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

2023-09-16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第1篇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气管切开的患者45例年龄28~45岁, 平均年龄36.5岁, 其中原发病为重型颅脑损伤多见, 高血压脑出血少见, 少数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合并肺部感染12例, 皮下气肿2例, 死亡16例, 其余患者无相关并发症发生。

2 护理方法

2.1 保持良好适宜的病室环境

病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 每日2次每次30min, 每日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2次, 病室内保持相对的湿度以50%~60%, 室温一般保持在18~20℃, 病室要保持清洁卫生, 采取湿扫法, 防止尘埃限制家属陪护管理 (不超过2人) , 减少家属探视, 避免人群走动。2.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出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 吸痰时通过观察气道压力升高、下降、痰鸣音、咳嗽动作、雾化吸入后等确定实施吸痰的时间、在非紧急情况下, 应选择餐前彻底吸痰, 进餐中、进餐后内避免吸痰, 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需要经常通过气管套管抽吸气管内的分泌物, 应做到一慢二快三忌, 既退吸管慢, 进管与整体过程快, 一次吸痰过程中忌反复抽插吸痰管、忌负压过大、忌在严重低血氧饱和度, 心律, 心率明显异常的情况下吸痰, 吸痰时充分吸氧, 以免导致低氧血症;应选用SSS吸痰管要大小适宜, 抽吸时间不易过长, 每次不超过15s抽吸是要将导管插入足够的深度, 超过气管套管末端, 以便吸出气管末端痰液及气管内的分泌物, 吸痰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以便引起低氧血症并发短暂性的心律失常。

2.3 湿化气道, 气道内分泌物长时间粘稠, 会堵塞气管套管及

阻止通气, 要通过滴注生理盐水来湿化气道, 使粘稠的痰液湿化以便吸出

2.4 内套管的护理

为保持气道通畅和预防气道内感染, 应及时清洗气管内套管及清除血痂, 应每天早中晚将患者的气管内套管摘下,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将气管内套管放置换药碗中倒入少量的戊二醛消毒液寖泡30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放入。

2.5 外套管的护理

更换气管外套管时因患者不配合, 必要时通常由2人更换, 操作时首先要准备好物品, 其次为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其消除紧张顾虑, 使患者颈部外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在颈前皮肤和套管之间衬以无菌开口纱布, 保持切口免受剌激, 随时观查切口有无渗血、皮下气肿及缝线松脱等现象。气管切开局部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 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的次数, 一般1次/d, 敷料污染应及时更换, 切口周围用高效碘伏棉球环形消毒, 换药时应注意固定气管。

2.6 更换气管套管的系带

为防止患者脏污污染气管套管系带, 通常也要经常更换系带, 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注意系带的松紧适宜, 要使患者颈部前屈, 额部与胸壁接触时, 系带松紧适宜, 能容1横指即可。

2.7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情况,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及时检查是否有痰液阻塞气道, 并及时吸出。

2.8 家庭护理

气管切口患者常有一种紧张, 恐惧心理, 应及时耐心和患者讲解关于气管切口的相关知识及气管切口的必要性多与患者说话, 关心, 体贴患者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气管切口后下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通, 由于气管切口患者病情危重, 机体抵抗力下降, 如护理不当就会造成很多并发症发生, 还会使患者原发病加重, 从而拖延患者脱管时间, 给患者及家属生理, 心理, 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所以通过有计划, 有重点进行全面监测, 正确的掌握吸痰及护理方法, 做到正确有效的吸痰做好无菌操作技术及空气消毒, 防止呼吸道感染, 严密观察病情, 避免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 及采取的护理措施, 以减少气管切开患者的并发症, 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我科的45例气管切开术后实施气管切口护理、套管护理、气道湿化、吸痰、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观察评估结果。结果 气管切开术加大了患者气管及肺部感染的几率, 对肺的灌注及辅助性机械通气管提供了有利的途径。结论 必须要做好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防止气管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第2篇

1 临床资料

我院近年来进行小儿气管切来术的26例患者中, 男16例, 女10例, 年龄0.1~11岁.平均年龄5.5岁。咽喉原发病3例, 喉外伤5例, 急性喉炎、会厌炎8例, 气管异物10例, 行气管切来前患儿呈Ⅱ~Ⅲ呼吸困难。手术方式:行全麻下气管切开术治疗, 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患儿愈后良好。

2 结果

行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原发性出血1例, 继发性出血2例, 气管、食管损伤1例, 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2, 例脱管1例。无一例术后感染。

2.1 术后并发症

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可分为以下几种。

2.1.1 出血

小儿哭闹容易引起静脉及胸腔压力增高, 静脉压增高使局部静脉扩张或使已经闭合的小血管重新破裂出血;小儿甲状腺组织血运丰富, 遮盖在软骨环部位术中直接吼间接也会造成出血。小儿耐缺氧能力差, 局部血管充盈扩张也容易造成术中出血。

2.1.2 脱管和拔管困难

小儿术后烦躁不安, 套管的意外脱落时术后早期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危险的。小儿的气管骨环较软, 术后容易致气管前壁下塌, 误伤环状软骨, 可导致术后气管狭窄, 致使拔管困难。

2.1.3 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

小儿出现呼吸困难时的胸腔压力增大, 胸膜顶向颈部膨隆, 切开和分离伤及了筋膜是就容易造成皮下纵膈气肿。

2.1.4 气管和食管损伤

小儿气管管径细, 软骨环较软, 操作的时候容易误伤或套管磨损容易致使气管后壁或食管前壁出现损伤。

2.2 术后护理

一般将患儿安置在单人病房, 保持空气的流通, 室温保持在20~22°, 湿度在80%左右。气道吸入的气体要加温湿化, 加强口腔护理, 每天可进行2次口腔护理。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液体量, 防止因机体的失水造成呼吸道的干燥。给予充分营养, 保证足够热量和水分的供给, 增强免疫能力。

保持呼吸顺畅时首要措施, 在术后72h内防止小儿大幅度的扭转头颈部, 应保持头颈部伸展位, 保证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居中位置, 防止套管移动闭塞或脱出造成出血、窒息。应及时吸痰, 年龄小的患者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不适合需求, 要主动观察患儿呼吸的深浅、频率、缺氧的情况, 经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来判断是否有痰液阻滞呼吸道。

严格限制试探, 对病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在护理过程中患儿往往不能配合, 要耐心细致给予讲解治疗的重要性使患儿消除紧张心理, 主动配合。

病情好转后, 可试行拔管, 拔管前要先试行堵管24~48h, 堵管期间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 如出现呼吸困难要及时解除堵管。一般如全堵48h后病人呼吸平稳、发音正常, 即可拔管。拔管后, 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 用蝶形胶布拉拢粘合, 不必缝合, 然后再盖以无菌纱布, 2~3d后创口可愈合。

3 讨论

小儿气管腔较小、软骨支架柔软易曲、粘膜下组织松弛, 且小儿咳嗽功能较差等解剖学特点;临床上, 小儿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是成人的2倍,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手术效果地好坏与术后的护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总之从手术开始到拔管, 每一步骤都能发生危及患儿生命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对每一步操作都不能麻痹大意。

摘要:目的 总结和分析小儿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近年来行气管切开术的儿童患者26例, 总结性分析。结果 术后出现原发性出血1例, 继发性出血2例, 气管、食管损伤1例, 皮下气肿和纵膈气肿2例, 脱管1例。无一例术后感染。结论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手术效果地好坏与术后的护理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手术开始到拔管, 每一步骤都能发生危及患儿生命的并发症, 医护人员对每一步操作都不能麻痹大意。

关键词:小儿气管切开术,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处理

参考文献

[1] 张素英.小儿气管切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 35 (3) :225.

[2] 石义生, 徐怀诚, 魏连枝, 等.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分析报告[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83, 18:170~172.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第3篇

本组患者共48例, 其中男性31例, 女性17例, 年龄15~66岁。置管时间3~56d。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39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弥漫性轴索损伤9例。经治疗痊愈出院45例, 3例抢救无效死亡。

2 护理要点

(1) 生命体征及病房环境的护理, 24h设专人护理, 严密观察意识, 瞳孔, 血压, 血氧饱和度, 肢体活动情况。床头抬高15~20°, 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 可防止舌后坠和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如有呼吸困难应先吸痰, 如未见好转, 应检查内套管有无痰液及异物阻塞。注意痰液性质, 颜色及量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送检。气管切开患者病室应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温在18~22℃左右, 相对湿度约60%, 避免空气干燥痰液干结, 不易吸出。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4次, 84消毒液湿式清扫.避免空气中尘土飞扬。 (2) 呼吸道的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气管切开后增加了外界细菌侵入途径, 病人自身失去了对吸入空气的过滤和湿化功能, 造成气道干燥, 排痰不畅, 易导致肺部并发症, 呼吸道只有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适当的粘度, 才能保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系统的正常功能和防御功能, 所以湿化气道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根据病情的需要, 合理采用气管内滴药和超声雾化吸入可湿化气道, 稀释痰液。雾化吸入可采用生理盐水20mL+a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配成雾化液, 从气管套管口给予氧气雾化吸入, 每次15~20min, 每天3~4次, 可湿润气道。也可用用一次性注射器每次抽取2~3mL雾化液, 在吸痰前患者吸气时沿套管内壁滴入, 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并注意其反应将痰及时吸出。 (3) 气管套管的护理, 严密观察切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 渗出, 切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皮下气肿, 气管套管有无扭曲脱出, 外套管固定带松紧要适宜, 一般以能伸入一指为宜, 过松可有套管脱出的危险, 过紧会刺激患者反复咳嗽。切口周围的纱布垫可采用y形的灭菌纱布垫, 每天更换2次, 如有污染可随时更换。如病人需较长时间带管的不需要机械通气的, 若使用的套管为金属套管, 可定时消毒内套管, 在消毒前检查内套管是否有异物或分泌物阻塞, 每日消毒2次, 每次可用戊二醛溶液浸泡30min, 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用无菌干纱布擦干。内套管取出前后要充分吸净痰液擦拭套管内外。戴内套管前先吸净痰液, 戴好后将活门关好, 防止脱管, 外层以双层湿纱布覆盖, 并随时更换湿纱布。气管切开的患者, 需要更换体位时, 动作要轻柔, 并保持头, 颈, 躯干在同一条线上翻动, 防止脱管或套管扭曲而发生呼吸困难或套管移位碰伤气管内膜尔引起渗血。如气管切开用的是带有气囊的一次性塑料套管, 要每4小时气囊放气一次, 每次4~5min。放气前要吸净鼻口腔内分泌物, 放弃后要吸净残留在气管壁的分泌物, 每次气囊充气2.5~5mL为宜。 (4) 吸痰的护理。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 术后及时有效的吸痰, 掌握吸痰时机是护理的关键[1], 一般不频繁吸痰, 只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确实需要吸痰时才吸, 从而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严密观察患者的痰鸣音, 血氧饱和度和咳嗽的情况做到及时有效地吸痰, 吸痰的指征, 床旁听到痰鸣音, 患者咳嗽, 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吸痰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吸痰前先调好吸引器负压, 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将吸痰管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吸痰管应选择质地柔软直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一半的吸痰管, 吸痰时戴无菌手套, 吸痰管每次更换。吸痰时在无负压下插入吸痰管10~15cm, 向上提取时方可缓慢转动吸引器, 连续吸痰最多不能超过2次,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吸痰前后需给3min高浓度吸氧吸痰动作要轻柔, 切勿提拉式上下抽吸, 防止将气管内痰液直接送入支气管, 造成支气管及肺部的感染。在吸痰时如发现口唇发绀应立即停止吸痰, 吸纯氧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升至95%以上再根据情况吸痰。 (5) 气管患者的心里护理。气管切开的患者都会有紧张和恐惧的心里, 护理人员在做每项操作前应耐心解释, 使其心情保持放松, 平静, 减少操作造成的心里紧张, 用语言安慰患者, 轻握患者的手使其觉得被关心有安全感。气管拔出后的患者, 说好的声音和以前有所不同, 应鼓励患者多说话, 与其多交谈, 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早日康复。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 呼吸道和外界是相同的, 空气不再经鼻咽部而直接进入肺部, 处理不当可引起肺部并发症, 因而掌握吸痰的时机, 方法, 技巧, 加强气道湿化可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有效地避免外界病原微生物直接进入肺内。气管切开后, 套管的清洁消毒和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增加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机率, 在护理过程中, 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少刺激减少呼吸道损伤, 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有利于患者早日拔管, 促进原发疾病的治疗,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因此高质量的护理, 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患者治愈率。

摘要:目的 总结重症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对48例重症颅脑损伤并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正确及有效的护理。结果 本组3例在术后5~12d内死亡, 45例均拔管出院。结论 对气管切开患者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掌握吸痰时机, 加强基础护理, 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愈率。重度颅脑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伤残率较高。由于重度颅脑损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 至使患者缺氧窒息, 颅内压升高, 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因此, 进行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重度颅脑损伤就指早期的关键。我科于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48例, 现将护理体会及报道如下。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参考文献

[1] 韩艳芳, 刘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吸痰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2) :234~235.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第4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6例。男34例, 女2例;年龄42~78岁, 平均58.5岁。其中喉癌33例, (T3N0M09例;T3N1M111例;T3N2M012例;T4N1M01例) 下咽癌3例。手术方式:全喉切除33例, 部分喉切除3例, 均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住院天数48~64d, 平均52d。

2 放射治疗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用头颈肩膜固定, 气管套管处的固定膜开洞。定位方法:采取专用模拟定位机和CT扫描定位。照射技术照射野:采用头颈联合野+下颈锁骨野。均采用常规分割, 所有病人照射剂量为50GY/27次, 时间5.5周, 每日1次, 每次时间不大于5min。

3 放疗前护理

3.1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经历了多处求医、确诊、手术再放疗-迁延的病程。家属及患者在精力、经济上都已感觉到疲惫, 并且患者是清醒的永久性置管患者, 丧失了语言功能, 造成语言沟通障碍。常因不能与家人和医务人员交流, 需要不能被满足, 放疗区皮肤不适以及放疗带来的其他不良反应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忧郁不安愤怒等不良心理。我们要多关心病人的痛苦, 主动与病人交流, 借助患者的肢体语言了解患者的要求, 察看患者的表情推敲患者的心理。经常以微笑鼓励患者, 以抚触安慰患者, 以理解满足患者以赞许激励患者。适时讲解坚持放疗的重要性。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及家属放疗的信心。

3.2 气管套管的护理

评估患者, 告之需做放疗前准备。然后进行气管湿化, 使气道内痰液稀薄易于排出, 鼓励患者有效咳嗽排痰, 如有吸痰必要进行吸痰, 吸痰插入深度应超过套管内口1~2cm, 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 切忌负压过大和在一个部位长时间停留, 负压一般在33.3~40.4Kpa。痰液排净后再将金属气管套管全部取下清洗消毒以备放疗后应用。取套管时患者多取平卧位, 手法正确, 动作轻柔, 顺着套管弧度, 以避免对切口不必要的损伤。

如患者放置是一次性气管套管则可带管放疗, 套管系带固定要牢固、系死结;松紧度以通过1~2指为宜, 套管纱布垫清洁勿过厚, 放疗时将覆盖气管套管湿纱布取下。

4 放疗后护理

4.1 放疗区皮肤的护理

保持放射区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用肥皂等刺激性强的洗涤用品, 避免照射部位冷、热刺激和日光照射。由于金属套管需每日重复取下, 装置, 更换纱布垫, 及套管系带的摩擦, 所以气管切开患者放射治疗更易至皮肤损伤。各项操作需轻柔, 一步到位。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

4.2 口腔黏膜护理

放射线照射使大多数患者唾液腺分泌减少, 患者常感口干, 吞咽疼痛, 甚者吞咽唾液时都疼痛难忍, 焦虑不安, 我们需耐心向患者解释原因, 同时做好口腔护理2次/d, 选用合适的漱口液加强睡前口腔护理, 并增加白天患者漱口次数, 可用呋喃西林液漱口6次/d, 或口泰漱口液漱口4次/d等, 并嘱患者多饮水。

4.3 合理饮食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进食宜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多食瘦肉、黄鳝、红枣、红小豆、及动物内脏等一些补血食物, 忌过热, 过硬、辛辣食物。放疗期间要保证机体充足的液体入量, 这与保持环境空气的温湿度同样重要。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全身补液对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粘膜能起到湿化作用, 足量补液对气管黏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以减轻气道吸痰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1]。同时还可以排出体内毒素, 减轻反应。

4.4 套管的护理及颈部运动

放射治疗容易使气管切口形成疤痕, 造成放置金属气管套管困难, 切口处疼痛, 所以在放疗期间每天脱管时间尽量不大于30min。放置气管套管时患者取平卧位, 顺着气管套管的弧度轻柔放入, 妥善固定系带, 松紧以2指为宜。

放射线照射使颈部软组织纤维化改变, 皮肤失去弹性僵硬。指导患者多做颈部运动150~200次/d。运动时注意气管套管。此时套管系带可适当放松以减少摩擦。

5 小结

对于喉癌, 下咽癌等一些气管切开需进一步放射治疗的患者, 放疗前做好心理护理、套管、排痰等充分的准备工作;放疗后及时放置套管, 保护放疗区皮肤, 做好口腔护理,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等一些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使患者舒适、安全的接受放射治疗, 平静的度过较长的放疗疗程, 顺利的结束放疗。

摘要:总结36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需进一步放射治疗的护理。放疗前做好气套管、排痰及心理干预;放疗后做好放疗区皮肤、套管、饮食等健康教育。才能顺利结束放疗。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后,放射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第5篇

非计划拔管6例, 男5例, 女1例, 年龄16~74岁, 均为脑外伤病人, 置管时间3d~6个月。发生时间:夜间4例, 早晨1例, 中午1例。ICU内病人发生5例, 普通病房发生1例。非计划性拔管6例中:重新置管2例, 其中1例1周后因脑疝合并肺部感染死亡, 1例重新置管后半个月成功拔管;4例因置管时间较长、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给予封管并成功。

2 原因

2.1 患者因素

(1) 脑外伤病人, 意识不清, 烦躁不安, 4例自行拔管。

(2) 国内有研究表明, UEX夜间发生率高于白天。由于夜间迷走神经兴奋, 心率、呼吸频率降低, 肺泡通气不足, CO2潴留, SPO2较清醒时低, 患者易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等精神障碍[2]。此外, 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期交替出现, 昼轻夜重[3], 因而易出现夜间拔管。

2.2 家属因素

(1) ICU患者平时没有家属陪护, 到探视时间或夜间家属发现自己的亲人双手被约束带固定, 对其方法不能理解, 便擅自解除其双上肢的约束, 使患者发生意外拔管行为。

(2) 置管时间较长后, 家属对管道的保护措施放松, 不愿意对病人进行长时间的肢体约束。

2.3 护士因素

护理人员粗心、人员不足、巡视不及时, 往往是脱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1) 夜间及中午值班人员少、护士工作忙, 主要忙于执行治疗, 或忽视了睡眠状态的患者所存在的意外拔管的危险, 因而主动巡视不够[4]。

(2) 年轻护士的知识、经验不足, 巡视不及时, 对管道的保护重视不够。

(3) 约束带的使用不到位。对烦躁的病人采取了肢体约束, 但未对胸部约束固定, 导致3例在双手约束的情况下屈曲躯体后拔管。

(4) 缺乏有效的沟通及宣教。

(5) 对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 管道保护的重视程度下降。

2.4 医生因素

(1) 气管切开导管过短。由于身高、体型等个体差异, 气管导管选择不合适, 易发生意外滑脱, 共1例。

(2) 气切病人颈部消肿后, 导管带过松未及时更换或扣紧, 导致滑脱1例。

(3) 缺乏有效的镇静, 未及时持续使用镇静剂的患者拔管率高[5]。脑外伤病人不过多使用镇静剂, 担心使用后会延误发现病情变化。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宣教, 有效沟通

主动向患者家属讲解留置气管导管的原因、意义、必要性、暂时性和自行拔管的危险性, 使其病人和家属理解及配合。对置管时间较长的病人家属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宣教工作, 防患于未然。

3.2 有效的导管固定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 导管带松紧要适宜, 气管切开导管的固定带在颈后打死结, 松紧以容纳一指为宜。特别是在气管切开后的几天内, 导管的固定和防止滑脱更为重要, 因为这时窦道还未形成, 导管的滑脱会造成再次插入困难。由于病情的变化, 颈部肿胀程度可随之而变, 原来合适的气管切开导管固定带的松紧度就会变化。因此, 每日气切伤口换药时及每班护士交接时应注意检查一次。另外, 护士在取放内套管时都应一手按住外套管。

3.3 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险情

气管切开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可对病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护理人员要细心, 主动巡视, 检查气管导管的深度、导管固定的状况、气囊是否漏气、约束是否有效等情况, 并给予及时调整, 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这一险情, 做好记录。

3.4 加强置管患者管道固定的技术培训及管理[6]

气切术后, 抬高床头15~30°, 防止颈部过伸或过屈, 翻身时幅度不要过大, 应使头、颈、躯体处于同一轴线。对ICU护士组织意外拔管知识培训, 有效降低I C U意外拔管率, 完善意外事故报告的流程, 对意外拔管脱管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找出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护士长加强护理质控管理, 在第一时间纠正不恰当的护理措施, 最大限度地保证最佳护理措施的提供, 从而有效地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每月召开护理安全会议, 做到警钟长鸣。

3.5 有效的肢体约束

护士应准确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除双上肢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外, 应考虑胸部加约束固定, 有效的约束固定即使躯体屈曲后, 也不能使手触及导管。使用约束带期间, 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次并协助被动活动, 约束松紧要适度, 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

3.6 合理使用镇静剂

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的病人在医嘱下有效地使用镇静剂, 观察其效果。统计证明[7]:适量镇静药明显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机率。

3.7 合理的护理人力安排及相关制度。

保证合适的护士/患者的比例, 特别是中午及夜间力量应加强。护士的安排注意新老搭配、新老相接, 使值班护士能取长补短、查漏补缺, 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合理制定安全措施, 针对性的交接班制度, 实行ICU床头交接班及非计划性拔管预警制度[8]。经常检查可靠性, 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3.8 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

发生意外拔管时, 护士在呼叫医生同时, 应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如窦道已形成, 即辅助医生重新置入气管导管;如窦道未形成, 即快速予血管钳撑开气道, 吸痰、给氧, 准备用物, 配合重新置入导管,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频率、心率、SPO2, 皮肤粘膜颜色, 并做好心理护理。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进行护理讨论, 总结经验教训。

4 小结

非计划性拔管存在主客观因素, 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其带来的严重后果。临床经验表明:应积极预防为主, 针对脱管的原因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如:有效的沟通、有效的导管固定、适当的镇静、有效的肢体约束、认真、细心、密切地观察和护理、安全措施的强化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2008年10月至今, 无一例滑脱现象, 以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提高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摘要: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管 (unplanned ext ubation, UEX) 是指气管导管滑脱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将导管拔除, 是留置人工气道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中气管切开患者气管导管滑出临床更为常见, 由于患者意识状态差, 肺部易感染因素多, 后果常更为严重:引起呼吸道损伤、重新插管增加院内感染机会、脑部不可逆低氧等, 甚至造成病人死亡。气管切开导管非计划拔管临床常见原因包括患者及家属不配合、医护人员操作不当等引起。国外研究[1]发现, UEX的发生率大概在10%, 范围在2.8%~20.6%之间。现总结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期间我院NICU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出现的气管导管非计划拔管的护理对策如下。

关键词:气管切开,非计划,护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Moons P, Sels K, De Becker W, et al.Development of a risk tool for deliberate self2extubation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Intensive Care Med, 2004, 30 (7) :1348~1353.

[2] 范河谷, 关月嫦, 许智红.ICU老年病人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2, 9 (6) :34~36.

[3] 金晶, 金信淑, 尚志, 等.老年谵妄精神障碍的辨别[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2, 21 (2) :78~79.

[4] 钱淑清.ICU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护理防范[J].护理研究, 2005, 19 (3) :480~481.

[5] 方静, 杨海燕, 刘汉, 等.ICU病人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2) (外科版) :37~38.

[6] 蓝美娟, 沈富女.对ICU护士组织意外拔管知识培训及临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02, 17 (9) :659~660.

[7] 段摄霞.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前瞻性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9, 18 (10) :457~458.

气管切开术护理常规范文第6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共36例, 男31例, 女5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17岁, 从转入ICU到行气管切开平均 (8±3) d, 32例为昏迷患者, 4例为清醒患者, 24例进行机械通气。

1.2 诊断标准

起病于术后24h后;临床有发热, 咳嗽或 (和) 肺部啰音, 叩诊浊音等症状、体征, 胸片示肺部浸润性阴影;至少有以下表现之一:咯脓痰, 气管吸出物、支气管刷检标本或培养检出病原菌, 有诊断意义的血清抗体阳性, 或有肺炎的病理学组织学依据。痰液培养由于受口咽部多种菌的污染, 结果仅有参考意义。

1.3 痰液的采集

36例气管切开患者先按常规吸痰法吸出较浅部位的痰液, 再用无菌痰液收集器从气管套管中插入较深部位, 吸取痰液后立即送检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3]。

2 结果

2.1

细菌分布特点, 见表1

2.2 治疗结果

本组36例患者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病的治疗和经验性应用抗生素, 再根据痰液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性抗生素, 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全组患者治愈12例, 显效18例, 有效5例, 死亡1例。

3 讨论

ICU内肺部感染是指进入ICU72h后发生的院内感染。它发生于有基础疾病者, 多有不同程度的免疫受损, 多为机会性致病菌引起, 多数耐药。在医院获得性感染中, 肺部感染占15%, 仅次于泌尿系感染居第2位, 但病死率却高达25%~50%居首位[3]。ICU病人因基础病更为严重。使宿主防御功能严重受损, 多个易感者集中相对窄小的空间内, 发生感染的机会比其它病房增加2~10倍而且耐药菌的耐药程度更加严重。因此, 对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要求护士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本组病例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减少了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使患者恢复顺利[4]。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人工气道管理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有针对性地对气道的温、湿化, 清除气道分泌物, 加强气道、气囊的管理, 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 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 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的肺部感染, 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 降低患者痛苦, 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脑外科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更为有效的护理措施, 预防并控制ICU内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 观察我院脑外科36例行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患者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总结细菌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 并分析原因。结果 导致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为基础疾病免疫力差,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咽部定植细菌下移, 生理屏障作用和无菌操作不严格等。结论 有针对性地对气道的温、湿化, 清除气道分泌物, 加强气道、气囊的管理, 控制口咽部细菌定植及误吸, 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 可有效降低ICU患者的肺部感染。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感染

参考文献

[1] 王萍.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6) :556~558.

[2] 刘领君.亲情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0 (34) :54~68.

[3] 潘美飞.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广西医学, 2007, 29 (9) :1472.

[4] 林御贞.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 2007, 14 (6) :88.

[5] 周胜招, 邓明珠.浅谈手术室护士在围手术期的亲情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7, 7 (2) :14~25.

上一篇:乡镇脱贫攻坚三年规划范文下一篇:人力资源知识点总结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