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申报材料范文

2023-06-11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办理流程 网上申请 我要咨询

我要投诉

反映错误

名称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审批 公共服务 承诺件 20个工作日 转报 是 否

承诺时限

20个工作日

专家评审现场核查等时限 0个工作日 性质

时限

时限

方式

政务中心

情况

份 数

应交材料

电 子 1 1 1 1 1 0

纸 质 1 4 1 1 1 1

—— —— —— —— —— ——

—— —— —— —— —— ——

格式文本

示范文本/材料样本

材料说明

一)申请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报告;

二)《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审批表》一式四份;(可在省政府政服务中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窗口领取,也可在网上下载)

三)申请单位法人资格证明材料;

四)拟任所(站)长、副所(站)长和其他管理人员及其身份、学历、资证明材料复印件;

五)拟聘考评员及其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六)理论鉴定和实操鉴定场地证明材料原件;

六)办公场地、鉴定(考核)场地证明材料。自有场地的应出具场地产权

——

——

明材料,租用场地的须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租用协议及场地产权(或使用)明材料。

0

——

——

六)拟设立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 七)办公、鉴定、检测用设备、设施和仪器配置清单及其所有(使用)权明材料;

1 1 —— ——

八)拟建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管理制度:

1、鉴定工作规程(报名、收

——

——

、鉴定、办证等);

2、考评员守则、考场规则;

3、财务管理制度;

4、档管理制度;

6、岗位责任制;

7、设备、设施管理制度;8其他。

——

——

九)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

注说明:

审批条件

一)申请单位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有熟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业务和组织、协调、管理能力的所(站)长,有专兼职管理人员。

三)有与所鉴定职业(工种)及其等级相适应、道德素质高、专业能力强、办事公道、作风正派的专(兼)职考评人员。

四)具有固定的办公用房及符合考务工作要求的办公设备。

五)有照明、通风条件好的理论考试场地的考核场所。

六)有与所鉴定职业(工种)及其等级相适应、并达到环保、劳保、安全、消防等基本要求的技能考核场地、设备和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设备或手七)符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择优建点的设立原则;

八)有完善的管理规章和制度;

法定依据

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业技能鉴定规定

川省劳动厅关于颁发〈四川省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的通知

: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窗口:(028)86934580

动和社会保障厅:(028)86113042 86110567 :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028)86936179 86936381 动和社会保障厅:(028)86121034 86110521 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动和社会保障厅: -

(一)申请人向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窗口提交申报材料,材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对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的,当场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的全部内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专家对建所(站)条件进行论证和,在办理时限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批准建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发文批复并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对未批在办理时限内书面告知其理由、复议权、诉权及期限。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530”计划,建设“东方硅谷”的意见》(锡委发[2012]10号)文件精神,广泛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锡创新创业,大力推动我市战略型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特发布2012年无锡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计划申报公告。

一、申报对象

(一)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引领我市产业发展方向和传统产业转型需求,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锡自主创业,在国际某一学科、技术领域内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拥有市场开发前景广阔、高技术含量科研成果的高层次人才。

(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我市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不含中央、部省属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的,有重大发明和重大技术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下列高层次人才之一:

1.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主要负责人。

2.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前三名。

3.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

4.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5.在国内外著名院校、科研院所担任教授或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

6.在境内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或在2011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财富中国》发布的中国500强企业、全国工商联发布的100强民营企业担任首席技术官的高层次人才。

(三)创新创业领军团队

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引进的,在高端发展领域已取得杰出成绩或具有显著创新潜力,主要从事产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有望突破核心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二、申报条件

(一)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取得博士学位后工作满三年以上,或取得硕士学位后工作满五年以上。

2.2011年1月1日以后在我市各科技园区或各街道(乡镇)创业中心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型企业,并担任所创办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同时,考虑到早期落户的海外留学来锡创业领军人才,2006年5月12日以后到我市创业的海外留学回国的领军人才,由各市(县)区科技局统一推荐申报。

3.年龄不超过55 周岁,每年在无锡工作不少于 6个月。

(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须满足以下条件:

1.已取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2.已和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聘用合同,每年在锡工作不少于6个月。

3.2012年1月1日后来锡工作。

(三)科技创业领军团队须满足以下条件:

1.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团队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成员间的专业结构和职责分工合理,可稳定合作5年以上,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研究开发目标。

2.申报时团队成员年龄不超过55 周岁,半数以上全职在无锡工作。

3.属于科技创新的团队须与用人单位签订 5 年以上的工作合同;属于自主创业的团队,团队已在锡成立企业,核心成员中有一人担任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团队来锡工作时间或在锡创办的企业为2011年1月1日后在锡成立(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4.团队研发方向符合国际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开发符合无锡未来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合作从事过国际上有影响、或属于国家创新战略目标的重大科研项目并取得显著进展,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明专利或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具备突破重大技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三、申报要求

不受理已获无锡市“530”计划、泛“530”计划、无锡市“嫁接式”企业引进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和无锡市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计划支持的人才和企业。

四、组织实施程序

(一)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申报、认定流程:

网上申报——园区资格初审——地区审查——市科技局审核——市人才办确认——公示——签订协议——政策兑现。

(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按申报、认定流程:

网上申报——园区资格初审——地区审查——市科技局审核——市人才办确认——公示——政策兑现。

(三)创新创业领军团队申报、认定流程:

网上申报——园区资格初审——地区审查——市科技局审核—项目评审—市人才办确认——公示——签订协议——政策兑现。

五、申报办法

无锡市科技局常年受理项目申报工作,创业人才和创新人才每季度认定一批,创新创业团队申报截止时间为2012年8月31日。登录无锡市科技局网站http://

无锡市科技局国际合作处

联系人:倪晈云 陈扬文 唐笑红

电 话:+86-510-8182190

8、8182190

9、81821910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就必须广泛开展与企业的合作办学,不断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实践,面向技术”办学理念,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建设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明确了“立足市场、面向产业、服务企业,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办学定位,起草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规范了校企合作的管理,逐步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学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行业企业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等,搭建合作平台,先后与山西省内外40余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资源共享、综合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为实践教学教学搭建有效载体。与山西益源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设“干部储备班”,与康美徕药业有限公司开办“店长强训班”,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09月,中国药店商学院山西分院在我院挂牌,标志着学院的校企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情况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计划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专题召开院长办公会研究校企合作相关事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教师联系企业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定了相关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并组织全校教职工共同学习。我校

校企合作相关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校企合作已经作为我院办学的基本制度,在学校中长期发展计划中处于战略地位。

二、建立健全运作机制,有效推行校企合作各项工作

为促使校企合作的稳定、健康发展,我院逐步完善和加强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由院领导和企业负责人组成,指导开展全面的校企合作,协调校企双方的利益。二是各专业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论证专业设置、制定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三是由合作办学科作为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对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并制定校企合作规划。

三、工学结合,凸显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始终把工学结合作为突出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构建了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411”、中药制药技术专业“321”、中药专业“1344”、医药营销专业“三阶梯进”等适合专业特点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学院安排2010级现代中药技术、中药鉴定质量检测技术、中药制药技术、、医药营销等10个专业学生分赴山西旺龙药业、太原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等20家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为期2-3个月的阶段实习,在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中增加学

生岗位的适应性,亲身实践职业技能,有效实现学校和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目前,2013年,学院计划安排学生阶段实习的班级超过30个班级,1500人次,占全院学生的三分之一。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专业课教师全程跟踪,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熟悉岗位技能操作,学生参与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使得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环境有充足的认识,使学生在职业现场提高了真实本领,规范了职业行为,接受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就业后能很快融入企业员工团队。

四、基于过程,联通岗位,创新课程体系

学院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深入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组织企业行业专家进行专业论证,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把好人才培养方案质量关,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职业岗

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改目标。2010年以医药营销、中药制药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三个专业为试点,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先后组织500多人次专业教师进行了3000余天企业调研、专项培训、专家研讨,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组课程内容,制定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了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教改目标,并在全院其他专业广泛推行,并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果。目前学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行业

教学成果奖4项。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与企业学者、专家共同编辑并正式出版职业教育教材66门。在首届山西省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竞赛”中,分获金、银、铜奖,成为参赛院校中获奖最多的院校。

五、面向岗位,产学一体,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明确把建立真实和仿真型、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来抓。一是按照医药行业GMP、GSP、GLP、GAP 等管理规范要求,建设校内仿真型实训基地,利用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创办3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二是学院与山西医药工业五大园区主要骨干企业签订产学战略合作协议,与山西振东、山西亚宝、宁夏唐明、山西仁和等4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率达100%。三是从建立产学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管理手段、评价指标入手注重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着力构建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以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双师型”实训指导教师为支撑的,由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四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六、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一大力推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围绕培养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实践指导、社会服务三种能力为中心,学院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公司的生产实习、产品开发和技术攻关,通过参与企业锻炼,教师对企业的生产管理、

产品工艺、设备使用维护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应用能力,使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同时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必须通过实习训练取得一到两门高级以上操作技能证书,实现理论和实训教学的一肩挑,成为双师素质教师。目前,目前学院193名专任教师中,有双师素质教师119名,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3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10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的专家14人。与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9项,取得国家新证书5项,获得专利5项。近三年,培训企业员工5600多人次,中药种植农民3100多人次,执业药师近2548人次;指导古县连翘GAP基地、襄汾县生地GAP基地、和顺县平松乡黄芩种植基地建设150人次。

(二建起一支稳定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

学院与合作企业实行资源共享,学院将企业管理、技术、工艺人员整合,成立兼职教师专家库,按照教学要求,有偿选聘到学院任教。兼职教师队伍理论扎实、专业实践经验丰富,使我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得到较好的融合,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学校从教的制度,两年来,从行业、企业和社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操作技能、熟悉行业情况、具备教师基本条件的企业高级管理和技能人才96名,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

七、引企入校,合作共赢,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根据市场需求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构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环境,通过“引企入校”形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如山西仁和大

药房投资一百余万元在学院设立一个实体药店,为中药、药学、医药 营销三个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 企业通过药店的经营实现知名 度的扩大和利润的回报。

八、企业冠名,双培主体,打造高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与山西康美莱医药有

限公司、 山西益源大药房等企业合作成 立以企业冠名的“康美莱店长强训班” 、 “益源储备干部班”等,形成 了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发挥学院与企业 各自在知识传授、素质养成、技能训练和创业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共 同组织教学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大学文化熏陶和一流的职 业技能训练, 为成长为本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和业务精英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学院每年 10 月份举办历时一个多月学生专业技能比赛, 要求“学院统筹、分系组织、企业参与” ,营造“学技能、练技能、 比技能”的浓厚氛围。各系围绕专业特色,与企业密切合作,设置比 赛项目,以“黄河杯” 、 “昂生杯” 、 “国药杯” 、 “亚宝杯”等企业冠名 的“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和“荣华杯” 、 “康美徕杯” 、 “益源杯”等企 业职工与在校学生对抗赛的开展,企业不仅给予比赛经费、奖品等物 资方面的支持,有关专家还亲临比赛现场,担任比赛的评委,在全校 形成了“比技能、促质量、谋发展”良好氛围,促进了高端技能型人 才的培养。通过比赛扩充了校企双方的合作范围、增进了彼此信度、 检验了教学质量、提供了就业机会,众多企业当场与学生选手签订就 业协议,为学生发放就业绿卡。

九、校企合作的思考与体会 6 1.立足实际,摒弃“两望” 作为学校来说,在校企合作中要大力转变思想和观念,主动树立 适应企业需要的开放式教育理念,要立足实际,摒弃“两望”观 -即不因“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热、企业不热而“悲观失望” 、又不 因政府支持政策滞后而“等待观望” ,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发挥自 身能动性,先动起来,以动带动,先热起来,以热传热,提高合作质 效。 2.服务企业,着眼双赢 根据不断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 校企合作应 着眼于互动与双赢,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观 念, 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和各行各业经济增 长结构调整的信息,及时地调整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着眼 于为企业提供数量、经过、层次、质量符合企业的人才储备,降低企 业招工成本。搭建平台,举办校企供需见面交流会,引导学生正确择 业,主动向企业推销人才;发挥学校技术教育优势,为企业培训在职 人员和新员工,开展技术服务,把学校与企业联系在一起。 3.加强沟通,注重感情。 关注企业的发展变化,并及时给予信息回应。 同时,涉及学校改革 发展的重大事件、重要政策调整等信息及时向企业发布,使企业感到 学校对他的重视;要重视相关人员的相互交往。如学校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答:(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促进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质量。

2.新一轮评估的核心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有哪几条? 答:(1)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5)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4.新一轮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答: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5.新一轮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这次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引导高职院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与建设,引导学校把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引导学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目标评估向过程评估转变”、“硬件建设评估向软件建设评估转变”、“被动评估向主动评估转变”;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并有效地发挥作用,完善多元化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评估,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机制,创建办学特色,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6.新一轮评估对学院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1)有利于我们更好总结办学经验,丰富办学特色。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没有能系统地去进行总结,也没有

很好地思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有哪些?今后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评建工作的开展,将会促进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上档次、教学质量上水平,也有利于我们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提升内涵、丰富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不少改革的成果还没有真正让学生得益,而且改革本身还存在一个完善与推广的过程。迎接新一轮评估,本身就是一个强化学习,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过程。通过评估提高素质成为应有之义,更何况评建工作为我们每个人都搭建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因此,评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尤其是促进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3)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虽然新一轮评估不给学校定级(是优秀,还是良好、合格),评估的结论只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但是,一方面通过评估,我们要给专家留一个好印象,为我院顺利进入教育部、财政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专家组的“诊断”和“开方”,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原因,推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

7.新一轮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诊断。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文件要求,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被评院校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自我评判,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发现自己的特色亮点,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措施;评估专家组通过对被评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考察,对被评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判,发现或发掘被评估院校的成功经验、创新之处、特色亮点;发现被评估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2)推广。被评院校要在校内总结推广不同院系、专业、教师创造的新鲜的教改经验和教学质量保证的成功做法;评估专家组要总结推广评估中发现的改革创新和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先进办学经验,特别是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总结推广被评院校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并有效运行的成功经验。

(3)创新。学校自评和专家组评估都要带着问题,边评估、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创新评估的方法、手段,完善评估的标准和程序,提高评估工作水平和公信度。

8.新一轮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答:(1)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原则。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原则。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原则。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原则。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科学诊断,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更要分析问题的成因,开出“处方”,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

(5)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及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工作,指导各高职院校通过评估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6)科学与效率原则。客观、科学、民主、公正,简化工作程序,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7)评建成效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原则。对于在评估过程中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参与积极、评建成效明显的院校在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教学建设项目评审、招生信息发布中给予政策激励;对于评建成效不理想的学校,省教育厅将通过限制招生规模、暂停教学建设项目申报等手段督促参评院校尽快改善人才培养工作。

9.新一轮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答:这次评估主要采取“平台分析+现场考察”的方法。专家组进校前对《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进行(分析)预审,提出初步分析意见,确定现场考察重点,并将预审意见发给专家组长。现场考察的主要方式是听取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实验、实习、实训的硬件与软件;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进展情况)、专业剖析、说课、深度访谈、查阅原始资料等。

10.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答: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涉及7个方面的22个要素。具体是:

(1)领导作用。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1.2)办学目标与定位;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1.4)校园稳定。

(2)师资队伍。2.1)专任教师;2.2)兼职教师。

(3)课程建设。3.1)课程内容;3.2)教学方法手段;3.3)主讲教师;3.4)教学资料。

(4)实践教学。4.1)顶岗实习;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4.3)教学管理;4.4)实践教学条件;4.5)双证书获取。

(5)特色专业建设。5.1)特色。

(6)教学管理。6.1)管理规范;6.2)学生管理;6.3)质量监控。

(7)社会评价。7.1)生源;7.2)就业;7.3)社会服务。

11.新一轮评估关注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答:(1)基本办学条件;(2)双师素质比例;(3)双师结构;(4)专业带头人;(5)剖析专业;(6)说课。

12.新一轮评估为什么要建设《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答:《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新评估方案》的核心和基础。各高职院校依据《新评估方案》和《评估实施细则》开展评估,是建立在《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不仅具体展现了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概况、教学状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办学特色,也记录了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学校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建立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要逐步做到信息公开,教学状态数据要逐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13.《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1)明确目标。各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尽快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根据各自的特点,进一步开发、完善《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功能,逐步做到向社会开放;最终实现教职工满意、校领导满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满意、教育部满意、社会有关各方满意。

(2)落实到位。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新评估方案》的具体要求,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列为学校办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落实。

(3)加强培训。各校应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宣传《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4)及时准确。各校要从提高质量的高度,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实事求是地采集填报原始数据,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信息的原始性、即时性、独立性、写实性和公开性,实现信息源头到校级平台的直接对接。要健全专业、课程、项目、教职工等代码体系,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的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

(5)健全机制。各校要建立健全《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从数据产生源头和一线岗位进行信息采集填报的运行机制;建立信息采集责任制,明确每一位教职工都是每条信息源头的具体责任人,并落实学校总体汇总责任人,做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所有信息的源头,均来自于信息发生人或信息发生地,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原始性和独立性。

(6)逐步公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应通过校园网等途径在校内公开,并向教育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开放浏览权限。同时应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逐步向社会公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接受社会的监督。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有哪些要求?

技能人才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鼓励和吸引集团公司员工创大业、创新业,促进集团公司的改革和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开拓创新和创业精神,通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扭亏为盈、盘活资产等创业实践,为集团公司创造经济效益的集团公司员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可以是单位或集体创业,也可以是个人创业。集团公司各级领导干部创业不得从事上级明令禁止的关联经贸活动。

第三条奖励原则

1、内部创业与外部创业并重原则;

2、重业绩、重增量效益原则;

3、谁创效益、奖励谁原则。

第四条奖励类型

1、带头投资新创办经营企业的;

2、增加盈利的;

3、利用闲置资产承包、租赁经营,盘活资产的;

4、组织劳务输出减轻企业负担的;

5、通过资本运作、技术咨询服务取得明显效益的;

6、扩占外部煤炭资源等。

第二章奖励标准

第五条集团公司鼓励职工创业发展,对直接创业者及相关创业人员的奖励标准如下:

一、新增规模

1、新办集团公司参股企业安置集团公司富余人员,用工一年以上,实际年平均月工资在800 元以下的按每人一次性奖励600元;实际年平均月工资在800 元以上的按每人一次性奖励650 元。积极鼓励企业员工个人投资创业, 企业员工自办创业项目,安置分流集团公司富余人员的,根据其对集团公司的贡献大小,由集团公司研究进行一次性奖励。

2、新办企业(包括集团公司不控股的企业)盘活资产(大于50 万元)的,上交管理费(或租赁费)小于折旧与土地使用税之和的按上交额的20%奖励;上交管理费(或租赁费)大于折旧与土地使用税之和的按上交额的30%奖励。以上受奖项目必须实现有现金流量保证的利润,其利润率必须大于投资资金成本,否则不得享受新增规模奖励。考核期内应收帐款余额超过利润总额部分以及存货余额大于同行业平均水平部分均视同亏损。

二、新增效益

新办企业或项目投入运营后的一年内上缴的税后利润按以下比例奖励:

工业产品类:10%;农业产品类30%;商业贸易类3%;技术服务类40%;通讯软件开发类40%;证券经纪类0.5%。

三、对外输出人员

向集团公司外部输出富余人员按每人每年500 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执行年薪制的矿处级领导对外输出人员奖励按年薪制考核相关规定执行。

四、扩占外部煤炭资源

扩占外部煤炭资源的奖励按下述公式计算:

扩占外部煤炭资源奖=奖励基数×资源级差系数×资源权利系数

1、奖励基数

扩占外部煤炭资源可采储量4000 万吨-1 亿吨的,奖励基数10 万元;1-3 亿吨奖励基数20 万元(含3 亿吨);3-10 亿吨奖励基数30 万元(含10 亿吨);10 亿吨以上奖励基数50 万元。

2、资源级差系数(略)

3、资源权利系数

(1)探矿权系数为0.4;

(2)已享受过探矿权奖的其采矿权系数为0.6;

(3)直接取得采矿权的其采矿权系数为1.0。

上述资源必须经集团公司论证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并经集团公司批准立项,否则不得享受扩占外部煤炭资源奖。执行年薪制的人员扩占外部煤炭资源的奖励按年薪制考核相关规定执行。此项适用于非年薪制人员。

第三章申报及评审程序

第六条创业型人才的奖励,采取一事一议或一项一议,由基层单位负责推荐、申报,申报材料经基层单位领导签字、盖章,经营管理部组织有关专业部门审核属实后,报集团公司审批。

第七条申报材料

创业型人才奖励除填报“创业型人才奖励申报表”外,还须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申报新增规模奖励:财务报表,新注册企业还须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

2、申报新增效益奖励:财务报表或单项新增效益计算证明材料;

3、申报对外输出人员奖励:对外输出人员与相关企业签订的用工协议。

4、申报扩占外部煤炭资源奖励:采矿许可证复印件(或扩占外部煤炭资源的相关证明文件)以及集团公司论证报告(或委托论证报告)。

第四章附则

第八条对创业型人才所获奖励与事实不符或弄虚作假的,经核实后,追回奖励,并予以责任追究。

上一篇:保健食品申报材料下一篇:党日活动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