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形势范文

2024-04-29

人口形势范文第1篇

2、2020年经济工作怎么干?

3、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取决于“非洲的中国成功故事”

5、我国乡村振兴扶持政策的梳理及其优化路径

6、公共政策执行力:构成要素现存问题及影响因素

7、百年奋斗之路与未来所向

8、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9、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关于时代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考察及思考

10、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要统筹好几个关系

11、红军在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及工作原则

12、中国梦、世界梦与新国际主义

13、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14、在争论中反思新时期的人口生育政策

15、如何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保持就业稳定发展

16、“形势与政策”课程分专业差异化教学论析

17、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国际贸易政策本质的分析及现实启示

18、2012年中国民族法学研究述评

19、论中国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20、美国金融危机量化宽松政策与全球通货膨胀危险

2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战略(2016—2021年)

22、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研究

23、经济波动会影响财政政策选择吗?

24、《“五四指示”》与党的领导人的智慧

25、“放管服”改革与中小企业纾困发展

26、中小企业枝繁叶茂 伟大祖国兴盛富强

27、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思考

28、印度尼西亚海上安全政策及其实践

29、2012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

30、201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盘点及调整策略

3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回顾与评析

32、“三权分置”与“长久不变”的现实意义及共洽性逻辑

33、价值取向视阈下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嬗变

34、全球经常账户均衡决定可持续性与失衡调整

35、70年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启示苗爱民

36、自侦案件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关联考察

37、坚持稳中求进 锐意改革创新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8、提高形势政策任务报告员综合素质的思考

39、媒体融合的现状、难点与市场机制突破

40、国内人口均衡发展理论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41、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

42、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

4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老年人体育政策研究

44、新常态下的房地产调控思路与政策前瞻

45、货币政策面临的新问题及其调整

46、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47、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决策研究

48、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重大政策梳理

49、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与启示

人口形势范文第2篇

一、准确把握人口与计划生育新内涵、新任务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内涵发生了重大转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由单纯控制数量为主向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工作目标由强调国家利益向兼顾国家利益与群众利益转变, 工作方式由行政制约为主向依法管理、优质服务和综合施治转变, 工作对象由已婚育龄妇女向全体人群转变, 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适时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

在几代人的记忆中, “计划生育”不仅是一个高频词汇, 更是国家发展的要件之一。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人口快速增长, 过多的人口数量和过快的增长速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20世纪70年代初, 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 走自觉调控人口发展之路。1982年, 党的十二大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 同年写入《宪法》。2013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改变了人口发展的历史轨迹, 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造了人口有效控制和经济快速发展两大奇迹。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目标, 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依法治理为主线, 以优质服务为保障, 提高新形势下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一是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稳妥扎实有序地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加强教育宣传和舆论引导。认真履行职责, 搞好形势研判和风险防控, 防止生育水平出现大的波动。

二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统筹服务资源, 夯实计划生育信息精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 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服务, 增强基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功能。以信息化为主要载体, 建立名单化管理和工作任务逐月转接的工作机制, 形成“三先”“四化”“五到位”的服务管理模式, 即政策宣传在先、健康服务在先、利益导向在先;服务管理名单化、任务明确化、责任具体化、时间节点化;摸排建档到位、任务分解到位、工作督办到位、任务落实到位、信息上报到位。精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领导重视常态化、队伍建设网络化、行政执法法制化、信息管理无纸化、信息核查经常化、技术服务优质化、落实政策透明化、宣传教育个性化、基础工作规范化等方面内容。

三是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能力。严格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督查考核, 落实计划生育政务公开, 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 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有机统一。突出利益导向, 落实各项优先优惠政策, 逐步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相衔接的利益导向体系, 让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发展成果。

三、创新改革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计划生育在我国国企中是重要的一块, 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人民直奔小康的宏伟目标。但随着新时期人口与计生工作主要任务的转移,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将面临新的挑战。从当前人口与计生工作形势、任务的变化要求以及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看, 都需要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改革创新。

(一)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形势、任务的变化需要改革创新。

在进入低生育水平之后, 人口与计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已转向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 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以人为本, 依法行政, 稳定低生育水平。由于主要任务和工作总体要求发生变化, 原有的宣传教育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宣传教育的对象不再是被管理者, 而是计划生育的主人即接受服务的广大育龄群众;宣传教育的内容将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科普知识为主;宣传教育的形式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多样式和灵活性;宣传教育的效果强调宣传寓服务之中, 转变人们的婚育观念。因此,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只有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适应新时期人口与计生工作主要任务及工作目标要求的变化。

(二)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外部环境变化需要改革创新。

计划生育是一项需要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 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仅靠计划生育一个部门很难做好。随着社会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 宣传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宣传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 广播、电视、报刊、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及, 群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这些宣传环境的变化, 给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要想扩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影响, 必须依靠现代新闻媒体和信息传播手段, 必须走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路子。加强对社会宣传在政治性、思想性和有关政策的把握和指导, 才能充分利用这一大众传播媒介, 大力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宣传, 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计划生育的舆论氛围, 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把人口与计划生育社会宣传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开创社会宣传工作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 宣传内容的改革创新———从一般化的宣传内容向有明确针对性的宣传内容转变。

对广大职工群众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应包括以下内容:进行基本国情、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宣传计划生育法规、条例等政策以及有关法律中涉及婚姻和计划生育的规定;宣传婚育科学知识, 如生殖健康、生命科学、晚婚晚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保健等多方面的知识;宣传计划生育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

(四) 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

科学设定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 把党政重视、部门协同、群众参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依法行政、利益导向作为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考核信息平台, 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动态考核、过程考核和措施考核, 简化考核程序, 减少考核频次, 增强考核绩效。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 严格兑现奖惩。

四、善于积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验

随着我国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做好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等工作, 任务艰巨, 要求更高, 对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 对待逐渐繁重的计划生育工作也要有新的认识, 坚决扮演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员”和育龄群众的“贴心人”的角色。作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 做好职工群众的计划生育思想转变, 夯实计划生育工作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一) 热爱计生工作, “爱”字当头。

计生工作者要爱岗敬业, 要以“五心” (即:爱心、恒心、细心、责任心、耐心) 来对待我们的工作对象, 去了解他们, 去关心他们, 急他们之所急, 想他们之所想, 只有真正做他们的贴心人, 才能在工作上得到他们的配合和帮助。

计划生育工作面多量广, 资料多而杂, 各种计划生育相互之间逻辑性强, 在工作中一旦遇到挫折、委屈, 就会对工作失去热心和信心, 这样很难干好工作。我们要通过拉家常、走访和其他途径等方面, 全面、准确、详细地了解育龄群众的生育节育情况, 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政策讲解工作, 要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不公平, 不怨天忧人, 不满腹牢骚, 要相信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二) 学习相关业务知识, 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要经常学习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各项优先优惠政策, 勤于钻研业务、熟悉业务, 要顾全大局, 善于创新, 同时要向其他同志虚心学习, 学习他们好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经验, 尤其要学习他们怎样去处理矛盾、化解矛盾。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和群众发生矛盾, 要善于总结解决矛盾的方法, 在做好工作的前提下尽量避免矛盾的激化, 搞好和育龄群众的关系;要注意团体协作,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经常要开展突发工作, 在突发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不能袖手旁观, 遇事退缩。计生工作者要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 加强对本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而做好本职工作, 妥善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回望过去, 计划生育事业的光辉历程, 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丰碑之上。展望未来, 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长期存在,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内涵、新任务, 创新改革, 不断前行, 为13亿人的全面小康梦注入新动力。

摘要:本文论述了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新内涵、新任务。特别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是创新改革, 积累经验。

人口形势范文第3篇

摘 要: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中国西部人口素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西部人口素质问题量化模型,为合理解决西部人口素质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西部人口素质;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引言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是综合分析给定对象多种模糊因素并对其进行评价和判别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其各影响因素分成若干等级层次,并按等级层次对西部地区人口素质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一、西部人口素质的影响因素

本文将中国西部地区12省(含区、市)人口素质确定为层次分析模型的目标层,在这一总目标下,可将影响西部12省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分为“健康因素”、“科学文化因素”和“思想道德因素”等三因素[2],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准则层,以此为基础,考虑11个具体评判操作因素作为方案层。层次结构(见图1):目标层为A;准则层为:B={B1,B2,B3};方案层为:C={C1,C2,C3,…,C11}。

二、各因素权重的确定

设ω=(ω1,ω2,ω3,…,ωm)(ωi≥0),为模型中某层因素的权重,是该层上的模糊子集,且满足ωt=1。根据情况的异同,采用因素间两两判断比较,即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定量表示,得到每个因素的权重。

通常采用0.1~0.9标度法对某准则的相对重要程度给予定量描述,其中aij=0.5表示因素与自己相比同等重要;若aij∈〔0.1,0.5),则表示因素xj比xi重要;aij∈(0.5,0.9〕,则表示因素xi比xj重要(见下页表1)。

三、模糊综合模型的评价

综合评价是对多种因素所影响的现象或事物进行总评价,即根据给定的评价条件,对每个对象赋予一个非负实数——评价结果,再据此排序。

1.模糊综合评价的建立。当模糊权向量W,单因素模糊评价R已知时,作模糊变换:

A=ωR=〔α1,α2,…,αn〕r11 r12 … r1nr21 r22 … r2n… … … …rm1 rm2 … rmn=(b1,b2,…,bn)

其中,bj=(αi> rij),(j=1,2,…,n)。

A为模糊综合评价集,bj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其主要综合考虑了受中国西部人口素质中的单个因素影响时,评价对象对备选集中第j个因素的隶属度。由于无现成单因素隶属函数可采用,本文通过专家评判法来确定,即让每个专家对表中评价对象的内在因素“高或多、较高或多、一般、较低或少、低或少”的对应处选择一项,然后统计和归纳,得到对应的隶属度。

2.模糊综合评价指标处理。取以bj为权数,对各个被选因素vj进行加权平均的值为评价结果。即v=bjvj/bj。

3.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在中国西部人口素质综合评价中,不仅需要的因素较多,而且一个因素还有多个层次。因此,需要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即先按照最低层次的各个因素综合评价,然后一层一层依次向高一层评价,直到最高层,则得到最后结果。若将因素作了κ次划分,则第κ次(κ=1,2,3,…,κ-1)划分的单因素评价,应是κ+1次划分的模糊综合评价。评价要从最后第κ次划分的诸因素开始,一级一级向高一级评价,一直到第1次划分为止(见表2)。

四、模型的层次求解

按照模糊综合评判的内涵,根据中国西部人口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层次的权重系数,对西部人口素质的因素值划分,即u={u1,u2,u3},u1={u11,u12,u13,u14},u2={u21,u22,u23,u24},u3={u31,u32,u33}(如表2所示)。

每类因素的权重进一步划分为:W={b1,b2,b3}={0.25,0.35,

0.4}。W1={a11,a12,a13,a14}={0.167,0.283,0.292,0.258};W2={a21,a22,a23,a24}={0.192,0.242,0.283,0.283};W3={a31,a32,a33}={0.267,

0.367,0.367}。

为了解决模糊评判西部人口素质高低的值,将人口素质各因素划分为5个等级,其取值范围定义为〔a,b〕,并按步长h=(h-α)/5离散为6个值,得到被选择集。将其具体化,若a=1.0,b=2.0,则被选择集V={1.2,1.4,1.6,1.8,2.0},同时,为充分利用综合评判包含的大量信息,对各评分进行加权平均,则获得总分,即西部人口素质高或低的数值。经过3级综合模糊评价得到西部人口素质值v为:v=bjvj/bj=1.48。

由评价集可知,该西部人口素质值偏低。

结语

通过对西部人口素质问题的分析,即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将各影响因素分为若干等级,按其等级进行综合评判,所以,在开始做一级单因素评价时,从量上处理因素的模糊性,从而保证更确切地反映各因素对评价对象的影响。由于两级以上的评价将人为主观因素限制在很小范围内,因而保证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人口素质是由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等素质构成的,只有西部健康、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等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保证西部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因此,中国应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西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改善生活质量;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推进早期教育;大力发展西部教育、科技事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思想道德建设步伐,全面提高西部人口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将西部的人口压力逐步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 聂思林,任小林.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指挥员决策能力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09,(7):68-70.

[2] 吕红平,张呈琮,陆华杰,和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状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85-86.

Analysis for the Quality of China Western Population Based on 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ZHANG Xie1,YANG Li2

(1.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2.Jiuq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uquan 735000,China)

Key words:the quality of China western population;the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riteria system for evaluation

[责任编辑 王玉妹]

人口形势范文第4篇

1、在人类发展史中,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100年是()

A、1601~1700年

B、1701~1800年

C、1801~1900年

D、1901~2000年

2、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医疗水平的提高

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D、克隆技术的成熟

3、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是()

A、粮食问题

B、水资源问题

C、矿产资源问题

D、空气质量问题

4、我国耕地占世界总耕地的()

A、7%

B、22%

C、17%

D、30%

填空题

1、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传宗接代依靠__________系统完成。

3、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4、人类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大致是:精子进入阴道后,在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再缓慢地移到中,植入膜里,逐渐发育成,于怀孕后周左右开始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

人口形势范文第5篇

一、受小学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分析

1990—2010的20年间, 藏族受小学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整体上大于全体少数民族人口的整体水平, 藏族和全体少数民族整体的差距从39.38%缩小为22.31%。1990-2000年的10年间, 藏族人口中, 小学及以上学历的人口比例从30.89%上升为54.51%, 上升了23.62个百分点;全体少数民族整体的小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70.27%上升为86.92%, 提高了16.65%。在2000-2010年的10年间, 藏族人口中, 小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54.51上升为69.44%, 上升了14.93%;全体少数民族人口中, 小学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86.92%上升为91.75%, 上升了4.83个百分点, 见表1。

数据来源:通过全国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所得。

二、受初中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分析

1990—2010的20年间, 藏族人口受初中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整体上低于全体少数民族, 且藏族和全体少数民族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 藏族和全体少数民族的差距从18.51%扩大为28.90%。1990-2000年的10年间, 藏族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例从8.25%上升为13.26%, 提高5.01个百分点;全体少数民族的比例从26.76%上升为39.37%, 提高12.61个百分点。2000-2010年的10年间, 藏族人口中受初中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13.26%上升为23.55%, 提高10.29个百分点;全体少数民族的该项指标从39.37%上升为52.45%, 提高13.08个百分点, 见表2。

数据来源:通过全国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所得。

三、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分析

1990—2010年的20年间, 藏族人口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提高幅度整体上低于全体少数民族的整体水平, 且藏族和全体少数民族平均水平的差距拉大, 藏族和全体少数民族的差距从0.56%扩大为1.66%。1990-2000年的10年间, 藏族人口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从052%上升为1.35%, 提高0.83个百分点;全体少数民族的比例从1.08%上升为2.73%, 提高1.65个百分点。2000-2010年的10年间, 藏族人口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1.35%上升为5.47%, 提高1.38个百分点;全体少数民族人口的该项指标例从2.73%上升为7.13%, 提高4.40个百分点, 见表3。

数据来源:通过全国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所得。

以上对1990—2010年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 二十年间, 从受小学及以上教育人口比例的指标来看, 藏族和全体少数民族人口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在受初中及以上尤其是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方面, 藏族人口近二十年的受教育状况落后于全体少数民族的平均水平。

摘要:本文基于全国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通过对受教育人口比例这个指标与已识别的55个全体少数民族的平均水平 (下文简称全体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 人口相关数据的比较, 分析了藏族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变化趋势状况。

关键词:藏族,受教育状况,变化趋势,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3.

[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

人口形势范文第6篇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鄂州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上一篇:手工论坛范文下一篇:数分算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