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

2023-09-19

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技术原则;勘查实例

1.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1.2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国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1.3突出重点.拓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努力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1.4创新科技,增强能力

实施" 科技兴地" 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没,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当前国内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不仅能够使用比较齐全的勘查方法,而且还能够探索和开发新方法。在近几年,我国在矿产勘查上对国外的先进探矿仪器设备进行了大批地进口,例如金属矿高频地震仪、高精尖分析测试仪和大功率的电法仪器等先进设备。

2.地质勘查工作所包含的内容

2.1对矿山生产的勘查

矿山生产的勘查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明确狂战服务的年限和相关的规划等,从而实现有效的开发和使用。其次要掌握矿山生产勘查的范围,通过一些列的手段来勘查矿产资源的数量,采用有效的勘查技术,来提高勘查的效率,同时,对勘查工作进行详细的工作记录,做好信息的整理和备案。另外,矿产勘查还要对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其中包括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为开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为危矿寻找代替的资源

我国的一些大中型矿山地区,矿产资源都是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和固体能源等,为了更好的延长矿山使用年限,就要对矿山进行大规模的接替资源勘查,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更好的利用矿产资源,从而实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勘查的内容包括对矿山的内部、外部环境的分析和研究,找出确实存在的矿产资源目标。尤其要注意的是一些稀有的矿物种类,如锌、铅等市场竞争较大的稀有金属,在勘查的过程中,要对那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危机矿山进行适当的优先安排,从而保证能够进行有效的开采。另外,在勘查中危机矿山的矿产资源也要适当的进行评估,从而明确其使用年限和接替资源方面的潜力。

2.3综合评价和勘查共伴生矿和尾矿

要加强对矿山的开发,就要关键的技术进行综合的利用,并研究和评价低品位及新类型的矿产开发技术,实现对紧缺的矿山资源共伴生矿和尾矿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在矿产资源的利用上,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标准进行规范,通过对矿山尾矿资源的调查和综合利用,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能够不断的得到提高。

2.4关闭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

在关闭矿山和复垦阶段的地质工作中,要首先制定具体的法律进行严格的规定,矿山企业进行工作时也一定要按照法律规定来严格执行。要对闭坑前后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仔细的调查,以保护好矿山地区的环境。在矿山的开采活动结束之前,要做好闭坑的地质工作,并且提交闭坑的地质报告。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废弃矿山或闭坑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并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进行评价,从而对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进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地质勘查实例分析

某地,以往曾进行过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仅对浅部矿体予以验证,但是深部矿体的勘查资料很少。现将该区的地质特征介绍如下:

3.1地层构造

地层自西向东自老而新呈走向NE、倾向SE、倾角70~300的单斜状展布。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其中尤以高角度正断层较为发育,这类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并有多次继承和发展,在构造复合位置,是岩浆岩入侵的良好通道。

3.2岩浆岩

区域内中生代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分布广泛,岩性以中性岩为主。根据已有地质勘查资料,岩浆岩侵入部位自古生界中奥陶统(02)至中生界三叠系(T)地层,产状呈多分枝的岩床状,形态复杂。岩浆岩是本区磁铁矿成矿母岩。

3.3磁异常

磁异常曲线规整圆滑,呈近似等轴状椭圆形态。以150y值圈定异常,其走向长6000m,宽5500m,以300y值圈定异常等磁力线,其走向长约3600m,宽3500m。由此看出。异常规模比较大。

3.4成矿条件分析

根据以上地质资料分析,矿区内浅部虽是煤系地层,其下则是奥陶系地层,北东向断层构造控制了岩浆岩的入侵及矿田的分布,经钻探验证,本区在深部揭露闪长岩,同时也见到了接触带和磁铁矿。综上所述,本区具备接触交代条件,奥陶系中统含膏角砾岩地层为岩浆的侵入提供了空间,对其接触交代起了催化作用,故而在该地层中有可能形成多层厚大矿体。

3.5以往地质工作

该区过去曾施工一钻孔,在孔深700 多米处见有1m厚的磁铁矿,矿石品位较高,未继续进行深部及外围的勘查工作,以致于本工作区深部铁矿矿体的产状、厚度、延伸情况等缺乏详细的资料。

3.6勘查结果

根据地磁异常分析,有可能为一大的岩体引起,但是结合过去施工的钻探资料分析,该异常可能由一深部矿体引起,推测这个矿体埋深比较大,并且规模也较大。到底是矿体异常还是岩体异常。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也难以确定异常性质,不好下结论,因为除了浅部钻探资料和磁异常外,没有其它资料可以利用,最终决定验证一个钻孔。实际钻探成果反映也有1m左右的铁矿。为此判定该磁异常为一岩体异常。

4.结论

进行矿产勘查工作,首先要调查和了解地下地质的结构和岩浆的活动,对矿床最可能赋存的部位进行确定,并明确探矿工程的施工地点,从而查明矿床内矿产资源的存量。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科]

【参考文献】

[1]易宗旺,雷东军.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2).

[2]赵炜.钻探技术在深部矿产勘查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

[3]贺冰清,李瑞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势分析与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1(02).

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城市地质数据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实现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与高效访问,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地质数据的构成及特点,结合国内城市地质调查数据现状和应用需求,参考《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内容与数据库结构》等相关规范,开展了城市地质数据建库内容与结构设计,建立了“纵向层次、横向专业”的数据库结构,并针对性地探讨了数据建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城市地质数据建库质量,为探讨本轮城市地质调查数据资源建设提供了建议指导。

关键词:城市地质数据库 结构设计 质量控制

地质数据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 ],城市地质数据库是建立城市地质信息共享服务技术标准的关键内容之一。基于城市地质数据库的地质数据中心建设,可以实现地质数据的规范采集处理、合理存储、科学管理和有效使用。当前,地质部门管理的地质数据按照数据类型划分有空间数据、非空间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的描述数据,本文介绍了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及特点、数据库内容与结构设计以及数据建库质量控制相关要点。

1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及特点

1.1 城市地质数据构成

我国自1999年开展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积累了大量数据,主要包括不同比例尺的地质空间数据库、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专题数据库、矿产数据库和潜力评价数据库,建成了10大类48个国家地质数据库,成为国家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轮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2017-2025)开展了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地质资源种类、水土环境指标、地质灾害类型等调查评价,应用了丰富的包括钻探、地表观测、电法、地震、地质雷达、测井、遥感、原位测试、综合成果应用等技术手段与方式,更是进一步获得了大量城市基础地理、基础地质、水工环地质、地球物理、遥感、地球化学、地质灾害、地质资源等多类型数据。

為此,依据城市地质调查的采集手段、数据来源和成果阶段,城市地质调查的数据内容可分为野外调查、工程施工与试验、地质环境监测、地质成果4个大类,用来描述基础地质、工程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条件、地质资源、土地与地下水环境、地质灾害等方面的专业信息[ ]。野外调查、工程施工与试验数据是对包括岩石、地层、构造、地貌等地质现象,通过野外综合调查、施工勘探、样品试验等手段直接获取的数据。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是对地下水、地质灾害等自然地质环境或者工程建设影响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进行定期观察测量、采样测试、记录计算等产生的数据。分析评价成果数据是对地质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综合研究和分析评价所产生的地质专题成果数据。此外,城市地质数据还应包括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可利用土体资源、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水土环境质量等相关三维模型数据。

1.2 城市地质数据特点

城市地质数据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往往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单位(部门)、不同项目,其存储介质可能是纸质的或磁盘(磁带、光盘等)形式的,其表现形式可能是文字(文字报告)、数据库文件(Access、SQL Server、Oracle等)或图形图像等。同时,城市地质数据还具有大数据特性,呈现多元(源)、异构、多态、时空关联、大容量高相关、价值低密度、复杂与不确定性等特点[ ]。

2 数据建库内容与结构设计

由于城市地质数据来源广、类型多、数据量大、关系复杂,要实现多源、异构、海量数据的有效管理与高效访问,数据建库首先要对数据及相互关系进行整理,根据数据特点进行分类,并实现数据的分层管理;其次根据数据类别、数据层次等要素,分别设计数据存储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访问控制方式、备份策略等[ ]。

2.1 城市地质数据库内容

依据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分析,城市地质数据库建设内容包括基础数据库、专题数据库、成果数据库[ ]。

2.1.1 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是指搜集或采集到的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的数字化形式,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其他层次的数据都是基于原始数据而建立的,除非数据输入错误,原则上不能对这类数据进行修改。这一层次的数据包括以下类型。

(1)地质馆藏地质资料,包括报告、图片及原始档案。

(2)钻孔原始资料(各类钻孔(井)卡片中的野外现场描述、深井档案、各种测试数据)。

(3)水文地质与地质环境监测原始资料。

(4)地球物理勘探数据。

(5)地球化学调查中获取的土壤、地下水、地表水采样等原始采样数据。

(6)在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其他原始数据。

在建立基础数据库过程中,原始数据应按照原有的数据格式和数据结构进行管理,不做任何变动和转换。只是在辅助数据库中加上对原始数据库的字典描述,以实现对原始数据层的数据识别和管理。

2.1.2 专题数据库

专题数据是指能够进行GIS查询统计、分析应用、三维建模等所使用的数据,是基于基础数据经标准化处理或重新解释后得到,对这部分数据允许利用系统提供的工具进行增、删、查、改等操作。本项目中的专题数据指通过野外调查、工程施工与试验等地质调查活动获取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的数据,以及对地下水、地质灾害等自然地质环境或者工程建设影响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化进行定期观察测量、采样测试、记录计算等产生的数据。

2.1.3 成果数据库

成果数据库包括分析评价成果数据库和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分析评价成果数据库由用户基于基础数据、监测数据经综合分析应用得到,允许进行编辑修改。具体包括成果图件、基于评价模型生成的评价结果数据集和各类成果报告。

三维地质模型数据是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工具基于基础数据、专题数据、监测数据构建的包含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可利用土体资源、地热资源、地下水资源、水土环境质量等相关信息的模型数据。

2.2 数据库逻辑层次结构

整个数据中心采取纵向分层,横向按专业的原则进行数据库的逻辑组织。

(1)纵向上分为3个层次:基础数据层、专题数据层和成果数据层。

(2)横向上,每一个数据层次按照专业进行划分。

(3)在3个数据层次之外,建立辅助数据库,协调各个层次数据库之间的关系。

其中,基础数据层与原始数据库的结构保持一致,不改变原有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组织方式;专题数据层划分为基础地理、基础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产勘查、潜力评价等几大专题,是从原始数据层解释而来的数据库,并重新进行了数据组织,存储在大型关系数据库中;成果数据库主要管理收集的成果图件、三维模型、报表报告等,存储在大型关系数据库中;此外,为了管理各个层次的数据库,建立各个层次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关系,数据中心建立一套辅助数据库,包括元数据、数据字典、系统日志、系统配置等信息,存储于大型关系数据库中(见图1)。

3数据建库质量控制与措施

城市地质数据建库的质量控制应贯穿从设计到验收的全过程,应在数据生产、建库过程中严格执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

3.1 数据建库过程控制

即采用过程方法对每一个过程的质量进行监管与分析和评价,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质量控制管理及持续改进。

(1)在建库策划阶段(P),依据项目目标,进行建库资源、技术准备,包括组建技术团队,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文件资料,收集整理项目区钻孔、地质图、剖面图、地形地貌等图件和遥感数据以及各类文档数据资料,配备计算机及专业图形软件等;同时,认真组织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数据库设计并进行评审及改进。

(2)在建库实施阶段(D),依据数据生产及质量控制流程实现数据库的建设及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对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模型建立、图形及表类数据转换入库等过程进行监管。通过识别各个过程的重要节点以及依存关系并进行检查和控制,强调作业自检、互检及随检的工作方法,以实现质量目标。

(3)项目检查与分析(C)贯穿于各过程重要节点,通过检查、评审等进行质量的分析与评价,实现质量的控制和提升。

(4)通过各个环节的检查及监控,进行有效改进,提高整个项目的效率和质量,达到甚至超越质量目标(A)。

3.2 数据建库质量检查

地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图形数字化、属性数据录入、坐标定位等三大步骤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检查包括自检、互检和抽检3个层次。自检由作业者在完成作业后自行检查,所有数据必须进行100%自检。对自检错误数、错误比例、错误内容分别予以记录,对错误处自行修改。互检指由另一作业者对他人完成的矢量化成果进行检查,互检比例为100%。互检者应在数据质量检查表中写明错误内容、錯误数、错误比例等,并告知作业者让其对应修改。完成自检、互检程序后,应交由第三者进行抽检,抽检比例不得低于30%。

3.2.1入库过程准确性检查

数据入库的过程中为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应编制相应的数据入库工具,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将数据导入数据库,保证入库过程的准确性。数据入库后,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方式用软件再对数据库内数据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入库数据的一致性。

3.2.2入库数据正确性检查

表格数据由原始数据得来,由人工录入、数据转存等方式得到,为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不准确,采用多种检查手段,如自检、小组互检、抽样检查、程序检查。程序检查还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比较检查,保证了资料的准确可靠;检查并保证图元要素、属性数据和原始数据或成果数据资料一一对应;保证属性及表格数据的编码唯一且正确。数据正确性检查的内容包括图面质量检查、空间数据质量检查、附表数据质量检查、资料文档检查、元数据检查等。

3.2.3数据入库后的应用性检查

数据导入数据库后,运用信息系统调用各专业的数据,抽取不少于20%的数据进行专业计算、应用,检查数据在系统中的展示应用情况,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3.2.4数据检查工具

通过总结数据库中存在问题或可能存在问题的类型和种类,采用专业数据检查工具,包括钻孔位置检验、钻孔分层检验、钻孔编码检验、地质环境监测数据检验等[ ]。

4结语

城市地质数据建库是地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其结构设计的规范性和先进性决定了地质数据价值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地质数据构成及特点,开展了城市地质数据建库内容与结构设计,并针对性地探讨了数据建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 潘宝玉,杨润书.浅论地质大数据的管理与利用[J].地矿测绘, 2017,33(1):1-3,14.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EB/OL].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1/t20171109_443600.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國自然资源部.DZ/T 0352-2020.城市地质调查数据内容与数据库结构[S].  北京:自然资源部地质出版社,2020.

[4] 陆敬华. 地质数据特点与分类[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13):32.

[5] 谭永杰,文敏,朱月琴,等.地质数据的大数据特性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9):67-71,84.

[6] 李玉. 城市地质数据集成与共享技术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20.

[7] 陈泽鹏,黄睦谨, 江齐英,等.城市地质大数据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J].科学与信息化,2021(19):34-35.

[8] 何学洲,向运川,王杨刚,等.全球地质矿产数据库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与应用 [J].中国地质,2015,42(2):737-744.

[9] Liang D., Hua W., Liu X., et al.Uncertainty assessment of a 3D geological model by integrating data errors, spatial variations and cognition bias[J].Earth Science Informatics 20201,14:161–178.

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不久前,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召开的“2012年度全区地质环境项目总结部署工作会议”,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李世镕、副厅长王杰、总工程师张宏等领导出席会议,各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和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上李世镕厅长重点谈了三个方面的意见。

第一,必须把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来抓。

矿业开发,首先要考虑地质环境治理,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环境保护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要一条龙监管。

近几年,自治区国各级人民政府对勘查和开采工作非常重视,累计投入勘查基金80多亿元,找矿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矿产资源开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去年我区煤炭开采达到了9.7亿吨,占全国开采量的27.5%,居全国第一位;鄂尔多斯市去年开采达5.88亿吨,占全国开采量的17%。还有我区天然气等资源开发,在全国也占有较高的市场比重。

目前我区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环境保护三大环节中,矿山环境保护还是薄弱环节,特别是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面,重视还是不够。目前全区有约790平方公里,5个集中区的88处矿山需要集中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多数企业矿山环境治理还可以,有些企业做的较差,因为环境治理如土地复垦、绿化等要增加成本,在治理方面打了折扣。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要遵循“谁开采,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要开发和保护并重。我们要吸取其他煤炭大省过去只重视开采,不重视环境治理造成的水土流失、地面塌陷等地质环境问题的教训,管理好我区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我区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区,一定要把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来抓好。目前,企业更注重矿产资源开采的经济效益,在政府监管方面,措施和制度更要完善,如果重视环境保护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具体工作不到位,将来势必造成资源开发后满目疮痍,这样对子孙后代,“地球家园”是最大的失职和渎职。

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地质环境治理,同时还要把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一同重视起来。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重点,要把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这个薄弱环节补上来,切忌出现企业老板把矿开走了,留下许多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让政府买单。今后矿山开采不仅要认真抓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写、审查,而且要看企业能否实实在在落实到位,需要我们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认真检查落实,只有实实在在地将这方面工作做好了,才能开展下步工作。内蒙古矿山地质环境工作能否做好,就在于诸位做得好不好,在于思想、方法和措施和管理是否到位。

目前,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要看到还存在治理规划滞后、监管缺位、责任缺位和企业缺乏主动性以及政府引导资金投入不足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矿山环境治理要坚持“科学规划、远近结合、科学实施、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实实在在落实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强化矿山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责任,尽快形成谁开发谁治理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在落实“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时,还要有一些制度来保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没有一些强硬的制度是不行的,一定要研究和完善这方面的制度。以后要推动限期治理制度,如局部治理不合格,就不给整个矿区临时供地,如治理工作跟不上,临时供地坚决不批。这项工作要和将来考核工作挂起钩来。在落实保证金缴纳制度方面,要提高认识,把保证金全部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土资源执法局、执法总队,今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执法力度,这也是盟市执法检查工作的重点。如果我们把开发与治理问题处理得非常好,拿出许多样板工程来,老百姓和地方政府的顾虑将会减少。如果矿山开采把林地和草原都毁坏了,水土流失了,没有治理措施和恢复措施,谁也有顾虑。希望同志们对开发和治理工作抓好,本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多管齐下的原则,把环境治理,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进行综合考虑。环境治理工作,监管不力就是政府的责任,治理和监管是两个主体,一是责任主体和治理主体,另一个就是监管主体,开发者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要进一步推动矿产资源向深加工方面转化。

如何推动矿产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是自治区国土资源工作研究的重要问题,鄂尔多斯煤炭加工转化已经趟出一条成功的路子。自治区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在全国非常明显,现在铅探明储量达2000多万吨,锌探明储量达1000多万吨,铜探明储量达500多万吨,黄金探明储量达300多万吨,位居全国前列,但深加工滞后。我们一定要把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产业链延长作为矿产资源开发的重点工作来研究,要牢牢把握这一工作重点,要研究哪些矿产资源能用于深加工,最好是就近深加工。有深加工项目的企业申请矿权应优先。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有关单位在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分别建立了三大加工基地,将来在资源配置方面,一定要使我们的开发主体与三大加工基地形成紧密型的一体化关系,让我区真正成为中国北方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

李世镕厅长还强调:把内蒙古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切忌低门槛,让小规模的加工企业进入。

二是在政策导向方面,尽可能让资源开发企业和加工企业在“产权上、股权上”形成一体化相互参股模式。

三是要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将来矿产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配置方式进行,通过招牌挂方式进行,这个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让社会感到我们国土资源系统有公信力。

四是一定要进一步强化矿业权管理工作。

今年需要自治区处理的矿产资源纠风案件有50多起,我们要对这50多个案例进行认真分析总结,妥善处理解决。今后,要用好授予我们国土资源部门的权力,将矿权设置方面的基础工作做细、做好,避免让问题变得复杂化。

五是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的整合力度。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没有体现大矿大开,整矿整开的格局,而是切的零七碎八。今后要继续加强整合力度,整合工作是长期的,只有整合才能实现矿产开发的最大效益。2009年,国家七个部门发了整合、规范的文件,我们要贯彻好文件精神。资源整合的首要问题是把规划做好,要进行科学规划。对自治区打造 “双百亿工程”的一些大企业,在政策方面给予优先。资源配置应该支持一些大企业,但要配置一些附加值条件,带动转化项目。要向有利于提高产业一体化,有利于提升矿业开发集中度,有利于向“双百亿”的方面倾斜。针对这些方面,探索中一些新的模式和政策办法,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细。

第三,要建立地质找矿质量的把关机制。

地质勘查工作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要从制度和法规方面强化,在组织保障上强化。现在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正在组建质量监控中心,要抓紧实施。

内蒙古近几年投入80多个亿,今后还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但必须要有良好的投资效益,发挥投资作用。自治区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好多地质工作还没有做,未来找矿的潜力非常大,一定要严格规范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监控、储量评审等各个环节。

地质勘查工作质量管理一是要落实管理责任。二是要形成地质勘查质量检查制度。将来勘查方面也要讲法和执法。三是要建立质量责任倒查机制。

此外,李世镕厅长还提了几点要求:一是把地质环境治理与工矿废弃地的复垦结合好,统筹推进。在工矿废弃地经过整理后可以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用地规模。二是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将来要搞招投标。

每年自治区、国土部土地整理、地质环境治理投入近二十多亿元资金,将后都要进行比价招标管理。

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对矿产资源开采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矿产资源开采带来了一系列环节问题,并提出相关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矿产;环境;资源

我国的矿产资源十分的丰富,位列世界第二,并且矿产产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如此丰厚的资源,我门却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如在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因为诸多因素造成就存在诸多困难,这就需要全体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够解决。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关于矿区的水文地质勘察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他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先驱者,可以在地质环境调查中发现很多问题,并及早的解决,同时矿产开发环境地质评价,也有利于矿产资源开采者了解当前区域水文地质的发展方向。

1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突出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1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强。我国现阶段涉及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相关规定不够规范,国家仅在《矿产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中对矿产资源开发做出了相关原则性的规定,但是还是没有具体的可行性的地方性的配套方案,配套法规。仅仅是一个摆设,具体职能作用很难以实现。虽然新疆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上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是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矿区秩序混乱的情况,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混乱直接导致乱踩乱挖,破环环境的状况屡禁不止。

1.2缺乏环保意识,技术设备落后。部分政府部门环保意识不强,关于企业准入门槛设定的较低,特别是应用的相关技术含量较低,使用的部分工艺落后。这样的企业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或者有环境保护的意识,但是考虑的资金就不进行整改,往往认为自身的存在给新疆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发展,却不知这种违法违规行为对整个新疆造成难以弥补的破环。另外,民族也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总是单纯的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责任,和我没什么太大的关系。同时因为新疆个别地区资源勘查的程度比较低,这就导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比较低。矿山的经营方式也过于分散,规模小的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方式就比较粗放,常常不能达到环保规范的要求。另外矿产资源的开采设备和生产工艺较为落后,特别是在使用中生产成本高,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将新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矿业开发与环境地质评价的有机结合

2.1水文地质勘查和水环境管理相结合。这是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这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在工程的设计中就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考虑进去了,同时还把对污水的处理问题也必须管理到位。通过水文地质勘查和水环境管理相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矿产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矿产开发的成本,这种水文地质勘察队新疆这样的缺水地区矿业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2矿业开发中的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调查环境地质灾害是根据所了解的以往的地质灾害,勘察分析总结,在充分研究后对矿产开发的项目进行灾害预测,并提出相关灾害预防的措施和策略,这有利于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有效的减少企业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发生。

2.3多种技术综合利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就水文地质监测而言,如“3S”技术,在野外工作时,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各种资料,这样可以很快的得知调查信息的计算结果,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在减少工作量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面对不同的矿业开发环境,进行多种环境地质评价方案的比较,最终得出一个优秀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度,增加矿业开发企业的工作效率。

3如何更好地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问题

3.1加强综合规划部署和调查评价。按照“技术可行,经济获利,环境少破坏”的原则,根据矿产区域的环境特点,根据实际要求制定合理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及综合开发的实施方案,对于某些具有多用途矿产,还应按不同的工业要求进行相应的评价,探索常规非常规的油气、煤等多种综合调查评价技术和方法,在应用中可以最大化的应用方案要求,对主矿产、共伴生矿产进行综合评价,在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工作时,为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优先安排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易采、易回收、环境成本低的矿床类型。

3.2减少原生资源开发。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开源节流,开源主要有新增矿产资源供应和矿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流是改变过去的高投入、高排放模式和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机制,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开源节流可以降低原生资源开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节能从废弃物中提取矿产资源,利用固体废弃物来提取矿产资源,在减少原生资源消耗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大量的有用矿物,这种技术有利于减少环境扰动,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同时还要发展矿产资源产业集群,要延长产业链,可以通过新的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减少勘察和废气物的排放,建设清洁高效的新型矿产资源产业,这样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3.3加大选矿技术攻关,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选矿利用技术的突破也是盘活国内资源存量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有些重点矿种的选矿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铁钛钒混合精矿―分离提取铁钛钒新工艺解决了攀西钛铁矿制取高钛渣的关键技术难题;铝土矿正、反浮选技术和选择性絮凝浮选等新技术不断进步;生物冶金为低品位铁矿、铜矿和镍矿利用提供了条件;锂资源选矿、冶金和新材料加工上已形成规模效应。在不断取得技术发展的同时,选矿的技术仍然还存在很多难题有待攻克,如如以鲕状赤铁矿、黔西南粘土吸附型金矿、氧化铅锌矿以及铌、钽、铷矿及其共伴生资源等为主要代表的难选冶矿,矿石性质复杂,是世界公认的难利用矿产,开发利用技术正在研发探索中。

结束语

矿产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的问题日益严峻,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会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为了现在和未来要改变掠夺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要本着宣传教育提高人文素质为主,大力改善自身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要调整和发挥政策优势,加大环保投入,坚持经济建设中环保先行的原则,逐步改善生态环境,防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恶化的加剧,努力创造良好的生存及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熊报国,铜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与开发, 2013.

[2]刘晓恒,尾矿悬浮物对水中浮游生物的影响.环境科技, 2012.

[3]陈荣坤,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建材地质, 2014.

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从国际、国家和地方三个层面梳理现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体系,分析广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立法尚空白、法律法规不完善和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健全广西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的建议: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和法制信息网络。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广西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提升到我国国家战略高度。广西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物种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已由局部区域保护层次跃升至全球性意义的保护层次[1]。广西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滞后、相关法律不完善,无法满足当前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广西需进一步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增强保护意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保护经验,制订符合广西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

1 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

法律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手段之一,为其提供了相对全面的保护手段[2]。现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三个层次。

1.1 国际层面

在国际层面上,中国很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参与保护,签署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和协定。截至2010年,中国签署的各种国际公约、议定等约有25项[3],如《公海捕鱼和生物资源养护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湿地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南极条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等[4]。通常各项公约的实施内容涉及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我國常采取跨部门协调联合机制,保证各项公约得以有效实施。

1.2 国家层面

在国家层面上,中国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据统计,我国已颁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30条[5],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规章23项,如《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退耕还林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标准和导则有50条,如《国家珍贵树种名录》《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渔业水质标准》《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等。

1.3 地方层面

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广西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初步形成了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据统计,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法规有19项、地方规章25项[6],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渔业管理实施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管理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陆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

1.4 广西监管执法现状

广西相关部门根据现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管理,采取专项打击和不定时执法查处等有效措施,打击了部分破坏野生动植物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监管现有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边境区域,严肃查处开发建设项目中存在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违法行为。

2 存在问题

2.1 立法空白仍需填补

从国家层面上看,我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内容,尚未颁布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法律。已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一般都处于珍贵物种保护层面,其他方面如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安全、基因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持续利用等立法尚属空白。

从地方层面上看,广西虽有多部有关环境资源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但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专项法律法规,缺乏微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非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遗传资源保护与保存、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等方面的管理办法。

2.2 现有法律法规仍需完善

现有的法律法规中,除《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植物保护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树蔸树木采挖流通管理规定》在其立法目的中明确规定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都是简述保护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

2.3 现有法律可操作性差,执法力度不够

现有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差。部分法律法规长期未作修订,由于其执法主体、保护级别、资源状况和保护措施等已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其不适用于新形势,执法时出现无法可依或不同法律之间相互矛盾等现象。部分法律法规中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相关法规政策难配套,执法机构不健全、不协调,执法部门人力物力不足等,导致监管执法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情况。

3 完善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建议

3.1 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体系

1)严格依据国家及广西现有的法律法规,深入研究,制订针对性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

2)修订现有法律,对部分法律法规中立法目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确的或执法主体发生变化的,应重新梳理立法目的,修订或废止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理清执法主体权责,进一步完善执法体系。

3)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逐步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3.2 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和法制信息网络

生物多样性保护涉及国土、海洋、农业、林业、环保、水产、渔业、旅游、执法等多部门职责,各部门要形成内部互动、上下联动、加强协作的整体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开展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的落实。

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数据库,联通各相关部门的门户网站,建立生物多样性法制信息网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宣传工作提供平台,提高全社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 谭伟福.广西生物多样性评价及保护研究[J].贵州科学,2005,23(2):50-54.

[2] 孟蕊,陈世军,张忠潮.对现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的反思[J].环境保护,2007(9):29-32.

[3] 薛达元.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的国家履约协同战略[J].生物多样性,2015,23(5):673-680.

[4] 张丽荣,成文娟,薛达元.《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履约的进展与趋势[J].生态学报,2009,29(10):5636-5643.

[5] 王凤春.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国家公园体制稳步建设[J].生物多样性,2017,25(10):1045-1046.

[6] 蒋红彬,梁凤.广西地方环境保护的现状与立法完善[J].社会科学家,2008(4) :121-124.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矿产企业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从近年来我国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颁布和实施的各项制度规定出发,对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从强化义务与责任、推进基础服务、产权清晰界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出发,对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的矿产开发监管制度、地质资料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制度、矿业权管理制度、矿产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等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加以探究。

关键词:矿产资源;管理原则;管理方法

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是现阶段我国矿产行业发展的一项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矿产资源管理政策和原则也应与时俱进地发展完善,矿产资源保护工作,有助于保证矿业权人和国家的合法权利,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矿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不仅充分体现了国际通行的矿业管理规则,还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互结合,形成了一个制度化、体系化的管理模式。

一、矿产资源管理原则分析

(一)区域保护与矿种保护

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通过区域保护和矿种保护两种方式进行矿产资源的保护,由行政政策角度来看,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以及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总量控制管理制度是两种相对较为有效的矿产资源管理措施,其中,国家规划矿区管理制度对于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矿产资源是一种一次性能源资源,也是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资源之一,是多种行业运行发展的基础性能源。矿业审批政策是我国最强有力的一项矿产保护措施。

(二)矿产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

有限矿产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利用,有助于我国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业革命时代以前的农业社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投入量最大的社会生产资源,而这主要取决于资源的开发可能性和开发数量。工业革命时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日渐成为了社会生产所需的首要物质,而各项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也在逐步加大。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于各项矿产资源的需求具有刚性,而这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并逐步发展为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矿产资源管理方法分析

(一)实施资源属地管理,合理划分职能

矿产资源具有共生性和伴生性等非独立特性,这就要求矿产资源的管理需要多个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并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和监督作用。矿产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容易出现交叉和重复,其关键问题就是同一化的政府监管与经营职能,这就导致政府管理部门在矿产资源属地化管理身份的双重性,因此,剥离管理部门的经营职能,有助于行政管理方式上的放权减权,以及矿业权人对于正常生产经营工作干预和介入的减少。通过系统的法律法规确定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形成规范严格的报批制度,能够在矿产管理过程中达到更加明确的治理目标[1]。

(二)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明确配置

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明确配置,有助于科学专业、合理集中矿产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降低机构调整所需的社会成本,且能够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由现阶段的矿产主管部门工作实际来看,《矿产资源法》以及相关行政组织法均以得到明确,因而相关的管理机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精简,并在地矿部门内部建设矿产资源管理委员会或是礦产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并在部门之间建立沟通中介和平台,防止出现分割管理或是各自为政所致的混乱现象[2]。

(三)放宽矿业权转让条件,明确矿产资源产权关系

一方面要建立规范严格的矿业权出让的法律程序和制度,明确特定条件下,社会组织及个人依法所得的矿业权,能够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防止矿业权转让工作过多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在明确矿产资源国有属性的基础上,经过明确的立法,确认相关的社会财富同样属于国家,从而明确划分当地政府与国家质检的关系和低位,最大限度降低正常矿业经营受到政府的影响,剥离政府的经营职能[3]。

(四)建立健全矿产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第一,颁布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绩效管理;第二,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出发,确定矿产资源的权利属性及其产权关系,实现我国储量统计制度、有偿使用制度、矿业权出让制度等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第三,由法律制定和实施的角度出发,严格观察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管理与矿产资源管理的理性结合,保证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管理的协调发展,树立正确合理的资源观[4]。

三、总结

综上所述,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财富,当代人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也能够最大限度造福子孙后代。现阶段,我国矿产资源的管理工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完善,因而如何建立完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实现其司法化、系统化、法典化和科学化发展,也成为了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随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逐步深入,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日渐完善,我国的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也必定会逐步完善,并最大限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璐,王茂芝,郭柯.基于ArcEngine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5):215-216.

[2]张洪涛,唐金融,陈仁义.初论矿产资源、资产、资本的综合管理[J].中国矿业,2014,23(11):45-46.

[3]王小英,成金华.基于产权约束的中国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160-161.

[4]李晓燕,段晓光.矿产资源立法:存在的问题、根源及其完善——以公、私法分立为视角[J].理论探索,2013,1(4):121-122.

上一篇:高校教育会计核算论文范文下一篇:课例研究职教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