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学范文

2023-09-20

青年文学范文第1篇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柯布森(Roman Jakobson,1891—1982) 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他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 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参见Lemon and Reis ,107)

要搞清此问题,首先要讨论到底何谓文学?

1浅谈文学的含义及历代文学观

传说大禹为治水,费尽脑筋不辞辛劳。他与涂山氏女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之路,多年在外忙碌,“三过家门而不入”,妻子在家空守,思夫心切,常翘首以待盼早日团圆,等待中呼唤道:“候人兮猗! ”即著名的《涂山女歌》。这四字用现代汉语解释就是:“等你(回来)啊! ”它所体现的正是抒情诗的特质:因为等人总是有其对象的,这几个有限的文字间所表达的正是其文学个性。在此意义上,《涂山女歌》便被称为文学作品或诗歌。并且后来的《诗经》、《楚辞》中运用的“兮”字,都明显受到此歌影响。《左传》所谓“诗以言志”强调的正是诗作所表现的个性。

文学最初泛指文章和博学,体现了其广义的文化含义。古代先贤很早就讨论过“文学”。《论语》把文学归结为孔门四科(即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 )之一。文学或“文”在魏晋以前相当于学问或文献,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主导地位的。西方在18世纪前也是如此。

文学理论给予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或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随着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和人生体验的表达,文学渐渐从历史、哲学、演讲术等一般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而独自发展,使得文学的审美属性不断突显。于是文学有了其特殊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成为与一般文化形态不同的特殊审美形态。

2文学艺术现象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反映人类社会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有其强烈的能动性和目的性。

《诗经》中的《硕鼠》、《伐檀 》等反映劳动者的生活和感受 ,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反映对象以及经验来源。

南朝宋时期(420-581年)的《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 ) 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 今传本皆作三卷 ,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该书所记个别事实体现门阀世族思想风貌,真实反映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时代人文风貌小说。

由此可见,人类生活、生产、社会交往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同时也产生了使用这些素材的人———文学作品的作者。文学作品的作者从事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是不可重复、难以复制的,要经历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这样三个阶段。可见,文学是人们认识自身和自身处境的最好方式, 人类对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家庭婚姻、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等思想情感的高低起伏以及自然、人文发展等方方面面的体验和认识,始终会反映在文学作品当中,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着改变,而这些改变反过来也影响着当时代人们对生活、事业、家庭、婚姻等的理解,有时甚至成为一种思想倾向,指导人们的某些行为。

唐代江南才子、著名诗人张继科举考试落榜返乡途中,愁绪绵绵,写下著名的脍炙人口的客愁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由此引发古今许多人对这一特殊景致的向往, 以至寒山寺和枫桥成了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 人们在此亲身感受到了当年诗人张继的失意情绪,岁月悠悠,却隔不断今人与古人借着这首千古绝唱产生的情感交流!

3讨论文学的文学性的重要性

曾有人感叹说,也许我们今天所读的某些所谓的文学作品,过不了百年就会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或以为是因在当今快餐文化影响下,愿意安静坐下来潜心研究学问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许多常坐在电脑前“观天下”的人,实际缺乏深厚的文学功底;其次,因缺少生活体验、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和深入生活而无法产生率性的激情。在这种沉闷空虚的情绪下写出的作品,只能是闭门造车的泛泛之作。

况在缺乏信仰的当今时代, 许多人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奋斗目标,更无值得推崇的精神榜样,整个社会弥漫着颓废和消极的气氛,很难让人说出何为当今精神风貌!

曹丕在其《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重要观点,在传统哲学观念中,“气”是指人的主观精神,是一种精神状态和气势! 曹丕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赋予文学以“立德、立功、立言”三重价值意义。怀着这样的胸襟去创作 ,何愁无佳作问世呢?

陆机《文赋》中有段著名文字论及十种文体的特征,其中“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是说:诗以抒发情感意志为主,要求表达感情美好动人;赋以描绘摹状外物为主,要求刻画事物清晰细致,形象鲜明。只从对这两种文体的写作要求来看,便可感受到人的主观精神在文学创作活动中所占的比重!

可见,讨论文学的文学性是何等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当今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且是可以进而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业。

摘要:“文学的文学性”(literariness)似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但它却是所有文学界人士尤其是进行文学理论研究者感到十分必要且又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历史上一些真实的文学艺术现象,初步讨论究竟是如何把文字组织成文学作品的,进而探讨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以及这种讨论的重要性。

青年文学范文第2篇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期刊从期刊数量到期发行量都呈现出大幅下滑之势。据人民网对文学期刊进行的调查,目前中国的期刊社一共有9000多家,文学期刊约占10%,而这其中又仅有10%的文学期刊生存状态较好,即不到100家的文学期刊能够维系自身的运行,其余的文学期刊都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文学期刊的日渐萎靡与日益强大的中国经济和综合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虽然,文学发展不可能与经济完全同步,但文学期刊逐渐淡出大众视野,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渐行渐远是值得理论界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学术界对文学期刊萎靡不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原因:第一,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占据了人们大量的休闲时间;第二,消遣、娱乐类的报纸和时尚杂志对文学期刊的冲击;第三,当前文学期刊上发表的作品远离社会生活;第四,读图乐趣取代了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第五,政府对文学期刊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这些分析当然成立。但是,文学理论界在探讨文学期刊面临的生存困境时,恰恰忽略了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反思,似乎文学期刊兴衰存亡与文学理论没有丝毫关联。

事实上,文学期刊面临大幅萎缩是一个表层问题,其深层的问题是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边缘化,文学越来越远离社会文化。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化不能仅仅归咎于作家、读者和文学期刊,而是一个整体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其中文学理论苍白化、文学批评阐释无力症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文学繁荣取决于多种因素,不仅需要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而且需要文学理论对文学创作的关注和介入。中外文学的历史经验表明:没有文学理论的关注和介入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而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才是文学繁荣的直接推手,可以说,没有人文主义运动就没有莎士比亚,没有古典主义文学运动就没有莫里哀,没有启蒙运动就没有歌德,没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就没有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和托尔斯泰。因此,文学理论积极介入文学创作,从而推动文学创作的发展是文学繁荣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19世纪的俄国文学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在革命民主主义时期,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冈察洛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谢德林、涅克拉索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步入文坛,对俄罗斯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们描写人间苦难,反映黑暗现实,把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农奴制,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尔基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像俄国那样不到百年时间出过灿若群星的伟大名字。”然而,这样的文学成就并非仅仅是作家努力的结果,而是在文学理论介入和推动下完成的。

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坛在文学理论上取得了杰出成就,并最终产生了大量以推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为己任的理论家,主要是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尤其是别林斯基,他对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事业和文学的历史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当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和《死魂灵》发表之后,由于这两部作品辛辣地嘲讽和深刻地批判了农奴制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因此,遭到反动文人的恶毒攻击,蔑称其为“自然派”。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别林斯基挺身而出,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仗义执言,发表了《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先生的中篇小说》和《乞乞科夫的游历或死魂灵》等理论文章,指出果戈理对生活既不阿谀也不诽谤,而是对其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并从革命民主主义立场出发,充分阐明了当时的俄国社会需要这样的好作品。其后,别林斯基又写了《一八四六年俄国文学一瞥》和《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等理论文章,深刻地剖析了19世纪上半叶俄国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热情赞扬了果戈理等进步作家对现实的无情揭露和辛辣讽刺,阐明了“自然派”采取对现实批判态度的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向纵深发展。

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对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同样是举足轻重的。他们以《现代人》杂志为阵地广泛地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积极扶持文学新人,指导广大读者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鉴赏,帮助读者去领会作品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培养读者高雅的艺术情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的引导,人们很难真正理解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列夫·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作品。如果人们不能深刻地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那么,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断然不会如此波澜壮阔。

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对当下的中国文坛是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家和批评家介于作家和读者之间,在推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理论家和批评家要总结文学发展的历史经验,阐明文学面临的历史使命,引导作家关注现实人生,引导作家追求高雅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理论家和批评家又对作品进行阐释和解读,对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进行剖析,引导读者把握作品,培养读者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只有当作家、理论家、批评家和读者出现良性而有效的互动的时候,文学思潮才可望推动文学的发展,文学繁荣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文学期刊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成为沟通作家与读者桥梁和媒介。

然而,当前中国文学理论没有起到这样的的作用,文学理论完全在自己封闭的理论框架内自我演绎。综观当前的中国文坛,文学理论与文学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理论与创作阴阳两隔

当下,中国文坛最奇怪的现象是文学理论的缺席。文学理论的缺席并非是指中国没有文学理论家,没有文学理论文章,而是指文学理论话语基本上是从西方移植而来的,与当下的中国文学创作没有直接关联。也就是说,文学理论家成为西方文学理论传声筒,成为西方文学理论的“二道贩子”。移植而来的文学理论根本不能有效解读当下的文学现象,只能自说白话,只能在话语狂中自我消遣、自我娱乐。

文学理论家们声称“理论就是理论”,“理论与创作本来就不是一回事”,以此来回绝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关注。可以说,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已经泛滥成灾,不仅不能阐释和解读中国当下的文学创作,而且使中国学者缺乏理论原创力,甚至导致文学理论家的惰性。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植根于西方的文学创作,是对西方文学创作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因而对西方文学进

行阐释和批评是有效的。但中国文学有自身的传统,中国文学关注的问题有别于西方文学关注的问题,同样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与西方人的审美理论、艺术追求判然有别。用西方的文学批评理论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进行评头论足,无异于削中国人之“足”去适应西方人之“履”,不仅不能给文学创作带来繁荣,反而会因隔靴搔痒引起作家的反感。当移植西方理论成为时代潮流的时候,理论原创不仅是一种奢望,而且贴近现实的批评也只能成为遥远的梦想。

与移植西方文学理论批评相关的另一种症候则是:文学批评期刊也并没有起阻止文学期刊质量下滑的作用,相反在一定程度还加速了文学期刊质量的下滑。文学批评期刊本来应该承担解读作品、引导读者、提升审美水平的作用,而实际上文学批评期刊发表以套用西方文学理论为能事,出现严重的概念化倾向,与读者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相去甚远。一些以文学批评为业的学者自身并没有多少文学悟性和文学感受能力,除了对一些西方文学理论名词、概念进行花样翻新之外,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文学批评的功能和作用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反而因隔靴搔痒、不着边际而与作家和读者双重疏离。

2.文学批评伦理全面丧失

文学批评家应以怎样的姿态介入社会?文学批评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文学批评家的伦理底线何在?成为当代中国文坛一个不敢追问的话题。当前文学批评呈现出严重庸俗化倾向,文学批评的基本伦理全面丧失,文学批评不仅没有起到正确引导读者解读文学作品,引导作家追求艺术完美、形成艺术风格,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读者,将读者引入歧途。究其原因:一些文学批评家自甘沦为一些庸俗作家的吹鼓手,文学批评不是从学理出发,不是处于中立状态,而是成为作家宣传、策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使作品进入市场的必要“程序”。批评家被作家、图书经销商、作品经纪人“策划”,并为他们服务,按照他们的旨意进行所谓的“批评”,文学批评通过倚门卖笑的方式苟延残喘地存在。

文学批评伦理的全面丧失不仅是文学批评的悲哀,也是作家的悲哀,是时代的悲哀。在商业气息充斥整个社会的今天,批评家利用“批评家”的身份为自己捞取一点好处似乎也无可厚非,因为对文学批评家而言,他们拥有的唯一资源就是手中的笔。然而,文学批评伦理的丧失并非是一个枝节性问题,它关涉知识分子的良知、关涉文学存在的价值等文学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可以说,文学批评伦理的丧失,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神圣性的颠覆,是对人类曾为之骄傲的精神家园的亵渎,其最终后果不仅将宣告文学批评的终结,而且会导致文学的终结。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之中,读者对文学形态的集体想象、对文学的信任怎能不被文学批评掏空?文学期刊怎能不举步维艰?

3.文学期刊担当意识溃泛

如前所述,学界在分析文学期刊面临的生存困境时,要么从文学期刊的外在生存空间人手,分析制约文学期刊的各种社会文化环境;要么从文学期刊与文化市场的关系人手,认为当前文学期刊陷入困境是因为没有很好地与文化市场接轨,没有很好地适应当前文化消费的需要,因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样的分析虽然不无道理,但并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笔者认为,文学期刊的困境在于办刊思想和编辑理念上缺乏担当意识,因而失去了文学阅读的精英群体。由于在办刊理念上定位在面向大众文化消费,因此文学期刊往往通过期刊改版、变更栏目设置、发表通俗文学作品等方式去适应市场需要,这样就难免导致文学期刊在追求贴近大众生存的过程中变得庸俗化。回首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在知识界呼风唤雨的场面,难道是因为文学期刊受到来自政治、经济层面的特别眷顾?难道是因为文学期刊刻意追随市场需求?文学期刊在当时受民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担当起了思想启蒙、人生导师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说,当时的文学期刊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因而它成为读者的一面旗帜,成为民众寻求理想和价值的精神家园。

然而,当前的文学期刊在庸俗化的泥淖里越陷越深,是因为文学期刊过低地估计了读者的审美情趣,过低地估计了读者的理想、梦想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求。文学期刊一味媚俗基于对当代读者的一种基本预设:当代读者不需要追问形上问题,不需要理想和信念;他们需要的仅仅是消遣,仅仅是消费,文学阅读对他们而言仅仅是打发时间的方式。这样的预设就难免导致恶性循环,即文学期刊越是贴近大众,而实际上就越远离读者;越远离读者,文学期刊就越陷入生存困境,越来越难以为继。

总体而言,文学期刊陷入生存困境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是“历史合力”的结果。对文学期刊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于重树文学精英价值,重建读者对文学精神的信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不仅应该积极反思文学期刊的生存境遇,而且也理应成为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重要推手。文学理论家不应该在转述西方后现代理论中自娱自乐,不应该在中国文学作品上随意粘贴西方文学理论的标签,更不应该以解构、嘲弄中国当代文学残存精英意识为乐事。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应该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具有理想和信念,积极推动中国文学精英化,积极探索历史、社会、人生,思考人的终极价值,营造文学引领生活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重建读者对文学的信赖,重建作家的历史责任感和自信心,重建理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这样的文学生态一旦形成,何愁文学期刊没有稳固的读者群体?何惧网络媒体、电视媒体、休闲娱乐报刊的挑战与竞争?一言以蔽之,文学期刊走出困境的根本前提是建构良性文学生态,在这个过程中文学理论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高尔基,个性的毁灭[J],文艺理论译丛。1957(1)

青年文学范文第3篇

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目标。当前,一些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文学鉴赏对学好汉语言文学作用显著,无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不能称为成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应当坚持探索出有效的培养方式,将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作为立足点。《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旨在结合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实际,从研究汉语言和当代文学入手,在有关文学研究理论指导下,探究现代汉语思维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探讨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内容概要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共分为十四章。第一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概述,包含简介、研究现状、审美、发展进程和典型观念、研究转型情况;第二章主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探究,包含史料、英译、语言品格、概念及电影改编的文化学;第三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情况,包含“三段法”教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形象;第四章主要是现当代西方文学研究,包含时间观流变与当代西方文学发展、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美学回归态势;第五章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与西方文化的结合,包含生态文化因素、现代派文学、中国文学文本空间中“西方文本”的寓意;第六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概述,包含学习的重要性及其特征、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具体应用情况和中华文化的弘扬、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第七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探究,包含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审美教育、语言意境、互联网与汉语言文学的融合;第八章主要讲述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专业教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学习和应用、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九章主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创新性研究,包括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及体验、教育创新、应用性教学;第十章主要讲述各阶段汉语言文学教学,包含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情况;第十一章主要是文学鉴赏概述,包含文学语言艺术、现代派文学的理论、“知人论世法”与文学鉴赏、文学鉴赏与理想价值的追寻;第十二章主要讲述的是文学鉴赏的分类鉴赏,包含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鉴赏等;第十三章主要讲述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策略,包含重要性、写作路径、培养情况、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教学、阅读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第十四章主要讲述职业院校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包含文学鉴赏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力、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和片论,以及怎样引导高职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价值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可供文学工作者或教师职业的人阅读参考,主要探究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方法。作品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要先了解文学作品创作背景,提高鉴赏能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应当提升学生语感训练方式、感悟能力,选择快读与精读等,不断熟悉文章,从而有效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鉴赏文学有独特的鉴赏方式,并不是“跟着感觉走”,需按照作者所描述的内容,结合文学基本知识,感受作品蕴含的美与意义。教师需引导学生掌握好文学作品的知识内容,把提升文学鉴赏能力落到实处。教师可逐渐向学生渗透文学教育,为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夯实基础,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其课后巩固阅讀,实现相应文学知识的积累,使学生掌握汉语言文学鉴赏方式,积极培养其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汉语言文学鉴赏能力。

《当代汉语言文学研究及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一书,能够为大学中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理论指导,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兼具实用性和收藏性的著作,值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生学习。

(李欣蓓,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

青年文学范文第4篇

【提 要】本文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为主要方法,定量研究了留学生的阅读重点和阅读偏好,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当代文学课教材篇目选择问题以及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现当代文学 教材选编 多媒体教学

一、引言

1. 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当代文学教材问题

目前国内对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学作品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而仅有的这些研究也大多数集中在古代文学方面,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当下,对外汉语教材还存在很多漏洞,如:教材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等。

这是所有对外汉语教材的通病,当然也包括现当代文学教材。在编教材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因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对篇目的选择也不同。有的是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得出的结论,有的是通过研究分析已有教材提出自己的建议。然而,学习者对这些篇目的具体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他们在学习时有什么样的偏好和需求呢?在这方面,很少有学者涉及。因此,我们认为,研究者应该深入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学习的兴趣点和难点,从而编出一套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反映当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现当代文学教材。

2. 多媒体教学

媒体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往往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 基于现当代文学的特点和对外汉语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我们认为,在文学课上,更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结合已被翻拍的影视作品和由诗歌改编的歌曲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受试为南京师范大学的30名留学生,他们都是汉语高级班的学生,学习汉语的平均时间约为3年。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等12个不同国家,都上了一些课时的现当代文学课,有一定的中国文学素养。

2. 研究方法

我们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前期先对该班现当代文学课进行调研,了解老师的教材使用情况和上课模式,然后设计调查问卷。为了保证受试者能够理解問卷,我们将问题和选项翻译为英文,并请英语母语者校读,以确保语义表达正确、没有歧义。在做问卷前,给学生发放礼物,以确保学生更加用心填写。

三、结果和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收回了23份有效问卷,将每一位同学的每一道题的选项输入电脑,并使用excel进行统计,经过整合与分析后,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结果。

1. 留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我们让留学生列举了他们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以来的印象深刻的作品,并从中选出他们认为最难理解的作品。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学生印象比较深刻的作品中,有12篇为现代作品,6篇为当代作品;其中,长篇小说6部,短篇小说5篇,散文3篇,中篇小说2篇,小说集1部,散文集1部。

关与留学生为什么对这些作品印象比较深刻,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刚学过或是刚读过不久(如《兄弟》),有的是因为文本本身的特点,有的是因为留学生个人的个人偏好(以上两点我们会在后文讨论),还有一部分印象深刻是因为比较难理解,如下表所示:

对比表1和表2可以发现,鲁迅的作品是留学生印象最深刻的作品,也是被认为最难理解的作品。诚然,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也具有里程碑的作用。但是鲁迅作品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且语言有时也和现代汉语有些疏离,导致留学生理解的困难。

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的学生由于关注的重点不同学到的东西也不同。

例3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他们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最大的收获是“扩大了词汇量”(56.52%)和“学会了新的表达”(52.17%)。从中可以看出,语言不仅是文学阅读的基础,也是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当然,现当代文学作品所能提供的还不止这些。不少高水平的留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尤其是一些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状态的的文学作品,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行为逻辑与思维方式。

2. 留学生的阅读偏好

为了了解留学生的阅读偏好,我们让他们根据第一问(印象比较深刻的作品)写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明原因,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此问为主观题,23个受访者仅留下了7个答案。可见,除个别高水平留学生外,大多数人真正喜爱的现当代文学篇目有限。再通过对仅有的几个答案进行分析,不难发现:

一方面,虽然语言是留学生关注的重点(如表3所示),但是极少有人会因为某一篇作品“语言简单”而喜欢它。在所有受访者中,朱自清的《背影》提及率最高(在调查中,朱自清的《背影》是唯一被重复提及的作品),最受留学生的欢迎。通过进一步追问可以发现,《背影》深受留学生们的喜爱,有其独特原因:篇幅短小,陌生词汇少,使之简单易读;在内容方面,父爱主题具有跨越国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共鸣。因此,兼具高可读性和高共鸣性的《背影》成为留学生们的最爱。

另外一方面,虽然很少会有人因为某一篇作品“简单易读”而喜欢它,但是却有大量的受访者会因为某一篇作品“难读”“读不懂”而不喜欢它。兴趣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具有语言障碍的作品留学生根本无法理解、甚至可能伤害学习兴趣,便也不可能出现在答案之中了。

为了更加具体地研究留学生对于某个作者的喜爱程度,我们综合考察了当下流行的教材和各大作家排行榜,选出11位主要作家,使用五度量表法,1到5分别表示“非常不喜欢“到“非常喜欢“。当然,其中也包括“不认识”的选项。

在喜爱程度上,我们借用了“豆瓣电影top100”的排名计算方法,将每一个作家获得的票数、相应得票分数、每一张得票的投票者质量(按照投票者所标记的作家认识数量作为考核标准——该投票者认识的作家数量越多,这一票的质量就越高,在最后呈现的作家综合评分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三项内容进行综合计算,得出以上结果:表5显示,曹禺、沈从文、毕淑敏、龙应台的作品相较于鲁迅、莫言更具有“易读性”,其中的爱情、父爱、母爱、自然之爱也具有跨越国界的高度“共鸣性”,受欢迎程度可能因此较高。而鲁迅、莫言、张爱玲的作品存在大量语言阅读障碍,带有中国特色的批判性思想内容也最难,这也可能是导致不喜欢鲁迅、张爱玲、莫言的得分低的主要原因。然而具体到对于莫言、鲁迅两者的评价上来,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莫言,大家普遍呈现出“不喜欢”;然而对于鲁迅,评论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喜欢的非常喜欢,给分相当可观;然而不喜欢的也不在少数,给分较低。

3. 课堂教学与多媒体使用

教材只有和课堂教学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针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表6显示,教师的授课方式还略为单一,以课本讲解为主,穿插拓展材料和小组讨论。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比较低,只有不到一半(48%)的同学认为老师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见,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并没有给大部分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价值和作用。

当被问及“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增加什么比例的教学内容”时(多选题),60%的同学选择了“文化知识介绍”一项,从中我们可以得知留学生学习现当代文学的诉求与中国学生是相似的,他们希望获得的不仅仅是语言作为工具的属性,还希望能够了解这种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透过文化去感受一个时代的特色。有43%的留学生希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对字词的解释。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克拉申的“i+1”公式,在对班级学生的中文水平和学习需求做一个大致了解后,有针对性的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对于中文水平较高、希望了解更多当下中国文化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更与时俱进的作品,对中文水平还有待加强的学生则可以考虑选择语言更直白晓畅的文本,而不必只一味追求大家之作。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材选编情况和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留学生阅读时关注的重点仍然是语言词汇方面,一些高水平的留学生关注深层文化意蕴;留学生偏好简单易读的作品,尤其喜爱具有跨国界情感意蕴的作品;留学生获得的课外资源有限,教師在课堂上没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初级阶段,教材选择上更应偏重具有“可读性”(语言障碍少)和“共鸣性”(思想内容具有普世性)的作品,旨在打好、巩固语言基础,保护留学生的情感,引发学习兴趣,为下一进阶阶段做好准备。

2.教师应加强引导,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水平,分层次教学。对于高水平学生,教师应注重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篇目选择与课堂教学在保证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增添有一定深度、难度的作品,增加作品文化内容的“中国特色”,以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3.教师应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视频和音乐。笔者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由中国现当代诗歌改变的乐曲(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使用会声会影整合诗人的文字介绍、诗歌改编的民谣歌曲、诗中出现的意象图片、演唱视频,制作出一个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音乐视频,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自己制作视频,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信地址:210008 江苏省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青年文学范文第5篇

【摘要】作为面向特殊阅读群体的文学形式,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少年儿童提高心智水平、增强语言能力、塑造审美意识等方面作用显著。本文以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为视角,以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为研究对象,指出翻译者在翻译过程应该立足于儿童读者,克服文化差异,使译文再现原文意趣并有效传达作品中的教育意义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交际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翻译;趣味性;教育意义;审美意义

【作者简介】陈琪,陈文铁,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引言

当代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势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渐高涨,国内儿童文学作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当今,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入中国,并获得国内少年儿童的喜爱。例如小说家雷克·莱尔顿所著的魔幻小说《波西·杰克逊》被翻译为中文在国内出版后经久不衰,受到国内少年儿童的热捧。但是翻译者的素质良莠不齐,加上译著作品经济利益可观,最终造成儿童文学译作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文学作品翻译不仅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

一、交际翻译

纽马克根据 Karl Bü hler的语言功能学说提出了“文本分类说”(text typology),并将文本划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大类,他认为这三大类文本之间相互关联,所以翻译者应分别忠实于各自文本中的“原作者”“真实性”和“读者层”。而后根据不同文本功能提出“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这两大简明扼要的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将关注点放在目的语读者上,注重“接受者的理解和反应”,更大程度上是强调译文的“效果”而非“内容”,反映出“归化”翻译的特征。翻译者通过“交际翻译”能够竭尽所能为目的语读者排除交际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二、交际翻译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可行性和优势

“交际翻译”旨在让目的语读者尽可能获取和原文读者相接近的阅读效果。翻译者不能机械地将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与“翻译”等同视之,应该更多地考虑作品中被赋予的教化意义。优秀的译文能打动儿童读者的心,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为他们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

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是少年儿童,他们年纪较小,与成年读者在理解力、认知力、价值观和道德观等方面差异明显。“交际翻译”只针对目的语读者,为了不制造理解上的障碍,对于所有异域成分,如有必要,都要充分转换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及和语言当中去。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确保目的语读者,即少年儿童能够充分理解译文。

“儿童读者”并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3至17岁的少年儿童按年龄又分为幼儿期儿童(3-6岁)、童年期儿童(7-12岁)和少年期儿童(13-17岁)。因此,不同阶段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各不相同。翻译者需考虑到儿童读者在不同阶段的心智特征和语言能力。“交际翻译”会更通顺、更简单、更清楚、更直接、更地道,与语言特定的语域一致。该译法能使翻译者通过简洁易懂的译文将更完善的作品信息传递给儿童读者。

儿童文学作品趣味性十分丰富,通过多种题材将作品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传递给儿童读者。“交际翻译”具有社交性,着重文本信息及其效力,往往为“欠额”翻译,表达简单、清楚、扼要,风格自然多样。翻译者通过“欠额”翻译,能去掉译文中一切导致文化障碍的表达。

三、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

儿童时期是人类成长的黄金时期,儿童文学作品则在成长的道路上举足轻重。由于三个不同阶段的少年儿童在语言发展、心智水平和审美需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幼儿文学作品的体裁多为童谣、儿歌、诗歌等,作品内容文字简洁,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 童年文学的体裁则多为篇幅较短、主题清晰、角色个性鲜明的寓言、神话和童话等;而少年文学作品的情节多变,主题复杂,例如爱情小说、冒险小说、侦探小说和魔幻小说等, 代入感非常强,字里行间渲染的氛围也更加扣人心弦。

虽然儿童文学作品风格迥异,但是它们都有以下共性:具有趣味性,具有教育意义,具有审美意义。翻译者的译文,应同时表现出原文所具有的这三种共性,缺一不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既具有可读性,又能在少年儿童的成长发育中发挥重要的引导、启蒙和教育作用。

四、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译文要做到最终以儿童为主,翻译者不仅需要在译中做到字斟句酌,时刻关注译文的语言是否有趣、优美、易懂,在译前就需要精准定位原文所对应的少年儿童的年龄阶段。用词上,翻译者可以通过使用拟声词、感叹词和口语词等让译文浅近;修辞上,则可以通过采用夸张、拟人和比喻等让译文妙趣横生。

例1:Why, I wouldn’t say anything about it, even if I fell off the top of the house!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哼,哪怕我从房顶上掉下来,我也会一句都不提的!(赵元任 译)

翻译者将Why译成了“哼”,画面感很足。查阅陆谷孙《英汉大词典》可知, why做感叹词时表示惊讶、不耐烦、赞成、异议等,可译为“唷”,“嗨”,“呃”,“哎呀”。

例2:Just then she heard soothing splashing about in the pool a little way off.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正在那時,她听见不远处有个什么东西在池里浦叉浦叉地溅水。(赵元任 译)

相比于文字信息,儿童读者对声音更加敏感。翻译者使用到了拟声词“浦叉浦叉”,译文立刻有了灵气,溅水声仿佛就在读者耳边响起。

2.克服文化差异。文学作品的基调、内容或者人物形象等总是受当地人文环境、作者自身经历或传统观点等因素影响,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克服文化差异的最终目的是使译文内容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思维方式,优化阅读效果。

例:“I’m seeing things,” he whispered. (E.B. White, Charlotte’s Web)

“我见鬼了”,他轻轻地说。(康馨 译)

考虑到上下文情境,翻译者没有将原文译为“我看到了一些事情”,因为在中国文化里男女老少总是用“我见鬼了”来表示自己认为出乎意料、不可思议的感叹。

3.再现原文童趣。译文浅显易懂并不代表译文的语言没有艺术价值。因为翻译者面对的是儿童读者,所以译文需做到保留原文的趣味性。兴趣盎然、朝气蓬勃的译文不仅能激起儿童读者甚至是成人读者的阅读欲,还能让读者在阅读中身临其境,激发想象,学会思考。

例:So she scraped and scratched and scrooged, and then scrooged again and scrabbled and scratched and scraped, working busily with his little paws and muttering to himself, “Up we go! Up we go!”(Kenneth Grahame,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它不停地掏着土,不停地刮,扒,抓,不停地抓,扒,刮,忙忙碌碌地干着活,一边自言自语,“上去!上去!”(乔向东 译)。

译文中的动作描述“不停地刮,扒,抓,不停地抓,扒,刮”整齐押韵,戏谑的语气营造出可爱的氛围,童趣跃然纸上。

五、结语

本文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探析了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方法和原则。翻译者在翻译儿童作品时需要遵循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原则,可以借鉴“交际翻译”译法,神意为主,形意为辅,力求译文在儿童读者中间达到最大的阅读效果,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70,76,2.

[2]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329,341.

[3]王尔德著,赵元任译.阿丽斯漫游奇境记[M].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8,

[4]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2332,2.

[5]宋松岩,黄娟.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以《夏洛的网》为例[J].海外英语,2010(6):166,168.

[6]格雷厄姆著,喬向东译.阿丽斯漫游奇境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青年文学范文第6篇

[摘要]后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是零散化、碎片化、缺乏连贯性,而在此背景下的文学也呈现“碎片化”现象,微博文学可以说是碎片化文学的典型代表。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文学已经成了网络文学的新鲜话题,而2010年新浪微博举行的“微小说有奖征文大赛”又提出了“微小说”这一概念。对微小说概念的梳理有利于我们发现微博文学发展的脉络,而对微小说作品进行文本分析可让我们理解微小说这一新兴文体——碎片化式的文学的特质。“微小说””带来的并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新的可能。

[关键词]微小说;微博;网络文学;文学碎片化

[作者简介]门红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

成都610064

从媒介传播的角度来看,可以把文学的发展分为口头文学、书写文学、和网络文学三个阶段,纵观文学发展史我们发现,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的兴起或改变都会给文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晚清印刷术的发展带来的是小说的繁荣;网络的流行使网络文学风行一时;手机的普遍使用诞生了短信文学:博客的兴起衍生出博客文学。如今,伴随“微博”的大热出现的则是“微博文学”,尽管微博文学处于一个非常繁荣和热闹的发展阶段。但是对其进行学理上的研究却始终没有充分展开,首先是因为微博文学的出现又再次使一些之前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浮出水面,比如这种依附网络存在的、方块式的“文学样式”是否是文学?是文学的另一种存在形式还是在某种意义上的“文学的终结”;其次,如果我们把微博文学理解为网络文学的一种,那带来的问题则是:这种100多字的“网络文学”是传统网络文学(如网络长篇连载小说)发展的趋势抑或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再次,微博文学尚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产生出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文学作品,这也使得对其进行理论的阐释显得并不充分。新浪微博在2010年10月27日至2011年1月4日推出的“微小说征文”则将微博文学再次集中细化到“微小说”这一概念,并且以征文大赛的形式产生出了一系列的“微小说”作品,在网络上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各大纸媒也纷纷转载刊登这些作品,各方评论家也对此发表了许多看法。同时。这次“微小说”“有奖征文”的性质又增加了这次文学讨论的复杂性。本文试图在分析“微小说”概念的源起和发展基础上,从微观上阐述此次“微小说”作品的特色,并结合评奖的过程从宏观上来论述此次“有奖征文”中“微小说”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而展开对电子传媒时代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展开解读,重新探讨新媒介下文学的境遇与未来网络文学发展的可能性。

一、文学的碎片化现象:微小说概念的诞生与演变

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说@大世界”为口号的“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的活动规则:“无论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等,都可以浓缩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营造出朦胧的爱情,诠释出深刻的感悟、表达出生活的苦乐、展现出睿智的幽默。一起来写微小说,说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此次大赛设置了约30万元总值的奖品,分为一等、二等、三等、优秀奖四个奖项,截止到12月4日,共收到作品23万,相关微博讨论量达1668213条,其参与人数与作品数量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一次“微型网络文学的狂欢”。

同时,这份说明也标志着“微小说”概念的正式诞生,从活动规则可以看出,参赛作品的题材要求是“微型小说”。不过这里的微型小说更加“微小”,只有140个字。一般意义上讲,在小说的分类中,有一种是按篇幅划分,即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微型小说,一般指千字左右的小说,还有“一分钟小说”、“小小说”、“千字小说”、“瞬间小说”等说法。这种分类仅仅是篇幅的限制,也就是说在小说这一文体的规定上,微型小说和其他小说类型是一致的。如小说中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只是由于字数的限制,要求微型小说更加精炼巧妙,要做到用语简短而涵义深远,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微小说”这一概念可以列入微型小说之后作为按篇幅分类的小说中的一种呢?答案是否定的。传统意义上的理论和概念分析都不可能全方位地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试图从小说的概念发展来定义微小说是徒劳的。“微小说”中的“微”不仅仅是指“小”,更多的是说明它的载体是“微博”这种媒介。我们知道,世界第一个微博客网站是于2006年5月在美国上线的“Twitter”,它允许用户通过电脑网页、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等多媒体途径向微博客发布简短的文本(字数限定在140以内)。在不到两年内,我国类似的网站也陆续出现,如饭否、9911、微可、刀刀以及2009年上线之后大热的新浪微博。可以说这些微博的出现促进了全民写作的浪潮,人们在微博上发表一些零碎感悟记录日常琐事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创作。写作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2009年底,991t网曾举办过“微博客小说大赛”,但是影响范围很小,2010年1月29日年首部微博体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开始在新浪微博上线连载,“微博体小说”开始流行,对于何为“微博体小说”,作者闻华舰指出:“1.每节都要有包袱、有完整的情节点,要在140字里写出张力和内容来。2.故事情节的发展要围绕着微博发展,比如小说里有微博里正在热议的热门话题。3.大部分人物是在微博里真实存在的。4.充分利用微博功能,配上相关图片、视频、音乐。”以看出,这其实是一个长篇的连载,只是以每小段140字的形式逐渐发表出来,它体现了“微博体”的概念,但在整个小说的构思和设计上篇幅是不限的,所以从性质上还是一个长篇小说。到新浪的“微小说”大赛,则对微小所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在140字以内完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故事,一篇独立的小说,要求具备小说的特质,人物、情节、环境必须具备,是一篇立体的文学创作。

“微小说”大赛开始之后,各方评论对此概念褒贬不一,反对者大多以为140字写出来的不过是心灵鸡汤似的感悟或者“段子”。很难写出一篇情节、人物、环境都具备的好小说,这不过是现代社会中碎片化阅读的又一佐证;拥护者如网络作家王小山认为:“小说的精彩不在于文字的多少。社会发展到现在,小说已经没有必要容纳和传达太大的信息量,比如有的经典小说作品可以用11页文字去描述印刷机是怎样运作的。而微小说使得文学与现代传媒手段结合,突出自己短小精悍的优势,我觉得这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好的趋势。”还有评论者认为《诗经》《论语》中的许多章节都可以认为是“微小说”,不可否认,140字的微小说这种简短的“方块文学”的形式容易让人联想到我国古代早期的神话传说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

志怪小说,如《淮南子》《世说新语》中的部分篇章: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

覆,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

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

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

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

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

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

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

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嗔甚!

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刘义庆《世说新语之言语第二》

再看两篇“微小说”大赛中的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爸爸牵着儿子走过玩偶店橱窗时,儿子吵着想要橱窗里那个机器猫。爸爸习惯性地拒绝了儿子的请求,但向前走出十几米后又牵着儿子走了回来。已经有很久没看过这部动画片了?爸爸不由有些忧伤地想道。他拉着儿子走进了玩偶店,儿子兴奋地对柜台小姐说:“我要一个机器猫!”“两个。”爸爸补充道。

於意云#微小说#星期一,派出所的刘所长走进办公室,桌上放着一份《关于禁止在辖区内饲养宠物的通告》等着他签字。刘所长认真地看完后,伸出右爪,在通告下面摁上了一朵红红的小梅花。

单从形式上看,这几篇似乎都是“方块文学”和“短文书写”。甚至由此有人提出这是不是一种“轮回”,当然,这两者在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内容的深度和所负载的文化意义方面是根本不同的,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在140字的容量限制下,寥寥数语也可以成章,也可以讲述完整的故事,这就要求作者对语言更加锤炼,如有的评论家所言:“以前是千言万语的灌水,现在是惜字如金的‘蒸馏’。”“以汉语简短而丰富、含蓄而情长的特点。拿来写微博小说不是天然的语言优势吗?”

综上所言。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微小说,它是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这是一种新兴网络文学形式。它是一种方块文学或日“碎片化文学”,这种碎片化体现为形式上的短小与内容上追求瞬间的阅读感受。

二、碎片化文学的特质:“文眼”与惊颤的瞬间感受

此次新浪“微小说大赛”征文评奖共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由大学生评审团“我们文学社”从所有参赛作品中评选出200部作品进入复评,之后由23名专家评审团选出50名进入决赛,最后由专家评审团选出最终得奖作品,其中参考作品被转发的次数及人气。在最后一轮的评选中,评委团在2011年1月4日发出声明:“本大赛主办方和评委团一致认为本次微小说大赛虽优秀作品不少,但作品质量差距不大。为公平起见,大赛组委会决定将一等奖(价值10万的汽车)折合为现金10万顺延分配至二、三等奖。二等奖由5名增加为6名。奖金由1万元增至2万元;三等奖10名。由5000元增至8000元;优秀奖34名,价值2000元的手机一部。”至此,微小说大赛的全部奖项已经诞生。

在征文的规则中,对微小说的题材要求可以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但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微小说都是“情感类”。在进入复评的200篇中,玄幻占51篇,幽默占30篇,而情感类占了119篇,获得二等奖的六篇小说中,情感类5篇,科幻类一篇。以下是二等奖中的前三名,分别是最佳催泪作品、最佳人气作品和评委推荐作品:

夏正正#微小说#外婆离开人世的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对外公说‘放学了’。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问起外公这三个字的含义,外公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信天云#微小说#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甲斐文#微小说#村里有个孤儿叫Nasa,经常奔跑高呼“不好啦~星人要来啦~”,尽管村里连根外星人的毛都没出现过。乐此不疲的Nasa有个秘密,他是个超能力战士,每次外星人来袭都被他击溃了,次数多到数不清。而看到Nasa就会生气的村民们,其实也有个秘密,就是周末夜里,套上麻袋,扮外星人陪Nasa玩。

第一篇微小说自发表在网络上就一直备受关注,是被网友取名为《放学了》的名篇,转发次数达到14596。小说开篇到提到“放学了”三个字其实是设置了一个悬念,为什么外婆会说这三个字,小说结尾交代原因的同时也说出了这篇小说最关键的一个词——回家。140个字写出了外公外婆的爱情史诗,也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中间有很多空白可以填充,外公外婆一生也许经历很多,但外婆在生命弥留之际最想念的也不过是和外公一起牵手“回家”,整篇的格局可以说是从小到大再到小,收缩有度,小说语言简洁平实,浑然天成,雕琢的成分少,的确是众多微小说中的精品。第二篇的转发次数是最高的,但小说的整体境界稍显小气,虽说是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但故事的新颖度并不高。小说的结局也在意料之中。第三篇是三篇中故事性最强的,且表达感情胜在一个“巧”字,主人公Nasa自认为有个秘密。而没有想到的是村民们也有秘密,那就是保护Nasa的这个秘密,整个村的大人来做一件这么笨拙的事情,目的只是为了呵护一个孩子的“童话世界”,这是小说的精髓之处。

整体观察入选以及获奖的微小说。首先我们发现在题材的选择上大多是情感类。表现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怀,而幽默讽刺玄幻类的很少,直接或间接表现当下社会问题的也很少;其次,一篇微小说最吸引人的大多在结尾部分。即点睛和意外的结局,这就要求小说中有“文眼”,有让人瞬间感到震撼的语句,如《放学了》中的“我们一起回家”,《Nasa的秘密》中,出任意料的是村民们虽然生气,但却在深夜扮成外星人与Nasa玩耍。到底何为一篇优秀的微小说?此次评奖的标准又是什么?2011年1月6日大赛组委员邀请了四位评委参加“微访谈”。在线与网友就次微小说进行讨论。评委们提出“语言能力”与“想象的空间”是好的微小说所必须的,如闻华舰所言“一篇好的微小说,可以扩展成一部百万字的巨著。反过来说,微小说就是把这部巨著的黄金眼挖出来。少些场景色描写,少些心理活动,留给更多空间给读者想象。”胡淑芬指出:“我对微小说的一个评判标准是,是否有足够的信息量。引发读者更广更深的联想。”但问题在于评委团面对的只是200篇微小说,而如何在23万篇中选择200篇,这就需要评委团快速地阅读选择,即快速地刷屏、刷新,很多小说只是一闪而过。凭借“一瞬间的阅读感受”来选择,这种感受取

决于在大量的文字是否让评委为之一震,由此停住眼球,所以这140个字的小说必须出新,出奇。另外,评委团另一个参考标准是转发次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评奖也是网友与专业评委共同运作的结果。

通过微小说的定义的发展我们知道。在新浪微小说大赛之前,其他网站如9911也举行过微博小说比赛,但是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而新浪举办的这次却影响巨大,这显然是取决于网站的影响力,新浪微博利用其已有的资源优势举行这样一场征文,自然再次加大了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征文是一种营销策略。微小说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担当了“广告”的角色。所以,对于“广告”的内容主办方是有要求的。从上文我们知道此次征文共有23万部作品,有关的微博评论达1668213条,在这些作品和评论中有很多是关于“耽美微小说”(以写同性之爱的一种小说类型)的,也有很多网友创作和转发了这种类型的微小说,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但最后没有一篇进入到比赛之中。所以说评奖过程中其实是有两套标准即“转发次数”与“评委认可”,在23万个作品中,转发最多的是这篇小说:

Well_Lee李炜#微小说#半夜回家,打开门,发现地上多了一双陌生人的鞋。在屋子里转了一圈,没人啊!回头再看,那双鞋不见了。

但这篇小说也仅仅在转发中位列第一,并没有进入比赛,被转发次数多的小说有两点,一是名人效应,这篇小说是“快男”李炜的作品;一是吸引眼球,出其不意,题材要更加非主流,比如“耽美微小说”。所以说评委团在评论小说时,采用的仍然是主流文学所用的标准,比如一篇小说应该具有哪些要素,有没有鲜明的人物或者经典的场景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在网络上迅速流传的则是非主流的内容以及特殊表达方式的。虽然与评委的标准语在网上流传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对微小说的大致评价标准是一致的,即寻找故事中的文眼,寻找在140字中让微小说出彩的亮点,更加注重一瞬间的阅读惊颤。

三、碎片化的文学:不是文学的终结,而是文学发展的可能

140字的微小说创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完成,构思完一篇小说可以通过手机、电脑随时发送到网络上与其他读者网友在线交流,文学创作从来没有这么容易,这么自由,似乎变得无人不可,无时不可,在当代消费社会中,快速的生活节奏使得人们很难进行大部头的创作与阅读,人们喜欢创作这种“即时”的碎片式的作品,即时化的创作,即时化的享受,追求一时的感觉,微小说正是契合了这样一种心理。微小说大赛之后许多报刊杂志也开辟了“微小说”栏目,继续征稿,将微小说从网络带到纸媒。许多评论者由此担忧。文学是否真的在慢慢走向终结?

自2001年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在《文学评论》发表,提出“新的电信时代正在通过改变文学存在的前提和共生因素(con-comitants)而把它引向终结”之后,评论界在关于文学与现代科技的关系的谈论中一直有“文学走向终结”的声音。重新提起“文学终结论”其实很真实地反映了文学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位置和精英知识分子在大众文化背景下对文学的担忧和隐痛——在看似“全民创作”的繁荣背后,其实是文学的日益边缘化。一分钟即可完成的140字的微小说更让文学研究者有理由怀疑:文学何为?何为文学?140字似乎难以蕴含文学应该包含的特质,而这种瞬间即逝的文学似乎也很难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不过,结合上述几篇优秀的获奖微小说我们看到,在一篇微小说中是可以包含小说中的三要素。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文学创作”。首先,文学是人学,文学必须也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的心灵历程与对时代的感悟,在微博盛行的今天,没有比微博文学,微博小说更能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一方面,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得人们处于“快生活”中,文学也成了快餐似的的“方块文学”,可以瞬间消费。但另一方面,从微小说的内容来看,情感类的作品大部分反映的却是对这种“快”的反思与厌倦、都市中人的孤独与游离,——生活其中但又强烈要求逃出的矛盾。在情感也快餐化的时代,微小说中强烈反映出人们对温暖情感的向往,《放学了》是一种长久不离不弃的爱情,《Nasa的秘密》是陌生人之间的温暖情怀,而初选、复选、决赛中情感类占有绝大比例也反映了这个现象。其次,众所周知,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是自由,语言的自由,作者创作的自由以及创作内容的相对自由,但是在这次微小说大赛中。却对语言提出了更高的“限制”,140个字,要求语言更加凝练,表达更加准确,是对作者的一种限制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作品中,网络语言的运用非常少,由此我们看到,创作形式变化的同时却对创作语言和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可以说是对网络创作语言的一种有力的整合。

今天,网络文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也将成为文学理论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微博文学、微小说这种依附于网络微博存在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丰富了网络文学的空间,它的可持续发展也取决于不断有更好的作品出现,只有这样,“微小说”才能不仅仅只是一种“文学快餐”而也可以获得自己自足的发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现代科技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而每一种新的发明创造都在呼唤着新的信息传媒和符号载体的问世,随之而来的又总是种种文化创意、艺术幻想和审美灵感的勃发。”

[参考文献]

[1]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

[2]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青山]

上一篇:写信范文下一篇:公司财务核算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