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

2024-01-01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针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希望有助于小学生礼仪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礼仪教育;人文素养;有效途径

现阶段,我国教育体系已经逐渐地由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并且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关注。然而,在现阶段实际教学中,部分小学院校依然过于强调小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片面地认为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着院校在社会群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而忽视了对小學的利益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对小学生全面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这部分小学院校应该及时地意识到这一问题,并提高对小学生利益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现状

(一)小学院校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方面

目前,我国部分小学院校在实施礼仪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时存在形式化的现象。当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针对小学院校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时,才从形式化的开展礼仪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活动,检查结束后,相应的活动也随之结束。大部分小学院校并为针对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实施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而在课程教学中仅仅有思想品德和语文课程有所涉及礼仪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但是其所涉及的部分远远满足不了我国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家庭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方面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生均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1]。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小学生由祖父辈照看,而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大部分深受溺爱,存在较强的攀比、自私、不尊重他人等现象,特别是对长辈无理取闹这一现象更加的普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部分小学生家庭成员对小学生过于溺爱,祖父辈在照顾小学生的过程中,通常以吃饱穿暖为中心,缺乏家庭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致使这部分小学生通常未能够形成懂礼貌、守礼节的良好礼仪习惯,并且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二、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

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人文素养[2]。由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均较为繁重,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面积地实施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针对这一问题,小学院校应该专门设置一门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课程,并由专业教师负责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更加有助于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另外,小学院校还应该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此形成学校与家庭联动的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模式,将其延伸到家庭教育中,促使小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间里依然能够受到良好礼仪习惯和人文素养的渲染,从而实现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实施穿插讲解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院校并未针对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开设专门的课程。因此,这部分小学院校就需要注重结合各学科教材中的内容,实施穿插讲解。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可以穿插实施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促使小学生充分体会到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并和父老乡亲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在对课文进行讲解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毛主席为什么要挖这口井呢?小学生通过阅读,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答案:因为村子里没有井,吃水需要到很远的地方挑水。随后教师可以再次提出问题:毛主席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我们伟大领袖具备怎样的崇高精神呢?随后可以组织小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部分小学生认为是吃苦耐劳的精神,部分小学生认为是甘愿奉献的精神,也有部分小学生认为是心系百姓的崇高思想。无论是哪一种答案,在讨论与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均会受到一定的熏染,从而注重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和人文素养。

(三)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拓宽小学生的眼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出现,给小学各科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越来越多的小学教师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项主要辅具工具。但是,部分小学教师由于缺乏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灵活掌握,再加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通常仅仅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示教材中的内容,而对于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这类教材中未涉及的内容,较少会利用到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小学院校应该加强对各学科教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养,以此提高其多媒体教学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并拓宽小学生的眼界。小学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相关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资料,并在合适的教学时机进行穿插,可以通过动画、图片等多样化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更加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和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要。小学院校应该对其引起高度的重视,全面地分析目前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的实际情况,以此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加强对小学生礼仪教育及人文素养培养,从而实现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进而为小学生全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佳丽.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现状及有效的教育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32-33.

[2]王世清.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7):88.

编辑 段丽君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从点滴入手向小学生渗透礼仪知识

1.1 引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礼仪

对小学生进行教育首先要从坐立行走抓起。平时要引导小学生坐立行走要端庄大方,不猥琐。如果感冒咳嗽、打喷嚏、打哈欠时要注意用手遮掩。如果敲门、递接物品要注意轻轻地去做。 平时要多运用礼貌用语,比如,您好、再见;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平时,班主任还要注意引导小学生的个人礼仪例如揩眼屎、擤鼻涕、洗手、洗脸、照镜子、剪指甲、饭后漱口、擦嘴、刷牙、勤洗澡、衣服的叠放、洗手间的使用方法等等都要时刻注意。另外,小学生还要特别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交往,简单的应该从打招呼、谈话、接打电话做起。

1.2 培养小学生的家庭礼仪

现在的小学生对家庭礼仪越来越不重视了, 究其原因在于年轻家长忽略了对家庭礼仪的教育。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好就行, 至于礼仪方面根本不放在心上。培养小学生家庭礼仪教育应该从小做起、循序渐进。首先要从尊敬长辈做起。如,称呼长辈必须用尊称、要听从长辈教导、体贴长辈、回家和离家的时候与家长打招呼。如果有长辈陪伴身边时应请长辈先行、帮助爸妈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小学生还要注意平时的行为习惯,说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爱惜物品等。如果家里有客人来访时要对客人有礼貌。

2培养小学生讲究校园礼仪

小学生进入校园后要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学会倾听,在课堂上要积极动脑、发言举手。课外活动要排队、上下楼梯不推挤他人。在外活动时遵守纪律、在规定范围内活动。在食堂进餐时要做到餐前洗手、不挑食、不抢食进餐时不说话、不浪费、不发出吃东西的声音、自己送碗筷等。

住宿生睡觉时要叠好衣物、被褥,做到干净整洁。

3加强小学生的公共场所礼仪教育

加强小学生的公共场所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例如, 行走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保持距离。在等候时要按顺序排队、不插队也不让他人插队不席地而坐。乘车时主动购票按顺序上下车、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说文明用语。乘电梯时不强行挤入、不乱按、超载时主动退出。游泳时不向池内扔脏物、不向池内大小便。在图书馆轻声细语、不污损图书、书归原位。在商场不乱跑,不私拆商品、不私尝食品。在公园要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不折花、不践踏草坪。如果遇意外,地震、着火、恐怖袭击等意外时学会报警、学会自救、不乱跑、不惊慌喊叫、要沉稳、听指挥、听大人安排等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

4.1 学习礼仪三字经

班主任可利用升旗仪式、晨会、班队会时间指导学生学习琅琅上口的礼仪三字经。首先教会小学生朗诵礼仪三字经,在熟练的基础上让他们开始背诵。

4.2 班级制定礼仪训练目标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礼仪训练要求, 班级学习园地还可以设立礼仪小标兵评比栏。

4.3 进行礼仪知识竞赛

通过学习礼仪知识,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礼仪知识竞赛。

4.4 向小学生讲述名人礼仪故事

班主任要经常向小学生讲述名人礼仪故事。例如,讲一代伟人毛主席、列宁讲礼仪的小故事。毛主席在当上国家主席后仍不忘尊老爱幼的礼仪。1958年毛主席回韶山老家再和亲友的聚会上有一位老者向他敬酒, 毛主席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理应向您敬酒啊”……

列宁让路的故事。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 ”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授课,使大家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文明用语。 2.通过这次学习促进校园和谐,提高学生素质。

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2.教育学生做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

3.了解进出老师办公室的礼仪及上下楼梯的礼仪 4.向老师问好的礼节并加以训练 5.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 活动过程:

一、自我介绍

简单,活跃的自我介绍。

二、导入

以表演情景剧的形式将话题引入文明礼仪方面,并提出相关文明礼仪的问题。

三、讨论

请大家分组讨论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小组汇报(班内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讨论结果,并点评他人的结论。

五、教师小结

展示正确做法,并详细讲解。

六、现场演示

编构不同的场景,请同学上台表演,示范做法。

七、抢答

提出系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八、诗歌朗读(课堂总结)

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带领同学一起朗诵相关的文明礼仪诗歌。

道谢,感谢配合。希望同学们以后都可以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再见!

主讲人:杨亚芳

王梦菊

一、情景剧

自我介绍后,甲乙两人用不经意的方式引入情景剧。例,甲乙两人产生摩擦,矛盾激烈,二人向同学们寻求解决方法,评判孰是孰非。以此引入今日上课主题。(踩脚)并提出相关文明礼仪的问题,请同学们讨论。

二、讨论问题

1.甲同学考试没有考好,受到老师的批评,非常难过。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老师,如果你是这位同学,你会怎么办?

2.放学了,同学们都急着回家,楼梯口非常拥挤,甲乙同学相撞,甲同学被撞到在地。如果你是甲或乙同学,你会怎么办? 3. (如果得到的回答具有一致性,那么两位老师就要提出相反的答案,引导同学们思考,讨论。)

三、教师讲解

同学们,你们能分辨出什么是文明行为,什么是不文明行为。这说明你们都是懂礼貌的孩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我们就要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接下来介绍具体内容。(尊重老师,尊重同学,注意安全)

尊师礼仪:

1.见老师主动问好,认识的老师前面可以加上老师的姓,说:“×老师好!”,不认识的老师就说:“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3.上课迟到或者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

4.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说“谢谢”。

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同学间的交往应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就一起找老师。

3.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绰号,或叫同学的绰号,不说使别人感到伤心羞愧的话。 4.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5.尊重和照顾女同学,不欺侮女同学。 6.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 7.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

8.课余主动与同学做游戏,但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

其他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过走廊;在教室里、楼道里、走廊上不追逐打闹。 2.学会使用“请”、“对不起”、“请原谅”、“谢谢”等文明礼貌语言。

四、现场演示 (场景一)向同学借笔。

(场景二)下楼梯时有同学被撞到了。(假如你是旁观者) (场景三)下课后有人不小心把同学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了。 (场景四)假如你看到前面有人把垃圾随手丢弃在地上,你会怎么办? (场景五)如果你回到家发现忘了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你怎么向老师打电话询问呢?

(场景六)请两个同学分别饰演老师和学生,学生向老师提问。(1+1=?) 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棒,我们小学的学生的确不错。我了解到了同学们都是些懂礼貌的学生。

五、抢答

1.在学校里遇见不认识的老师 2.上下楼梯时遇到老师怎么办 3.上课迟到了,怎么办?

4.如果你有事到老师办公室找老师,你会怎么做? 5.

六、诗歌朗诵

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 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 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 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 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 文明做个好孩子,人人夸我数第一。 小学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

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知道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二)交往礼仪

能恰当、得体地称呼他人。 懂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 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 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激趣导入

体验谢谢

1、(CAI出示温馨和谐画面渲染课前气氛)

师:刚才我们欣赏了美的画面,接下来有一位同学将给我们带来一段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事先准备的一个同学表演节目,同学鼓掌。)

师:(问表演的同学)你表演完后说了声……,你为什么表演完了要说谢谢呢?

(学生回答)

师:(问鼓掌的学生)你们为什么要鼓掌?

2、师:是呀,当别人对你鼓掌对你表示鼓励时,你要说谢谢,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还要说谢谢呢?(出示课题)

(老师适时引导总结板书:服务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强化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小学文明礼仪教育,通过优良的礼仪文化,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视礼仪的国家,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象征。所以,小学语文教育要加强传统礼仪的教育,弘扬和发展我国的礼仪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礼仪教育;教学质量

“要利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加强道德思想、礼仪规范等思想的传播……”在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社会出现了一些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不良现象,在生活中还会经常看到一些开口说脏话、不讲卫生、言谈粗俗、不懂礼让的行为。面对这种社会现状,小学教育加强文明礼仪指导和教育非常有必要,一方面避免社会现象给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打下基础。

一、小学语文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小学语文过于重视知识的“实战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逐渐发生变化,但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出现滞后现象,社会上不断出现各种不文明、不道德的情况。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我国整体公民素质变得非常重要。在我国教育中,是比较重视成绩,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小学生每天都是被大量的作业埋没,没有自由的童年,没有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2.小学语文教育对“人文性”教育不够重视

在教育中,教师过于急功近利,教学方法和模式都是“十年如一”,枯燥的课堂,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影响学生健康的成长。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重视的都是成绩,小学生对于目标或是理想没有清晰的认知,都是盲目的跟着教师步伐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工具化,对于人文性的教育不是很重视。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以传承中华为主,但是基本上都成为了形式主义的工具。所以,加强小学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才能帮助小学生建立更好的文明精神。

二、提高小学语文礼仪教育的对策

1.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形成自我意识和自我批评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是学生眼里较为神圣的职业。小孩子会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自觉地模仿他人,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也要充分地将文明礼仪渗透教育中,同时也要加强自我修养的提高,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影响学生,为小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加深对学生的感染,从而提高语文礼仪教育。比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要经常教导学生,见到学生和老师要问好,下课时也要懂得说“再见”。对于别人的帮助要知道说:“谢谢。”特别是要让小学生学会勇敢承认错误,直视自己的错误,因为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会因为上课回答问题出现错误而被嘲笑,在平时上课时也不敢大胆回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礼仪问题,比如,兄弟姐妹之间懂得谦让,尊重老人等,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2.为小学生传统礼仪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

小学生都是比较渴望教师或是家长的重视和认可,所以,在语文礼仪教育中教师要重视这个问题。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对于学生日常的生活礼仪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对于表现良好的孩子要尽量给予奖励,对于出现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注意态度温和。通过评比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举止,提高小学生的约束力和控制力。学校也要重视文明礼仪的宣传,或是开展一些文明礼仪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内可以开展一些“礼仪少年”评比等活动,给予小学生进行精神上的鼓励,从而号召其他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做一个“礼仪少年”。

3.小学语文礼仪教育要结合实际

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首先,要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性。教育脱离了生活,也就不具备情景,进行礼仪教育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次,文明礼仪是体现人们日常生活的状态,也是人一生进行教育的归宿。所以,加强小学生礼仪教育,要充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师将文明礼仪理论教育充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日常行为习惯、文明礼节等去影响小学生。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询问学生,遇到的不文明现象等,让小学生了解生活中那些举止行为是不文明的,这样更有利于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礼仪。

4.深入挖掘语文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材料内容一般都是比较具有教育意义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进行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入挖掘。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多收集一些资料,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文明礼仪内容的穿插,将文明礼仪充分地与小学语文教育相结合。

三、结语

好的思想教育,可以影响小学生的行为举止,同时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文明礼仪教育和教学内容是融为一体的。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格,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其次就是严格规范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将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地融入到生活和学习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莉,熊佳红,陈元娟.传统文化礼仪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意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16(8).

[2]李海成.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案例[J].速读旬刊, 2015(4).

[3]郭兴.知文识礼——浅议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礼仪教育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 2015(14):61.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中职学生的文明礼仪普遍缺失。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重视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活动、日常礼仪习惯的养成等系列活动来加强中职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关健词:中职生;文明礼仪;教育培养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礼仪教育,自古以来就是对人进行道德教育、完善人格的一种重要手段。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强调的就是文明礼仪对人一生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教育体制的变革,导致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低,综合素质低,中职学校学生的礼仪现状并不乐观。所以重视和加强对中职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也是中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当前中职生文明礼仪缺失的背景与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较普通高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复杂得多。众所周知,当今的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他们是一个在初中阶段被学校和教师“边缘化”的群体。在中职学校就读的许多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甚至是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负面行为习惯。这些不良习惯大致归结起来有:厌学情绪严重、不健康上网成瘾、抽烟喝酒人数较多、人际关系淡薄、崇尚暴力、早恋以及盲目崇拜、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冷漠、耐挫力差、怕苦怕累、怕学厌学、辍学率高等诸多问题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一个青少年学生的正常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二、中职生文明礼仪缺失的原因

1.家庭因素

(1)家庭不和睦影响。一些中职生所生活的家庭,父母因经济、性格等各种原因经常在家当着孩子的面打架、骂人,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一些不文明习惯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2)父母不良习惯影响。有些父母身上不良习惯众多,比如父亲说话喜欢说点脏话粗话,喜欢打牌抽烟喝酒;母亲喜欢穿着时髦,涂脂抹粉。“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影响。

(3)父母离异的影响。当前的中职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单亲家庭,由于父亲或母亲忙于生计,家庭负担大,工作繁忙,很少过问和管理自己的子女言行。还有一部分继父或继母抱这样一种观念:孩子又不是我亲生的,少管为好。对孩子的不良言行和礼仪则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形成了孩子不讲文明礼仪习惯。

(4)父母均外出打工,疏于管理。当前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父母纷纷外出打工来补贴家庭经济,于是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由于受传统、历史观念等原因的影响,又因为是独生子女,只有一个,多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孙子孙女心疼还来不及,文明礼仪习惯教育自然就放松了,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但由于自己的年老体弱,外加孩子自己不自觉,经常顶嘴,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作罢。

2.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的渲染。一些歌星影星开专场演唱会穿着暴露、花哨,头发竖起讲究个性,全身的珠光宝气,姹紫嫣红,纹身刺青在演员身上也时有所见,让人看了眼花缭乱。在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学生产生盲目崇拜心理.

(2)电影、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的推波助澜。经常在电影电视节目中能听到随意给剧中人物取外号。

3.学校因素

(1)学校、老师的歧视。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初中阶段的“落伍者”、“双差生”、“问题生”,学校和老师只关注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对于这类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多抱着顺其自然,放任自流的“放羊式”管理,学生不讲文明礼仪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2)个别老师的不良习惯。在某些中职学校,个别素质差的老师在讲课和批评学生过程中不乏有说脏话粗话,甚至有打骂学生的行为,存在着抽烟喝酒、讲究穿着打扮的现象,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不良文明礼仪习惯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中职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1.礼仪应成为中职生的必修课

礼仪,是一种理解、宽容、谦虚、诚恳的待人态度;一种是非分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做人品行,一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谈吐文雅、风度翩翩的行为举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礼仪方面的知识有迫切需求,因此,礼仪应该成为每个中职生的必修课,而且应该是学生在校前期完成的教学任务。

2.重视教师礼仪素养的示范作用

教师对学生心灵及人格的塑造,是其他社会成员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无形中都可能为他们所效仿。教师符合礼仪要求的行为举止,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教育着每一个学生。礼仪恰恰是教师把这种“首先”和“然后”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和纽带。任何时候教师都应按照礼仪的规范和标准行事,把礼仪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作为教师塑造自我形象的目标,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礼仪示范榜样。

3.建立适合礼仪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一贯以考试定优劣,成绩构成通常是这样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出勤率+平时书面作业+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60%)+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40%)。对于礼仪课,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较大弊端,难以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因此,考核时要注重对学生礼仪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可将评价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各小组模拟后,学生分小组互评,让他们以同学为“鉴”,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其分值占总分的30%;二是对照影像资料由学生自评,让他们以自己为“鉴”,发现进步,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也占总分的30%;三是回放影像资料,教师总体评价,占总分的40%。实践证明,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对教学起到了反馈、调整和促进作用。

4.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培养礼仪修养的过程中,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显著,显然在干净、整洁而优美的环境中,人们的不文明行为有很大转变。因此,形成良好的校园礼仪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文明礼仪修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校园内,应大力提倡文明言行,如通过墙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络等传播礼仪知识,反对一切不文明礼貌现象。对学生关注的礼仪问题,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失礼言行,对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可以组织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以文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多样化、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

5.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从根本上说,礼仪教育是一项牵涉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个人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共同努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道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礼仪作为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应该从小抓起。为此,家庭教育要彻底转变重智轻德的观念,家长要树立良好的礼仪形象,为孩子营造充满文明礼仪气息的家庭氛围。社会作为礼仪教育的大课堂,要大力宣传必要的礼仪知识,把礼仪作为有关文化活动的重要主题。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利用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礼仪教育。总之,只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相互配合,必定能取得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教育效应,我们的学生也必定能成为具有技能专长、特色突出、礼仪形象良好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格,牛伟.浅议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J].科教导刊,2010,19(7):133-135.

[2] 李琳.浅谈大学生社交文明礼仪教育[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S1(6):174-178.

[3] 胡宁.中职生礼仪规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农村小学生礼仪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但在我国的现今的教育实践中,中学生礼仪教育并没有真正地得到重视。同时,在当今社会存在着一些与礼仪相悖的现象,影响着广大青少年的礼仪习惯的养成,造成部分中学生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所以,研究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礼仪教育对策,势必会提高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地进步。

关键词:中学生;礼仪教育;现状;对策

1.礼仪教育的内涵和必要性

1.1  礼仪教育的内涵

礼仪教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所共同认可的社会行为规范,是礼仪与教育的统一体。学校礼仪教育,就是以教育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文明规范,使学生成为有着健全人格,尊重他人,并且可以和他人融洽相处的品行教育。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学校礼仪教育,是以提高中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格健全的目的,最终达到全民族道德素质的提升,民族精神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建成的根基教育。

1.2  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那么礼仪教育对个人来说,就必不可少,一个人在家庭中需要礼仪,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礼仪,而当他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时,也需要礼仪。礼仪素养高的人一定能受到他人的青睐。在工作中也能被社会更好地认可;另一方面,礼仪教育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重要内容,它用公众所共同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维系着社会的正常生活。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渗透着礼仪教育。因此,人际交往的和谐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离不开礼仪教育,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2.影响中学生礼仪教育成效的因素分析

2.1  家校教育衔接不畅

家庭礼仪教育和学校礼仪教育存在衔接不畅问题。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娇生惯养,不注重家庭礼仪教育,更对学校是否对其子女进行礼仪教育漠不关心;有的家长持有棍棒下出孝子的理念,认为对子女进行暴力教育,这种做法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使家庭礼仪教育走向了极端,也给学校礼仪教育的造成极大的困扰。家庭礼仪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必缺少必要的沟通与联系,导致家庭礼仪教育和学校礼仪教育不能有效对接,最终造成家校礼仪教育的断层局面。

2.2  学校礼仪教育方法单一

当前,虽然中学生礼仪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中学生礼仪教育的方法也存在着教育途径单一和教育方法简单的问题。首先,小学生礼仪教育缺乏系统性及科学性。由于大多数中学把礼仪教育途径主要通过给学生开座谈会、听讲座和集体观看电影的方式进行,并没有使礼仪教育内化于学生的日常行为;除此之外,目前的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且系统的礼仪教材,这使学校的礼仪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以至于难以满足学生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其次,由于大多数学校在进行礼仪教育时,仅仅是因为上级教育部门要来检查学校礼仪教育的成果,学校并没有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教育要求,于是,匆忙组织一些表面工作来应付检查,相关检查的结束也便意味着礼仪教育的结束。这种礼仪教育教育的方法,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使学校礼仪教育严重形式化。

2.3  礼仪教育未系统纳入教育体系

由于国家教育课程计划中并没有纳入礼仪教育,教育部门在制定的相关政策无明确规定要求,一般也只能要求学校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来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且由于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表缺乏礼仪教育的相关课程,在开展学校礼仪教育时,也无专属的时间和专业的任课教师,导致礼仪教育缺乏必要的时间和师资力量的保障,使礼仪教育边缘化,仅以学生的课余活动而存在。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但是当前我国的没有对礼仪教育进行体系化的科学规划,没有建立起整体的礼仪教育体系。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建立起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的礼仪教育的内容和体系,通过礼仪教育体系的建成,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体系化的礼仪教育。

3.加强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孩子的礼仪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者缺一不可。如果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只依靠家庭礼仪教育、学校礼仪教育和社会礼仪教育单方面的作用,忽视其余两方的作用,是无法达到礼仪教育预期的效果的,只有把家庭礼仪教育、学校礼仪教育和社会礼仪教育三者有机协调起来,形成共同的合力,构建起科学有效的礼仪教育体系,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礼仪教育的强大合力。

3.1  家庭礼仪教育是根基

家庭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初始地,其重要性我们不言而喻。孩子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个阶段也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契机。因此,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重视和关注家庭礼仪教育,为孩子的礼仪教育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父母应借鉴和学习我国古代的优秀的礼仪教育典籍和故事,从中汲取宝贵的礼仪教育经验,并逐渐运用于子女的家庭礼仪教育,指导子女的礼仪教育,最终,形成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家庭礼仪教育文化。

3.2   学校礼仪教育是重中之重

学校作为传承礼仪教育的重要场所,形成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对于中学生礼仪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育校园礼仪环境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礼仪讲座、礼仪班会以及礼仪文化周等多种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通过实践践行所学的礼仪理论。

学校应该加快中学生礼仪教育课程的建设的步伐,编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礼仪教育教材。通过设置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并且编写配套的礼仪教育教材以增强中学生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我国中学礼仪教育的主要教材为《道德与法治》,且礼仪教育在其中所占的比例的较小,满足不了中学生礼仪教育的需求。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来编写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礼仪教育教材,同时,全国各地的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编制礼仪教育的校本教材,并且通过专门的教师把所编制的教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

3.3  有效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

我国作为仪礼之邦,拥有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并在历史长河之中积淀了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以良好的礼仪文化作为保障,因此,应把礼仪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学生的礼仪素养水平不仅关乎着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着祖国的长治久安和未来。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编制相关法律,完善相应的制度,将中学生礼仪教育纳入到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去,以此保障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

3.4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保障

良好的社会环境教育对礼仪教育必不可少,可以对家庭礼仪教育和学校礼仪教育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巩固。家庭礼仪教育、学校礼仪教育以及社会礼仪教育是礼仪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这三者之中,家庭和学校礼仪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社会礼仪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共同发力,形成系统且科学的礼仪教育体系,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强礼仪教育的效果。

总之,中学生礼仪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只要各方相辅相成,互为延展和补充,一定可以促进中学生礼仪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国际礼仪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2006.

[2]钱文君.初级中学“礼仪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宁波市“L 中学”为例[D].浙江:宁波大学,2015.

[3]冉汇真,秦雪菊. 中学礼仪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林杨.当前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研究[D].山东:鲁东大学.2013.6.

[5]李道霞,张波.家校、社会同筑孩子的道德高地 [J]. 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02期.

上一篇:中美高校实验室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