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

2024-01-18

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第1篇

审核:

填制:

质管部

2017年3月1日至3月7日,由质管部组织,管代主持,公司领导、各部门领导、体系员及相关岗位员工参加,对公司综合管理体系各相关过程(工作)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监视和评审。

一、监视和评审的依据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公司相关体系文件

二、监视和评审所涉及相关信息的时间段:2017年1月至7月。

三、相关信息的来源及监视和评审的方式

1、查阅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文件和记录

2、各部门相关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报告

3、相关统计数据

4、与相关人员(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班组长、各岗位员工)沟通、座谈

5、召开由相关人员参加的会议讨论

6、必要时通过网络搜索和相关媒体得到的信息

7、相关部门参加政府、集团相关会议得到的信息

8、主管部门定期检查巡检结果

四、监视结果

(一)外部因素

1、国家相关政策及变化情况

——涉及公司质量管理相关的政策有无新增或变化:

《建材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要强化低碳发展,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提出:“扩大新型、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优化产业政策。落实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开展绿色建材评价,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对于“34号文”有关绿色建材的问题,根据质管部所获取的信息,其具体政策体现为国家鼓励开展“水泥有害物质限量认证”,目前国建联信认证中心已在全国开展此项工作的认证工作。

对“发展规划”低碳问题,根据质管部所获取的信息,其具体政策体现为政府鼓励开展“低碳水泥认证“,我公司应尽快开展低碳水泥认证和水泥有害物质限量认证工作。

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变化情况

——今年以来新增或变化的适用的综合管理管理相关法规标准情况:

经核实,将于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一个新的标准:GB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铬的限量及测定方法》

1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经查阅该标准全文,该项检测为型式检验,每半年一次,企业可不用自行安排检测, 我公司目前没有考虑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公司每半年送国家或省质检中心进行出厂水泥的铬含量型式检验。

3、对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管理手段应用及趋势方面

——行业应用及趋势分析:经与公司领导及生产质管部等部门沟通,暂无新的相关信息。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4、 市场需求的变化及趋势方面

——市场需求调查分析:经与公司领导及主管人员沟通,暂无新的相关信息。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5、竞争环境及趋势方面

——根据质管部定期回访客户,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监测的结果,竞争环境与前几年基本一致,未出现恶化态势。另外我公司产品质量稳定,能及时足量供货,多年来得到广大客户认可。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6、对原燃材料供应及质量现状及趋势方面

——供应商及矿源变化情况:根据物资供应部统计结果,无变化 ——供货及时性:根据物采购部统计结果均及时 ——不合格品情况:根据统计结果均达到规定要求

——质量波动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比较正常,无异常波动。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7、对设备设施及配备件的供应、质量现状及趋势方面 ——供应商变化情况:根据机电部统计结果,无变化 ——供货及时性:根据机电部统计结果均及时

——不合格品情况:根据机电部统计结果未出现不合格品 ——质量波动情况:根据机电部入库验收结果,质量均合格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二)内部因素的监视和评审:

1、对公司综合管理是否符合公司生产经营宗旨方面 简要分析:今年以来符合公司近年来生产经营宗旨。

2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2、现有体系文件(含记录)方面

——文件的齐全性、符合性和可操作性:目前综合管理手册正实施新版,各部门也修订了所主管编写的三级文件,暂未发现问题。

——执行情况如何:根据定期的工作检查结果,各部门均能严格执行相关文件。 监视结果:□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3、人力资源现状及趋势方面

——人员数量有无变化:经人力资源部组织核实,无 ——员工调换岗位情况:经人力资源部组织核实,无

——人员能力是否能满足要求:根据各部门月度业绩考核结果,员工能力均能满足要求

——员工工作责任心:根据月度业绩考核结果,员工工作责任心均较强。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4、现有设备设施现状及趋势方面

——设施增减情况:经机电部核实,无变化 ——设施技改技措情况:经机电部等核实,暂无

——完好状态:根据机电部统计结果,设备完好状况良好

——故障情况:根据机电部统计结果,主机设备故障率在规定范围内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5、设备管理现状方面

——检修计划及完成情况:根据机电部统计结果,均完成 ——检修质量情况:根据机电部验收结果,均合格

——巡检发现问题情况:经机电部、制造部、储运部三级巡检记录,未发现集中性、突出性问题。

——设备润滑情况:经机电部、熟料部、水泥部核实设备润滑记录,设备润滑情况良好。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6、质量管理方面

——原燃材料、生料、煤粉、熟料月度质量指标合格率完成情况:根据质管部统计结果,均达到规定要求

——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月度质量指标合格率完成情况:根据质管部统计结果,均达到规定要求

——出库控制情况:经核实质量调度通知单及车间的操作记录,未出现违反指令情况

3 ——出厂水泥送检情况:经核实省质检中心历次对比检验报告,均按规定频次送检,误差合格率符合要求

——客户走访情况:客户所提问题均为价格偏高,其他方面未提出问题。 ——顾客满意程度监测情况:均大于90% ——配料控制情况:经核实配料方案和指标变动通知单及执行情况,良好。 ——出厂控制情况:未发现问题

——不合格品控制情况:根据统计结果,未出现严重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的处置均符合要求。

——均化搭配控制情况:经核实通知单及生产岗位操作记录,未发现违规现象 ——内部抽查对比情况:经核实抽查对比记录、台账,频次及误差合格率符合要求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7、计量管理方面

——仪器设备检定情况:经质管部核实周期检定情况,符合要求 ——仪器设备自校情况:经核实周期检定情况,符合要求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8、生产管理方面

——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经核查月度计划完成情况,良好

——生产调度会决议执行情况:经核查调度会决议执行情况,正常 ——日常生产调度指令执行情况:经核查调度指令及执行情况,正常 ——主机设备台时产量完成情况:窑磨台时均符合要求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9、工艺管理方面

——主机设备设施工艺参数控制情况:经核查操作记录和作业指导书,正常 ——新工艺新技术实施情况:暂无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0、新、扩、改建项目方面

——项目实施及效果简要分析:暂无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1、生产岗位作业活动现状及趋势

——是否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未发现问题

——是否严格执行质量、中控室指令:未出现问题 ——质量、能耗、产量指标完成情况:正常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4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2、维修岗位作业活动现状及趋势

——维修质量:核查历次检修记录及验收记录,均合格 ——维修及时性:未发现问题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3、检验试验岗位作业活动现状及趋势;

——作业的符合性(是否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 ——物理室封存样控制:符合要求。

——分析室标准溶液配制及到期复配控制:符合要求。 ——检验试验环境控制:符合要求 。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4、各管理岗位业务活动方面

——业务(管理)活动能否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规程(制度):各部门均执行相应的管理性规章制度,根据各项工作的绩效结果,未发现违规现象。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5、公司及各部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现状等;

——全厂组织机构设置及变化情况:公司近期没有调整了组织机构设置。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16、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资金保障方面

——资金数量保障:经财务部核实,能充分保障,未出现影响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

——资金提供的及时性:经财务部核实,能及时提供,未出现影响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16、外包过程控制方面

——外包商增减情况:经调查,无变化

——外包商绩效:根据相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良好。 ——外包商资质管理:齐全

监视结果: □发现问题 ■未发现问题 对发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五、对监视结果的评审意见及结论

本次监视和评审过程中共发现问题 1个,经评审:

(一)其中属于风险因素的有 个:

(二)属于机遇因素的有 1个。

1、应考虑开展低碳水泥认证和水泥有害物质限量认证。

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第2篇

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4个年头,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世贸组织成员按规定将消除纺织品关税配额管理,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与世界农产品市场变化更加紧密。2004年世界农产品普遍丰收已成定局,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回落,这必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据联合国

粮农组织估计,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20.42亿吨,为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8.4;而2005年世界谷物利用量大约为20.04亿吨,总产量高于利用量,世界谷物库存量在2005年将扭转5年持续减少的势头,增加到4.41亿吨。受欧盟等粮食进口需求减少影响,全球谷物国际贸易量可能下降。分品种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05玉米和小麦等品种明显增产比较看好,2005末世界谷物库存增加的大部分为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和小麦储备。受世界不同粮食品种供求状况不同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国际小麦和粗粮价格将降到2003年前水平,国际稻米价格自2004年9月开始走弱,虽然由于2004年稻米总产量实现了4.7的增长,但仍然低于2005年世界稻米的需求,世界稻米期末库存量继续减少,价格仍然能够维持高价位。

据美国农业部2005年2月预测,2004年至2005世界棉花总产量将继续增产,并超过需求增长,国际棉花市场价格估计只能稳定在2004年后期的水平。国际市场上油籽价格在2004年4月到达波峰后,受美国大幅度增产影响,2005年初已经下降到2003年价格上涨前的水平,这一走势在2005年不易改变。受世界食糖消费量相对于产量持续大幅增加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普遍坚挺并将在2005年继续维持这一状况。

2005年,全球肉类生产量和贸易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肉类的国际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是,受国际上对奶制品需求强劲影响,奶制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可能上升。

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关联越来越紧密。若将欧盟国家作为一个统一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我国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农业面临的挑战更大。2005年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由2004年的15.6下降到15.3,关税配额数量达到最高点,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7和6。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格走势不但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而且还会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2005年,中央决定仍然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属于薄弱环节,按照实施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2005年农业农村经济仍属于需要加强的领域。

我国政府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但是,200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高于8。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估计,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较2004年增长8.5。国民经济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为农产品需求增长和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2005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长期建设国债拟安排800亿元,比2004年减少300亿元。中央拟安排的财政赤字是3000亿元,比2004年预算减少198.3亿元,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2.5下降到2。但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会减小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预计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在15左右。货币政策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但货币供应量走势与农民收入增势步调基本一致,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二者之间呈相对较高的相关性。200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保障2005年农民增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建设用地管理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预期基本农田保护将更加严格,有助于为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提供土地保障。

三、国家对“三农”的投入

支农政策措施是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升的重要因素。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指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并仍将着力点放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方面。这必将对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2005年初,国家已经明确中央财政在保持2004年农业投入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对800个产粮大县发放总额为55亿元的奖励,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

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这些都将有助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大县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其中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免征农业税;全国全部免征牧业税。中央财政将新增140亿元,总额将达到66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各地因减免农(牧)业

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第3篇

2005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4个年头,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世贸组织成员按规定将消除纺织品关税配额管理,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市场与世界农产品市场变化更加紧密。2004年世界农产品普遍丰收已成定局,国际市场多数农产品价格已经明显回落,这必将对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据联合国

粮农组织估计,2004年世界谷物产量20.42亿吨,为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8.4;而2005年世界谷物利用量大约为20.04亿吨,总产量高于利用量,世界谷物库存量在2005年将扭转5年持续减少的势头,增加到4.41亿吨。受欧盟等粮食进口需求减少影响,全球谷物国际贸易量可能下降。分品种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05玉米和小麦等品种明显增产比较看好,2005末世界谷物库存增加的大部分为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和小麦储备。受世界不同粮食品种供求状况不同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国际小麦和粗粮价格将降到2003年前水平,国际稻米价格自2004年9月开始走弱,虽然由于2004年稻米总产量实现了4.7的增长,但仍然低于2005年世界稻米的需求,世界稻米期末库存量继续减少,价格仍然能够维持高价位。

据美国农业部2005年2月预测,2004年至2005世界棉花总产量将继续增产,并超过需求增长,国际棉花市场价格估计只能稳定在2004年后期的水平。国际市场上油籽价格在2004年4月到达波峰后,受美国大幅度增产影响,2005年初已经下降到2003年价格上涨前的水平,这一走势在2005年不易改变。受世界食糖消费量相对于产量持续大幅增加影响,国际市场食糖价格普遍坚挺并将在2005年继续维持这一状况。

2005年,全球肉类生产量和贸易量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肉类的国际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但是,受国际上对奶制品需求强劲影响,奶制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可能上升。

我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关联越来越紧密。若将欧盟国家作为一个统一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5大农产品出口国,第4大农产品进口国。我国随着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农业面临的挑战更大。2005年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由2004年的15.6下降到15.3,关税配额数量达到最高点,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关税配额量达到国内生产量的10.7和6。国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格走势不但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而且还会对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势

2005年,中央决定仍然坚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消除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属于薄弱环节,按照实施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2005年农业农村经济仍属于需要加强的领域。

我国政府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将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确定为8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但是,200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能高于8。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估计,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到适度增长的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较2004年增长8.5。国民经济仍然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为农产品需求增长和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好的外部经济环境。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目标,2005年我国将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长期建设国债拟安排800亿元,比2004年减少300亿元。中央拟安排的财政赤字是3000亿元,比2004年预算减少198.3亿元,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2.5下降到2。但稳健的财政政策不会减小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预计货币供应量增长保持在15左右。货币政策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态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但货币供应量走势与农民收入增势步调基本一致,而且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二者之间呈相对较高的相关性。200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保障2005年农民增收创造了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

建设用地管理仍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预期基本农田保护将更加严格,有助于为农民扩大种植面积提供土地保障。

三、国家对“三农”的投入

支农政策措施是2004年农业和农村经济上升的重要因素。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意见》指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并仍将着力点放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方面。这必将对加强农业基础,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2005年初,国家已经明确中央财政在保持2004年农业投入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对800个产粮大县发放总额为55亿元的奖励,安排150亿元增加对产粮大县和财

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这些都将有助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粮食大县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在全国大范围、大幅度减免农业税,其中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免征农业税;全国全部免征牧业税。中央财政将新增140亿元,总额将达到66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各地因减免农(牧)业

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第4篇

1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外在因素, 它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

1.1 档案工作者是档案管理的中心因素

第一, 档案工作者具者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是其代从事档案工作的先决条件, 否则将无法准确的对档案进行分类和科学的管理;第二, 档案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是决定其是否能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关键,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必须要热爱这份工作, 要有较强的责任感, 能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第三, 档案工作者要学习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和学习《档案法》,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保证档案内容的严密性, 真正达到依法制档;第四, 档案工作在信息时代必须掌握一定微机操作技能, 能灵活的使用档案管理软件, 使档案管理微机化、现代化, 从而提高档案的总体质量和调阅效率。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作用, 对档案整理、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进行现代化管理。

1.2 先进、完善的设施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

为了使档案保存的完整和长久, 在装订时都要按统一规格用卷皮装订后, 装入档案盒中, 科技档案要装在无酸卷盒中, 摆放到密集架上。

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手工操作, 随着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一些档案管理软件不断出现, 我们应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把档案分类、归档, 在档案管理软件上, 还应深层次的开发, 而且尽可能形成档案管理计算机网络化, 那将使档案管理达到更高的水平。

待档案归档完毕后, 为了使“档案家庭”有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档案室要做好七防措施:防潮、防尘、防火、防鼠、防虫、防盗、防光。为此需配备一些设施:密集架、除湿机、吸尘器、灭火器、电风扇、温湿度表等, 这些都是为了创造一个适合档案存放的环境, 不致使档案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损毁或丢失。

2 归档的质量是内在因素, 它将直接影响档案的利用效果。

我校的档案分为文为档案、会计档案、声像档案、科技档案四类, 而其中文书档案的归档较复杂。文书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 要达到文书档案的标准化就要从文书工作抓起。所以在收发文件上要做得精、细, 收发文登记是文书外理工作的重要程序之一, 是综合后映本单位内发文和上级机关来文的真实纪录。所以规范的填写收发文登记簿是十分关键的, 为了立卷时的方便, 我们在收发文登记时可以提前登记上该文件是否归档、类别、保管期限, 这样助于日后更便于捷的立卷、归档, 在归档后也可以在上面写上该文件的盒号和案卷号, 那么这样的收发登记簿以后可以成为调阅文件的索引工具之一。我校在收发工作上严格按照启封、登记、拟办、批办、承办、收回的程序执行, 定期核查文件是否收回, 未收回的要催缴, 以免时间长造成文件的损坏和丢失。年末根据收发文登记簿对全年的文件进行核查。

把所有的文件收回后, 按规定把需归档的文件筛选出来, 按档案部门下发的档案归档范围和如何分类以及保管期限表, 对文件进行处理, 再按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排序, 使其有条理的摆放, 以便查阅方便。在档案装订过程中要去除金属物。待档案立卷后, 要输入计算机, 打印出案卷目录, 作为文件索引工具。对于一些不需归档的文件可以单独的做短时间保存, 打印出案卷目录, 以免丢失或销毁有用的资料;对于一些简讯、情况反映等可以将同类的装订成册, 以备撰写或查询情况时使用。

3 档案管理资源的利用和管理

所有的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都是为了档案的利用做准备, 借助档案, 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为了方便调阅, 应备有多种案卷索引目录, 在管理过程中为避免丢失要有借阅登记簿, 而且年末要对全年的利用情况统计、分析, 总结全年的工作。档案员应该定期查看档案, 看在装订时是否有倒页、漏项等现象, 或者是经调阅后是否有损毁、拆页等现象, 这样使档案员更加了解档案的情况, 有利于档案管理和凋阅。

我校从建校初就把档案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 不断加强对档案的管理, 不仅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而且更加重视档案的利用效果, 充分发挥档案的重要作用, 我校档案室平均每年提供借阅档案80余次。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 不仅要为本单位的员工提供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还要总结借阅情况, 分析档案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而为领导者的预测和决定提供依据, 档案工作是繁琐且平淡的工作, 但它却是各项作不可缺少的助手, 没有档案资料的积累, 就难以总结社会发展规律, 进行科学的预测。如果没有统计人员收集、分类和档案工作者对其进行整理、保管, 就难以从其运行轨迹中预测今后其发展规律。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是工作查考的依据。没有档案就无法进行比较, 就无法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 而且许多工作将难以继续, 困难重重, 所以我们要一如继往的兢兢业业地做好档案工作。

摘要: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 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新形势下, 做好学校档案管理工作, 必须从其内在和外在因素上做好工作, 因为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外在因素, 它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前提, 归档的质量是内在因素, 它将直接影响档案的利用效果。

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100例研究对象为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010年制定的诊断标准[2]:1随机血糖≥11.1 mmol/L且出现典型糖尿病症状;2空腹血糖≥7.0 mmol/L;3餐后2 h糖耐量试验(OGTT)≥11.1 mmol/L;4糖化血红蛋白≥6.5%。 符合上述标准之一即可诊断。 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年龄36~79岁,平均年龄(56.2±5.5)岁。 分析所有患者可能影响骨密度变化的资料,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计算。

1.2方法

翻阅相关文献及资料,查找可能对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资料,探究影响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1.3疗效评价标准

骨质疏松判定标准[3]: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密度峰值2.5个标准可判定为骨质疏松。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有骨质疏松作为因变量,患者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 多分类变量分别设置亚变量,以P<0.05作为逐步回归筛选变量的标准。

2结果

2.1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影响因素

对比患者性别、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等,结果发现,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不同的患者骨质疏松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上述影响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均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见表2。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发生率也显著上升。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世界性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安全。 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由于高血糖作用, 导致患者机体代谢异常,血管受损,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就目前临床治疗来看,对糖尿病的治疗疗程较长,效果并不理想, 由于糖尿病导致因素较多,只要少部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健康饮食的患者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但大多数患者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

在人们长期对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现,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下降现象,容易发生骨折等并发症, 影响日常生活。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原因有较多研究。 部分学者认为[4],骨密度下降是由于长期高血糖使机体各激素代谢紊乱,造成骨质流失,长期下去引起骨密度下降。 还有学者认为[5],随着年龄的增大,骨质在不断流失,老年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本就高于青壮年, 而高血糖更加速了骨质流失的速度,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该文研究我院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情况,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发现,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等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病程、 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均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结果提示,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等均会对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 根据患者自身特点,临床上加以针对性积极干预治疗, 可有效地防止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提高生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影响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临床纳入100例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骨质疏松患者68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对比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为影响因素的性别、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除性别外,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等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带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病程、BMI、血清钙水平以及甲状旁腺水平均为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较多,根据患者自身特点,临床上加以针对性积极干预治疗,可有效地防止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糖尿病患者提高生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内外部因素变化报告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下腹部及其以下手术共680例, 年龄18~81岁。

1.2 麻醉方法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于L2~3或L3~4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成功后用25G笔尖样细针以针内针法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获得脑脊液后注入脊麻药液, 常规置入连硬外导管。

2 结果

以下情况视为麻醉失败: (1) 蛛网膜下腔穿刺不能获得脑脊液或注入脊麻药后无脊麻效果为腰麻失败病例; (2) 同一间隙无法置入连硬外导管或置入后有回血为置管失败。以下情况视为麻醉并发症: (1) 麻醉平面达T2为麻醉平面过广; (2) 手术开始后半小时内有疼痛为平面不够; (3) 术后1~2d随访有下肢局部麻木痛感反应为出现下肢异感,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及原因

3.1.1 腰麻或硬膜外阻滞失败

(1) 蛛网膜下腔穿刺不能获得脑脊液或注入脊麻药后无脊麻效果为腰麻失败病例; (2) 同一间隙无法置入连硬外导管或置入后有回血为置管失败。麻醉并发症: (1) 麻醉平面达T2为麻醉平面过广; (2) 手术开始后30min内有疼痛为平面不够; (3) 术后1~2d随访有下肢局部麻木痛感反应为出现下肢异感。

3.1.2 原因

(1) 初学腰硬麻醉穿刺, 操作中穿刺偏离中线; (2) 脊麻针进入后无脑脊液回流或碰到骨质, 脊麻针孔被组织碎片阻塞, 导致判断失误; (3) 硬膜外腔经脊麻针进出改变了间隙宽度, 使有些病例置管失败, 或置入椎旁静脉丛而失败。

3.2 阻滞平面异常广泛

CSEA的阻滞范围较一般腰麻或硬膜外阻滞范围广, 其原因: (1) 局麻药经硬脊膜破损处渗入蛛网膜下腔; (2) 硬膜外腔负压消失, 局麻药在脑脊液中扩散; (3) 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液, 挤压硬脊膜, 腰骶部蛛网膜下腔压力增加, 局麻药向头端扩散, 阻滞平面可增加3~4个节段; (4) 脑脊液从硬脊膜针孔溢出, 使硬膜外腔的局麻药稀释, 容量增加和阻滞平面升高; (5) 局麻药在蛛网膜下腔因体位改变而向上扩散; (6) 为补救腰麻平面不足, 经硬膜外导管盲目注入局麻药。

因此, CSEA期间要加强麻醉管理, 合理应用局麻药, 密切生命体征监测, 必要时加快血容量补充和适当应用升压药物。

3.3 全脊麻

硬膜外导管经腰麻穿刺孔误入蛛网膜下腔是引起全脊麻的主要原因。因此, 硬膜外腔注药时要坚持试注试验剂量和分次注药的方法, 密切监测麻醉平面动态和仔细观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一旦发生全脊麻要立即进行救治.

3.4 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

麻醉平面过高为引起循环呼吸系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当阻滞平面出现过快和过高时, 交感神经阻滞广泛, 病人心血管功能难以代偿, 则出现严重低血压;肋间肌和膈肌出现麻痹时, 病人则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甚或呼吸停止。因此, 在CSEA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输液, 注意生命体征监测, 合理应用局麻药剂量, 及时调控腰麻平面。

3.5 脑膜炎

CSEA脑膜炎发生率为1/20000, 分为细菌性和无菌性两类。细菌性脑膜炎由于皮肤消毒不彻底, 细菌经过血流或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无菌性脑膜炎是由于消毒液, 粉末, 金屑等脱落, 为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在麻醉后24h出现症状, 表现发热, 头痛, 颈项强直, 克氏征阳性, CSF检查白细胞增多, 蛋白含量增加。重在预防,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出现难以解释的头痛, 应谨惕脑膜炎发生。细菌性脑膜炎很少见, 但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有报道穿破硬脊膜是CSEA导致脑膜炎的常见原因, 因此,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6 腰麻后头痛

腰麻后头痛 (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PDPH) 的原因是脑脊液丢失, 发生率为0.82%~2.3%。减少腰麻后头痛的发生: (1) 腰穿针越细, PDPH的发生率越低; (2) 腰麻针平行插入平行退针者减轻了硬脊膜损伤, 则PDPH发生率极低; (3) CSEA时硬膜外穿刺针致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的发生率高达52.1%, 针对脑脊液外漏导致颅内压降低的机制作为治疗基点, 常用硬膜外自血填充, 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和氢化可的松等。

3.7 脑脊液漏出

腰穿致脑脊液漏临床上较多见。临床上有脊柱及椎间盘手术后脑脊液漏的报导, 且能腰穿置管治疗[1,2]脑脊液漏出的原因有待探讨, 脑脊液大量漏出后一般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术后治疗以补足液体产生足够的脑脊液, 体位头低穿刺点高为宜, 以及对症治疗。并做好护理及心理疏导工作, 需要严密观察创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并做好记录, 及时更换, 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防止创口感染, 以免引起严重后果[3]。

总之, 腰-硬联合麻醉汲取了腰麻和硬膜麻醉的共同优点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并发症, 只有充分认识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才能使腰-硬联合麻醉更好的为人们服务。研究结果显示, 局部麻醉药对神经的损伤程度呈浓度依赖性, 浓度越高, 损害程度越重[4], 首先是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 直至运动神经的永久性损伤。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关键在于腰麻用药量的掌握和适当补充硬膜外腔用药[5]。有报道硬膜外注射麻醉性镇痛药可延长局麻药神经阻滞作用[6,7], 是否增加其神经毒性尚有待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的国内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结合国内外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资料, 分析我院680例出现并发症的腰硬联合麻醉病例, 总结腰-硬联合麻醉并发症的国内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680例腰-硬联合麻醉有11.1%的病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为腰麻失败、硬膜外置管失败、麻醉平面过广、麻醉平面不够、术后下肢麻木疼痛。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与其它椎管内麻醉一样, 会出现并发症及麻醉失败, 要提高临床效果, 就必须提高操作技术, 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腰-硬联合,影响因素,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建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治及预防[J].颈腰痛杂志, 2005, 26 (4) :302.

[2] 张海兵, 王文军, 易红卫.持续腰穿引流治疗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J].中国脊柱脊髓杂, 2004, 11 (2) :23~24.

[3] 姜贵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49.

[4] 续飞, 修培宏, 高尔.蛛网膜下腔麻醉致脊髓和脊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J].医学综述, 2005, 11 (8) :748~750.

[5] 顾乐妹, 李树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2483例临床总结[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 17 (6) :317.

[6] 张闻宇.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和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术后镇痛[J].吉林大学学报, 2004, 30 (4) :622.

上一篇:南仁东先进事迹材料范文下一篇:农业产业规模化研究范文