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

2024-02-18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第1篇

教会学生学习要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之后就会提升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是必要的,这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有效的学习思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观念,也需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总体上难度系数要大一些,但是只要学生能够理解,并且参与到其中就能够对知识进行总结,也能够得到较好的效果。针对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还需要不断地提升学生自我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前的漩涡。 2.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有效传播的效率,就要认真地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地创新已有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优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探究欲望,才能不断地产生对学习的新鲜感,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的留白在最近几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推广和使用,并且也取得了相应的效果。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一味向学生灌输学习的内容,而是要给学生留下一部分思考的时间,以此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多的探究性认识,提升探究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此种教学设计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中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突出特定的思维和习惯,找出更加科学的答案,由此提升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

3.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现代化教育理念当中非常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将学生的位置明确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情感体验,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此成为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对整个教学的环境和教学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进步。在此形式之下,面对教学的内容,面对教学的环境以及教学的目标,需要教师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综合研究各类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学习要素,做好教学的准备和设计,由此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教学论文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完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快吸收传达的知识,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旧式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取代,情境模式教学、互动教学、人文教学等教学方法更适用于当前的教学环境,本文主要以互动教学进行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的现状

1.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其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之上,师生之间讨论学术坦承直爽,不必有太多的拘泥,使得教学进程清晰自然。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可以通过辩论,探讨课程内容,扩展延伸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是知识的输送,还要有对社会价值的培养,通过对各个社会实例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优良的思想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互动教学的进程中,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使教师以朋友的方式亲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平等交流,避免了以往教师严肃刻板的教学状态,学生更加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活动当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激烈温馨的课堂互动氛围会促成教学进程中师生的情感共鸣与教学共赢,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可以自然地解除师生之间的交流隔阂,也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会深入人心,学生会更喜欢课程的进行,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进度。

2.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是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的必走之路。然而,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很多教师没能快速的转换教学模式,还是遵循以往的旧式灌输知识的模式,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很难真正做到互动教学。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程中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课程的教材更换使教师还不能很快的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其二,在教学进程中没有做到平等交流,学生过于拘谨;其三,没有将课堂交由学生为主导进行,还是旧式的教师讲课模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对策

1.以教材为主,延伸互动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思考进步,面对实时的社会新闻要会及时变通加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同时指出其中要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融会贯通地将生动形象的时事或者相关的故事与学生们互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性,更快的进入到学习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新教材是当下最合适的基础材料,教材内容中有很多供教师参考的资源,可以让教师更加方便的使用与传输知识,同时开展互动教学的模式,与学生互动交流。

2.开展课堂辩论,增加互动频率

互动教学模式的进行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入新论点,让学生可以产生辩论的意向,不能一味的只是陈述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比较偏文科类,其独有的学科特性更加符合互动交学模式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本内容主要以文字为载体,更加方便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进行相关问题的辩论。教师可以展开教学内容正反方的辩论,让学生自主选择阵营,并从中加以指导,适度的也可以加入到辩论的正反方中阐述论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3.增强社会实践,提升互动效果

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的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将互动模式发挥的淋漓尽致。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变通的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互相探讨、相互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极为重要,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转换,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陈旧的封闭式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新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核心。教师在互动教学进程中的积极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240.

[2]韦乂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2017,(04):136.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第3篇

进入新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也正式进入了法治专册的学习。着重学习我国宪法相关的内容,新教材的编写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差别,因此对老师、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对此,针对这一段时间的教学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准备、出现的问题、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材分析

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要求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观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本册教材以宪法精神为主线,重点进行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的教育。宪法关系的实质内容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宪法的核心精神就是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因此,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成为构建本册教材内容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第一单元的逻辑起点。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在初中阶段,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展、生活经验的增长以及行为能力的增强,他们不仅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面对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还要在国家生活中以公民身份面对和处理与国家的关系。在生活实践中,他们更深切的感受国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更深刻地体会公民身份的含义,更深入地思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需要准确把握教学定位,认真熟悉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把握好初中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同时教师还需要一定的宪法知识储备。第一单元涉及到宪法学概论方面的内容。事先学习中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认真研读我国现行宪法,掌握我国宪法的作用和价值。

(2)学生在上课前提前预习,不仅要预习本课教材内容,而且要阅读教材目录,初步感知初中法治专册的内容,初步思考教材课程内部之间的联系。如果有条件的话准备宪法文本,将本单元所引用的宪法法条标记出来,并认真阅读。最后在课前可以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例,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

五、教学反思

(1)针对学生对法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慢,法律语言不熟悉的问题,需要老师更加耐心和细心的教授和指导。可以小组内学生们自己制作知识框架图,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一方面学习新知,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2)针对历史遗留问题,不可否认对班级制教育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教师始终怀着对教育的热忱,耐心思考现阶段的教学问题以及适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使学生们在进入八年级之后各方面能力有所提升,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老师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方面的变化,及时沟通引导,很多时候思想工作做到位了这些“小毛病”也会随之化解。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 有效教学 教学理念 师生关系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少一些学科知识,但必须要更多的注重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参与,避免一味的背诵教学知识内容。长时间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熏陶下的学生,必然是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这更是道德与法治课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点与之背道而驰的。所以,新课程下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切实从“学生主题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出发,关注学生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终身持续地发展、活泼主动地发展和有个性特长地发展。“死记”的知识和现成的结论是对学生发展不利的,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关注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关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永远是新课程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根本。

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良好的师生关系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规定性,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是一种向学生一方倾斜的不平衡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的师生互动活动。师生间有效交往的基本原则应是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只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和谐而良好的关系,才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活动氛围。而且从老师的热情目光中时时流露出来的对学生的这种浓浓爱意,势必会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学生们会因喜爱老师而做到自觉遵守纪律,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我曾教过一名学生是全校出了名的淘气学生。他个子不高,长得瘦瘦的,专爱调皮捣蛋、打架骂人,但思维比较机灵敏捷。可他却成了班主任的“头疼病”,有的老师对他干脆放弃了。我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学生还是有优点的。在平时的劳动中很积极,干活很会干,而且什么事都逃不开他的眼睛,他是个细心的孩子,善于观察。而且,他并不像大伙说的那样无药可救。所以我付诸了努力行动。我一次次地找他谈话,我发现他对老师始终有一种抵触、叛逆心理,他对自己也已经放弃了。为了改变他这种心理状态,我对他倾注了一片爱心。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改进,我还找过他的父亲进行谈话,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他的真实情况,然后采取有效?k法帮助他。经过一阶段努力,他终于有所转变了。他当着我和全班学生的面做出了保证:以后要好好学习,保证按时完成作业;不打架,不骂人,不欺负其他同学了。时间和事实证明他变好了,有进步了。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自己获取、探索、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来提高学生自己的思维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实践,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农村初中,有很多学生不爱学习,他们的品德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差甚远,更不去懂得品德修养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提高的。为了在教育教学中能更好的有效教学,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此,我是这样做的:

1.用兴趣激发求知欲。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只有对事物发生兴趣,才会去探索、才会自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持续的时间比较短,这就需要去引导和加强这种好奇心。一门功课往往是学好了才喜欢,喜欢了会学得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教师要利用这个过程,使学生从刚开始的喜欢,有了一点成绩,进而更喜欢它,最后学得更好。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2.在争论中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发观点分歧,挑起理论交锋,激化思维碰撞,正确与否,真理与谬误的相比较而存在、相互斗争而发展的。引导学生分歧的主要方式有逆向提问。学生在争论中、辩论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反映敏捷,越争越明,容易提出正确结论。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从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致、活跃了学生逻辑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合作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成为推动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那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立足以生为本的教学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开发有效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和谐化、良性化成长。为此,本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方法研究为题,通过结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感悟上,谈论自己的教学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教育价值。

一、设计精细化课堂教学目标

如何更好地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性,最大化推动学生人文素养和法治精神的塑造,促进学生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课堂目标作为师生教与学课堂最初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只有建立在科学目标上,才能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知识的获得性。所以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设计上,应该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学生不同阶段发展的学习需要,有着清晰的把握,能够从学生认知水平、学习偏好、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掌握学生客观学情上,将会助力教师产出科学合理的目标。第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了解与解构,并且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上,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教学目标,这样两者结合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例如,在设计《宪法的根本法》一课的目标上,知识与能力:理解宪法,懂得宪法,感受宪法日,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初步懂得宪法;课下通过查阅网络、书籍,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利用学校宣传栏、校园广角、黑板报等,宣传普及宪法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宪法意识,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教学重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理解宪法日设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难点】:宪法为什么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宪、守憲,维护宪法权威。

二、建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上,教师必须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树立自己终身学习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专业性,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那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能够增加自己的信息素养,发现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特性,有效找到与课程的结合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具有声光影像为一体的教学工具,有效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将会提高知识的表现性、趣味性、直观性,更加容易使得学生理解和获得,所以教师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实现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例如,在教学《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的内容上,对于学生而言,单纯从书面化语言感受中国公民的含义是不够深入,学生理解是抽象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上,收集相关说明公民的表象特征,使得学生通过从视频、图片中,真正感受其公民所代表的含义性,这样教师在进行阐释和引导,将会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三、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教育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性,教师充分发挥自己引导性角色,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促进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化学习者,这样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协调化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小组合作的应用,有效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划分不同的小组,这样将会实现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两者兼顾。例如,在教学《国家机构有那些》一课的内容上,教师可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以任务为学生的学习驱动,教师设计一个学习清单,然后为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促使学生在小组为单位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谈论和思考,使得学生完成一个个学习清单,然后教师给予中肯的评价,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意识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获得性和能力的成长性的双重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方法研究中,通过设计精细化课堂教学目标、建立与时俱进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研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引导力,促进了学生有效学习质量提高,发展了学生社会性能力,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性,只有在学生各项能力发展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获得知识和形成良好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芝.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山东教育,2018(34):58.

[2]伍中芳. 边远山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3]高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效性探究[J].教书育人,2018(34):23.

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完善,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加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更快吸收传达的知识,并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旧式的“填鸭”式教学已经被取代,情境模式教学、互动教学、人文教学等教学方法更适用于当前的教学环境,本文主要以互动教学进行分析。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的现状

1.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互动教学模式顾名思义,其建立在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之上,师生之间讨论学术坦承直爽,不必有太多的拘泥,使得教学进程清晰自然。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师生可以通过辩论,探讨课程内容,扩展延伸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达到提升教学课堂效率的最终目的。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有很强的综合性,不仅是知识的输送,还要有对社会价值的培养,通过对各个社会实例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优良的思想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互动教学的进程中,师生双向互动的方式使教师以朋友的方式亲近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平等交流,避免了以往教师严肃刻板的教学状态,学生更加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活动当中,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激烈温馨的课堂互动氛围会促成教学进程中师生的情感共鸣与教学共赢,从而达到较高的教学效果。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可以自然地解除师生之间的交流隔阂,也会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会深入人心,学生会更喜欢课程的进行,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进度。

2.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势在必行的,是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的必走之路。然而,在实际教学进程中,很多教师没能快速的转换教学模式,还是遵循以往的旧式灌输知识的模式,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使师生之间存在隔阂,很难真正做到互动教学。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程中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课程的教材更换使教师还不能很快的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其二,在教学进程中没有做到平等交流,学生过于拘谨;其三,没有将课堂交由学生为主导进行,还是旧式的教师讲课模式。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对策

1.以教材为主,延伸互动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进程中,教师应不断进行思考进步,面对实时的社会新闻要会及时变通加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同时指出其中要点。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极为深刻的理解与认知,以教材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融会贯通地将生动形象的时事或者相关的故事与学生们互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性,更快的进入到学习氛围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新教材是当下最合适的基础材料,教材内容中有很多供教师参考的资源,可以让教师更加方便的使用与传输知识,同时开展互动教学的模式,与学生互动交流。

2.开展课堂辩论,增加互动频率

互动教学模式的进行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入新论点,让学生可以产生辩论的意向,不能一味的只是陈述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比较偏文科类,其独有的学科特性更加符合互动交学模式的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课本内容主要以文字为载体,更加方便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进行相关问题的辩论。教师可以展开教学内容正反方的辩论,让学生自主选择阵营,并从中加以指导,适度的也可以加入到辩论的正反方中阐述论点,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3.增强社会实践,提升互动效果

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的将书本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将互动模式发挥的淋漓尽致。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变通的进行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带来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互相探讨、相互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极为重要,各教育工作者应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转换,通过先进的教学模式改善以往陈旧的封闭式教学,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新知识,掌握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核心。教师在互动教学进程中的积极引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佳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7):240.

[2]韦乂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2017,(04):136.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自查表范文下一篇:道德与法治教研记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