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

2023-09-21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1篇

【中文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杭州市儿童绘本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在于:(1)当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和绘本教学的认识现状;了解当前教师进行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比较不同教师在认识绘本和绘本教学,开展绘本教学中的不同表现;(3)比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在认识绘本及绘本阅读,开展绘本教学活动中的异同;(4)针对相应状况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分别从杭州市6所幼儿园和6所小学中抽取173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工具分别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问卷”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用单因素方差等统计方法加以分析;并对2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对2个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和2个小学绘本教学活动进行实录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教师比较喜欢绘本,教师喜欢绘本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绘本在促进儿童发展方面所蕴含的丰富价值;第二,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深。特别是在对绘本与其他读物的区别认识以及绘本活动独特价值的认识方面。教师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和深入;第三,不同背景的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有差异。不同教龄,不同学历,所带班级人数不同的教师在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或者组间显著差异:... 【英文摘要】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reading in several primary schools and

kindergartens in Hangzhou.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realization of the problems of picture books instruction; comparison between different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of picture books and picture book reading, comparison of kindergarten te... 【关键词】儿童 绘本 绘本阅读 绘本教学

【英文关键词】Children Picture books Picture book reading Picture book instruction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儿童绘本教学现状研究7-813-2613-17ABSTRACT8

致谢

5-7

摘要第一章 绪论

图表目录11-13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3一、绘本与图画书13-16

第二节 相关概念解析

二、绘本教学与其他阅

一、读教学活动16-17儿童绘本的教育价值18

第三节 论文研究的意义17-1917-18

二、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18-19第四节 已有研究回

二、国顾及分析19-24内关于绘本的研究23-2

4一、国外关于绘本的研究19-2020-2

3三、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 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案设计24-26

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2

4三、研究

一、研究目标2

4方法24-26第二章 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26-

51一、基本信息分析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26-3026-27

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27-30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2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认识30-31绘本教学的认识31-32教学认识上的差异差异32-3535-37

32-38

一、从调查结果看幼儿园

二、从访谈结果看幼儿园教师对

第三节 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及绘本

一、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

二、不同幼儿园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三、幼儿园教师对绘本的喜好程度与其对绘本及绘本教

37-38

第四节 幼儿园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

一、调查结果分析38-40

二、幼儿学认识之间的关系读教学的现状38-51园绘本教学课堂实录及分析40-49析49-

51三、幼儿园绘本教学实践分

第一节 小第三章 小学绘本教学现状51-70

51-54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一、基本信息分析51-

52第二节 小学教师对绘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的认识现状52-54本教学的认识54-56

54一、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难度的认识

三、小学教

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环节的认识

5454-55师对绘本教学适用场合及形式的认识本适用领域的认识的认识565656-60

55-56

四、小学教师对绘

五、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目标和重点

六、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有利之处及难处的认识第三节 不同小学教帅对绘本及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

一、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差异56-58

二、不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差异58-60学教师运用绘本开展阅读教学的现状60-6

160-70

第四节 小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三、小学

二、小学绘本阅读课堂实录分析61-68

68-70绘本教学实践分析比较70-76识之比较70-7370-7171-73比较73-7

4第四章 幼儿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

第一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及绘本教学的认

一、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认识上的比较

二、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绘本教学认识上的比较第二节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接触绘本及绘本教学程度的

一、教师接触绘本程度上的比较73-7

4二、教师接触绘本教学程度上的比较74本教学实践的比较7

474-76

第三节 幼儿园和小学绘

一、教师对绘本选择的比较

三、

二、绘本教学的基本流程和内容的比较74-7

575-76绘本教学形式的比较来展望76-83教学现状76-77

第五章 研究结论、教育建议与未

76-80

一、幼儿园绘本

三、幼儿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77-79园和小学绘本教学现状的比较79-8080-8

2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为儿童绘本阅读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80-8

1二、在教师群体中构建关于绘本和绘本教学的学习共同体81-82入研究82献83-8896 第三节 未来展望82-8

3一、关于绘本教学的深

参考文

二、关于绘本教学的实践探索82-83附录

88-96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2篇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踏实地读, 真实地读, 要让学生经历文中的事, 感受文中的情。使得“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理念在课堂中真正得以施行。

1 及时点拨, 无痕指导

在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引领学生有效朗读的过程中, 我们应及时点拨, 无痕指导。特别是对于结构相似的语段, 我们只要抓住第一个小分句进行指导, 后面的句子朗读就迎刃而解。所以学生读得不到位时我们应及时叫停, 一是为了及时纠正, 二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 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最大化地发挥时间的有效性。同时注意, 我们指导一个, 其实是说给全班的同学听, 所以要说得清楚明白, 语言尽可能简洁。

如我指导《丑小鸭》中“哥哥姐姐咬他, 公鸡啄他, 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这句话时, 发现学生语气平淡地读:“哥哥姐姐咬他, ”这时我马上叫“停”。因为这句话是由三个分句构成的, 而且都是讲谁怎么样对它的, 我是这样指导的:“停!咬得他可痛呢”再读。 (师说到“咬”随机加重语气) !马上, 这次他就读得非常好, 然后我叫全班一起来。

2 引导想象, 丰富感受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前提如何引导学生的想象, 丰富学生的感受呢在朗读有情有景的课文时, 引导在想象中倾注自己的情感, 使它们更加鲜活动人, 充满生气, 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文章皆非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他们的朗读就发乎于心, 动之以情了。

文本语言是一扇窗户, 打开了它, 学生便用心看到一个真实的情感世界。沉入语言深处, 学生便成了文中的人, 本片段的教学我仅抓住关键词“冻僵”,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而朗读正融在老师巧妙地情境创设和评价语之中,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不断加深, 其内在情感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呈梯度上升。不需要说感受什么, 他们在语言中经历着“丑小鸭”的生活经历, 涌出的是对“丑小鸭”的同情。朗读句子便成了讲述“丑小鸭”的经历和故事。当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情感体验过程, 理性的提升就非常容易, 他们也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丑小鸭的不幸生活。这也体现了“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妙处。

3 运用排比, 增强气势

恰当地运用排比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 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运用排比抒情, 节奏和谐, 显得感情洋溢。因此在指导《丑小鸭》最后一句“啊, 原来我不是丑小鸭, 是一只漂亮的天鹅呀!”时我创造了排比气势。我先问:“你觉得这时候丑小鸭的心情怎么样?”生回答:“非常高兴。”然后针对这句话我创设了三个排比情境说“对, 这是惊喜的呼喊, 男生读。”“这是幸福的呼喊, 女生读。”“这是梦想成真后无比喜悦的呼喊, 齐读。”

在排比气势中, 学生的情感不断地被撩拨, 这氛围也使学生走入文本, 体验了丑小鸭梦想成真后的喜悦与幸福。

4 加提示语, 增添韵味

朗读不是为了读而读, 朗读是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内心情感的过程。课文特点各不相同, 有感情朗读指导也应随文应变, 灵活进行, 课文中有些词、句, 本身就提供了感情朗读的“提示”, 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时, 可以引导他们找出并体会文中提示语所蕴含的情感, 然后练读, 这样就能读出一定的韵味。

如《火烧云》第4自然段加上几个词再读, 感受就不一样:“一会儿, 天空出现一匹马, 马头向南, 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 像等人骑上它的背, 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 那匹马大起来了, (哇!) 腿伸开了, (哦!) 脖子也长了, (唉!) 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 那匹马变模糊了”。

这里引导找出的提示语“哇”、“哦”、“唉”, 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性, 学生朗读时自然就能读出自己的惊讶与遗憾。

5 用体态语, 辅助朗读

人的一种身体姿态, 一个手势, 一束目光, 都是无声的语言。即身体语言, 也叫体态语言。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制定了这样一个公式:传达一次信息的总效果=7%词语+38%声音+55%表情, 人们普遍认为, 这个公式夸大了体态语言的作用, 但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信息传递中的重要性。

体态语可以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通过动作、姿态传递给学生, 学生能从教师的态势语中读出情感, 读出态度, 学生能通过教师的姿态语言对那些深奥的道理大彻大悟, 心领神会。

6 教师范读, 授之以法

教师范读本身也是对学生“授之以法”, 对学生同样起到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正如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 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熏陶, 进入课文意境, 感受语言的感染力。范读出于老师的口, 入于学生的耳, 了然于学生的心, 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形式。我们在学生初读前可范读, 以帮助学生正音并初步感知课文;在分析重点词、句、段时可以范读, 使学生深入感悟课文内涵;在学生读得不理想时要范读, 使学生在“愤悱”之时及时得到“启发”。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住范读的时机, 才能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教师范读后, 用自己的真情去激发学生的感情, 使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情感信息, 进而较好地感悟到语言文字的情感内涵。

语文课堂上, 琅琅书声最美, 当静止的文字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表达出来时, 文字便成为了一幅幅画面, 一段段音乐。它用声音感染人, 它可以跨越时空, 沟通文本与读者的心灵。因此, 我们要多一些思考, 精心设计, 有效指导,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体验的机会, 让他们自己去悟, 自己练习, 所谓“一天不练口生”, 当然是不无道理的。让我们的孩子在琅琅的书声中感悟文本, 放飞心灵, 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摘要:课堂训练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 对于新理念下个性化朗读, 我们不应一个“读”字贯穿始终, 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踏实地读, 真实地读, 使得“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理念在课堂中真正得以施行。

关键词:朗读,有效性,指导,课堂

参考文献

[1]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Z].2006, 4.

[2] 小学语文教学[Z].2006, 12.

[3] 小学语文课堂诊断[Z].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3篇

一、总则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高全国家庭教育总体水平,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团体、宣传媒体等组织对新婚夫妇、孕妇、1 8岁以下儿童的家长或监护人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行为。

制定和实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优化家庭教育的社会环境,增强家长科学教子育儿的责任感;加强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和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服务意识和指导能力,促进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不断提升;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指导家长掌握科学教子育儿的方法与技能,促进家长与子女共同成长;完善家庭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建设,促进家庭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家庭教育的指导原则:家庭教育指导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一是坚持“儿童为本”原则。家庭教育指导应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合理需要与个性,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和生活情景,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促进儿童自然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二是坚持“家长主体”原则。指导者应确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了解不同类型家庭之家长需求、尊重家长愿望,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重视发挥父母双方在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影响,指导家长确立责任意识,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为子女树立榜样,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坚持“多向互动”原则。家庭教育指导应建立指导者与家长、儿童,家长与家长,家庭之间、家校之间的互动,努力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环境与条件。

各地各相关部门应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公共政策范畴,健全领导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协调组织,努力创造条件,落实大纲目标,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及要求

(一)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

1.家庭教育指导重点

新婚期及孕期的家庭教育指导主要是引导夫妇共同做好优生优育优教的知识准备,并为新生命的诞生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2.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重视婚检和优生指导,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鼓励新婚夫妇主动参与婚前医学健康检查,选择适宜的受孕年龄和季节,并注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大龄孕妇、有遗传疾病家族史的孕妇、怀孕后有疾病的孕妇以及具有其他不利优生因素的孕妇,督促其做好产前医学健康咨询及诊断。对于不孕不育者,引导其科学诊断、对症治疗,并给予心理辅导。 (2)关注孕期保健,孕育健康婴儿。指导孕妇掌握优生优育知识,配合医院进行孕期筛查和产前诊断,识别胎儿的严重先天缺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避免烟酒、农药、化肥、辐射等化学物理致畸因素,预防病毒、寄生虫等致畸因素的影响;科学地增加营养、合理作息、适度运动,进行心理调适,促进胎儿健康成长。

(3)做好相应准备,迎接新生命降临。指导准家长做好婴儿出生的相应准备,学习教养婴儿的方法和技巧,购置儿童生活必备用品和保障母婴健康的基本卫生用品,营造安全温馨的家庭环境。

(4)提倡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孕妇认识自然分娩的益处,认真做好孕妇产前医学检查,并协助舒缓临盆孕妇的焦虑心理。

(二)O一3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1.O-3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婴幼儿期即从出生到大约3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儿童身高和体重均有显著增长;遵循由头至脚、由中心至外围、由大动作至小动作的发展原则,逐渐掌握人类行为的基本动作;语言迅速发展;表现出一定的交往倾向,乐于探索周围世界;逐步建立亲子依恋关系。

2.家庭教育指导询容要点

(1)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指导乳母加强乳房保健,在产后尽早用正确的方法给婴儿哺乳,并适时断奶;在睡眠、情绪和健康等方面保持良好状态,科学饮食,增加母乳营养;在母乳不充分的阶段采取科学的混合喂养方法,适时添加辅食。 (2)鼓励主动学习,掌握儿童日常养育和照料的科学方法。指导家长按时为儿童预防接种,培养儿童健康的卫生习惯,注意科学的饮食调配;及早对孩子进行发展干预,让孩子多看、多听、多运动、多抚触,带领儿童开展适当的运动、游戏,增强儿童体质;了解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表现,学会倾听、分辨儿童的“语言”,安抚儿童的情绪;学会了解儿童的发病征兆及应对方法,掌握病后护理常识。

(3)设定生活规则,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指导家长了解婴幼儿成长的规律及特点,为儿童设定日常生活规则,并按照规则指导儿童的日常生活行为;重视发挥父亲的角色作用,利用生活场景进行随机教育;指导家长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强化教育措施,并充分发挥祖辈抚养儿童的优势,塑造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

(4)加强感知训练,提高儿童感官能力,预防儿童伤害。指导家长创设儿童自如爬行、充分活动的独立空间与条件,随时、充分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物品和现象,挖掘其内含的教育价值,让儿童在爬行、观察、听闻、触摸等训练过程中获得各种感官活动的经验,促进儿童的感官发展。同时要加强家庭保护,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5)关注儿童需求,激发儿童想象力和好奇心。指导家长为儿童提供抓握、把玩、涂鸦、拆卸等活动的设施、工具和材料;用亲子游戏的形式发展儿童双手协调、手眼协调等精细动作;用心欣赏儿童的行为和作品并给予鼓励,分享儿童的快乐,促进儿童直觉动作思维发展,满足儿童好奇、好玩的认知需要。

(6)提供言语示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指导家长为儿童创设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提高自身口语素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为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模仿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运用多种方法逗引、鼓励儿童多开口;积极回应儿童的言语需求,鼓励儿童之间的模仿和交流。

(7)加强亲子沟通,养成儿童良好情绪。指导家长关注、尊重、理解儿童的情绪,多给予儿童鼓励和支持;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姿态与儿童沟通;客观了解和合理对待儿童过度的情绪化行为,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儿童个性的教养策略。培养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

(三)4-6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1.4-6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4-6岁是儿童身心快速发展时期,具体表现在:儿童的身高、体重、大脑、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的进步;大肌肉的发展已能保证儿童从事各种简单活动;儿童直觉行动思维相当熟练,并逐渐掌握具体形象思维;儿童词汇量迅速增长,基本掌握各种语法结构;儿童开始表现出一定兴趣、爱好、脾气等个性倾向以及与同伴一起玩耍的倾向。

2.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帮助儿童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前,指导家长有意识地养成儿童自理能力、听从指令并遵循简单规则的能力等。入园后,指导家长积极了解儿童对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在儿童出现不良情绪时通过耐心沟通与疏导来稳定儿童的情绪,分析入园不适应的原因,正确面对够分离焦虑。

(2)加强儿童詹养保赫口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儿童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根据儿童的个人特点,寻找科学合理而又能为儿童接受的膳食方式;科学搭配儿童饮食,做到营养均衡、种类多样、比例适当、饮食定量、调配得当;不断学习关于儿童营养的新理念、新知识。

(3)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指导家长与儿童一起制定儿童的家庭生活作息制度;积极运用奖励与忽视并行的方式纠正并消除儿童不良的行为方式与癖好;定期带领儿童进行健康检查。

(4)抓好安全教育,减少儿童意外伤害。指导家长提高安全意识,尽可能消除居室和周边环境中的伤害性因素;以良好的榜样影响、教育、启迪儿童;结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对儿童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生命意识;重视儿童的体能素质,通过活动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5)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指导家长关注儿童日常交往行为,对儿童的交往态度、行为和技巧及时提供帮助和辅导;注意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增强儿童交往的自信心;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帮助儿童在家中练习社交技巧,并积极为儿童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乐于与人交往的习惯和品质。

(6)增强儿童社会适应性,培养儿童抗挫折能力。指导家长鼓励儿童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展示自己,同时树立面对挫折的良好榜样;充分利用传播媒介,引导儿童学习面对挫折的方法;适时、适宜地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创设面对变化与应对挫折的生活情境与锻炼机会;在儿童遇到困难时以鼓励、疏导的方式给孩子以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7)丰富儿童感性知识,激发儿童早期智能。指导家长带领儿童关心周围事物及现象,多开展户外活动,以开阔儿童的眼界,丰富儿童的感性知识;灵活采用个别化教育手段,有针对性地鼓励儿童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积累经验、发展潜能;改变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以开放互动的方式让儿童在玩中学、在操作中探索、在游戏中成长。

(四)7-12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1.7-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7-l2岁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儿童身高和体重处于比较迅速的发展阶段;外部器官有了较快发展,但感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儿童处于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情绪情感方面表现得比较外显。

2.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做好儿童健康监测,预防常见疾病发生。指导家长科学安排儿童的饮食,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习惯;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用眼卫生并定期检查视力;督促儿童坚持开展体育锻炼,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定期做好儿童健康监测。

(2)将生命教育纳入生活实践之中。指导家长带领儿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帮助儿童建立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抓住日常生活事件增长儿童居家出行的自我保护知识及基本的生命自救技能。

(3)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家长重视养成教育,防止因为溺爱造成孩子的依赖性,注重儿童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创设家庭环境,坚持从细微处人手,以激励教育为主,提高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4)培养儿童的劳动观念和适度花费习惯。指导家长教授儿童一定的劳动技巧,给儿童创造劳动的机会,培养儿童劳动的热情;鼓励儿童参与家庭财务预算,合理支配零用钱,防止欲望膨胀,形成量人为出的观念,培养儿童理财的意识。

(5)引导儿童学会感恩父母、诚实为人、诚信做事。指导家长为儿童树立积极的人格榜样,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从大处着眼、从小事人手,及时抓住日常生活事件教育儿童尊敬老师、孝敬长辈,学会关心、感激和回报他人。

(6)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指导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设安静的环境,引导儿童专心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儿童学习兴趣;正确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

(五)13-1 5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1.15-15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13-l5岁的儿童正处于告别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即青春期。青春期的儿童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变’’:各项身体指标接近于成人;性激素分泌大大增加,引起了性的萌发与成熟;感知觉能力不断提高,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力;逐步采用有意记忆的方法,其抽象逻辑思维日益占据主要地位;自我控制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情感不再完全外露,但情绪还不稳定、易冲动。

2.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当、适度的性别教育。指导家长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指导,帮助儿童认识并适应自己的生理变化;开展科学的性心理辅导,进行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指导;加强对儿童的性道德观念教育,并注意控制家庭的不良性刺激;引导儿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

(2)利用日常生活细节,开展伦理道德教育。指导家长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发挥道德榜样作用;把“修德做人’’放在首位,强化儿童的伦理道德意识;肯定儿童的自我价值意识,立足道德的积极面引导儿童;创设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净化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

(3)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引导儿童正确使用各种媒介。指导家长掌握必要的信息知识与技能;树立民主意识,做儿童的朋友,了解儿童使用各种媒介的情况;培养儿童对信息的是非辨别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鼓励儿童在使用网络等媒介的过程中学会自我尊重、自我发展;多关心鼓励对网络等媒介使用上瘾的儿童,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寻求专业咨询和心理援助。

(4)重视儿童学习过程,促进儿童快乐学习。指导家长和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业态度和应试心理;重视儿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儿童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与技巧;与儿童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对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儿童予以及时鼓励;在儿童考试受挫时鼓励儿童。

(5)尊重和信任儿童,促进良好的亲子沟通。指导家长摆正心态,以平等的姿态与儿童相处;学习与儿童沟通的技巧,学会运用委婉、民主、宽容的语言和态度对待儿童;学会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感受,学会尊重、欣赏、认同和分享儿童的想法;学会采取正面方式激励儿童。

(6)树立正确的学业观,尊重儿童的自主选择。.指导家长帮助儿童树立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协助儿童综合分析学业水平、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选择适合其发展的高中、职校或其他发展方式;宽容地对待儿童的自我选择。

(六)16-18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

1.16-18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16-l8岁的儿童经过青春期的迅速发育后进人相对稳定时期。其身体生长主要表现在形态发育、体内器官的成熟与机能的发育、性生理成熟等方面;在认知方面,儿童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优势地位;观察力、联想能力等迅速发展;情绪情感方面以内隐、自制为主,自尊心与自卑感并存;性意识呈现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要点

(1)引导儿童树立积极心态,尽快适应学校新生活。指导家长引导儿童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经常与儿童沟通交流,掌握儿童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经常与学校联系,了解儿童可能遇到的适应问题并及时提供家庭支持。

(2)引导儿童与异性正确交往。指导家长根据该年龄阶段儿童个性特点,引导儿童积极开展社交活动和正常的异性交往;利用日常生活的相关事件,适时适当适度开展性生理、性心理辅导;对有“早恋”行为的儿童,指导家长学会提供经验参考,帮助儿童提高应对问题的现实处理能力。

(3)引导儿童“学会合作、学会分享”。指导家长通过召开家庭会议等形式,与儿童一起平等、开放地讨论家庭事务,并共同分担家庭事务;鼓励儿童在集体生活中锻炼自己,让儿童品尝与人合作的快乐;鼓励儿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乐于与人相处、勇于承担责任。

(4)培养儿童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指导家长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掌握家庭法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自身法制意识;注意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为儿童树立榜样;与儿童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切实维护儿童权益。

(5)指导儿童树立理想信念、合理规划未来。指导家长引导儿童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树立国家意识;与儿童共同协商规划未来;并尊重和鼓励儿童进行自主选择;从儿童实际出发,不断调整自身期望;引导儿童学会将理想与现实的奋斗相结合。

(6)引导儿童树立自信心,以平常心对待升学。指导家长在迎考期间保持正常、有序的家庭生活,科学、合理安排生活作息,保证儿童劳逸结合,身心愉快;保持适度期待,鼓励儿童树立自信心,以平常心面对考试;为儿童选择志愿提供参考意见,并尊重儿童对自身的未来规划与发展意愿。

(七)特殊儿童、特殊家庭及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 1.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1)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树立“医学诊断的终点就是教育起点”观念,引导儿童听从医生指导,拟定个别化医疗和教育训练计划;通过积极的早期干预措施改善障碍状况,并培养儿童社会适应的能力;引导家长坚定信心、以身作则,重视儿童的日常生活规范训练,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听力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积极寻求早期干预,积极主动参与儿童语训,在专业人士协助下制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游戏的价值,重视同伴交往的作用,发展儿童听力技能和语言交往技能,使其能进行一定的社会交往,逐步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加强对儿童的认知训练、理解力训练、运动训练和情绪训练。

(3)视觉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及早干预,根据不同残障程度发展儿童的听觉和触觉,以耳代目、以手代目,提升缺陷补偿。对于低视力儿童,指导家长鼓励儿童运用余视力学习和活动,提高有效视觉功能。对于全盲儿童,指导家长训练其定向行走能力,增加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强其交往能力。

(4)肢体残障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早期积极借助医学技术加强干预和矫正,使其降低残障程度,提高活动机能;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染儿童;鼓励儿童正视现实、积极面对困难;教育儿童通过自己努力,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获取信心。

(5)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加强与儿童的沟通与交流,避免儿童遭受不良生活的刺激;多采取启发鼓励、说服教育的方式;支持、尊重和鼓励儿童,多向儿童表达积极情感;多给儿童创造与伙伴交往的机会,培养儿童集体意识,减少其心理不良因素。

(6)智优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深入地了解儿童的潜力与才能,正确全面地评估儿童;从儿童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等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地开发儿童智力、发展儿童特长;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保持头脑清醒,正确对待儿童的荣誉。

2.特殊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

(1)离异和重组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家长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不要在儿童面前流露对离异配偶的不满,不能简单粗暴或者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儿童;多与儿童交流沟通,给儿童当家作主的机会,鼓励儿童参与社会活动;定期让非监护方与儿童见面,不断强化儿童心目中父(母)亲的形象和情感;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儿童适当的影响,帮助其性别角色充分发展。指导重组家庭的夫妇多关心、帮助和亲近儿童,帮助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帮助儿童正视现实;互敬、互爱、互信,为儿童树立积极的榜样;对双方子女一视同仁;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创设平和、融洽的家庭氛围。

(2)服刑人员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监护人多关爱儿童;善于发现儿童的优点,用教育力量和爱心培养儿童的自尊心;信任儿童,并引导儿童克服自卑心理;定期带儿童探望父(母),满足儿童思念之情;与学校积极联系,共同为儿童成长创造好的环境。

(3)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教育指导。鼓励家长勇敢面对陌生环境和生活困难,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处理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儿童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多与儿童交流,多了解儿童的思想动态;加强自身学习,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与学校加强联系,共同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指导留守儿童家长增强监护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家长的义务,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监护的应尽责任;家长中尽量有一方在家照顾儿童,有条件的家长尤其是婴幼儿母亲要把儿童带在身边,尽可能保证婴幼儿早期身心呵护、母乳喂养的正常进行;指导农村留守儿童家长或被委托监护人重视儿童教育,多与儿童交流沟通,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给予充分关注。

3.灾害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

根据不同的需求,引导家长接受心理辅导,消化自己的情绪,以疏解其自身的灾难综合症;指导家长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鼓励儿童积极主动地获取、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儿童学会分享他人的建议和想法,不要轻易拒绝他人的帮助,同时也要尽量帮助他人;与外界加强合作,主动配合外界的心理援助等活动;对于孤儿,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采用收养等多种方式为儿童提供支持。

三、家庭教育工作领导与指导

(一)健全领导机制。各地要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家庭教育协调指导工作机制,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加强实施管理。建立联席会议、专题研讨、联合调研,定期通报、监测评估等制度,领导、协调、组织、督导家庭教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文明办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体规划和测评体系,协调各部门力量共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教育部门负责幼儿园、中小学校家长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将家庭教育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师教育培训和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之中;卫生、人口计生部门大力发展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等公共服务阵地,对家长进行科学养育的指导和服务。妇联、民政、教育、关工委等部门共同承担做好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管理工作;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应加强家政从业人员家庭教育知识技能培训;统计部门应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监测评估体系,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题统计分析,为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增加资源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有条件的县区市,可按照辖区内未成年人家长人口基数,根据当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按人均标准制定家庭教育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经费,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四)完善服务体系。各地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与各项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同步规划实施,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公益性质、布局均等、功能齐全的家庭教育服务网络,为城乡基层各类家庭提供基本指导服务。巩固和发展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不断提高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和中小学校幼儿园及社区家长学校的质量。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创办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和服务机构。各地要将家庭教育指导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家庭教育机构的准入制度,坚决取缔各种非法的家教指导机构,规范家庭教育报刊、图书市场和网络家长学校,促进家庭教育市场的有序发展。

(五)抓好队伍建设。各地、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队伍的培育,重视对指导人员数量、质量和指导实效性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建设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基础的专家队伍、讲师团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并大力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形成专兼结合、具备指导能力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队伍。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人员的培训与资格认定,逐步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推行家庭教育指导者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

(六)开展实践活动。各地各相关单位要组织开展适合儿童特点、内容多样、形式新颖的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从小事、从身边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引导家长追求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实践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要通过项目化、实事化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通过有效服务,提升家长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增强活动实效,使家长儿童切实受益。

(七)扩大社会宣传。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宣传阵地建设,注重与各媒体管理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深入、广泛、持久地宣传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和科学方法;省区市级报纸、区县级以上电台、电视台要开办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栏目,发展家庭教育网校咨询热线,开展各种融知识性、科学性、互动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覆盖面。

(八)加强科学研究。各地要重视家庭教育理论、应用研究和教材建设。积极扶植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家庭教育学会等建设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鼓励高等院校将家庭教育纳入公共必修课程。加强国内外家庭教育工作的交流与合作。针对家庭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设立重点研究课题,并推广运用理论研究的成果。办好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刊物、家庭教育指导报刊和栏目,开发适合家庭教育指导的学科教材、音像制品和多媒体软件。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课改 高师实习 指导反思 策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课程价值观,其核心理念是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倡导建构性学习方式。面对新课程改革理念,高师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滞后,缺失体悟,同样,高师教育实习指导也表现出了对新课改的诸多不适,暴露出诸多问题。高师教育实习指导对锻炼学生教育教学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教育教学的内涵与责任,获得正确教育专业理念,促进学生专业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中高师教育实习指导需要深入反思, 实现与基础学科教学有效对接,提升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形成未来教师的教育品格和专业技能。

实习指导教师对确保教育实习任务高效、顺利完成,作用举足轻重。本文着重探讨高师院校自身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指导当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

1 高师教育实习指导及现状

高师教育实习指导老师是实习带队老师,通常也是实习生的授课老师。教育实习期间,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负有全面指导责任。实习指导老师主要有思想指导和业务指导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业务指导也是最具有实质意义的指导。①教育实习期间,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实习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素质越高,指导作用越大,效果就会越好。新课改的有效开展实施,关键在于教师,高师院校作为教师的培养基地,其培养观念和目标、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课程的开设都会对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选派指导教师要立足于教学业务素质强,特别是能掌握、吃透新课改精神内涵,对中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理念和策略有了解,以增强指导力度。

但实际上能够胜任教育实习指导的老师未必是多数,往往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不到位。首先在教师选派上认定标准模糊,缺乏规范性,加上专业教师不足等各种实际因素困扰,选派指导教师消极充数现象严重,有的只强调专业学术水平而忽视指导经验;有的则指派学校里课时不足或无课可排的富余老师作为实习指导老师;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被派出去“实践锻炼”,未能建立起一支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其次有些教师虽科班出身,但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选派为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很少关注;再次,选派的指导教师多半不熟悉中学的教学实际,对新课程改革生疏,对中学新课程、新教材、新教学理念和策略缺乏同步相应了解;最后,指导教师对实习成绩评价缺乏科学性,主观随意性较大,实习成绩直接并不能体现。 如此的实习指导老师究竟能给高师的教育实习带来怎样的有效指导,着实令人怀疑。

2 新课改视野下反思高师教育实习指导

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地展开,高师教育实习面临如何与中学新课程标准进行学科教学的有效接轨以提高教育实习效率的问题。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反思高师教育实习指导工作,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教育理念更新不到位,对转变观念缺乏重视。高师院校实际教学长久受传统影响,很少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做深层的思考与改变,与崭新的新课改相比较确实滞后了许多,教学上关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新课改思想虽有触及,但尚未深深扎根,更别说教学能力的构建,教师教育理念更新不到位,对转变观念接收新思想缺乏足够的重视。受此影响,高师学生也形成了“专业成绩高就等于好老师”的观念,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专业课上,轻视了对教育理论与技能的感悟。这需要实习指导教师从心底重视更新观念,实习指导中以新课改思想为中心,把教学理论与实践融进教育实习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2)指导教师教育知识更新缓慢,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作为实践教学的引路人,实习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教育实习的质量和实习学生的未来发展。高校教师长时间脱离中小学教学,关注点多在其专业方向,关于基础教育的现状、革新、发展并非是特别清楚,现在很多高师实习指导教师内在专业结构参差不一,教师教育知识更新滞后,指导实习固守陈规,仅仅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实习学生面临的教学方式方法、班级教学管理等的问题,不能从指导教师那儿获得有效的指导,对实习调研活动,也没有能力给予科学有效的指导,对学生不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严重影响了教育实习的质量和成效。

(3)未能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协调与实习学生的关系。新课改提出了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参与中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新课程教学基本理念中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多元互动教学观提倡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沟通、互动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行智能建构。这些对未来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求指导老师以身示范,在具体的实习指导过程中来践行。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双方能否和谐一致,多半取决于指导教师这一方面,指导教师不能自以为是,高高在上,以指导者身份自居。重要的是要树立尊重实习学生的观念,真正能把尊重的理念付诸实践,浸润到实习学生的心田。

(4)指导教师缺少针对性的实习指导培训。高校教师由于其工作特点,关注点多在其专业方向,脱离中小学教学,对于基础教育的现状、革新、发展并非特别清楚,特别是对新课改的精神内涵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以利于在指导过程中能够游刃有余地指导教学实践。具体培训包括学科教学方面、中小学生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方面、班级管理方面、实习考核与管理方面等。

3 面对新课改高师教育实习指导应对策略

(1)从思想深处彻底更新观念。更新教育观念是指转变陈旧、过时的观念,实习指导教师只有做到了转变观念,才能有效地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开展与实施,没有思想深处的改变,新课改只能是空中楼阁。有人视新课改为换了新教材,教学方法要多一些热闹,少一些沉闷思索,这样的认识实质是非常肤浅的。新课改是一场教育革命,从其内在的教育培养观念到其可操作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与创新,再到每一个师生能够直观感受到的教材内容调整和以往极少关注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是一场触及到教育方方面面的深层次全方位的变革,是一场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健全发展为目标的变革。只有认识深化了,才会自觉推动新课改的实施。否则,只是迫于形势,稍有阻力就会走上老路。

(2)关注新课改,切实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习指导教师不光要自己关注新课改,也需要重视对实习学生有关新课程精神的专题学习,包括新课改目标、内容、结构,特别是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有关新课改的专题学习中,使学生切实领会其精神,达到对新课改的认同与认识上的深化,引领学生分析研究新版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3)实习指导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实质。高师实习指导要以新课改思想作为标尺指导具体实习全过程,突出新教学理念,时刻关注教育科学前沿,及时吸收新的信息,新课改发展进程中突出的新经验、新成果,以利于尽快更新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实习指导要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突出专业和技能,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学以致用,讲求实效。

(4)充分利用实习基地的实验成果。高校联系的教学实习基地往往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区,在这里实习指导教师可以发现有益的新课改教学实践经验和研究、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实习指导教师要重视这个新课改的实验基地,把它作为了解新课改的重要窗口,了解关注其教改成果,多多参加其观摩教学,多多与新课改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交流、反思、研究。

(5)高校指导教师在指导中需要将研究与学习相结合结合。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实施,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个过程也意味着新课改自身的不断修正、调节、完善、发展。高校实习指导教师应坚持教研、教改相结合, 实习指导过程中体现研究性、探讨性,以教改中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课题,深化对新课程的认知。

(6)建立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的评价体系。鉴于现有实习评价制度的主观性随意性大的缺点,我们需要立足于新课改,改革旧有评价制度,建立面向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注重开放性,突出发展、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高师院校提出了如何提高学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能力的课题。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必须要立足新课改,更新观念,吃透新课改精神,在高师实习指导中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培养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新型师资,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及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注释

① 朱绍禹.教育实习全程解说[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79.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5篇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是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对学生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进入高中后的学生,虽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有极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剖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寻找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少走弯路,走向成功。

1、

重视行为示范,让学生自我完善。

学校教育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初中时,学生的行为规范较好,而到高中、大学,则学生的行为规范越来越差。究其原因,是因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衔接,缺少家庭再教育的后继和拓宽空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和家长交流的机会,渗透家庭教育的示范作用,建议家长在心理和问题上与其子女加强交流,做好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示范;做好怎样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取得成功的示范;做好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示范;做好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示范。同时,要求子女要学会体贴父母、热爱父母、尊敬父母,让学生在良好的细节行为示范中,学会爱,并逐步完善自己。针对案例一中的A某,我和家长经常联系,在家长积极配合教育下,A某的言行有了很大的改变,基本上能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已不再进网吧和歌舞厅了。

2、 营造教育情境,让学生学会体验。

品德主要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教育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体验。一个人,生活在批评的情境中,他将学会谴责;生活在敌意的情境中,他将学会暴力;生活在嘲讽的情境中,他将学会害羞;生活在鼓励的情境中,他将学会自信;生活在公平的情境中,他将学会处事公正;生活在肯定的情境中,他将学会自爱;生活在被接纳和友谊中,他将学会喜爱这个世界。无论哪种教育情境,最重要的是劳动教育,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人绝不是健全的人。事实上,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淡化了劳动教育,尤其家庭教育,更是缺乏,什么事都是父母一手包办,不让自己的子女做一点点事。要知道只有在劳动体验中才能真正体验人生价值,才会珍惜一切,热爱一切。上面三个教育案例,我和家长沟通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节假日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获得劳动体验。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观察,案例二中的B某,现在已基本上能积极参加公益劳动,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3、

优化奖惩手段,让学生明辨是非。

目的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手段。无论教育的构想多么合理,多么全面,无论学生改正错误、纠正不良习惯的决心有多大,态度多么虔诚,如果缺少一定的手段,那么这种教育目的就毫无意义,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现代教育强调人文关怀,但常用的教育手段是奖励表扬和惩罚批评。当学生有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当学生有严重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及时批评教育,并辅助予一定的惩罚。当然,表扬要恰如其分,要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批评要注意场合,更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且要使学生感受到批评的真正目的是教育他时才能进行,否则就会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了批评的作用。对于案例三中的C某,我和家长进行了多次联系,教育效果欠佳。在一次体育活动课上,我发现该生左右肩膀高低相差有5厘米之多。一次家长来校,我问家长,C某是否残疾,有没发现肩膀有高低。家长说,没有残疾,未发现,不过平时作业写字坐姿不端正,总是倾斜的。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和家长一起找C某进行谈话,首先寻找他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和表扬,接下来指出他因平时习惯不良带来了身体上的明显缺陷,同时,这些不良习惯也会给他带来看不见的心理缺陷,因此,必须尽快改正。并和家长商定了一些奖惩措施,经过一年多的教育,该生不良习惯已逐步得到纠正。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范文第6篇

我觉得今天学习的内容中,感受比较深的内容是(0——12岁)孩子的心理特征,我觉得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因为通过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有效的去指导教育孩子。我的女儿快四岁了,所以我也在网上找到了比较详细的四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岁儿童的心理特征

这是一个出轨的,不守规矩的年龄:(1)、 体力——非常好动、嘈吵,最喜欢向别人挑战。(2)、情绪——很玩固及会发脾气,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 ,情绪之起伏可能影响以至成年龄 。(3)、智慧——对自己开始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以前认为手是手,脚是脚,并非自己的一部分,现在觉得除了手脚以外体验到整个身体,甚至会有“心”的存在。 (4)、社交——非常健谈,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达。 (5)、行为上应注意之点:由于丰富的想象力,对事实与虚构分不清。因此别以为他是存心说谎的坏孩子,假如处理不当,会因为伤其自尊心而引起自卑感。成人应了解其心理现象,别加上莫须有之罪名,应耐心地解释及提醒,到4岁半以后这种真实与虚构分不清的现象慢慢消失,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飞人、一只怪兽,电视上的真假动作亦慢慢学习把真实和虚构分开。好奇、好动、

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这个年龄最显著之心理现象。

我将以上内容对女儿进行对照后,觉得还真是相差不多,比较吻合。今晚下课后我回到家,因为上课的缘故一天没见到女儿了。不知道是听课真的悟出点什么,还是有其他的原因,看着女儿在家里调皮捣蛋我居然没发火,居然相当有耐心的看着她,那种感觉好像、似乎、大概、也许有些理解一个四岁孩子的世界了。

我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就是一个成功的爸爸,我不敢保证在我的教育下女儿一定要多么优秀,但是我会用自己一颗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标去努力,逐步消化吸收,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的成长!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通过培训,让我明白了在新的时代,为家庭教育指导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新的挑战也在不断出现在家庭教育指导师的面前。家庭教育指导师最好的选择是尽快将自己武装起来,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到科学理论认识,再从科学理论认识回到不断发展的实践中去。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市场范文下一篇:语文教师三年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