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养论文范文

2023-09-16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1篇

1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结构分析

1.1 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结构

技能是指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 它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 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 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 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 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 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技能按性质和表现特点, 可区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

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 是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结合。一般来讲高职生 (专科层次) 其知识面和知识总量不及本科生, 但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应当高于本科生。社会培训相比, 高职教育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应当等同于社会培训, 但知识总量与知识面要大于社会培训。就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形状而言, 应当是“三角形”、“锥形”或“图钉形”。

1.2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阶段

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应当是宽基础, 精专业, 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两个阶段进行培养:

(1) 构建专业基础平台, 也就是专业知识面要宽厚, 主要是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等模块的教学。如果用形状来表示则是“三角形”、“锥形”基底部分或“图钉形”的钉托部分, 它是今后在专业方向或岗位上发力的作用基础。

(2) 建设专业技能高度, 也就是以岗位为切入点, 主要是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等模块的教学。如果用形状来表示则是打造“三角形”、“锥形”的高度和“图钉形”的钉针长度, 其“尖顶”或“针尖”则是契入岗位上发力的作用点。

2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技能培养的误区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技能培养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许多误区:一是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科教学, 认为基础理论越扎实, 学生的水平越高, 把高职教育等同于教学型本科院校, 忽视了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命。二是把高职教育与社会培训完全等同起来, 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 过分强调订单式教育, 完全把学生当作商品出售, 认为企业需要什么, 我们就生产什么, 忽视了对人的培养。三是依然把高职教育当作精英教育, 认为办学层次越高, 水平也就越高, 在人才培养上以“专升本”为目标, 不安心于高职教育, 诚然高职教育也应有本科、硕士甚至博士, 但其根本是职业教育。四是高职院校的部分教师知识结构专业知识老化, 实践能力弱, 无法承担满足社会需要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 同时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师引进也存在严重误区, 许多高职院校在引进人才时要求是应届的博士或硕士, 这些从学校毕业到学校任教的教师本身就缺乏社会实践和应用技能。

3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思考

3.1 高职院校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使命

高职教育包含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层含义:高等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基准, 职业性是其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使命, 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承担起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使命。

3.2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的市场依据

高职教育是以满足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坚持以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对象, 在学生技能的培养上首先应当立足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其次要找准市场切入点, 如果没有充分的、现实的市场需求, 即使专业技能水平再高, 市场不需要也是无用之才。

3.3 高职院校自身条件是技能培养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自身条件是技能培养的基础。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 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管理水平等诸多方面各不相同, 高职院校在学生技能培养时, 要充分考虑校情, 必须体现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 以及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要求, 突出学科专业优势, 发挥特色。

3.4 教学体系改革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教学体系改革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应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制定出符合社会与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教学计划, 在注重宽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 注重职业技能的专业特色和专业深度, 在技能发展的教学管理与控制中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 根据技能目标确定技能培养途径; (2) 制定符合技能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 (3) 完善技能目标的考核制度和管理体制。

3.5 内涵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证

内涵式“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保证。这是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双证”, 而且要求教师真正具备教学能力和相应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 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步提高。

摘要:10年来, 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成绩显著, 但突出问题是学生技能培养不能令人满意。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结构进行分析,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明确高职院校的目标与使命, 以服务社会为依据, 根据院校条件为基础, 以内涵式“双师型”教师为保证, 进行教学体系创新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秀芹.高等职业教育出路之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 刘玉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3.

[3]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4] 李云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4) .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是高中生写作心理监控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它内化为学生写作的心理知识图式,形成心理监控机制中重要的元认知意识。写作道德规范下的写作心理监控发生机制为“审视—评估—预测—校订(调整)—优化”,其特点是全程监控、螺旋往复。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构建适合自身写作才情的写作心理图式,培养良好的作文监控意识,提升作文心理监控能力。

关键词:写作道德规范;写作认知结构;写作元认知意识;心理监控机制

写作道德规范是指写作者基于时代主流的道德标准、价值标准和审美标准,在道德认同、价值追求、情感态度、审美理想、艺术表达等方面所遵循的写作规范和写作准则的总和。[1]8~12那么,此规范作为一种写作理念、写作精神和写作策略,内化为写作主体的心理监控机制,其心理结构成分及相互关系怎样?思维加工模型怎样描述?运作机制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笔者不揣固陋,谨就此问题作一些浅层次的探究,并以此就教于同仁。

一、写作道德规范下的写作心理结构

现当代写作心理理论认为,作文心理结构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形成的认知结构,是学生在感知和理解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它由学生眼下能回忆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作为一种写作理念和写作思想,它观照下的作文认知活动,由两类功能不同的内容构成,即操作性活动和操作性控制活动。[2]31

作文操作性活动,是对客观外部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加工、处理、转换、输出、运用并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对外部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智力操作活动。它由作文器、作文策略和知识经验库三元素构成:作文器是对信息进行操作的主体,主要解决“谁去作文”的问题;作文策略是作文器在操作时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技术,主要解决“怎样作文”的问题;知识经验库则是对信息操作进行解释时的标准或依据,主要解决“依据什么进行作文”的问题。[2]31

作文操作性控制活动,是对作文操作性活动加以操作控制,目的在于计划学生个体的认知操作活动,分配认知操作活动的资源,了解认知操作的执行过程,监督、调节和控制认知操作的执行过程;是针对智力活动本身的操作活动。它包括三个控制机构:(1)元认知机构,这是对作文操作性因素进行有意识的控制,是一种目的明确的认知活动;(2)元认知后控制机构,这是先在意识状态下实现其控制,而后转入较少意识控制或基本不需要控制的自动化的控制机构;(3)动觉反馈控制机构,这是个体在产生元认知机构之前就形成的一种较低级的控制机构,主要实现对所有动作参与的智力活动和直觉行动水平的智力进行调节和控制。[2]31~32

上述两种操作活动是监督与被监督、计划与被计划、调节与被调节的关系。作文活动之所以具有这两种不同的功能,是因为作文心理结构中具有操作性和控制性这两个亚结构。

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既引领写作操作性活动,又监控写作操作性活动。本文主要探究写作道德规范下写作操作性活动的监控机制。

二、写作道德规范下心理监控机制中的元认知意识

写作心理学研究者使用“监视器”“执行性控制”或“自我调节”来描述写作心理监控的重要作用。海斯和弗劳尔说:“大部分的写作技巧都属于监察和指导自己写作加工的能力。”[3]由此可见,心理监控在写作的操作性活動中举足轻重,不可轻忽。

(一)写作监控机制的核心要素: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

刘淼认为,作文知识应该包括陈述性知识即实用性问题常识和常用性文学体裁知识,程序性知识即完成作文任务所需要的技能、技巧,以及策略性知识即对作文过程进行计划、监控及调节、修正等方面的知识。[2]27~28而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的内涵几乎涵盖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知识,成为心理监控机制中的核心要素。[1]10~13主要表征为:

1.文德修养的规范:修炼文德,弘扬正道。主要特征:修炼道德,倾向进步;把握主流,明辨是非;强化责任,文责自负;为成长而写作,淡化功利思想。

2.写作态度的规范:尊重生活,真实写作。主要特征:尊重生活,真实写作;真情表达,拒绝虚假;彰显主体,言“我”心声。

3.写作技术的规范:熟练技术,规范写作。主要指向:注重奠基,丰富素养;谙熟文体,熟练技术;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文出己手,追求原创。

4.审美标准的规范:意蕴深刻,表达高蹈。这是对学生写作的目标指向和对学生作文评价的审美标准:意蕴深刻,弘扬美善;独抒性灵,张扬个性;神游万仞,奇思妙想;文辞精美,表达得体;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此规范内化为学生写作的心理知识图式,形成心理监控机制中重要的元认知意识。

(二)高中生写作道德规范下的元认知意识

写作道德规范下的元认知意识可分解为以下三种认知意识:

1.写作主体自我评估意识

写作自我评估意识贯穿整个写作活动。它是写作主体对写作操作性活动进行控制的元认知意识。写作自我评估意识对个体的认知操作活动作出的计划、分配认知操作活动的资源、操作的执行过程以及所产生的效益等,进行适切的前瞻性评估,并促使写作主体对操作性活动进行反复调节和控制,以期达成写作目标的操作性控制活动。它所监控的对象主要是:

(1)计划阶段:酝酿、构思阶段。这个阶段分观念产生、观念组织和目标设定三个子过程。[2]54~55写作自我评估意识主要审视写作主体从长时记忆中检索出来的信息能否准确表达观念;所检索的表达方式和策略是否适切;目标设定是否科学、有效。除此之外,还要对计划阶段的整体表达效果进行前瞻性评估,预设文本将产生的作用、影响、意义和后果等。

(2)转译阶段:作文表达阶段。这个阶段把计划阶段形成的心理表征(观念产生、观念组织和目标设定)转变为外在的语言符号。写作主体的评估意识主要审视计划阶段所设定的观念产生、观念组织和目标设定等,是否能在自己的写作操作活动中得到完整转译;需要作哪些变动和调整;转译过程是否沿着预定的方向合理推进,思维过程是否正常,需要作怎样的修正等。同步进行的是,评估意识在转译过程中还要反复审视转译能否完成写作预设目标,是否对计划和转译的相关内容、程序和策略作必要的协调和订正,等等。

(3)回顾阶段:初稿回顾、校订阶段。写作自我评估意识对转译后物化的文本进行理性审视,审查该文本是否达成预设的写作目标,需要作怎样的修订和增补;对文本词句、标点、书写、语法、内容、结构等进行认真审视;对整体表达效果——作用、后果、影响、意义等,再次进行前瞻性评估,并促使主体进行相应调整。

2.写作主体的目标最优化意识

大量的教学实践和写作问卷调研表明,无论资质优劣,写作主体无不以现有的写作心理图式为依托,以最大张力追求写作目标的最优化。这是每个写作主体都具备的强烈的写作目标最优化意识。写作道德规范下写作主体的目标最优化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作业环境的最优化意识:主要审视写作任务是否清晰、明确,审题是否最优,写作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是否最佳,等等。

(2)写作计划的最优化意识:主要审视从作业环境和长时记忆提炼的信息是否最优,构思和写作提纲是否最优,拟采用的表达策略是否最适切,等等。

(3)转译的最优化意识:主要审视转译过程中是否很好地落实计划阶段的写作方案,是否需要调整,需要作怎样的整体调整或者局部调整以实现最优化的写作目标,等等。

(4)回顾的最优化意识:对转译的结果进行严格复阅和校订,审视文本是否能达成最优化的写作目标,还需要哪些修正和调整,写作目标最优化的程度怎样,等等。

3.写作主体的责任意识

写作责任意识是写作主体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它是作者在一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观照下,对生命主体基于“生存秩序的憧憬与建构”而从事的写作动机、构思、选材组材、行文表达、意蕴呈现、文章修改等写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视、矫正、提炼、完善等的道德、情感、价值等方面的认知心理活动。

写作责任意识包括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责任意识两大方面。其基本内涵是:(1)社会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美学意识、道德意识、科学意识、历史意识、家国意识、文明意识、环境意识、文化意识等;(2)个体责任意识——真实写作意识、修炼品格意识、辨证思考意识、主体成长意识、敢于担当意识、写作规范意识、能力提升意识等。

写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主要指向: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坚持正确的写作导向;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封建迷信;对社会负责,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历史负责,能顺应历史的潮流,拒绝消极和虚无的思想;对文字语言负责,能规范、准确地表情达意;对自己负责,坚持在写作中修炼品格,提升人生境界。[1]57

作为写作道德规范下的元认知意识,对写作的所有环节实施全程监控,聚焦写作操作性活动的任何一个元素、细节、观念、策略、效果等,预测对社会、国家和人生将要产生的影响,并促使写作主体进行有意义的调整和校订,以使文本意蕴更纯正,产生更丰富的正能量。

上述三种元意识内化为学生写作的心理知识图式,成为心理监控机制中起制约作用的因素。

(三)三种元认知意识的关系

写作道德规范的三种元认知意识监控机制贯穿整个操作性活动和操作性控制活动,以保证写作目标的完美达成。三者在审视角度和功用上虽互有交叉和重叠,但还是各有侧重:写作主体自我评估意识主要监控、评估整个写作操作活动是否依照写作计划和目标顺利进行,思路有没有偏差,需要作哪些调整或矫正;写作主体的目标最优化意识主要是监控写作操作过程和成果是否达到主体认同的最优化境界;写作主体的责任意识主要基于对社会发展和人生成长影响的写作功效责任意识,监控写作成果的作用和影响等。

三、写作道德规范下的写作心理监控机制的工作模式

(一)心理监控机制加工模式

笔者参考现当代中外影响较大的一些写作加工模式和作文心理操作模型,并以海斯和弗劳尔的螺旋式写作加工模式[2]54~55基础,试图勾勒出写作道德规范下的作文心理监控模式。该监控机制共分三部分:关于“写作环境”、作者“长时记忆”和“写作过程”的监控(如图1所示)。

(二)心理监控发生机制的特点和运行机制

1.全程監控,重在写作过程

写作道德规范下的三种元认知意识对整个写作诸运作环节是全程监控的。写作过程是作文操作性活动,是决定写作质量优劣的关键,所以是重点监控对象。

2.螺旋往复的监控机制

伴随着写作过程的循环往复,写作监控也呈现螺旋往复的特点。在主体进行写作操作性活动时,随着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认识和新的诉求涌现,写作就有可能回溯到“上游”任何一个程序;发现问题、纠偏订正也会促使写作活动重回“上游”任何一个程序进行调整。那么,监控活动如影随形,始终伴随着任何一个操作性活动运行。而且,在对初稿的校订时,写作操作活动更是呈现螺旋往复的状态,甚至会出现失序状态,写作监控活动当然会适时跟进运作,发挥其应有作用。所以,写作—监控—校订—监控的运行机制,螺旋往复,直至文本成熟,以达到写作主体期望的最优化状态。

3.监控机制的双重功用

写作道德规范下的三种元认知意识对整个写作流程的功效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一方面,它是写作操作性活动的向导和引领,它所负载的思想、价值观和审美观是指导主体进行操作性活动的逻辑起点和行文的总的凭借;另一方面,它又是对主体操作性活动进行监控的核心思想。写作主体就是在它的引领下开展写作活动,又依据它所承载的思想和审美标准对写作活动和物化的成果进行理性审视,甄别优劣,检索问题,并指出矫正的措施和方向。

4.监控—校订密切关联

监控活动就是要检索不足和缺陷,然后再进行校订。监控本身就包含控制系统。也就是说,监控是校订的基础,校订是监控的必然结果。监控—校订密切关联。虽然监控后,不一定非要校订,但校订一定是监控之后的结果,没有无缘无故的校订。基本程序是:监视—评估—问题—校订。

四、写作道德规范下主体提升写作监控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以写作道德规范为指引,努力构建适合自身写作才情的写作心理图式

写作道德的基本内涵是,高中生在科学人生观、道德观、 价值观的指导下,培育美好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写作观;能正确并深刻认知客观世界,明辨是非;熟练写作技术,以负责任的态度真实而艺术地写作,创造性地讴歌真、善、美;培养较强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1]8~12该规范从文德修养、写作态度、写作技术和审美技术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了明确的引领和规范。教师要采取诸多有效措施和策略,使学生认真理解,深刻感悟,内化于心,并结合自身的写作才情,在写作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个体写作认知结构和作文心理图式,并能以此指导自己的作文操作性活动和作文操控活动。在写作认知活动中,学生不仅要能同化[2]33~34新的作文知识和新的经验,丰富原有的作文心理结构,而且还要能顺应、调整、改组原有的心理图式,创立新的心理图式,然后把新的作文知识和作文现象同化到调整或改组后的作文心理图式中去[2]34。如此,认知结构既相对稳定,又能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不断吸纳新的知识信息,结构和内容得到不断改造和丰富,从而使作文心理结构得到不断发展、优化与完善,逐步升华到更高层级,以指导写作主体进行高质量的作文操作性活动和作文控制性活动。

(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作文监控意识,提升作文心理监控能力

有调查表明,学生写作呈现“假、大、空”等非道德现象的个体原因之一是,写作个体心理图式中自我监控意识的严重缺失。学生往往是随心所欲,自由挥洒,而缺乏自我监控意识和反省意识,致使写作滑向问题的泥淖而难以自拔。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写作监控意识。(1)对学生进行写作监控的启蒙教育,指导学生初步树立写作的自我评估意识、写作的最优化意识和写作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每走一步,都要自觉运用元认知意识,对写作操作活动进行“回顾”、审视,形成一种良好的监控心理机制和习惯,并进行及时调整、订正;指导学生重视写作操作性活动和写作操作性监控活动的同步进行,二者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直至高水平地完成写作任务。(2)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社会和人生,修炼人格,提升生命境界,丰富个体的人文精神,确立为成长而寫作的生命意识;重视积累生活,丰富生命历程;夯实文学基础、积累写作经验和技术;明确做人和作文的关系,树立文责自负的责任意识;等等。(3)教师要善于抓典型案例,就写作过程中因为学生监控机制缺失或是监控不到位所引发的诸多共性问题,在班级或者小组里引发讨论,然后指出症结所在和校订方向,从而形成写作监控经验;也可以就“个案”作文,与学生当面交流,倾听学生对写作过程的回顾和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共同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如此,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监控意识,提升学生的作文心理监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永生.“文德”观照下的写作道德规范意蕴管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6(2).

[2]刘淼.作文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司继伟,张庆林.写作过程的自我监控实证研究[J].心理科学,2000(1):111-112.

(责任编辑:李益)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本文基于土木工程专业对江苏省“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中职与本科衔接培养中在文化基础、课程衔接和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中职与本科的层次衔接为核心提出了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培养策略,真正把“3+4”衔接培养变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应用型本科 衔接培养 “3+4”模式

中等职业教育一般是指在高中阶段由中等职业学校来承担和实施的职业技术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进行一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中等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近年来,教育研究人员对中高职衔接的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研究指出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能更好地完善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能为社会更好地培养出技能突出的专业型人才。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在颁布的关于江苏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案中提出将中职与本科“3+4”衔接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作为职校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1.土木工程“3+4”衔接培养的必要性

1.1完善职校升学制度,体现终身学习理念。

《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要拓宽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升学途径,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体系,直至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用人导向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学模式。现如今大部分中高等职业院校在对学生培养时,只注重学生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忽视了学生理论知识上的进一步发展,薄弱的理论基础将会是学生在日后发展成为高技能型人才的最大障碍。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一贯以“就业教学”为办学方针的职业教育阻碍了学生成为技能型和理论型的全方面人才。在职业教育中让学生完成中职与本科的衔接培养,真正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理念已显得日益迫切。

1.2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技能型毕业生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用人的要求。目前社会各大行业的就业形势日趋困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对用人量的减少,而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当下的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院校大部分都是在给社会输送一线生产、服务和建设的工作人员,而这些远不能达到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尤其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由于受教育年限和社会经验的制约,实际动手能力离单位的用人标准还差许多,需要较长的时间适应工作。此外,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一些建筑行业的从业许可证比如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等都由于受教育年限和教育深度的制约,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少能拥有。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些缺陷极大地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因此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培养机制,对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及满足社会对用人的要求都有很大的帮助。

1.3紧跟建筑行业发展,努力提升从业者层次。

建筑业作为江苏省的一个支柱产业,在劳动者就业和推动全省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苏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变,将江苏省由目前的“建筑大省”逐步发展为“建筑强省”。但现有的从业人员个人水平参差不齐,整个行业中能独立完成工作的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缺口仍然较大。为了让建筑产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让企业更好地完成转型升级,对中职院校毕业的从业人员进行“3+4”衔接培养是解决当下就业难、招工难的重要途径。同时,建立中职院校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渠道,完善职业教育体制,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能更好地培养出规格多样化的毕业生,拓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范围,减小企业用人标准与应届毕业生工作能力之间的落差。

2.土木工程“3+4”衔接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薄弱,无法满足高等教育要求。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进一线施工,在建筑工程中能进行独立工作的高素质劳动人才,而普通本科院校旨在通过高等教育让学生成为懂理论,会设计的高级工程人才。两者培养目标定位不同,对学生文化基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本科院校都是从普通高中优秀学生中进行选拔,然后再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深层次培养,而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文化基础要求并不是很高,在职业教育中老师一般只注重学生对技能方面的学习,对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要比本科院校相差很多。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继续深造势必会有诸多障碍。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还挫伤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在内心产生自卑感,最终有可能会让学生厌学和弃学。故而在对学生进行“3+4”衔接培养时要非常注意学生文化基础的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让“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成为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

2.2课程衔接体现不够,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重复。

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衔接是“3+4”教育衔接的核心,中职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的学时占的比例较大,本科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传授。在“3+4”衔接培养时,除了学生文化基础脱节外还有课程内容的重复,在本科教育中如理论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都是本科教育的重点课程,而本科课程中的建筑制图、土木工程施工等在中职教育时已有所开设,课程内容有很大的雷同和重复,甚至连教材都一样,这种问题在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突出。有些老师未研究过中职和本科教材的区别,不了解课程内容的重复状况,这在对学生进行本科教育时会浪费许多时间进行“炒冷饭”,严重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样的“3+4”中职—本科衔接培养缺乏延续性,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目标。

2.3师资队伍建设不足,学校教学难度增大。

“3+4”衔接教育是为了培养懂技术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这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在如今的教育体制下,中职和本科院校的有些老师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高等院校的大部分老师都是博士毕业直接参与教学工作,从未经历过任何一个实际的工程,面对课本上的内容很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而在职业院校中很多老师都是一边在学校教学一边在外参与实际的工程建设,有很多参与现场施工的经历,这是某些本科院校老师所缺少的,但中职院校的老师实际掌握的理论知识较浅,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培养学生往往是一边重一边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另外,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和本科院校在文化基础和培养目标可能都有所不同,教师不能按照以往的课程计划授课,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授课内容和方法,加大了教学难度。

3.土木工程“3+4”衔接培养实施建议

3.1重视文化基础教育,突出职业技能培训。

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教育衔接不仅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也是职教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3+4”衔接培养不仅要人们放弃职业教育是终结教育、断头教育的观点,而且要向社会输送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级综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时,不管是职业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要考虑学生在理论和技能上的均衡发展,在“3+4”中职培养阶段要加大课程中文化基础课的比例,学好英语为日后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打下基础,学好高数和物理为日后本科阶段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的学习中减轻不少压力。本科教育阶段,在让学生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合理安排学生深入基层,以理论指导实际操作,以实际工程阅历反哺理论,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突出职教生与本科生的不同点,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2合理制定培养方案,加强监督考核机制。

在“3+4”衔接培养方案中本科阶段应是中职阶段专业技能的深化和专业能力的拓展,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叠加。构建现代化职业教学体系,要注重中职和本科培养方案设计的一体化。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接受教育和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基础上,制定结构合理的中职和本科教学内容。以社会用人为导向,构建贯穿中职和本科的实践教学,职业教育要有区别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突出职教生专业技能素养,“3+4”衔接培养不仅是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更是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中职和本科的衔接培养也需要适当立足高校特色,彰显衔接培养的专业优势,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8]。学生的培养不仅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案,还需要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制定合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3共享校际资源,优化师资结构。

职业教育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培养,这与普通本科院校重视学术性的教学要求有所区别。现有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明显不能满足“3+4”衔接培养中本科阶段对职教生的培养目标,目前许多高校由于人才引进规定,许多进入高校任职的老师大部分只是拥有高学历,而不具备实际专业技能,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很难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对中职院校学生的培养,高等院校应积极引进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专业技术素养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应该邀请企业参与,让企业资深人员走进教堂讲学,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应尽可能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技能培训是职业院校的强项,而理论教学则是本科院校的强项,两者在开展相应教学活动时可以互换师资,发挥各自的优势,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9]。

参考文献:

[1]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3:3-4.

[2]张霞.谈构建中高职教育高效衔接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1):151-153.

[3]莫志明.现代职业教育层次衔接模式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7):21-23.

[4]宣卫红,李明惠,左熙,等.“3+4”衔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探究——以金陵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2):76-79.

[5]徐红丽,张宇,金卫东.“中职+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28(1-2):74-77.

[6]张健.对中高职课程有机衔接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16-18.

[7]夏群,王新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9):111-112.

[8]孙爱东.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3+4”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5,9(6):41-45.

[9]王志华,陆玉梅,雷卫宁.江苏省中高职与本科衔接试点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5-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201542)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4篇

(一) 电子专业发展新趋势及就业去向

电子专业培养学生从事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检测及维修工作。信息时代的到来,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集成电路等产业。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毕业生就业面广, 就业率高, 在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工作。比如, 做电子工程师, 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

(二) 中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近几年, 中职学校比较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 但专业课程设置定位不准, 优质课程的资源不多;教师在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缺乏;实训室环境、规模有限, 培养的人才知识落后、技能不强, 岗位适应能力差。技能人才的培养同电子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人才需求产生了较大的错位。

(三) 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即三段式:先文化课、后专业基础课、再专业实训课;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教学往往是分开的。在教学的评价上, 通常是以学生的卷面分数为标准, 强化了考试成绩, 难以保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中, 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束缚。

师资队伍水平偏低, 在中职学校中, 既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教师少。大多数理论教师都是从大学校园直接走向讲台的, 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先天不足”;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又流于形式, 造成了教师实践经验的“后天不补”。而部分实训教师文化水平不高, 虽然专业知识较强, 但文化基础知识决定着再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师资队伍就成了培养电子类技能人才的“障碍”。

大部分中职学校实训室数量少, 规模小, 水平较低、技术相对比较落后, 与产业和企业的实际需要脱节, 无法满足学生实训需要, 难于满足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要。

适合校企合作特点的教材少。虽然有很多电子类教材, 但按照理论层次展开的多, 校企合作、强化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以项目和案例驱动的少。教材理论水准定位偏高, 重知识的系统性, 轻专业需要和知识的应用, 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教学实际。给本来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接受能力不强的职校生带来了学习困难。

电子产业发展迅速, 课程内容滞后。电子行业的新电路、新器件、新技术不断涌现, 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 课程内容显得相对比较陈旧, 无法及时满足产业的最新要求, 需要更新。

二、培养新技能方法与策略

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 实施以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懂得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 将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融入教学之中, 使学生在学校就得到仿真企业的锻炼,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增强他们的专业竞争力。教师还要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中, 提高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校企合作, 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 理论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最好是到企业学习培训;技能教师到高校深造学习, 优化专业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

建设教学硬件环境,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与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 以校企合作保障教学、保障学生的技能实训和项目实训的正常开展。通过充实教学、增加实训、加强实习三个阶段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培养与上岗的顺利衔接。将学校资源作为主力军, 利用政府和企业提供的资源, 加强实训室建设, 融“教、学、做”于一体, 采用一体化教学。学校聘请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老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上课和指导, 实现学校与企业需要的接轨。还可以将部分学生定期派送到企业参加企业生产锻炼、顶岗实习或者深入企业参观, 熟悉和掌握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与工序, 了解企业的一系列情况, 为就业打下基础。

加强专业教材调整, 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调整完善。对电子产品工艺、电子产品检测、电子整机装配工艺等教程进行补充删减。紧随产业的发展方向, 准确调节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要始终紧跟电子行业的发展, 保证学生能学到最新的技术。同时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适时调整, 不断加以完善。对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和教室的布置尽量突显企业特色, 通过专栏等形式宣传产业与专业的最新的发展趋势、体现市场对人才最新的需求、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以便让学生能感受电子产业的日新月异, 增强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

通过几年的训练, 高考学生在技能考试中, 成绩优异;就业学生到企业就成为熟练工, 大受青睐, 有的很快成为技术能手, 有的成为企业的骨干。

摘要:电子技能不仅在对口高职考试中不断加强, 而且在企业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 对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的“四新”技能培养不容忽视。对实训项目的确定和内容的安排, 必须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为基础;实训方法, 必须与工厂生产实际一致。我针对“四新”的能力培养, 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

关键词:中职电子,新技能培训,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电子技能与实训》聂广林主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5篇

处于中学阶段的聋生独立阅读分析能力不够, 离“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 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能读懂日常应用文和通俗文章, 有初步分析、概括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这一要求还有较大距离。

聋生的书面语表达存在许多通病,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次序改变, 语序错误

聋生多借助手语去学习汉语, 但手语和汉语的语序不同。在手语表达中, 为强调主题词, 往往将主题词提前, 还常常把否定词后置, 而如果用手语的表达方式去写汉语, 就会出错。如, 把“老师说, 不准去。”写成“老师说, 去不准。”

1.2 省略代词、虚词, 指代不明确

手语是一种体态语言, 伴随着一定的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 通常省略代词而用目光和手的移动方向来表示;又或者省略虚词, 而用空间定位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聋生在汉语表达中, 常出现他们手语表达中的省略代词、虚词、指代不明确的现象。如“体育活动中, 有打篮球、有打羽毛球。”这句话, 省略了指代对象“同学们”和助词“的”;“学校是我们乐园。”省略虚词“的”。有时在一篇文章中, 人称表达上, 对象只有一个, 表达却换了又换, 一开始用“同学们”, 后来用“我们”, 最后又换“他们”等。

1.3 词语表达意义不明确, 不符合汉语习惯

由于手语数量有限, 有一些意义相近的词都是用同一个手势表示的。聋生在依靠手语的表达去写书面语时, 就会出现词语表达意义不明确, 所写的语句不符合汉语习惯的问题。如把“去年”写成“昨年”, “愉快”写成“愉乐”等等。

1.4 动词、形容词使用贫乏, 记叙、描写欠具体

聋生手语形象、直观、简单易懂, 有些动作用一个手势就表现得完完整整, 有些形容词通过表情就可以表达。要将相对单一的表情、体态和动作转化为汉语异常丰富的表达, 是十分困难的。如手语“美”, 可同时表示“美”、“美丽”、“漂亮”、“好看”等意思。要想把手语“美”准确、恰当地转化为书面语, 就要根据句子的意思, 根据具体的语境来选择。而聋生在用动词、形容词的时候, 往往只会使用他们记住的、几个单一的表达。词汇量少, 致使他们的记叙、描写欠具体细致。

2 在教学中, 如何提高聋生书面语技能

2.1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考虑, 聋儿应早接受双语 (手语、汉语) 教育

本文所指的双语教育是指让聋儿从零岁到青春期之间, 尤其是在语言发展的敏感阶段, 早学习两种不同的语言——手语和汉语, 利用这两种语言来发展思维、学习知识、与人交往、阅读写作等。据南京爱德基金会办的聋儿双语实验班的经验, 聋人老师在聋孩子3岁起用手语讲故事、辅导他们读书、解释字意, 增加孩子的求知欲和语言积累。这些孩子在此基础上学说话和读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表明, 在聋儿学语言的敏感时段, 手语、口语、书面语一起并用, 符合多种感官并用原则, 能更充分调动聋儿的语言组件运作, 可以唤醒和刺激聋儿的思维, 发展他们的潜力。

2.2 营造良好的书面语环境

2.2.1 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突出书面语教育的功能

聋生最大的特点便是借助视觉来感知、学习, 对待语言也不例外。聋校的校园, 包括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操场、升旗台、橱窗、绿化带等应充分营造书面语教育的氛围:写规范字、写完整的词语、写通畅的句子;随时更换各个场景的语言, 吸引学生注意, 潜移默化地教学生学汉语。

2.2.2 在各科教学中, 落实专业课书面语表达的任务

如在上体育课时, 教授排球, 就应用黑板或其他手段出示与排球有关的专业术语:“传球”、“扣球”等概念, 不能仅教学生意会这些概念, 而忽略了书面语的表达。

2.3 强化课内语言技能训练

2.3.1 创设生活情景, 促进语言运用

聋校大多采取的是封闭式教学, 聋生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与同学间相互交流多半是用手语, 对于语言的学习运用机会少, 效果不佳。因此, 创设生活情景, 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这对聋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带聋生出去观察, 把课堂上学的词语、句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并举一反三。如:在上完《蔬菜和水果》一课后, 可以带聋生去菜市场, 到菜市场去强化蔬菜和水果的名称, 并给予拓展。来到菜市场, 教师可以问学生:“叔叔在做什么?阿姨在做什么?”如学生答不出, 就告诉他们:“叔叔在卖菜, 阿姨在买菜。”然后让学生说句子。还可以提问:“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这时聋生很愿意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告诉老师:“我喜欢吃黄瓜。”“我喜欢吃西红柿。”……就这样, 聋生在说说笑笑中说了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最后, 老师再深入一层, 教学生描绘出“青青的黄瓜”、“圆圆的西红柿”……各种蔬菜的颜色、形状、特征。回到学校后, 我请聋生把今天学到的新词、新句写下来, 贴在黑板上, 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这种生活情景的创设, 聋生不但乐学, 而且学得快, 效果特别好。

2.3.2 创设宽松氛围, 增加课堂交流频率

在语文教学中, 要抓住教学的关键——句子训练。《耳聋学生心理学》明确指出:耳聋学生对句子的理解和掌握是形成和发展语言的重要能力, 是掌握语言的关键。只掌握了发音和字词还不能算掌握了语言, 只有能理解句子并运用句子来表达完整的思想, 才算是掌握了语言。因此, 教师要从句子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入手, 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训练, 提高聋生的说句用句能力。同时要创设一种宽松的交流氛围, 增加聋生课堂发言的频率, 指导聋生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式说写句子。学习是为了应用, 所以在课堂中, 我们不光要让聋生会认、会读、会写, 更要鼓励聋生运用。可以给聋生设计一些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语言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 聋生互帮互学。教师也可作为小组成员, 参加聋生的语言交流活动, 这样既可以随机指导学生, 又可以随时把握教学时机。记得在讲句式“××给××看什么”的时候, 我不光让聋生会运用书上的词语替换句中相应的部分, 还让聋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思考。我是这样启发聋生的:“如果你买了新东西, 肯定很想给大家看。”在我的启发下, 一学生马上举手说:“我给方芳看妈妈给我买的新书包。”接着一位学生又说道:“王红给我看她的生日照片。”没等这位学生说完, 其他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手纷纷说出自己想的句子。虽然有些同学说的句子不太通顺, 可是我还是鼓励他们说。经过我的指导、修改, 聋生都写出了十分丰富的句子。

摘要:聋生汉语书面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讨论话题, 本文对聋生汉语尤其书面语学习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对聋生书面语的阅读及表达, 提出了一系列培养、训练的方法。

关键词:聋生,书面语技能,书面语阅读,书面语表达

参考文献

[1] 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6.

技能培养论文范文第6篇

在学生看来,所有的课堂教学首先都要让学生“听得懂”。所谓“听得懂”是指学生在付出一定努力的情况下,教学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可以理解与掌握的。更确切地说,“听得懂”指得是“学得会”,在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目标能够达成。

教学内容巧处理

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关键在于教学内容的处理。据了解,教师们的备课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分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为什么首先希望课堂教学是学得会的?这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当前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课程太多、教学内容过难,学生学不了、学不会。

汽修学校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备课的时候就相当于是“过滤”,通过交流探讨,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把学生普遍认为的难点简单化,将深奥的理论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摒弃了传统单

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课堂上,老师信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例子,可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当然学生更希望教学中多一些“做”的内容,在职校学生们看来“做”比“听”容易懂,“做”也与原有的学习基础相关性不大。据汽修学校教师指出,职校学生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爱动手,而且动手能力很强,所以学生都希望学校多开设技能类的课程,或是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这些反映的都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学得会”的内在需求。据了解,有的汽修学校实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

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老师边讲理论,边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不懂的问题立即解决掉,理论、实训都不留盲点。

上一篇:艺术品鉴论文范文下一篇:数控编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