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06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 纲要》指出 :我们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 ,开展民族体育资源 ,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合推广工作”。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2002〕13号]文件说明要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兰坪县属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居住有白族、普米族、怒族、傈僳族、彝族等14个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民族自治县。由此,中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努力挖掘当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开展,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射弩项目由于其道具制作简单, 学习较为容易,在我县民族中影响较深,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鉴此,我们体育工作者就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更加适应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为该项目的继续与发展做出贡献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县各级学校的努力,这项学生喜闻乐见的射弩项目将会在我县中学中开花结果。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及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 并对其进行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探索更加适合在我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法,并就实践探索、人才培养以及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等做出一定的努力。

2兰坪县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不足

现在,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依然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念头,对孩子的理论知识学习较为重视, 而对于参加体育活动却处于不太提倡的态度。笔者访谈部分家长发现,他们大多担心参与体育活动会占用主科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中考成绩。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越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的学校或者是重点学校, 都是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辅导与训练,自然而然地谈化了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念头。另据作者走访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对于像刘翔、姚明、李娜这样的体育明星非常崇拜,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是学生不可缺少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对体育教学重视不起来,甚至有部分中学还存在减少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象, 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的怪异想法所造成的。就此而言,这种想法的存在就导致了不少学校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智力不发达的人才选择搞体育。这些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给学校体育教学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也势必会影响着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久而久之,就出现了原本是体育课堂教学却用来上其它课的现象, 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变得可有可无状态,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应有功能和作用,这些均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期盼能够找出制约其发展的根源,出台相应的政策促其发展。

2.2 体育教学认识上存在一些偏离

其实, 一直以来兰坪县教育部门对各中学体育教学还是较为重视的, 充分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也很想把体育教育做好,但由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对教育所需的经费投不足,其教育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长期以来,虽然兰坪县中学都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完善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综合评价, 但是学校迫于外来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校的升学率压力,所以就导致了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另外,由于部分学校领导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认为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成正比, 而对学校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太关注, 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再者, 有部分学校领导认为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真正把体育与健康密切联系起来,也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所以就出现了对体育课堂教学认识上的一些偏离。

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射弩项目呈现出的价值

多年来, 国内外众多的民族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显示,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如能够向学生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等功能,适用于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如能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过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的科学安排,能使中学生的身体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不仅传承民族特有的运动、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欣赏品位、开启人的心智方面发挥了其他艺术门类不可代替的作用。也就是说,中学生参与少数民族体育运动,如射弩项目,能够加速学生的血液循环,增加心输出量,使血管系统得到锻炼,改善消化系统等功能。另据研究发现,大多的少数民族体育都属于有氧代谢运动, 长期参加少数民族体育运动,能够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达到降低血脂、消耗脂肪的作用,并且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此,射弩项目融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使广大的中学生愉悦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焦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增进人际交流与沟通。并且可以进一步了解如怒族、傈僳族、彝族等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在学习中拓展自己,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既给学生精力十足之感,又蕴含着极大的民族艺术魅力。

4 射弩融入兰坪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4.1 射弩项目的特点适宜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射弩运动, 不仅表现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民族风情风俗,也满足了中学生文化娱乐内容。加之射弩项目具有形式丰富、简单易学、弩的制作容易等特点,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性,而且还具有民族性、地域性、趣味性、表演性、健身娱乐性和教育性等文化特征和质朴的民族精神内涵。因此, 射弩项目融入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具有较高的价值和意义。试想,这样流传久远,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 融入现代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正好能够补充和扩充体育课程资源, 进一步满足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顺应现代学生对多元文化需求的发展理念。

4.2 射弩项目能够丰富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可以看到, 射弩项目融入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程资源,也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继承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可以预感到中学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入, 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更需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融入。但应在实践教学活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使其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健康成长。

4.3 射弩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射弩是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相对而言,它与其他的项目比较起来更具有趣味性。首先是其具有技术难度低、娱乐性强、便于开展等特点,适应于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射弩活动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有可能会改变学生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模式,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另外,少数民族体育具有观赏性、娱乐性、群体性,更为符合当代青少年学生天真、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使所有参加者心情舒畅,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情景活动中,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体验运动,享受快乐,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

5结 语

兰坪县中学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积极将射弩项目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课程的射弩教学、代表队训练和竞赛活动等多种教育教学形式, 一方面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技能和知识,能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得到施展和锻炼,有助于射弩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承与保护。因此,为使中学更好地开展射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我们教师进一步提高射弩的教学技能,课堂教学中加强射弩安全措施和教育, 以保证射弩项目在我县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健康、有序和安全地开展,服务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也服务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教学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的宝贵资源。通过民族传统体育射弩融入兰坪第一中学体育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兰坪县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能丰富中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民族地区中学生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和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无疑对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1 形体舞蹈融入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内部需求因素

高职高专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 改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 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 从而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将形体舞蹈中涉及的姿态、礼仪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体育教学中,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 还可以纠正学生不良的姿态, 塑造学生优美的动作, 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当机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时, 生理唤醒水平会逐渐下降, 机体的紧张状态就能得到缓解。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形体舞蹈里常用的音乐元素, 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 让他们在课堂中借助音乐, 用肢体语言抒发情感, 宣泄情绪。这种方法能使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 在紧张地学习生活中减缓压抑情绪, 促进心理健康。

大学是交友的高峰期, 是一生中参与群体的全盛期,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交往非常重要。教师可通过舞蹈、音乐等作品介绍, 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利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加深学生对正确进行人与人交往的认识, 帮助学生相互接纳, 倡导采用合理地方式沟通交流彼此的意识情感, 使他们有良好交往环境, 形成积极团结的协作精神, 为今后步入职业岗位奠定一定的基础。

2 形体舞蹈融入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外部促成因素

1999年,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中明确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3年,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就学校体育工作指出,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就要大力推进学校体育的“三个转变”。

通过调查, 有92.36%的学生表示, 喜欢在体育课中学习形体舞蹈相关内容, 如基本站姿、坐姿、走姿等;有96.72%的学生认为通过体育运动不但能使自己变得开朗, 善于表达和沟通, 还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98.77%的学生认为形体舞蹈有锻炼身体的作用。在主观作用的影响下, 教师只要将形体舞蹈恰当的融入课堂,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纠正学生不良的形体姿态, 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强身健体, 调节精神。

3 形体舞蹈融入高职高专的体育实践教学设计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99.5%被调查的高职高专生都认为体育课应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他们对追求优美端庄的形体、匀称和谐的姿态都非常渴望。这表明, 学生想通过更多的途径, 满足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将形体舞蹈融入高职高专体育教学, 不但打破以往重竞技、重技能的教学体系, 适应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而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也会由被动变为主动, 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更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3.1 将形体舞蹈融入室外体育教学课程

如今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等与形体舞蹈有密切关系的体育项目已成为倍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教师在进行这类项目的教学时, 可以融入形体舞蹈中的欣赏和创编表演。这样学生在创编中, 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世界, 充分体现自身的情感和才能,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

对于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 如篮球、排球等, 可根据上课内容适时融入形体舞蹈。以篮球中三步上篮的教学内容为例:上课后用音乐集合;再用形体舞蹈的基本动作热身;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和着音乐的节奏自由发挥, 然后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引出教学内容;接着, 让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 按节拍完成三步上篮。由于在开课时, 学生已通过形体舞蹈感受了姿态、节奏的控制, 并在大脑皮层中留下初步印象, 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上篮时的节奏和姿态,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好地掌握动作, 从中体会形体舞蹈与运动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当然, 形体舞蹈并不能融入所有的体育课。像在竞技类项目的技、战术教学时, 就很难将音乐融入。但在这类课的结束活动中, 教师可利用音乐, 让学生进行拉伸放松, 消除机体疲劳、尽快恢复, 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其它课程的学习。

3.2 将形体舞蹈融入室内体育教学课程

在室内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教授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外, 可通过欣赏形体舞蹈的视频, 使学生吸收审美文化营养, 从而内化为自身的人格素质。让他们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中, 接受全面、优秀的审美成果, 不断积累审美经验, 加强对美的感受力和判断力。

利用教室的课桌椅等, 进行翻越障碍、运动创伤的急救等情景模拟练习。这样不仅使学生在情景剧的表演中得到身心锻炼, 而且有限的“道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 通过肢体语言和简单对白, 纠正学生不良的体态, 要求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用语习惯,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4 结论与建议

形体舞蹈融入高职高专体育教学, 打破了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体系, 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 使学生经过系统的体育教育, 找到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式, 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大部分是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将形体舞蹈融入体育教学, 不仅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而且能使学生从中汲取美、展示美,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 充实和完善对职业活动有益的运动技能和知识储备。

根据实际情况将形体舞蹈融入室内外的体育教学时, 应考虑个体差异, 特别是对男生和部分喜欢学, 但又不好意思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形体舞蹈等肢体语言进行情景剧的模仿及表演, 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 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摘要:体育是研究人与运动的关系, 揭示美的本质、根源和规律。作为古老文化形态的舞蹈, 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将形体舞蹈融入高职高专体育教育, 不仅打破了传统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 而且丰富了职业体育教学的内容。其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姿态为基础, 以塑造优美的动作、高雅的气质为目标, 促进身体全而发展。

关键词:形体舞蹈,高职高专,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季浏, 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王慧丽.形体课教学对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与价值[J].体育学刊, 2003, 3.

[3] 王欣.从形体美的概念看我国大学生形体课的开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5.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玉溪市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调查发现,玉溪市的普通高校和职业中学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较为正常,普遍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教育活动,取得一定的教学实效。 而在中小学校中,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 很多学校把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行动上还是以应试教育评价学生, 导致了师生只注重理论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 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作用宣传不够。 导致一些学生只重视语文、 数学、英语等升学科目课程的学习,而觉得其他课程无关紧要, 参与学习的积极参性不高。 另外,有些学校、教师和家长对理论学科文化成绩优秀者偏爱有加, 往往把文化课放在首要位置的,而体育课是处于相对次要的状态。 笔者调研中也发出,不少学校出现缩减体育课课时,有时还会被占用,加上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缺乏和课时量少,对体育教学效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2受家庭教育和电脑网络的影响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家庭逐渐进入富足的生活当中,部分家庭对子女的溺爱,造成很多学生出现怕吃苦、 怕困难的不良习惯。 加之随着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 近几年来,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呈现出逐年降低的不争事实,无论是在体育课堂还是课外体育活动中这部分学生均表现出不佳的状态。 例如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自控能力差,特别是在中长跑测试中,大部分学生缺乏耐力和毅力,表现出一种怕苦怕累的厌烦心理。 这些, 应引起社会的关注,努力寻找有效路径及策略力求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贡献力量。

1.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贮的功能及作用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与肯定, 对其关注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不少学校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比如:玉溪师范学院、玉溪市民族中学、红塔区洛河民族中学及小石桥中学、新平县杨武一中、元江县民族中学等学校, 根据学校现存条件及学生实际在体育课堂或者课外教育活中纷纷开展抢花炮、秋千、打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烟盒舞、 竹竿舞、跳三桩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益。

2学校体育教学融入竹竿舞的意义

2.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构建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满足现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以及学生学习体育知识需要, 始终是体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玉溪市聚居着哈尼族、傣族、彝族、白族、壮族等少数民族,根据地区优势拓展本地文化资源,使其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既有休闲、娱乐、 健身价值,又有非常高的文化内涵价值,将其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丰富校园文化。 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竹竿舞项目的融入能够改变学校过去比较传统、单一和重复的如球类、田径等学生早己乏味的体育课程教材,这对学校体育教学来讲无非是一种有效的革新。

2.2缓解学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不足

近年来,玉溪市各级学校学生人数正逐年增长,特别是市、 县重点学校更是如此。 这给本来就较为薄弱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势必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此背景下,学校融入竹竿舞项目是一项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不难发现,开展竹竿舞项目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要一片空地即可,而所需器材竹竿可从村寨中就很容易寻找到。 可见,一般的学校都具备开展竹竿舞项目的条件,从教学实践中得知,竹竿舞运动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关注并积极参与,较适合于学校开展。

2.3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说, 欧美的各种球类活动、 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之所以闻名全世界,无不都是以学校教育为中介进行教学和训练后得以普及、发展和壮大,最后流行于全球。 就此而言, 学校教育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竹竿舞传承与发展的摇篮和基地,是其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将竹竿舞这个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纳入玉溪学校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通过较为规范化的教学和训练,让其与广大在校师生密切接触,了解与认识竹竿舞文化的作用,加深学生对其感情,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竹竿舞项目在学校得以弘扬、传承和普及奠定基础。

3竹竿舞融入学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3.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实践经验证明, 保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基础。 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 由于教师有时因工作过忙、身体反映不适、情绪不佳、备课不充分、上起课来力不从心等原因,加之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涣散,兴趣不高,或者同学之间有这样那样的矛盾等种种原因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从创造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出发,教师应积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据竹竿舞项目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真备好课,构设适宜的竹竿舞课堂教学模式。 笔者以为,竹竿舞融入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关键在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现实,从而影响和引导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使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

3.2教师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

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发现, 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提高参与热情与积极性,实现较优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就此而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融入学校体育教学,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益。因此,为使竹竿舞项目顺利与学校教学活动相融合, 教师应创设优良的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创立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同时,教师还应该深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 适时充当一名学生, 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活动,感受或者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3.3培养学生体育公德和运动兴趣

在竹竿舞学练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有秩序的参与练习,能与同伴和谐的角色参与活动,正确处理学生自尊、自信的关系,指导学生调控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应让学生了解并遵守竹竿舞项目练习方法和规则要求,发扬团队协作与创新精神,增强责任感。 教师要宣传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功能和作用,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各种表现,引导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及时拓展讲评,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及挫折,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喜欢运动和学习民族传统知识, 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逐步建立运动兴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为延续、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贡献力量。

4结语

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融入玉溪市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既能丰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体育练习的积极性,发展身体健康水平, 也有利于构建校园多元文化、 特色课堂教学的需求,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竹竿舞项目融入玉溪市学校体育课堂进行教学活动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这有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解决及完善。 首先,应该对体育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竹竿舞项目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以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希望教育、体育等部门加大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竹竿舞运动;再次,努力创造机会多举办相关的竞赛活动, 扩大竹竿舞的认知度, 让更多人了解到该项目的功能及作用, 以促进竹竿舞项目在玉溪学校中得到一个长足发展的环境及空间。

摘要: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存贮的功能及作用逐渐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与肯定,对其关注度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不少学校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其中,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竹竿舞项目,既有休闲、娱乐、健身价值,又有非常高的文化内涵价值,将其融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改革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同时还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教学工作。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瑜伽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当前许多高校都将终身体育理念作为其体育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觉锻炼的意识。因此, 在现实教学中, 大部分高校都设置了多项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 方便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一种或者多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为其终身体育服务。而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瑜伽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 且简单易学, 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 调节运动强度。同时, 学生在掌握了瑜伽运动的基本技能后, 还可以在宿舍、在家, 甚至参加工作后依然可以练习, 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瑜伽运动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大学生是思想较为活跃, 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而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下, 一般都会将男女生分开进行运动训练, 且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多是跑步、篮球、健美操等常规运动项目。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高校体育课程提不起兴趣, 参与积极性不高。而现代瑜伽运动作为一种新颖时尚的健身项目, 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有较强的契合度。将瑜伽引入高校体育教学, 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 进而调动其参与的热情。另外, 瑜伽运动的配乐舒缓优美, 可以为大家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因此, 将瑜伽运动引入高校体育教学, 可以为其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注入新的活力。

三、瑜伽运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猎奇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一般新事物的出现都会比较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而瑜伽作为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时尚健身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人们追求新事物、追求休闲舒适以及追求健美身材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对于年轻时尚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虽然有多个运动项目可供选择, 但是许多学生依然存在追求新颖项目的意识。瑜伽运动作为一项时尚的健身项目, 更注重整个身心的健康, 不需要复杂的空间或者器材, 简单易学, 且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追求多样化、多层次锻炼的需求。另外, 瑜伽训练还可以与舞蹈、体操等其他活动共同进行, 锻炼形式更为多样化。因此, 将瑜伽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突破传统的训练模式, 更好地大会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四、瑜伽运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塑造形体

与高中阶段的学习相比, 大学的学习压力明显减小。许多学生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 变得懒散放松, 不按时吃饭、睡觉是常态, 导致大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而相关调查也现实, 现代大学生的整体体能状况不容乐观, 许多学生在耐力、爆发力、速度、韧性等方面的素质均不如以前。众所周知, 如果柔韧性不好, 很容易在体育活动中韧带拉伤。而瑜伽练习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解决韧带问题。首先, 瑜伽可以强健关节周围的肌肉, 例如, 当我们的臀部肌肉、腘绳肌和股四头肌变强壮之后, 就能更好地保护膝盖。许多弓步体式也能强健我们的腿部。同时, 瑜伽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新的运动模式来支撑肌腱周围的肌肉, 让炎症区域得以治愈。另外, 日常的瑜伽训练, 包括轻柔、常规的拉伸能让我们的身体保持流畅和灵活性, 使学生扭曲的脊柱得到有效的舒缓和纠正, 能够明显改善学生的身体状态, 同时还可以有效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和能量, 起到健身塑形的效果。

五、瑜伽运动能够缓解压力,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现代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还不够成熟, 在面对学业、人际交往以及就业择业等问题时变得十分敏感脆弱, 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的心理状态。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将瑜伽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状况。因为瑜伽运动拥有的冥想、放松休息术能够使人内心稳定、平和、自信, 帮助大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进而减轻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 提高现代大学生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 将瑜伽这一自然时尚的健身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 顺应了高校体育改革的趋势, 符合当代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 且其简单易学等诸多特点比较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因此, 将瑜伽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必要的。

摘要:瑜伽运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时尚健身运动, 其凭借简单、自然等诸多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 尤其在追求新奇、时尚的年轻人中甚为流行。本文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实际, 结合瑜伽运动的特点来探讨将瑜伽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关键词:瑜伽运动,体育教学,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杨爱.简析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中医养生理念的途径[J].运动, 2016.

[2] 付晶晶, 程甲齐.论高校瑜伽课程的健身价值[J].福建质量管理, 2018 (1) .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1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随着我市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高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拓展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增强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当前我市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最为关键的问题。 高脚竞速项目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当他们蹬在高脚马上,绕着田径场飞奔,能够给他们一种高高在上的飞人感觉, 是令人羡慕的一项体育活动。 该传统项目的融入能够一改学校过去比较传统、单一和重复的如球类、田径等学生早己乏味的体育课程教材,这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讲无非是一种有效的革新。

1.2缓解学校教育资源场地设施不足

在学生人数日益增多的今天,除给学校的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学校的教学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当前学校教学条件来说,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体育教学质量已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高脚竞速项目对于场地设施的要求较低,只要是普通的田径场或者面积大一些的空旷场地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场地,便于组织和开展,而且器材也是简单的竹制高脚马, 体积不大,可以随身携带,这是仅次于跑步的低成本健身运动。

1.3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脚竞速运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 灵敏、协调性等基本身体素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作用较大,更能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协作能力,同时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服输的拼搏精神。

2玉溪市小学体育融入高脚竞速的教学原则

2.1循序渐进原则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高脚竞速教学也应遵守该原则,从高脚竞速项目的特点出发,采用先学习技术动作、战术和规则,再实战练习;先辅助性练习,再个人持杆练习;先个人项目,再接力项目;先原地练习例如靠墙练习上下高脚马和马上平衡练习,再行进间练习;先途中跑,再练习起跑;先慢跑,再快跑;先直道,再弯道;先平地练习,再过渡到有障碍练习。

2.2直观性原则

教学中通过教师动作要领示范,引导学生形成所学动作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正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由于高脚竞速运动是一个新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还是一个尝试,没有现成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教学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 因此,教学活动时选择直观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安全性原则

小学生在学习高脚竞速项目时, 还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应给予关注。 即教学时要正确对待运动损伤,高度重视安全防范措施。 如在课堂教学前学生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场地器材每次使用前仔细检查,确保场地平整,器材无损坏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3玉溪市小学体育融入高脚竞速的教学策略

3.1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体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遵循教学原则,而且还尽量使教学具有艺术性,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 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掌握体育健身知识和运动技能。 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探索与分析,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让学生健康成长。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方法单调刻板,教学效果令人堪忧。 其核心和关键问题又在于课堂教学方法。 改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3.2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制定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做到:主题鲜明、题意确切。 就此,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场地器材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的将高脚竞速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到合理搭配,符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能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合理发展体能;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小学生明确学习高脚竞速的目标, 注重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性格和能力, 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合作创新的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评价能力,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能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体验运动乐趣,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3.3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从创造高质量课堂教学出发,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认真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对学生既严格要求,有要循循善诱,做到少数民族文化和体育技能双向的双向传授, 激发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热爱。 另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地成为体育课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安排不同难度的课程, 高脚竞速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很陌生,低学段的孩子在课堂上加入的游戏。 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自己动手用材质较好的易拉罐穿线做小道具, 这样的小道具使用起来难度降低并且竞赛因素增加, 促进其练习强度和积极性。 既充分发挥了学生个人的动手、运动能力和集体力量, 又培养了激发创造力的自信、进取心等优良个性素质。

3.4教师要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小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的爱好, 简单地表现为对活动内容是否有兴趣,如果学生对有兴趣的活动内容会全身心的、忘我的投入练习,而对没有兴趣的内容,即使教师讲破嘴也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 这时,如果教师再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强迫学生去学,那么必然会导致课堂气氛不好。这就使得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成为了学生的一种沉重负担,常会导致体育课令学生望而生畏。 鉴此,教师应该深入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甘当一名学生,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练,感受或者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创立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摘要:高脚竞速运动既保持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具备现代体育的价值特征,成为新时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带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乡土气息的课程融入玉溪市小学体育课堂的意义及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为高脚竞速运动在玉溪市小学教育中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定向运动的的含义、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 最初只是一项军事体育活动。真正的定向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挪威的奥斯陆的军营区举行。定向运动本身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开展是从上世纪初在北欧开始的。1932年举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运动比赛, 1961年国际定向联合会 (IOF) 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我国真正意义上把定向运动作为体育运动项目来开展是始于1983年, 当时广州军事体育学院首次在广州白云山上组织了一次“定向越野试验比赛”。1995年中国大学生国防体育协会在吉林成立, 同时举办“大学生定向越野比赛”。标致着我国大学生定向越野开始由普及向提高迈进。

2 定向运动在云南高校开展的优势

2.1 自然环境优势

定向运动教学对场地的要求不高, 只需要一块人与自然能较好融洽在一起的地方即可, 同时也不需要在经费、器材等方面进行很大的投人。参与者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就可以参加这项运动。随着近几年我省高校的合并与重组, 大部分高校校园面积都很大, 而且校园内的自然环境比较优越。高校校区都是环境优美, 校园内小桥流水, 事台楼榭。几乎所有的高校在校区以外拥有大面积的林区和平原地带, 是开展定向运动教学、训练和比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2.2 师资环境优势

我省各高校都有一支高水平的体育师资队伍,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物质基础。同时, 我省高校专业配置齐全, 能够满足定向越野运动开展所需要的硬件条件。

2.3 人文环境优势

高校校园有很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校大学生对这项运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想积极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体, 只有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定向越野运动在高校开展的最大优势。

4 定向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意义

4.1 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1990年、1995年、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显示: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随着现代化的飞速发展, 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 现代社会对人体抗疲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指标之一。定向运动对人的跑、跳、爬等基本运动能力的练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所特有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坚持长时间的锻炼, 在不断变化的地形中判断和选择, 快乐地接受野外生存训练。

4.2 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在地形和路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奔跑攀爬、克服障碍, 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协调神经系统与运动器官之间的联系, 加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能力, 增进健康水平的目的。将学生从一成不变的传统体育课堂带到自然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释放, 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意志, 养成积极进取、自信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在互相帮助中提高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团队精神, 在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己, 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肯定自己, 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使学生的不同心理素质得到协调发展与提高, 促进个性的不断完善和完美。

4.3 提高学生个体的创造性、主动性、独立性以及野外生存能力

定向越野路线的选择每一次都不完全相同。在地理相对复杂的野外环境中, 必须排除各种干扰, 综合分析所处的环境, 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和选择,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培养独立判断问题的能力。能学习到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

5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的可行性

5.1 符合《新纲要》的要求

《普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20条规定, 各地方院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 开展家庭教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运动, 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 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

5.2 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学校体育改革新思路提出, 要不断拓展学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和空间, 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 除了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设施外, 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在野外开展教学和训练。现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竞赛运动项目, 虽然已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但难以实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课程教学的要求。定向运动不用太多投资, 需要的器材也少,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 迅速扩大学生体育活动空间。

5.3 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高校开展定向运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再也不是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 而是教师组织, 学生通过亲身参与, 主动思考,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它训练学生要有明确目的、有条理的工作作风;具有开放性强、时空转换快、学生之间互动机会多等特点。因此, 整个教学将教师单向传导的过程转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这对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形成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5.4 云南省独特的地域资源有利定向运动的开展

云南省是多山的省份, 是我国的旅游大省, 而昆明周边有很多山都具备开展定向越野训练的条件。因为这些地区有活动所具备的密林、溪水、悬崖、瀑布等, 并且这些地区都已经被开发, 具备一些基础的硬件设施, 能给活动提供安全保证, 比较符合开展初级的定向越野训练, 所以云南高校开设此课程有天然的优势。

6 结语

6.1 结语

定向运动纳入大学体育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 其特有的价值与功能对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定向运动纳入大学体育课不仅可以推动定向运动的进一步普及, 还可以更多地培养和发现这方面的人才, 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因而将定向运动纳入大学体育课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6.2 建议

开设定向运动体育课程, 应把保证学生安全放在首位。教师应对教学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路线设计要科学合理, 要避开危险地域和禁区, 确保学生在定向运动中的安全。定向运动一般在野外开展, 要求学生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因此, 需要加强学生的社会道德和安全教育, 要教育学生热爱生命, 自觉做到保护自然、保护环境。

摘要:定向越野是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 对拓展学校体育课教学资源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在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优势分析及其在高校实施的意义, 来分析定向运动列入云南高校体育课的可行性。

关键词:定向运动,体育课,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璐红斌.学校定向运动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 2004, 26 (1) .

[2] 教育部.普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体育竞赛电视转播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