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

2024-02-19

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第1篇

大家好!

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爱家乡,看变化的新疆》。 说起新疆,在没有来过新疆的人们心目中,或许还停留在毛驴拉车、大漠孤烟的落后景象和一曲羌笛、几声胡笳的凄美音色里。

而现如今,奇特壮美的景色和独具一格的异域风情,让所有来过新疆的人们惊叹,然而更让他们赞叹的,是那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还有那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和日新月异的新农村。

这些年来,2300万勤劳智慧的新疆各族儿女们,在爱国、奋斗中昂扬向上,在团结、感恩中发愤图强。在党中央的超前谋划、科学决策下,新疆各族人民统一思想,劲儿往一处使,后发赶超之势高涨,新疆已经步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再次提振新疆人民发展的信心。当前,新疆各族儿女们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援疆省市人民的支持,转化为建设美好新疆的巨大动力。

看,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开花,边疆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真情关怀。

新疆连续6年开展“民生建设年”,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民生工程,惠及百万群众;同

1 时,让1600多名内地流浪儿童温暖“回家”,送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到内地做手术;南疆四地州基本实现14年免费义务教育;开展“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帮助2.3万名毕业生实现就业梦想……

看,动感现代、开放包容、具有国际范儿的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让人们对新疆重新认识。

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是我国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之后的第一个全国冰雪盛会,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第一个全国运动会,也是冬运会首次走出东北、在祖国西部和民族地区举办,是参赛代表团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冬运会。从1月20日正式开幕到30日落下帷幕,新疆兑现了对世人的庄严承诺,把一届“国内一流、国际水平、和谐安全、精彩难忘、影响世界”的冬运盛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看,爱祖国、爱新疆的情怀,正在天山南北的大地上蓬勃生长。

温宿县吐木秀克镇兰干村的七旬老人胡达拜地,二十年如一日在农家院升国旗,以这种神圣仪式感染群众,凝聚人心。帕米尔高原上的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多年义务巡边,在边界线的无数个石块刻上“中国”两个字。在北京大学学习的新疆籍学子,大声说出“家乡赐予我们生命、祖国赋予我们灵魂”,表达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我是来自博湖县基层的一名普通宣讲员,在我宣讲的历程中,有很多可敬可爱的各族群众,让我感动,让我热泪盈眶,他们用自己最朴实的“语言”诉说着爱祖国、爱新疆、

2 爱家乡、爱美好生活的衷肠与心声。

博湖县干警宝力代舍弃小家,关爱大家,成为人民心目中的好警察,2015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查干诺尔乡的古丽大妈,以她柔弱的肩膀,收留了8个各族孤儿,养育成人,无怨无悔;博斯腾湖乡尤努斯大叔,十年如一日帮助各族困难家庭脱贫致富,他们之间建立了兄弟般、父子般的深厚感情,在当地传为佳话;最美媳妇苏晓丽,二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婆婆,撑起幸福的小家;塔温觉肯乡农民用红枣、辣椒等水果蔬菜摆出五星红旗图案和“60年”字样庆祝新疆60岁生日,表达着自己对祖国、对新疆的感恩和祝福之情……

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每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感恩于中央和全国人民对新疆的关心支持,愈加坚定了新疆各族儿女为建设美好新疆而不懈努力的信心和决心。”这句话的诠释。

我们是新疆人,各民族亲如一家人,爱在身边、爱在家乡、爱在新疆。但爱是什么?它不是信誓旦旦,而是关注、是勤奋、是上进、是努力、是拼搏、是脚踏实地、是爱的回报。

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第2篇

摘要: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决定农村家庭偏好人口数量,高生育率导致农业陷入“马尔萨斯”陷阱;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兴起引发农村家庭的人口数量向质量偏好转变,农村人口增长率下降,物质资本得到深化,农业发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后“马尔萨斯”时代;当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将农业推向持续增长轨道。中国农村正处在人口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的初期,中国农业将会展现出生产方式现代化、土地经营规模化、生产组织企业化和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趋同化的现代化特征,政府应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教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规模经营方面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人口偏好结构;人力资本;农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评述

发达国家近二百年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经济由停滞到起飞的过程同时也是人口“量质”偏好发生结构性逆转的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现已成为发达国家的西欧诸国及其衍生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的经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相继从长期无增长或者增长缓慢步入到快速和持续增长轨道。Lee研究发现,英国1800年的实际工资水平与1300年相同。Maddison估计得出,欧洲人均GDP增长率在公元500年至1500年间为0,但在1820至1992年170多年间超过10%,此期间的人均GDP由1018美元增加到12797美元,增加了12倍。与此同时的另一现象是欧洲人口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如英国每百人出生率由1820年的3.03%降至1992年的1.37%,相应地人均受教育年数由2年延长到14年,法国每百人出生率由1820年的3.17%降到1992年的1.30%,人均受教育年数由1913年的7年延长到1992年的16年,荷兰、德国、瑞典、美国等先行工业化国家都出现了类似人口“量质”结构转变的现象。工业革命之前西方的经济状况和人口增长验证了马尔萨斯的预测,即增加的粮食产量被快速增长的人口所消耗,人均收入仅能维持生存状态,经济无从发展,步入“马尔萨斯”稳态或“马尔萨斯”陷阱。西方自工业革命之后才成功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人均GDP开始缓慢增长的后“马尔萨斯”阶段。到工业化中后期,西方国家陆续朝着高人均收入、低人口增长率的现代增长稳态发展。我国是否遵循发达国家经历过的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的演进规律?尤其是这种人口“量质”演变是否在农业部门发生,发生原因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又如何,是一个亟需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深层作用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研究者多侧重于人口数量转变(高生育率、高死亡率转向低生育率、低死亡率)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其中代表性观点主要是两种:主流观点认为人口数量转变有利于经济增长。人口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到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转变可以提高储蓄率、增加人力资本积累和人均消费、降低人口抚养比、促进技术进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从而实现经济长期增长。Galor&Weil(2000)的“统一增长理论”则把人口转变、技术进步与三种经济增长稳态整合在一个分析框架内,建立起著名的“统一增长”模型。该模型把经济发展分为三种状态,即“马尔萨斯”稳态、后“马尔萨斯”阶段和现代增长稳态。其中经济发展从“马尔萨斯”稳态向后“马尔萨斯”阶段的过渡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后“马尔萨斯”阶段到现代增长稳态则由人口转变所致。赵亚奎(2008)在此基础上刻画了“马尔萨斯”陷阱的内在机制以及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的两个可能方向,其中人口转变是超越“马尔萨斯”陷阱的主要解释变量。另一种观点强调人口数量转变后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人口转变导致人口老龄化,会挤出本国的资本存量,不利于经济增长;生育率下降会产生家庭结构不合理、出生性别比失衡,严重影响要素供需平衡、投资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速度;低生育率加速人口红利消失,制约经济持续发展。

现有文献中使用的“人口转变”概念仅指人口数量的转变,未看到人口数量向质量的结构性转变;与人口数量转变概念一致,分析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仅局限于人口数量效应;而且研究对象均集中于一国国民经济总体,并未具体到某个部门内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尚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试图把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同时引入农业发展分析框架,以推演出我国农村人口“量质”的转化与农业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人口转型的角度去考察未来我国农业发展所依赖的基本力量。

二、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与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研究前提

讨论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与农业发展问题离不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诱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向城市转移,城市就业的高收入能够增加农村人口的时间的机会成本,特别是生育和抚养子女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的高回报率逐渐体现。农村家庭对于生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增加和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提高的理性反应是减少子女数量,注重对子女质量的投资,尤其是受教育方面,也即农村人口偏好由数量转向质量。因此,持续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是本文研究的逻辑前提条件。

(二)理论分析

1.农业生产方式类型

本文以农业投入要素结构的差异性把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古典农业生产方式、新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和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古典农业生产方式的特征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或停滞,以劳动力数量和土地等自然资源为主要投入要素,存在于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社会;工业革命兴起之后,工业部门为农业提供先进技术,表现为化肥、农业机械设备等形态的物质资本,从而农业部门逐渐开始工业化过程,农业生产方式由古典方式转向以劳动力和物质资本为主要投入的新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其典型特征是物质资本在农业产出中的贡献最大,与之对应的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生产状态;当农村部门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并大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要素结构再次发生改变,劳动力质量即人力资本代替了劳动力数量,并且超越物质资本对农业产出的贡献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农业生产方式随之转变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将出现在工业化后期及完成期。

2.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原因及过程

贝克尔(Becker)的家庭子女“量质”权衡理论是研究人口偏好结构转变最经典的分析工具,可以借鉴该理论分析工业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原因及过程。

依据贝克尔的家庭效用函数,设一个典型农户家庭的效用来源于其所拥有的孩子的数量、孩子的质量和其它消费品,三者分别对应有单位成本。在家庭收入的约束下,求解农户家庭效用最大化所得到的条件显示: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与单位成本和孩子质量正相关,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与单位成本和孩子数量正相关。其中孩子数量的单位成本包括父母的时间、费用、不舒适、怀孕和分娩的风险,政府对孩子的津贴、避孕和分娩的费用,以及与质量没有密切关系的、花在孩子身上的所有精神上和金钱上的支出。本文针对的是农村家庭,父母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时间支出占孩子数量的单位成本的主体部分。根据研究前提条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在劳动力非农转移的背景下农村家庭父母的时间价值随之变得昂贵。抚养子女的时间的机会成本上升导致孩子数量成本上升,孩子数量成本增加引起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提高,农户家庭的理性选择是减少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孩子数量减少引致孩子质量的影子价格下降,农户增加对孩子质量的需求。孩子质量的提高又会使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再次提高,进而导致孩子数量进一步减少,此递推过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将一直传导下去,这就是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演化过程。

3.人口偏好结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发展的阶段性

(1)古典农业生产方式、人口数量偏好与农业发展的“马尔萨斯”陷阱

工业化之前和初期阶段,农业生产一直沿用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生产经验和简单工具,在土地等自然禀赋既定的条件下,农业只能采取古典生产方式,即依赖劳动力数量大量的投入而获得产出增长,因此农村家庭选择扩大人口规模以达到增加家庭收入的目的。同时,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低水平阶段,城市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且工资水平较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较弱。对于无法选择就业机会和边际生产力极低的农村劳动力而言,其拥有的时间价值低廉,生产“时间密集型产品”——孩子的时间成本相对较小,对应着较低的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以及人口生产的低成本导致农村家庭重人口数量而轻人口质量,即偏好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偏好带来高生育率,农村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增加,农业产出由于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增幅极其有限,然而增加的农业产出又会被快速增长的农村人口所稀释,农村人均产出依然维持原有的低水平状态甚至更低,这种农业发展低水平均衡状态称为“马尔萨斯”陷阱。

(2)人口偏好结构逆转、新古典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发展的后“马尔萨斯”阶段

当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工业规模扩张需要补充大量劳动力,并且工业部门工资水平显著高于农业部门,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城市非农部门的高收入提高了农村家庭生产孩子的时间成本,孩子数量的影子价格上升导致对其需求量下降。另一方面,技术水平较高的城市部门优先选择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择优性劳动力转移诱发农村家庭增加对子女质量(人力资本)的投资,使其下一代能够顺利实现转移。农村家庭孩子数量减少、质量提高意味着农村人口偏好在工业化、城市化冲击下开始转变。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初期,人口质量偏好强度相对较弱,农村人口的主要特征是数量逐渐减少。而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提供更多的机械设备、化肥等物质资本,农村人均物质资本逐渐丰裕,物质资本深化使得农业生产方式由古典转变为依赖物质资本投入驱动的新古典方式。而生育率下降又缓解了人口对农业产出的稀释效应,人均农业产出获得增长空间,农业开始起飞并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进入缓慢增长的后“马尔萨斯”阶段。因为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加之人口偏好处于转型时期,较低的人力资本存量尚未成为驱动农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由物质资本推动的农业增长存在上限,因而此阶段的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

(3)人口质量偏好强化、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阶段

当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更大、速度更快,农民的时间价值更贵,以及非农转移的人力资本门槛更高,激发农户选择更少的子女数量而特别偏好孩子的质量。一方面,由于生育率下降使得人均资本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加快,人力资本存量增大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特有功能,逐渐取代劳动力数量和物质资本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贡献要素,农业生产由新古典方式过渡到现代方式。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在于产出的增加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投入。由于人力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增,而且具有正外部效应,可以抵消物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递减。随着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其边际报酬递增效应将大于物质资本的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农业发展由后“马尔萨斯”阶段过渡到可持续发展阶段。

三、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与中国农业发展

理论分析表明,古典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村人口数量偏好,对应着农业发展的“马尔萨斯”陷阱;农村人口偏好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随之从古典转变为新古典,对应着农业发展的后“马尔萨斯”阶段;高强度的人口质量偏好带来的高人力资本水平促使农业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与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形态相对应。通过对中国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演变、农业发展状况的描述,并借助国内现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判断中国农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对制定农业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中国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依靠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而增长的古典生产方式决定农村家庭偏好孩子的数量,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一度处于高位。农村总和生育率在1955年到1970年期间平均达到6左右,亦即一个农村妇女平均生育6个子女。20世纪70年代之后,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农村地区的推行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总和生育率开始下降,1975年下降到3.95;80年代末90年代初,工业化、城市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进城务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农村家庭抚养子女的机会成本大幅度增加,孩子数量的需求价格弹性变大,子女已成为农村家庭的“奢侈品”。此背景下的农民把较多的时间配置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生育子女以降低收入损失,农村生育率持续下降,1992年已低于2.1的生育更替水平。农村人口数量偏好减弱的同时,由于城市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设有人力资本门槛,迫使农户重视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投资以增大向城市转移的概率,农村人口受教育状况逐年改善,人力资本存量随之增加。根据CGSS2006数据中的农村样本计算得到,1949年至1970年出生的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数小于5年,未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公开的统计数据可得,1985年的人均受教育年数延长到5.6年,接近小学毕业程度。之后的农村人均受教育年数持续递增,到2010年受教育年数增加到8.36年,接近初中毕业水平。以农村家庭人口规模和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分别代表农村人口数量和质量特征,通过表1可以清晰观测到农村人口偏好正在进行着“量质”结构性转变。

(二)中国农业发展及其所处的阶段

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衡量农业发展指标,根据农业发展指标的变化幅度把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初至70年代中期。该期年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均未突破1000亿元,人均粮食产量低于300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00元;第二阶段:70年代后期至今。此期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到解放和改善,农村劳动力素质和物质资本均有所提高,农业产值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人均产出和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到197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大关,达到1397亿元;人均粮食产量高于300千克,提高到318.7千克;人均纯收入增至134元。2011年三项指标分别增加到9365亿元、425千克、1634元,是1978年的6.7倍、1.3倍和13.1倍。从农业发展的三项指标来看,第一阶段近似“马尔萨斯”陷阱,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和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或无增长。主要原因在于该时期农村人口生育率居高不下,物质资本缺乏,农业生产处于古典方式,人均农业产出的较少增长几乎被人口增长抵消,农业发展陷于低水平循环状态。70年代中期之后,农村生育率逐年下降,物质资本投入增加,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农业成功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过渡到后“马尔萨斯”阶段。由于中国农村正处在人口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初期,农村劳动力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低人力资本存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较弱。根据国内代表性研究文献的分析结论,目前中国农业产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贡献率较小(见表2),据此可以推断出中国农业生产仍延续新古典方式,仍然处于后“马尔萨斯”阶段。

(三)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下的中国农业发展前景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城市化率已突破50%,农村人口“量质”转换速度不断加快,与之相对应的农业发展将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

1.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又表现为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转换。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传统要素即劳动、土地和资本均具有边际报酬递减性质,难以担当起驱动农业持久增长的重任。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人口生产偏好转变提高了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起到关键作用。首先,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提供了前提条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需要与具有一定人力资本水平的农业劳动力相匹配,否则无法获取其有利性;其次,人力资本水平提高的农民更容易向城市转移,缓解农村劳动力长期积累下来的过剩状态;再次,人力资本能够提高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减缓边际收益下降速度。人力资本特有的性质和对其它生产要素产生的积极效应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方式转变,人力资本成为农业增长的持久动力,从而传统农业被改造成现代农业形态,正如舒尔茨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入现代生产要素——人力资本。随着农村人口质量偏好强度渐增,中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新古典向现代形式转变。

2.土地经营规模化

农业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土地经营的规模化。中国在农村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保证土地在农户之间分配的均等性和同质性,土地被分割成小块分布在不同农户名下,造成土地的人为碎细化而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在农村人口偏好结构发生转变以及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条件下,农业从业者数量逐渐减少和老弱化程度日益严重,大量土地被撂荒,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而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经营和管理土地的能力增强,加之农村物质资本日益丰裕、农业生产技术改进以及土地自由流转逐步放开,一个自然发展结果是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形成土地规模化经营。土地规模经营能够实现农村人力资本与土地规模的优化组合,既保证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因此,土地规模化经营将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生产组织形式企业化

土地规模经营不仅要求扩大土地面积,而且需要大型机器设备、专业化技术人员以及雄厚的资金投入。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生产组织形式成为土地规模经营的“绊脚石”。单个农户家庭的资金积累缓慢和融资能力有限,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导致家庭人口规模变小,以致无法在家庭内部进行专业化分工,即使实现了土地面积规模化,但又会陷入另一个困境,即粗放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土地规模经营要求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与之相适应。未来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应参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农业生产企业或者家庭农场,具有与工业企业相似的企业治理结构。农业生产企业的资源可来源于其员工的劳动力、土地、资金以及其它生产要素,同时还可以向社会募集资金,与单个农户相比扩大了生产规模;在企业内部根据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生产技能的差异进行合理分工,可以有效配置农业人力资源;收入分配核算要突出人力资本水平的贡献,激发劳动力接受再教育和干中学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既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又有效配置了农村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是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主要形式。

4.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趋同化

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带来的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形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劳动生产率的高素质现代农民队伍,他们根据相对工资水平既可以选择从事农业生产也可以选择在城市非农部门就业。由于土地规模化经营和生产组织企业化运作,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和效率提高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高回报率在农业部门逐渐显现,农民经营农业的收入增长速度更快,与非农部门的收入差距趋于缩小。当中国工业化水平进入后期,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进一步强化,承载着高人力资本的农民的挣得能力不断增强,以致他们从事农业的收入与城市非农部门的收入大致相等时,城乡一体化局面形成,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一元,农业发展亦即宣告完成。

四、基于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下的中国农业发展政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

工业化加深和城市化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实际转移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制度性的阻碍因素,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不确定性,出现所谓的“候鸟式”转移。前面理论分析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人口偏好结构性转变的基本诱因,而劳动力转移的随机性会弱化人口偏好结构转变的强度。为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在户籍制度、住房购置、社会保障、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等方面加快改革,废除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形成的诸多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使转移在城市非农部门的劳动力尽快融入城市生活环境,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当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后顾之忧被制度性保障消除之后,那么转移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农村人口偏好结构才会持续转变。

(二)向农村地区提供更优惠的教育政策

人力资本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驱动力,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佳途径。农村人口数量偏好向质量偏好转变内生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果再给予相关政策的外在扶持,人口质量偏好进一步得到强化,人力资本将加速积累。然而教育资源配置长期以来倾向于城市,形成教育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农村在师资、教学硬件和软件等方面的条件远落后于城市,同一学历层次受教育个体由于受教育地点的不同导致教育质量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受教育者一般在学识、能力方面要差于在城市接受教育的个体。而且,高中阶段教育成本较高,很多农村子女在接受了义务教育之后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放弃了学业,接受非义务教育成为农村学生的奢望。所以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的力度,在财政资金预算项目中增设农村子女教育专项资助计划和奖学金等以鼓励和资助更多的农村子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设施农业发展对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素质、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可考虑通过免试推荐、降低录取门槛等措施增加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储备高层次人才。

(三)搭建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的政策平台

农村人口偏好结构转变为土地规模化经营提供了两个关键条件,即人均耕地面积扩大和规模化经营所需的高素质从业者。但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仍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可考虑从三个方面人手:一是进一步理清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因为土地使用权的永久化是土地自由流转的前提,土地自由流转又是土地规模经营的前提。二是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规范土地流转交易。三是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筹集资金创造条件。土地规模经营需大量资金的投人,充足的资金是土地规模经营的物质保障,而农民在现行的融资制度下获取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极为困难,政府应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在农业生产者和银行之间搭建起融资桥梁,为土地规模经营争取到成本低、质量优的资金来源。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也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平台。农业规模化经营更依赖于灌溉设备、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电网输送等基础性条件,同时要留住农村高素质的农业经营者,还需在农村教育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鉴于中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我们认为目前应重点抓好三项具体建设任务。首先,加大通信网络建设力度,以保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在农村快速传播。农业企业化经营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处理和分析更复杂的信息,而信息的获取需借助政府提供的光缆和网络终端设备。其次,改善农村基础教育条件。农村生育率下降和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学龄儿童数量减少以及教育资源在城乡配置的非均衡性,许多村级校舍年久失修,有的甚至关闭,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利用的无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农村人口分布状况合理布局农村教育资源,特别是把增加幼儿园教育的供给作为重点列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解决农村幼儿的启蒙教育问题。再次,加强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一方面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村级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增强其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民生工程建设关系到农村人口健康状况,农村人口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方面。

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第3篇

从去年, 我们将值周班和学生会合二为一, 共同值岗。学生会成员起监督指导的作用, 对值岗人员的值岗情况进行监督, 同时指导值岗人员工作。值周班值岗人员分为四个小组:卫生财物组、纪律检查组、两操检查组、文明礼仪组。卫生财物组主要检查早晨和中午的室内外卫生和班级财物, 按照学校制定的卫生检查标准严格检查。纪律组主要检查午休和课间活动纪律, 以及课前一支歌质量。两操组主要检查课间操质量和眼保操质量。文明检查组主要是早晚校门囗值岗, 检查校内骑车, 校园文明礼仪和各班早晨读书情况。四个大组各有一个组长负责, 在检查的时候和学生会成员一起去检查。值周班同学是一周一换, 一周一个班级。学生会成员是相对固定的, 一人负责一天中的某一项工作, 这样在指导值周班同学值岗的工作中会更专业更有经验。

从值周情况我发现值岗人员的很多的优点, 首先是能够做到认真负责, 多数同学能够做到按时到岗, 认真值岗, 敢于负责任。因为他们是值岗人员, 要监督管理别的同学, 首先自己要率先垂范, 起表率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有的同学发现别人推自行车困难, 就主动帮助同学推一下。看到校园中的垃圾能主动地拾起来扔到垃圾箱中去。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反学校纪律的事。再就是能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校内骑车现象, 敢于制止, 检查发现卫生纪律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能及时地通知责任人并及时纠正, 课间操人员认真检查到操的情况, 做操的人数、做操的质量。各值周的班级还要负责下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 各班都能做到认真准备, 升旗仪式隆重而热烈, 各班选用行为规范做得好的同学当升旗手, 进一步激励了同学争做升旗手的强烈愿望, 国旗下讲话起到鼓舞激励教育学生的作用, 让同学们在庄严的国旗下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教育。各值周班各小组还能够做到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并给各班量化得分, 及时地把检查的内容写到展示板上, 让同学们及时地发现各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教育的根本在育人, 我们省庄二中全体师生秉承“勤朴忠信”的校训, 李明尚校长提出了“教育从规范做起, 个性靠创新张扬”的管理理念, 通过班值周工作, 不光值岗人员在值岗中认真负责, 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也影响了所有的同学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 我们发现校内骑车现象没有了, 打架骂人的现象没有了, 见到同学老师能主动地问好, 乱扔乱丢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我们的卫生状况相比过去变化最为明显, 午休纪律大有好转, 中午变得安静了, 学习的氛围浓厚了, 课间操能够做到快、静、齐, 并且能够做得很认真。这些变化说明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教育从规范做起”, 学生已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挥了自我教育的功能。

摘要:省庄二中实行班值周学生自主管理制度, 将值周班和学生会合二为一, 共同值岗, 学生会监督指导值周班工作。学生已经能够做到“教育从规范做起”, 已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发挥了自我教育的功能。

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第4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体会家乡的变化发展,萌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与大家交流调查结果的同时,分享学习成果。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观察和回顾中感受家乡家庭生活的巨大变化。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切身感受和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家乡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进步,分析体会产生祖国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原因。

教师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分类设计调查提纲,请学生有目的去访问家长。

学生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

2、请学生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变化情况。

3、邀请本班级学生的家长来课堂给我们讲过去的生活。

教学过程

一、引“变化”

孩子们,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幸福,这么美好,那我们家乡人原来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家乡,一起来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板书:】

二、充分活动识“变化”

(一)活动一:介绍我的家

过渡: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老师家的变化也很大,现在就带大家去我家里做客。【课件】

1.参观了老师的家,你有什么感受?

2.指名说。

过渡:我的小家的变化只是千万个家庭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你们家过去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又如何?

【设计意图:参观老师的家庭,感受生活的变化,使师生情感共鸣。】

(二)活动二:“小记者在行动”深入感受家庭生活的变化:

1.课前,我们请同学担任了小记者采访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你们有收获吗?准备了照片,现在,4人一组借助表格和图片,从“衣、食、住、行、用“”等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情况。

师:谁能说说你采访到了什么 ?过渡:孩子们,你现在最想从哪一个方面来了解家乡人生活的变化呢?每个小组只选一个方面,用一分钟的时间想好,然后迅速整理好你们手中的资料,一会来我们进行交流。

三 、小组交流师巡视参与同学们的交流

四、小组汇报

师:孩子们,老师发现你们准备得很充分,搜集到了很多资料 。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打开资料库把你们的调查结果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生:纷纷展示本小组的调查结果

五、现场采访

师:孩子们听到了吗?以前的生活多苦啊!刚才马爷爷和李叔叔也和我们一起回顾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你们对过去生活还有哪些感兴趣的呢,现在可以举手向两位老师提问。

生:马爷爷,以前买东西为什么要用票证,现在为什么不用了?

李叔叔,你小时候都喜欢吃什么东西啊?

两位老师,你们小时候的住房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呢?

老师,你们小时候喜欢照相吗,拍过写真集吗?

……

两位嘉宾老师耐心回答

师:两位老师非常认真的给大家讲了他们小时候的生活,让我们对过去有了很多的理解,再次感谢两位老师。

同学们,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那请你想想,未来的美好需要谁去创造啊?

生:需要我们去努力创造。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家乡的希望,建设家乡是我们的责任。课后请大家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

交流前指导:确定组长,明确职责

组长组织,同学发言

组长总结,选出代表

2.各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紧紧抓住“衣、食、住、行、用”几方面通过课件分别总结 【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的表述是零散的,教师抓住关键词语板书,对认识变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4.其实,家庭生活的变化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指名说

【设计意图:以“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为切入口,回忆家乡的过去,与家乡的现在形成今昔对比。】

(三)活动三:感受家乡巨变:

过渡:其实,我们的家乡西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

【播放课件】

1.看图谈感受

2.你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变化的程度?

【板书:日新月异】

【设计意图:展示西安的过去和现在,在对比中让学生在观察和回顾中感受家乡的巨大变迁,从而深刻体会到家乡进步所带来的生活上的改变。】

三、揭示变化产生的原因

1.家乡的变化真是天翻地覆,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2.同桌讨论,也可以采访听课的老师。

3.指名交流

4.总结。 (预设: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经济腾飞科技进步国富民强)

5.勤劳的家乡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的生活水平步步高升。

6.总结:我们的祖国也取得了很多伟大的建设成就。【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原因的探究,使学生再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四、拓展实践,展望未来

作为西安市的小公民,家乡的发展是也是你的责任,未来的西安,还会有怎样的变化?请你为西安的发展献计献策。

同桌交流

指名说

【设计意图:有了对家乡爱的情感,有了对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正确认识,学生就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就能立志为家乡未来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发展变化 日

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第5篇

那么, 学校开展的护理技术教学与临床护理技术的实践, 到底有哪些不同呢?笔者对正在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进入医院实习的2005级护理大专生75人、2007级护理中专生22人、2008级高中护理3人, 其中市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24人, 海港医院 (二级甲等) 30人、港口医院 (二级甲等) 21人、山海关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25人, 实习时间为七个月, 所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小萍主编的《基础护理学》, 实验指导手册为《河北省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基本技能操作标准及评分方法》。

1.2 方法

(1) 问卷法。针对护生所学的专业结合临床实习, 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你认为在校学习的哪些护理技术到临床用不上, 或用的很少, 浪费了你的时间和精力?你认为学校应该删除或减少哪些护理技术的教学?你在工作和实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从你的感受说说我们应该做哪些改进 (教师的教学、教学设备、教材、课时安排等) ?共发出问卷100份, 收回问卷100份, 有效问卷10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2) 访谈法。针对问卷中的问题, 采用随机电话访谈和见面访谈的方式, 访谈了四家医院的16名护生, 详细了解了她们对问题的看法及原因。

2 结果

(1) 学历结构。75人为初中起点的五年制护理应届大专毕业生, 22人为初中起点的护理应届中专毕业生, 3人为高中起点的护理应届毕业生。

(2) 护生在校学习的护理技术到临床用不上, 或用的很少, 浪费了护生的时间和精力见表1。

(3) 学校应该删除或减少的护理技术教学项目见表2。

(4) 从护生的实习感受提出教学中亟待改革的问题, 见表3。

3 讨论

(1) 从表1可以看出, 在临床不用或用的很少的护理技术中, 护生提出了五项, 这五项并不是临床不用、不需要学习, 也包括在每天护理常用技术中, 而是教材的落后, 学习的知识与临床不符合。

(2) 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 部分护生认为一人铺床法、洗头法在临床不用或用的极少, 应减少学习课时, 增加两人铺床法的教学内容。有一半以上的护生认为没有需要删除的护理技术, 需要教学贴近临床, 进行教材改革、实验设备的更新。

4 对策

(1) 编制校本《基护》教材的可能性。所谓校本教材是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 为有效实现学校课程目标, 由学校根据学校自身特色课程资源, 以学校教师为主的人员编写的用于本校教育教学的文本[2]。教材是有严格的编写程序、资格认证和选用制度的, 而且具有较高的专业要求[3],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始提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 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试行) 》中正式确定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并且明确了学校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权利, 主要目的是开发不同于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符合地方环境和教育要求的特色课程。

(2) 开发校本《基护》教材的可行性。开发校本《基护》教材是实施医学教育改革、凸显学校专业特色的需要。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定向教育”, 教科书中缺乏的、医院临床需要的、护生没有掌握的护理技术是校本教材开发的重点。开发校本《基护》教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今社会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现有教材已不能满足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需要。开发校本《基护》教材是护理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教师潜在的教学经验通过课程这一正式途径提炼出来, 对教学改革产生实质性影响。开发校本《基护》教材是促进护生适应临床、提高护理教学“含金量”的需要。校本护理教材的开发要强化护生动手能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教师的“教”与护生的“学”更贴近医疗一线需求。开发校本《基护》教材是提高学校整体实力的需要。办学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 开发校本《基护》教材, 办出我校护理专业的特色, 展现我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

摘要:目的:通过对100名实习护生的调查, 找出“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教学与“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实践差距。方法: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进入临床实习的100名大、中专护生进行调查, 收集资料。结论:现有的《基础护理学》教材已不适应和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编制校本《基础护理学》教材是非常必要和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护理教学,护理技术,临床护理技术,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 李小妹.护理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6.

[2] 袁春平, 范蔚.关于校本教材建设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 (4) .

从家乡变化看发展范文第6篇

企业文化是企业创造的所有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综合。为进一步弘扬企业文化,展示柳厂人的精神风貌,争强企业的竞争力,工厂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

记得几年前,朋友、或者客户到我单位办来事,走厂大门后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打电话问咨询时,我们只能告诉别人,你进了大门一直走,走800米左右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右转就到了;或者说,你顺着大路走,到电机车间路口再左转,到了锻工车间再左转„„。说了半天,来办事的人听得一头雾水,最后我们只有让客户在厂门口等着,亲自跑一趟把他们接过来。不过,现在这种情况基本消失了,机车大道、客车大道、前进路、创业路、韶山路„„代表工厂特色的路名应运而生。这些路名并不是简单做为一个识路的工具,更代表的是工厂发展的历程与方向,也是展示工厂企业文化的一种方式。

没过多久,道路两旁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职工们结合工 厂实际设计出很多体现工厂特色和企业文化的小型雕塑成了道路两旁的风景。教育职工不忘历史的蒸汽机车大型雕塑、象征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速前进”雕塑、喻意工厂机、客、货车共同发展的“三足鼎立”雕塑、提醒职工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生命之旅生命之舟,谨慎行驶平安即福”的平安钟、赞扬职工心灵美的“用美的心灵奏出和谐旋律”的大提琴等雕塑坐落在工厂主干道和车间门口。这些型雕塑不但美化了工厂的环境,而且充分展示了工厂“精心修车、真心做人、同心造企业”理念,体现了工厂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更成为推动工厂生产力发展的力量和潜在资源。

上一篇:创建特色学校目录范文下一篇:车间清洗消毒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