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2024-03-23

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政治思想

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在思想上和党中央保持一,积极参加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和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关心国家大事,爱国、爱党、爱社会、爱公司,道德品质良好,为人诚朴,团结同志,乐于助人,遵纪守法,工作勤奋、踏实,是一个政治可靠,思想上进的同志。

二、学识水平

本人大专毕业于乐山工业学校机电专业,虽然专业学识起步较低,但本人能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在建设集团项目部从资料员开始专业实践,再到质量员、施工负责、技术负责直至如今总公司负责技术创新管理等工作,一步步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学习。在工作实践同时,本人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继后又获得了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文凭。2011年通过二级建造师考试。这样边理论学习,边工作实践,能较好的学以致用。在10余年的技术工作经历中,逐步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本领,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能协调技术工作和解决关键的技术问题,已具有了较高的学识水平。对技术人员进行传、帮、带,指导他们开展技术工作。

三、工作业绩

本人14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事工程技术管理工作,自受聘工程师职务以来的主要工作成果作如下简述:2014~2018年,在成都市青羊区百仁片区上善清波a标项目。建筑面积193534.22,该工程为高层结构,地下室埋深较大,在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该工程基坑埋置较深,地下水位高,且地下室面积大,抗渗漏要求高,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经多方论证决定,采用合成纤维抗裂抗渗混凝土技术,保证该工程地下室防水需要,经过多重分析,深化研究,总经形成企业工法《合成纤维抗裂抗渗混凝土施工工法》进行推广应用,在本企业类似工程中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四、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任职以来,本人认真履行了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方针,政策,严格遵循有关规程、规定、标准和技术文件。2、严格按qeo三合一整合体系程序规定办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确保设计质量。3、大胆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力争使新技术、新成果适用、可靠,具有较好的性价比。4、及时处理建筑施工、安装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认真做好工程的回访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5、不断钻研,虚心请教,认真吸取别人的长处,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同时,耐心指导初、中级职称同事的技术工作。6、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委派的其他任务。五、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本年度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经验:

1、导线的复测,水准线测量,导线加密。导线测量是一个工程开始所必须的步骤,导线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点,便于施测周围地形,还要在平坦,土质坚实、不易破坏的地面设置,便于架设仪器,导线的边长要大致相等,相邻边长不应悬殊过大,应埋入石桩或混凝土桩,刻凿十字作为标志。在本项目,导线点的测量采用静态GPS的测量方法,然后内业Compass处理数据保证控制点的精度;水准采用天宝电子水准仪测量和光电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并校核控制点。最后的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投入生产。

2、图纸的审核,施工前自我熟悉图纸中的各个细节,了解设计意图,并检查图纸中是否有错误或者设计的不合理,并及时报领导交设计院,对图纸进行修改。

3、 全线地形图的测绘和道路断面测量。本线路地势多沟壑,桥梁施工和路基施工都有相当大的土方工程量,需要对上对下的工程量计算,地形数据就必不可少了,地形的测量采用中海达动态GPS测量,并绘制相应的地形图。做到线路的每个角落都要有测量数据的存在,并报监理签字,施工队确认签字,以备工程量的计算使用。

4、 便道走向设计,鉴于本项目地形复杂,桥梁的施工需要修筑便道,选择坡度较缓,施工难度较小的地方作为便道的方案,并绘制图形报领导审阅。

5、 工程量的计算。本线路桥梁桩基平台施工、便道施工、路基施工等方面的工程量。在维护公司利益,以盈利为目的的前提下,结合现场测量数据,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对上和对下的工程量要在双方都信服的基础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6、 现场工程测量。这个是测量部的主要工作内容,从开始的桩基,路基,下部结构,以及架梁工作,测量部要精确控制每个部位的位置和高程在规范要求

的精度范围以内,并随时报监理验收,对下下测量技术交底,现场施工资料要实时跟进施工进度。这就要求我熟悉各种施工规范,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测量技术方案。

7、 学习方面,我学会了和各方面很好沟通,更加扎实了现场工作的技术水平,可以运用各种测量仪器完成现场的各项工作,并付诸于现场施工。熟悉现场技术管理的各项流程。

在本年中,各项工作存在有以下不足:

1、导线测量,水准测量进度较慢,由于地形的原因,用电子水准仪虽然精度高,但是进行速度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进度,应该采用速度较快的电磁波测距仪先控制,满足下部精度要求,再用电子水准仪全线复测。

2、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以利于测量工作的又快又好进行。

3、测量技术交底下到位,精度全程控制。

今后的工作计划:

1、年后全线导线点复测。导线点因沉降、冰冻等原因的影响可能会有一定的偏位,要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精度控制不到位,并重新上报监理,对下重新交桩。

2、部分施工地区的零星工程量计算,按原定原则计算。

3、现场施工测量,一切以紧密配合现场施工为目的,各部分精度坚决控制到位。

4、更加深刻的学习现场施工以及项目管理相关知识,并主要学好合约部相关业务,考取一级建造师证书。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学号:

姓名:

组别:

今天看到我们这个测区的测量图完成时,内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两周的辛苦顿时消失。很有幸能分在工程管理一班第二组里,14名成员(3名组长)。我们分工明确,团结一致,兢兢业业,在两周的测量过程中,从未出现过分歧和争吵,出现了问题,我们一同解决。

测量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就将各自的工作明确,分为两组,各自按计划实施着。花费了将近一个上午的时间去寻找通视良好的控制点,一组直线测距,一组水准测量,在这其中我们在控制测量中出现过两次失误,我们并未去弄虚作假,并未人为的减少误差,而是不断寻找错误的根源,直到解决问题,因为测量中的失误,也许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失误,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各组员总是做完分内的事,去帮助其他的组员。

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技术总结

一、测量工作任务概述

为顺利完成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沙吉海勘查区三井田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工作,我单位组织工作力强的测绘队伍,其中项目测量组配备测量技术人员3名,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6双频动态RTK接收机二台、以及相应的测绘软件等必要仪器设备。项目测量组于2013年7月9日奔赴野外一线对63个钻孔进行精密测绘, 于2013年7月11日顺利完成野外测量任务。

二、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

利用甲方提供在该区布设的GPS静态控制点,作为新疆和什托洛 盖煤田沙吉海三井田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的依据。

三、坐标系统

本次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坐标系统,平面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87°中央子午线3度带高斯投影直角坐标;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四、测量工作的依据和技术方法

1、测量工作中执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2)《地质矿产工作测量规范》(GB/T18341-2001);

(3)煤炭部1987年制定《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规程》;

(4)本区技术测量设计书及审查意见。

2、测量工作作业技术方法及精度评述

采用GPS实时动态RTK的测量方法,将RTK基站架设在甲方提供的GPS静态控制点上,利用其它两个GPS控制点进行三点校正,检查无误后在固定解状态下进行钻孔定测。本次钻孔定测使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生产的灵锐S86双频动态RTK。仪器标称精度:平面精度:5mm+1ppm;垂直精度:10mm+2ppm。RTK测量中PDOP≤5,观测卫星数≥6个,RTK基准站设站检查的最大误差为:△X=0.015米;△Y=0.020米;△H=0.028米。在流动站RTK信号固定时,平面定点误差≤0.05米时,进行钻孔点位测量工作。

五、质量监控与测绘成果的精度评定

1、质量监控

测绘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设计》,并通过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方法控制测绘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对测量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了测量成果资料的质量。通过控制测量的各项较差、闭合差衡量加密控制点的精度,重复测量方法检查了钻孔点位3个点,占总物理点数的4.76%。通过最后综合评定计算衡量测绘成果资料的质量。内、外业测量成果资料完整齐全、清晰美观、质量可靠,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2、测量成果精度评定

⑴、利用重复测量检查结果衡量勘探线测量精度评定:

①、测量点位中误差:

M点=± SQRT((∑△X2+∑△Y2) / 2n)=±0.073m

②、高程测量中误差:

MH=± SQRT(∑△H2/2n)=±0.046m

⑵、最终测量成果精度评定:

①、最弱点测量点位中误差:

M点=± SQRT(M控2+ M点2)=±0.0735m

②、最弱点高程测量中误差:

MH=± SQRT(M控2+ MH2)=±0.046m

六、提交测量成果资料

(1)地质勘探项目钻孔定位测量成果(电子文档)1 份

(2)测量工作技术报告

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我在大学的专业是工程测量专业,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需要更多的实习来补充我的知识,在实习中找到更多的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要做好的事情,这些只有在不断的实习中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差得太远,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实践知识的匮乏。这时我就一边学习业务知识,一边工作,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向他们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力求精益求精。

在工地上学习的目的如下:

(1)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咱也品质和职业道德。

(2)熟悉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工作原理。

(3)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技术总结如下:

通过这次工地上的学习,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

一、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通过实践,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更加熟练,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二、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和GPS的各种使用方法,掌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三、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

(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

(2)提高自身的测量水平,降低误差水平。

(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来减少误差。

测量技术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五个步骤。

(一)安置

安置是将仪器安装在可以伸缩的三脚架上并置于两观测点之间。首先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用目估法使架头大致水平并检查脚架是否牢固,

然后打开仪器箱,用连接螺旋将水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

(二)粗平

粗平是使仪器的视线粗略水平,利用脚螺旋置园水准气泡居于园指标圈之中。其方法如图9-10(a)所示,气泡未居而位于a处,先按箭有关当局

所指的方向用手相对转动螺旋1和2,使气泡移到b的位置,如图9-10(b);然后再转动脚螺旋3使气泡居中。在整平过程中,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大姆指运动的方向一致。

(三)瞄准

瞄准是用望远镜准确地瞄准目标。首先是把望远镜对向远处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最清晰。再松开固定螺旋,旋转望远镜,使照门和准星的连接对准水准尺,拧紧固定螺旋。最后转动物

镜对光螺旋,使水准尺的清晰地落在十字丝平面上,再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的像靠于十字竖丝的一侧。

(四)精平

精平是使望远镜的视线精确水平。微倾水准仪,在水准管上部装有一组棱镜,可将水准管气泡两端,折射到镜管旁的符合水准观察窗内,若气泡居中时,气泡两端的象将符合成一抛物线型,如图9-1(a)所示,说明视线水平。若气泡两端的象不相符合,如图9-11(b)所示,说明视线不水平。这时可用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象完全符合,仪器便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以满足水准测量基本原理的要求。注意?气泡左半部份的移动方向,总与右手大拇指的方向不一致。

(五)读数

用十字丝,截读水准尺上的读数。现在的水准仪多是倒象望远镜,读数时应有上而下进行。先估读毫米级读数,后报出全部读数。如图9-12所示,尺上的读数为1.456m。

二、水准测量的方法

当待测高程的两点距离较远或高差较大时,不能在两点间安置一次仪器,就能读得两水准尺上的读数,应按下述方法分站进行测量。 如图9-13所示,已知水准点BM1的高程为365.427 m现拟定A、B两点的高程,其方法步 骤如下:

(一)在BM1点且距BM1点约100~200处找寻一点TP1,地面不松软时可立水准尺,地面松软时,可置尺垫于地面踩实后,立尺。

(二)在BM1与TP1中间选定一点I安置仪器(称为测站)进行粗平。

(三)后视(瞄准)BM1点上的水准尺,经精平后读数得0.823m(称为后视读数a1),记入手薄后视栏内,如表1所示。

工程名称

表----1 测 站

测 点

后视读数 a (m)

前视读数 b (m)

差(m)

BM1 365.427

水准测量手薄

程(m)

+

-

0.823

TP1

2.769

0.145

0.678

366.105

TP2

1.371

0.854

1.915

368.020

A

368.381

TP2

367.075

B

365.404

算 校

∑a=5.397 b=-5.420

∑+2.593 ∑-2.616

-365.427

1.010

0.434

2.316

2.105

∑b=5.420

∑-2.616

365.404 因A点是插前视不参加校核计算

h=-0.023

0.361

0.945

1.671

-0.023

-0.023

(四)转动望远镜,前视(瞄准)TP1点尺上的读数得0.145m(称为前视读数为b1),记入手薄高视栏内。

(五)BM1与TP1两点的高差

h=a1-b1=0.823-0.145=+0.678m记入手薄“十高差”栏内。

(六)搬动仪器于Ⅱ点,移动BM1尺于TP2点,同法读取TP1尺上的后视读数a2,TP2尺上的读数b2则TP1与TP2的高差 b2=2.769-0.854=+1.915m

记入手薄。余此类推。

(七)计算各点高程。如TP1的高程

HTP1=HBM1+h1=365.427+0.678=366.105m

TP2点的高程 HTP2=HTP1+h2=366.105+1.915=368.381 余此类推。将以上计算结果,分别记入各点的“高程”栏内,详见表9-1。

(八)计算校核。为了检查计算是否有误,可用公式 bBM1-B=HB-HBM1=∑a-∑b=∑h

(5)进行计算校核。

上一篇:创建文明校园条幅标语范文下一篇: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