇家庭。

家庭机能不全是指家庭中持续并经常存在冲突、不法行为、或发生针对家庭中部份成员的虐待 ( 包括生理、心理或性的虐待等) 事件, 包括对家庭成员中未成年人的忽视与冷漠。

2013 年南京市饿死女童案中, 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饿死女童的母亲乐燕 ( 化名) 一名“贫穷继承者”。乐燕为非婚生子女, 5 岁时被母亲送到爷爷家, 从此母亲再没有来探望。乐燕16 岁离家出走独自生活, 因盗窃被抓, 之后染上毒瘾, 有多年吸毒史。2011 年1 月乐燕育有一女 ( 生父不详) 。2011 年起乐燕与男友李某同居, 2013 年其男友因犯容留他人吸毒罪服刑, 乐燕作为两个女儿的唯一监护人, 独自承担抚养义务, 但一直怠于履行抚养义务。2013 年4 月下旬的一天下午, 乐燕为两个女儿预留少量食物、饮水后, 将两女儿置留家中主卧室内, 锁上大门离家。此后, 乐燕多次从社区领取救助金用于在外吸食毒品、玩乐。明知两个孩子无生活自理能力, 但乐燕直至案发时一直未回家, 最终导致两女童死在家中。

像乐燕这样的“贫穷继承者”在我国监狱罪犯中并非少数。监狱是社会问题的综合反应, 可以预见一段时期内罪犯中的“贫穷继承者”会一直存在并增加的趋势, 有必要将他们单独作为一个群体去认识, 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对这一类罪犯群体的改造途径。

二、对罪犯中“贫穷继承者”的认识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综合模式, 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 稳定而统一的心理特质。早期经历使罪犯中的“贫穷继承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

( 一) 超我未形成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 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 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因此,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简而言之, 超我主要是在父母长辈的教养下形成的, 俗称“良心”。“贫穷继承者”成长于机能不健全的家庭, 心理虐待与忽视是机能不健全家庭对儿童施虐的主要形式, 特别是忽视与贫穷之间又存在密切的关系。忽视是家长忽略了儿童对情感、智力、教育、监护、身体发育各方面的需要。除情感忽视外, 身体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等通常与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直接相关。乐燕的成长是被忽视的典型: 乐燕出生后由母亲带了几个月, 然后寄养在朋友家, 5 岁时被送到爷爷家, 从此再没见过母亲。这个家庭虽然勉强接纳了乐燕加入, 但是认为乐燕长得不像自家的人而对其冷落, 包括乐燕的父亲, 在乐燕叫“爸爸”时也只是勉强应答。乐燕独自睡在客厅临时搭起的小床上, 面对冷落开始表现出淡漠与疏离。因为没有户口, 乐燕12 岁那年才在在社区和派出所协调下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 因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没多久就退学了, 家人也没再送她上学。乐燕成长家庭由于经济状况不佳和其他原因对她的情感忽视、身体忽视、教育忽视造成她人格中表现为“社会道德”的超我部分未能形成, 日常行为不受道德的规范。

( 二) 自我未充分发展

自我, 是个体出生后, 在现实环境中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现代研究已证明, 儿童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机制, 是他们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 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儿童生活中的某些人对他们的自我概念形成和发展有着尤其重要的影响, 这些人被称为重要他人 ( significant others)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重要他人的构成也不同。在学龄前阶段, 重要他人主要是家长。到小学阶段, 教师开始发挥超越家长的影响力,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 同伴的影响力也会明显增加。很明显在乐燕自我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缺乏教师和同们的影响, 唯一的重要他人家人对其忽视和冷漠以对, 导致乐燕的自我未充分发展。

( 三) 本我过于强大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 从出生起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如饥、渴、性。支配本我的是快乐原则, 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 避免痛苦。由于特殊的早期经历使“贫穷继承者”的超我未能形成, 自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 在他们的人格结构中本我占据了重要地位, 表现为毫无道德感, 不接受社会基本规范的约束, 一味追求低层次的吃喝玩与性欲的满足。

三、对罪犯中“贫穷继承者“的改造途径初探

“贫穷继承者”在早期经历和人格上具有相似性, 国内监狱学者把他们单独做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 提出了“人格改造”的新论点, 对此类型的罪犯首先需要进行人格评估, 着手于超我即道德良心的培育、自我意识的构建与能力的发展, 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摘要:出生于相对贫困家庭的罪犯在早期经历和人格上具有相似性, 是为“贫穷继承者”。早期经历使罪犯中的“贫穷继承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 即超我未形成、自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与本我过于强大。对此类型的罪犯首先需要进行人格评估, 着手于超我即道德良心的培育、自我意识的构建与能力的发展, 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关键词:罪犯,贫穷,人格

参考文献

[2] 网易新闻.2014-02-24.

[3] [美]Burger, J.M.著, 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9.

上一篇:检察机关犯罪制约论文范文下一篇:国际船舶保险条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