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

2024-03-16

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1],通过对中国交建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典型案例分析,笔者对建筑类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建议,以希望对建筑施工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提供参照。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成立于2006年10月8日,是中国第一家成功实现境外整体上市的特大型国有基建企业。中国交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拥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业务足迹遍及世界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交建自成立之初,就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下面,笔者以中国交建企业文化建设为例,对其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对建筑类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建议,希望能为企业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一、中国交建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分析

中国交建自成立以来就保持的高速发展的态势,“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面对“十三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企业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战略,迫切需要我们提炼出一整套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反应企业经营目标和经营理念、企业员工共同追求价值观的企业文化理论体系,引领公司实现新的跨越。为此中国交建制定了一整套企业文化理念:

(一) 企业使命:固基修道,履方致远

中国交建的企业使命是:固基修道,履方致远。有两层含义:“固基修道”,“基”相当于基础,中国交建作为基建企业,基础必须牢固,企业发展也要打好基础。“履方致远”,履,主要是践行的意思,企业规划和战略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践行使企业目标更加远大。

(二)企业愿景:让世界更畅通,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交建的企业愿景是与企业战略密不可分的,中国交建提出的“五商中交”战略,即将中国交建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工与港口机械制造集成商。这一战略既是对公司主营业务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愿景,在“五商中交”戰略内涵中,进一步加工提炼出企业愿景。

(三)企业精神:交融天下,建者无疆

中国交建的企业精神生动传递了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领军企业的广阔胸襟,和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壮志。中国交建正是在企业精神的指引下,为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着奋斗着。中国交建在企业改革与实践过程中,还总结出一大批具有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比如“墨脱精神”、“振华精神”、“龙成精神”等等。

(四)企业核心价值观:公平、包容、务实、创新

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背后是企业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国交建作为国务院国资委领导下的中央企业,不仅是共和国的长子,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中国交建核心价值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中国交建在发展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企业和企业员工的共同精神文化追求。

(五)员工价值准则:“崇德崇学、向上向善”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目标和价值观为核心形成的。员工拥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企业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两者相互强化,相互促进。中国交建员工所崇尚的价值准则正是以道德品行第一,善于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学习,积极进取。这样的员工行为准则,不仅能更好的融入组织文化,也为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建筑行业特性,创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对中国交建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典型案例分析,笔者对建筑类施工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价值观与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走向和内容。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只有企业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作为企业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

(二)调整不同阶段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成长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处在创业期的企业,其核心目的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企业文化应着重体现对员工的关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充满信心。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调整。在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企业往往集团化,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出现大企业病,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强调危机意识和培养开发人才上下功夫。

(三)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期性

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价值观进行分析整合,才能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确立后,企业需要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时时处处体现企业精神的要求,真正把企业精神落实到每位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才能增强员工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勇.中冶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施工企业管理,2009(06).

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用地也更加紧张,为了高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我国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建筑施工规模,但是一些施工单位缺乏节能环保意识,在实际施工中耗费较多的能源,还会破坏整体生态环境。分析了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应用,利用低碳理念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低碳理念;应用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建筑业过去简单、粗放的发展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效节能的绿色建筑将会是未来建筑业的新发展,新趋势。如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和优化,已成为现阶段绿色建设的迫切问题。建筑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概念到实现,这包括规划、建筑、设备、结构、景观和环境等多方面。且建筑项目的一次性,使建筑设计阶段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尤为重要,它是建筑项目的开端,决定建筑项目的属性。因此,如何在项目设计阶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和优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大极限地削减人类使用建筑材料,减少对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担负,实现“环保、节能、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低碳绿色理念的建筑设计优势

1.1满足绿色环保的设计要求

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细致观察不难看出,其多半采用单一的建筑模式,这就导致建筑物本身的设计特点不够突出,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力度不足,对低碳绿色设计理念的呈现程度较低。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提升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人们对当代建筑设计的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工作能够促进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使建筑的设计理念较为突出,更能彰显地域文化和人文特色,给人们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建筑形态上体现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差异。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多种使用诉求,并能将环保理念全面贯彻于建筑设计中。低碳绿色理念顺应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下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要求。

1.2因地制宜

在建筑设计阶段需要清楚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存在的差异,按照工程所在地气候特征设计施工方案。设计北方地区建筑时,应该提高施工湿度并且关注建筑保温工作,设计南方区域建筑工程时,由于该区域拥有高温、降雨量多等特点,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降温等情况引发的问题,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建筑拥有良好的排水能力。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可以使建筑设计更加合理、环保。

2低碳绿色理念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2.1合理选择节能环保材料

在选择节能环保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融合低碳理念,高效利用建筑材料。针对传统的设计方案,一些材料缺乏环保性,甚至会威胁人们的健康。虽然一些建筑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但是却会严重损害人们的身体和生态环境。例如一些施工材料中包含甲醛,甲醛会危害人体健康,如果人们长期生活在含有甲醛的环境中,将会损害心肺功能,提高人们的致癌率。再如木材和玻璃材料安装和拆卸过程非常简单,同时可以回收利用,在建筑工程中利用可以节省施工费用支出,同时可以减少建筑垃圾。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低消耗材料,注重材料的应用率,有效控制材料污染问题,实现建筑材料节能性发展。设计人员在确定建筑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就地取材,避免在运输中发生扬尘污染等。混凝土和粉尘状砂石是施工中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参考材料的毒气释放量,推广利用绿色循环材料。例如纸集装箱主要包括纸管和集装箱,拆卸之后还可以循环利用,可以达到环保目标。此外可以利用工业化成品,可以减少能源损耗,同时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2建筑地形

一方面建筑的出现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另一方面又给所在地区全新的地形地貌。绿色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负荷。因为建筑在改变地形地貌的同时也影响了周遭的生态环境。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减少对建筑形式和景观产生的负面影响。为达到要求可以选择地下建筑这样的形式。建筑进入地下,最早可追溯到穴居建筑,以及近現代的掩土建筑,两者都采取了同样的方法。在建筑深入地下的同时对建筑顶层进行设计变更,可以像空中花园般种植植物或是在上方构建水体的方式将建筑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这种措施是建筑对环境影响降低到最小的有效方式之一。该处理措施多适用于一些对自然景观形态与生态保护要求较高的地区。在不破坏原有地表前提下,还可以选择将建筑底层架空,从而使建筑基地得以简化。同时在气候潮湿的南方地区还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潮。当建筑使用寿命结束,拆除建筑不破坏土地的环境,确保了再次使用。此外,建筑进行架空后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还可以对建筑进行丰富的造型处理,同时可以在底部空余空间构造公共活动区域。这种处理措施主要适用于对基础环境敏感的区域,如湖泊和山区以及缺乏城市公共空间的拥挤区域。

2.3建设低碳绿色型系统

要想实现建筑的低碳绿色设计目标,就要加强建筑设计中的低碳绿色设计元素。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特点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地区的建筑特点各有千秋。要想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低碳绿色特点,设计人员需要对地区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建筑的低碳绿色设计目标。设计人员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应结合当地的地理、人文、气候特点,促使自身的设计方案能够高度符合当地人民的切实需求,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使用保障。比如,我国北方的冬季室外气温较低,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在整体的能源消耗中提升取暖资源消耗的整体比重,不仅要确保取暖排放符合标准,而且要寻找其他绿色环保型的代替能源,建设低碳绿色型系统。

2.4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以保证建筑物的保暖节能性。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物更应该向阳、避风。建筑向阳方面:在开展建筑向阳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区域、人们对温度的要求等,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在北方地区,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日照时间、太阳照射的方向、楼间距、建筑工程所在的纬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朝向。建筑避风方面:在开展建筑避风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需要了解与分析不同建筑部位的风压,合理地制订建筑设计方案,从而科学确定各类门窗洞口和通风口的位置。这既有利于通风,又可以减少风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吸收与借鉴其他建筑物的设计理念、建设方式,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争取使建筑向阳、避风建造。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地下车库采用下沉式庭院及天井,实现了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由此可见,该地下车库设计符合节能环保理念,满足了人们对地下车库的采光与通风要求。设计人员需要认真研究该地下车库的设计经验,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与创新设计工作,从而保证建筑设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环保战略实施期间,建筑企业需要快速调整建筑设计思想,在工程施工中选择绿色建筑技术,创新建筑设计方法,提高建筑节能控制水平,减少工程对材料与能源的需求量,在满足大众技术需求同时,推动社会经济循环发展。当下建筑行业的工作者应该加大对各类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力度,按照工程设计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优化建筑设计水平的同时,达到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学海.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数码世界,2020,175(5):117.

[2]倪明.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探析[J].大众标准化,2020,317(6):36,38.

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一、水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使用手法

子曰:“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中国古代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无不提到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 应与自然一体共生, 水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极其受到人类的推崇,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经常有水景的运用, 如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集大成者。当代建筑与环境设计深受古典园林影响, 通过汲取、创新古典园林水元素手法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建筑作品。

(一) 衬托与光影镜像、声景手法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苏州博物馆由贝聿铭先生扩建新馆和原太平天国忠王府组成。其中太平天国忠王府是全国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套集公署、住宅、园林于一体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群。

苏州博物馆新馆运用了江南建筑传统的粉墙黛瓦的建筑形象, 糅合了西方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形体设计。由主入口穿过庭院步入中央大厅, 由一面通透的大扇落地玻璃可以直接看到主庭院。主庭院主要由一大片活水构成, 在靠近中央大厅的水体上, 没有任何构筑物, 像一片清澈的宝石, 吸引如织游人漫步于水桥、滞留于凉亭。此为衬托手法。从水面上看, 整片水体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 倒映着博物馆, 博物馆在水面上安静地舒展着自己的身躯。日光透过从四面八方撒射而来, 其中光影变化耐人寻味, 池底的设计与博物馆总体设计和谐统一, 相得益彰。用黑边镶嵌池底, 有莲花和浮萍漂浮其中。偶有几尾鲤鱼, 在人手指波动池水间, 甩尾离去。这里同时利用了光影与镜像手法。

池壁上有延伸下的流水, 流水汇集到池中, 有跃动的水花和潺潺的水声。水本无形, 遇山石, 构筑物方显其形;水本无色, 因倒影建筑, 而显其色;水本无声, 相互撞击, 才有潺潺水声, 声亦成景。

(二) 隐喻手法

日本庭院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经过吸收和发展, 形成了日本园林独特性格, 枯山水手法是日本园林中最受欢迎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手法, 经全球化背景下具有显性文化强势而得到传播。以南京四方美术馆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的会议中心为例, 其庭院运用了枯山水的概念。运用隐喻、抽象的表达手法, 将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凝练, 用白沙、小石子代替海洋, 用大块的石头代表山岳、小岛。由会议中心向上看去, 逐层的小石子依序排列而上, 气势磅礴。可以想象, 当使用者坐在会议中心内部, 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 眼前仿似有大海奔腾的景象。四方美术馆中的建筑竹影, 在朝向路的一旁的建筑立面前做了一个池子, 池子中铺设白沙, 其上摆放一块造型遒劲的青石, 手法源头出自枯山水, 就运用了隐喻、抽象的设计手法, 将日本枯山水的设计与建筑结合。

利智建筑师克劳的设计“睡莲”同样运用了隐喻的手法, 在建筑屋顶浅水池内以混凝土造就了一列不规律的圆, 以这些圆喻莲花, 在这一朵一朵睡莲上行走, 有佛教“步步生莲”的寓意。旱季屋顶上虽看不到水, 空间效果上却能营造出处处是水, 立于莲花之上, 仿佛能感受到足底有一片微波荡漾的清澈湖水。雨天时, 雨水积在屋顶, 混凝土浇筑的莲花也因为雨水而活。

二、水元素与建筑空间的地位关系

水元素建筑空间与建筑主体存在等级关系, 处理好水元素在建筑场地、空间中与主体的关系至关重要, 主客关系需要依据建筑的性质、性格、具体使用用途做好安排,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水元素不应该被忽视, 特别是场地中本身富有水资源、水景观的场所更不应忽视水的存在。

(一) 核心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主庭院为中心布置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 通过开窗和挖洞, 将游客的视线引向主庭院水域, 无论身处新馆何处, 都能看到庭院一角, 看到水面上随水波荡漾的建筑立面。这样的安排使水元素在建筑空间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整个建筑空间的焦点, 所有的平面布置都由此展开, 从建筑的各个方位都能够看到这片水域空间。

在四方美术馆的空间规划中, 小水库与水坝下方的水面也是整个美术馆的空间核心, 围绕中心水域空间, 水榭、酒店等建筑元素凌水而建, 水榭的屋顶呈流动的曲线形, 在烟雨朦胧的天气状态下, 水榭建筑在雨中呈现出轻盈跃动感, 近看, 干净如洗, 是湖水造就了水榭。

傍水而居的作品“舟泊”则像一艘停泊的船, 以铜氧化生成铜锈造就的建筑立面, 在雨中, 浸润着历史的沧桑感。

(二) 并置

以位于四方美术馆山顶的建筑“三合宅”为例, 该建筑为王澍设计。不同于苏州博物馆古典园林式的建筑, 王澍在三合宅中运用西方空间剪裁手法, 融合中国南方山地传统民居特色。“三合宅”以水池为中心做了三面围合的开敞式空间。混凝土花格窗做了竖构空间, 建筑实体空间、水池为主的三合院、开敞的焚香品茗的禅意空间三个空间横向并列, 水成为建筑空间过渡的重要载体, 缺一而导致平庸空间产生。

(三) 主从

无论古今, 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 总是偏爱水, “无水也要造三分”。一个建筑中的水景空间往往是人们关注最多的空间。水景空间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空间审美水准。艾未未在设计六室时, 就在建筑的一角设计了一小片水景, 在其中养了几尾鲤鱼和几片浮萍, 鲤鱼在浮萍下面穿梭, 颇有几分意趣。这块水景给六室带来了更多灵动感和生机。拥有类似手法的还有四方美术馆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美术馆单体, 馆前硕大斜坡上挖了一方浅池, 水池边分别用白石铺砌了龟状生物化石平面艺术品、以及草间弥生的南瓜雕塑, 将美术馆院落空间意蕴横转90°传导至“无限远”。四方美术馆与水池遥相呼应, 水至柔至纯, 建筑至刚至强, 水给建筑增添了几分柔美。这片水在场地中的位置并不居中, 并没有成为空间焦点, 甚至部分参观者并不会到美术馆室外斜坡上游历, 但一旦进入这片空间这会发现水在这片空间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三、水元素在调节建筑空间微气候的作用

建筑空间微气候关系到建筑环境舒适性, 场所温度、湿度等物理条件可以通过设计与建造手段对空间进行人工干预, 形成建筑场所“微气候”且明显改善大区域气候给人带来的不舒适。对场地中的水元素加以巧妙组织运用, 既可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 又能打造宜人舒适环境。

(一) 水能提高建筑环境中人的舒适度

1. 水元素对建筑空间温度调节起作用

水有较高的热容量, 比热较大, 对建筑空间温度调节有较大的作用。当白天太阳温度较高时, 水可以吸收太阳的热量储藏起来, 同时降低空气温度。夜晚气温下降后, 水体会释放白天储存的热量, 使夜间温度有所回升从而使昼夜气温相对稳定, 不发生气温骤升骤降。当夏季天气炎热时, 水能通过蒸发吸热, 降低空气温度。在建筑设计时设置水面, 特别是在相对封闭院落内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2. 水元素能净化空气

水通过高速作用可以产生负离子, 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这也是很多建筑使用流水与喷泉的原因。水对空气中的尘埃具有吸附作用, 从而净化区域场所空气。在建筑空间中, 建筑师往往喜欢将水域绿化结合到一起使用, 这样可以对空气起到更明显的净化作用。

3. 水元素能降低噪音

噪音接触到水, 会有一部分被水体吸收。国内首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阳山田园东方项目中, 区域通过设置入口池塘、院落水池使场所气候宜人, 空气清新, 外部噪音有效被水声潺潺的声景设置过滤。这归功于设计师的别具匠心, 也归功于设计师对水种种优势的巧妙运用。

(二) 水元素能降低建筑能耗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主要使用者,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在美国主要能源的54%是被建筑所消耗的。由此可见, 如何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首要任务。研究者对于水资源在建筑设计中的高效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 荷兰的一各无能耗住宅区项目将水作为一种有效的储热材料, 将大地作为适合的热交换器, 将建筑的能耗降到最低。苏州博物馆、四方美术馆等项目通过水面设置改善微气候的同时也降低了建筑场所区域的热负荷,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室内能源的消耗。

四、建筑设计中水元素运用的文化传统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 山水是其必不可少的元素。山与水之间往往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两者不可或缺。建筑师经常将山石比作园林的骨, 将水体比作园林的血脉。山是固体成型, 属于刚性, 水是液体成型, 属于柔性。山水之间刚柔相济。有人将父亲比作山, 母亲比作水, 就是这个道理。江苏吴江开弦弓村的费孝通纪念馆和苏州博物馆新馆就很明显地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二者皆将水当做不可或缺的元素, 以园林中心的水为核心, 展开平面布局。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一直为后人甚至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借鉴吸收。

(一) 中国庭院建筑水元素

在中国古典民居中, 少不了水的元素。对于江南古典民居来说, 喜欢傍水而建, 或于天井处建设水池, 这种手法在王澍先生所设计的“三合宅”中有所体现。若无开渠凿池条件设一组水缸也是一种补偿手法, 因为水在中国文化中被象征为财富, 所以这种理论解释下水是离不开建筑与环境的。

(二) 日本庭院建筑中水元素

日本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吸收发展, 进而形成的枯山水, 用隐喻的手法表达自然景观中的山水。

(三) 欧洲建筑中水元素的运用

欧洲建筑多为石材建造, 喜欢在广场、庭院设置喷泉雕塑等构筑物。水与精心造型的绿植共同形成几何构图, 但英国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与东方的思想, 但其表现得更接近于原生面貌, 而非东方经过提炼的自然形式表达。

中西方水元素在庭院式建筑中不同运用方式的成因, 见表1。

五、总结与结论

建筑发展到当下, 许多公共建筑、私人住宅对水的情节依旧, 仍然乐于用水构筑空间, 或许是一片池塘, 一座喷泉, 一个游泳池, 甚至不乏有直接利用水元素建造建筑的例子, 如冰雕酒店。在越来越强调生态环保、贴近自然、延续地方文化的当下, 建筑与环境设计中水元素将会得到更加的重视, 其中有些理念会影响到市政、交通、水利等行业部门, 去改变这些行业部门自现代主义、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重工程功能, 轻视文化传承、审美表达的固有行业传统。

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水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并通过几个典型建筑进行分析阐述:一是可采用衬托、光影、镜像、隐喻等手法对水元素在空间设计中加以利用;二是水元素建筑空间与建筑主体存在核心并列、从属、衬托点缀等关系;三是水元素对建筑空间具有生态调节作用, 包含湿度、温度调节等微气候功能;四是建筑设计中水元素运用具有文化传统彰显意义, 并结合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水文化比较。

关键词:水元素,建筑空间设计,手法,水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建建.魏攀.现代建筑空间中水元素设计及应用方式初探[J].菏泽学院学报.2015 (4) .

[1] 姚力.费孝通江村纪念馆[J].建筑学报, 2011 (4) .

[3] 王宏州.南京四方美术馆[J].东方艺术, 2012 (23) .

[4] 高迎街.苏州博物馆中的传统建筑手法[J].建筑与文化, 2018 (10) .

[5] 詹红.建筑与水-现代建筑空间水要素研究[D].重庆大学, 2002.

[6] 谢强.建筑空间水体语言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3.

[7] 华亦雄.水在中国传统民居聚落中的生态价值及其在当代住区中的应用初探.[D].杭州:江南大学, 2005.

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入,给建筑设计不断地带来了新的观念。建筑室内功能、室内装饰材料和设施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也日益缩短,本文结合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探讨了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建筑文化的融合关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功能;风格;文化

建筑是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艺术审美、历史渊源结合体。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水准。并且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如何把握时代的变革,积极引导全新的设计风格,这需要建筑设计师用全新的理念与创新意识去面对。

1 建筑文化的内涵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内核”文化是指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古老的、纯种的、发育完善而自生根的文化;而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文化,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它是年青的、非纯种的,发育尚不完全,也非自生根的文化。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当我们起越一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在其背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建筑文化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而前进、更新。其发展、更新有两条途径,一是靠“内核”的裂变或聚变而产生巨大能量推动自生的更新变化,由于其动力来自于内核本质结构之中,因此其变化是主动的、有秩序的,它与自生文化的关系也是一致的、和谐的。例如另一种途径是靠“外缘”文化的影响。“外缘”文化的作用一开始可能是生硬的、被动的、无秩序的,但通过长期对内核文化的冲撞和渗透,推动“内核”文化发生相适应的转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这两条途径往往是同时存在,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实现实质性的升华。

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吸收、包容外来文化的精华,使其恰到好处地融汇于自身地域文化的“外缘”,继而逐步向“内核”转化,更是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这种对异文化有选择的借鉴、吸收将创造出更富有时代意义和生命力的新建筑。

现代建筑使用的物质材料主要是混凝土。它可以容易自然地表现以“石”材为主,西方建筑“凝重”的文化特征,但通过钢筋混凝土来刻画表现木构架的造型形式,难以从本质上表现日本建筑特有的“轻盈”文化特征,日本建筑师通过钢、木、混凝土的复合型现代建筑材料,综合运用结构形式的表现,尤其是对细部构造的大量研究,将日本的建筑文化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文化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成功地实现了文化的“外缘”向“内核”的转化。

同属东方文化范畴的日本,其建筑文化“外缘”向“内核”文化的成功转化,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华夏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沉积,内核质量亦趋庞大,表现出了巨大的独立性、純正性和遗传性。在为悠远的历史文化而自豪的同时,这种“内核”文化又显得负荷过重、进程缓慢,对外来文化的反应能力及接纳能力相对不足。因此为摆脱其自身文化“内核”过于负重的不利因素,站到吸收“外源”文化的有利地位,接納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现代文明精华,并将其消化、吸收、革新,使之溶入为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核”之中,并加速实现这一转化,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将要不懈努力的。

2 对建筑外饰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关系的探讨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论是物质技术的,还是精神文化的,都具有历史的延续性。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讲是有机统一的。

2.1 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建筑文化的多层次性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可谓建筑文化。它是人类建筑活动方式和建筑产品的总和,是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局部层次。具有自己的对象和内涵,建筑文化的本质在于它是环境文化,生存文化,社会文化和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由内到外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表层形态是物,即它的物化形态,主要是建筑物材料的选用,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客观的物所反映的;第二层次,中间形态是物结合,也可称作精神意志的外表。如各种规范、法规和创作理论等;第三层次,是深层形态即心,是某一文化的整体精神,如伦理道德、宗教感性、民族习性和价值观念等,它直接指中层的变化,它无声无形,只有思考,分析才能感知它的存在。外层的建筑文化较松动,容易改变,越往里越稳固,观念的东西最难改变。大多数建筑是器物性文化,重在功能即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决定了现代建筑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就必须具有多元性,而不能是一元的,单一的。建筑的作用在于给人类提供活动的场所,而现代人们的活动是多样的,建筑类型也具有多样性。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等都有不同的形式和功能要求。现代建筑文化也就不同,居住建筑、工业建筑追求的是经济适用,公共性建筑则追求更多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工业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现代建筑也在世界遍地开花。东西方的社会形态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等都不相同,社会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相应社会生活形态中的建筑文化也是不同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多元性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多元性,各个民族,地域的衣、食、住、行都的多元的,因此,现代建筑文化也就具有多元性。

2.2 现代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建筑文化具有包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是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推动着建筑文化的发展。新的思维观念促进了新的建筑理论的发展,在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建筑设计管理体系中,一系列新型建筑材料在应用科学技术中诞生。 在现代化建筑建设中,人们必然会希望建筑品的物质属性更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更富有文化气息,建筑师们则需要研究时代的新需求,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精神,更为人们欣赏和享用的现代化建筑和室内设计。

作者简介:

张龙龙,身份证号码:410527198806015413

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从湘西侗族建筑文化遗产的形成和发展出发,论述了该建筑形态的营造特色及相关特征,结合当下侗族建筑保护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对其在未来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传统建筑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为侗族建筑艺术的传承提供后备力量,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手段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服的生活环境,将旅游业发展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促进对该建筑形态的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建筑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湘西侗族;传统文化;建筑风格

湖南境内的侗族主要是分布在西南方位的通道、靖州、芷江、新晃等地区,这些地方的侗族村寨大多数出现在山水汇集的地方,其丰富的装饰元素和独特的造型结构使得这里的传统建筑表现出清新而又浪漫的地域特色。

一、湘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湘西侗族建筑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场所,是与各地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相契合的产物,侗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东经108度到110度,北纬25度到31度之间,东至湖南洞口,南至广西罗城,西至贵州都匀,北至湖北恩施。侗族所在地区拥有众多江河,主要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这里山清水秀,具有优越的地理、气候以及物产条件,这对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侗族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域,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阴雨天气较多,降雨量充沛,该区域热量丰富,又因为其雨热同季,所以十分适宜于农林行业的发展。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这里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且树木木质极佳。有利的地理位置加上优良的气候环境,使得侗族人民在建筑传统房屋时可以充分利用该优势,从而形成了诸如风雨桥、萨岁庙等极富特色的民族建筑。

(二)湘西侗族建筑形成的社会人文环境

湘西侗族建筑除了适应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特性等自然条件以外,社会人文环境也是决定其建筑文化的重要因素,其中当地特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宗教信仰等都对其形成和发展演变产生重要影响。侗族传统的社会组织是指侗款以及家族组织。组织即是指精心设计用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群体。侗族也有属于自己基本的社会组织即“款组织”。“款”在侗语中指的是“相互盟誓,真诚结交”的意思。所以说“款组织”在本质上指的是通过真诚结交、相互盟誓而产生的组织形式,根据史料记载侗族“款组织”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鼓楼这一传统建筑样式的产生,同时随着“款组织”的不断发展,侗族鼓楼以及其它一些特色的建筑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侗族的宗教信仰为该族群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侗族的建筑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侗族的宗教信仰属于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多神崇拜,自然事物诸如古树、巨石、桥梁等均属崇拜对象,侗族人视女神“萨岁”为至高无上的神,每个村寨都建立以草卜、鸡卜、螺卜、卦卜、卵卜、米卜来测定吉凶,因此,“萨岁庙”成为侗族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传统中华民族的节日以外,侗族一个重要的纪念节庆即踩歌堂,在该活动中侗族人用独特的民间歌舞来悼念民族女英雄“萨岁”。该活动的举行需要宽大的空间做支撑,多年来该活动与传统建筑设计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互动关系,从而使诸如萨岁庙、祠堂等建筑形式形成格局宽敞、布局灵活形式多样等的特征。

二、湘西侗族传统建筑相关特征探析

(一)主要类别和结构特点

湖南地处亚热带,春夏较为湿润,秋冬则干燥寒冷。为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等自然条件,侗族建筑的构造多依据山地的形态而展开。在造型上,湘西侗族的传统民居是较为典型的干栏式建筑,人们以木桩为底,上部架设横梁构成浮空的基座,屋顶主要有双重檐悬山式和单檐悬山式两种,以满足通风和防潮的需求。在布局上,侗族的传统民居表现出“凹”形的状态,其方块内包含有堂屋、卧房、火铺屋和厨房等区域。除了传统民居之外,鼓楼、福桥和萨堂也是侗族的重要特色建筑。鼓楼位于村寨的中心地带,形似宝塔,内部有四根大木柱,中间较为宽敞,便于人们进行集体活动。福桥又称风雨桥,包含有桥廊亭这三个主要构成部分,桥面铺板、桥顶盖瓦、两边设有栏杆,为人们带来通行上的极大便利。萨堂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内部有铁锅和泥土所垒成的土包,形似坟茔,表现出浓郁的湘西地域特色。

(二)建筑材料

石材和杉木的搭配是湘西传统建筑在选材上的主要特点,松木、竹、干草、泥土和石灰等材料也较为常见。人们凿刻石材,堆砌成深入地下的基座,石材能够延缓土壤中水分的侵蚀,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杉木是一种常绿乔木,生长速度快、产量大。经过风干处理后的杉木材料结构均匀、强度适中、不易断裂,而且气味独特,能够减少虫害带来的腐化作用,十分适合湘西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活在那里的侗族人民广泛采集杉木,并将它用于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杉木已经不仅仅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而存在,它已经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力量而存在,所以侗族人集会的场所鼓楼即是对杉树的一种模仿,这体现出杉木在侗族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三、侗族建筑文化传承中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不断减弱,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模仿导致湘西侗族建筑慢慢遗失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一部分侗族人放弃了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维护,他们开始利用现代技术来搭建西式建筑。这些住房不再由石材和杉木构成,而是由钢筋水泥和玻璃等现代材料构成。随着外来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湘西侗族村寨原有面貌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民俗文化特别是建筑文化也逐渐呈现出没落的倾向。

(二)木质建筑保存难度大

湘西地区夏季有着丰沛的降水,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与砖石结构的现代建筑相比,湘西侗寨的木质建筑十分脆弱,它们不仅容易受到雨水的腐蚀,流动空气的风化也会使得木头变得更加破败和疏松。此外,随着电器在侗族人生活中的普及,乱接电线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在木质建筑较为集中而又缺乏消防设备的侗寨,一旦失火,将会酿成严重损失。这些问题是侗族传统建筑的严重隐患。

(三)传统建筑技艺的流失

侗族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方式主要有父子相继和师徒相承两种,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木匠石匠和画师等职业。这些工种对技艺的要求很高,要想习得精湛的技艺,学徒一般要从七八岁时就要开始学习,实践的难度也很大。另一方面,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木质建筑的营造机会大大减少,传统工匠失去了谋生之本,于是便纷纷转行。而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他们更愿意外出务工。随着老工匠年龄的增大,年轻一代出现了断层,侗族传统建筑技艺逐渐陷入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

四、开展侗族传统建筑保护的原则和建议

(一)加强对侗族传统建筑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为其传承提供后备力量

建筑工匠在侗族建筑的营造和保护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一名具有多年营造经验的工匠,非常熟悉木质建筑的特点,在进行工作时甚至不需要图纸。然而,传统的师徒相传有着很强的封闭性,这是令侗族传统建筑人才陷入断层境地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年老的工匠应得到充分的保护,只有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才能保住侗族传统建筑工艺的蓝本。湘西地区的文化部门要积极邀请民间艺人参与到建筑文物的修葺工作中来。此外,还可以开办长期的讲座,让单个工匠面向多个学生,现身说法,传授技艺。对于优秀的学习者,要鼓励他们参与到实际工作中来,以实践的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学者可以同民间工匠展开合作,利用工程软件对侗族传统建筑的资料进行处理,制作出相应的模型,以实现传统建筑工艺的信息化,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学习材料,让侗族的传统工艺走进高校,以达到培养传统建筑人才的目的。

(二)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建筑手段相结合,为人们提供便利舒服的生活环境

对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侗族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合理规划和有序保护克服现阶段的困境,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我们不能单纯为了传统建筑的保存而牺牲人们生活的便利,这种片面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

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要借助现代化的手段,适合现代人居住又保留传统民居特色的建筑形式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因此,在侗族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中,规划者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地域风貌等因素,还要致力于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在满足卫生、交通、供水、能源、防灾等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地方资源进行传统建筑的修缮和民居环境的建设。传统的建筑工艺在防灾和防腐蚀等方面有着很多欠缺,因此,在侗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工作中引入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体规划上,由权威专家来总结出侗族传统建筑的工艺特点,在保留精华的基础上将现代技术同传统民居融合在一起。建筑师可以根据湘西地区的气候环境来选用相关材料,以化学加固的方法减少潮湿空气对木材的腐蚀。为了防患于未然,规划者要综合考虑村寨的规模和木质建筑的特性,利用现代化建筑思维来改造侗族传统建筑内部的供水通道,让道路网络系统和绿化模块能够处在良好的衔接状态,以应对灾害的发生。

(三)将旅游业发展与整体规划相结合,促进对侗族建筑文物的保护

要实现侗族传统建筑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旅游业是一条必经之路。各级政府应该在民间搜集雕刻、绘画等文物,以展览的形式向游客展示侗族建筑文化的魅力,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注意的是,发展旅游业不能本末倒置,只有合理地利用传统建筑资源,将保护工作放在首位,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规划者要保留公共建筑的功能,把分散的古迹连结成独具特色的观赏路线,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让旅游业的发展为村寨的后续修缮工作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

开展侗族建筑村落的旅游发展绝对不能以破坏原有村寨为代价,应该既要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也要重视侗寨的整体规划,两者缺一不可。侗寨的传统建筑不是单独存在的,所有的建筑遗产构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体系,在开展保护工作中,设计者应牢记整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审美层面上,侗族村寨的木质建筑和石砌结构有着视觉上的统一性,保持这种统一性对于旅游业的开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忽视这一点,随意改变建筑的原有风格,将会使村寨表现得不伦不类,其审美价值也将大打折扣。在功能上,以福桥、鼓楼为代表的公共建筑和私人民居构成了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侗族人可以进行庆典祭祀和舞蹈等多项民俗活动。如果破坏了这个空间的统一性,侗族建筑与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之间的联系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布局测量、选材和修整等工作时,建筑师要有一个整体的大局观,以保持侗族传统建筑在审美功能和文化等层面上的统一性。

湖南湘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侗族在这里创造出了灿烂的传统建筑文化,从这诸多极富地域特色的古迹中,人们可以看到侗族人的浪漫情怀和聪明才智。为了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我们应该看到侗族建筑在经受外来文化冲击中呈现出的尴尬现状以及传统技艺流失等问题,从加强建筑人才培养、推广现代建筑技术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入手,不断发扬侗族的传统建筑文化,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责任编辑:帅慧芳)

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文化;传承

1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很早的夏商时期就开始初具模型,虽然只是简单的廊院型制,但已经有了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简单的布局,有了清晰的格局;秦代和汉代则是传统建筑的高峰期,例如当时极富盛名的阿房宫;等到隋唐时代开始把外来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建筑中,加上经济的繁荣,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大明宫之类的大型单体建筑,使传统建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等到五代十国阶段,虽然仍然延续晚唐时期的建筑特色,但也是各具特点,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宋、辽、金、元的建筑了;直到明清时代,大一统之后的建筑可谓是达到了巅峰时期,至今仍被全世界游人誉为游览胜地,供人们参观的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后来随着近代中国的没落加上战乱的殃及,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正逐渐走向没落;到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次的受到冲击。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行进继承和发展、如何寻求新时代下传统建筑元素和精神的新载体迫在眉睫。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那它的发展是不完全的,如果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开了传统文化,那就没有了根本,也就没有了中国特色。

2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色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建筑体现,这也与当时的文化、宗教、记忆等有关,比如由于唐朝对佛教文化的推崇,使得各种塔式建筑相继产生,比如大雁塔、少林寺等;而清代则对山水园林有着独特的喜好,以至于产生了圆明园、苏州园林等极具艺术气息的建筑群体;而紫禁城则是我国皇家封建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不同时期的建筑无不显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与哲学。

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建设来说,其也是中国儒家、周易或者道家文化理念的融合,在这些建筑中特别注重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以期望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平和、含蓄而又深沉的特质融入建筑之中,讲究对称布置,通过南北中轴线将建筑群体进行划分,比如典型的紫禁城和极具民间特色的背景四合院,这种顺应自然天时的建筑文化特色是也是现如今我国建筑需要注重的方向之一。

而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形特征来说,其多以群体建筑为主,其装饰也非常讲究,特别喜欢将石雕和木雕文化融入建筑外形中,使建筑更加主人的喜好与文化内涵。比如台阶周围配以雕饰、栏杆,以显示古代家族的威严与庄肃;门窗配以花纹、色彩等,以显示建筑的华丽性,将建筑本身施以彩绘与雕刻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又一典型特征。

3现代建筑中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分析

3.1传承总体原则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或传统建筑设计理念及内容,所采取的态度和总体原则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优秀的设计理念及建筑文化,要加以保留,而对于不符合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糟粕”内容,要予以剔除。同时,对于传统建筑设计的传承不等于盲目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使传统的建筑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生命力,适应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需求

3.2传承的方式

所谓传承,不是一味的向历史伸手,简单的仿制。在我看来传承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保护,保护传统建筑就是对我国历史的保护,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保护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2)对民众展开传统建筑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再者就是对传统建筑的营造手艺的研究和传承。只有把古建筑完好的保存下去,才能有供一代一代人研究的基础;只有对民众开展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古建筑,同时提升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传统的追求;只有研究和传承传统的营造手法,才能进一步的理解传统建筑的营造和内涵,才能更进一步的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及理论支持。

3.3传统建筑外形的传承

现如今,城市各处的高楼大厦愈发成为城市的名片之一,极具特色的建筑外形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扩展城市知名度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广州塔、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央视大楼等现代建筑也已成为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建筑名片,在这些建筑中然后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外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比如广州塔的弧形线条、圆形的对称布置;中国馆的天人合一理念等无不将中国传统建筑外形通过现代建筑技巧得以体现,更加优质的呈现了建筑所具有的的向心力和文化价值。甚至,在现代建筑中可以讲居住建筑群体、园林风格进行融合。

3.4传统建筑符号的传承

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很多城市过分的追求高楼大厦,在建筑符号运用上显得有些单一,这与中国传统建筑中丰富、多元的建筑符号是不相符的,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符号体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符号来展示建筑的独特标志、显示主人公的个人喜好、或者城市特色,比如将市花的符号融入到城市现代建筑之中,将动物图腾映衬在建筑外形中,这方面可以在企业建筑群体中得到运用,如果华为将他们的狼性图腾文化运用到企业建筑群体中也是一件非常有创意的建筑体现。但是,在现代化的建筑中运用传统文化符号,不能只注重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堆砌,更加需要注重文化符号的内涵与建筑价值的融合,通过文化属性将现代建筑与传统符号连接起来,注重建筑整体与符号细节的和谐之美,这是现代建筑进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符号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4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吸纳,创造出了具有各個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相关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从传统建筑文化中吸取营养,并与现代设计发展相融合,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迈向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道教义理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探微[J].付声晖.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下建筑的差异[J].张秀娟,杨文静.门窗.2017(07).

(作者单位: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①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② )

上一篇:企业内部离任审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