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

2023-09-18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第1篇

摘要:学科归属研究是资产评估理论及学科定位的基础问题,关系到资产评估研究逻辑架构、目标、方法、应用基础及人才培养目标,是资产评估学理论发展的基石。本文的目的是尝试界定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完善资产评估理论框架构成。

当代我国评估行业肇始于服务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因国务院1991年发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而确立并迅速发展,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操作性特征。但经过二十来年的发展,资产评估的学科定位尚未有定论。1990年,当时的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曾分别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试办了国有资产和资产评估专业,由于资产评估与国有企业改制有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该专业设置在与企业改革高度相关的工业经济系,而其他院校则分别设置在财政系或会计系。1997年教育部在学科调整时,取消了上述专业方向,并将资产评估归并到会计专业的财务管理方向。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积极倡导,教育部先后同意在首都经贸大学、南京财经学院等高校开展了资产评估专科和本科教育的试点,这些试点通常都与该类院校财政学科和会计学科较强有关。2010年,根据教育部加强专业硕士教育的相关政策,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和相关院校的努力下,又有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几十所高校成为进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试点院校,资产评估专业在这些高校分别被设置在经济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和会计学院等学科有明显差异的学院。由此可见,资产评估学科建设需要统一认识和明确定位。

一、资产评估的学科归属——经济学

资产评估归属于经济学体系在国外是共识,在西方,资产评估理论是源于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在我国,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一直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定位。究其根源是因为我们在引进资产评估时,只引用了它的实用部分,忽略了它的理论部分。近年来,关于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基本形成共识,即资产评估理论源于经济学。陈鹏(1998)认为资产评估是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运用,资产评估的主要方法根植于经济学的价值理论。罗建强(2002)认为资产评估实现了产权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的节约。王建中(2002)认为资产评估理论依附于经济学基本理论,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胡晓明(2009)认为:资产评估作为一项产生于经济需求,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的经济活动,总的说来偏重于经济学。

同时,现代经济学的演进对评估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构成评估基本理论和方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基本评估方法都能够在现代经济学中找到其理论来源和依据。资产评估作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专业活动,其本质上是市场价格决定及判断机制在具体资产和产权交易行为中的运用和表现,其理论来源、方法体系和操作规则均与现代经济学理论及其发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正是基于评估与现代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将资产评估学纳入经济学分支学科的认知,使得从经济学视角对评估理论体系进行重建成为评估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和方向。从经济学视角对评估理论体系进行构建,需要对资产评估的学科归属、学科属性以及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梳理,依据评估理论的形成途径和已形成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相当广泛的门类,资产评估属于其中哪一块呢?这就涉及到它的学科属性问题。

二、资产评估的学科属性——应用经济学

(一)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

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一个大的学科体系,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文献分类方法将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Theory Economics)和应用经济学(Applied Economics)两大块。

理论经济学通常称为一般经济理论,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理论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数量及数据分析学等学科。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视野,以经济活动总过程为对象,考察国民收入、物价水平等总量的决定和波动,又称国民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经济中单个经济单位即生产者(厂商)、消费者(居民)的经济行为,又称价格理论。经济史包括经济发展史、经济学说史等,从历史角度分析经济学进展。经济数量及数据分析学包括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等,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

应用经济学是以将理论经济学运用于生产实践中为研究目的,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的分支学科也很多。

分支一:部门经济学,如农业经济学、计划经济学、财政金融、运输经济学、人力和劳动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

分支二:以区域性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

分支三:以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为其研究对象的学科,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国际投资学等;

分支四:企业管理科学,如企业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

分支五:与非经济学科交叉联结的边缘经济学科,如与人口学相交叉的人口经济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社会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相交叉的地理经济学、国土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等。

总之,理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运行、发展的规律性的,是关于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揭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的。应用经济学是经济原理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性是它的首要特征。是否与实践紧密相连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二)资产评估与应用经济学

根据资产评估定义,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和资产评估原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为实践服务,正是资产评估学科产生的原因和最终目的。同时作为与理论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大的经济学分类,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就是与客观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可以具体操作的经济问题。因此,毫无疑问,资产评估学是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这就是它的学科属性。

但是,资产评估到底属于应用经济学的哪一块呢?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为市场交易服务,是评定资产价值的实践性经济活动。虽然它是为产权转变,市场交易服务的,但是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企业服务的,并且根据其业务涉及产权转让、企业重组、破产清算、资产抵押、资产纳税等与企业相关的活动,因此,资产评估应该是属于分支四,即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科学类应用经济学,在这一类里,有企业管理、企业财务、审计、会计等学科。这也正印证了长期以来资产评估学科属性问题为什么总是与会计、审计有关。

(三)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的关系

1.资产评估与会计的关系

我国最早的资产评估工作是由会计师从事的,因此可以看出资产评估与会计具有密切的联系。从其关联性分析:

其一,评估与会计在资产披露问题上均是关于资产确认、计价和报告的学科,两者在功能上有互补性;其二,资产评估与会计都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市场经济服务的;其三,资产评估所依据的许多数据资料都来自于企业会计资料和财务报告,会计为资产评估提供数据基础。最后,会计也要研究资产评估技术,寻求资产评估技术支持。同时,评估中也运用到了现代会计计价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二者的关联性越来越强。2006年2月,我国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第一次引入公允价值,采取了有限度地运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价的做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TASB)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体现了会计计价方法向资产评估估价方法的借鉴,新会计准则将使二者关系更加密切。

会计和资产评估虽然同属应用经济学体系,但是却是截然不同的学科,二者区别如下:

⑴会计的资产确认和计价以历史成本为依据,资产评估以其效用和市场价值为依据。

⑵会计的资产计价方法主要采用核算法,资产评估中除了核算方法,还采用了预期收益折现、市场售价比等方法。

⑶会计计量是事实判断,结果具有唯一性,准确性。资产评估只是一种专业判断,以价值判断为主,是一种经济咨询活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评估机构,甚至不同评估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都不一样。

⑷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简而言之,会计是计算过去,控制现在,规划将来。资产评估是为企业定价、产权变动、资产交易等服务的。

2.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关系

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关系不如会计与审计的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在分析会计与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分析资产评估与审计的关系更为方便、清晰。

⑴审计是公正性活动,资产评估是咨询性活动。

⑵审计人员在执业中,要做到公正、防护、建设三大原则。评估人员要遵循供求、替代、贡献和预期等经济原则。

⑶资产评估比审计有更广泛的基础知识体系,审计以会计学、税法等其它经济法规为专业知识基础。而资产评估不仅包括经济学、法律、会计学,还包括工程技术等工科知识。

⑷与会计一样,审计计价原则是历史成本,资产评估以资产效用和市场价值为依据。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评估与会计、审计等应用经济学科有大量重叠交叉,但又各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方法。把它们混为一谈,甚至认为彼此之间有从属关系是不太科学的。资产评估是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学科体系。也就是说,它与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是同一学科门类。针对造成资产评估学学科属性的难定位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资产评估学融合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应用经济学的部分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资产评估学与法学也有密切的关系,资产评估学也融合了经济法学的相关知识体系。1984年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准则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资产评估的实践活动也是如此,作为资产评估师考试科目之一的《经济法》,在其考试大纲里明确规定其考试目的其一是测试考生对法理学、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刑法方面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二是考核考生运用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和刑法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实践中,资产评估的内部因素(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评估方法、职业判断、评估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等方面)及外部因素(道德、社会、管理、风险、等方面)都决定了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于艳芳、申鹏2009)。

三、资产评估理论框架构建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可以将资产评估理论体系分为三个部分: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理论、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和资产评估行为主体理论。

三者的内容分别界定为:

(一)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理论

主要研究资产评估技术规范制定的有关理论问题,直接指导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的制定。主要包括评估目的和评估依据。

1.评估目的

⑴价值发现功能。通过资产评估可以发现资产现行价值,也是资产评估首要功能。如何发现、发现什么时候的价值都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也是资产评估的基本目的。

⑵节约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资产评估产生和发展均服务于这一目的,资产评估为交易双方节约交易成本。

2.评估依据

⑴资产评估行业本身是专业经济鉴证类行业,所以,评估师自身也要承担与其评估行为对应的专业责任、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⑵资产评估准则是合乎资产评估原则的标准,是资产评估原则一定程度的具体化,是对资产评估行为的规范。资产评估准则体系包括职业道德准则和业务准则两部分。

(二)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

主要说明如何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直接指导资产评估实务。资产评估实务操作理论是资产评估基础理论和资产评估概念结构的具体化,内容相当广泛。

1.评估基础理论

评估基础理论是评估实务操作理论的重要理论支柱,评估基础理论和概念为资产评估实务的开展直接提供思维基础。现行资产评估的理论假设基础有:

⑴公开市场假设。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假定被评估资产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

⑵持续使用假设。持续使用其一是指被评估资产仍具有使用价值,并且可以按照现行用途使用;其二是指或者可以改变资产的原有使用用途,调换新的用途使用;其三改变资产现在的空间位置也能继续使用。

⑶清算(清偿)假设。清算假设基于被评估资产面临清算或具有被清算的可能性(被迫出售或快速变现),来确定评估资产的价值。

2.评估方法

资产评估是实现评定估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是资产评估学将其他学科如会计、统计、工程技术等的技术方法按资产评估运作的内在要求,用资产评估的技术思路加以重组构成的一套评估方法。对评估方法的理论构建是评估实务理论的核心内容。现行主流的评估方法领域主要包括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在此不再详述。

(三)资产评估行为主体理论

以资产评估行为主体(资产评估人员和资产评估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如何优化资产评估行为主体,从而提高资产评估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评估行为主体理论需要分析的理论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1.评估主体理论

资产评估主体是相关的专业评估师,即注册资产评估师以及一些细分到具体资产的评估师如房地产估价师、珠宝评估师等。2002年2月,人事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调整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有关政策的通知》(人发〔2002〕20号),对原有考试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正式确定考试设5个科目——《资产评估》、《经济法》、《财务会计》、《机电设备评估基础》、《建筑工程评估基础》。

2.评估对象理论

⑴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在资产评估发展的一百多年间,资产的涵盖范围由不动产扩展到固定资产、个人财产和无形资产。评估的范围由企业扩展到政府和个人。实践中,人们对资产的范围和种类的认识不断加深,资产评估理论和实践也得到扩展和深化。

⑵资产的权利特征及不同权能的排列组合。资产评估实质是对物所载的权利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所指的交易是指资产权属发生变化的交易,可细分为资产转让、资产抵押及企业的兼并、出售、联营、合资、清算等。

参考文献:

[1]陈鹏.初论资产评估的经济学基础[J].财务与会计,1998.5.

[2]李光洲.关于当前我国资产评估学历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资产评估,2007.1.

[3]唐振达.资产评估与会计异同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5).

[4]胡晓明.资产评估学科归属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0.8.

[5]乌家培.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J].管理科学学报,2000.2.

[6]汪海粟,郭建新.中介服务行业管理体制与发展战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于艳芳,申鹏.浅析资产评估法律责任形成的因素[J].商场现代化,2009(9).

(注:本文为作者参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10年课题《基于经济学基础的资产评估理论体系框架及学科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第2篇

摘要:从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根据护士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提出适合中职护理专业全新的理实一体化、多元全程的学业形成性评价方案,通过对所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课改班进行的行动研究,探索理实一体化课改中形成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工作过程模式;妇产科护理;形成性评价;理实一体化

目前,国内护理教育中关于形成性评价方法与应用的研究很少,而中职护理教学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改革也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其课程改革过程中融入形成性评价,更无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笔者尝试在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应用形成性评价策略,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2011—2012级课改班进行行动研究,实现课程改革与评价方法改革同步。笔者拟以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为例,详细解读工作过程模式下形成性评价方法与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实施效果。

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领域评价方案思路的解读

(一)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组织方式

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是护理专业的学生接触实际岗位的课程之一,重点是培养学生解决妇产科护理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改革中,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的内容设计和编排均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工作过程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及评估的逻辑关系组织教学。以“妊娠期护理” 学习情景为例,完成该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其教学组织流程可以分为任务学习准备(收集资料、完成学材)→完善任务、制护理计划(工作流程)→典型护理工作任务的实施(护理评估、护理一般体检及产前检查、健康指导)→ 成果汇报(典型病例的护理情景模拟)4个阶段。

(二)工作过程模式下教学改革中形成性评价方案思路

形成性评价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的融合根据以上“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方式,笔者将形成性评价有计划地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中,其过程充分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全程性、多元化、个性化等特点。(1)第一阶段:任务学习准备。要求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到医院访谈病人、观看视频、上网查找资料等,完成学材。评价重点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按时完成学材和多途径收集学习资料。(2)第二阶段:制定护理计划(工作流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补充、修正前期相关知识,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学材,并制定、完善护理计划(或护理操作程序)。重点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及逻辑思维能力,此时是通过学生个体参与态度、制定的护理计划、分析问题提出建议等活动表现进行评价。(3)第三阶段:典型护理工作任务的实施。具体包括孕妇入院时护理评估——护理检查(一般检查及产前检查)——妊娠期健康指导,反映的是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技能实践学习。评价项目设定为护理评估全面,设备使用得当、操作规范,团队合作、关爱病人等。(4)第四阶段:成果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角色扮演,完成临床典型护理工作任务模拟。重点评价内容除了第三阶段的项目外,还有应变能力、病情观察异常识别能力。而对未参加展示的小组,特别设定了观察点评任务。对观察组的评价侧重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维判断能力、客观评价等。

评价的设计及组织(1)评价表及标准的制定。教学开始前笔者对评价表及评价标准进行了构思设计,以利有效地组织开展评价活动。评价项目根据“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的教学目标与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设计,评价实施分别在四个阶段学习结束时进行。评价标准设定为5个等级,即A(好)、B(较好)、C(一般)、D(稍差)、E(再努力)。

(2)评价的组织。首先,在进入“妊娠期护理”学习情景学习前,学生自由分组,8~10人一组,每组选举一个负责人。教师说明基于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组织形式和过程性评价方法,包括质性评价的标准、各个小组成员共用评价表的使用方法、在阶段任务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记录方式,情景或领域学习结束时的综合评价办法,资料存档备查。其次,发放各种评价量表,并要求小组负责人组织全组学习评价表内容,使学生提前了解评价项目内涵,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参照标准要求自己、展示自己。再次,每一个阶段学习结束时,均留5~10分钟进行个人自评和小组互评,以确保及时反馈;而教师的评价则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对单个学生的表现做出及时、即兴的点评。帮助学生认识学习上的不足,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对好的方面给予肯定,并将结果以获一颗星方式记录在“学生行为评价表”,作为期末综合性评价的参考。以上每个情景学习结束后将评价表存档备查。

工作过程模式下学习情景形成性评价解读

在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学习中,具体的形成性评价实施是围绕每项工作任务的学习成果展开,包括一系列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根据以上评价方案思路,评价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项目内容、评价方式等。在学习“妊娠期护理”情景过程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全程多元综合评价。

(一)评价主体

在“妊娠期护理”学习过程中,参与评价的主体分为四个层面: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师评。

第一层面是学生自评。学生参照已有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在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进行全程自我评价。学生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第二层面是小组内互评。小组内互评是以团队组织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后,小组内部相互交流评价,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第三层面是小组间互评。小组间互评是对小组以团队合作所表现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能力进行的互评。引入小组间竞赛机制,增加了团队合作的凝聚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信任他人和诚实、公正地对待他人。

第四个层面是教师评价。其一是对某一学生具体个性化表现的评价,教师的作用是展示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并指导学生对照标准自评。其二是对小组在集体活动中的团体合作情况评价。教师评价应本着激励性原则。

(二)评价内容

笔者从护士职场可能会面临的护理实践问题的实战演练出发,根据妇产科护理学习目标及护士职业的能力要求,在分析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围绕4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确定相应的评价项目,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及能力、专业知识应用、护士职业素养。内容涵盖了妇产科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同时还包括学生的工作态度、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特别将护士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如人文关怀、护理礼仪、慎独精神等融入评价体系中。每一个评价项目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同时还体现出不同阶段教学目的与重点的差异。

(三)评价途径

在“妊娠期护理”学习过程中,评价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书面课业是否完成及完成质量(学材、同步练习、护理计划制定、健康教育小报编制等)。(2)课堂活动观察(病例辨析、提出问题、回答问题)。(3)专科护理操作学习(骨盆测量、四步触诊)。(4)成果汇报(典型病例模拟护士或病人、模拟病房、健康指导沟通)等。

(四)评价方法

在整个典型工作任务学习过程中,评价方法多样,并贯穿于全程。学生个人与小组内评价多采用以下方法评价:(1)表格测评法。采用相应的评价表格记录学生活动中的行为表现。(2)档案资料收集法。在学习 “妊娠期护理”过程中完成的学材、同步练习、孕期健康教育小报制作的评价等。(3)情景测验法。创设临床护理情景,通过对学生角色扮演、技能操作、健康指导等综合实践模拟中展示的能力进行评价。(4)讨论互评法。在课堂讨论中,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有充分的解释和反思,其中隐含着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采用上述方法外,还采用了其他方法:(1)语言评价法。教师在学习情景活动过程中,随时捕捉信息,以最及时、简便、艺术的语言对学生即兴评价。(2)行为评价法。通过课堂巡视和细致的观察,发现学生中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并给予表扬。(3)典型事例评价法。抓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典型表现做出评价。

实施效果讨论

(一)实现了理实一体化与形成性评价的同步改革

在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线、以师生互动为纽带”,融“教学做评”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评”是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内容。而目前较重视的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其评价模式基本上仍然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笔者在护理专业理实一体化妇产科护理学习领域,对教学实践各个环节的形成性评价进行统筹安排,将理实一体化改革与形成性评价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初步探索出适合护理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多元化、多样性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二)实现了“以评促改”

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改革在中职护理专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管理层面对质量的有效监督与评价目前也同样是缺失的,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修正来弥补。形成性评价是指在一个新的教育方案、计划、课程等编制过程中和试验期间,为了获得修改、完善所需的反馈信息而进行的评价。笔者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评价所收集到的信息,为正在进行的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活动实施了诊断,重新审视、反思自己设计的学习情景教学方案的不妥之处,并对学习目标、活动内容、过程等进行调整,使下一轮的教学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由此促进工作过程模式教学改革活动质量的提高,实现“以评促改”。

(三)促进中职护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针对护理服务对象是生理、心理都发生改变的特殊人群,且护理质量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殊性,对从事护士职业的护生从专业水准、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改革中实施形成性评价,使学生除了学习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外,还促进了学生在道德品质、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与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从护生到护士人的关键性转变。

参考文献:

[1]徐瑾,叶爱英.基于项目教学的高职工业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2]胡艳琼,陈先华.护理教育中形成性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0(10).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韦丽秋.以评促学:形成性评价方案设计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5]吕子静.构建高职护理专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2(5).

[6]郭晓霞,隋树杰,孙晶.形成性评价在我国教学评价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07(11).

(责任编辑:杨在良)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第3篇

一、两种校长管理思维模式的比较

(一) 施政型管理思维模式

这种管理思维模式是绝大多数校长的一般管理思维模式, 其最大特点是便于校长行政管理, 施行自己的理念、目标、措施。管理层级清晰, 校长是核心和灵魂, 一级管一级, 下级对上级负责。优点是:使管理严谨、学校管理程序化。缺点是:太过行政化, 强调的是制度、措施、规范。忽略了人的主体性发展与创造, 忽略了学校是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本来意义。

(二) 人本管理思维模式

这种管理思维模式的理论依据是“人本理论”。它体现了三大理念: (1)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 校长管理价值取向的核心是学生的健康发展。 (2)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的。 (3) 学生发展激发教师发展, 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创造学生发展的环境, 关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学生。

这种管理思维模式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校长管理学校中的具体运用, 因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适应学生的发展, 所以必须不断创新、创造, 不断提高行政班子、教师的创新力、执行力, 才能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这种管理同样需要严密的组织结构, 校长仍然是学校的灵魂, 一切创新创造要靠校长去激发。而且校长必须适时提醒自己, 随时触碰各个创造源, 点亮师生人生中耀眼的火花。

二、准确定位校长管理思维中的价值取向

(一)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学校?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因为各自评价标准不同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 非大楼也, 乃大师也”。说的是好的大学应以好的大师来支撑。同时也说明:好的大学能造就好的大师, 因为好的大学的学术氛围与良好的科研环境适宜于大师的成长。以此观点来衡量我们的中小学, 我们究竟该怎样办学?该怎样办教育呢?

我认为:有适宜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文化氛围、教育方法, 有优良师资、优良设备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关键要看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阳光、健康, 心理人格是否健全、培养的学生是否为追求终生幸福而具备了必要的意志、品质、理念、素质。

(二) 校长管理思维的价值取向

校长在办学中会形成多个价值观, 但其核心价值观应包括办学的社会功能、学校的文化功能、教职工的发展功能和学生的教育功能这四个方面。 (北京育才学校王建宗《校长办学价值观的反思、调适与教育》)

那么, 在校长实施学校管理中, 校长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学校管理中应该:以学生发展决定学校工作的价值取向, 以教师发展决定教师管理的价值取向, 以学校发展决定校长管理思维的价值取向。这三个价值取向中, 校长应该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

二、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科学管理学校

我们的教育究竟该怎样办?究竟该教孩子什么?怎么教?孩子该怎样学?这是任何一个校长都必须思考回答的问题。我认为:校长应该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应该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这应该是中小学校长的共同理想, 也是奋斗的目标。也许我们现在不能做到这一点, 但是, 在现今条件下, 我们可以做以下探索, 努力营造充满梦想的校园氛围。

1、注重生活德育的训练。

学校不但要注重政治德育而且要强化学生生活德育的训练, 让我们的社会真正步入一个文明社会。我在德育管理中特别注重生活德育的教育培养, 在过程管理中下功夫, 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达到“知行合一”。

2、学生素质在活动中成长。

我校的德育活动注重系列化, 每周一个重点, 每月一个大型主题活动, 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进行小结评比、同时布置下月工作。如:9月感恩月、10月科技月、11月读书月、3月文明礼貌月、4月刘帅文化活动月、5月体育活动月、6月艺术节。这些活动特别注重全员参与, 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发展。我们把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期末的综合考评相结合, 将调查问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活动展示评价、考试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全方位地评价学生, 确保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素质提升。

3、点燃儿童心灵的火花, 让每一个儿童充满梦想。

校园应是启迪未来、开启梦想大门的地方。如果校园不能启迪儿童的梦想, 那么这个校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 我一直主张把校园营造成让儿童充满梦想的乐园, 在学校里采取各种手段、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开辟各种平台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就感。目的就是要让儿童对未来、对人生、对科学、对艺术充满梦想,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创造、追求成就感的欲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成长袋制作、20多个兴趣班的开办、课外活动的开展等, 每一项活动都让儿童在过程中获得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激荡、梦想的闪光。希望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儿童梦想的乐园。

4、整体构建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最难的是提炼出准确、独特、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核心理念。因为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代表了这个学校的价值取向, 能激发全校师生历久不衰的价值追求。一个新学校的文化好做, 什么都是新的, 在校舍的规划设计之初就能体现校长的全新理念和价值追求。而对于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学校来说, 文化工作却十分难做, 难的是在历史积累中进行核心理念的升华提炼。因为学校文化必须传承历史、开启未来、代表师生永久的价值追求。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一旦确定, 整体规划设计就是十分容易的事了。学校文化最关键的是要创建浓厚的文化氛围, 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朝着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去追求。

5、形成统一价值取向的心理行为文化。

一个学校是否具有强大的凝聚力、高度的执行力、激越的创造力、蓬勃的发展力, 有很多指标可以评估, 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我认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是否具有统一价值取向的心理行为文化。主要指校园“和谐的人际文化”, 指教师团队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行为心理规范、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 教师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显示出统一的团队精神。

学校要形成统一价值取向的心理行为文化, 是由校长一系列的治校手段、行为和价值取向所决定的, 不是校长一朝一夕所能造就的, 需要一个阶段的精心培育才能形成。校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校长要力争把学校建成教师愉快工作的精神家园, 让教师把学校当作一个精神寄托的“诺亚方舟”。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第4篇

1 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开发人力资源, 提高人的素质, 传播人类文化科学和道德。因此, 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 就是培养完整的人, 有文明素养和传承能力的人。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括两个层面:首先, 教育要为人的个性化发展服务;其次, 是为人的社会化服务。其实, 教育是人和社会共同需要的社会活动, 按照哲学范畴的价值的定义, 教育的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由此, 我们可以揭示教育的核心价值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 在于教育使人的人格和人性得到健全发展。人格和人性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教育在这方面的核心价值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在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各种关系中, 教育与人的人格、人性健全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根本的关系。另一方面,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使人成为尽可能完美的、富有主体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各类学校是教育的主要阵地,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要努力促进学生将外在文化内化为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

2 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问题

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点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教育、影响年轻一代,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它能使人心理健康, 乐观向上, 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丰富, 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 陶冶道德情操, 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3 中职美术教育核心价值的意义

美术教育教学一直被许多人片面地理解为绘画技术教育, 素质活动教育的一种形式,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手段, 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但不是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其实, 美术学科教育能够推动美育发展, 而美术教育又能作用于人的成长和发展美术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无从谈起。那么美术教育到底是如何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呢?其实, 美术教育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 通过美术教育教学活动, 开发学生的智力。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 分为左右两半球。两个半球具有同样的高级智力功能。理论思维主要定位于左半球, 形象思维则主要定位于右半球。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之一的美术教育, 则可以激发和调动“右半球”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促进右脑智力发育, 使两个半球平衡协调地发展, 充分挖掘大脑的潜力, 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 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2)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一系列的美术学科知识教学, 无疑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能力, 而专业技能的训练, 一定会教给学生表达情感的新方法, 使学生拥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新方式。

3) 通过美术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一切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作为美育主要形式的美术教育, 其培养目标也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其最终目标是要美化人自身, 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 发展美的品格, 培育美的情操, 形成美的人格, 在整个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积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传统美术教育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技法训练的教学模式其实是对美术教育的错误理解, 有本末倒置之嫌。

4 中职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内容

美术教育在中职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 也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学科技能技巧, 它是以促进学生思想进步, 健康向上, 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重要学科, 不可替代。

4.1 学生成长的需求

面对竞争激烈的世界, 中职学生的成才必须是全方位的, 职业技能的培养很重要, 而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更为重要, 要想使他们通过短暂的职高阶段学习, 就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光靠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还远远不够。我们知道, 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于应届初中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同学, 他们的知识水平、能力要素、综合素质、自律要求都不是太高, 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没有形成,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面对这样的现状, 面对这样的生源,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活动触动学生内心, 引导学生自强、自律, 促进学生优良品格内化, 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成了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必然选择之一。

4.2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现有基础, 清楚的告诉我们, 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 也不能好高骛远,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明确的,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就对中职学生的培养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是良好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的塑造, 对后者的要求明显高于前者。作为美育主要学科的美术教育, 其在促进学生品格良好发展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就要求我们职业学校须加大审美教育的力度, 高度重视审美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载体, 充分发掘美术学科教育的潜力, 创造丰富多彩的艺术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 以外在体验, 情境熏陶促进内心感悟, 促使学生内心认知提高, 良好品德内化, 努力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 理顺自己的成长思路, 提高自己是非判断能力, 提升学生自律能力和品德要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能力为主要目标, 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健康全面的发展。

摘要:在中等职业学校, 美术教育的育人作用和核心价值一直不被人所了解, 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美术学科的评价, 也使美术学科的重要地位被弱化。本文在主要分析美术学科的核心价值的基础上, 分析了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等方面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宁.美术教育的意义与价值.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9) .

[2] 陈嘉莉.试论应用本科教育的核心价值.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2) .

[3] 陈勤.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6 (4) .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第5篇

摘 要: 通识教育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通识课程建设成为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核心课程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它成为一个新的课题。目前专业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实施过程中既存在问题,又有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潜质,文章以汽车文化为样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探索把专业文化课建设成为通识核心课程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专业文化课 通识课程 通识核心课程

通识课程建设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和关键,通识课程建设包括课程科目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目前一些高校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建设贯彻通识教育理念的通识课程科目,而是把一些专业概论课、文化课及与专业相关的交叉边缘课降低要求直接拿来作为通识选修课开设,这样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多位学者指出,在当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通识核心课建设被认为是实行通识教育最好的课程模式。如何具体建设一门通识核心课程,专题研究比较少,我们将从现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汽车文化”入手,精心设计和管理,使其精致化、核心化、规范化,提高品位和地位,探讨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路径和方法。

一、“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选修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布必修型是指对学生必须修习的学科领域(一般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及在各领域内至少应修习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做出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1]。我校实行分布必修模式,通识课程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文化与艺术,外国语言,学生发展辅导五大领域,共225门课程,汽车文化作为“数学、自然与技术科学”领域中的一门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布必修模式受到选修学分的限制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通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眼光的人才,分布必修模式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规定不同领域内不同类型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达成知识与眼光的综合,不过分布必修模式要想达到通识教育目的,对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科目数量和学分比例都有一定的要求。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规定了众多国家必修课程,所占比例非常高,而学校自主设立的通识选修课的学分则比较少,一般6分~10分不等,严重影响以实施分布必修模式的通识选修课的效果,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以我校为例,本科培养计划规定毕业需180学分,其中专业学分121,通识学分59,其中公共必修课学分51,通识选修课学分8(4门),公共必修课与通识选修课比例为6.4:1,这与实行相同模式的国外及港台地区大学有较大差别,麻省理工学院(MIT)要求每个学生选修HASS(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课)至少8门72个学分,占总课程的21.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0.28:1,日本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2,我国台湾地区大学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为1.5:1[2]。

其次,分布必修模式中课程内容“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虽然进行了领域分类,但由于缺乏更深入的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因人(教师)开设、随意开停(课)现象严重,导致通选课结构杂乱无章、有“拼盘”现象出现,学生从一门狭窄的课程修读到另一门同样狭窄的课程,没有机会掌握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没有机会综合处理不同学科的信息和概念,这就背离了分布必修模式的真谛,我校汽车文化通识课就是“拼盘”现象的产物。

再次,汽车文化课程本身存在知识化倾向,就算被学生选为通识选修课,也难以达到良好的通识教育效果。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黄景坤认为通识教育的内容有三个层面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认为“情操意志的学习,是通识教育终极目标之所在,认知和技能的学习,是导入的前置阶段”[3]。张寿松也认为,通识课程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或说基本目标)是“人”的培养,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4]。目前汽车文化以專业文化课开设通识选修课,突出的还是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系,缺乏对技能与价值的关注,缺乏对知识背后意义的思考,不符合通识教育理念,这样的课程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通识课程,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效果。

汽车文化在分布必修模式中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目的,课程内容本身也存在缺陷,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课程精致化、核心化,使之成为一门通识核心课程。

二、“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的可行性

什么是通识核心课程,什么样的课程适合建设为通识核心课程,这是建设通识核心课程前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最早提出通识核心课程概念,著名学者莱文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指一组独立于院系的转为全校学生接受通识教育而设置的课程,它与专业课程相对独立存在,而且多数课程是跨学科课程,所以有些课程需要不同系科的老师相互合作完成教学[5]。我们认为,通识核心课程是相对专业课程(包括以通识课程名义出现的专业课程)而言的,具有以下显著特征:课程设置上非专业性、非功利性,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建构为目的;课程内容上必须贯彻通识教育理念,不追求知识的学科系统性而追求知识的跨学科整合,不注重知识本身而注重知识对人的意义,即知识所内含的价值;课程地位上则处于核心地位,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点课程和主干课程;课程实施上则有面向全校学生、需不同专业背景老师合作完成等特点。

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在通识理念指导下有意识、有选择的教育行为,是一种“人为”的产物,具有指向性、生成性、计划性、场景性等特点,各高校应围绕通识教育目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建设通识核心课程。我们选定汽车文化作为我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建设,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汽车文化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地域和学科优势的考虑。我校位于以汽车工业为主的国家级武汉经济开发区内,属于应用型本科学校,汽车专业是我校的特色和优势专业,课程建设具有地域优势、学科优势和师资优势。核心课程建设的难点之一是对师资要求比较高,需要不同学科领域的老师共同完成,通识课程拥有专业背景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汽车文化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具有建设的潜质和条件。通识课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升人文素养,汽车文化具有多学科性,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据王旭统计,汽车文化涉及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艺术学等15个二级学科,这为通识课程内容的跨学组织奠定了基础[6]。

再次,汽车文化内容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适合通识课程建设。汽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工业发明之一,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汽车是当前最重要的交通工具,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被称为“生活在轮子上的国家”,而今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汽车产业已经是我国经济中万亿级的支柱产业;汽车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交通安全、环保、能源问题成为21世纪最关心的社会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它们,需要人类运用智慧,这与“关注学生成为一个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通识教育目标相契合。同时以模块化组织课程内容的汽车文化也适合核心课程建设,美国大学联合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ACC)指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九种基础技能:(1)探究、抽象逻辑思维和批判分析能力;(2)听、说、读、写能力;(3)理解数据的能力;(4)历史意识;(5)对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科学的可靠性和局限性的了解;(6)价值判断;(7)艺术鉴赏能力;(8)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9)深入学习的能力[7]。我们发现汽车文化很多模块的内容经过通识化改造后能很好地体现这些基础技能,例如,汽车品牌命名,通过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理据型探索,形成品牌命名的规律性认识,能锻炼我们“深入学习的能力”;跨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及欧系、美系及日韩系汽车特点的形成能提供“国际性和多种文化的体验”;汽车外形的演变及车标元素的探索,能锻炼我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汽车与能源环境关系的探索能够使我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能够使我们形成健康的“历史意识”。

三、“汽车文化课”作为通识核心课改革的实践

我校一直在探索通识课程建设,2015年在《关于加强本科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的通知》中就提出建设“通识教育重点课程”和“应用型本科通识课程”作为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计划用5年时间,立项建设不少于30门通识教育重点课程。汽车文化作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也得到了学校及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2015年“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获武汉市教育局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立项,相关工作正在按计划实施。

1.科学地界定本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们所赋予的课程的功能性指向,关注的是课程能够应该做什么,指向课程的结果,课程目标为课程建设提供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地界定课程目标。汽车文化从专业基础课改造提升为通识核心课程建设,课程目标则从注重知识的获取转移到注重“人”的培养和“人性”的完善,强调知识对人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为三个“转变”:侧重从提高工作适应性的角度拓宽专业知识面,转变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侧重汽车文化现象的描述,转变为汽车文化现象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能力结构;侧重汽车与社会简单的“文理渗透”,转变为汽车知识对人格的完善,注重汽车知识的德育、美育功能。为了体现课程目标的转变,我们将课程名称更改为“汽车知识与人文素养”,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性。

2.科学地设置本课程的内容框架

课程内容直接关注应该“教什么”和“学习什么”的根本性问题,是课程研究者关注的核心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依据,选择能够使学生行为改变的经验为课程内容。专业文化课程一般具有学科发展的时间深度与跨学科的空间宽度两个维度,我们将在专业文化课的基础上,依据通识教育的价值性(完备理性、健康人格、美好情感)、基础性(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综合性(不同学科领域知识融会贯通)、时代性(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初步拟订以下八讲,每讲4课时:

第一讲:汽车工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突出汽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二讲:汽车名称内涵及命名规律(用语言学符号理论对汽车命名进行指导,形成品牌命名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

第三讲:汽车车标的艺术美(车标介绍,挖掘车标演变规律,欣赏车标之美)

第四讲:007电影中的跑车(汽车品牌介绍、名车欣赏与电影欣赏结合)

第五讲:F1方程式的艺术魅力(介绍F1方程式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汽车运动欣赏水平)

第六讲:汽车的潘多拉魔盒(汽车发展对资源、环境、交通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健康的汽车价值观);

第七讲:怎么选择、购买、使用家庭汽车(从消费者角度了解汽车购买使用常识);

第八讲:武汉经济开发区的汽车工业(我校坐落武汉经济开发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与东风公司有历史渊源,从地域文化延展课程内容)

在制订过程中我们对专业文化课的内容进行了以下处理:首先是内容的“集中化”“生活化”提取,专业文化课内容追求知识的系统而全面,通识课程以人格完善为目的,只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实现通识目标的内容,如汽车运动内容的处理,我们只选取最有名的F1方程式赛车运动,名车欣赏只选取大家熟悉的007电影中跑车进行鉴赏;其次是内容的“理性化”“审美化”提升,专业文化课中知識就是目的,通识教育中知识只是一种媒介和工具,知识的背景价值才是目的,如汽车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不仅仅只介绍相关知识,更要培养大家正确的汽车消费观,车标相关章节、车标的构成要素及艺术审美将成为重点;再次,通识教育与地域文化结合,突出内容的“感受性”与“生动性”,最后第八讲就基于此。

3.科学地改革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有了课程目标和内容框架,课程实施就成了关键。汽车文化作为专业文化课,主要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掌握,教学法采用最多的是讲授法和多媒体展示法,考核方式则以知识考试方式为主,侧重于对学生知识面或知识记忆能力的测评。通识课改后,我们将在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与方法上进行变革,按照通识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思考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任务驱动、小组讨论、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考核范围从书本延伸到社会生活热门话题、理论热点和难点及前沿问题等、减少对书本知识的考核;改进通识课程考核方法,将学生平时作业、课程论文、参与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纳入考核中,实行多样化的考核,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7.

[2]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6.

[3]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7):6.

[4]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5(1):4.

[5]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6]王旭.汽车文化基础作为大学生通识课程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8(8):4.

[7]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States.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theCurrent Debate and Issues for Faculty[M]. Edie andLew Asserman Public Affairs Library.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项目“通识教育理念下汽车文化课程改革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为2015017。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范文第6篇

[摘           要]  主要以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意义为主要依据,从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外互动式探究学习环境进行构建、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内互动式协作学习环境进行构建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信息化;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

电力拖动为中职院校机电类专业中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结合了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在工业现场,电力拖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该门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例如维修、调试、安装常用电气控制线路,并且可以服务于中级维修电工的考证。电力拖动课程以电工基础、电工技能训练课程为基础,为液压与气动、PLC与变频器等课程的学习做铺垫。该课程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信息化背景,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实训教学环境,进而使学生可以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能力。本文针对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进行深入分析。

一、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相关概述

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化技术,营造的实训教学环境[1]。该种教学环境结合了硬件和软件环境、时空环境、文化心理环境等,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信息化实训教学环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教学信息具有多媒体化的特点,学习活动具有合作化的特点,学习资源具有共享化的特点,自主学习具有个性化特点,教学管理具有自动化特点等。

二、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意义

电力拖动为中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以后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2]。在以往的实训教学中,教学环境过于单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的都是单向传递的,这大大阻碍了学生发展。并且,由于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以往的实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需求。因此,专业教师基于信息化,为学生构建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符合当下的教学理念,并且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信息化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专业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

三、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策略

(一)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外互动式探究学习环境进行构建

在新课改背景下,在电力拖动教学中,教师也较为注重学生的课外探究性學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学习资源为静态生成资源,没有可以更改的性质,并且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学习成果的相互借鉴这些动态过程的资源,没有对学生形成知识产生良好的作用[3]。并且,在课外学习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状态会受到影响,教师的教学目的没有办法真正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教师可以基于信息化下,为学生构建真实的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整合传统资源,对动态过程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现有教育资源的定义进行延伸,对课外探究式学习的内涵进行丰富。此外,在构建实训教学环境时,教师需要指引学生对探究任务进行明确,对探究要点进行明确,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在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辅助下更好地进行实训学习。

首先,在信息化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中,在建设信息化平台时,由于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通讯软件,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并且,全校无线网覆盖给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保障,智能手机中的系统操作,可以为学生在学习时利用到的工具软件提供支持。

其次,在信息化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创建一个数字化信息资源库,这有助于学生接受信息化的实训教学环境[4]。目前,在网络中,有关电力拖动的数字化实训项目素材有很多,其中涉及各种类型的仿真课件。教师只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充分利用和筛选,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即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师可以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大纲的要求,进行经典虚拟实训项目开发,如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速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与长动控制等。在这些虚拟仿真项目中,需要具有以下几个内容:应用背景、原理仿真、所用器材、虚拟布局、故障检修、虚拟接线。然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压缩,发送到和学生进行通讯联系的软件共享文件夹中,进而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把实训过程呈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操作现象和原理。此外,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影响,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中进行仿真训练和操作。在该过程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互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情境性、实践性、过程性、职业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在信息化“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中,在信息化平台上,教师通过微课的形式,重现实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5]。在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中,具有较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教学片段化,其中涉及的片段经常都是学生实训时出错和需要注意的点,因此学生需要进行反复观看才可以扎实掌握。而微课刚好可以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微课属于缩小的、可控的一种教学环境,专业对学生进行某一项的训练,使学生可以对某一种技巧进行扎实掌握的小型教学活动。在微课中,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和具体,具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较小的学习规模特点,并且在教学时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及时的反馈。因此,在实际教学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互联网中对大量相关教学视频进行搜集,并通过再加工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在针对无法反映出教学目的的微课,教师可以自行进行录制,以便于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实训教学环境。然后,教师可以把这些微课发送到和学生进行联系和交流的通讯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时间对这些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并且可以和教师、其他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和沟通,进而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有效提升学生课外学习的质量。

(二)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课内互动式协作学习环境进行构建

课堂教学属于动态发展过程,在电力拖动实训课程中,也具有该特点,这就需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实现有效互动[6]。在以往的“电力拖动”实训教学中,教师都是先把需要用到的工具与资源准备好并提供给学生,然后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这样的实训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教师在演示示范时,学生们要么围在一起进行观看,这样的模式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导致实训教学效果较差。要么教师通过投影仪在制定的为之下进行演示示范,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2)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直观展示与有效点评。(3)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时,没有办法和其他学生进行即时互动。(4)没有办法做到全程记录每个学生的实训过程。(5)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需要进行走动,这严重影响到了实训课堂纪律与安全。(6)没有办法及时发现学生实训过程中违反规范的操作,这给学生自身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营造一个方便、廉价、实效的信息化课内实训互动协作学习环境。该实训教学环境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快捷性,信息化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记录特点和沉淀特点,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平台中进行互动协助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在该实训教学环境中,教师把学生根据实训工位的五边形图形,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中都有一个网络高清摄像头和一个类似呼叫器的按钮开关[7]。摄像头和呼叫器和教师的计算机进行连接,并构建一个局域网,通过监控软件网络控制每个摄像头,并且教师的平板电脑与学生的智能手机,都对监控软件进行安装,利用分级设置,教师可以控制所有摄像头,学生可以对其他学生的实训视频进行观看,但是没有办法进行控制。在教师示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监控软件,把摄像头的视频切换到任意一个,并通过全屏显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云台控制,清晰展示相关细节,使每个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座位上对相关操作进行清晰观看。教师的平板电脑与讲台上的计算机也具有一样的操作权限,因此教师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进行实际操作和控制以及示范教学。例如,学生想要寻求教师帮助,可以按下按钮开关,与此同時对应的报警灯闪烁,摄像头也切换到对应的实训工位。然后,教师可以利用摄像头的语音功能,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此外,学生也可以利用智能收集,对其他小组学生实训的情况进行观看与交流。由于实训环境中覆盖的是局域网,没有外网,所以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玩手机的情况。构建这样的实训环境,不仅可以提升实训教学质量,还可以加强实训课堂纪律,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信息化构建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还可以促进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专业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进行灵活运用,对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真实的仿真操作训练,进而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效提升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可以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美英.基于信息化下的中职《电力拖动》课程实训教学环境构建的探索[J].中学理科园地,2015(3):27-29.

[2]陈红.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推动电气专业发展:《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精品课建设实践[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7,30(1):113-115.

[3]钱洪程.“五步”训练法在《电力拖动》课程实训中的应用实践[J].科技风,2015(2):225-226.

[4]钱丽君.技工院校课堂中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电力拖动实训课教学为例[J].职业技能培训教学,2018(7).

[5]李月明.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线路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5,1(14):86-87.

[6]王艳平.浅谈在电力拖动实训教学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J].电子测试,2015(20).

[7]王慧勤,高立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实训课项目任务教学之我见[J].自动化应用,2018(1):152-153,161.

◎编辑 陈鲜艳

上一篇:担保公司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教师个人发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