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

2023-09-21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第1篇

1《论语》“孝、忠、信”思想解读

1.1“孝”——感谢父母之恩

1.1.1“孝”是根本

“孝”就是子女对父母对家人的爱, 这是孔子道德思想的基础, 是根本。《论语》中写到:“其为人也孝弟,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 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学而篇) 。一个孝敬父母兄长而又喜欢犯上, 这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的, 从来就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之上, 根本树立了, 道也就由此而生。孝悌, 这是仁的根本。

由此可见, 孝悌这是爱人的具体体现, 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是一个人关爱社会的情感根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仁道要从家庭里做起, 父母兄弟是每一个人最亲近的人, 爱人总是从爱父母兄弟开始的。很难想象, 一个连生我养我的父母都不爱不孝的人, 竟会真正地爱国家、爱人民。

1.1.2“孝”是养而有敬、持之以恒

在孔子看来, 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不仅仅是表现在物质的供养上, 更应表现在情感上, 要养而有敬, 持之以恒。孔子说:“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忽?” (《论语》·为政) 现在人们所说的“孝”, 主要是指能够赡养父母。其实, 这连犬马也都能得到很好的饲养, 如果没有尊敬之心, 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也就是说, 孝敬要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而不是一种冷冰冰的法律义务。“孝”不仅指赡养父母, 关键是要有孝敬之心, 即从内心里孝敬父母。

孔子还认为, 对父母的这种孝敬, 还要始终保持, 不能有丝毫懈怠。“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弟子子夏请教孝道。孔子回答, 孝敬父母, 难就难在在父母面前总是能够保持和颜悦色。家里有事, 由子女代劳;遇到好吃好喝的让年长的享用, 仅仅如此, 竟然认为是尽孝了吗?

1.2“忠”——感谢社会国家之恩

“忠”和“孝”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孔子所积极倡导。一个人对父母孝敬, 使父母获得荣耀, 上升到国家, 就是对国家的“孝”, 即“忠”, 孝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爱国。“子曰:‘居之无倦, 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 。孔子说, 对自己从事的工作, 全力投入, 思想上不应厌倦, 行动上要忠诚尽责。还如:“定公问:‘君使臣, 臣事君, 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鲁国国君定公问孔子, 君主如何领导臣子, 臣子如何服事君主?孔子回答, 君主依照礼仪领导臣子, 臣子怀着忠心服事君主。但孔子这里强调的“忠”是有原则的, 不是绝对地服从, 不是愚忠。在他看来, 忠于国家是忠于政治清明的国家, 而不是政治黑暗的国家和君主。对于清明的君主和国家, 愿意做到“士为知己者死”, 即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1.3“信”——对朋友要信任、忠诚, 要感谢朋友之恩

1.3.1 孔子强调“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朋友之间交往的根本之道

孔子说:“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这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 以致他的弟子把“信”作为每天自省的一项重要内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 我一天当中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了, 与朋友交往是否讲诚信了,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可见, 孔子及弟子交友的准则, 是讲诚信。

同时“信”还体现为无私地去帮助、关心朋友。“子路曰:‘愿车马衣裘, 于朋友共, 敝之而无憾。’” (《论语》·公冶长) 子路说, 希望做到把我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使用, 即使被用坏了也不抱怨。还如:“子贡曰:‘夫人者,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子贡说, 所说的仁, 就是自己想成功, 也让别人成功, 自己想通过, 也让别人事事通过。

1.3.2“信”还体现为感谢朋友之恩, 报答朋友之恩

孔子在对朋友诚信的基础上, 又说到怎样来处理朋友之间的恩恩怨怨, 怎么样来报答恩德?子曰:“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孔子说, 应该是用正直报答怨恨, 用恩德报答恩德。现在, 怎样来处理人间恩怨, 是人生中的大问题。孔子主张按照道义原则来对待, 不因积怨而改变, 以德报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衔环结草, 以恩报德”, 就体现了这种精神。

1.4“孝、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孔子认为, “孝、忠、信”是连在一起的, 这是他当时对弟子的要求, 在今天也仍然是我们做人的基本的道德要求。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 孔子说, 弟子在家要讲孝——孝顺父母, 出外要讲悌——尊敬兄长, 言行要谨慎, 要诚实可信, 要广泛地爱众人, 而亲近其中有道德的人, 这样做了, 还有余力和闲暇, 再去学习文化知识。由此看出, 孔子要求弟子孝悌、谨慎、爱众、亲仁, 即做到“孝、忠、信”的统一, 这是第一位的。

由以上可见, 孔子的“孝、忠、信”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是为当时的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 但其所昭示的通过“孝、忠、信”思想来感谢、报答父母和朋友、社会和国家之恩的思想, 对当代大学生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及途径

当前从整体和主流来看,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还是健康向上的。然而由于多元文化思想的影响、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当前的错误的教育导向, 在一部分大学生当中存在感恩意识淡薄, 把所获得的帮助看作是理所应当, 以致出现了以下几个反差:一是认知与实践的反差, 认为理论、知识和道理是一回事, 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 或者是知而不行, 言而不行, 明知故犯。二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一方面, 既认同感恩父母、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高尚人格追求;另一方面又注重现实, 讲求实惠, 在认知方面更加关注自我, 把个人的幸福和发展作为道德选择的主要尺度, 一切以我为中心、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三是在教育导向上只注重文化知识而忽视道德修养。这些经过高考“拼杀”而上来的大学生, 把文化课当成了唯一, 德育成了口号。其实, 在这方面孔子曾说过“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提高了道德修养之后, 还有余力和闲暇, 再去学习文化知识。一个人如果缺失了应有的道德修养, 即使你再有学问、再有知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反, 这样的人对社会的破坏力还会更大。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 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感恩教育方面不知恩、不识恩, 不记恩, 从而在情感方面漠不关心, 对家人、社会和国家缺乏责任心, 从而对当前所提倡的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施恩行为, 表现冷淡, 甚至不屑一顾。即使去实施, 也是一种被动的从众行为。因此, 在当代大学生中加强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感恩教育应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修课。

2.1 重视感恩的认知教育

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 并在内心产生认可。人作为构成社会的细胞, 之所以能在自然中生存, 并在社会中立足, 能不断地进化、发展、进步, 就源于其出生以后, 在一生中得到了来自于家人、他人、社会乃至自然的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帮助, 没有这些, 任何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因此, 我们每一个大学生要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方便, 只有深知才能孝行, 只知不行和只行不知, 都不符合人的社会实践要求。因此, 就要从感恩的认知入手, 使大学生具有孝道的理性知识, 否则, 就如孔子所说“那与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2.2 加强感恩的情感教育

即在认知的基础上, 培养感恩意识、感恩情感。一个人做事只有出自内心真心真意地喜欢去做、愿意去做, 才能做好。如果只是出于一种对外在威慑力量的担忧和畏惧而去赡养父母, 或是看到别人去做, 自己在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下不得不去做, 并非内心的自觉意愿, 这种缺乏情感的行为不能看作是真正的感恩。情感的存在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纽带, 感恩是一种基于真诚的深层次的和本质的情感行为, 只有出于对父母、对他人和社会的真挚的感激和爱戴之情, 然后再把这种情感扩展到身边的人乃至整个社会国家, 让学生从小就明白是父母给与了我生命, 是朋友给了我友爱, 是老师给我修养与文化, 是祖国给与我施展才华的天空, 现在我有能力为他们做事, 我就义无反顾地去回报、去奉献。

2.3 强化感恩的践行教育

即将感恩的意识和回报的冲动转化为报恩和施恩的具体行动, 并形成习惯。

孔子强调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在“文、行、忠、信”四个方面进行, 这里的“行”就是人生实践。一个人具有明确的道德认识, 有着强烈的道德情感, 但如果不付之行动, 这就是没有成效的教育。因此, 我们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 三位一体, 形成协调一致的教育网络, 要依靠后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对当代大学生来讲, “孝、忠、信”不仅仅只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理论, 更需要在行为中表达, 只有通过践行才能使之得到真切的诠释, 知、情、行统一是“孝”的最高境界。因此, 在感恩教育中, 应当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日常养成教育和训练, 要教育大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 从点点滴滴做起。除此之外, 还可采取多种多样的感恩活动, 如:专家心理激励讲座、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情感教育活动、勤工助学、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使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并能始终如一的坚持下去。

总之, 细细品读《论语》的“孝、忠、信”思想, 深感其感恩思想的合理性。千百年来, 这些思想曾在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来重温孔子的感恩思想, 深感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让我们以孔子的“孝、忠、信”思想为人生准则, 人人怀有感恩之情, 处处心生感恩之情,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从而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使中华民族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要:孔子的“孝、忠、信”思想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昭示的就是要通过“孝”、“忠”、“信”来感谢报答父母、朋友、社会和国家之恩的感恩思想。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想背景的冲击下, 更应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通过重视感恩的认知教育、加强感恩的情感教育, 强化感恩的践行教育, 使他们能够很好地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关键词:孔子的“孝、忠、信”思想《论语》,感恩思想,感恩教育

参考文献

[1] 论语[M].中华书局, 2006, 12.

[2] 论语初级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3] 夏海.论语与人生[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1.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第2篇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一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孔子在生活和教学中的言行进行记录,编纂了《论语》,其中对于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尽的记录和描述,对后代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现代意义的解读,对于指导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 孔子 教育思想 现代意义

一、有关孔子及其历史教育地位的总体概述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率先打破了私塾的贵族教育模式,开创了平民教育的先河,并且提倡“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也就是进行大众化的教育和全民的普及化教育,孔子办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和为国家管理培养人才,从而构建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孔子主张教育使用“文、行、忠、信”四种科目和“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注重学生的智育、德育和美育的全面发展;孔子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而进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孔子推崇“尊师重教”的思想,并且相信“教学相长”的真理;孔子还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循序渐进”、“扣其两端、举一反三”等有效的教学方法,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古代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更是闪烁着现代教育的光芒,对现代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孔子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思想的本质都是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点,培养学生的个性;孔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今天高校的人性化教学和人性化关怀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论语》是对孔子思想的重要概括和总结,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作品,本文我们将对《论语》中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从而指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思想现代意义的解读

(一)孔子的言传身教和师德典范的教育思想

回忆孔子的一生,孔子对于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的,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学习来传授各种技艺性的知识,但是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言传身教。孔子一直强调作为老师只有自己端正才可以教育学生,这在《论语·子路》中有所体现:“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段话也充分说明了教育工作者只有正己才能正人的道理和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在《论语》中,曾子还提出了正己的办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只有通过这样的途径增长才干知识,提高思想觉悟,才可以对学生进行真知教育。在《论语》中,孔子还提出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的至理名言,这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做到教学相长,不耻下问,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论语》中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中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孔子不仅是这样说的,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做的,《论语》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曾经师从师襄、老子、郯子、长弘,并且都态度谦恭有礼。正是孔子的这一言一行,以身作则的习惯,对于自己学生也产生了深深的影响,在孔子众多的弟子当中,有很多才能突出的学生:德行方面表现比较好的有仲弓、闵子骞、颜渊;语言方面比较好的有宰我、子贡;办事方面比较有才能的就是冉有、子路等。孔子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在孔子死以后,孔子弟子们在埋葬孔子的曲阜城北泗水岸边以父亲之礼为其守丧三年,其中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丧6年。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广大教育职业者的重要道德特征体现,这也是社会对于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和规范。孔子言传身教的典型事例为当代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教师做到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才是最有利的教育途径和力量。反思我们现在很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都是高校研究生毕业,思想还不那么成熟,总感觉自己是高学历,就把自己高高在上的捧起来,分割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对学生颐指气使。其实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和年龄是没有绝对的联系,教育工作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德行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妄图通过一个教师的称号就赢得他人的尊重是一种盲目的错误思维。

(二)孔子的因材施教和特长发展的教育思想

基于学生不同的资质和特点进行有所区别的教育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教育方法,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特色培养”。在《论语·雍也》中,孔子有云:“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讲述一些高深的道理,对于那些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就应该讲述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知识,这也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在《论语·先进》中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了同样一个问题:“听说了一件事情,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对子路说:“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冉有却说:“可以去做。”对于孔子这样的回答,学生公西华就感觉迷惑不解,孔子解释道:“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对于同样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性格不同,孔子就采用了不同的回答,说明孔子非常重视学生的不同人格特点教育。在《论语·颜渊》中,孔子对有关学生问“仁”的回答也是不尽相同,其中有这样的记载: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怒,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纫。”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知识情况和思想境界来做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回答。颜渊是孔子的大弟子,已经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言谈举止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仲弓对待他人不够尊敬,不能体谅他人,所以孔子教育他要忠恕,要能将心比心推及他人;司马牛因为脾气急躁,喜欢乱说话,所以孔子就告诫他要做一个仁人,就需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是那种比较鲁钝的人,所以孔子对于他的仁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爱人。孔子对于四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了深浅不同的回答,但又都符合仁的概念和要求,这样还可以让学生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

孔子所提倡和坚持的“因材施教”原则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当然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具体的要求和教学方法会有所改变。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对待学生就应该像孔子那样平易近人,仔细观察和深入了解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弥补学生的不足,发挥其优势,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三)孔子的诱导启发和积极主动学习的教育思想

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有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亦不复也。”这里的“愤”就是指学生在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的积极思考,急于解决但是又想不通的矛盾心理。这时候教师就要对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启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这也就是所谓的“启”。要想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就需要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但盲目的思考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需要教师适时的提问和指导,这样学生才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孔子对学生启发性教育最为明显的体现是对学生子路的教育,孔子经常针对子路的好胜心强和自负才高的特点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孔子启发子路不要不懂装懂,为了好胜心而害了自己,应该实事求是。另外,对于颜渊的好学孔子进行了称赞,颜渊对于老师所讲的一切问题都耐心地听,没有任何的怀疑和疑虑,很愚钝的样子,但回去以后一个人进行深思,往往也会有所发现,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颜渊可以“闻一而知十”,子贡是自愧不如。

现在教育理论也非常重视教和学之间的关系,不仅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真正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和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孔子所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正是我们现代教育中的可以借取的地方。

三、结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作,是对孔子和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重要言行的记录,其中包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的高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孔子教育思想,可以指导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升现代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焦玉莉 阮巧玲 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涵及其重要启示[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

[2]李晓斌 试析孔子德治思想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

[3]王世农 刘庆宏 试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4]朱东根 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第3篇

1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的时代背景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 卒于公元前479年。孔子出生于当时宋国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早年丧父, 幼年与母相依为命, 生活贫贱, 地位低微。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 当时社会“礼崩乐坏”, 下层的政治势力对上层政治集团迫切超越和取代的心理业已成为一种现象, 父不父, 子不子, 父子兄弟相残, 各个诸侯独立、大夫专政, 伦理规范遭受毁坏, “贱妨贵、少凌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之风流行,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土地制度已经出现, 奴隶制开始瓦解。

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8年, 卒于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中等家庭, 父亲是一个雕刻家, 而母亲是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生活在古希腊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兴盛繁荣走向腐败衰落的历史时期, 在他生活的时代波奔尼撒战争是希腊文化生活的重要转折点, 战争使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混乱之中, 同时也使希腊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价值产生危机, 伦理的根基动摇了, 没有普遍的公共伦理标准, 伦理价值分崩离析, 个人的道德也处于迷茫之中, 人性普遍也堕落了, 社会中缺乏对美德的判断。当时以传授知识谋生的智者派不关心什么是正义, 什么是美德, 对法律、习俗、道德准则以至神, 持怀疑态度, 其中有些智者玩弄诡辩, 以个人的私利和意见蒙蔽智慧和德性。

2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内容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孔子是中国封建伦理道德的奠基人。“仁”, 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仁”, 是孔子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孔子多次谈到“仁”, 一部共有482章, 其中有58章是论仁的, 有105个是仁字, 孔子说的仁, 意义非常宽泛, 它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道德观念, 而其最基本的涵义则是孔子说的:“仁者爱人”。其意是说, 人们做到仁, 就应该有爱心, 人与人应该相爱。因此, “爱人”是仁的灵魂和内核, 如果背离了“爱人”, 忠、孝、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就没有意义了。“爱人”不是一句空话, 爱人是一个人内心的自然流露, 是真诚之爱, 孔子反对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 “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学而》) 。爱人要对社会民众有广博的爱, 不是只爱亲近的人, 要把一颗爱心, 推而广之, 由亲而疏, 逐渐扩散其影响力, “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 。爱人还要做到“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只有在爱人方面做到这些, 才算做到了“仁”。

如果说中国的孔子认为“仁”是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那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则认为“善”是人们一切行动的目的, 是生活、思想必须依据的唯一原则, 是最高的道德价值。“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 在他看来, 善是普遍的, 超越于特殊和具体的, 但善存在于人的内在理性精神之中, 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目的。个人的生活要向善就要获得对世界的善的知识, “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著名的伦理命题。在《美诺篇》中他把道德与认识、知识与行为结合起来, 道德和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是融合在一起的, 人只要具备了知识, 就会愿意做善事, 因为无人自愿作恶, 作恶是因为对德性知识的无知而导致的行为和结果。因此, 在苏格拉底看来真正拥有“善”的知识的人才能真正行善, 才是道德善。

3 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他有自己独到的道德教育方法。孔子明确的道德教育教育方法是“启发式”教学法。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朱熹曰:“愤者, 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 口欲言而未能之貌。谓开其意;‘发’, 谓达其辞。”意思是, 不能在教学中直接对学生进行灌输, 剥夺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只有学生在探求某种道理而未达到目的时, 老师予以开导指点, 使之得其真义,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用, 当学生求通而不能通、求达而不能达时, 老师才予以启发诱导, 通过告其一隅使其推知其他三隅, 最后使学生完全透彻地弄清问题。老师要在学生困惑时予以解答, 则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问。樊迟性鲁钝, 很少提问题, 但一旦提出问题, 孔子即时鼓励他“善哉问” (《论语·颜渊》)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还做到“因材施教”, 《为政篇》载:“孟懿子问孝

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其劳, 有酒食先生撰, 曾是以为孝乎?’”这里分别记述了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4人关于“孝”的提问, 而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 孔子的这种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弟子的学习。

苏格拉底的教化方法是助产术, 即帮助孕育于精神自身的理性、知识、品德从精神本身中出世和成长。他认为真理原本就存在于人的心灵中,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能在自己身上去自觉地发现它。因此, 苏格拉底深入雅典人的日常生活中, 帮助人们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的任务, 通过讨论式的对话, 引导对话者精神的提升与思想的唤醒, 启迪对话者对美德的追求。他把自己比喻在人群中飞来飞去的“牛虻”, 激励、促醒慵懒的雅典人的精神灵魂。苏格拉底常以冷静的态度询问雅典的青年:何谓名誉?何谓道德?何谓爱国?何谓德性?苏格拉底与年轻人交谈总是问多余答, 主要让这些青年发表意见, 思索问题, 然后苏格拉底言简意赅地解说就能使青年们茅塞顿开。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有着博大而精深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做以比较, 探讨其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启示。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金生.德性与教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

[2] 刘和忠.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

[3] 芦笙.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之比较[J].学术探讨, 2007 (4) .

[4] 李佳.试述苏格拉底的道德教育思想[J].宜宾学院学报, 2003 (1) .

[5] 张顺军.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8 (2) .

[6] 谢寅翠.浅谈苏格拉底美德伦理的思想[J].科教文汇, 2007 (7) .

[7] 武卉昕.苏格拉底之德性的教化[J].兰州学刊, 2006 (7) .

[8] 沈道海.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教育探索, 2008 (12) .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第4篇

1“仁”作为孔子的音乐精神核心, 成为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 具有新的人文意义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在《论语》中有190次提到“仁”, 把“仁”作为了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所谓“仁”就是要“爱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 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 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 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 在几千年后的今天, 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在音乐思想方面, 他主张给音乐贯注以“仁”的道德内涵, 认为音乐是实现“天下归仁”理想的重要途径, 要求音乐必须具有“仁爱” (仁者爱人) 的精神。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 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 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把礼和仁紧紧联系起来, 认为没有仁德的人, 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2 孔子充分肯定音乐的政治作用

孔子是非常重视音乐的, 其有关于“乐”的论述, 承继了西周以来乐舞与政治、宗教、习俗关系密切的传统, 充分注意“乐”的政教功能, 要求恢复自东周以来已经崩析瓦解的“礼乐”制度, 将“乐”和“礼”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指出“乐”依“礼”而成, 施“乐”的过程就是施“礼”的过程, “乐”的等级体现着“礼”的等级。“天子用八, 诸侯用六, 大夫四, 士二” (《左传·隐公五年》) , 是孔子实施礼乐的等级标准, 并在极力地维护这一标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 反映出了孔子施“乐”的等级观念。从以上古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 儒家学派充分肯定也十分重视“乐”的政治作用, 视音乐为国家安定, 政权稳固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而树立起了“乐”直接为国家政治服务的礼乐观。

3 在强调“乐”的政治作用的同时, 孔子也十分重视“乐”在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方面的教化作用

孔子不仅是政治家、思想家, 还是位教育家, 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 认为音乐能从道德上感化人, 可以达到修身养心、陶冶性情、培养品格的效果, 所以具有教育的作用。他认为, 人之学, 应“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 以音乐为学习的最终完结, 视音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儒家思想强调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音乐从道德上能够感化人, 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 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 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伦理准则。无论是内在的思想还是外在的形式, 都力求避免情感的激烈和外露, 而倡导含蓄、适度、节制, 强调情感和理智的合理调节, 以取得社会存在与个体身心的均衡。这是孔子音乐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贬斥郑声新乐的思想多多少少妨碍了中国音乐的发展。

4 孔子以“尽善尽美、美善合一”的主张奠定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

“尽善尽美, 美善合一”的观点, 几乎成为先秦儒家的不易之论。在《论语》中, 有关孔子对音乐审美的言论不多, 但无不体现其“美”、“善”并列的观点, 孔子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善”和“美”, 他首先区分了内容美与形式美, 并提出了两者的统一。认为最好的“乐”, 在艺术形式上应当是“尽美”的, 在思想内容上应当是“尽善”的这就是他关于“乐”的“尽善尽美”论。《论语·八佾》中记载:“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这一不完全相同的评价, 就具体地表现出了他的这种美、善观念。孔子提出“美”和“善”的两大标准:音乐不仅要好听, 还要符合儒家的那套伦理道德标准才行。韶乐的内在是舜的“文德”, 而武乐的内在是武王的“武德”, 孔子的态度十分清楚:他推崇和平, 讲仁义道德, 他认为, 《大武》的内容表现和讴歌了武王伐纣的武力征杀行为, 未能足够表现出应有的仁爱精神, 光有美是不够的, 没有善的内涵, 旋律再优美也难以“尽善尽美”, 所以它是一部虽然“尽美”但却“未尽善”的乐舞作品。

孔子在哲学思想上主张“和而不同”、伦理学思想上主张“礼之用, 和为贵。”以“和”为美, 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 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的出发点。孔子倡导“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都是以这个“和”字为核心。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 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因此, 孔子在提倡“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的中庸思想时, 也是要通过乐教“教民以和”, 以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奠基于孔子, 经过不断阐述、发挥和充实, 逐渐系统化、体系化, 最终成为一种正统的、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思想, 这种思想对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从维护礼乐观念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 强调音乐的政教作用和功利目的, 给音乐以很高的地位, 将音乐作为治国的重要工具。这些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 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孔子的音乐思想忽视音乐自身的特殊性及其内部规律, 过分强调音乐与伦理道德、社会政治的关系, 不把音乐作为审美的对象, 而将其视为政治的工具、教化的手段, 使音乐不能按本身的规律去发展, 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 严重阻碍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从这方面讲孔子的音乐思想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摘要: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是中国音乐、文化史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形成并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思想体系, 对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他的音乐思想为后世儒家音乐思想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对音乐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音乐思想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 周柱栓.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 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7.

[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9.

[4] 程昌明.论语[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 6.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第5篇

摘 要:孔子思想对后人的影响非常深刻,特别是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当代思想教育工作也有极大的启示,即教育的实质就是要以自身的道德言行来影响他人。就当今高等教育而言,我国高等思想教育还存在诸多漏洞,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也有待加强。基于此,我们必须要贯彻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让大学生能够言行合一,以自身的道德品质来影响他人。本文重点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作为出发点,从而探究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孔子道德人格榜样;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启示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三观”有着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思想层面上的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传输、行为举止的引导。对于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而言,高校思想教育教育理念,讲述内容也过于空洞,无法真正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举止。基于此,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将结合,加深大学生的实际体验,让思想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行为举止塑造,从而培养大学生完善的道德品质,注重大学生品质全面发展。对于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来说,需要大学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并在道德实践中呈现出榜样作用,从而加强对他人的大的教育。因此,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欠缺的背景下,让孔子道德人格榜样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更加功利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了一定冲击,使人们的思想出现转变。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但却没有真正的接触到社会,社会竞争让大学生变得更加现实,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造成了巨大冲击。近些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也愈加强烈,面对强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潜意识里会让自己變得更加现实,甚至由社会竞争所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思想,这对大学生来说利大于弊,完全脱离了“大学生”的影子,简单来说就是塑造了大学生“个人主义、自我实现、忽视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与我国传统道德理念相背离。

(二)大学生思想观念偏移问题

很多高校新生在入学之后都富有理想,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可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不同、性格不同,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理想不切实际,这些大学生的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重工具性知识、轻品德修养;重外在功利性、轻内在文化道德涵养。这种思想往往会造成大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实际的能力,只能够动动嘴上功夫,同时也缺乏自身的道德品德修养,不仅无法用自身的道德言行来影响他人,也无法用正确的思想观念也规范自己。

(三)思想意识有待提高

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面对当今的市场环境,思想脆弱、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往往会变得比较迷茫,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人。大学生的自尊心普遍较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支持、关心,却不知道如何正确与他人相处,思想也相对比较固执,不愿听取他人意见,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遇到难题就向父母求救,及时身处异地高校,同样需要父母的庇护。而且大学生的思想极其脆弱,近些年来有关于大学生遇到挫折轻生的新闻也层出不穷,当今大学生一遇到挫折就变的垂头丧气、萎靡不振,甚至有着大学生不敢面对现实,最终患上抑郁症。这些问题,究根结底依然是思想层面、精神层面上的脆弱性,也能够看出高校思政教育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四)“知行不一”的现象严重

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高等教育之后,其理论知识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因此,在理论分析与讨论、演讲等方面能力都比较突出,但虽然理论层面有一套,实践能力却非常匮乏,导致大学生往往初选言行与行为相背离的问题,也就是说的、做的不一样,在同学面前说的内容,但在私下做的却是另一件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会造成学生双重人格的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思想教育不到位,再加上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同学关系等,最终出现心理问题,这种大学生非常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感觉自身被世人所孤立,在校园中不敢、不愿、不想与他人交流,任何事情都放在心上,外表看似平静,但内心却承受着巨大压力,最终导致心理畸形、心理崩溃、抑郁症等问题。此外,当代大学生严重缺乏与让人合作的精神,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整体意识,甚至有排他心理。

二、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启示

针对上述的问题分析可以得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加强思想道德驾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今高校重点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出发,充分发挥我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融入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成为思想榜样、思想中心,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最终构建大学生完善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教育者需要不断自省,充分挖掘思想道德品质内涵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该句话从表面上看是“自然流水”现象,启示着宇宙如流水一般变化不息,日新月异的历程,而且“君子之德”和“东流之水”相互关联,就像是道德生命力与自然生命力一样,启发着受教者需要不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孔子认识到了世间万物的永恒发展变化的重要道德思想,并且任何事物都在运动,而人就是在不断参照之前的自己,体验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人生,孔子这一思想与自设你的道德品质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孔子的个人榜样作用告知学生该如何去发现背后的大的品质,从而加强学生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积极发展。

道德品质的学习过程就是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孔子提出了三种社会学习榜样示范,包括:抽象模仿行为示范、观察行为示范、观察后行为直接榜样示范。可见人的道德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知识,而不断学习也就是不断的替代强化,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当一个榜样行为受到了褒奖,观察者势必会在潜意识里形成同类行为的倾向。在观察榜样示范中,孔子通过观察学习对象以及观察事物行为,直接告知子贡如何从身边发现道德榜样的深刻道理,并在其中发展自身的道德品质。子贡也在孔子的观察学习中得到应有收获,并不断强化自身的道德学习。孔子作为我国古代圣人,其一生不断自我更新、自立自强,在道德品质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为了子贡等弟子道德人格形成,不断强化自己来影响周边的弟子

作为高校思想教育者,应从孔子道德人格榜样中学习、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辐射作用,注重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提高、社会观察能力。教师即要从学生的言行与之中发现问题,也要发现积极的事情,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思政教育素材,并且要通过教师自身行为来引导学生能够了解生活现实、社会现象,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教师不断增强学生的抽象模仿能力,学会从事物不断发展角度看待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道德意识,丰富学生的道德内涵,帮助学生树立自我强化标准。

(二)发挥教育主体间性能作用,培养道德情感

孔子在教育过程中非常注重言传身教与师生互动,因人而异的采用不同方法开展示范教育。孔子在于子路对话中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该句话体现了孔子的道德实践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坚定不移的道德品质,从而对弟子们祈祷了乐观、坚定、真诚的道德示范作用。可见,师生之间如此坦诚,才能够做到相互影响,推动孔子及其弟子道德发展的包容性,充分发挥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积极作用。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做到以人为本,从受教育者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主体性,从而倾听每个受教育者的内心想法。

对于高校思想教育来说,必须要为学生构建适合道德品质发展的独特空间,并注重师生之间所有行为主体间存在的道德教育内容与过程。基于此,高校思想教育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要求每个教师都能做到为人师表,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出敬业精神、积极态度、专业精神,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示范作用,从而让心理扭曲、困难的学生认识到人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自强不息、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感。对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来说,教师不仅要潜移默化的起到引导作用,同时也要规范学生言行,悉心接受学生的反馈与评价,并树立道德学生骨干,让骨干学生起到标兵、模范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氛围。

(三)实现言行合一、内外协调的思想教育

孔子在人生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并重点关注个体的意义与生存价值,重视道德品质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内在作用。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孔子早年从政,进而教书育人,传统正统的道德思想,教育生活也是内外兼修。作为一名古今中外的哲学圣人,孔子时刻也不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并时刻保持着“下学上达”,也不“怨天尤人”的宽容心境。可以说,孔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圣人,不仅仅他的言行有教育意义,更是他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自身的道德品质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影响着当代学生学以致用并耳濡目染。在孔子病重时,子路敬之以礼曰:“以臣下侍奉的名义”,这句话能够展示出子路对孔子的尊重之情,但孔子却自谦不配,反映出孔子弟子的内在道德修养之高尚。

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思想教育教师不仅要学习到孔子内外兼修的道德品质,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同时,也要善于启发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道德品质现状,以及道德品质培养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到时代特征与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够做到说到做到、言行合一,制定道德品質强化目标、人生规划,最终才能够建功立业,彰显出学生在家庭、社会、国家的价值。言行合一、内外协调要求教师首先要能够说到做到,在教学中所许下的“承诺”,必须要“兑现”,从而将自身的道德品质辐射到学生身上,让教师成为“行走的思政教育课本”,不断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总之,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全面性的起到道德榜样作用,推动学生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道德品质,并鼓励学生能够勇于道德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三、结语

为了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教育质量,让学生能够言行合一,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现有思想。充分融入孔子道德人格榜样教育,加强自身的辐射作用,从而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自身在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贾丽民. 儒家传统伦理观对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的启示[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06:99-102.

[2]王富盛. 潘懋元德育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高教学刊,2016,11:232-234.

[3]孙金香. 孟子义利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启示[J]. 才智,2016,31:126-127.

[4]李林洪,杨兰. 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为例[J]. 当代职业教育,2014,12:96-99.

[5]黎永新. 论朱熹的理欲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66-68.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孔子《论语》中关于政治的段落进行分析,从中解析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整合出孔子政治思想的构成体系。

关键词: 孔子政治思想 《论语》 政治观点

一、政治的含义

在西方社会中,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这一社会现象很复杂,各时代的政治学家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它做过各种论述,但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定义。政治随着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进程而发展,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也随之向前发展。政治体制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国家政治事务的规范体系,具体指与国家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现在汉语中“政治”这个词应该是来源于日本,是为了翻译外国语而发明的。中国古典典籍中也有政治一词。但是意义大不一样,如《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管子》有“操分不杂,固政治不悔”。在这些语句中,政治的意思指的是为政者的施政方略,或者是君主统治国家应该注意的事。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则主要指管理人民和教化人民,也指实现安定的状态,等等。当今政治这个词作为一门学问,只是研究国家、政府如何运作,其中涉及竞选、分配、维权等。

上述所谈是为了区分古今的政治含义,因为若从今天角度看,孔子的那个年代并没有诸如竞选、分配、维权等,那么孔子的政治思想就无从谈起。

二、孔子的政治观点

在《论语》中,没有大段的专门论述这种政治的记述,《论语》中所有问政或讨论政治的言论都是针对施政者如何行政的问题。这不是说《论语》中没有政治思想,而是说孔子的政治是以治理为主,是实践性的学问。

这种重行为的政治说明了孔子关心的是如何进行良好的治理的问题。“怎么做”才是孔子论证的核心。

谈到政治,首先要谈统治的正当性,正当性指的是被统治者认可统治者的权威,承认其有效性并接受其支配。在孔子的时代虽然没有所谓正当性的说法,但是到底什么样的统治才能被人们能够接受这种问题是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子提出的“正名分”应该就是根据这个问题所提出来的。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一种公天下、禅让制、正名、重德。孔子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末期,当时周天子的权威已经很衰弱,诸侯互相征伐,甚至于有的诸侯的权利也落于大夫和权臣之手,小国被吞并,大国在崛起,各国内部动乱时有发生,弑君犯上现象屡见不鲜。从种种迹象看,周的统治已经瓦解,然而孔子仍然坚决主张恢复周礼,从颜回请教为邦之道,孔子答复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谓的其实是已经包含了前代所有的精华,只不过周是集大成者而已。公天下指为政者无私勤劳地为人民服务,而禅天下是指当他的统治结束的时候不是传给他的子女,而是选择贤良的人把权利转交出去。而当时的社会已经不可能做到这点,孔子批判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所以当子路问为政应该什么为先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正名”,孔子把这个看得很重要,他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由此可见,正名是政治的首要任务,只要名分正了,政治就会稳定。其次,在古代,在儒家的理想君主观点中,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并不是说强迫人民接受君主的权威,而是希望君主的某些优秀特质去感召人民从而得到人们的承认。因此统治者如何做关系到他的统治地位,这就是古代政治的正当性。下面我们来看看孔子的理想中的统治者应该怎么来保证政治的正当性。

1.从执政者的角度来说

在《论语》中我们看出孔子一再强调克己复礼。克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就是要使自己修身养性,把自己培养成为符合礼的道德要求的人,并且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就是要克制自己,也就是孔子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只有能做到这些才是合格的君主。其次,孔子说:“政者,正也。也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端正自己的品质、言行举止,只要统治者自己做好了,人们也会那么做。就像他所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从政者如果善良那么百姓也会善良,从政者的道德就像风一样,而小人的就像草一样,风从草上吹过,那么草肯定倒向一边。从这里就能看出孔子对从政者品质的看重。《论语》在开篇就写道: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在这里的温、良、恭、俭、让可以把它理解为孔子对于从政者的品质要求。从今天的政治观点看来,这种说法是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的从政者有不同的政策,而政治家的人格品质却是应该保持不变的。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领导者如果实行德治,民众就会像众星围绕北极星一样自动围绕着你转,再一次强调了从政者德行的重要。孔子认为要治民需要先正己。“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当从政者自身端正,做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人民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从政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人们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孔子认为只要当统治者做到为民表率,做事情能够以身作则,百姓自然会心悦诚服,而由此带来的便是老百姓对君主的爱戴,被承认的也不只是君主的统治,还包括君主权力的世袭。也就是孔子说的:“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这里的其义一也就是君主以修身正己施行德治而得到的政权更迭的正当性。

2.提倡德治的治国方式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公天下、禅天下、正名、德治。”其中德治是他的核心。德治在政治上尤其特殊的意义,相较于西方的法制,德治尤其特色的一面。西方认为人治不可靠,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不一定能保证一定会有贤能的君主,因此需要通过法律在规范没个人的具体行为,同时又用宪政来约束统治者的权力。然而孔子的德治却有其好的一面,因为作为老百姓来说,人民确实需要贤能的统治者并且也确实会因为统治者的德行起到一种上行下效的局面。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仅以政法来诱导人民,以刑罚来整顿社民,人民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人民,使用礼教来整顿人民,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由此可以看出,“德”、“礼”明显比“政”、“刑”要好,政、刑固然可以使得人民奉公守法,但是对于培养百姓的道德无益,短期能起到效果,但是无法做到长期有效;德、礼却可以使人民的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做到长治久安。孔子曾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这样能够使得人们连官司都不用打了,这样必然是因为人们为德化而触动了,这样人们都会知道羞耻,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的端正自己的行为。在孔子的思想中,重教化而轻刑法,如果非要用刑法,也必须做到小心谨慎。他说:“不教而杀,为之虐。”但是孔子也并不是完全反对刑法,相反,认为在一定的程度上还需要以法辅德。

3.用人以尚贤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孔子的论证都是在说一些为君的态度,那么在孔子的思想中作为执政者,具体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从《论语》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执政者具体要做的就是选贤任能。具体来说,尚贤的意思就是执政者要任用贤能。在孔子的观点中,他认为执政者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发现和提拔那些优秀的人来参与政事。那么如何来辨别贤能呢?孔子提出了一些看人的方法,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等等,通过这些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贤能的人,能否担当起为国家做事的能力。做到了这一点就能治理好国家。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舜做了些什么呢?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王位上罢了。意思是舜能够“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治理大臣。鲁国的君主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里的意思是你想得到百姓的信任就要任用贤能的人,你要是不这样就不会得到百姓的信任。可以看出孔子不仅是要求执政者任用贤能,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统治者要能分辨出一个人是否贤能。那么贤能的标准是什么?从《论语》中可以知道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要依据仁的精神;“游于艺”,就是能善于娴熟地运用知识和技能。简单来说贤能的标准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爱心、有知识的人。当一个君主做到了修身正己,同时能实行德治并且选贤任能。那么接下来就是做具体的政务了。

4.以民为本

为政的首要任务是为人民做事,也就是使人民得到安康富足。子贡问政于孔子,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统治者如果失去了人们的信任,那么就算有再多的军队和粮食也无法长久而立。同时又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些都说明了孔子的重视民本的思想。接下来看看孔子的“务民之义”,该句出现在《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务民是什么?是领导人立法施政都要尽量做对人民有利合情合理的事。《论语》提到的有以下一些:“使民与时”、“使民如承大祭”、“择可劳而劳之”等说的是如果让人们劳作的话,要配合人民的作息时间,注意劳动能力的差别;“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说的是行政的根本在于对人民的敬重。子张问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听起来很笼统,但是简单来说就是不要耗费人力物力处处都加以管制,而是顺着人民的利益不去干涉。做到了这些就能实现“近者悦,远者来”。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的轮廓,虽然可能没有完全提到,但是大致也会在人治、德治、尚贤、民本四个范畴之内。在整套思想中,从政治到正当性,再到君主从个人方面怎么做才能得到正当性,到怎么从政治国到施政具体方法,层层递进,缺一不可。对孔子来说这就是一套完整的保持政治长治久安的政治思想。

参考文献:

[1]杨伯俊.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作者谢雨哲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哲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财务报表综合能力分析范文下一篇:债权债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