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贝尔范文

2023-09-21

莫言诺贝尔范文第1篇

毫无疑问,此次获奖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甚至可以说比连续20多年10%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毫不逊色。

但是,仔细深刻地想一想,瓜藤枝蔓串联起来想一想,事情也许没我们想得那么顺遂。

首先就事论事。莫言的作品无需赘述,就像一个评论家说的深刻而富有张力,但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内容却很符合西方人的口味,正面说就是他的风格为西方人所赏识,反过来也可以说他迎合了西方人解读中国的思维定式——落后、野性以及淳朴的人性认知。

其实西方人对我们的看法始终未变,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将来恐怕还是。在他们眼里,我们始终只是他们调侃、观赏用来打发无聊时光的思想没深度、视界没宽度、行动没下数的轻度智障患者抑或一群另类。穷的时候你就是一个瘪三,现在口袋有钱了,你仍然只是沉迷声色犬马、借LV支撑身份的暴发户一个。一些低素质国人在国外衣冠不整、旁若无人大声喧哗、随地便溺以致飞机上斗殴等等的表现提供了现实的佐证,现在又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了根源性的依据,他们怎不欢欣鼓舞而大声喝采呢。也许这就是获奖的真正原因。 获奖才是硬道理,这是莫言的成功,也是中华民族的荣耀。

莫言诺贝尔范文第2篇

尊敬的国王和皇后陛下,尊敬的诺贝尔奖得主们,女士们先生们: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人海中突出。莫言用荒诞和讥讽攻击历史的谬误、贫乏及政治的虚伪。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最黑暗的一面,不经意间找到具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却又超越这些进入一个国度,驴和猪的声音淹没人声,爱与邪恶都呈现超乎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跳出人类生存现实。他善于描述自然;也彻底了解饥饿的含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尤其是坚强不屈的母亲们,令20世纪中国的残酷前所未有如此赤裸地呈现,向我们展示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怜悯的国度,以及那里鲁莽、无助和荒唐的人们。

中国历史上反覆出现的〝人吃人〞证实了这种苦难。莫言笔下〝吃人〞象征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欲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那样跨越禁忌尝试去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极品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只有男童能入膳;被忽视的女童反得以生存。这一讽刺指向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令天文数字的女婴被流产:重男轻女,女孩连被吃的资格都没有。莫言还就此话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用神话和寓言做掩饰,将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在莫言笔下没有毛时代中国的〝标准人民〞,而是充满活力、不惜用不道德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生活,打破被命运和政治划下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报里的快乐历史。他用夸张、滑稽模仿加上变异的神话和民间故事,对50年来的宣传进行修正,并令人信服。

在他最著名的小说《丰乳肥臀》中,从女性视角描述了大跃进和1960年的大饥荒,用嘲笑的笔法写革命伪科学试图用兔子精液让母羊受孕,并把所有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斥为右派分子。小说结尾描述的90年代新资本主义,骗子们卖化妆品致富,仍在试图用异体受精孵出凤凰。

莫言作品将一个被遗忘的农民世界生动展现人前,甚至不惜用刺鼻的气息刺激感官,既冷酷无情得教人目瞪口呆,又掺合令人愉快的无私,他笔下没有一刻枯燥乏味。这个作家彷佛通晓并善于描述形形式式人类生活,各种手工艺、冶炼、建筑、挖渠开沟、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诡计通过他的笔尖跃然纸上。

他比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以及当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来多数作家更滑稽和震撼人心。他语言辛辣,在他描述的中国近100年的画卷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和仙女,但他描述的猪圈式的生活,令人亲历其境。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人的自我和贪婪恒在。而莫言为所有小人物抱打不平,无论是日本侵华期间、毛式恐怖之下、还是今天的生产狂潮中面对不公的个体。

莫言创作出的家乡是一个美德与卑鄙残酷交战之地,是一次踉跄的文学冒险。中国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诗般的春潮席卷?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的声音掩盖同侪。

莫言诺贝尔范文第3篇

A. Beutler和Jules A. Hoffmann,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Ralph M. Steinman,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三位科学家没有在一起共事,而依相关论文发表先后,斯坦曼最先,1973年;霍夫曼其次,1996年;博伊特勒最后,1998年。三位诺奖得主发现的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彻底革新了我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改变了对免疫系统的理解。

1健康防御的系统──免疫系统

生活中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时时威胁着我们,大多数人们拥有强有力的防御机制所以未能患上疾病。这是因为我们奇妙的人体配备了有力的健康防御系统──免疫系统。人体的“健康防御系统”共有两道防线,首先是先天性免疫,又叫自然免疫。先天性免疫反应会在人体被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后迅速启动,主要作用是在“入侵者”进入人体时作出第一反应,通过发炎等手段消灭入侵微生物,防止它们的进一步侵害。

一旦这道防线被攻破,人体防御系统的下一道防线,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这就是适应性免疫,又叫获得性免疫。这道防线会“集中火力”消灭已被感染的细胞,消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人类和其他动物通过免疫应答使自身免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攻击,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寻免疫应答的“守护者”。人体免疫系统的构造在20世纪已经被逐步揭示,比如抗体的结构构成、T细胞识别外来物质的原理等。但是,在Bruce A. Beutler;Jules

A. Hoffmann和Ralph Steinman的相关研究发现之前,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的激活以及先天和获得性免疫的间的“互动”及调控机制一直扑朔迷离。

2Jules A. Hoffmann和Bruce A. Beutler发现先天性免疫传感器

1996年,Jules A. Hoffmann做了开创性的发现,他和他的同事们研究了果蝇是如何对抗感染的。他们研究了携带几种不同基因包括Toll基因(该基因参与胚胎发育,由199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ChristianeNüsslein-Volhard发现)突变的果蝇。当Jules

A. Hoffmann用细菌或真菌感染果蝇时,他发现Toll突变沉默,这是因为其不能组织有效防御。他得出结论:Toll基因产物参与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感,为了防御病原微生物应当激活Toll基因。

Bruce A. Beutler曾一度探寻可结合细菌产物的受体──脂多糖(LPS),它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一种参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的威胁生命的状态。1998年,Bruce A. Beutler及其同事们发现,对LPS耐受的小鼠携带一个与果蝇Toll基因十分相似的基因。这种Toll样受体(TLR)被证明是一种难以理解的LPS传感器,当与LPS结合时,可激活导致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如果LPS剂量过大,可导致感染性休克。上述发现显示,当遇到病原微生物时,哺乳动物和果蝇利用相似的分子激活先天性免疫。至此,先天性免疫传感器最终被发现。

Bruce Beutler和Jules Hoffmann发现人体许多细胞中都有一种重要蛋白质,这就是“Toll样受体(TLR)”。该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先天免疫反应。

能识别微生物并激活先天性免疫的受体蛋白质的发现,揭示了身体免疫应答过程的第一步,也掀起了先天性免疫研究的热潮。目前研究人员在人和小鼠中发现了大约10余种不同的TLR,每种TLR可识别微生物中常见的特定类型的分子。不同类型TLR基因突变可导致感染或慢性炎症性疾病风险升高。

3Ralph Steinman发现控制获得性免疫的新型细胞

1973年,Ralph Steinman发现了一种被其命名为树突细胞的新型细胞。他推测这种细胞在免疫系统中有重要作用,并检测了树突细胞是否可激活T细胞──一种在获得性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并形成对不同物质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在细胞培养实验中,他发现树突细胞的存在导致T细胞对外来物质的活跃反应,具有激活T细胞功能的独特作用。这些发现最初受到怀疑,但Ralph Steinman的后续工作证明,树突细胞这有着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本领:会激发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武器”,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

Ralph Steinman和其他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转向了回答一个问题,即获得性免疫系统如何决定当遇到不同物质时是否应当被激活。源自先天性免疫应当并被树突细胞感知的信号被认为可控制T细胞激活。这就使免疫系统有可能对抗病源微生物而避免攻击内源性分子。

4“合力”成果──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的意义

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构成“合力”,揭示免疫反应的激活机制,使人们对免疫系统的理解发生“革命性变化”。

在揭示了人类免疫应答激活的先天和获得性阶段。为我们认识免疫系统的激活和调节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免疫系统可攻击我们自身的组织。使得发展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成为可能。在预防和治疗感染、癌症和炎症性疾病提供了新线索,开拓了新方法、新路径。

目前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的药物,很多现在正在开发的免疫治疗癌症的药物都是利用了他们所发现的这些机理和原理。如:传统的疫苗的作用在于预防,而以3人所获研究成果为基础,新型疫苗着眼于以新颖手段治疗癌症,获称“治疗性疫苗”,旨在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再如:他们的成果有助于治疗一些炎症类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

近十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卢森堡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这使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2010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他创立了体外受精技术,因此又被誉为“试管婴儿之父”。医学统计显示,世界上约有10%的夫妇有生育问题,而体外受精技术可以帮助其中绝大多数夫妇实现有自己后代的梦想。至今,全球已有400多万人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出生,其中许多人以自然受精方式生育了后代。

2009年,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他们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这一发现解决了一个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是怎样实现完全复制的,同时还能受到保护不至于发生降解。

2008年,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及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豪森发现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这种病毒是导致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的获奖成就则是发现了艾滋病病毒(HIV)。

2007年,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基、奥利弗·史密斯和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他们的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深入研究单个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功能并提供相关药物试验的动物模型成为可能。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他们发现了核糖核酸(RNA)干扰机制,这一机制已被广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手段,并有望在未来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200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革命性地改变了世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他们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贡献,揭示了人类嗅觉系统的奥秘。

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上获得关键性发现,这些发现最终导致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出现。

莫言诺贝尔范文第4篇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呀!莫言成为了获得此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

回想过去,中国出现了多少著名作家与文学巨匠,甚至沈从文、老舍等作家已经触摸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但却因为各种因素,与原本触手可及的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实在是太可惜了!

莫言在获奖时直言“惊喜而惶恐”,从他说的话中,我感受到他对文学的热爱和真诚。莫言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与独特的风格赢得来的。他小时候曾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时甚至读《新华字典》。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莫言丰富的经历为他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也造就了他独特的作品。他书写事物朴素而绚丽,文字既天真又沧桑,通透的感觉与奇异的想象构造出一个既魔幻又现实的世界。他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开辟了复杂而广阔的一片新天地。

有人说莫言写得太大胆,我认为这正是莫言别样的风格。他大胆地写出黑暗,用一幕幕悲惨的画面使人们深刻地了解过去,又懂得珍惜现在安详的生活。当然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完美的,也有瑕疵,但正因如此,才更显真实,真实中的“瑕疵”有时也是一种美。

中国的文学需要创新。创新是孕育于独特的思想与风格,作家们不能只局限于前人的风格,要拓展出更广阔的天空,书写自己对文学、对生活的独到的见解。只有播下独特的思想,耕种创新的种子,洒下辛勤的汗水,才能收获别样的文采!莫言的别具一格为文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他的成功证明了文学需要独特的风格与创新的思想,要大胆地去开辟的新的文风,才能营造出“百家争鸣”“各有千秋”的繁荣景象,使中国人在文学上写下独特的一笔,让世界为之喝彩!

莫言诺贝尔范文第5篇

那年,我有幸亲临现场聆听著名作家莫言的讲座。莫言结合自身实际,畅叙读书故事,传授文学创作经验,让人颇受教益。

莫言对文学创作可谓见解独到,他特别强调了三点:一是,在创作初始阶段,可以多模仿一些其他前辈的创作,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学成之后再来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二是,在写作上要注重细节的描写,用准确、朴实的描述代替空泛的形容词;三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全神贯注,把个人的情感灌入文章,这样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莫言走上讲台,主持人指挥搬上桌子椅子放在讲台中央,莫言站在讲台侧面演讲台的位置说:“我还是站着讲吧,长的太胖了,坐着也很不舒服的。”听众席爆发出一片笑声。莫言的幽默感,一下子拉近了听众的距离。

聆听莫言的讲座,有如读他的小说一样,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无所拘泥的结构里,以及从任何一页的任何一行都可以读起的奇妙鲜活的语言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陷进莫言式的语言波浪,仿若置身一个从不曾存在过的精彩斑斓的世外桃源。

莫言几十年来的写作,几乎都带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的,他特别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记得莫言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发问:“他们会不会忏悔?”可见“忏悔”二字,是莫言针对众多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反思结果。

演讲中,莫言客气地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热心读者来听我的讲座,我很感动。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文学被边缘化的今天,大家都很忙,还来听我讲文学。”莫言的一番话,除了流露出真诚的感激之情外,还让人看到了他谦卑的一面。从花甲之年的白发长者,到刚届而立的青年,对于莫言的讲座,听得人心入肺。

讲座结束的时候,有几个文学爱好者的提问卜分雷人。“创作的时候,一天吃几顿饭?我一天吃5次”。莫老先生说:“吃的太多恐怕影响写作,因为血液都流到胃里去消化食物了。”顿时,又引来现场一阵笑声。

听完讲座,从礼堂出来后,我的心情许久未能平静,而作家莫言的内心也似乎一直都未安宁,他如同他所崇敬的马尔克斯一样,在探究人类精神世界里最夸张的那一部分,据说那是灵魂的所在。

莫言诺贝尔范文第6篇

人都是有欲望的。这欲望也就是佛家所讲的贪念。包括名利欲,生存欲,表现欲,爱欲,还有性欲。我认为人之所以能区别于其他动物就是人有思想,人会控制欲望。人还可以为了满足自己欲望而给自己设立目标,其实就是给自己定位。比如我想买房,买车,或是回故乡建房啊,开厂啊,开公司啊。这些都是由你自己来定的。要敢想,视野要开阔,思想格局要放大,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们讲对不对?对?那给我一个掌声。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不妨给自己做一个人生规划,我们用几十年挣多少钱,或是在单位工作做到一个什么职位。可以分阶段去做。这时你会发现你会很有动力,好,只要用几年实现第一个阶段目标,第二阶段目标就有希望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是通过正当途径达到目的的,势必是要付出辛劳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除非你有那个运气买彩票中个1000万。但毕竟那个是讲概率的。反之你就应该调整心态,改变观念,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去工作,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历练,让自己与时俱进,不致被公司,社会淘汰。我有一个网友,他很厉害的,哈工大机械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毕业,就是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三年都在试用期度过,这是为什么呢?老换工作嘛。这其实就是定位不准,有不肯多付出的结果。在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也是倒腾过很多事情。承包过室内装修,在宁波机场做过几年飞机运输业务,后来是买车加盟快递公司,都是赚了又赔了,到头来两手空空。再后来就是加入到咱们公司这个大家庭。可以说来时我连到外面租房子的钱都没有,现在呢,应该说是小有积蓄。所以人们老讲这里赚钱,那里赚钱,我说稳定最赚钱。

有人说:无论你选择了这个岗位,还是岗位选择了你,这就意味着你有了一份追求,意味着你有了一份责任,意味着我们需要去珍惜,因为伟大出自于平凡。马丁.路德.金曾经说:“哪怕你是一个注定要扫大街的清洁工,你也要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就如同米开朗其罗作画、贝多芬作曲、莎士比亚创作戏剧那样投入,倾注全力所取得的成就会让每个人对你驻足称赞,称你是一个杰出的清洁工。”

社会中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工作时消极怠工,对交代的工作不情不愿,到了发工资时精神头十足,往往会为了几十元加班费或是绩效工资喋喋不休。谁都想挣钱多,这是人的本能欲望。你有什么专长或本事使出来,让领导赏识你,重用你,这才是本事。在背后说一些见不得人的话,做见不得人的事不是真本领,这种成天想着不劳而获的人在任何单位都不可能做的好,做的长久。你们说是不是?

我们不反对有人为了更远大的目标而离开我们公司,离开现有工作岗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为他们祝福,祝他们一天更比一天好。同时他们也为公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咱们为他们鼓鼓掌好不好?有段歌词是如果你有新的新的彼岸,请你离开我。但是还有一些有离开想法的人,你真的有新的彼岸了吗?

为了欲望设立目标,为了目标而定位,朋友们,你们给自己人生定位了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祝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谱写出华丽篇章。谢谢大家。

上一篇:高三年级组长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中学生获奖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