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

2023-10-01

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引言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单位,也是师生开展各项活动最基础的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属于班级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借助互联网电子评价系统,能够帮助教师科学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与针对性。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班级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相比之前而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新时期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一、互联网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价值观念与学习能力。由于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教师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通过手机移动终端能够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高效互动交流,能够使学生在课后积极踊跃的进行分享交流,增强学生的体验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教师与家长可以通过微信、QQ等各类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也可以为家长提供新型的交流平台,例如班级空间与班级圈、班级优化大师等等能够使教师与家长快速的进行联系沟通,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班级设施包括教学基础设施与公共基础设施,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质量提升提供保障,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梳理班级保护意识,班干部也应当履行应有的职责。班级文化周,教师布置属于物质文化,教师布置彰显着班级的特色与风貌,属于班级的脸面,所以班级布置应当考虑班级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班级特征,进行综合考虑,凸显班级特色,内容丰富且具有感召力量。通过班级物质文化建设能夠稳定学生发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课堂行动与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班级如果制度不合理,可能会导致管理混乱现象。所以制定科学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通过加强班干部考核以及严格明确分工,确保班级事情这是有人管人人有责任能够体现班级管理的多样化与人性化,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三、班级管理具体对策

1.制定个性化班级建设计划,引导学生规范行为

制定个性完善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必须要确保班级个性化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在信息化时代,可以有效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班级文化管理主题,例如在班会中设置“乐于分享,阅读交流”、“珍惜时间”等各项主题活动,鼓励学生能够积极踊跃的发表想法和意见,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教师将主题活动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后做完家庭作业的基础上,能够制作活动计划,在此过程中,家长与学生共同制作。教师可以随机选取三名学生进行自主展示,鼓励学生在投影仪下展示自己的计划以及活动内容,并且要求任课教师参与其中,在课堂上重视利用班优进行项目评价,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通过制定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计划,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分享交流,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遵守制定的班级计划表,能够不断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潜移默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2.教师更新育人理念,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班级个性化发展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正确且具有艺术的设计以及班级管理能力,教师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起着引导者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在班级活动中切记不要一概而论阻碍学生的发展空间,应当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采用个性化评价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差异,能够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能够有效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高效沟通。能够将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及时的反馈给家长,同时要传授家长具体的教育技巧,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

3.加强班级文化制度建设,构建学生思想灵魂家园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主要是班集体,班级的心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学习环境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所以要想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必须要有效借助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例如:可以应用什么班班通制作考勤制度表以及作业收发制度表、卫生值日制度表等等,鼓励学生自主制定一学期与一学年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确保执行制度要严格公正,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构建良好的思想灵魂家园,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静. 试论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云南教育,2017(03):49-50.

[2] 曾国荣.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班级环境建设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 青年文学家,2018(27):98-99.

[3] 金大青、党君. 探究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8(95):183.

【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标下班级管理及文化建设探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18] GHB0774。】

(作者单位:甘肃省靖远县第八中学)

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一、班主任的爱是班级凝聚力的“太阳”

班主任的爱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处事的公平上。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具有几十个家庭成员的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家长”。要想“家庭”团结和谐、充满爱意,作为“一家之长”的班主任就必须“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谁都希望被尊重被公平对待。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班主任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当学生违纪犯错时,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严肃批评、用心指正;当学生心中迷茫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要帮其扫除迷雾、助其走出“心魔”。总之,不以学生成绩的优劣、出身的好坏等条件的不同而对学生区别对待。

作为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心里要充满爱。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多变和善变,“多变”是指身份的多重性,“善变”是指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能快速地切换身份。在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时,班主任不可能只是授业解惑的导师,还可能是严肃认真的“父亲”,可能是和蔼可亲的“母亲”,可能是勇敢无畏的“兄长”,可能是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总之,班主任要身怀一颗爱心、心藏一座天平。随时随地变换出最适合的身份,最贴心的角色,成为学生最需要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家中人人敬爱的“家长”。班主任才会成为班上发光发热的“太阳”,学生才能成为那蓬勃生长的“向日葵”。当葵花朵朵向太阳的时候,不就是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的时候了嗎?当然,这样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班主任的爱就灌注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与学生相处的一点一滴里。例如,笔者在平时称呼学生就只称名不道姓,如张晓明(化名),笔者只叫晓明,这样就如亲人称呼孩子般让学生感觉到亲切,从而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班级中有了家的感觉。平时班主任要用发现的关爱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如一个学生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教师就会及时地在班上表扬他(她)。这样不仅被表扬者受到了鼓舞,学生们也会向他看齐,以他为榜样规范自己。

总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要充满关爱。如,平时经过走廊时,笔者会自觉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看到学生头发遮住眼睛时会下意识地帮他们把发丝挽起;看到写字驼背的学生就轻轻地拍拍后背;看到趴着睡觉的就会伸手摸摸他的额头,再询问一下是否不舒服……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形成向心力,使班级凝聚成一个牢不可破的集体。

二、班委会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火车头”

一群肯干、能干、会干的班干部就是班级这列小火车的“火车头”。“火车头”正能量足、劲儿大,火车就会跑得快。如何才能选举出这样的一群班干部,组成一个工作能力强、对班态度好、为“官” 威信高的班委会呢?这就要看班主任的“慧眼识珠”能力了。为了这“火车头”,笔者可是费了一番功夫。开学伊始,笔者就开始调查、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和小学的入学材料,进行仔细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哪些学生学习比较好,擅长哪一科;哪些学生小学做过班干部;哪些学生有文艺才能等。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后,再通过近距离的观察、电访其家长和原来的班主任,并鼓励他们参加竞选活动。通过他们在竞选中的自我介绍和演讲,再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从中选出品行端正、学习较好、能力较强而且又愿意干的学生作为临时班委成员。班委会成立之初,班主任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指导。让他们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全局的观念;既能各司其职处理好分管事务,又能抱成一团,形成一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超强凝聚力。只有凝结成团结奋进、勇往直前、充满正能量的“火车头”,才能引领着班级这列小火车快速向前奋进。为此,笔者从不忘为他们加油鼓劲,润滑保养。每周至少与班委碰头两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规划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三、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级凝聚力的“北斗星”

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就像是指明奋斗方向的“北斗星”,因此,设立好班级的共同目标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影响到班级的追求精神,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正因如此,所以入学不久,笔者就确立班级奋斗目标为:建立和谐、健康、文明、向上的班集体。并通过举办班名、班徽、班歌设计活动,最后由学生投票选出班徽并确定班名为“820晞?班”,班歌由《我们都是追梦人》改编。班名、班徽、班歌作为班级和班级特色标志可以帮助学生对班级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而且通过目标的确立和班名设计活动发挥出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四、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磁力芯”

活动最能调动一个班级学生的情感,最能形成班级凝聚力。活动分为学校组织的活动和班级内部活动。学校组织的活动有军训、校运会,英语花样背诵比赛、建党100周年系列比赛等。学校组织的活动规模大、影响深。对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精神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军训既能磨炼意志,强健体魄,又能增强竞争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其中的队列比赛、拉歌比赛、拔河比赛等都能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内部活动有主题班会、辩论赛、演讲比赛、元宵节猜灯谜……这些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既增进了友谊又增强了合作意识。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同样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表现个性的舞台。这些活动就像磁场中心,形成超强的凝聚力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让他们团结在班集体中,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拼搏。

五、典型、榜样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风向标”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常常抓典型、树榜样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例如,每次期中、期末考后会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小组长和副组长,前八名为组长,八到十六名为副组长,组长和副组长就是这小组的学习榜样。笔者还会选出“朗读之星”,他们就是早读的榜样。还通过主题班会选举出“晞?班贤能之星”三名,分别让学生们给他们写了事迹介绍词,做成宣传栏让他们成为大家的榜样。通过一系列的推选榜样活动,学生们了解了何为榜样,班级需要什么榜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向榜样看齐,主动聚集在榜样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慢慢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班级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长期不懈的一点一滴的努力。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论语》中的君子品质在中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017)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班级管理

班级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初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班级管理的稳步开展,对新课改下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自尊心强,追求个性自由的个性属性,强调初中班a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契合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依托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学习创造良好的内在环境。班级文化建设以“学生自我管理”为导向,以“班级精神”为核心,以“行为规范”为基础,实现多元化、开放式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塑造班级凝聚力、向心力,进而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班级管理涉及面广,班级文化建设中的班风、班规,都可以规范并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对班级各项事务的运行,形成既有促进,又有制约作用的软性力量。因此,在笔者看来,依托班级文化建设,增效班级管理,是新课改下初中班级管理建设及发展的重要方向,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制定班训、树立班风,形成班级向心力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家庭背景、个性气质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实现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的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以往班级管理理念的影响之下,班级管理以硬性管理为主,不仅难以实现长期有效的管理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初中生的逆反心理,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产生抵触行为。于是乎,班主任与学生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学生学习生活不安、班主任管理处处不放心,双方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疲惫状态。班规缺失、班风不纯,必然导致班级一盘散沙。因此,优化班级管理,关键在于针对初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强化班训制定、班风树立,在明确的管理目标的导向下,转变传统管理模式,形成以班风为引导、班训为激励的班级管理型形态。班级是一个集体,一盘散沙的管理现状,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效果,如何形成班级向心力,是依托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班级文化建设是凝聚班级向心力的过程,也是塑造集体形象、集聚精神激励的过程。班级管理不仅是教师一方的行为参与,还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班训的制定,增进了班集体的精神激励,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自我约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乐学善思、好问求学”、“厚德博爱砥行感恩”等班训的制定,对于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个人思想品质的塑造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班风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班风的树立为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重要的因子。整体风貌的塑造,有利于培养、塑造班级成员的良好形象,从而推动个人品德素养的发展,促进班集体良好作风的形式。“相互团结、自律进取”、“严纪守规,学风积极向上,争做优秀班级,争做文明班级”等班风的树立,能有效带动班集体的健康发展。

二、丰富班级管理形式,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创新管理形式,优化管理内容,是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也是新课改下构建多元化管理机制的内在要求。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级管理形式单一,管理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并在相互渗透中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并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落实。在现有学校管理制度之下,学校班级管理多以“量化考核”为主,进而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被控制的状态,班级成为个性自由发展的牢笼,这样的管理形态显然无法满足新课改下班级管理建设的需求。为此,在现有班级管理机制基础之上,发挥文化建设的作用,丰富班级管理形式,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学校“量化考核”制度的基础之上,班级可以通过民主讨论方式,制定相配套的班级公约,进而发挥量化考核制度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行为的规范。民主讨论形成的公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作为独立的个体,在班级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应靠学校、教师的“他律”,而应该做到“自律”。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次,为更好地丰富并配合班级管理的开展,班级可以成立诸如“青年文明先锋队”等班级组织,让学生自我制定组织纪律、组织章程。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转变为班级管理行为,增进学生感知并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在思想上产生自觉性;再次,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盘活班级管理活动,开展“我是班级主人翁,我为班级献计策”、“值周班长制”等管理活动,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为班级管理创设“人人管班、人人爱班”的管理局面。班级管理不再是管学生是不是遵守纪律、是不是认真听讲、认真学习,而是将管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管理培养过程中,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在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之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自尊的满足。

三、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班级文化建设不拘囿教室,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初中生个性好动、实践探究能力强,如何迎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依托班级文化建设的契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课外活动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习为导向,做到贴近学生,将课外活动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求知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利用课外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娱乐的成长空间,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团结、协作的意思。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契合班级管理建设的要求,迎合初中生个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让活动比赛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精神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兴趣爱好小组,如成立篮球(乒乓球)兴趣小组、诗歌兴趣小组等,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外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比赛中体会兴趣的快乐,在活动比赛中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以学习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形态,一直是班级管理优化与调整的重要方面。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对传统班级管理形成了一定的改革,但如何在“学习+活动”的良性循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班级管理建设的重点。教师抓学生学习的同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课余生活中,对课堂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的文化活动氛围之中,得到有效学习、获取健康教育,消除社会不良社会文化、风气对学生课余生活的影响。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应通过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将更多时间放在课堂学习和有益的课余活动之中,有效提高学生不良社会思想、行为的免疫能力。

四、推进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设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的推进,强调“文化+管理”的管理模式,实现班级管理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对于班主任而言,班级管理涉及面广,在强调制度管理的基础上,优化班级管理效率,规范并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首先,坚持“民主”原则,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符合本班实际、具有本班特色的班规,进而为班级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如通过参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从学习、卫生、纪律等方面制定班级制度;其次,以创新为导向,构建新的班级管理体制。传统单一的管理制度,不仅难以适应并满足班级管理的需求,而且管理效率低,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到有效的管理。因此,班主任可以建立“小组负责制度”,通过对小组的量化评比,对学生的各项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综合考评的有效性;再次,强化细节管理技术的运用,转变工作模式,强化主体班会的组织和实施。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主题班会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班级可以建立主题班会制度,周一定期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形式可以多样化,能够针对每个星期学生的学习等情况,开展针对性强、教育意义突出的主题班会,进而更好地强化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当然,主题班会还可以围绕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开展民主、法律等相关的主题班会,将社会热点与主题班会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对法律知识等的认识与学习,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推进教与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初中生正处于个性发展的特殊期,个性强、自尊心强、探究实践能力强,因此,强调班级管理应践行“生本”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班级管理的优化与创新,关键在于如何以创新为驱动,坚持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核心,为班级管理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内容和管理方法,更好地契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通过制定班训、树立班风;优化管理形式,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开展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都是依托文化建设这个大环境,推进班级管理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温亮宝.班级文化建设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5(04).

[2]李丽华.浅谈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上旬),2015(07).

[3]王淑兰.让班级文化建设成为班级管理的亮点[J].教育革新,2016(11).

[4]赵旭.下好“一盘棋”,共建一个家——班级管理案例之班级文化建设[J].青年时代,2015(13).

[5]张伟萍.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课外阅读,2013(06).

[6]谭英海,王宗光.略论班级文化及其对学生发展的作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0).

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工学结合视野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内外实践教学研究

3、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成因及其教育对策

4、高职学生抗挫折心理素质培养初探

5、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6、中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研究

7、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及实践

8、中学生学习策略培养与心理训练的应用研究

9、关于班级团支部功能弱化原因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10、朋辈辅导工作的创新实践

11、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探究

12、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13、以素质拓展为主线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14、大学生自我教育有效形式:创建“示范班级”

15、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调查与个案分析

16、大学生心理委员制度优化策略研究

17、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18、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方式与价值研究

19、提高班主任综合素养助推班级“成长”

20、创建特色的班级文化,有效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21、心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初探

22、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现状及教育对策探究

23、高职院校户外拓展训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24、拓展训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

25、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研究

26、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学校心理咨询存在的内在缺欠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27、细节教育中的班级发展

28、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性研究

29、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整合策略及目标达成

30、探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方法

31、新形势下常态化开展户外拓展训练以创新青年干部培训模式

32、篮球拓展游戏在大专院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探究

33、基于网络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34、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

35、高校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机制研究

36、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

37、例谈拓展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8、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校风、学风建设

39、新时期高校班级管理模式探析

40、心理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中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探索

41、高职院校与企业精神文化融合探究

42、高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初探

43、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4、谈“主动学习教育”方式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45、加强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

46、“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47、拓展训练对中学生篮球训练的影响研究

48、浅论新时期高校班级建设

49、素质拓展训练在班级建设中的应用初探

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 班级文化是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本文从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着重就农村中小学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的新型班级文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文化建设

一、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班级文化是中小学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近年来,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一是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虽然每个班级墙上都贴有奋斗目标,但都是类似于“文明 守纪 团结 好学”这样的“千班一面”,缺少班级个性,体现不出班级的精神文化;二是在班级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绝大多数班级制定了“班级公约”,但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三是在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广大师生都很重视教室环境建设,都在努力做好环境美化工作,但学生的参与力度不够,环境育人的作用还未全部发挥;四是在班级活动文化建设方面,某些班主任片面地强调学习,把更多的目光放到班级学风的塑造上,对活动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某些活动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班干部的策划、组织能力相对薄弱。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说到底,就是班级文化建设不同程度地沿袭传统的“以师为本”的思路和做法,这与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是背道而驰的。为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的新型班级文化是当前农村中小学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现实课题。

二、全面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1.深化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

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文化。优美而温馨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学生的情操。班主任应高度重视教室环境的“美化和净化”:一是注重教室的卫生,二是重视教室的布置,力求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2.深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深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度的制订与完善;二是制度的实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一系列班级规章、制度、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思考

从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激励赏识”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有特色的且为自己所喜爱的文化环境。教室,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优美、高雅、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因此,在班级环境文化建设上,要组织学生精心设计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作用。黑板报和墙报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因此,某些班主任把布置和更换黑板报、墙报的任务交给少数能写善画的学生。但是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如果对这些黑板报、墙报不感兴趣,那么再美再好的黑板报、墙报对于整个班级的教育活动有什么意义呢?每个人都有“把自己才能表现出来”的良好愿望,黑板报和墙报给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为办好黑板报和墙报,充分发挥其作用,班主任应采用学生轮流或小组轮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从而表现自己。表现自己的观点,表现自己的理想,表现自己的情感,培养创造的个性,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2.积极培育爱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将学生的情感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使班级成为培养学生情感文化的场所,而“爱心”的培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而班主任则是班级情感文化的缔造者。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母亲般的温暖,并产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情感氛围。其次,班主任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教师面前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真正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学生在学校、班级里懂得做人的道理,心理更健康和成熟,所以,学生应该在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的沐浴下成长。这种健康、美好的班级情感文化应该是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中的成员人人热爱集体,又被集体所爱;人人赞美别人,也被别人赞美。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发现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丰富班级的情感文化。

3.最大限度地让全体学生参与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把学生摆在主体的位置,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可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要。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級教育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活动、各种文体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才能得到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培养。班风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班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共同的奋斗目标为前提的。但是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中期或远期目标,要真正成为班级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不是由班主任规定的,而是班主任充分尊重学生,与班级学生共同“协商”的结果。

四、紧扣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文化建设活动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探索以“以生为本,激励赏识”班级管理模式的德育建设活动,构建相应的主题班级文化,我从以下途径或形式的活动开展进行构建:

1.设计班级名片,激励引领学生。

在这一活动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由班级的宣传委员出面组织设计小组,让班级里的同学自荐或推荐能手,最后确定了五人小组的名单。我把设计任务放心地交给了这个五人小组。这五人设计小组真不含糊,很快就把班级名片设计出来了:整个图案呈圆形,以淡蓝的底色,主题图案是帆船,张开的风帆呈“三”字形,与我们七(3)班的班号相符,寓意:青春与活力,扬帆远航。参与设计班级名片的五人小组的认真态度和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感动了全班同学。

班级名片的设计,彰显了班级个性,激励着学生发展,展示了班级风采。让大家都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做,人生只要有认真的态度,认真参与实践,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评选“班级之星”,发现树立典型。

为了发现、树立典型人物,我一直在发现并挖掘身边的这些人物。同时,很多同学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些感人至深的事迹诉诸笔端,记录下了同学们别样的生活方式。为了使优秀同学的事迹发扬光大,也为了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特开展“班级之星”评选活动,每周开展“学习星”、“文明星”、“进步星”、“特长星”、“优干星”等五星评选,评选出自己心中的“星”,让这些星绽放亮光,照亮咱们前行的路;让这些“星火”终成燎原之势,燃烧咱们青春的激情,激励学生前行。

3.培养自信,体验快乐。

健康快乐永远是我们班的主题,也是学生人格整体发展的必备心理条件,我以这样的信念促使孩子们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事情,以开阔的心境包容和理解事物,以清醒的自信指导行为。会感恩、懂感激,在班级人际交往中体验“快乐、互助、友善、宽容、感恩”,良好的班级舆论正在逐步形成。

4.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在“明是非、知美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情”、“理”、“法”管理班级,“情”乃善良之心,“理”是学生心中的价值判断,“法”为班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达到“自立”、“自理”、“自律”的目的。学生各方面习惯养成较好,课堂上积极投入,课外文雅、礼貌,生活中能照顾自己。

在学校开展以“以生为本,激励赏识”为主题的德育建设活动的引领下,各项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班级建设日新月异,班级管理有的放矢,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李润洲.“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探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11):13-15.

[3]唐亮.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成长[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4]王海云.以生為本塑造校本德育文化[J].广西教育,2012(20):24-26.

[5]郑卫中.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综合),2014(5):60-61.

班级文化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潮流中产生了与之前大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性格特征。独立学院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和改进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独立学院 班级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人才培养

“90后”大学生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潮流中产生了与之前大学生不同的思想和性格特征,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维活跃,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多,信息量更大,自我意识更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具备以上特征的同时,有一些更为突出的特征和问题。例如政治观念模糊,价值观念偏向自我;学习基础不扎实,学习动力不足,方法不当,自觉性差;约束力差,集体观念薄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团队精神欠缺等等。因此,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意见》,切实有效地构建和谐、进取、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促进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再上新的台阶。

一 班级文化建设主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如何让班级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起到激励和引导作用;(2)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建立健全机制促进安全稳定;(4)加强对基层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充分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上从基层就做好快速反应,加强信息沟通,能让辅导员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材料。

二 班級文化建设前期出现的问题

刚刚踏入大学的殿堂,大一新生不仅存在上述的各种问题和特征,而且外部环境的变化——自由宽松的大学氛围,致使新生们大多目标不明确,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茫然若失和对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明确,模糊的集体观念,甚至是对自己生活的班集体也无动于衷。长此以往,对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对班集体的稳定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 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

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表现在三多:城市家庭多、独生子女多、家庭条件优越多。群体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能力强,知识更新快。(2)爱好广泛,综合素质较高。(3)生活要求高,学习机会比较多,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班级整体特点:(1)凝聚型班级,主要特征是班级学生大多活跃好动,热心参加班级活动;(2)中庸型班级,此特点的班级所占比例最高,班中学生对班级活动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3)落后型班级,存在一两个这样的班级,班级学生整体懒散,不关心任何事情。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充分发挥、挖掘群体优势,树立典型班级,以优秀带后进。因势利导,通过各种渠道形成班级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四 采取措施和指导方法

第一,班级整体带动学生个体,鼓励各班集体深入学习,互帮互助,用班集体的温暖感化本班学生,尤其是不关心班级活动和平时缺乏与人交流的学生。第二,典型班级带动一般班级,树立典型的代表班级,引导其他班级进行学习。第三,整理零散,形成独特文化。虽然独立学院的班级中有个别突出的典型班级,但是这些班级还存在班级文化零散、班级文化不规范、班级文化模糊等特点。

五 班级文化建设实例和效果评估

开展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形成鲜明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提出“全民动员,积极参与”的宣传口号,学生全员参与,举行班级文化设计展,各班自行设计班级logo、班训、班呼和班歌并进行比赛。以真诚和恰当的激励,有效地调动学生们实践和学习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共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

班级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与以往学工办主办、学生会承办、学生自主报名的方式不同,学工办和辅导员老师只是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具体的组织由各个班级的班委协商开展活动,这样活动的开展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班级的整体也能在文化展竞赛中确立自我的组织文化和组织纪律,这种潜移默化的班集体观念对以后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班级内部的和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 班级文化建设推进过程的总结与反思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经常的表现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好的班级越来越好,差的班级通过衡量比较反而更差,觉得参与活动就是凑数,导致班级文化建设的范围越来越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不能一味地搞活动,应该开动脑筋、开拓思路,对班级文化建设要常抓不懈,巩固成果,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深远影响。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使学生学会沟通协调,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具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柯小君.关于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理论,2009(10):172

〔责任编辑:庞远燕〕

上一篇:遥感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宝马汽车营销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