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

2024-03-10

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体育实践概论》中创业教育模块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

3、地方高校体育人才“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4、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5、体育教学与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6、大学体育教学与创业教学的融合性研究

7、“互联网+”背景下体育人文素养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

8、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9、试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10、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创业成功的影响研究

11、大学生体育俱乐部育人功能探析

12、“互联网+”背景下内江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13、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男生创业意向调查研究

14、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创业培养模式现状调查

15、我国体育院系创业教育目标层递模式的建构

16、互联网时代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

17、后奥运我国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探析

18、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研究

19、创业素质为导向的高校体育教育创新探索

20、高校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分析

21、构建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22、“互联网+”时代地方高校体育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23、体育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研究

24、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25、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学策略探究

26、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体育院校就业创业教育改革

27、初中体育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造力

28、基于创新创业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下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29、浅析高等院校体育类专业学生的创业教育

30、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31、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索

32、浅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创业教育

33、创业驱动模式下高职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育的研究与实践

34、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35、打造国际级体育服务业“新生态”

36、论学校体育与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关系

37、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研究

38、社会体育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分析

39、在社会体育专业中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40、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看体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41、体育院校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

4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分析

43、探析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体育

44、新形势下河南体育院系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45、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实现路径选择

46、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47、“互联网+”背景下四川省体育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48、迈进体育强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体系发展战略

49、中国体育:IP火,变现难

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的对比研究

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中运用的现状探究

4、中美体育比较视角下大学体育教育发展趋势研究

5、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的影响评价

6、巧用竹竿,初学爬泳程序教学法

7、浅析体育教育实习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8、谈大学体育教育素质教学研究

9、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引导路径研究

10、高校运动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思路

11、四川省高校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化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

12、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以赛促训 以赛育人

13、云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开展现状分析

14、大数据视阈下高职院校智慧体育教育创新研究

15、休闲体育教育的研究现状综述

16、浅谈体育对高中学生人格特质培养的作用

17、初探体育教育排球专项训练疲劳的产生及恢复

18、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中学体育资源差异研究

19、与时俱进的“体育与健康”教育

20、高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21、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引文的学科结构状况及演变趋势

22、高校体育教育应注重素质教育

23、南宁市中职学校实施弹性化体育教育初探

24、贵州师范学院开设学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可行性研究

25、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构建:依据、导向和特性

26、关于大专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思考

27、“产教融合”背景下陕西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28、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念现状及对策研究

29、探析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30、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研究

31、结合职业技术学校 开展职业体育教育

32、高校体育学学科建设与学生就业质量有效融入研究

33、基于学科素养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探究

34、素质教育改革下的高校体育管理研究

35、论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36、高校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探析

37、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38、新媒体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39、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模式的构建

40、中外学校体育发展史对比研究

41、新时期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42、分析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43、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4、影响当前广东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原因分析

45、小康体育背景下广西特教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46、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47、研析个性化发展与高中体育教育的关系

48、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辨证关系的探讨

49、基于高校体育教育及运动训练的教学对策初探

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浅谈高职院校中体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3、利用学习环境优化体育教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4、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及研究发展

5、阳光体育下的高校体育改革发展思路探讨

6、浅谈体育教育对技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7、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8、毛泽东游泳实践与毛泽东体育教育思想的双向互动

9、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对入学新生质量的影响研究

10、近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缺失及其思考

11、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和前景探索

12、浅谈实施地方特色中职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3、中小学体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融合与策略:未来体育教师对“融合体育教育”意愿态度的研究

15、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16、打造阳光体育教学 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指数

17、论就业需要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拓展

18、“双高计划”背景下生命价值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

19、试述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

20、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探析

21、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22、互联网+时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23、对校本原则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

24、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

25、恩施中小学发展民族体育教育的思考

26、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影响

27、军事学院中体育教育模式的新探究

28、区域体教改革路在何方

29、我国体育教育的百年嬗变与重构

30、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体育教育研究

31、关于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32、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33、终身教育与聋校体育改革

34、浅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体育本质

35、体育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及思考

36、政府驱动下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现代启示

37、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反思调查与分析

38、高职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

39、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研究

40、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探究

41、体育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

42、人文关怀在体育教育程序中的多元呈现

43、试论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

44、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45、黄宗羲与颜元的体育教育思想比较

46、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47、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48、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新思路

49、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研究

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公共政策;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

公共政策过程研究一般分为政策制定过程研究与政策执行过程研究。其中,政策制定侧重于作出决策的过程,而政策执行则偏向于行政管理的活动。在政策制定过程研究方面,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约翰·W·金登(John W.Kingdon)通过对247人次深度人物访谈与23项案例调查研究,于1984年出版了《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Agendas,Alternatives and Public Policies)一书。该书突破了对政策制定过程进行阶段分析的传统框架,将政策议题的变化视为多源流(multiple streams)互动的结果,旨在更准确地重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整体状态。多源流理论(multiple streams theory)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提出了新的逻辑解释并重构了互动模型,能透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黑箱”,有较强的逻辑解释力与场景适用性。基于此,本文以多源流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尝试对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Doctor of Education,简称Ed.D.)的政策源流、政策共同体等方面进行全盘扫描与探究,以期从中整体把脉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与形成过程的历史脉络及其演进规律。

一、多源流理论:逻辑解释力与场景适用性

多源流理论是约翰·W·金登提出的一种决策过程理论。它以研究模糊状态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为目标,主要用来描述政府、国家和大学这类复杂组织的决策环境,以回答政策问题是如何引起官员关注的、政策议程如何建立等。金登认为,政策决策过程由问题源流(problem streams)、政策源流(policy streams)和政治源流(political streams)这三种独立的源流组成。这三种源流也被认为是多源流理论解释议题被提交给政府机构审议的主要概念。

(一)问题源流

在金登看来,“问题”(problems)是公共政策议程分析的逻辑起点。问题识别对于政策议程非常重要,而备选方案也只有被标注为重要且紧急的问题相联系时,被提上议程的机会才会明显增加。金登将政策议程界定为“对政府官员及其周围的人们正在认真关注的问题进行编目”[1]。他在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率先对诸如“问题是如何引起政府官员关注的,政府官员的决策据以选择的备选方案是怎样产生的,政府议程是如何建立的,以及为什么一种思想会适时出现”这样一些被人们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回答 。[2]

问题源流(problems stream)主要是指社会环境中“漂浮”着各种社会问题,能否得到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的关注进而上升到政策议程,取决于评价问题存在与否及重要程度的一系列指标、能够导致对于某个问题关注的焦点事件、对现有项目运行的反馈等。换言之,问题源流就是指对需要政府行动来解决的问题的觉察,就是阐释问题是如何引起政策制定者(政府官员)关注的。“有时,一个紧迫问题的识别就足以使某一个主题在政策议程上获得显著地位”,“把一个建议与一个被视为真实的和重要的问题联系起来的确使那个建议更有希望被推上议程”。[3]一旦某一特定的问题开始引起重要人士的关注,某些种类的方法就会整个“得宠”,而且其他方法则同时会失去“天恩”。[4]

(二)政策源流

政策源流(policy stream)是指政策建议产生、讨论、重新设计以及受到重视的过程。政策建议、提案一般由“政策共同体”(一般包括学者、政策研究者、利益集团、智库等)提出,政府官员、学者、政策研究者、规划与评估办公室和预算办公室的人员、利益集团的分析人员等都可能参与其中,政策思想在由这些人员组成的“政策共同体”中四处“漂浮”。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抛售”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力争自己的政策建议能够被政策决策者采纳。政策共同体的专家们会选择一个或一些问题提出自己视角下的政策建议,这些“漂浮”在政策原汤周围的政策建议能否被重视和采用,主要取决于这些政策意见的技术可行性和价值观念的可接受性。[5]尽管“原始的政策鲜汤”周围“漂浮”着多种意见主张,但是如同在一个自然选择系统中的情况一样,只有那些符合某些标准的思想才会坚持下来。有些思想幸存下来并且得以成功;有些政策建议则比其他的政策建议更加受重视。[6]

(三)政治源流

政治源流(political stream)是指政治因素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即主要研究促使政策问题上升为政策议程的政治事件和活动。[7]金登认为,政治源流包括三个重要因素:国民情绪、有组织的利益集团(organized political forces)的争夺行动、行政和立法上的换届(turn over)。国民情绪是指在某一既定国家中相当数目的个体都倾向于沿着共同的方向思考,并且这种情绪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利益集团的争夺行动是一种有组织的政治力量;行政和立法上的换届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议程,新政府上台标志着潜在的变化即将发生。尼古拉斯·扎哈里尔迪斯(Zahariadis)对金登政治源流的三个要素进行了修正,将三者整合为一个概念变量,即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这样的整合对于那些拥有相对集权的政治系统和强有力政党的国家来说,是很有意义的。”[8]

(四)三流汇合:政策之窗开启

多源流理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结合”。金登认为三大源流在关键时间点上汇合到一起,政策之窗(policy window)就会被打开。即在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当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汇合到一起的时候,问题就会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个时间点就是所谓的“政策之窗”。金登强调,政策之窗就是“提案支持者们推广其解决方法或引别人重视他们的特殊问题的机会”,该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政策之窗是由紧迫问题或者是政治源流中的重大事件打开的,其开启时间不会太长。因此,当政策之窗开启时,政策企业家(policy entrepreneurs)必须抓住机会开始行动,否则机会就会失去,需要等下一次机会的到来。“政策之窗”只会短暂开启,需要“政策企业家”抓住机会对政策制定系统进行软化。当政策企业家在政策之窗开启之时成功地将彼此独立流淌的三大源流结合起来,那么该问题上升到政策议程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这就是金登教授所描述的“多源流模型”,它综合了三种源流、偶然事件和行动者三方面来解释政策议程的设置问题。

概言之,多源流理论重视突发性事件、政策倡导者和政策共同体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作用,对涉及教育、医疗、环境、公共交通等公共领域的政策制定过程有较强的逻辑解释力和场景适用性。

二、“三流演变”: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政策议程的多源流分析

(一)问题源流:教育专业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和教育职业的专业化运动与单一的学术型学位之间的冲突

1.学位供给与学位诉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是一个学术性领域,又是一个实践性领域。随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教育领域既需要教育理论指导,又需要教育管理实践关怀。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这两种现实需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能在单一的学术型教育学博士学位教育体系中得到满足。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来看,学术型的教育学博士重在培养“专业型的研究人员”(professional researchers),着重培养学生在教育领域的知识创新能力,“学术性”是教育学博士的基本价值取向。专业型的Ed.D.旨在培养“研究型的专业人员”(researching professionals),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创造性地解决教育领域实际存在的问题,“实践性”是Ed.D.的基本价值取向。

由此可见,单一的学术型教育学博士同教育专业强烈的实践性特征和教育职业的专业化运动产生了冲突,社会上对教育专业实践人员的广泛需求呼唤高校致力于培养教育专业实践人才教育博士的出现。[9]我国自1996年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为基础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据钟秉林教授等人的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教育硕士已累计招收6万多名学员,3万余人已顺利毕业并获得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涌现出一大批教学名师、知名校长和学科带头人。他们对接受更高层次的Ed.D.教育有着强烈的需求。

2.世界发达国家(地区)Ed.D.教育实践的借鉴

为解决单一的学术型学位同教育专业强烈的实践性特征与教育职业的专业化运动之间的冲突,世界发达国家(地区)从20世纪初就开始了Ed.D.教育实践的探索。世界最早的Ed.D.出现在美国。19世纪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师范学院,设置了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以培养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的高层次学术性人才。1920年哈佛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其目标是让那些有确定职业的人们获得特定的专业技术,培养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的教育领域实践人员和管理专家。[10]截至2004年,美国约有220家高等教育机构在教育领域授予博士学位,其中至少有180所授予Ed.D.[11],培养了一大批面向实际工作岗位的学校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目前,美国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哲学博士与教育博士并重的局面。[12]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于1990年首设Ed.D.项目。截至1996年,澳大利亚38所大学中有一半以上大学实施了Ed.D.项目,Ed.D.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于1992年诞生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Ed.D.。经过数年的发展,到1998年,英国已经有24所大学开展了29个Ed.D.项目计划,远远多于其他学科。截至2005年,英国Ed.D.项目已有40余个,成为英国博士教育中发展最快的领域。[13]我国香港地区从1997年开始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目前有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教育学院等四所高校开设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课程。世界发达国家(地区)开展Ed.D.教育实践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为我国实施Ed.D.教育提供了鲜活案例和先进经验。

(二)政策源流:政府的理性选择、学者的谏言建议与高校的主动试点形成了政策合力

1.政府的理性选择

在我国,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意志和行为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政府出台的政策、决定、意见(诸如《中国教育年鉴》)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官员的讲话中来考察Ed.D.政策议程的历程。

198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92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强调了“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世纪末我国确立科教兴国的方针。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央政府先后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等目标。通过梳理和分析政府文献,不难发现: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治理基本上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创新制度,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增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200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其凤在首次全国专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专业学位教育作为我们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促进专业学位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同年,周远清指出“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特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条件)的联系”。2006年,吴启迪在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席会议上透露,我国将“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类型,增大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比例”。由此可见,政府对开展博士层面的专业学位教育有着理性的选择。

2.学者的谏言建议

与政府(官员)相比,学者们成为研究Ed.D.政策议程的主要群体。从20世纪末就开始,学者们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体来看,学者们在此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谏言建议。

一是设置Ed.D.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如北京师范大学马健生(2007)教授的《论我国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设置的迫切性和可行性》、余国升(2008)的《高校设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探究》等。二是设置Ed.D.的政策建议。如华中科技大学张应强(2003)教授早在2003年就发表了《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政策建议》、马健生(2007)提出了《关于教育博士(Ed.D.)培养方案的构想》等。三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研究国外Ed.D.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如北京师范大学洪成文(1997)介绍了《英国开设新型教育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文东茅与阎凤桥(2004)研究了《美国“教育博士”(Ed.D.)的培养及其启示》、华南师范大学袁锐锷(2006)提出了《关于澳大利亚若干大学教育博士培养工作的思考》、邓涛(2009)发表了《国外教育专业博士教育的成效与问题——兼谈对我国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等。这些学者的谏言、建议与思想在政策共同体中相互碰撞、结合,就我国Ed.D.设置的迫切性和可行性达成了一致,他们对政策决策者进行软化,形成了Ed.D.政策议程在“政策原汤”中四处“漂浮”的画面。

3.高校的主动试点

在设置Ed.D.的问题上,我国一些高水平大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早在20世纪末,就有少数高校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开展了Ed.D.的试点工作。1999年,华中科技大学开设“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大学校长进修班”。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设立了面向高校管理者的教育学博士项目[14],培养了一批高校的高级管理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3年,北京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展了“高级教育管理博士学位”(Ed.D.)的合作项目。[15]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2003年12月组织相关教师访问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学习了解美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2005年6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和12所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领导共15人对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四所高校Ed.D.项目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16],并形成了《中国教育博士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考察报告》[17]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以上高校的主动试点为Ed.D.政策议程的设置提供了实践基础。

为了准确描述Ed.D.政策议程政策共同体的构成与分布,笔者将其主要观点和政策建议加以梳理和归纳,具体见表1。

(三)政治源流: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政策制定离不开流行的思想观念等环境。”[18]组织社会学理论强调意识形态在社会建构政策范式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意识形态通过影响政治话语来影响政策范式。主流意识形态是一定历史时期内占社会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人心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其意识形态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去分析Ed.D.议程设置的政治源流非常有意义。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教育政策和改革措施,鲜明地体现出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政策与措施共同作用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形成了强大的政治源流。

1.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的要义在于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1995年,我国政府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1998年两会记者见面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向世界作出庄重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表明科教兴国战略已成为了国家意志和政府行动。2001年发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将人才战略确立为国家战略,专辟一章阐释“实施人才战略,壮大人才队伍”的要义。2002年,为了应对后WTO时代的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随后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人才强国战略”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并明确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毫无疑问,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既需要高层次的理论型人才,也需要规模宏大的实践型人才。

2.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其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不仅超越了“满足人类生存”简单的道德诉求,而且还印证了“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社会灵魂的一种觉醒”。科学发展观要求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培养规模宏大的教学名师和教育家,造就从事实际教育教学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职业型和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有1600多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100多万中小学校长和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特级教师以及大批高校管理干部[19],他们对接受Ed.D.教育的愿望非常强烈。此外,我国自1996年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涌现出了大批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专家型中小学校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何为教育领域培养更高层次的研究型专业人员,成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议题。

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的需求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动力,表现在教育产品的供应上,就是要满足人民“想要的教育”,社会要及时提供“应有的教育”,最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开门办学;体现在教育的发展方式上,就是要从以规模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在教育终极目标上,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教育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这些都深深地浸润着对人的关怀与尊重。

1984-2006年,我国先后有2567人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活跃在高等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从事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由于现有学位类型的单一性,教育实际工作领域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级职业型人才难以进行系统的和有计划的培养。Ed.D.的设置,不仅将填补我国学位体系的空白,也将使教育领域高级学术性人才和高级职业型人才的培养相互协调,相得益彰。[20]

(四)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三流汇合与政策之窗的开启

Ed.D.的“政策之窗”是什么呢?笔者认为,2008年12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正是这样一扇“政策之窗”。在这次会议举行之前,Ed.D.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已经汇聚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Ed.D.被提上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的议事日程。时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在会上作了关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问题的说明”。在这次会议上,政策企业家们一致认为,“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教育学科类型、结构和层次,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在他们的努力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学位[2009]8号),决定在我国设置和试办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标志着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新突破。至此,Ed.D.的“政策之窗”被打开了。

三、结语

从Ed.D.的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来看,该政策的出台顺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高级职业型人才的诉求,也切合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更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生动体现。Ed.D.政策议程从学术问题上升到国家政策问题,历时5年之久(我国自2004年就开始了Ed.D.的招生论证工作),在政治官僚、学者和高校的共同推动下,经过了长期酝酿与科学论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学者的谏言是开启政策之窗的催化剂。然而,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Ed.D.的设置也并非完全理性的选择。15所试点高校在实际招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在招生对象与招生规模上“打插边球”等),以致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于2014年9月下发了《关于严格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规范的通知》,要求各试点高校要严格遵守《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Ed.D.的培养质量,自觉维护Ed.D.的社会声誉,促进Ed.D.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彰显Ed.D.的专业特色,实现“发现的学术”与“应用的学术”的有机融合,消除Ed.D.在身份认同上的尴尬地位;与学术型博士相比,Ed.D.的学费偏高也引起了一些非议;Ed.D.至今只有一届毕业生,其培养质量、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接受社会的评估和检验。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政策企业家的关注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5,12-145,145,148-181,148.

[7]周光礼.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政治学引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47.

[8]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4:103.

[9] [12] [14] [16]马健生,滕珺.论我国教育博士(Ed.D.)专业学位设置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8):21-27.

[10]张应强.关于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政策建议[J].现代大学教育,2003(1):40-43.

[11] [15]文东茅,阎凤桥.美国“教育博士”(Ed.D.)的培养及其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3):97-100.

[13]邓涛.国外教育专业博士教育的成效与问题——兼谈对我国开展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72-77.

[17]马重奇.中国教育博士考察团赴澳大利亚考察报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1-3.

[18]沃尔特·W·鲍威尔.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

[19] [20]钟秉林,张斌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新突破——写在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诞生之际[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37-39.

(责任编辑钟嘉仪)

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学生培养 博士培养 国际化教育 通信学科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的推动和高校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来华就读的留学生逐渐增多。官方统计数据表明[1],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达39万人,涉及高校、科研院所811家,其中博士留学生14,367人,占学生总数的3.6%。博士留学生教育属于留学生学历教育中的最高阶段,博士学习期间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博士生经过了硕士阶段的科研训练,具备了一定的科研基础,而且他们年富力强,思维活跃,没有繁杂的社会事务,可以专注于科研,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博士留学生的培养,在形成优质资源的同时,可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优质国际生源,形成一种优质生源与学校国际声誉的良性循环,这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的博士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同时我国属于非移民国家,与欧美多数国家相比,有着更加严格的移民政策,因此,中国博士层次的留学生教育规模远小于欧美发达国家[2];目前,从国家到高校,针对博士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在博士留学生的教学、科研及学生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博士留学生培养中具有共性。针对这系列问题,学者与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调查与研究,形成了多篇研究报告与文献[2-7]。然而,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针对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留学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思路。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博士留学生培养为例,探讨通信行业博士留学生培养的背景、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等,供广大学者参考。

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博士留学生教育对于推動通信与信息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专业博士留学生培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英文授课的高级专业课开课不足, 国际化核心课程建设滞后和博士留学生教学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等。为此, 要提高博士留学生培养质量, 应建立适应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使留学生招生"质"与"量"并重、加强国际化核心课程建设、提高专职管理人员的水平以及进一步总结博士留学生成才过程中的经验。

一、培养通信学科博士留学生的意义

引进博士留学生是学校高水平科研发展的需要。首先,从目前国内外科学研究的经验来看,世界一流的大学往往用于国际化的研究团队;以麻省理工大学通信与网络研究所为例,该所九名在读研究生分别来自六个不同国家。博士留学生在麻省理工学习期间,可以通过与不同文化、不同教育背景的学生交流,实现互利互惠,避免闭门造车,有利于高水平学术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科研水平的提升以及行业需求,具有优秀科研潜力的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往往选择了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深造,引进高水平国际留学生可以弥补本地优秀生源不足的问题。

培养博士留学生是我国通信行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我国通信行业目前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除了中国自己的国际化人才,企业也招聘了海外人士从事市场发开、运行维护、技术研发等工作。以华为为例,2015年华为拥有17万员工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开展了电讯业务,其中海外市场员工本地化超过75%[8]。然而,这些国际技术人员并不一定完全了解我国国情与企业文化,融入企业需要一定的过程;通信行业急需熟悉国内与国际文化理念与商业规则的人才。通过培养博士留学生,我们可以为我国企业提供了解中国、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当地市场、会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教学科研实力的体现。推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英国创造了稳定的外汇收入;美国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了其科技水平;澳大利亚在国际化的高等教育中获得了高素质的移民。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中不仅实现了外汇、科技、移民等收益,更能展现综合国力,提升该国的世界大家庭的影响力,为人类文明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通信学科博士留学生培养问题

本文主要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科博士留学生培养上的问题进行探讨。

其一,重庆邮电大学留学生规模与导致英文授课的专业课开课不足。我们目前留学生规模较小,还没有达到开设专业课的人数要求。一些专业课只有一名学生需要上课,而为此专门开设一门英文课程会浪费大量的教学资源。由于语言问题,留学生亦不能参加中文授课课程的学习。这是学生对专业知识需求与教学资源之间的矛盾。

其二,我校国际化核心课程建设滞后,制约留学生教育发展。博士留学生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我校在博士阶段的核心课程建设上相对落后,课程设置跟不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为了满足培养方案要求,某留学生参加了英文授课的《通信原理》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知识深度不能满足博士研究生要求,学生感觉学起来很轻松,课后需要自己寻找一些专业书籍进行深入学习。这是学生对国际化课程的需求与课程设置之间的矛盾。

其三,留学生情况复杂、个体素质不一。由于博士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他们的基础知识、科研能力、个人素质都有差异;一套统一的培养方案与要求不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这往往将博士培养由培养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博士生转变为了培养满足"技术通用指标"的人。这是个人需求与通用要求之间的矛盾。

三、通信学科博士培养解决办法

针对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科博士留学生培养的问题,我们简单谈谈可行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利用"慕课"等现代教学方式解决专业课不足的问题。

專业课开设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具有国际化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主要的解决办法有:“走出去”与“请进来”。第一,“走出去”: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部委与重庆市各类人才基金、人才项目和校际交流等机会,有计划地分批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访问或短期交流。另外,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请进来”:引进海外优秀人士来校任教,促进教师来源的国际化。招聘国外专家、学者、教师长期授课或短期访问或讲学,聘请著名学者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招聘国外大学毕业的优秀硕士、博士任教。

其次,对于短期内无法解决国际化教学的专业课程,我们可以推广使用“慕课”等远程教育手段,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安排高年级的学生或新进教师辅导学生功课,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二)加强国际化核心课程建设

在国际化核心课程建设上,我们应当选择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课程,大力引进国外优质原版教材,学习国外优秀教学方法;有条件的,可以与国外大学共建课程,课程信息与国际接轨。利用开放性课程资源,将国外优秀课程资源与学校共享。与国外兄弟院校建立学费互认机制,可以推广学生选修跨校、跨国课程。适时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发挥任课老师的作用,主动增加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核心课程建设。

在教学上,要求教师全英语讲授专业课。任课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安排,保证授课内容具有国际视野与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任课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法,增加启发式、研讨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着重考核和评价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注意总结教学过程中累计的经验与收获。

(三)推广个性化教育与针对性教育

在博士留学生培养中,注意推广个性化教育,针对学生的需求定制开发符合个人发展的培养方案,避免机械式的培养模式。要求注意博士教育与其他阶段教育的不同,在博士学习的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测试、考核与诊断,综合分析学生的潜质特征与自我价值倾向,结合现阶段学生个人能力与目标要求,与学生一起对培养方案进行研究与分析,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学习管理规则,并将培养方案提交给相关管理人员备案审查。通过个性化定制的学习方法、知识培养体系、管理规则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科研培养、能力构建、通识教育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对博士留学生的工作态度、学术道德、个人情操、学术构建、思维与动手能力、创新力、技能与经验累计等展开教育和培养。

四、总结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必然选择。作为学历培养的最高阶段,博士留学生的培养是一个高等学府综合实力重要体现之一。高校立足通信行业,为祖国输送了千千万万通信学子;面对教育与通信产业国际化的大趋势,应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工作,学习国外优秀大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我国通信行业博士留学生的教育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提供智力支持与科技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EB/OL].Beijing:(201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 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

[2]沈文钦,王传毅,金帷.博士生跨国学位流动的国际趋势与政策动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6, 37(3):46-55.

[3]文雯,王朝霞,陈强.来华留学研究生学习经历和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1(10):55-62.

[4]黄海,陈坤艳.航天学科留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22:39-45.

[5]张宪国,林承焰,卢虎胜等.提高石油专业博士留学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8):100-104.

[6]张昕宇.关于来华留学研究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3,23(3):73-75.

[7]郑刚.新世纪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改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1(01):57-62.

[8]HUAWEI.Huawei Annual Report 2015[R].Shenzhen:2016.

体育专业博士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个体工商户在税法中的法律规制

3、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税法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4、新一轮税制改革背景下本科《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5、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工资薪酬结构探讨

6、资源税法来了!绿色税制拉起“保护网”

7、项目驱动下税法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8、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家庭课税的考量和路径分析

9、论“十四五”时期个税法的完善

10、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及协调问题研究

11、从税制简化改革到税法简化原则:理论拓补与法治完善

12、会计与税法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的深度契合

13、浅谈税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倾斜保护

14、《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15、浅谈新个税法及相关建议

16、环境保护税法实施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影响研究

17、基于新税法的高校教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18、论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税务筹划

19、用语境策略研读《印花税法》

20、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年终奖个税计算探讨

21、新税法背景下的企业纳税筹划及其风险管理

22、《税法》课程中的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23、新个人所得税法下的税收筹划空间探索

24、“三全育人”视域下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讨

25、课程思政在税法课程中的应用及进阶路径探析

26、“税法”课程思政化元素提取与效果保障实施研究

27、《税法》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方案

28、手续费及佣金的会计核算与税法差异的协调

29、从税法公平原则谈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的得失

30、税法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31、商业地产企业会计核算中会计与税法差异探析

32、由新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引发的思考

33、税法教育“从娃娃抓起”青少年税法知识读本闪亮税宣月

34、新媒体融入税法与纳税实务课程诚信教育的 教学策略

35、税法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36、碳交易所得的税法界定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探析

37、新个人所得税法下员工薪酬纳税筹划浅析

38、刍议财务会计与税法对企业成本费用的不同界定

39、新《个税法》下综合所得预扣预缴及汇算清缴

40、“1+X”证书制度试点下“会计”课程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研究

41、新税法下公立医院个人所得税管理路径探索

42、新购置税法即将施行 买车贵了还是便宜了

43、新个税法下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与方法研究

44、基于税务仿真实训平台的税法课程改革

45、新个税法下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分析研究

46、浅谈税制改革背景下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47、会计准则与新所得税法对应企业纳税所得额的影响研究

48、新旧个人所得税法的比较、分析与启示

49、新税法下个税的纳税筹划研究

上一篇:英语学科英语硕士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英语发展史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