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

2024-03-16

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自19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促使大学进行市场化治理。《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反映了政府在大学内部推崇建立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行政管理结构的基本历程。英国大学“多中心参与”、“行政权力去中心化”以及实行问责制的治理模式,也给我国大学治理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大学治理

英国传统的大学是依据皇家特许状或议会法案建立起来的,有很大的内部管理自主权,包括有权授予学位,确定和保证自身的学术标准等。政府除决定政策和拨发经费外,极少直接参与大学的管理,而是由半独立的中介组织——“大学拨款委员会”承担了主要的管理责任。1979年,迫于经济危机的重重压力,撒切尔夫人一上台便推行“撒切尔主义”,国家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公共机构,以市场机制代替福利国家运作机制,而高等教育首当其冲。英国政府将新公共管理思想和评估性国家理论向高等教育领域渗透,对高等教育实行削减成本(cost cutting)、压缩预算(capping budgets)和增加教育经费分配透明度(transparency);化高校科层组织为独立机构,引市场和准市场机制入大学;大学工作人员实行工作目标制,变终身雇佣制和国家标准薪金制为任期合同制、绩效酬金制(Performance Related Pay)。在这种外部力量的促使下,英国大学开始了内部治理以解决自身的发展困境。

《贾纳特报告》(Jarratt Report,1985)、《迪尔英报告》(The Dearing Report,1997)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Lambert Review on University-Business Collaboration,2003)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三个引领性文件。对这三个文件的文本解析以及对三个文件的已有效果或者潜在效果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企业化行政管理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一、《贾纳特报告》:“多中心共同治理”模式的提出

1985年,以贾纳特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近3年的努力发布了《大学效率研究指导委员会报告》(Report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for Efficiency Studies in Universities,通称“贾纳特报告”,Jarratt Report)。该报告首先确定了大学的法人地位,并指出:“学术委员会过于保守,它只能是一个建议机构,治理机构(校务委员会)才应该是最高决策部门。”[1 ]报告将大学公司化,希望大学从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借鉴一些工作方式,像公司一样有很高的效率;对大学内部权力进行重新分配,即从学术人员转向行政人员,并且认为副校长应该成为“主要行政长官”,建议大学由副校长、三位助理副校长、学科分部董事会主席、研究生院董事会主席、学生会主席以及其他高级行政官员组成校务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大学的执行治理机构。除学术事务外,校务委员会负责大学其他所有事务,负责财务、投资和资产管理,代表大学签订合同、贷款、抵押等,并通常具有监督教学和研究的责任。校务委员会通过各委员会,如学术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或称决策委员会,负责大学发展规划)等共同商讨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个校务委员会一般是由以校外独立人员占主体的33名委员组成,试图在行政、学术和民主代表之间达成均衡而快速反应;校务委员会和院系之间不存在其他层级,使大学内部集权化与管理层级简约并存,利于沟通和决策更加快速和有效;同时,理事会、财务委员会和建筑委员会的外行主席大量参与决策,可以实现有效的财政管理,多渠道筹措资金。

《贾纳特报告》是对英国大学以“关注效率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改革的引导性文件,对英国大学的管理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是未来大学行政管理的基础”[2]。它的核心是英国政府鼓励、提倡大学与社会联系,促使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开始“与市场接轨”,逐步形成以治理主体多元化和“企业家式”运作为特征的“共同治理”(shared governance)模式。《贾纳特报告》所提出的建议经过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的强化,最终在1992年颁布的《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中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大学治理机构由12—24人组成,其中校外工商界独立董事可多达13人;大学设立董事会(Board of Governance)和学术委员会(Academic Board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大学的章程和确定大学的理念,批准年度收支报告,保证学校资源的有效使用,聘任和解聘大学行政负责人,确定行政负责人的工资报酬;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术事务(包括学术标准、研究、教学、课程等),向治理机构和大学行政长官负责。《贾纳特报告》提出的大学治理设想类似于公司的管理结构,是协商性委员会体系与行政管理结构并存的一种模式。

二、《迪尔英报告》:强化市场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远远低于北美和远东的“四小龙”, 在过去的10年中公共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生均下降了25%,严重影响了教、学、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而中高收人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低收入家庭的两倍,英国高等教育处于危机状态。1997年7月23日,以迪尔英爵士为主席的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委员会经过14个月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的咨询报告,又称《迪尔英报告》(The Dearing Report)。该报告在经济、政治、文化、信息技术产业调整以及职业变迁的背景下,结合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20年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和框架提出了全面建议。

《迪尔英报告》长达1700页,涵括了针对政府、大学、学生及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93条建议,其中有55条建议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和分配有关。报告认为在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的界限被消除了的时代背景下,学生、院校、企业、雇主和国家之间是一种日益相互依赖的关系,大学与企业之间不再是互不相干的机构,而是越来越活跃的伙伴关系;没有任何公共事业可以自然而然地期待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经费的支持,除非它能够不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支持。由此,大学应该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之中,与社会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应建立积极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区域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报告对大学治理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就如何改进大学治理和管理以满足中央政府总政策目标的要求提出了建立大学有效管理和治理的基本原则,即大学治理机构自治,并对自身的有效性和业绩进行评估,大学治理应该在法律范围之内对大学学术自由进行保护,大学治理结构应该具有开放性和对外部环境的响应性。[3](2)报告对强化大学参与市场提供了路径参考。报告认为,大学可以通过科研和咨询对地方发展提供支持,满足劳动力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吸引投资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支持地方社区的终身学习需要以及作为文化中心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贡献;大学应该投标和竞争地方发展中的基金项目,以便及时了解并满足地方工业与商业的需要,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使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能够得到和分享本区域大学服务资源的信息,这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前提;地方政府与企业要致力于帮助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形成企业家的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为地方服务。[4](3)《迪尔英报告》缩小了原来大学校董会的规模和权限,使它不再是一个大学管理机构,而是积极的治理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评议,通过大学的年度报告和财务报告,偶尔任命校长。它作为一个“论坛”,通常只扮演有限的、形式上的角色,并不处理大学的日常事务。(4)根据《迪尔英报告》倡议,于1997年成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简称QAA)。其使命是保持学术和高等教育质量以维护学生及公众的利益。通过来自其他高校或相关领域的学术专家的考核,每5年进行一次以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和学生进步情况为重点内容的评估。

《迪尔英报告》为英国21世纪的大学治理制定了蓝图,提出了大学存在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强化了市场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理念,是对《贾纳特报告》中“多中心”治理构想的深化与实践。该文件对未来英国大学的治理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市场机制参与大学内部管理

如果说《迪尔英报告》是从宏观层面开拓了市场和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途径的话,那么,2003年1月发布的《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Lambert Review on University-Business Collaboration,2003)就是把市场和社会引入到大学内部治理的微观层面。(1)《兰伯特回顾》强调了治理机构的责任。“治理机构负有以下责任:建立并监控控制和问责体系;批准大学的使命和战略目标、长期财务计划、主要评估指标以及年度预算,并确保这些符合利益共同者的利益。”[5]报告非常推崇大学内部行政管理机构的发展及由学术和行政人员组成的管理队伍的权责的明确定义和分配。在大学和企业合作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大学教育的压力使教学从“教授决定教学内容、学徒式教学方法”走向“外部决定教学内容、准工业化的教学方法”[6 ]。因此,大学的内部管理也需要进一步整合和协调教学资源,加强大学对教学的统一管理;教授和学术人员不能再从事复杂的大学管理;组织管理需要科层化、管理人员也需要专业化。于是,管理权力需要从学术人员手中向行政人员手中转移,以便在大学形成新的权力组织来配合政府对大学问责制的推行。(2)学院和系是具体负责课程教学的主要部门,课程的设置要由学院和评议会负责审批。由于市场的介入,除了考虑其学术价值外,学院对教学工作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采取更加开放的态度。因此,课程制定计划自主权的增加,使得大学面向就业市场的课程大量增加。(3)在大学内部加强成本核算和经费支出管理,实行效益激励制度。第一,大学采用了企业常用的成本透明核算法,使得高校每一笔资金的运用都很明确,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浪费,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在财政预算方面,一般是由系提出预算建议,然后经学院审查,最后由校一级负责官员审查。大学和学院内对教工和院系在同一准则基础上基本按照学生的数量进行资金分配。但是,对招募带来更多收益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吸引好的受资助的研究项目进行激励。(4)强化了社会中立机构代替政府对大学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和审核,评估的结果与高校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生源和经费获得。

四、几点启示

英国大学市场化内部治理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背景之下,这对于同样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有很好的可比性。同样,我国也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其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重要的内容。因此,英国大学市场化内部治理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行政权力去中心化,在行政力量与市场驱动之间寻求平衡

从《贾纳特报告》到《迪尔英报告》再到《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英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非常注重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并用,逐步实现了从“行政化控制”到“市场化治理”的变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大学实行间接管理模式,很少直接干预大学的具体活动,而是通过发布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的绿皮书、白皮书传递其意图。 但是,政府对大学的直接行政的减少并没有使得大学内部管理无序化,反而由于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利用,促使了大学内部自觉治理。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在一种以强调政府行为为基础的制度环境中运行,高校属于政府,形成了单一的按照行政机构规则行事的运行机制。中央拥有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最大权力,政府对高校下达指令性计划,并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推行。高等教育的管理依靠行政权力的强制性,政府和高校是上下级关系;高校的经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计划执行,市场介入程度有限,无法对教育资源起配置性作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等教育权力集中于政府,高校缺乏事实上的自主权,高校没有自觉强化内部治理的动力和机制。因此,我国大学治理需要重组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将中央的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加强省级政府的高等教育统筹权,实现权力的去中心化(decenteralization);其次,将政府权力部分转移社会与市场,还权于高校,实现权力转移。

(二)以大学的利益相关者为权力主体,实现参与型的“多中心治理”

20世纪以来,由于民主观念以及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英国大学内部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利益主体都需要参与大学的治理。政府、校长、教师、学生、校友和企事业单位等都是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大学的各项决策都要考虑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英国建立了以包括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董事会为中心的大学治理结构,形成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使大学的决策在诸多利益主体之间寻求平衡。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大学的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投资者等核心利益相关人没有界定清楚甚至没有界定。加上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缺乏认识,把高等教育仅仅作为国家的政治利益和经济所在,而忽视了学生、企业等其他社会成员(机构)也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关者,造成国家对高等教育大包大揽,成为对高等教育的“统治者”和“守夜人”。目前大学一般都设有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财务委员会等教授和其他成员参与治理的机构,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责和运作程序,许多仍仅仅扮演提供信息和咨询的角色,距离真正参与决策和监督尚远,这样势必造成大学利益相关群体缺乏对大学目标任务的认同感,降低大学的凝聚力和活力。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条和第十一条对民主管理和学术自由作出相关规定,参与型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可以成为落实此项规定的突破口。

(三)建立问责机制,增强高校的责任感和透明度

从《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和《兰伯特回顾》的演进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政府在减少对高等院校资金供应的责任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对大学的外部监控,通过采用公共问责机制、质量保证机制以及绩效管理机制对高等院校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所产生的效果进行监督,避免资源的浪费,并让公众获得更多关于高等院校各个方面的信息。英国高等教育的问责机制相当健全,如在资金使用方面,运用成本透明核算法清楚地说明每个高校的各类资金使用情况;在教学与科研质量方面,有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和科研评估活动的定期评估与审核,为公众提供大量公开发表的关于高等院校教学与科研方面的信息与报告;在办学绩效方面,有绩效评估审核机制,每年由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高等教育统计署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公开发表关于高等院校的办学绩效情况报告。问责制促使大学内部权力向行政人员漂移,逐步形成了对应的问责机构。

随着我国大学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政府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对高等院校经费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也越来越关注,如何使高等院校更有效率地、负责任地使用这些资源,高等院校的资金提供者如何获得高等院校资源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的信息,如何使利益相关者拥有更多知情权等等,这些都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些年来对一些大学进行审计,标志着问责制在我国初露端倪。但是,我国的问责制还需更加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把握问责的度。

当然,英国大学的市场化治理历程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市场化治理往往会与大学的学术本质与市场本质发生冲突,容易造成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短视行为,危及基础研究的发展;市场的竞争性使得大学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准备竞争,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市场交易性成本,浪费了教育资源;对经费的严格管理及各种相关评估助长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官僚作风;过度的市场化会使大学自治和教学质量受到侵害;竞争性的增加也影响了大学教师的生存状态,危及大学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而造成优秀教师流失等。这也是我国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参考答案:

[1 ] Sasan Lapworth. Arresting Decline in Shared Governance:Towards a Flexible Model for Academic Participation.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 Volume 58,No.4,October,2004,299—314.

[2 ] W.A.C.Stewart 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9, 234.

[3 ]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ing Society.1997.http://www.leeds.ac.uk/educol/ncihe.

[4 ]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1997).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TheDearing Report]Report.9.

[5 ] UK Treasury.Lambert Review on University-Business Collaboration,2003.98. http://www. lambert review.org.uk.

[6] CUC. Guide for Members of Higher Education Governing Bodies in the UK[DB/OL]. http://www.he fce ac. uk/pubs/hef2ce/2004/04_40/,2007-09-07.

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十一五”期间,我省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初步思路是:在产业布局上以成都为核心,德阳、绵阳、乐山等区域为发展重点,积极建设生物产业基地。在产业方向上以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农业生物技术、食品生物工程、环境生物技术为重点。2010年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将占到当年全省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0%。

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位于成都高新区内,初步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扩展区为成都市各区县,辐射区为德阳、绵阳、乐山等市。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将基地建设成为基础设备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投资政策优惠、服务质量优良,一区多园模式的高成长性产业基地,使四川生物产业总体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保持西部领先优势。

核心区以地奥集团、迪康集团、康弘集团、恩威集团、蓉生药业、华神集团、国嘉制药等大型生物医药企业集团为依托,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现代中药三大领域,同时将生物芯片及生物新型产业作为重点培育产业,使高新区成为成都乃至西部生物医药产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的聚集区,成为西部生物医药研发的中心。

生物医药产业将主要围绕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学材料、现代中药等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生物医药领域进行,同时鼓励从事生物农业、生物信息、生物环境、生物化工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服务。

——生物技术药物:根据“十五”已建立的基础,重点发展主要包括血液制品、预防类生物制品、治疗类生物技术产品、诊断类生物技术产品、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抗生素的基因与表达研究等方面的研发及产业化。现代中药重点开展新技术和新品种的研发及产业化。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加强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加强川产道地药材的深度开发。

——生物医学材料:根据市场需求,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发展组织诱导材料,组织工程化材料和制品,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及药物和生物活性物质控释系统,心血管系统修复、替换和血液净化材料,生物活性人工骨、关节和牙替换材料、牙种植体及其配套器件的产业化,医用聚氨酯及其制品(包括介入导管和计生节育制品)的产业化,血液净化用人工器官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

——农业生物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为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内容包括,应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培育一批抗病、抗虫、抗逆、高产转基因水稻、杂交棉、玉米新品种。积极开展采用乳酸菌、醋酸菌、酵母菌三株菌种进行纯种发酵研发,新型酶制剂及发酵工程的研发及产业化。在基因组合远源杂交培育牧草良种、牛羊胚胎生产、胚胎移植、转基因和细胞核移植等方面进行应用、研发和产业化等。

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梳理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和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分析了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较弱,提出了以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推进创新改革试验,从而提升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融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安徽省;产业融合 文献标识码:A

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应以信息技术产业为支撑,以建设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平台为抓手,培育新模式新业态。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融合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能促进相关产业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安徽省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大力推进电子信息技术在其他产业的应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大,但与发达省份相比,产业综合竞争力较弱。政府、行业和企业应协同发展、协同创新,实现“弯道超越”,全面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

1 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近年来,众多学者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从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和出口水平等视角研究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如长沙经济开发区提出以纽曼科技、创芯电子、蓝思科技为产业基础,培育壮大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长沙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何悦(2013)认为,重庆市依托国家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通信设备制造业、汽车电子、信息化仪器仪表和信息家电六大信息产业集聚,并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基础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成本竞争力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柴红旭(2013)系统分析了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具体进行了空间分布分析和空间差异性分析,运用区位商理论以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数和总产值为分析指标,得出河南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竞争力较弱。盛培宏等(2014)通过分析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苏州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竞争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对外技术交流频繁,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有较强的竞争力。温敏瑢(2015)通过分析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现状,运用钻石模型确定要素指标,构建出口竞争力优势,提出全球战略化、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升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从学者们的研究发现,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多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产业规模逐年扩大,逐步形成产业集群,部分区域集聚效应明显,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较为突出。

2 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综述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多个产业的广泛应用,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多个产业创新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涂远博(2013)在研究新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提出了新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全国比较滞后,电子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无力支撑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但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仍然能对工业经济增长带来动力,工业经济增长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仍然较弱。新疆应利用后发优势,在政府主导下推动“两化融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通过电子信息产业的超越发展,推动新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王征(2014)以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例证,认为产业融合发展正在加速产业结构的变动,也在推动着产业转型升级。产业之间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诞生,新的业态开始突起爆发,这种趋势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应当以此为发展契机培育新一代产业新的增长极。程金龙(2015)以协同创新为背景,研究了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出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具有高度开放性、需求导向性和综合效应性的特点,协调创新是融合发展过程中创新的要素的全面共享与深度协作,是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与重要动力,信息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黄挺(2016)分析了江苏省积极探索和实践“三产融合”理念的历程,提出了“三产融合”可以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李士强(2016)认为,以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为主,构建现代农业新型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组织农业生产要素,实现一体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陶长琪等(2015)依据信息产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耦联,对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进行定量研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是政府应建立动态调节机制,化解信息技术的空间壁垒、模糊产业耦联边界,发挥区域高新技术的竞合优势。

从国内现有文献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工业经济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在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展模式发生了变革,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电子信息产业在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3 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据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2015年,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280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720亿元,软件服务业规模达325亿元,消费电子中家电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8%。电子信息产业在安徽省工业发展中地位不断提升,成为安徽省工业发展创新动力。目前,安徽省拥有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近20家,1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1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主导产品的产量在全国排名中比较靠前,笔记本电脑和彩色电视机的生产规模居全国前列,智能穿戴设备研发有所突破,如智能手环累计出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本土龙头企业在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滁州天康、铜陵精达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安徽铜峰、博微田村列入“中国电子元件百强”,拥有国家光伏规范公告企業8家。

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0亿元,“十二五”以来完成投资总量已是“十一五”期间的4.8倍。2015年,新型显示、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等新兴领域一批重大项目投资,对产业快速成长发挥出重要支撑引领作用,联想笔记本电脑基地项目使合肥经济开发区迅速跃升为国内第三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力晶科技、通富微电子、群联电子等龙头企业落户安徽,使安徽集成电路产业成为全国发展最快、最有成效的地区之一。

从全国范围比较分析来看,安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较小,湖北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81亿元,工业增加值1184亿元,产业规模和对工业的贡献度远远超过安徽省。浙江省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6501.6亿元,工业增加值1388.8亿元,是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2倍。广东省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3.27万亿元,占全国的28.9%,实现工业增加值7175.24亿元,安徽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仅为广东省的十分之一。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但其产业规模與周边省份相比仍差距较大,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链中,还处于中低端水平,产业竞争力较弱。在认识到差距的同时,应看到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前景较好,产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安徽省各级政府应以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逐步实现集聚效应、辐射效应,推动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发展、创新发展,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

4 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安徽省“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全面系统推进创新改革试验,以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致力于大数据开发应用,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创新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安徽省工业经济的重点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驱动,提升竞争力。

4.1 以融合发展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

安徽省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应发挥区域优势,进一步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以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在经济社会多产业的融合渗透。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生产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益,推动传统产业发展方向改变,逐步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转型。实施“互联网+服务”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下,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4.2 以融合发展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

国家“十三五”期间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促进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广泛应用,运用信息网络等新一代技术,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安徽省应积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智慧安徽”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首先,建设泛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城市无线网络全覆盖、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等;其次,建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平台和应用中心,加快大数据应用,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合理布局,逐步推进;最后,建设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

创新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泛在应用,加快互联网与多行业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促进新技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城市各类服务、管理和休闲”等重点领域建设,实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经济、智慧城市和智慧服务等,通过融合发展,合力打造和拓展安徽信息经济新空间。

4.3 以融合发展推进创新改革试验

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安徽省应立足已有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国家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园区),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国家级科技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首先,应形成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政府应建立创新服务平台,从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激励和集聚、创新投入和融资模式等方面形成一体化服务的体制机制;其次,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从生产设计、技术研发、运营模式和产品服务等开展全面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产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量子通信、智能语音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引领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最后,推动全民创新创业,政府应积极建设众创空间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激励科研院所、高校等高层次人才投身到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创业,着力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体现,安徽省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力打造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多方联动机制,落实电子信息企业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社会责任,从政策导向、人才激励、自主创新、集群发展等多方面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提升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何悦.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3.

[2] 柴红旭.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与竞争力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

[3] 盛培宏,张勇.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4] 温敏瑢.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竞争力优势及情景分析[J].广东科技,2015,(16).

[5] 涂远博.新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中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6] 王征.产业融合助力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信息产业例证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7] 程金龙.协同创新背景下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暨洛阳论坛会议综述[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9).

[8] 黄挺.“三产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J].江苏农村经济,2016,(3).

[9] 李士强.“互联网+农业”助推产业融合发展[J].中国合作经济,2016,(3).

[10] 陶长琪,周璇.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5,(3).

作者简介:吴松飞(1979-),男,安徽长丰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企业发展。

(责任编辑:黄银芳)

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首先从创新主体关联、创新资源关联、创新科技关联等方面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其次,分析总结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最后以青岛市为例,利用SWOT分析,提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

一、引言

产业集群是在企业的基础上,以支柱产业作为主体、依靠网络结构为支撑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之一。我国城镇化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时期,将来的城市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方式需做出新的战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强的互动性,目前已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又促进城市创新型建设的动态发展局面,有利于两者的整体优化。因此,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两者互动发展的模式,对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关联性分析

目前,我国已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城市化中后期,城市化作为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广泛、深远的影响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仍未摆脱以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土地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的、外延式的发展方式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和创新城市建设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具有很强的互利共勉的关联性。

(一)创新主体关联

创新主体涵盖的范围很广但是企业作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是整个创新活动和创新链条的中坚力量。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样相对较小范围的空间内,集聚了具有高精尖水平的竞争对手,竞争是残酷的但却是把“双刃剑”,在其强大的压力下既能够淘汰跟不上竞争节奏的落后竞争者,也能锻造有强烈求生欲和广阔发展前景的优胜企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这种创新意识、创新动力、创新活动会激励其所在城市的其他企业等创新主体也加入创新行列,通过集群内外“双重激励”推动城市的创新型建设。

(二)创新资源关联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地域面积不大,区内各种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通信资源等)联系密切——人际关系融洽、信任度较高,资本流通速度快、融资流畅,通信系统发达、畅通。这种密切关系提高了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形成分工协作、合作共事、竞争双赢的稳定创新局面。

(三)创新科技关联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产业链上企业之间由于空间位置接近而频繁联系,具有较强的“科技溢出效应”,有利于集群整体对当下市场的把握、未来市场的预测。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不仅仅取决于科技的先进水平更重要的是要看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这种生产能力既可以来自集群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溢出效应移入到城市企业中,以尽快地将先进的科技用于现实生产当中,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

(四)创新文化关联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肥沃的土壤,任何事物的植根、成长、壮大的演化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产业集群的根植性特征决定了集群创新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根植于特定地域的文化土壤,离开了当地的地域背景就无法持续发展。创新文化因素是集群间创新发展能力差异的重要根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主体——企业之间呈现一种既相互学习又相互竞争的良性局面,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环境。

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模式

若想实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良性互动发展,使两者互促共进,其过程是错综复杂的,需要我们将大量相关知识与两者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机制。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融合直接与集群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依据相关理论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实际,建立互动模式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一)建立环境机制

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及城市创新发展的环境机制中,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创新文化、创新环境制度及管理体制,其中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有效支撑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对两者协调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政府层面,创建创新的官方文化,需要政府认同创新(而非投资)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因此创新环境制度及管理体制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发展的有利条件,为其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有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发展壮大。

(二)建立活力机制

体制机制不顺畅是各类活动顺利开展的阻力。活力机制就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发动机。这种推动作用的根本在于经济子系统的活力及实力的增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的子系统包括城市的知识中心、技术中心和企业,这些子系统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基础,因此增强知识中心、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建立活力机制最为关键的要素。

四、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研究

(一)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SWOT分析

运用SWOT分析法,可以客观地分析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为实现青岛市两者的互动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1. 优势分析

自2004年青岛市提出实施六大产业集群战略决策以来,对集群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和政策扶持,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升级,逐步实现产业集群的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青岛市通过全面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创新型城市的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稳定发展和优化升级,培养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 劣势分析

在优越的区位、资源、基础条件的支持下,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国内同级别城市相比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速度、水平、质量仍有待提高,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城市高端产业还没有形成具备强大竞争力的规模经济,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为代表的新兴战略型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科技人员、科技水平等科技力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尚存在配置方面的结构性失衡以及科技人才不足等方面。

3. 机遇分析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蓝色经济将成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仅2012年青岛市就实现蓝色经济增加值1210.54亿元,增长17.2%(现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3.30亿元、582.72亿元、544.51亿元;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114.4亿元,增长19.9%(现价),占GDP比重为15.3%。蓝色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趋势必将引领青岛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4. 威胁分析

随着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的贯彻实施,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加快自身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步伐,这一方面可以为青岛市两者的互动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将对青岛市的发展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发展早、国家支持力度大的城市,它们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城市创新型建设成果显著,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改革过程中扮演中国经济领头羊和体制改革探索者的角色。

(二)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对策

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城市的主体具有同一性,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决定城市创新水平、创新主体。企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支柱又是城市的创新主体之一,企业创新系统是集群和城市创新系统的基础,为此,企业要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

2.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体系

创新人才与创新城市建设相互作用,即创新人才的发展促进创新城市的建设。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城市创新型建设发展需求,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激励工作构建具有青岛特色的人才战略体系。科技创新是城市社会生产进步的最直接动力,也越来越成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发展模式。围绕高端产业发展需求,采取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团队引进等方式,加大对高水平研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引进。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强高新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建设。

3. 加快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

青岛市应该根据自身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发展,形成青岛市特色经济。青岛市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契机利用自身临海型区位优势,彰显青岛市海洋资源优势,打造青岛蓝色经济新亮点,大力发展海洋蓝色特色经济,让蓝色经济成为青岛经济新的增长极,打造青岛全新品牌形象,对于青岛市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城市创新发展的新竞争优势。

4. 建设服务型政府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产要素、产业条件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更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立法的形式将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城市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既要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又要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惩处力度,将依法治国贯彻到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周京.把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作为国家重大战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2(12).

[2]刘本玲,马有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创新型城市协同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8).

[3]陈文玲.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J].全球化,2013(04).

[4]郭永辉.集群创新文化与产业集群创新发展[J].商业研究,2013(06).

[5]乔彬,吉琳,胡子龙.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合路径与质量[J].产业经济研究,2014(05).

[6]柴浩放,张庆文.建设创新城市—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J].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3(01).

[7]熊新文等.推动全面创新,建设创新城市——孝感市建设创新城市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01).

[8]王海杰,孙晓会.高新技术产业与创新型城市关联度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12(09).

[9]秦丽娜,任大庆.基于创新城市建设的创新人才体系构建:要素及要点[J].科学管理研究,2012(08).

[10]胡晓辉,杜德斌.科技创新城市的功内涵、评价体系及判定标准[J].经济地理,2011(10).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新化县位于娄底市西部,资水中游,雪峰山系北段,是湖南省首批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0.4万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7.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土层深厚,雨水充沛,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适宜多种森林食品的生长,森林食品资源极为丰富,产业开发潜力巨大。

森林食品开发利用情况

新化县现有森林食品资源主要有:猕猴桃、杨梅、李子、梨子、香椿、食用菌、蕨菜、竹笋、生姜、蜂蜜、金银花、玉竹、天麻、三木药材、油茶、林蛙、獭狸等。据估算,分布面积达10余万公顷,其中野生资源8.13万公顷,人工栽培1.87万公顷,估计年产量可达8.04万吨,产值达到20亿元以上。

新化森林蔬菜种类多,资源分布广,虽然早已习惯成为老百姓和酒店餐桌上的传统美食,更因其天然、绿色、环保等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但其开发利用率却非常低,原料采摘利用率不足5%,加工包装率更不足1%,其中资源优势最明显、经济开发价值最大的竹笋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3%。目前对森林资源的利用绝大部分停留在原始采摘初加工和直接食用上,很少有规模生产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

森林水果由于缺乏深加工,其采摘利用率也不足50%,很多水果甚至没有采收直接烂在野外,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新化县杨梅种植规模最大,现有杨梅基地3200公顷,其中库区新造3000公顷,已挂果733公顷,年产出杨梅鲜果1万吨以上,预计到2020年可年产杨梅鲜果5万吨以上。

油茶作为新化林业“十二五”规划重点产业,目前有油茶林地8000公顷,新造油茶林1333公顷,各地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预计到2020年,新化县油茶面积将达到1.33万公顷,油茶产量上万吨。

此外,野生动物的繁育利用也正悄然兴起,竹鼠、豪猪、野鸡、獭狸、林蛙养殖逐步走向成功,经济效益已逐步显现。

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瓶颈

资源分散,重采轻管。新化县森林食品大部分生长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中,缺乏合理的保护措施,在群众性采集过程中,有毁灭式的采集现象,致使有的物种几近枯竭,造成了资源的严重破坏,制约了对部分森林食品的永续利用和商品开发。如天葱、神仙菜、刺嫩芽等。

产品开发研究薄弱,资源利用率低。新化县可食用的森林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其资源的5%左右,除魔芋、白扁豆、板栗等为人工栽培外,食用菌、蕨菜、香椿、竹笋、小根蒜等均为开发利用野生资源。杨梅、李子、柑橘、金秋梨等水果人工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缺乏产品深加工,其原材料的采摘利用率也仅在65%左右,猕猴桃、樱桃、树莓、酸梨、拐枣等野生水果资源的采摘利用率更低,不足5%。油茶、干果类虽有人工栽植,但基地集约经营水平差,单产较低,品质不高。另外,由于山野菜的生长特性及部分品种的耐贮性较差,在采集、贮运过程中,也会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降低其利用率。

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新化县森林食品的生产加工大多停留在初加工、半成品,甚至原材料分装上,缺乏长远原材料基地培育意识和产品品牌意识。加工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开发深度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链。产品加工大部分以农户零星加工为主,大多都是简单的塑料袋分装,更不用说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产品大部分在地方土特产店销售和农贸市场交易,能进大型超市的产品少之又少,销售范围多在当地,产品开发和销售很少有打进大都市和海外市场。

森林食品产业开发对策

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目标,统一规划。森林食品产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涉及到农业、林业、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政府部门应树立全县森林食品产业统一开发的思想,加强在建设产业化进程中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制定目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重点开发,健康发展。由此,全县要根据森林食品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基础,主要规划森林蔬菜类、森林水果、木本粮油类、药食两用森林食品类、森林香料类、野生动物6大类;重点建设笋用林、油茶林、食用菌、森林野菜、森林水果、森林药材、调料、林蛙、野鸡等特色森林食品基地。

加快原料基地建设,保护可食用植物资源。根据新化县可用林地资源,以及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长防林工程、石漠化治理工程和林下经济发展,主要开发香椿、食用菌、山竹笋、蕨菜、天麻、玉竹、沙参等森林食品。在生产上,应实行分区采收或间隔采收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避免因盲目开发而造成野生资源的枯竭。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要积极进行人工集约化栽培,建立原料基地,并逐渐实现基地良种化、区域化,使其在质量、品种、规格和数量方面有相对稳定的保障。同时,建立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域,建立森林蔬菜种子资源苗圃,保护和收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森林食用植物。

建立森林食品研究所,加大森林食品的研究力度。森林蔬菜的开发利用应在充分研究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建立森林食品研究所,一是加强本地森林食品生长特性、品种筛选、种子资源进行研究,以便实现人工栽培,并保持原有的野生风味。二是加强对野生资源的营养、疗效及保健功能的研究。三是加强对采后贮运、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的研究。

建立质量标准化体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产业发展的关键在科技。一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引进人才,聘请科技顾问,培训一批森林食品研究开发的技术人员。二是注重森林食品在采集、贮藏、加工、包装、销售一系列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增强森林食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制定必要的质量标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产品质量的检测,测定森林食品中各种功能保健成分,并加以提取,进行深加工和利用,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社会提供绿色、生态、环保的森林食品,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

拓展产品深加工领域,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新化县的山野菜加工制作有干制品、盐渍制品等,多为粗加工,品种单一,档次较低。一是通过资产优化重组,建立中、大型森林食品企业,改造现有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完善加工工艺,改进包装,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如开发速冻制品、野生蔬菜汁、保健食品、野生蔬菜粉、野生菜的发酵食品等。二是在山野菜的开发中应树立综合开发、物尽其用的指导思想,避免资源浪费。比如果实、根、茎、叶、花的利用,可从中提取食用色素、香料、果胶、淀粉、甜味剂等特殊营养成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下接林农,上接市场,是森林食品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者、示范者和推广者,对产业建设起关键性示范带动作用。要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融生产、开发、加工、技术研发、推广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公司,通过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整合现有规模小、产品重复、原料消耗严重的小企业,建立中、大型森林产品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原料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确保森林食品企业规模化,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加快新化县森林食品产业化发展。

技术产业政策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实现海南产业超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重要的突破口。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了迅速成长并日益成熟的发展阶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目标体系、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高新技术产业扶持体系。

[关键词]海南 高新技术产业 现状 对策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发展方面。实现海南产业超前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重要的突破口。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力度,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成为海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求协调的必然选择。

一、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当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制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据了解,截至2008年底,海南省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27家,初步形成了以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现代交通与先进制造、新材料与油气化工、电子信息和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主体,具有海南资源特色和生态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总量在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工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对推动海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经过这么多年的不懈努力,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了迅速成长并日益成熟的发展阶段,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成就与问题

目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正向产业集群趋向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高新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大企业、大项目占据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半壁江山,成为推动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领头羊和主力军;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与日俱增;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数明显增多,从业人员素质显著增强。总的来说,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很弱,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偏弱,竞争力不强;技术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制约海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依然不足,投融资渠道堵塞;产学研相对脱节,科技成果市场开发滞后,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等。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乃至整个海南产业超前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机遇与挑战

海南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卓越的资源优势,特区的体制优势,以及国际旅游岛的人气优势和政策优势,这都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和环境。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应成为海南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借助国家建设国际旅游岛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海南可以大力发展信息和文化产业、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资源与环保产业等符合环保要求和海南资源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对海南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为海南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了契机,海南不应该错失这个时机。

国际金融危机对海南的经济增长和城乡就业冲击甚大。由于海南的高新技术产业大都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资金不足,抗击风险能力较弱,在这次金融危机影响之下,融资困难,出口受阻,内销下降,经营举步维艰。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遭到来自周边省份和国际的挑战。海南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惊人,竞争激烈。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弱点,也正是其参与市场竞争的软肋。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过程中,海南的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二、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针对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海南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扬长避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扶强做大,使之成为带动海南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引擎,成为海南产业超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目标体系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海南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发展趋势,也是实现海南产业超前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和环境优势,选准高新技术发展的领域和方向,制定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该与海南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受程度相适应,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鉴于此,海南可以优先重点发展生物工程产业、光伏产业、微电子产业、航天技术、海洋资源产业、新材料和新能源、文化产业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与符合本土资源优势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污染、高附加值、长产业链、多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推动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格局发展,加强海南各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调整,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使得各地之间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优势互补和协同合作。

由于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和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海南如果再参与传统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显然已经错过有利时机,但海南可以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立足自身资源特点和资源优势,努力寻找新领域和突破口,优先发展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前沿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弥补薄弱环节,实现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海南既要研究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重点,又要考虑周边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避免无谓的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做到优势互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另外,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该与市场实现充分对接,以市场为导向,以适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

海南要适应当前国内自主创新加强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趋势,以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化危为机,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沿领域和目标,制定科学的符合海南实际和发展趋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标体系,从而实现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跨越。

(二)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要以企业为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的管理作用,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的管理体系十分必要而且迫切。

1 作为政府管理部门,要有超前的战略目光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要看准高新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选择集中突破的重点领域和产品,实施正确的产业化技术路线,搭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平台,协调和整合相关部门的关系和业务,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促进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 理顺管理关系,防止出现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不良现象发生。为了防止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所带来的敷衍塞责、扯皮推诿导致出现“管理真空”的消极状况,海南可以成立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组织体制机制上理顺管理关系,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动态管理,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监管和服务环境。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产学研的进一步结合。海南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理顺各方主体的关系,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科技管理体制,改变海南当前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企业鲜有自己的科研部门等产学研相对脱节的状况,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

4 加强科技计划引导和项目管理。加强引导,为企业的项目研发提供方向性的引导和支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和鼓励研发在海南的优势领域具有原创性和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省内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攻关项目;加强管理,完善项目立项专家评审咨询制和重大科技项目招标制,做好在建项目的跟踪监督和服务工作。

同时,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服务和监督作用,保障高新技术行业的竞争环境规范有序。

(三)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海南的高新技术产业依然逆势而上。统计显示,2008年,127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4.2亿元,比2007年增长11.4%。其中的关键正在于这些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用自己的特色产品占领市场,从容应对,化危为安。因此,要推动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体系,搭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

1 全面提升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技术为支撑、人才为保障、创新为动力,市场为目标”,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发展策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推动海南医学院、海南大学等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2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助推器,是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海南要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和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3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树立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的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模和速度;强化高新技术园区孵化器功能,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集团创办企业孵化中心,逐步形成覆盖全省、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全方位多层次高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增强企业知识产权的维权意识和能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联盟,共同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4 大力加强高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海南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实力企业的交流合作,引进智力资源、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增强海南技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率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拓宽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渠道,加强国际科技的交流合作,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实现政府、科研院所、高校、企业间国际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加强海南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海南大学、海南医学院等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成果,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利用企业的雄厚资金和实践基地促进高校科研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横向经济联合和科研合作,共同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攻关,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5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制约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是政府、企业、高校的当务之急,海南要进一步完善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将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有机结合,形成一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的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人才队伍;形成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一个适合科技人才创业的社会环境;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高祈企业的联合,依据企业的实际要求培养适合的人才: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资源开发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防止科研与市场的脱节;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高新枝术产业扶持体系

1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管理部门要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赋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惠的政策待遇,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软硬条件,充分调动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要在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投融渠道拓宽、知识产权保护、项目审批和用地、税收和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给予高新技术产业更多的政策优惠,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2 大力发展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在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增加基地建设,在海南西部工业走廊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划拨地块给足政策,建立新型的工业基地,并力争上升到省或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原有的工业基地进行优化整改,充分发挥工业基地的产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3 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要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政府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风险资金以及金融部门介入,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创造有利条件;金融部门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的前提下,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的金融扶持力度。

4 大力发展和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拓宽民营科技企业大发展的空间,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力量。

5 搭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组建市场,提供平台,化解矛盾,加强协调,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成果市场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6 加强对龙头和品牌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扶持和培育力度。通过制定政策优惠措施,千方百计地引进境外龙头和品牌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海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提升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实力,引领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腾飞。除了“引进来”以外,海南还应该鼓励和支持本土的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竞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

上一篇:社区文化建筑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商用建筑信息应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