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

2023-12-17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今年3月5日是第1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7周年。为贯彻落实共青团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文明委“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安排,我们要高举雷锋精神的旗帜,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新风,深化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开展宣传世博、亚运知识志愿服务;开展倡导文明风尚志愿服务;开展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志愿服务;重点结合绿色环保教育、弘扬民族精神等培养青少年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优良品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内涵和形式。

二、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新风

三、活动时间:

2010年3月启动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3月8日升旗仪式,校团委向全校师生发出“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新风”倡议,启动“学雷锋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

2、利用学校的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文明新风。校团委出一期主题宣传橱窗;举行全校“扬雷锋精神,树校园文明新风尚”主题黑板报比赛,各支部围绕该主题出一期主题黑板报,校团委于3月12日前进行集中评比。

3、“麓山之声”校园广播站播读雷锋日记、校内外学雷锋先进事迹材料,播放学雷锋主题歌曲等,营造学雷锋活动氛围。

第二阶段:活动开展

主题一:用雷锋精神完善自我

1、各中队、支部于3月13日(第二周周五)利用班会课举行““雷锋”就在我身边——发掘优秀榜样,争做模范”主题班会。引导全体同学在认真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发掘身边的好人好事好现象,加以学习和发扬:同时审视自己,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优点,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增强自信心,争做身边同学和低年级同学的榜样,对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整改,将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2、手抄报大赛。鼓励各支部开展以学雷锋、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等为内容动手制作手抄报,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各支部在3月5日前布置任务,请语文老师对同学们的手抄报进行评比,评出

一、

二、三等奖各两名,在3月12日前报校团委。

3、继续开展“一帮

一、共进步”爱心活动。倡导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携手共进,不仅是在学习上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也希望在生活和思想品德上互相影响共同提高,最终提升整个班集体、整个学校的良好风气。

4、校团委将组织记者站举办“我身边的‘活雷锋’”校园文明状况图片展。在展出反应雷锋精神的图片的同时,展出同学们中的一些文明行为照片,同时也展出一些不文明、不和谐行为的照片。通过对比,让同学们意识到差距和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配合“我身边的‘活雷锋’”校园文明状况图片展、““雷锋”就在我身边——发掘优秀榜样,争做模范主题班会”及其他学雷锋活动,文学社将于3月组织开展“续写雷锋日记”学雷锋主题活动日记征文比赛,3月底进行评比,获奖作品收入本学期《麓山风》。

主题二:学习雷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

1、开展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志愿服务,组织青年志愿者通过“一助一”、“多助一”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为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等群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继续开展“城乡少年手拉手”扶贫帮学活动。通过组织小

五、初一年级学生上街义卖报纸活动(详细安排见附2)募集助学善款,并由初一年级学生代表集中到“手拉手”扶贫学校开展一天农村体验及帮助小伙伴活动,给农村小伙伴送去助学款和爱心玩具、爱心书,并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

2、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1)组织进行青年志愿者注册工作。

(2)大力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组织全体同学以支部为单位,自主发现、承包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校团委将提供若干推荐项目,鼓励自主发现其他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

初中部服务项目以校内项目为主,高中部服务项目以社区服务等校外项目为主。要求各支部根据支部成员特长和建议选择力所能及的服务项目进行长期承包。各支部通过填写《青年志愿者服务情况登记表》(见附2)申报本学期志愿服务项目(选择到同一项目取先选择的支部),并制定本学期服务计划。校团委将张榜公布各支部服务项目,并组织进行服务情况调查,及时了解服务对象反馈意见。期末对优秀服务支部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3、号召第十一期青年党校学员自由讨论、自主决定开展青年党校学员学雷锋活动。

主题三:开展倡导文明风尚志愿服务。

组织开展推广文明礼貌用语,倡导文明行为,普及文明生活、文明交通等常识的文明礼仪推广志愿服务,提高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和公民意识;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推进垃圾分类、美化城市环境等城乡清洁志愿服务。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

3月底,各支部进行“学雷锋活动月”情况总结,并将总结材料(连同活动中照片、影像资料等)于3月31日前上传校团委邮箱lsgjtw@126.com;期末时,团委、学生处将根据各支部一期来学雷锋活动持续开展情况评选出“十佳学雷锋先进支部(中队)”,每个支部(中队)同时推评1名“学雷锋先进个人”,校团委集中进行表彰公示。

五、活动要求:

1、统一认识,高度重视,精心安排,认真组织,各支部要制定详细、有特色的活动计划,活动月末写好总结。

2、力求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不留空白,不仅要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又要组织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学习和探讨,教育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立足校园,持之以恒。各支部(中队)学雷锋要立足班级、立足实际、立足校园、面向社会;要将学雷锋活动贯穿全期,持之以恒学雷锋,不能让“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4、做好资料收集、信息反馈工作。各班要将好人好事作好记录,收集好各类资料(最好有照片、影像资料)并及时上报以便进行优秀评选和表彰。

希望各支部以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对雷锋精神的学习、实践、总结活动,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实际行动相结合,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同学们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都有一个质的飞跃。

共青团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委员会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流浪儿童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高度关注、重点保护的一群儿童,为了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生活,国家曾一度提出对他们进行教育、给予帮助等一系列方针。

有了以上的基础,有孟妈妈青护园的鼎力支持,再结合本月的活动主题,我部门特此策划了本次以“心连心、共同走向明天”为活动主题,并以长沙市流浪儿童站的孩子们为服务对象的一次志愿心理辅导。这个活动也正是我系学子展现爱心的最佳时节,心连心的互动交流既帮助了许多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我们自身的素养。收益匪浅!

在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有幸请来了吴志勇老师来给我们做培训和指导。他给了我们很多的意见和建议,并给我们做了心理辅导,教会了我们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我们也在此表示感谢。

在精心的组织与策划下,在四月二十七日下午,由我系学生会副主席带领我部门大一成员和一些大二的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到长沙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在精心准备和布置下,此次志愿者服务团队给救助中心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小组活动和游戏。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很高,同时也由很高的参与热情。据那里的工作人员反映,孩子们很少都参与到活动当中来的,但是这次,他们是全体参与到了这次的活动当中。

当然我们从这次的活动当中,发现了孩子们的些许问题,他们最大的孩子才只有十六岁,在外面流浪的日子里缺少关爱和关心,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很少相信别人,也很少与人谈心。但是我们这次的活动仅仅只有一个小时,但是却让我们的志愿者们深深的被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感动着,他们不舍得我们离开,并在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送给了我们这些志愿者很多礼物,都是他们自己亲手做的,千纸鹤等等小礼物。虽然很小,也是一些用废纸做的小东西,但是却足以让我们的工作人员感动到掉眼泪。

这次的活动也带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同时也给我们继续帮助他们的信心和鼓舞,我们想要帮助他们,想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怀、关爱和关心。来进一步的发现他们的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从而可以更好的帮助他们,并让他们可以快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从那些孩子们的身上我们获得了更大的信心和毅力,来促使我们更进一步的帮助他们。

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此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小组活动安排的不是很得当,仅仅只有几个活动,有些活动没有针对那些孩子们的特点来进行安排。再就是大一的志愿者们没有很好的配合我们所开展的活动,参与程度不是很高,而且没有投入角色。

另外一方面我们从这次的活动当中也看到了一些可以继续保持的以些经验。从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长沙市孟妈妈青护园的工作人员以及我们的志愿者们反映,我们的活动是值得继续保持和继续开展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孩子们的需求,使我们看到了这次活动的很强的可持续性。这次支援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我们的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1.1 规范志愿者招募机制

大学生参加高校社团组织的动机复杂多样, 个人的工作能力也有强有弱, 所以志愿者组织成员的纳新工作必须在坚持“自愿”的原则下引入程序化。通过招募对志愿者进行考核、遴选, 使有意参加志愿者组织的同学首先较具体地了解志愿者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内容, 再按照引入程序进行选拔。根据志愿服务项目有的放矢, 让引入志愿者的条件与志愿者工作要求相匹配, 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组织的作用。

1.2 构建志愿者培训机制

构建志愿者培训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对志愿者及志愿者学生干部进行培训。通过短期的岗前培训与长期的素质能力培训相结合, 提高志愿者内在的素质和修养。由于志愿者的工作一般都以提供服务性帮助为方式进行开展, 无论是提供服务还是参与活动, 都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来增强个人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对志愿者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进行培训。志愿的服务不是简单的义务劳动, 除要有服务、奉献的意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服务能力。目前,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宽, 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志愿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对志愿者进行技能培训是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确保服务效果的重要保证, 也是为志愿者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培养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3 完善队伍的管理机制

由于志愿者工作的“自愿性”, 势必引起工作中出现“入会自由, 退会自由”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组织工作的稳定性, 为志愿者服务工作带来极大的被动。这就要求除在志愿者引进制度上采取严格的程序化管理外, 还要在组织内部对志愿者队伍创建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弹性化的岗位轮换制, 让志愿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 可以跨部门参与不同的志愿服务, 既可以使大学生志愿者时常保持对服务工作的新鲜感, 也可以使志愿者时刻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提供志愿服务。针对大学生因各种原因出现的中断或放弃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角色不固定现象, 可以通过分级别建立二级学院预备志愿者队伍来避免这种问题的出现。预备志愿者队伍平时只接受临时性的志愿服务任务, 但在主要服务队员出现空位时, 可通过对预备队员进行必要培训后立即进行补充, 时刻保持志愿者主要服务队的有生力量。

2 构建志愿者服务保障体制

2.1 提供志愿者服务权益保障

从现阶段来看, 我国政府还没有就青年志愿者服务权益工作制定比较完整的保障法规, 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 这使得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一旦发生事故或意外, 很容易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虽然我国已有二十二个省份和城市已经制定了一些与志愿者服务相关的地方性政策, 但还亟需不断地调整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也会面临这方面的困扰, 因此各高校也应该在提供必要的志愿服务安全教育培训外, 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 督促相关部门尽快完善当地的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只有通过法律性或政策性的制度保障才能有效解决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2.2 扩大对志愿者激励程度

能够自愿参加高校志愿者组织的大学生基本都是思想觉悟比较高, 综合素质比较好的群体。但如果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长此以往这些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也会有所降低, 要保持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 需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建立激励制度。在物质方面可以通过配发统一的、带有志愿者标志的服装、工作证;每月定期组织观看电影或参加春游、茶话会活动;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结束后提供部分具有纪念此次活动的物品等方式来激励大学生。对于一些服务需要可以为志愿者适当提供部分交通补贴和午餐补贴。尽管物质激励是有必要的, 但相对来说精神层面的激励更发挥有效的作用。由校团委或志愿者组织举办的年度表彰大会、节日的祝福短信以及对志愿者工作的关心与体谅能够更有效、更长久地激发志愿者工作的热情和提高服务积极性。

2.3 增加志愿者组织的资金保障

从各高校社团的分布情况来看, 校团委承担了大部分社团的指导工作。从有限的经费划拨情况看, 每年校团委的经费分拨主要侧重于学生会工作的开展。相对而言, 以“自愿”服务为宗旨的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既没有额外的赞助经费来源, 又缺乏校团委的资金支持,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境况略显尴尬, 服务质量也就难以提高, 工作不免多流于蜻蜓点水式的形式主义。作为高校除在争取更多的志愿者服务专项经费外, 可以通过与当地政府相关社会工作部门沟通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建立长期的合作项目;与民间活动合法组织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获得民间组织的资金支持;说服企业实体或个人积极参与到支持青年志愿者发展事业中来。

3 加强志愿者组织内部建设

从我国的现阶段志愿者发展形势看, 高校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 提高志愿活动的服务质量, 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精神风貌。

首先, 要发动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内部生活会等形式为组织积极出谋划策, 提出有利于志愿服务开展的有益建议, 摆脱把志愿者工作看做是简单义务劳动的观念。只有从志愿者本身观念进行转变, 才能逐步改变社会对志愿者组织的片面认识。

其次, 对服务项目要充分调研, 不能盲目实施。高校青年志愿者构成了我国志愿者的主力军。各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应积极组织队员对本地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充分调研, 分析当地志愿服务领域的薄弱环节, 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 开展受助方切实所需的志愿服务。立足校内, 面向社会, 集中组织力量将志愿服务推向能发挥有效作用的各服务领域中。

最后, 在与受助方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双方之间的反馈机制, 这对于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评价反馈机制能够有效地避免提供的服务和实际需求脱节的现象。与此同时, 建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和组织者之间的反馈机制, 从而激发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尽管高校志愿者服务事业在较短的时期内呈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但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它的发展、壮大需要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的共同努力。在各高校积极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作用的同时,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营造志愿者的活动氛围, 尊重志愿者的劳动, 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锻炼平台。

摘要:作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组织在校团委的领导下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制约了组织的发展, 本文从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对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高校,青年志愿者,社团组织,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邱红军.和谐旗帜下高校青年志愿者建设探究[J].高教高职研究:文教资料, 2008 (2) .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XXX3月5日青年志愿者集中服务日活动综述

3月5日,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传承志愿服务理念,倡树文明新风,提升道德水平,打造XXX志愿服务品牌,引导广大青少年立足岗位做贡献、奉献青春建家园,凝聚青春智慧,为XXX经济社会发展率先转型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XXX团区委以“学习雷锋好榜样、建设和谐XXX市”活动为主题,组织全区各级团队组织和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青年志愿者集中服务日”活动。

一、开展“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行”活动。XXX团区委紧密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组织近三年来的青年文明号集体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主要为孤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群体开展“一对一”、“多对一”长期结对服务活动。活动当天,针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展以生活照料、心灵慰藉、医疗保健、法律咨询、义务家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1200多人次,走访慰问142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努力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改善服务对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二、开展青年志愿者助力生态XXX建设活动。各级团队组织围绕黑河流域湿地保护和生态XXX建设,组建“湿地之城”、“生态保护”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26支,以生态保护、招商引资、旅游推介、植绿护绿等各种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志愿服务为重点,开展“湿地之城、戈壁水乡”旅游目的 - 1 -

地和塑造“宜学宜居宜游宜商”的城市形象宣传64场次。

三、开展服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青年志愿者行动。围绕“旅游发展年”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着力实施青少年旅游文化开发行动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宣传行动,开展了以“爱我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宜居宜游张掖”为主题的城市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古代建筑周边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治理污染、保洁护绿等志愿服务活动29场次,清洗街道防护栏、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死角活动134场次,形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

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农村春耕备耕生产,组织科技、农技、文化、卫生、法律援助等行业志愿者,深入乡镇集市、田间地头,集中开展科技培训、义诊义治、法律援助、扶贫助困等服务活动38场次。同时,各级团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向农村贫困家庭开展结对帮扶,为困难家庭的提供急需的化肥、种籽等春耕生产物资。

五、深入开展“社区志愿和谐行”活动。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站作用,创新志愿者服务站工作模式,为社区青少年和居民提供义务家教、心理健康咨询、医疗服务、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新建“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扶服务分队共130多支,结成对子1000多对。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载体, 在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和引导青年为社会发展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自2014年11月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上线以来, 全国实名志愿者达到1.09亿人, 志愿者团体58.5万个, 志愿项目超212万个, 服务时长超13亿小时。

但是, 随着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持续开展, 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高校志愿者活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

(一) 缺乏健全的法律和法规保障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对志愿者进行立法保护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而我国尚未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规, 这就使得我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和保障, 无法给予志愿者以一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认同和尊重, 他们的服务热情和意愿受到约束和限制, 对志愿服务向深层次发展造成了很大制约。

(二) 行政参与色彩浓厚, 志愿者主体性缺失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一直按照“党政支持, 共青团承办, 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开展工作, 其主要特点是由政府和半政府机构创办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活动, 往往是以任务或者命令的形式下达服务项目。而青年志愿者则习惯于传统组织的安排与指挥, 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 依赖性与服从性强, 他们往往是被动地等待活动的到来, 很少有机会参与活动的策划以及活动后的认证与评价、监督。

(三) 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大部分高校在如何把调动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积极性与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的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缺失, 这就造成了参与志愿活动的高素质大学生与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之间的脱节, 同时, 青年学生在活动中由于得不到相应的指导和培训, 参与活动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受挫。因此, 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 对于提高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四) 连续性和持续性不够

现阶段志愿服务活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偶发性和阶段性特征, 即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较为到位, 而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则开展得不够。此外, 我国志愿服务很多情况下是国家要开展重大赛事或国际会议等活动时, 志愿服务才会轰轰烈烈的搞起来, 效果明显, 影响巨大, 活动结束后, 志愿服务随之终止。这种连续性和持续性的断裂加大了志愿服务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二、美国高校青年志愿者的现状及经验

(一) 美国高校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

在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期间, 大约有6262.3万的美国人参加过至少一次志愿服务, 占16岁及以上美国人口的24.9%, 平均贡献52个小时, 从事众多的志愿服务活动。

(二) 美国高校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

美国高校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发展现状, 与其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是分不开的。其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和学校充分重视, 学生的参与度高

美国许多大学把从事社区服务作为学生的一门“学业”, 学生只有完成了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 才能“及格”或毕业。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 该校1825年就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 致力于大学校园和社区志愿服务。学校在录取新生时, 注重考察申请人在高中阶段做志愿服务的情况;申请奖学金时, 有突出的社会工作经历或志愿服务经历的申请者将获得加分。同时, 许多用人单位也很重视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工作经历和社会服务经验, 把它作为招聘员工的一个标准。

2. 有较为完备的资金筹措机制

经过长期发展, 美国的志愿服务活动的资金筹措机制体制日趋完善, 其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支持、服务费用和民间捐赠。同时, 为了保护和激励志愿者及志愿组织的活动, 保证志愿服务的正常开展,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多措并举, 补减结合, 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大量资金支持, 从而实现了本国志愿服务活动的长久、稳定、持续运转, 为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解除了后顾之忧。

3. 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美国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大学生个人和社团主动参与、自发组织的无偿慈善行动, 社团高度自治。联邦政府和大多数州政府的管理层对这种自发的志愿服务行动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 并努力做好相应的立法工作。如联邦政府先后制定《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 (1989年) 、《全国与社区服务法案》 (1990年) 、《志愿者保护法》 (1997年) 等法律, 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和志愿服务的发展。同时, 做到与时俱进, 根据时代变化迅速做出相应的修改。

4. 有较为合理的激励机制

美国对志愿者的激励主要是围绕着志愿者个人和志愿者组织所提供的社会服务的实际效果来进行的, 并通过津贴和实物等形式给予志愿者相应的福利。志愿者可以用这些福利和补贴去支付日常生活中的部分开销,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志愿服务与生活焦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三、新形势下做好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思路

新形势下保证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应取长补短, 博采众长, 对标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打造本校志愿服务品牌, 探索青年志愿服务体系长效机制建设新思路。

(一) 倡导志愿服务新理念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相结合

不能单一地的去看待志愿服务这个问题, 要把志愿者的辛勤付出、服务社会与青年的自我价值实现统筹起来, 将志愿服务精神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相结合, 将道德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中, 使青年学生在有效、有序地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当中体现自身价值, 提升思想境界, 形成精神追求, 进而把持久的精神追求演变为自己的信仰。

(二) 研究和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考核激励机制

通过研究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保障青年志愿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引入优胜劣汰机制, 淘汰不合格的志愿者, 对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一定时量、成绩突出的学生或团队可通过多种方式予以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表彰和宣传, 如授予优秀志愿者 (团队) 、评优择业优先等, 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与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提高就业质量有机结合, 以增强志愿者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从而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对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活动的表彰, 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两微一端等校内外现代传媒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 从而推动志愿服务文化建设。要注意选树一批青年志愿者典型, 充分展示当代青年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不断营造向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典型学习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 实现志愿者活动的品牌化、阵地化、长期化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要提高质量和效果, 就必须在自身优势和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品牌效应, 同时, 还要努力做到阵地化、长期化、可持续发展。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例, 学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 与天津市北辰区青 (广) 源街道共建的“助力双创校地合作”──天津职业大学青年志愿者实践基地, 将志愿服务和精准扶贫、环境保护等工作结合起来, 创建天津职业大学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些单位和社区的实际困难, 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 找到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点, 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进步方面持续发力, 实现高校、社会和志愿者本人的共赢。

摘要: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分析两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力图通过研究和探讨当前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 为实现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持续健康发展和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高校,比较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年报, 2008-7-28.

[2] 游宏宁.非政府组织建设与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O06.

[3] 纪秋发.美国人参与志愿服务现状及启示[J].北京青年研究杂志, 2016 (4) :56-64.

[4] 陈素文.比较与借鉴:中外青年志愿服务现状透视[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3) :5-7.

[5] 张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2) :71-72.

[6] 潘修华.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探析[J].社团管理研究, 2011 (11) :40-43.

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论文范文第6篇

1 我校志愿服务的现状

近几年, 我校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成功发展了一系列成熟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项目, 如义诊、助残、敬老、大型活动后勤等。从这些成熟的项目中可看出, 大多数都是偏向于校外, 对于校园内能服务到师生、锻炼到志愿者的项目非常稀少。同时, 每一次换届后, 继任者缺少远见和“种树”精神, 都想方设法在任期内出成绩、见功效, 出现不断地扩张再扩张, 忽视内部的建设。

目前, 校内外项目不均衡, 过分面向社会, 盲目扩张“地盘”, 队伍建设跟不上, 人才流失等问题尤为突出。我们认为,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两个方面。

1.1 急功近利, 导致志愿服务成为无源之水

一些志愿服务组织, 或多或少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工作思路, 导致了校内项目跟不上校外项目的步伐。他们在校内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只听从任务开展活动或只开展基础的清洁卫生、后勤保障等服务项目。虽然这些基础的服务项目能惠及师生的生活, 但不积极创新、突破思维。长此以往, 会让志愿者产生抵触的心理, 渐渐失去参加志愿活动的兴趣。而在校外, 却常常看见他们的身影在各镇街穿梭。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校内的活动不容易见成效, 组织安排略显不当就会面临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批评。而校外的活动面向人群广, 服务对象比校内复杂得多, 容易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与赞许, 得到媒体的播报, 在文字总结上也比校内活动总结漂亮得多。

此状况若长期发展下去, 各级组织都涌向校外, 我们校内的志愿文化将越显匮乏。用志愿力量感染到社会群众的同时却丢失了校内师生的支持, 形成一种校外赞许校内寡闻的状况。但志愿服务的参与者来源于校内师生, 失去他们的拥护与积极参与, 我校的志愿服务难以走得更远, 成为无源之水。

1.2 眼光短浅, 导致志愿服务坐吃山空

各级志愿服务组织每年实行一次换届, 在每次换届后, 无论是管理、队伍建设还是服务项目上, 往往出现了青黄不接的想象, 这使得一批优质资源不断流失。

管理缺少远见。很多继任者上任时, 就为组织定下了一个个年度内必须完成的任务。这些项目或工作往往是短暂性的而不是持续性的, 产生这样一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干部眼光的狭隘, 只看到自己任期内的发展, 看不到组织是持续发展的组织, 倘若没有上一届人的铺垫是成就不了下一届人的辉煌。

不积极修炼内功。队伍建设、梯队建设、干部培养往往没有成为组织换届后的工作重心, 原因在于干部缺乏“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牺牲精神, 根本原因在于怕吃亏怕吃苦。大家都知道制度的建设、团队的默契、干部的能力可以成为一个组织能否成功的关键, 但做起来确实是繁琐的、费事的、耗力的。很多组织因为把握不住这些关键, 导致组织成为一个“水肿型”组织, 缺乏凝聚力, 缺乏向心性, 一撮则破。最终导致了人心背离, 留不住好的人才。

项目继承数不多。当前, 我校的志愿者服务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计划, 总是在不断地服务再服务。好不容易创立的一批优质项目, 却随着志愿骨干的实习、毕业, 出现了操作管理上的断层, 艰难创建的基地和服务项目没有很好地坚持建设。粗略计算, 上一批志愿者离校或退出志愿者组织后, 被承接过来的项目仅有20%, 但被服务对象中有80%希望长期接受服务。频繁的变动, 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 活动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建设。[1]

在我校的志愿者服务中就存在着这样的例子。校青协的助残服务队, 第一、二届的志愿者工作激情饱满, 思维活跃, 常常能举办质量很高的志愿服务活动, 如与东莞市残联联合举办的助残社区培训、残疾人打字比赛、一人一针绣未来、助残巡回宣讲、蔡边村义演等, 这些活动一一印在了志愿者的脑海里, 赢得了各界的好评, 同时吸引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投身到助残行列中。但是随着两届队长的相继离开, 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未能得以继承, 归根到底, 来自于上述的三个方面。新任人眼光不够长远, 总盯住过去的辉煌, 没能想出新思路, 干出新的成绩。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主动去想, 而是被动地等待学校给予的活动, 形成了等活动、听安排的状况。从队伍建设中看, 新的服务队缺乏以往的凝聚力, 而继任者却没能把重心调整好, 回归到基础建设中, 而一心想把队伍做大, 想扩招志愿者, 却没想好招志愿者后可以干什么, 能干些什么。延续至此, 校外项目办不成, 校内项目不想做, 整个服务队没项目可做, 志愿者们自然而然地把这支服务队给遗忘掉, 些辉煌与成就, 只能属于过去的历史。

2 兼修内外, 方能做强做大志愿服务工作

当前, 必须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的状况处理好, 让他们正确的理解好“立足校园, 面向社会”的意思, 把工作上的“内”、“外”关系、组织建设上的“强”、“大”关系处理好。我们认为, 只有处理好“内功与外功”、“做强与做大”的关系, 才能锻造出“兼修内外, 做强做大”的志愿服务组织, 才能使我校的志愿服务事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1 处理好内功与外功的关系

内功、外功是一种操作方法, 内功就形同武侠小说中的“心经”, 外功则形同“招数”, 光有“招数”没有“心经”的大侠算不上是高手, 只是表面风光, 内里空虚。所以, 我们在从事志愿服务前, 在建设一个服务组织之前, 必须明确好内在与外在的关系, 才能建成内外兼备的组织。

要做好内功的修炼, 关键在于“立足校园”。校园是我们日常工作的地方, 也是参与服务项目志愿者的来源之地。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园里, 做到立足校园, 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 把同学们的目光聚焦在志愿服务上, 形成浓厚的志愿文化和氛围, 发掘更好的志愿者骨干, 为志愿组织的长足发展做好奠基者。在此基础上, 把握校外机遇, 适当参与、组织社会上的志愿服务, 实现消耗资源低、活动效果好的局面。

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立足校园”、锻炼内功呢?首先,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在这里可以实现大部分面向社会的项目, 提供试点的平台、探索的平台。在校内做好组织策划、安排管理等工作, 进而进行活动开展、活动反思, 可以让组织者得到系统的效果分析。在这个基础上再到社会去开展相应的项目,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结果。就以一个敬老活动来说, 属于一项帮扶弱势群体的项目。看似简单, 但很多组织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意想不到的情况。那么在开展之前, 可以在校内开展敬老活动, 学校的老教授、附院的老专家还有老师们的老父母, 通过这样一个计划的开展, 相信可以给组织者带来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把社会上的敬老活动组织得更如鱼得水。其次, 校园里得到的意见往往是最直接的。校园内被服务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同学, 很多时候他们都能反映出活动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实处。相反, 在社会上开展的服务, 被服务对象往往会顾及到服务者的感受, 即使你的服务给他带来了不便, 他也会顾及到你的感受, 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所以, 在校园内开展的活动, 往往可以提供更多的反馈意见给志愿服务组织, 让组织得到更多的经验。

2.2 做强再做大

很多志愿服务组织往往把强、大之间的关系颠倒了, 出现了华而不实的状况。阿里巴巴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曾说:“做大的企业也许会瞬间瓦解, 但做强的企业一定会慢慢变大。”我们做志愿服务组织的人也应该把组织像企业一样做, 有鉴于此, 各级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和干部要思考“做强”与“做大”的关系和顺序问题。

要去做强一个志愿服务组织, 应该从内部建设做起。第一步, 须狠抓志愿者岗前技能培训和干部培养。有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800名志愿者中, 没有得到培训的占36.5%, 也就是说, 有超过1/3的志愿者是单凭爱心和热情参加服务, 但是并不具备受助者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2]

志愿者是志愿服务的主体, 他们的技能体现了整个服务的层次水平, 出现不懂做、不会做、不体面等现象, 在影响整个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丢失了组织的面子。第二步, 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他们是组织动脉的把握者, 组织走向哪、怎么走都是干部去决定, 培养好一批优秀干部, 无疑为做强组织奠定基础。第三步, 制定完善的制度。制度是一个组织的灵魂所在, 只有制定完善制度的组织, 才不会迷失方向。当前, 我们很多的组织都欠缺健全的制度, 一个项目应该怎么管, 服务时间应该怎样记, 都没有清晰的思路,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到头来总像无头苍蝇一样, 这就是因为缺乏完善、健全的制度。因此, 制定好完善的制度, 有利于志愿服务组织工作的开展与管理。第四步, 切实保障志愿者权益。要把组织做强, 就要让志愿者对组织产生归属感;要让志愿者对组织产生归属感, 就要切实的保障好志愿者的权益。无论是服务时间、志愿者档案, 还是服务后勤保障、志愿者人生安全, 志愿组织都要想方设法的去维护好, 做到不丢失志愿者的任何一项利益。

做“强”有共性, 自然也有个性。对于不同层次的组织, 我们做起来要有针对性, 这样才能做到正在的“强”。对于校级组织来说, 应该积极发挥宏观指导作用, 改变目前资源分散、管理分割、多头领导的现状, 对全校志愿服务工作做科学规划和合理调配, 使各二级单位的志愿组织形成特色活动, 促使各志愿服务工作得到整体推进, 真正形成一盘活棋。要经常性召开研讨会议向二级单位通报情况, 避免利益冲突, 活动“撞车”。对于二级单位的志愿组织来说, 要做到“术业有专攻”, 做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项目, 逐渐形成特色。有序地发展实践基地, 要在保证活动基地经费和人才的配备的基础上, 成熟一个才发展一个。

只有处理好内功、外功的关系, 兼修内外, 才能把志愿服务工作做强;只有做强了, 才能谈论做大的问题。在此, 衷心祝愿我校志愿服务工作能够做强做大, 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为学校发展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摘要: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 显然我们还需要通过全体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 把我校的志愿服务事业做强做大。

关键词:志愿者,服务,内外关系

参考文献

[1] 郑彩莲.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志愿者行动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4) .

上一篇:音乐表演者表演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金融学投资策略探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