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

2023-12-08

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许多农村小学生进入中学后,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严重,普遍感到英语难学的问题尤为突出。怎样帮助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已成为农村每位英语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课堂小组活动是优化英语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交际化和了解课堂信息反馈的有效策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为了适应新教材“突出语言运用,全面发展个性能力”的特点,就必须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代之以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小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和发展學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一、 “分组教学”在农村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1. 小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百法园中,小组合作学习可谓“一枝独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合作学习中,他们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带学生进入一种愉快的学习情境,使他们产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的全新感受。

2. 小组活动能帮助学生知识互补,拓宽视野

“独学而无友,孤陋则寡闻”,小组活动强调了“互助”和“合作”的作用,在群策群力中共同研究、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愉快的交流与合作中得到了自我肯定,认识了自我,又能认识别人,并能取长补短,相互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依赖关系。在小组活动中,人人都可能成为“一字之师”。组内的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均可认识到自己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每个学生都以最佳心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找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 “分组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施方式

1. 合理组建小组,明确学习目标

小组活动应该分工明确,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三到四人,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水平等方面合理搭配,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这样的分组,既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与帮助,也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比如在学习比较级的过程中,可以安排能力好的学生和能力差的学生一组,在小组自主练习中以好带差,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既唤起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小组活动

讨论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学生从中可以相互启迪,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教师可以鼓励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创设情景和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模拟表演独具魅力,通过模拟角色表演,给学生搭建一个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平台。在教学How to make telephone calls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两人一组拟一个电话内容进行表演,学生带着好奇在自觉的状态下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参与合作的习惯,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建立科学的小组活动评价机制

小组活动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首先,学生应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其次,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所有小组成员,不仅仅在于能否达到某个小组目标,关键在于它能否提高小组中每个成员的学习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活动机制,确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不仅个人努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良性机制。否则,小组活动应有的教学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

三、 “分组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活动的课堂结构是:个体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统一交流。如果学习的个体对要研究的问题缺乏了解,那就缺乏合作的基础,合作的效果也肯定不会好。所以,针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习者应该先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在独立思考中思维的深刻性和独创性品质才能得到发展,然后每个人将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小组内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对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事实上,不管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小组活动也不例外,而且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当学生探索未果或存有疑惑而百思不解的时候,教师就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

3. 精选小组活动的内容,按难易编排

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小组活动,而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组活动内容。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做学习的主动探索者,“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各种方式的小组活动,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潜力,扬长避短,集思广益。小组活动,不只是学习信息的交流和研讨,更重要的是语言的表达,思想的沟通,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活动已经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小组活动的方式说起来、动起来,为我们的英语课堂增添魅力。

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分组实验教学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方式。农村初中物理在进行分组实验教学时由于资源有限、教学经验不足,在分组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品质。基于此,对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优化分组实验教学品质的措施和方法,以期为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效果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

分组实验教学是新时期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初中物理知识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但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实验教学资源有限等问题,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寻找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突围之道。

一、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面临的主要困惑

当前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惑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这是当前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在分组实验教学引导方面,教师没有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实验操作包办代替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农村物理实验教学资源比较有限,部分教师害怕学生损坏实验仪器,当然,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也会导致这一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分组实验教学组织方面,教师过分关注结果,忽视了实验过程的教育,分组实验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体验感不强,没有充分发挥分组实验教学在物理知识教学方面的积极优势。其次,农村学生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不高,这也是当前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受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农村学生对物理现象探究的整体兴趣并不高,加上教师的错误引导,不敢去碰触实验仪器、缺乏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致,分组实验教学失去了基础支持。

二、农村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困惑的突围之道

(一)结合农村实际,激发学生对物理分组实验的学习兴趣

激发农村学生对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兴趣是农村初中物理教师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巧妙地应用农村学生能够轻易接触到的物品、器材组织开展分组实验。比如在农村最为常见的可能就是“石头”了,应用石头这一农村学生能够经常接触到的、十分熟悉的物品开展分组实验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小石头开展惯性实验,“将小布条放在桌面上,布条的一端悬在桌边,将小石头放在布条上,从桌边快速地抽出布条,石头仍留在原处”,或者是“用力地将小石头抛出,离开手之后石头还能够继续飞行”。根据实验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如何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比如重力方向实验探究、浮力探究实验等等,都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物品进行,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究兴趣和精神的培养。

(二)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思路,创新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路径

教师教学方法和引导方式直接关系到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须要积极转变思路,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寻找和探究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有效路径。首先,教师要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是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分组方面,建议教师采取动态分组与固定分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动态分组就是根据实验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组合,避免每一次成员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操作主要依赖某一个同学的现象,固定分组就是组员数量和角色要相对固定,保证分组实验教学活动开展的秩序。其次,教师要善于丰富实验器材,要积极打破实验室器材有限的局限,通过多个途径来丰富实验器材。比如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相关实验探究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橡皮筋、铁盆等进行实验,通过敲击铁盆、拨动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铁盆振动幅度和橡皮筋振动幅度。另外,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要将实验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扮演好引导者角色,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尝试。

(三)加大对农村教学资源的投入

上文分析中提到,实验资源有限是影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原因之一,首先,教师和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教育部门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支持,积极整合有效的社会资源,为农村学生更好地开展分组实验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其次,加强实验教材的创新和改造,丰富教学资源。

总之,分组实验教学对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科学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分析当前分组实验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兴趣激发、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优化等方面寻找突围之道,不断提升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品质。

参考文献:

[1]陈协桥.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7):78-79.

[2]李静.分组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7):108.

[3]杨冬冬.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9):153-154.

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最好办法,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主动地、源源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并能够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而其中“讨论式教学法”则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热情的最好办法。本文首先从“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和必要性入手,具体地分析了“讨论式教学法”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通过分析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不足,以此探究出推动“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好应用的方法。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 实际运用 探究 策略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标下,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我国正处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阶段,转变教学观念与方法至关重要。

一、“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讨论式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交换各自不同的观点,然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同时,“讨论式教学法”是一个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被有效激发出来,这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长此以往,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起到不可预期的效果。

二、“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当前“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已经很普遍。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会通过运用“讨论式教学法”,促进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程度。比如,在讲解“The great wall”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必要的讨论:describe the great wall,最后在课堂上再展示同学们的课前讨论结果。此外,教师可以给这些题让学生课下分组讨论,相互交流,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探索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课上小组间派选代表向全班学生讲述本组成员讨论出的解题方法。而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互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解题方法,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现代许多高校都会采取这种形势布置课后作业,并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使得英语学习活动不再枯燥无味,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自主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

(一)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内容。“讨论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查询资料,然后得出自己的观点,接着通过讨论的形式和同学一起讨论与交流,相互交换各自的观点与想法,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组织好讨论的方式,制定好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讨论过程中起推动作用,帮助整个讨论过程顺利进行,轻松愉快的讨论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主动、积极地去探究与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事,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等各方面的能力,是极其有效的。例如,教师布置“My hometown”的讨论作业,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用英语进行描述,不懂的单词或语法,可以请教同学或者咨询教师,不能完全依靠教师。

(二)强调教师在讨论式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制定目标明确的教学方案

在注重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此,要强调教师在讨论式教学法中的指导作用,在每个讨论开始之前,教师都应该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讨论开始之前,明确讨论目标,如此在讨论中才不会脱离主题,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促使讨论式教学法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讨论,而不至于偏离正轨。

(三)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搭建促进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良好的讨论氛围,有助于促进讨论活动的顺利进行,若没有一个民主的讨论环境,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讨论就只能成为一个形式,教师无法真正地借此掌握每个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对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搭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平台,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总之,只有在民主的環境中,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参与讨论,并交换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得出科学、合理的见解。

(四)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讨论式教学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是保证讨论顺利进行的主要前提,虽然学生在讨论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教师的辅助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的同时,要注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讨论过程学生自由、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与交流思想的能动性,保证讨论稳定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结合自己与别人的观点,然后在此基础上得出更为正确、科学合理的看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推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四、总结

“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已经普遍运用了讨论式教学法教学。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所以要发挥好“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推动作用,必须探索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讨论式教学法”应用途径。

参考文献:

[1]董燕.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冯文章.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4,(06).

[3]杨国荣.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62).

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前言: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国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这就向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出了较大挑战。本文浅谈了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步探索,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我个人认为要更好的调整新课标下的教学方式方法,必先了解其基本理念,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高中数学的基础性

在新课标的课程框架中,所设5个模块的必修内容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应具备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又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必修内容包括了原高中数学中的集合,初等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不等式,数列,立体几何初步,解析几何初步。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2的共同内容有: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统计,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从以上所列出的高中数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不难看出新课标仍然十分重视高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及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

(二)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 “高中数学课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在选修系列3和系列4中开设了《数学史选讲》,《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风险与决策》等专题。使学生在追寻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的过程中,能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也就是能够触摸到数学知识的来龙与去脉。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会到数学本身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原动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数学美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在数学家的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的鼓舞下,正确规划自己成才的蓝图,不断完善自身的全面素质。在对我国古代数学史的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和他们对数学发展立下的不朽的功绩,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的激情,以及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豪情。

(三)多样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高中数学新课标,不但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构建了共同的基础---必修的5个模块的数学基础知识,还提供了多层次多种类的课程内容安排,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果一个学生对文史类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他就可以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内容学习的前提下,选修系列3中的“数学史选讲”专题,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探索,以丰富自己的史学知识。如果一个学生对数学有兴趣,又有进一步提高的要求,他就可以在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中,选择他有兴趣的专题去学习,以进一步提高他的数学素养,为大学的学习打下更加坚实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准备报考大学,他就可以在高中阶段只学完必修课程的基础内容。对于那些确有数学天赋的学生,选择的种类就更多了:偏爱计算机的学生,可以选修“信息安全与密码”专题;想当老板或想将来从事金融行业的学生,可以选修“风险与决策”专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修课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与调整,这对学生依自身的具体情况,为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的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

(四)为教师业务素质提高构建了平台。

高中数学新课标规定:高中数学课程必须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到必修选修的各个模块和选修的各个专题中去,并且在高中阶段至少安排一次较为完整的数学探究课和一次数学建模活动。这样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传统的只由教师单纯讲授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采取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交流的新教学方法。像这样新课标增加了不少新内容,这就给任教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知识更新的要求。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的进修和自我素质的完善就显得更加必要。这里所指的专业进修,不仅包括高中数学课程新增内容的学习,还包括心理学,数学教育学和教育哲学,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的相关知识。

综上可看出《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就要求我们尽快地适应新旧课程过渡,由传统型教师向新型教师转换。我们应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就此我们可以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作如下试探。

一、新课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虽然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一般来说,高中学生要探究出某个数学问题或者定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这绝不是能在短短之几十分钟内就得到解决,而且就是要探索也要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高中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前人知识与方法,任何脱离知识基础的探究都是盲目的。应该承认,讲授式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对学生掌握知识基础不失为一种效率较高的方式,但是,它不能和“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划上等号。讲授式教学也有其优越性,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关于讲授教学法研究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学习方式,其关键在于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强烈探究意识。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适宜学生探究,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去探究;开展一些课外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历程,体会到发现乐趣与学习魅力,发展他们创新意识;有些时候,教师适时地对某个数学问题或知识点作拓展。甚至是一句话,也能激发学生探究之欲望。

二、新课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中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有一堆数学情境,有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之经验。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教科书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一堂生动活泼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之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殿堂,展开思维翅膀,开启智慧大门。

2、准确定位新增加内容

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内容,对于这些新增内容,肯定普遍感到难教。一方面,这些新增内容不像老教材内容那样轻车熟道,另一方面,对新增内容标准把握不透。新增内容是课程改革亮点,它具有时代感,贴近社会生活,所以我们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把握标准进行教学。达到对新增内容渗透适度,从老向新过渡转化自然。例如,对导数内容,不应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几个求导公式,进行简单求导训练,而应首先通过实际背景和具体应用实例了解,通过研究增长率、膨胀率、效率、密度、速度、加速度、电流强度、切线斜率等反映导数应用的实例引入导数概念,引导学生经历从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过程,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通过感受导数在研究函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导数思想及其内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导数背景和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变化率都可以用导数来描述,要避免过量形式化的过程练习.又如,欧拉公式内容,应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欧拉公式的过程以及对欧拉公式证明的理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家的创造性工作,关注学生对拓扑变换的映象和直 观理解.例如,把拓扑变换理解为橡皮变换,不要引导学生追求拓扑变换形式化定义应注重对拓扑思想方法介绍。

3、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

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数学来源于实践而又应用到实际生活。新课程中突出体现了数学知识 “生活化”,使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现实,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同时,新课程中更强调将数学语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广泛地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处处留意数学,时时用数学”的意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发展学生应用意识。通过丰富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应用价值.努力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如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反函数”这一节内容时,学生思维往往容易出现“混乱”,搞不清为什么有的函数有反函数,有的没有反函数。这时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知道映射是函数,反函数作为一种函数,也必须符合函数之定义,从而推导出在定义域和值域间只有一一映射的函数才有反函数。于是在习题 2.4 中求 y= x2(x≤0)反函数时能否把条件 x ≤0 去掉,结论当然是不能,如果去掉,则给一个 y 值时,就不是一个 x 值与其对应,不是一一映射,就没有反函数。上课提问时,应要求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有条理性和完整性。我们要指出学生回答中的漏洞所在,不严密的回答可能会造成哪些不同结果。又如有学生在回答“三垂线定理”时说:“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就存在问题。因为他没有说这条直线是否在射影所在的那个平面α内,若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个结论就是错误的。正确的应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之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见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下]。……. 通过以上这些训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会使学生慢慢地达到理解深刻和思维缜密。对于学生上黑板做的练习题,要及时地评讲,指出其基本知识以及思想方法上的欠缺,这不但对做题者,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是一次提高。

4、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并指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还应当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为每册书都设立了研究性学习材料,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应重视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我觉得只利用好这儿个研究性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应从教材的例习题和平时的练习题中,合理选材、组材,编制研究性学习素材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能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发现、探索、提炼、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品质。 例:设A,B是一个圆的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CD是与AB垂直的弦,求直线AC与DB交点的轨迹方程。这个习题是以AB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出圆的方程,建系设点后,分别求出AC、DB直线方程,然后解方程组得二直线交点坐标、再消去所设未知参数,得轨迹方程。 从这个习题的特征出发,对其作适当引申、推广、探索、创新,寻求一般规律。对这个习题作如上变换、创新研究,让学生在复习圆锥曲线时找到求交轨一类问题的一般模型,以及求解中的方法、规律。通过上述类似研究题目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只有培养这种创新数学思维,才能保证学生具有分析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之教育目标,将创新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让我们的学生不仅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长期艰难的探索过程,需要我们一起积极地参与,更需要我们不盲目迷信任何一种固定教学模式,大胆改革与创新,灵活多变地交叉使用不同手段带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带给我们自己驰骋的空间。

参考文献

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 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占很大比重, 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些变化, 但是没有真正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灌输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思想还是普遍现象。单纯的讲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大学一年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高中以读写为主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英语学习上听说的严重脱节。旧的英语学习模式、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定式, 使得被动的接受知识讲授成为普遍现象, 这给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改革和对学生目标能力的培养带来非常大的困难。

2 分组教学的必要性和取得的成绩

2.1 分组的必要性

Steven Krashen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当中, “情感过滤假设理论”阐述了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好坏跟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和焦虑度有直接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 使情感过滤达到最低限度。大学英语教学中, 分组教学势在必行,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分组教学对于大学英语改革新形势下教学模式的转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到学生的转变。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以学生为中心, 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 更注重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新模式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既是参与者与指导者, 又是促进者与评估者, 既是高质量输入的提供者, 又是学生的好朋友, 关心学生的同时又专研自己的专业, 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2.2 分组教学取得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分组教学实践,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具体表现为:分组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活跃了课堂的气氛;避免了两极分化, 差生的成绩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的节奏加快, 效率有很大的提高, 数据对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平均通过率提高了15%;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听说读写译全面的发展, 尤其突出的是口语的突破-由以前的哑巴英语变成了多说多练, 能够正确表达、流畅的英语口语。

3 分组教学实践的具体细节

3.1 分组

根据自愿的原则, 规定每个小组人数为4-5人, 由学生自行组成小组。与此同时, 充分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个体差异, 采取指定的方法把班级英语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合理的编排进去, 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分组充分调动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避免两极分化并逐渐的消除两极分化。分组教学中的小组要保持稳定性的原则, 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细微的调整。

3.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模式下, 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 改变过去旧的依靠教师单纯讲授灌输的教学模式, 创造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真正的从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就体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 引导教师注重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以及情感因素等等。进而在此基础上, 制定合理的教学实践安排, 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语言的本质在于交流和使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入手, 分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协商等方式完成学习的任务。在这个分组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指定的具体学习材料和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内部的讨论和协作来完成。

3.3 团队意识和全面能力培养

分组教学中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意义。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是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小的团队, 小组内部的团结、合作以及小组之间的竞争是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在这方面对学生的诱导, 进而使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成为分组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全面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分组教学实现的。教师指定具体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小组的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的过程中, 真正的实现了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高。对指定材料的学习通过读写译来实现, 小组内部的讨论并得出讨论结果则通过听说来实现, 这种模式对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以及能力培养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给学生创造了积极主动语言输出的机会。

3.4 科学管理与测评

在分组教学实践过程中, 科学的管理与测评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整个教学环节顺利进行的动力和催化剂, 也是连接各个教学实践环节重要的链条, 没有科学的管理与测评, 分组教学就不可能顺利的开展下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建立客观公正的测评方案对学生小组进行考核, 始终如一地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给予赞扬和鼓励, 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同时还要对小组内部短板和长板的因材施教。

4 结论

分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一些成绩, 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很多继续有待完善的地方。比如, 如何使分组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 如何把分组教学和因材施教更好的结合起来, 以及如何使科学管理与测评更规范合理等等几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摘要: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教学为中心, 结合“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阐述实施分组教学的必要性, 介绍具体细节, 总结分组教学实践取得的成绩, 同时找出其局限之处, 为以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分组教学,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参考文献

[1] Steven Krashen.影响过滤假设[M].1983.[1]Steven Krashen.影响过滤假设[M].1983.

[2] 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1985.[2]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1985.

[3]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1999.[3]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1999.

分组教学计算机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 271200 摘要:课堂中利用分组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分组讨论教学;问题精选;形式丰富;环节设计

分组讨论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中心问题,通过共同探索和交流分享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一种组织教学的方法。课堂中利用分组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应用,我也尝试运用分组讨论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学生分组

编学习小组,是分组教学质量的保证,小组的优化组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性别、品德等差异。我们的班额是50人左右,最好建立8-9人的学习小组,使组内各成员间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互助互促。同时选出一个品学兼优,组织、协调、表达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把他培养成小组的“小先生”,老师的“小助手”。

二、精选讨论问题

设计讨论的问题的前提是一定要紧紧扣住地理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入手。在此基础上设计围绕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问题。设计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问题的设计要步步深入,要有启发性、层次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要注意:

1、要作一定的引导。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监控。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

2、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交流探讨的时间。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或出现思考障碍,或出现答案不一,此时是开展分组讨论的最好时机。如果不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丰富讨论形式

灵活运用分组讨论的不同方式是吸引学生参与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1、协商法

讨论时,小组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产生自己的见解或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保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这既发挥了每一个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又汇集了同学们的共同智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2、互补法 在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思考后,随机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以他的意见为参照,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最终形成集体意见。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全班组与组之间的探讨,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论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生思维的碰撞。

3、提问法

可小组内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可学生之间点名提问,也可男女生相互提问等等。这样的方法增强了趣味性,如加入一些竞争机制,则使学生产生较高的积极性,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本来一堂比较枯糙的课就这样变得容易理解,且锻炼了同学的思维能力。

4、主持人和“小先生”法

班长或课代表担任主持人,进行问题提问,主持学习过程。小组长担任小先生,全面阐释本组的学习观点,展现本组的研究学习成果。这样,更有利于学习知识的落实和掌握。

四、设计教学环节

1.精心准备

教师的准备:教师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彻底摒弃“填鸭式”教学。备课时要以备知识为主变为备学生为主,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准备分组学习的内容(包括讨论题、学习主题、绘、填图表、自测练习等)和方法时,一定要把握一重要原则,即不仅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还要能启迪思维、激发兴趣,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知识水平,有适当的坡度和跨度。

学生的准备:回来分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耐心指导 分完组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方法指导非常必要。先培训小组长如何带领小组预习、提问、讨论、记录、总结,如何协调组内成员间的关系和传递师生间的信息等。然后指导学生参与小组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可花上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讨论“面对问题如何查找资料”、“到什么地方去查询资料”“如何积极参与讨论并尊重他人的观点”、“组内成员如何分工”、“怎样参与竞争和正视成败”、“不善表达的同学作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和行为法则。

3.灵活实施

分组教学活动把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会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这也就要求教师这个导演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如准确灵活地调控时间、节奏,收放自如地调节课堂气氛,机制灵巧地应对突发情况,如我在讲《陆地上的自然带》一节时,让学生分组去查找某一种自然带的相关文字、图表、影像等资料,选出一人做导游,带领大家游览该自然带风光,老师担任主持人,进行最佳导游评选。热热闹闹的一节课,学生所学的知识远远超出课本的一小段话。

教师在灵活调控课堂时,还要会灵活处理各类课型,我的做法是:学习新课时让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讨论,竞赛课堂测评;习题课先给各小组分配一些代表性的错题,给予适当辅导,课堂竞赛“小老师”如何应用知识及解题思路、技巧;复习课给各小组章节任务,经课前预习,课堂竞赛整理知识结构的准确性、归纳知识点的全面性、在地图上填写地理事物的准确性等。有一些课题如“环境人口容量”组织学生以乐观者和悲观者的立场进行辩论;“爱护地球-我们的家园”组织演讲比赛„„等,经常“花样”翻新,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效益。

4、适度评价 分组教学活动中,大量的时间和教学内容都留给了学生,因此更需要及时评价,其中教师更多的应给予激励性评价,如在讨论过程中随时指出哪组速度快、哪组思路好、那个同学点子高、那个同学资料新等等,结束课堂时评出当天方法最优组、效率最高组、协作最好组、进步最大组、效果最佳组„„等,让70%以上学生得到表扬和肯定,即使对不足之处或问题,亦给予善意的批评矫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老师的关爱和认同,对自己充满希望和自信,培育出全班蓬勃上进的朝气和活力。同时也应鼓励小组成员间通过自我评价来自我调节,通过互相评价来取长补短。

总之,分组讨论法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对于促进学生学会学习,课堂效率的提高有较显著的作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胡云富;高中数学“分组教学”的理论和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上一篇: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